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石圖像分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尤其涉及一種礦石圖像分割方法。
背景技術:
:對礦業(yè)企業(yè)傳送帶上輸送的礦石圖像進行分割,得到礦石粒度分布,對于破碎設備和磨礦設備節(jié)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有重要意義。傳送帶上輸送的礦石經常處于高粉塵污染環(huán)境,自然光導致圖像的顏色及亮度差異巨大,且在礦石周圍形成陰影。礦石堆積,塊度差異巨大,形態(tài)呈現沒有規(guī)律的多面體,幾何信息對礦石的分割作用有限。整幀圖像中幾乎沒有背景信息,顏色信息難以區(qū)分礦石。礦石表面凸凹不同,石頭內部形成多條不規(guī)則棱,紋理信息對礦石分割也不靈敏。單一的顏色、紋理特征不能較好的分割礦石圖像。礦石圖像處理的難點是從復雜圖像中劃分出不同的目標,由于礦石有著不規(guī)則的形狀和粗糙的表面,最難和最重要的工作是準確描繪礦石的邊緣?,F有技術中采用以下方法對礦石圖像進行分割基于閾值的方法是常用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即采用灰度閾值將礦石和背景分為白黑二值圖像,依此實現對礦石的分割。但傳送帶上礦石重疊堆積,閾值分割后的二值圖像中多處相鄰或堆積的礦石連接在一起,單一的閾值方法難以獲得理想的分割效果;基于紋理的分割方法是礦石分割的另一途徑,但礦石內部由于物質含量不同及爆破導致的凸凹不平,使一塊礦石內部的紋理有很大差異;梯度變換也用于圖像的邊緣提取,同樣由于礦石內部顏色及紋理的梯度變化率并不弱于礦石邊緣,不適用于傳送帶上礦石的分割;分水嶺算法適用于待分割目標邊緣清晰的圖像,且對于噪聲沒有識別能力。對于內部紋理和顏色不均勻的礦石,將一塊石頭分為若干塊,導致嚴重的過分割問題。但對于顏色及紋理近似且位置相鄰的礦石,分割結果將數塊礦石連接在一起,導致嚴重的欠分割。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對礦石圖像進行準確、有效分割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fā)明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首先對礦石掃描圖像,包括步驟A、將所掃描的圖像進行自適應二值化處理,將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的灰度值與設定閾值進行比較;若該像素的灰度值小于設定的閾值則二值化為灰度值為0的背景像素;若該像素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設定的閾值則二值化為灰度值為1的目標像素;B、將步驟A處理后的二值圖像灰度化,每個背景像素的灰度值仍然為0,每個目標像素的灰度值為該像素與距其最近的背景像素的距離,生成距離灰度圖像;C、對所述距離灰度圖像進行重構,將上述的距離灰度圖像的灰度值整體下降設定的值,將下降后的圖像中的灰度值非O的像素向上生長至下降前的距離灰度圖像,形成多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D、對步驟C重構后的圖像的每一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保留一個灰度值最高的區(qū)域作為種子區(qū)域;E、進行圖像分割,將每一個種子區(qū)域作為生長的起點向外生長,得到礦石分割后的圖像。由上述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所述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由于首先采用自適應閾值法對傳送帶上礦石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然后對二值化圖像進行距離灰度變化,將圖像中背景像素的顏色為黑保持不變,目標像素的灰度值變換為與目標邊界的最小距離,使每個礦石目標的中心像山峰一樣聳立,礦石粘連處像素值低于礦石中心像素值;之后將距離圖像所有像素灰度值整體下降,使礦石粘連處變?yōu)楸尘?,使每個目標獨立開;再通過對距離圖像重構去除每個目標的最高峰處的凸凹,使之成為一個平臺區(qū)域,并表示為礦石的種子區(qū)域;記錄每個種子區(qū)域的邊緣,種子區(qū)域的邊緣并行向外生長以到達每個礦石目標的邊界處。能對礦石圖像進行準確、有效分割。圖1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對圖像自適應二值化的兩個正方形模板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中對圖像種子區(qū)域定位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其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是首先對礦石掃描圖像,包括步驟A、將所掃描的圖像進行自適應二值化處理,將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的灰度值與設定閾值進行比較;若該像素的灰度值小于設定的閾值則二值化為灰度值為0的背景像素;若該像素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設定的閾值則二值化為灰度值為1的目標像素;B、將步驟A處理后的二值圖像灰度化,每個背景像素的灰度值仍然為0,每個目標像素的灰度值為該像素與距其最近的背景像素的距離,生成距離灰度圖像;C、對所述距離灰度圖像進行重構,將上述的距離灰度圖像的灰度值整體下降設定的值,將下降后的圖像中的灰度值非O的像素向上生長至下降前的距離灰度圖像,形成多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D、對步驟C重構后的圖像的每一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保留一個灰度值最高的區(qū)域作為種子區(qū)域;E、進行圖像分割,將每一個種子區(qū)域作為生長的起點向外生長,得到礦石分割后的圖像。所述的步驟A中,對圖像進行自適應二值化處理可以包括以下方法(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以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為中心在圖像中做出大、小兩個正方形模板,求小、大兩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為設定的閾值;當該像素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任一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時,則該像素二值化為l,作為目標像素;當該像素的灰度值同時小于兩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則該像素二值化為0,作為背景像素。大、小兩個正方形模板的大小可以根據礦石的粒度分布情況選擇,如大模板為151X151,小模板為95X95;或,大模板為95X95,小模板為25X25。或選用其它的值。所述的步驟B中,生成距離灰度圖像的方法可以包括(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對二值圖像中的每一個目標像素,以其為中心在二值圖像中作一個5X5模板,對二值圖像進行兩次掃描,并分別采用表1所示的倒角模板一和表2所示的倒角模板二進行處理,具體包括首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進行第一次掃描,采用倒角模板一處理,將以目標像素為中心的5X5模板中的非零像素與倒角模板一對應位置的非零像素進行加和,5X5模板中零像素的值仍然為零,沒得到相加的1像素的值也為0,取相加后5X5模板中的非零最小值為該目標像素的灰度值;然后,將上述第一次掃描處理后的圖像再從下到上、從右到左進行第二次掃描,采用倒角模板二進行如上述第一次掃描相同的處理,得到該目標像素的處理后的灰度值;表1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所述的步驟E中,所述種子區(qū)域向外生長時,礦石邊界停止條件可以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邊界停止條件)如果遇到其它種子區(qū)域像素,則把其前一個像素標記為邊界;如果遇到灰度梯度變化率較大的像素,則此像素暫時停止生長,并根據鄰居像素的情況決定繼續(xù)生長還是永久停止如果左右鄰居像素繼續(xù)向外生長,則此像素繼續(xù)向外生長;如果左右鄰居像素已經停止,則該像素必須停止;將停止的像素點逐一連接,即得到礦石圖像分割結果。本發(fā)明首先采用自適應閾值法對傳送帶上礦石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由于礦石內部粗糙不平,采用比一般濾波方法大得多的模板。目標個數較多,且塊度大小差異很大,采用兩個并行的大小不一的模板分別檢測大塊和小塊礦石。對二值化圖像進行距離變化,將圖像中背景像素的顏色為黑保持不變,目標像素的灰度值變換為與目標邊界的最小距離,使每個礦石目標的中心像山峰一樣聳立,礦石粘連處像素值低于礦石中心像素值。將距離圖像所有像素灰度值整體下降,目的在于使礦石粘連處變?yōu)楸尘?,使每個目標獨立開。通過對距離圖像重構去除每個目標的最高峰處的凸凹,使之成為一個平臺區(qū)域,并表示為礦石的種子區(qū)域。記錄每個種子區(qū)域的邊緣,種子區(qū)域的邊緣并行向外生長以到達每個礦石目標的邊界處。由于礦石圖像受攝像器材質量和光源影響很大,且現場污染程度高,傳送帶運動速度快,礦石圖像的亮度和清晰度差別很大,礦石的品種和粒度差異較大。本發(fā)明首先實現礦石的位置標定,并獲得準確的礦石邊界,能對不同光源、不同品種、不同環(huán)境下的圖像能夠自適應處理;并能夠區(qū)分粉末和礦石區(qū)域,并去除圖像中的噪聲,提高參照圖像與鄰域像素的顏色和紋理信息對圖像進行濾波處理。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描述將攝像機安裝在傳送帶上方的封閉箱子里,在箱子下方有透明窗口以便攝像機拍攝,箱子的高度可以調節(jié),設定攝像機的采樣頻率,每幀圖像均作如下處理1、圖像自適應二值化如圖1所示,掃描圖像f(x,y),對每個像素Pi進行二值化,具體包括首先,以像素Pi為中心在圖像中做出兩個正方形模板,模板大小與礦石粒度相關,如果存在大礦石(面積到達圖像面積的5%左右),則大模板為151X151,小模板為95X95。如果沒有如此大的礦石,則大模板為95X95,小模板為25X25。然后,求小大兩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分別為Grayl和Gray2。之后,對像素逐點進行二值化圖像中像素Pi的灰度值大于Grayl或者大于Gray2,則像素Pi二值化為l,作為目標像素。像素Pi的灰度值同時小于Grayl和Gray2,則像素Pi二值化為O,作為背景像素。2、二值圖像灰度化二值圖像再灰度化,每個背景像素的灰度值仍然為0,目標像素的灰度值為該像素與距其最近的背景像素的距離,生成距離灰度圖像。具體包括對二值圖像中的每一個目標像素x,以其為中心在二值圖像中作一個5X5模板。對二值圖像進行兩次掃描,采用如表1、表2所示的一對倒角模板對二值圖像進行處理,且僅處理目標像素。首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進行第一次掃描,采用如圖2a所示的倒角模板一處理,將目標像素x為中心的5X5模板的非零像素和倒角模板一對應位置的非零像素進行加和,5X5模板中零像素的值仍然為零,沒得到相加的1像素的值也為O,取相加后5X5模板的非零最小值為像素x的灰度值;然后,將上述第一次掃描處理后的圖像再從下到上、從右到左進行第二次掃描,采用如圖2b所示的倒角模板二進行如上述第一次掃描相同的處理。得到像素x的處理后的灰度值。3、距離灰度圖像重構重構過程建立在距離變換的基礎上,上述的距離灰度圖像將每個目標變換為山峰形態(tài)。由于礦石內部顏色和紋理不均勻,有的礦石頂部存在多個峰頭。為了盡可能去掉多余的峰,以免后續(xù)圖像出現過分割,故進行重構變換。使每個目標容易保留一個種子區(qū)域。如圖2所示,將距離灰度圖像g自頂部下降h值得到圖像f。f圖像中的任一非零像素x以其八鄰域的最大像素值F8-max(x)取代其原來灰度值f(x)的方式向上生長,像素x長到g圖像的邊緣處,即停止生長,不能長出g圖像的邊界外,即f(x)<=g(x)。所有非零像素均停止生長時,即獲得重構圖像。4、圖像種子區(qū)域定位首先,找到上述重構圖像的最高灰度值grayMax,其所轄區(qū)域存放在Regmax,此為最重要的候選種子區(qū)域。之后,從最大灰度值逐漸降低灰度值,尋找后續(xù)種子區(qū)域,灰度下降h=0.15grayMax,灰度值i(i>=grayMax-h),所轄區(qū)域存放在Regi。若Regi區(qū)域邊緣像素的灰度值大于其外圍邊緣的灰度值,則保留為一個候選種子,否則去除。然后,如果要求每個區(qū)域只保留一個種子點,當對圖像灰度值從高到低掃描時,兩個區(qū)域的距離小于設定的閾值時,灰度值低的區(qū)域去掉。最后,重構圖像的每一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僅保留一個灰度值最高的區(qū)域作為種子區(qū)域。5、圖像分割將種子區(qū)域作為生長的起點向外生長,即將種子區(qū)域的邊界像素組織到一個集合中,集合分割為上下兩條曲線,分別向上下兩個方向生長。區(qū)域生長在原始圖像中進行,礦石邊界停止條件為如果遇到其它種子區(qū)域像素,則把其前一個像素標記為邊界;如果遇到灰度梯度變化率較大的像素,暫時停止生長,如果左右像素繼續(xù)向外生長,則此像素根據鄰居像素的情況決定繼續(xù)生長還是永久停止,如果像素的左右鄰居已經停止,則此像素必須停止;將停止的像素點逐一連接,即得到礦石圖像分割結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一種礦石圖像分割方法,首先對礦石掃描圖像,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A、將所掃描的圖像進行自適應二值化處理,將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的灰度值與設定閾值進行比較;若該像素的灰度值小于設定的閾值則二值化為灰度值為0的背景像素;若該像素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設定的閾值則二值化為灰度值為1的目標像素;B、將步驟A處理后的二值圖像灰度化,每個背景像素的灰度值仍然為0,每個目標像素的灰度值為該像素與距其最近的背景像素的距離,生成距離灰度圖像;C、對所述距離灰度圖像進行重構,將上述的距離灰度圖像的灰度值整體下降設定的值,將下降后的圖像中的灰度值非0的像素向上生長至下降前的距離灰度圖像,形成多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D、對步驟C重構后的圖像的每一個獨立的目標區(qū)域保留一個灰度值最高的區(qū)域作為種子區(qū)域;E、進行圖像分割,將每一個種子區(qū)域作為生長的起點向外生長,得到礦石分割后的圖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包括以圖像中的每一個像素為中心在圖像中做出大、小兩個正方形模板,求小、大兩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為設定的閾值;當該像素的灰度值大于或等于任一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時,則該像素二值化為l,作為目標像素;當該像素的灰度值同時小于兩個正方形模板內像素的灰度平均值,則該像素二值化為O,作為背景像素。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包括對二值圖像中的每一個目標像素,以其為中心在二值圖像中作一個5X5模板,對二值圖像進行兩次掃描,并分別采用表1所示的倒角模板一和表2所示的倒角模板二進行處理,具體包括首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進行第一次掃描,采用倒角模板一處理,將以目標像素為中心的5X5模板中的非零像素與倒角模板一對應位置的非零像素進行加和,5X5模板中零像素的值仍然為零,沒得到相加的1像素的值也為0,取相加后5X5模板中的非零最小值為該目標像素的灰度值;然后,將上述第一次掃描處理后的圖像再從下到上、從右到左進行第二次掃描,采用倒角模板二進行如上述第一次掃描相同的處理,得到該目標像素的處理后的灰度值;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E中,所述種子區(qū)域向外生長時,礦石邊界停止條件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如果遇到其它種子區(qū)域像素,則把其前一個像素標記為邊界;如果遇到灰度梯度變化率較大的像素,則此像素暫時停止生長,并根據鄰居像素的情況決定繼續(xù)生長還是永久停止如果左右鄰居像素繼續(xù)向外生長,則此像素繼續(xù)向外生長;如果左右鄰居像素已經停止,則該像素必須停止;將停止的像素點逐一連接,即得到礦石圖像分割結果。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礦石圖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小兩個正方形模板分別為大模板為151X151,小模板為95X95;或,大模板為95X95,小模板為25X25。全文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礦石圖像分割方法,首先采用自適應閾值法對傳送帶上礦石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然后對二值化圖像進行距離灰度變化,將圖像中背景像素的顏色為黑保持不變,目標像素的灰度值變換為與目標邊界的最小距離,使每個礦石目標的中心像山峰一樣聳立,礦石粘連處像素值低于礦石中心像素值;之后將距離圖像所有像素灰度值整體下降,使礦石粘連處變?yōu)楸尘?,使每個目標獨立開;再通過對距離圖像重構去除每個目標的最高峰處的凸凹,使之成為一個平臺區(qū)域,并表示為礦石的種子區(qū)域;記錄每個種子區(qū)域的邊緣,種子區(qū)域的邊緣并行向外生長以到達每個礦石目標的邊界處。能對礦石圖像進行準確、有效分割。文檔編號G06T7/00GK101710424SQ200910243048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2日優(yōu)先權日2009年12月22日發(fā)明者劉冠洲,張國英,楊晨,沙蕓,牟春潔,王蘭莎,王剛申請人: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