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設備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特別涉及一種外部存儲設備接 口的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外部存儲設備接口,例如外部串行高級技術配件(External Serial 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ESATA)接口已逐漸得到了普遍應用,其可以達到與SATA 接口同樣的傳輸速度,同時支持熱插拔,用戶不需要關機便能隨時接上或移除外部存儲設 備,十分方便。當外部存儲設備通過外部存儲設備接口接入電子設備后,電子設備的處理器能夠 通過外部存儲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及時偵測到外部存儲設備,進而控制外部存儲設備。然而, 若外部存儲設備接口控制電路設計的不理想,則外部存儲設備接入后,電子設備的處理器 就無法偵測到外部存儲設備接入的信息,這樣會造成電子設備的處理器無法控制外部存儲 設備。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以上內(nèi)容,有必要提供一種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可正常偵測外部設備。一種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可使一 CPU能夠正常偵測到接入的外部設備,所述 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包括一控制芯片及第一至第六電容,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一電源輸入 引腳、第一至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第一至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及一擴展引腳,所述控 制芯片的電源輸入引腳連接一電源,還通過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容的并聯(lián)電路接地以使提供 給所述電源輸入引腳的電壓及電流保持穩(wěn)定,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分別通過 所述第三及第四電容連接一外部設備接口,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分別通過所 述第五及第六電容連接所述外部設備接口,所述擴展引腳通過一電阻接地,以使所述第一 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與所述外部設備接口之間、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與所述 外部設備接口之間的電壓及電流保持穩(wěn)定;當將外部設備插接于外部設備接口后,所述控 制芯片接收所述CPU傳送的偵測指令,控制芯片將所述偵測指令處理為電信號通過所述第 三至第四電容穩(wěn)定地傳送給所述外部設備接口,則外部設備接口接收到所述電信號后將外 部設備接入的信號通過所述第五至第六電容穩(wěn)定地傳送給所述控制芯片再傳給所述CPU, 使得CPU偵測到外部設備。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的擴展引腳通過所述電阻接地,使得所述第一及第 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與所述外部設備接口之間、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與所述外部 設備接口之間的電壓及電流保持穩(wěn)定,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容使得提供給所述電源輸入引腳 的電壓及電流保持穩(wěn)定,從而保證CPU能夠正常地偵測到接入的外部設備。本發(fā)明外部設 備接口控制電路保證了 CPU偵測外部設備的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
圖1為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的較佳實施方式與CPU、北橋、南橋及外部設備接口相連的模塊圖。圖2為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的較佳實施方式與外部設備接口相連的電 路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共同參考圖1及圖2,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106用于穩(wěn)定控制外部設備 接口 108,以使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100通過北橋102及南橋104 正常偵測到與外部設備接口 108相連的外部設備(未示出),其較佳實施方式包括一控制 芯片200、電容C1-C6及一電阻R。所述外部設備可以為硬盤等,所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可 以為ESATA接口等。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容Cl及C2的最佳電容值分別為0. 1 μ F及 1000 μ F。所述電容C3-C6的最佳電容值均為10nF。所述CPU 100依次通過所述北橋102、南橋104、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106與所
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相連。當將外部設備插接于外部設備接口 108后,所述控制芯片200接收所述CPU 100 依次通過所述北橋102、南橋104傳送的偵測指令,控制芯片200將所述偵測指令處理為電 信號穩(wěn)定地傳送給所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則外部設備接口 108接收到所述電信號后將外 部設備接入的信號穩(wěn)定地依次通過所述控制芯片200、南橋104、北橋102傳送給所述CPU 100,使得CPU 100偵測到外部設備。所述控制芯片200包括電源輸入引腳RV1、微分信號輸出引腳ASTXPO,ASTXN0、微 分信號輸入引腳ASRXP0,ASRXN0及擴展引腳ASREXT0。所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包括接地引 腳1,4,7,8,9,10,11、信號輸入引腳2,3及信號輸出引腳5,6。所述控制芯片200的電源輸 入引腳RVl連接一電源Vc,還通過所述電容Cl及C2的并聯(lián)電路接地,所述微分信號輸出引 腳ASTXP0、ASTXN0分別通過所述電容C3及C4連接所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的信號輸入引腳 2、3,所述微分信號輸入引腳ASRXMKASRXP0分別通過所述電容C5及C6連接所述信號輸出 引腳5、6,所述接地引腳1、4、7、8、9、10、11接地,所述擴展引腳ASREXT0通過所述電阻R接 地,以使所述微分信號輸出引腳ASTXPO、ASTXNO與所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的信號輸入引腳 2、3之間及微分信號輸入引腳ASRXP0、ASRXN0與所述信號輸出引腳5、6之間的電壓及電流 保持穩(wěn)定。所述電容C1、C2起濾波作用以使提供給所述電源輸入引腳RVl的電壓及電流保 持穩(wěn)定。所述電容C3-C6使得所述控制芯片200與所述外部設備接口 108之間的電壓及電 流保持穩(wěn)定。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源Vc最佳為1.8V的直流電源,所述電阻Rl的最佳 電阻值為12k Ω。下面詳細介紹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106穩(wěn)定控制外部設備接口 108以使 CPU 100通過北橋102及南橋104正常偵測到外部設備的工作過程當將外部設備如硬盤插接于外部設備接口 108后,CPU 100發(fā)送的偵測指令通過 所述北橋102、南橋104傳送給所述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106的控制芯片200,控制芯片 200將所述偵測指令處理為電信號通過所述微分信號輸出引腳ASTXP0、ASTXN0傳送給所述 外部設備接口 108的信號輸入引腳2、3,則外部設備接口 108的信號輸出引腳5、6將外部設備接入的信號穩(wěn)定地傳送給所述微分信號輸入引腳ASRXNO、ASRXPO,再經(jīng)所述控制芯片 200處理后通過所述南橋104、北橋102傳送給所述CPU 100,使得CPU 100偵測到接入的外
部設備。經(jīng)過上千次的實驗驗證,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106均能穩(wěn)定工作, CPU 100也均能正常偵測到接入的外部設備。由此可知,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106可穩(wěn)定地控制外部設備接口 108,以 使CPU100通過北橋102及南橋104正常偵測外部設備,從而保證了 CPU 100偵測外部設備
的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
權利要求
一種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可使一CPU能夠正常偵測到接入的外部設備,所述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包括一控制芯片及第一至第六電容,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一電源輸入引腳、第一至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第一至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及一擴展引腳,所述控制芯片的電源輸入引腳連接一電源,還通過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容的并聯(lián)電路接地以使提供給所述電源輸入引腳的電壓及電流保持穩(wěn)定,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分別通過所述第三及第四電容連接一外部設備接口,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分別通過所述第五及第六電容連接所述外部設備接口,所述擴展引腳通過一電阻接地,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與所述外部設備接口之間、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與所述外部設備接口之間的電壓及電流保持穩(wěn)定;當將外部設備插接于外部設備接口后,所述控制芯片接收所述CPU傳送的偵測指令,控制芯片將所述偵測指令處理為電信號通過所述第三至第四電容穩(wěn)定地傳送給所述外部設備接口,則外部設備接口接收到所述電信號后將外部設備接入的信號通過所述第五至第六電容穩(wěn)定地傳送給所述控制芯片再傳給所述CPU,使得CPU偵測到外部設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設備為硬盤,所 述外部設備接口為外部串行高級技術配件接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阻的電阻值為 12k 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為1.8V的直流 電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容的 電容值分別為0. IyF及ΙΟΟΟμ F,所述第三及第六電容的電容值均為lOnF。
全文摘要
一種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可使一CPU能夠正常偵測到接入的外部設備,所述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包括一控制芯片及第一至第六電容,所述控制芯片包括一電源輸入引腳、第一至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第一至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及一擴展引腳,所述控制芯片的電源輸入引腳連接一電源,還通過所述第一及第二電容的并聯(lián)電路接地,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出引腳分別通過所述第三及第四電容連接一外部設備接口,所述第一及第二微分信號輸入引腳分別通過所述第五及第六電容連接所述外部設備接口,所述擴展引腳通過一電阻接地。本發(fā)明外部設備接口控制電路可使CPU正常偵測到外部設備,從而保證CPU偵測外部設備的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
文檔編號G06F3/06GK101847082SQ20091030109
公開日2010年9月29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24日
發(fā)明者胡可友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