專利名稱: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該裝置主要提供一種止回爪作用,能使鬧鐘定時而轉軸時,左右回轉負荷量相等。
[精準]二字一向是鐘表業(yè)追求的目標,除了要求鐘表能夠精確標準外,對于鐘表的壽命乃是從業(yè)者研究創(chuàng)新的重點,由于現(xiàn)代的消費傾向要求范圍既廣且深,因此必須不斷地追求完美,方足以提供一種競爭性強的新產品。
以往鬧鐘轉軸的作用方式,一般是利用時針齒輪與鬧針齒輪間裝設有彈片,利用兩齒輪間的摩擦力來控制鬧針的轉動,屬于彈性拘束方式,這樣,以此類方式來調動時,雖然鬧針向左右兩方向的操作力均相等(因系采用摩擦方式),然而由于采用彈性拘束方式,無法很精確地調至所欲的時間,往往轉鬧針轉過了頭必需反過來轉,需費較多的時間調整,對使用者而言,設定的感覺極差,已漸漸不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進而有另一種止回爪拘束方式,由于是采用格進動作,譬如說以10分鐘為一間隔格進,故調整的精確性較以往的彈性拘束方式來得好,然而一般使用者由于會產生左右操作力顯著不平均的現(xiàn)象,僅利用一單方向旋轉,若因一時旋轉方向錯誤,經時間累積亦會造成機件之摩損,可靠性較差,故以上二者之缺點,鐘表業(yè)工作者無不彈精竭慮地欲解決此種困擾,而本實用新型即是在此背景下所蘊育而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以能提供一種精準且壽命長的鐘表。
故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作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精準定時,且左右回轉操作力均等的“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
而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藉止回爪動作,設定感覺極佳的“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裝置包括一個與設有孔部的齒輪B經常嚙合的時針齒輪、一個與上述齒輪B同軸安裝的齒輪A,該齒輪A上表面設有設計成斜面的凸部,并與齒輪A上設有與齒輪A同軸的鳴聲停止板,該鳴聲停止板與一端固定于PC板的可動接片彈性接觸,而可動接片的自由端非鳴響時處于一個固定接片的略上方,另設有一個凸出于后蓋的旋鈕,該旋鈕不可相互轉動地插裝在調整軸上,該調整軸上的齒輪與齒輪A嚙合,其特征是,所述齒輪A的下面具有園筒體,該園筒體外側具有彈性的對稱間隔設置的位置決定齒部,該位置決定齒部與固定設置在基座上呈內齒輪狀的定時齒部套合,所述套合是當齒輪A不轉動時為內外齒嚙合,當齒輪A轉動時,齒輪A與基座上的定時齒部作相對進格轉動而改變嚙合位置。
所述位置決定齒部為三個,以120度的等間隔分布,并與齒輪A為一體成型。以下舉一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予以說明
圖1(A)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的構造設計圖;圖1(B)為圖1(A)的水平剖面示意圖;圖2(A)是齒輪A的底視圖;圖2(B)是齒輪A的側視圖;圖2(C)和2(C′)是止回齒部的局部詳細圖圖2(D)表示本實用新型的格進構造圖圖3(A)是常用鬧鐘定時轉軸構造圖,表示彈性拘束式。
圖3(B)是常用鬧鐘定時轉軸構造圖,表示止回爪拘束式。
圖號部分說明如下(1).時針齒輪(2).鬧針齒輪(3).板彈片(4).基座(5).鬧針小齒輪(6).指針軸(7).后盤(8).止回爪(9).指針軸(10).PC板(11).時針齒輪(12).齒輪A(121).凸部(13).齒輪B(131).孔部(14).鳴聲停止板(15).轉軸(16).可動接片
(17).固定接片(18).旋鈕(19).調整軸(20).彈性位置決定齒部(21).定時齒部(22).圓筒(23).透孔(24).鬧針齒輪請參閱如圖3所示,圖3(A)表示彈性拘束方式的鬧針定時轉軸,當欲設定鬧鈴時間時,即旋轉鬧針小齒輪(5),帶動鬧針齒輪(2)旋轉,由于旋轉時是以一種類似連續(xù)式滑動,借助與時針齒輪(1)和鬧針齒輪(2)間之板彈片(3)的摩擦而阻止其運動,然而,由于設定感覺差并不怎么受人歡迎,而圖3(B)是表示止回爪式之格進作動的鬧針齒輪,如圖所示由于止回爪(8)能于預設的定時齒部內撥動(未圖示)而產生間歇定位作用,進而產生格進作動,它由于止回爪(8)的倒鉤形狀設計,一端被固定,而另端乃設一彈性突部,于左右回轉時與預設的定時齒部接觸情況截然不同,且時間久了,彈性亦容易傷失,使得逆時針方向格進較順時針方向格進操作來得輕松(圖3B系其底視圖),而另一方面于順時鐘方向格進時,由于接觸施力狀況差,故有明顯的作用力不平衡現(xiàn)象。
請繼續(xù)參閱圖1,圖1A表示構造設計圖,乃是延著轉軸(15)、指針軸(9)、調整軸(19)上依圖1B中所示方向剖開后向外拉伸展開的剖示圖,時針齒輪(11)是和齒輪B(13)經常嚙合,另一齒輪A(12)是與上述齒輪B(13)具有同一轉軸(15),在齒輪A(12)上設有同軸的鳴聲停止板(14)(是可上下移動的),該鳴聲停止板(14)與一端固定于PC板(10)的可動接片(16)彈性接觸著,而可動接片(16)的自由端平時是處于一固定接片(17)略上方。另設有一突出于后盤(7)的旋鈕(18)以不能相互轉動狀態(tài)插入調整軸(19),該調整軸(19),在平時旋鈕(18)不被拉起的狀態(tài)下,與齒輪A(12)嚙合著著,并且在齒輪A(12)上設置有具彈性的位置決定齒部(20)。
于操作時,操作者旋轉旋鈕(18),使被固定住的調整軸(19)帶動齒輪A(12),此一旋轉動作,使設置于齒輪A上的具有彈性的位置決定齒部(20)與基座(4)上所設的定時齒部(21)套合而作間歇性的位置的決定,另一方面,齒輪B(13)與時針齒輪(11)嚙合,一天作一圈的回轉,當齒輪A(12)的凸部(121)和齒輪B(13)的孔部(131)行至一致時,齒輪B(13)即會往下移動,由于齒輪A(12)的凸部(121)設計有一斜面,故可當回轉繼續(xù)時齒輪B(13)可再度回升至原來的位置,如此不斷重復,而在上述齒輪B(13)的孔部(131)與齒輪A(12)的凸部(121)一致時,齒輪B(13)往下掉進而使鳴聲停止板(14)往下,而彈性緊貼其上的可動接片(16)亦往下觸及固定接片(17)而發(fā)出鬧鈴聲響,而當手按按鈕(未圖示)時,可動接片(16)即離開固定接片(17)而立即停止鬧鈴聲,而于平時不按按鈕當齒輪B(13)回升時,使鳴聲停止板(14)亦往上,亦可帶動可動接片(16)往上離開固定接片(17)。至于齒輪A(12)上設置的彈性位置決定齒部(20)與基座(4)之定時齒部(21)的套合情況為本創(chuàng)作之精髓所在,將作更詳細的說明,請參閱圖2所示,圖2C是表示基座(4)的定時齒部(21)的局部放大圖,它是一個內齒輪設計,而圖2A、2B分別表示齒輪A的底視圖與側視圖,其中齒輪A(12)上的3個彈性位置決定齒部(20)分別為120度等角配置,該3個位置決定齒部(20)位于齒輪A(12)的凸起圓筒形上,且與圖2C中的定時齒部(21)相嚙合,而圖2D系其結構的局部放大,表示位置決定齒部(20)和定時齒部(21)作間歇性的定位作用,由于上述3個位置決定齒部(20)是介于圓筒(22)與定時齒部之間且設計左右對稱,并具有彈性,故向左右回轉時,負荷力量左右均等,而在此透孔(23)提供一個當位置決定齒部(20)和定時齒部(21)嚙合時,具彈性的位置決定齒部(20)向內應變內縮之空間,以使其順利格進作動。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其主要是籍止回爪作實施格進的精準定時,并籍3個等角120度分布安置的具有彈性的位置決定齒部的設置,配合基座的定時齒部,可使左右回轉時,定位感覺好、左右回轉操作力相等且定時精準。
權利要求1.一種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個與設有孔部的齒輪B經常嚙合的時針齒輪、一個與上述齒輪B同軸安裝的齒輪A,該齒輪A上表面設有設計成斜面的凸部,并于齒輪A上設有與齒輪A同軸的鳴聲停止板,該鳴聲停止板與一端固定于PC板的可動接片彈性接觸,而可動接片的自由端非鳴響時處于一個固定接片的略上方,另設有一個凸出于后蓋的旋鈕,該旋鈕不可相互轉動地插裝在調整軸上,該調整軸上的齒輪與齒輪A嚙合,其特征是所述齒輪A的下面具有園筒體,該園筒體外側具有彈性的對稱間隔設置的位置決定齒部,該位置決定齒部與固定設置在基座上呈內齒輪狀的定時齒部套合,所述套合是當齒輪A不轉動時為內外齒嚙合,當齒輪A轉動時,齒輪A與基座上的定時齒部作相對進格轉動而改變嚙合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位置決定齒部為三個,以120度的等間隔分布,并與齒輪A為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鬧鐘定時轉軸改良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采用一種類似止回爪的裝置,該裝置包含有一與時針齒輪經常嚙合的齒輪B及與之同軸的齒輪A,于齒輪A的圓筒體上設有120度等間隔且具有彈性的3個位置決定齒部,該位置決定部與基座上的定時齒部配合,上述齒部與齒輪A的設置關系依據材料力學及對稱原理設計,故無論在鬧鈴定時,左右旋轉負荷力量均相等。此裝置,可作精準定時設定,且左右回轉負荷力量均等,可延長鐘表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G04B23/04GK2050180SQ8921450
公開日1989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1989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1989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李祜升 申請人:東升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