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觸控鍵盤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363400閱讀:1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觸控鍵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觸控鍵盤,尤其是指一種觸控感測區(qū)的觸控感測單元與按鍵相對位置具有特殊排列設計的觸控鍵盤的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具有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極為風行,觸控面板的特點之一在于,使用者以手指或觸控筆于面板表面滑行,可模擬翻頁、換頁的動作,而當使用者欲輸入文字時,可于觸控面板上顯示一鍵盤畫面,使用者以手指或觸控筆點選鍵盤的虛擬按鍵,可用以輸入文字或符號,但是虛擬按鍵的缺點在于觸感不佳,無法提供使用者觸壓實體按鍵時的彈性觸感及真實感。因此,業(yè)者研發(fā)出具有實體按鍵的觸控鍵盤,該類觸控鍵盤由復數按鍵搭配觸控感測單元,目前一般業(yè)者設計該類觸控鍵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針對按鍵的位置相對應設置至少一個觸控感測單元,另一種方式則是將觸控感測單元作較為密集的排放,使每一按鍵可以對應到至少一個觸控感測單元。就鍵盤規(guī)格而言,可分為英式、美式與日式三種規(guī)格。這三種鍵盤的按鍵安排大同小異,差異在于“Enter”鍵、“Space”鍵、“Shift”鍵以及符號鍵的位置或大小不同,至于數字鍵(例如數字I 10)與字母鍵(例如英文字母A Z) 的位置則是固定的。若是針對按鍵位置對應設置一個觸控感測單元,其缺點在于感應靈敏度不足,當按壓位置不夠精準時,則會使得觸控感測單元無法正確感應。若是不考慮按鍵位置,而是將觸控感測單元作較為密集的排放時,會使得按鍵與觸控感測單元產生錯位,導致部份觸控感測單元落在按鍵與按鍵間的位置,可能導致感應錯誤,同時也形成設計上的浪費。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習知技術的缺失,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觸控鍵盤,其觸控感測區(qū)的觸控感測單元與按鍵相對位置具有特殊排列設計,不僅觸控感測單元排列整齊,且可以使每一觸控感測單元對應于按鍵位置,達成觸控感測單元的完全利用率,不致形成設計上的浪費。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觸控鍵盤,包含觸控感測區(qū)和復數個按鍵,該觸控感測區(qū)包括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該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觸控感測單元、第二觸控感測單元、第三觸控感測單元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同行相鄰設置,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同行相鄰設置, 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同列相鄰設置,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同列相鄰設置;該復數個按鍵,包括第一按鍵、第二按鍵以及第三按鍵,該第一按鍵、該第二按鍵與該第三按鍵為三角形排列,該第二按鍵與該第三按鍵為同行相鄰設置,該第一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三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
      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些觸控感測單元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由兩個第一電極以及兩個第二電極構成,所有該第一電極相互電性連接,所有該第二電極相互電性連接。根據上述觸控鍵盤,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設置于一基板上,該基板具有相對的兩面,于該基板設有至少一第一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一電極,于該基板設有至少一第二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二電極。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其中之一為驅動導線,另一為感應導線。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觸控感測單元的該兩個第一電極以及該兩個第二電極系間
      隔設置。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觸控感測區(qū)為電阻式觸控感測區(qū),其具有第一電極層以及第二電極層,在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設有間隔層,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在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以及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相互接觸而形成電性導通。根據上述的觸控鍵盤,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其中之一為驅動層,另一為
      感應層。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又提出一種觸控鍵盤,包含觸控感測區(qū)和復數個按鍵,該觸控感測區(qū),包括有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該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排列為陣列的復數行及復數列,該復數行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以及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該復數個按鍵,該復數個按鍵平行于第一方向排列為復數行且每一行具有復數個該按鍵,該復數行按鍵包括第一行按鍵以及第二行按鍵,該第一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二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且每一該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復數個該觸控感測單元。根據上述觸控鍵盤,每一該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四個該觸控感測單元。根據上述觸控鍵盤,每一該按鍵所對應的四個該觸控感測單元所圍設的范圍的中央設有一第一孔洞,在該按鍵與該觸控感測單元間設有一彈性件,該第一孔洞供該彈性件通過。根據上述觸控鍵盤,每一該按鍵所對應的四個該觸控感測單元具有四個角落,其中至少一角落設有一第二孔洞。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第一行按鍵與該第二行按鍵沿著該第一方向錯開一距離。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距離為該按鍵沿著該第一方向的寬度的一半。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觸控感測單元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由兩個第一電極以及兩個第二電極構成,所有該第一電極相互電性連接,所有該第二電極相互電性連接。根據上述觸控鍵盤,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一基板上,在該基板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一電極,在該基板上設有至少一第二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二電極。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其中之一為感應導線,另一為感應導線。
      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觸控感測單元的該兩個第一電極以及該兩個第二電極為間
      隔設置。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觸控感測區(qū)為電阻式觸控感測區(qū),其具有第一電極層以及第二電極層,在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設有間隔層,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可在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處相互接觸而形成電性導通。根據上述觸控鍵盤,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其中之一為驅動層,另一為感應層。為使貴審查委員對于本發(fā)明的結構目的和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同,茲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


      圖I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I實施例的部分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及圖4是圖I實施例不同實施態(tài)樣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觸控感測區(qū)另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6是圖4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鍵盤按鍵分布位置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結合圖7與圖9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再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發(fā)明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隨附的圖式來描述本發(fā)明為達成目的所使用的技術手段與功效,而以下圖式所列舉的實施例僅為輔助說明,以利貴審查委員了解,但本案的技術手段并不限于所列舉圖式。請參閱圖I及圖2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鍵盤的一實施例,其包含觸控感測區(qū) 10以及復數個按鍵70。觸控感測區(qū)10包括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 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與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為同行相鄰設置,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與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為同行相鄰設置,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與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為同列相鄰設置,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與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為同列相鄰設置。本實施例的觸控感測區(qū)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 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設置于基板6上,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由兩個第一電極51以及兩個第二電極52構成, 且該兩個第一電極51以及兩個第二電極52為間隔設置。于基板6設有至少一第一導線61 串聯(lián)每一上述第一電極51,于基板6設有至少一第二導線62串聯(lián)每一第二電極52。關于該第一電極51、第二電極52、第一導線61、第二導線62設置于該基板6的形態(tài)沒有一定限制,例如,該基板6具有相對的兩面,可將第一電極51與第二電極52分別設置在基板6的相對的兩面,也可將第一電極51與第二電極52設置在基板6的同一面,同理, 可將第一導線61與第二導線62分別設置在基板6的相對的兩面,也可將第一導線61與第二導線62設置在基板6的同一面。此外,可將第一電極51與第一導線61 —并設置在基板 6的其中一面,第一電極51與第一導線61直接連接,第二電極52與第二導線62則一并設置在基板6的另一面,第二電極52與第二導線62直接連接?;蚩蓪⒌谝浑姌O51與第二導線62 —并設置在基板6的其中一面,第二電極52與第一導線61則一并設置在基板6的另一面,依實際需要而設計。此外,一般電容式觸控結構都設置有驅動導線(drive line)與感應導線(sense line),可將第一導線61作為驅動導線(drive line),第二導線62作為感應導線(sense line),或可將第二導線62作為驅動導線(drive line),第一導線61則作為感應導線 (sense line)。復數個按鍵70包括第一按鍵71、第二按鍵72以及第三按鍵73,第一按鍵71、第二按鍵72與第三按鍵73為三角形排列,第二按鍵72與第三按鍵73為同行相鄰設置,第一按鍵71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與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第二按鍵72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第三按鍵73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藉由上述本發(fā)明的觸控感測區(qū)10的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與第一按鍵71、第二按鍵72、第三按鍵73的相對應位置關系可知,本發(fā)明的設計要點在于,一個觸控感測區(qū)所包含的四個觸控感測單元可提供三個按鍵使用,且三個按鍵呈三角形排列。以此類推,若要提供多于三個按鍵使用時, 只要設置多個觸控感測區(qū)(亦即多個觸控感測單元)即可。例如圖3所示由五個按鍵70 搭配兩組觸控感測區(qū)10,圖4所示系由八個按鍵70搭配四組觸控感測區(qū)10配合,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觸控感測區(qū)10所包含的觸控感測單元也能整齊排列且對應于按鍵70。請參閱圖5及圖6所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結構,由觸控感測區(qū)IOA配合呈三角形排列的第一按鍵71、第二按鍵72、第三按鍵73,觸控感測區(qū)IOA具有第一觸控感測單元1A、 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A、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A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A,第一按鍵71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A與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A,第二按鍵72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A,第三按鍵73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A。本實施例與圖2實施例的差異在于,圖2的第一觸控感測單元I、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而本實施例的觸控感測區(qū)IOA為電阻式觸控感測區(qū),觸控感測區(qū)IOA所包含的第一觸控感測單元1A、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A、 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A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A形成在一觸控面板6A內,觸控面板6A具有第一電極層6IA以及第二電極層62A,在第一電極層6IA與第二電極層62A之間設有間隔層63A,在第一電極層61A以及第二電極層62A的相對于間隔層63A的一面,分別設有保護層64A、65A,但是在相對應于第一觸控感測單元1A、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A、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A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A的位置不設置間隔層63A,因此第一電極層61A與第二電極層62A可在第一觸控感測單元1A、第二觸控感測單元2A、第三觸控感測單元3A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4A相互接觸而形成電性導通。以本實施例所示的電阻式觸控結構而言,其中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其中之一電極層為驅動層(drive membrane),另一電極層為感應層(sense membrane)。由圖2與圖5實施例可知,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鍵盤適用于電容式觸控面板結構以及電阻式觸控面板結構。請參閱圖7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鍵盤的另一實施例,其包括觸控感測區(qū)100 以及復數按鍵700,觸控感測區(qū)100包括陣列排列為復數行及復數列的觸控區(qū),該復數行觸控區(qū)包括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110、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120、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130以及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140,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110、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120、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130及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140分別包含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150,每一觸控感測單元150由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一電極與兩個第二電極構成,每一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一基板上,且觸控感測區(qū)100所有的第一電極由第一導線串聯(lián),以及所有的第二電極由第二導線串聯(lián),其設置方式與圖2所示的兩個第一電極51、兩個第二電極52與基板6的設置方式及串聯(lián)方式相同,可比照參考圖2 ;復數按鍵700平行于第一方向Fl排列為第一行按鍵 710以及第二行按鍵720,第一方向Fl為觸控鍵盤的長度方向,第一行按鍵710以及第二行按鍵720分別包括復數個按鍵,第一行按鍵710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110 與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120,第二行按鍵720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130與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140,且每一按鍵700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四個觸控感測單元150。第一行按鍵710與第二行按鍵720沿著第一方向Fl —距離D,距離D為第一行按鍵710沿著第一方向Fl的寬度W的一半。必須說明的是,就市面上通用的鍵盤而言,可分為英式、美式與日式三種,或有依特殊要求而制造的客制化鍵盤,但無論何種鍵盤,其差異在于“Enter”鍵、“Space”鍵、 “Shift”鍵以及符號鍵的位置或大小不同,至于數字鍵(例如數字I 10)與字母鍵(例如英文字母A Z)的位置則是固定的,且數字鍵與字母鍵的按鍵(鍵帽)尺寸相同,請參閱圖8所示鍵盤,其具有復數按鍵900,圖中斜線標示的第一行按鍵910、第二行按鍵920、 第三行按鍵930與第四行按鍵940分別代表數字鍵與字母鍵,第一行按鍵910與第二行按鍵920錯位距離為按鍵寬度的一半,第三行按鍵930與第四行按鍵940錯位距離為按鍵寬度的一半,第二行按鍵920與第三行按鍵930錯位距離為按鍵寬度的四分之一。依照上述鍵盤按鍵設計位置的特性,本發(fā)明的觸控感測區(qū)的觸控感測單元的陣列設計可以第二行按鍵920與第三行按鍵930之間為分隔,分為上下二部分,如圖7所示,觸控感測區(qū)100針對第一行按鍵710與第二行按鍵720 (亦即圖8所示鍵盤900上部分)。如圖9所示,觸控感測區(qū)300系針對第三行按鍵730與第四行按鍵740 (亦即圖8所示鍵盤 900下半部),觸控感測區(qū)300包括有陣列為復數行及復數列的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該復數行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310、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320、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330以及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340。綜合圖7與圖9的設計,可形成圖10所示,該復數觸控感測單元150能涵蓋大部分的按鍵700,關于外圍其它按鍵,可以再依按鍵位置另行設計其它的觸控區(qū),或可以依照圖7及圖9的觸控感測單元150的陣列距離延伸至其它按鍵位置。圖7及圖9所示的觸控感測區(qū)100、300所包含的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110、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120、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130、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140以及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310、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320、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330、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340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除此之外,觸控感測區(qū)100、300也可采用電阻式觸控感測區(qū),其型態(tài)可參考圖5及圖6所示觸控感測區(qū)10A。請參閱圖11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鍵盤的再一實施例,其包括觸控感測區(qū)200 以及復數行按鍵400,按鍵400呈現(xiàn)規(guī)則排列,與圖8所示第一行按鍵910、第二行按鍵920、 第三行按鍵930與第四行按鍵940相互錯位的狀態(tài)不同,該些按鍵400通常設置于一般鍵盤的右側。觸控感測區(qū)200包括有陣列為復數行及復數列的復數個觸控區(qū),每一行觸控區(qū)包括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210,每一按鍵400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四個觸控感測單元210。本實施例說明,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感測區(qū)不僅適用于錯位的按鍵,同時也適用于規(guī)矩排列的按鍵。此外,圖11中另包括一尺寸較大的按鍵400A,按鍵400A的尺寸約為按鍵400的兩倍,因此,按鍵400A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八個觸控感測單元210。請參閱圖12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鍵盤的又一實施例,其包括觸控感測區(qū)500 以及復數行按鍵600,觸控感測區(qū)500包括有陣列為復數行及復數列的復數個觸控區(qū),每一行觸控區(qū)包括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510,每一按鍵600的投影位置系對應于四個觸控感測單元510。每一按鍵600所對應的四個觸控感測單元510所圍設的范圍的中央設有第一孔洞511,該第一孔洞511對應于設置于按鍵600與觸控感測單元510間的一彈性件(rubber dome,圖中未示出),該第一孔洞511可提供該彈性件通過,藉此可以節(jié)省設置空間,同時, 將本實施例應用于發(fā)光鍵盤時,由于四個觸控感測單元510位于按鍵600的四個角落,因此光線可由該第一孔洞511直接射向按鍵600,光線不會受到阻礙,可提升發(fā)光效果。該第一孔洞511的直徑沒有限定,視實際彈性件的尺寸而設計。此外,每一按鍵600所對應的四個觸控感測單元510均具有四個角落,可于其中至少一角落設有第二孔洞512,該第二孔洞 512的作用除了可提供設置其它的感應鍵(例如point stick)外,應用于發(fā)光鍵盤時,光線亦可由該第二孔洞512射向按鍵600,以提升發(fā)光效果,該第二孔洞512的直徑大于等于相鄰二按鍵600的距離。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的觸控鍵盤,由于觸控感測區(qū)的觸控感測單元與按鍵相對位置具有特殊的排列設計,不僅觸控感測單元排列整齊,且可以使每一觸控感測單元對應于按鍵位置,達成觸控感測單元的完全利用率,不致形成設計上的浪費。此外,本發(fā)明所提供的觸控鍵盤適用于電容式觸控面板結構以及電阻式觸控面板結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fā)明所實施的范圍。 即大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于本發(fā)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9
      權利要求
      1.一種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包含觸控感測區(qū),包括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該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觸控感測單元、第二觸控感測單元、第三觸控感測單元以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同行相鄰設置,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同行相鄰設置,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同列相鄰設置,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同列相鄰設置;以及復數個按鍵,包括第一按鍵、第二按鍵以及第三按鍵,該第一按鍵、該第二按鍵與該第三按鍵為三角形排列,該第二按鍵與該第三按鍵同行相鄰設置,該第一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三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由兩個第一電極以及兩個第二電極構成,所有該第一電極相互電性連接,所有該第二電極相互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單元的該兩個第一電極以及該兩個第二電極為間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設置在一基板上,該基板具有相對的兩面,在該基板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一電極,于該基板設有至少一第二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二電極。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其中之一為驅動導線,另一為感應導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區(qū)為電阻式觸控感測區(qū), 其具有第一電極層以及第二電極層,于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設有間隔層,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于該第一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二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三觸控感測單元以及該第四觸控感測單元相互接觸而形成電性導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其中之一為驅動層,另一為感應層。
      8.一種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包含觸控感測區(qū),包括有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該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的陣列為復數行及復數排,該復數行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以及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以及復數個按鍵,該復數個按鍵平行于第一方向排列為復數行且每一行具有復數個該按鍵,該復數行按鍵包括第一行按鍵以及第二行按鍵,該第一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一行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二行觸控感測單元,該第二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該第三行觸控感測單元與該第四行觸控感測單元,且每一該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復數個該觸控感測單元。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四個該觸控感測單元。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按鍵所對應的四個該觸控感測單元所圍設的范圍的中央設有一第一孔洞,于該按鍵與該觸控感測單元間設有一彈性件,該第一孔洞供該彈性件通過。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每一該按鍵所對應的四個該觸控感測單元具有四個角落,其中至少一角落設有一第二孔洞。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第一行按鍵與該第二行按鍵沿著該第一方向錯位一距離。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距離為該按鍵沿著該第一方向的寬度的一半。
      14.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單元為電容式觸控感測單元,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由兩個第一電極以及兩個第二電極構成,所有該第一電極相互電性連接,所有該第二電極相互電性連接。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設置于一基板上,于該基板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一電極,于該基板上設有至少一第二導線串聯(lián)每一該第二電極。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第一導線與該第二導線其中之一為驅動導線,另一為感應導線。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單元的該兩個第一電極以及該兩個第二電極為間隔設置。
      18.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觸控感測區(qū)為電阻式觸控感測區(qū),其具有第一電極層以及第二電極層,于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之間設有間隔層, 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于每一該觸控感測單元處相互接觸而形成電性導通。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觸控鍵盤,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電極層與該第二電極層其中之一為驅動層,另一為感應層。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觸控鍵盤,包含觸控感測區(qū)及復數個按鍵,觸控感測區(qū)包括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復數個觸控感測單元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觸控感測單元,第一與第二觸控感測單元同行相鄰設置,第三與第四觸控感測單元同行相鄰設置,第一與第三觸控感測單元同列相鄰設置,第二與第四觸控感測單元同列相鄰設置;復數個按鍵包括呈三角形排列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按鍵,第二與第三按鍵同行相鄰設置,第一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一與第二觸控感測單元,第二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三觸控感測單元,第三按鍵的投影位置對應于第四觸控感測單元。本發(fā)明提供的觸控鍵盤可減少設計上的浪費。
      文檔編號G06F3/041GK102609100SQ201210014479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7日
      發(fā)明者陳飛雅, 高黃曉 申請人:蘇州達方電子有限公司,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