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無線設備的電池組的鎖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無線設備的電池組鎖定結構,更具體地說, 涉及一種具有至少一個鎖定結構的無線設備,其中該鎖定結構包括 電池組側連接構件(第一連接構件),其從電池組的外表面突出,所 述第一連接構件具有形成于其一側的鉤部,及位于其另一側并朝所述 電池組向下成錐形的結構(傾斜結構);及無線設備本體側連接構件 (第二連接構件),其安裝在所述無線設備的本體中與所述第一連接 構件相對應的位置處,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包括連接部,其可與所述 鉤部相連接;構件本體,其具有形成于與所述傾斜部相對應的位置處 的后突部;以及彈性構件,其安裝于所述構件本體的后部,由此,當 所述構件本體被推向所述彈性構件以從所述無線設備上分離所述電池 組時,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鉤部脫離,且所述后突部推壓所述第一連接 構件的傾斜部,因而使所述電池組自動地從所述無線設備分離。
背景技術:
近年來,無線設備快速發(fā)展,這些無線設備需要使用可充電及放 電的電池組作為其電源。無線設備的典型實例可為移動電話、個人數(shù) 字助理(PDA)、無線游戲機、無線電波接收器、膝上型電腦等。該電池 組可根據(jù)該等無線設備的結構或形狀的不同而具有各種規(guī)格。例如, 膝上型電腦使用可充電及放電的電池組,其具有多個安裝在其中作為 電源的蓄電池。該電池組在需要時可從該膝上型電腦的電腦本體上分 離。
圖1是說明配備有該電池組的膝上型電腦的局部放大圖,圖2是 說明該膝上型電腦的電池組鎖定結構的代表性視圖。參照這些附圖,電池組1構建成使得該電池組1可安裝在容納部 3中,而該容納部設置在膝上型電腦2的后底部。為了使該電池組l能
連接到該膝上型電腦2上及從該膝上型電腦2取下,鉤部4從該電池 組1的一側突出,且鎖定件5安裝在該膝上型電腦2中與該鉤部4相 對應的位置處。壓縮彈簧6安裝在該鎖定件5的后部。該鉤部的上端 部朝向該鎖定件5傾斜,且該鎖定件5的前端部朝向該鉤部4傾斜。 因此,當使用者沿著虛線表示的方向推壓該電池組1以使得該鉤部4 插入該膝上型電腦2的孔7內(nèi)時,該鉤部4的上端部將會推壓該鎖定 件5的前端部。結果,該鎖定件5將向后移動以壓縮該壓縮彈簧6。當 該鉤部4完全插入該孔7內(nèi)時,該鎖定件5藉由該壓縮彈簧6的回復 力而向前移動。結果,該鎖定件5便會與該鉤部4相連接。采用這種 方式,電池組1被安裝于該膝上型電腦2中。
另一方面,當欲將該電池組1從該膝上型電腦2上分離時,使用 者沿著箭頭a表示的方向推壓連接在該鎖定件上并從該膝上型電腦2 外表面處露出的開關8,藉此使該鎖定件5朝向該壓縮彈簧6向后移動。 結果,鎖定件5便會與鉤部4相分離。當該分離狀態(tài)被維持時,使用 者可沿著箭頭b表示的方向推壓該電池組1。結果,該電池組1便與該 膝上型電腦2相分離。
具體而言,當欲將該電池組1從該膝上型電腦2上分離時,使用 者必須用一只手將該鎖定件5推向該壓縮彈簧6,且該使用者同時需用 另一只手將該電池組1從該膝上型電腦2向外推。 一般而言,兩鎖定 結構以對稱方式被設置在該電池組及該膝上型電腦的相對側。因此, 使用者需用雙手的大拇指推壓開關8,且該使用者同時需用雙手的其他 手指將該電池組1從該膝上型電腦2向外推。
如由上述說明中可理解的,當欲使用傳統(tǒng)的鎖定結構將該電池組 從該膝上型電腦上分離時,將會很難從該膝上型電腦上分離該電池組。 此外,在從該膝上型電腦上分離該電池組的過程中,該膝上型電腦或該電池組可能會掉落到地上。
己經(jīng)提出了很多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公開
案No.2005-79019披露了一種鎖定結構,其包括形成于電池組中的溝 槽,及安裝在電子設備中且具有扭轉彈簧的桿件,藉此使該桿件可在 該電子設備本體的一側自由轉動,其中與該電池組的溝槽相對應的該 桿件順著該彈簧的旋轉方向轉動,以便使該電池組可從該電子設備上 分離。然而,此鎖定結構具有的若干問題在于其需要一個很大的區(qū)
域才可轉動該鎖定結構而使該電池組與該電子設備相分離,且該轉動 操作及該分離操作是分開進行的。
因此,亟需一種技術,其可根本地解決與用于將電池組安裝至普 通無線設備(包含膝上型電腦)及將電池組從其上分離的方法有關的上
述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因此,提出本發(fā)明來解決上述問題和尚未被解決的其它技術問題。
具體而言,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鎖定結構的無線設備, 而該鎖定結構可通過使用者的單一操作便輕易地將電池組從該無線設 備上分離。
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提供一種具有至少一個鎖定結構的無線設備實
現(xiàn)上述及其它目的,其中該鎖定結構包括電池組側連接構件(第一 連接構件),其從電池組的外表面突出,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具有形成 于其一側的鉤部,及位于其另一側并朝所述電池組向下成錐形的結構 (傾斜結構);及無線設備本體側連接構件(第二連接構件),其安
裝在所述無線設備的本體中與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相對應的位置處,所
述第二連接構件包括連接部,其可與所述鉤部相連接;構件本體,
其具有形成于與所述傾斜部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后突部;以及彈性構件,其安裝于所述構件本體的后部,由此,當所述構件本體被推向所述彈 性構件以從所述無線設備上分離所述電池組時,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鉤 部脫離,且所述后突部推壓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傾斜部,因而使所述 電池組自動地從所述無線設備分離。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基于與圖2中所示相同的原理而輕易地執(zhí)行用 于將該電池組安裝到該無線設備上的方法。
此外,可以僅藉由將該第二連接構件的構件本體推向該彈性構件 的單一操作而輕易地執(zhí)行用于從該無線設備上分離該電池組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無線設備包括移動電話、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無線游 戲機、無線電波接收器、或膝上型電腦。優(yōu)選的是,該無線設備是膝 上型電腦。
優(yōu)選的是,所述鎖定結構包括一對鎖定結構,其設置在所述電池 組與所述無線設備本體間的接觸區(qū)域處。在此情形下,當?shù)诙B接構 件的構件本體被移向彈性構件時,所述第二連接構件的構件本體將朝 向彼此移動,以使所述電池組從所述無線設備上分離。所述鎖定結構 可被構建成使得所述右側構件本體沿著向左的方向移向對應的彈性構 件,且所述左側構件本體可沿著向右的方向移向對應的彈性構件。
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構件的構件本體包括多個溝 槽,其形成于所述構件本體中,以便在使用者將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從 一側移動至另一側時,防止其手指滑動;伸長部,其在與安裝所述彈 性構件的那側相對的一側處從所述構件本體下端部延伸;及突出部,
其從所述伸長部的端部處垂直向上延伸。具體而言,所述第二連接構 件被構建成使所述構件本體及所述突出部豎直地布置在所述水平伸長 部周圍的相對側處,因而形成由左側、右側及下側所限定出的空間。 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容納于所述空間內(nèi)。所述連接部是如下結構,即其從所述第二連接構件的構件本體上 的形成該伸長部的特定區(qū)域的上端突出。所述連接部形成為鉗口狀, 而當所述鉤部插入第二連接構件的所述空間內(nèi)時,所述鉤部將與所述 連接部連接。
同樣地,所述連接部被構建成使得所述連接部的前端部朝向所述 第一連接構件的鉤部向下延伸成錐形。因此,當所述第一連接構件與 所述第二連接構件相連接時,所述連接部與所述向上延伸成錐形的鉤 部一起壓縮所述彈性構件。具體而言,當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向下移動 以使所述第一連接構件與所述第二連接構件相連接時,所述鉤部及所 述連接部的錐形面(傾斜部)滑動,同時彼此相連接。因此,甚至能 以很小的力便將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向后)移向所述彈性構件。
優(yōu)選的是,所述彈性構件是壓縮彈簧,其用來控制所述第二連接 構件從一側向另一側移動。具體而言,所述壓縮彈簧將所述第二連接 構件彈性地推向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鉤部,從而實現(xiàn)所述電池組與所 述無線設備的連接。
優(yōu)選的是,所述后突部具有曲形端部,其在所述電池組從所述無 線設備上分離時與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傾斜部相接觸。所述后突部具 有曲形端部的原因在于使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滑動效果因其傾斜部而 達到最大,以及在所述第一連接構件與所述后突部的端部相接觸時使 所述傾斜部的損壞減到最小。
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傾斜部相對于與所述第一連接構 件的連接方向相平行的平面成30至60度,由此進一步地改進所述第 一連接構件的滑動效果,因此,即使當很小的力作用在所述第二連接 構件上時,也可以將所述電池組從所述膝上型電腦上分離。
從下面結合附圖所作的詳細說明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
及其它目的、特征與優(yōu)點,在附圖中
圖1是說明配備有電池組的傳統(tǒng)膝上型電腦的局部放大圖; 圖2是說明圖l所示膝上型電腦的電池組鎖定結構的代表性視圖; 圖3是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電池組鎖定結構的代表性
視圖;及
圖4是說明經(jīng)由圖3所示的鎖定結構而使電池組從膝上型電腦分 離的代表性視圖。
圖中符號說明
10 第一連接構件
20 第二連接構件
101 鉤部
102 傾斜部 204 彈性構件
206 后突部
207 連接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若干優(yōu)選實施例。然而應留意 的是,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限于圖中示出的實施例。
圖3是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電池組鎖定結構的代表性視圖。
參照圖3,該鎖定結構包括形成于電池組(未示于圖)處的第一連接 構件IO,及安裝在例如膝上型電腦(未示于圖)等無線設備中的第二連接 構件20,該鎖定結構與圖2中所示的鎖定結構類似。第一連接構件IO在其一側設有鉤部101。該第一連接構件在其另 一側設有傾斜部102,該傾斜部朝該電池組向下延伸成錐形。第二連接
構件20包括可與第一連接構件10的鉤部101相連接的構件本體203、 安裝在構件本體203后部處的壓縮彈簧204、及從伸長部205延伸并成 形在與該第一連接構件10的傾斜部102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后突部206。
多個溝槽253形成于該第二連接構件20的構件本體203處,以便 在使用者將該第二連接構件20從一側移動至另一側時防止其手指滑 動。
該伸長部205沿著該構件本體203的下端部延伸形成,而該壓縮 彈簧則安裝在該構件本體203上。后突部206在與安裝壓縮彈簧204 的那側相對的一側處從伸長部205的端部垂直地向上延伸。因此,構 件本體203及后突部206豎直地布置在伸長部205周圍的相對側處, 藉此而形成用于容納該第一連接構件的容納空間210。
從構件本體203的一端伸出連接部207,其與第一連接構件10的 鉤部101相連接。因此,當?shù)谝贿B接構件10的鉤部101插入容納空間 210內(nèi)時,連接部207將與第一連接構件10的鉤部101相連接。
通過壓縮彈簧204推壓該構件本體203的后端223而穩(wěn)定地維持 連接部207與鉤部101之間的連接。
圖4是說明經(jīng)由圖3中所示的電池組鎖定結構而使電池組從膝上 型電腦(無線設備的實例)上分離的代表性視圖。
參照圖4,當?shù)诙B接構件20的構件本體203被推向壓縮彈簧204 時,連接部207與鉤部101分離,且后突部206推壓第一連接構件10 的傾斜部102。結果,該電池組(未示于圖)將自動地與該膝上型電腦分離。后突部206的端部236形成為曲形,以便在后突部206的端部236 與第一連接構件10的傾斜部102相接觸時,使傾斜部102的滑動效果 達到最大且傾斜部102的損壞減到最小。
當傾斜部102的角度208介于30至60度之間時,該傾斜部102 的滑動效果得到進一步改進,藉此甚至能以很小的力便輕易地移動該 第二連接構件,因而可輕易地將該電池組從該膝上型電腦分離。更優(yōu) 選的是,傾斜部102的角度208大約為45度。
鉤部101的傾斜部111朝向連接部207向上延伸成錐形。該連接 部207的傾斜部247朝向該鉤部101而向下延伸成錐形。當將該電池 組安裝到該膝上型電腦上時,即當使該第一連接構件10向下移動以使 得第一連接構件10與第二連接構件20相連接時,傾斜部111及247 滑動的同時相互連接。因此,甚至能以很小的力便輕易地壓縮壓縮彈 簧204且由此移動該第二連接構件。
雖然為了進行說明而披露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本領域的技 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中所披露的本發(fā)明的范 圍及精神下,可以進行各種修改、附加及替代。
工業(yè)實用性
從上述說明顯而易見的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無線設備的電池組 鎖定結構具有可僅僅通過使用者的單一操作便輕易地從無線設備(例如
膝上型電腦)上分離電池組的功效。
權利要求
1. 一種具有至少一個鎖定結構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鎖定結構包括電池組側連接構件,即第一連接構件,其從電池組的外表面突出, 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具有形成于其一側的鉤部,及位于其另一側并朝所 述電池組向下成錐形的結構,即傾斜結構;及無線設備本體側連接構件,即第二連接構件,其安裝在所述無線 設備的本體中與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相對應的位置處,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包括連接部,其可與所述鉤部相連接;構件本體,其具有形成于與所述傾斜部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后突部;以及彈性構件,其安裝于所 述構件本體的后部,由此,當所述構件本體被推向所述彈性構件以從所述無線設備上分離所 述電池組時,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鉤部脫離,且所述后突部推壓所述第 一連接構件的傾斜部,因而使所述電池組自動地從所述無線設備分離。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無線設備是移動電話、 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無線游戲機、無線電波接收器或膝上型電腦。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無線設備是膝上型電腦。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鎖定結構包括一對鎖 定結構,其設置在所述電池組與所述無線設備本體間的接觸區(qū)域處。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彈性構件是壓縮彈簧。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后突部具有曲形端部, 其在所述電池組從所述無線設備分離時與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傾斜部 相接觸。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設備,其中所述傾斜部以30至60度 的角度傾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至少一個鎖定結構的無線設備。所述鎖定結構包括電池組側連接構件(第一連接構件),其從電池組的外表面突出,所述第一連接構件具有形成于其一側的鉤部,及位于其另一側并朝所述電池組向下成錐形的結構(傾斜結構);以及無線設備本體側連接構件(第二連接構件),其安裝在所述無線設備的本體中與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相對應的位置處,所述第二連接構件包括連接部,其可與所述鉤部相連接;構件本體,其具有形成于與傾斜部相對應的位置處的后突部;以及彈性構件,其安裝于所述構件本體的后部。當所述構件本體被推向所述彈性構件以從所述無線設備上分離所述電池組時,所述連接部與所述鉤部脫離,且所述后突部推壓所述第一連接構件的傾斜部。結果,所述電池組自動地從所述無線設備分離。
文檔編號G06F1/16GK101313266SQ200680043992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1月23日
發(fā)明者方承賢, 樸種號, 金成大, 金炳男 申請人:株式會社Lg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