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載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車載単元。
背景技術:
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簡稱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該系統(tǒng)是通過一般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ETC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lián)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 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交納路橋費的目的。其中,安裝在車輛上的車載電子標簽稱為車載単元(On Board Unit,簡稱0BU),安裝在收費站ー側的讀寫設備稱為路側單元(Road Side Unit,簡稱RSU),ETC系統(tǒng)進行收費工作吋,路側單元識別車輛上的車載單元,計算通行費用,并自動從車輛用戶的專用賬戶中扣除通行費。ETC終端設備車載單元(OBU)和路側單元(RSU)以微波專用短程通信協(xié)議進行數據交換,實現移動車載設備和路側設備之間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換。車載單元(OBU)的無線技術平臺主要包含無線接收、發(fā)射、喚醒和PLL(鎖相環(huán))頻率源電路?,F有的車載單元(OBU) 一般采用如圖I和圖2示出的雙天線方案。如圖I所示,背景技術ー的車載單元(OBU) 100,包括第一天線111、第二天線112、發(fā)射匹配電路121、接收匹配電路122、喚醒匹配電路123,以及RF信號處理單元130、串ロ140。其中,RF信號處理單元130包括發(fā)射電路131、接收電路132、喚醒電路133、PLL頻率源電路134、控制電路135??刂齐娐?35控制RF信號處理單元130的發(fā)射、接收、喚醒等工作,PPL頻率源134提供給發(fā)射電路131、接收電路132工作所需的頻率源。RF信號處理單元130可以通過串ロ 140與外界進行信令交互。發(fā)射電路131和接收電路132,分別通過發(fā)射匹配電路121和接收匹配電路122,與第二天線112連接,即發(fā)射電路131和接收電路132共用第二天線112 ;喚醒電路133,通過喚醒匹配電路123,與第一天線111連接,即喚醒 電路133単獨使用第一天線111。如圖2所示,背景技術ニ的車載單元(OBU) 200,包括第一天線211、第二天線212、發(fā)射匹配電路221、接收匹配電路222、喚醒匹配電路223,以及RF信號處理單元230、串ロ240。其中,RF信號處理單元230包括發(fā)射電路231、接收電路232、喚醒電路233、PLL頻率源電路234、控制電路235??刂齐娐?35控制RF信號處理單元230的發(fā)射、接收、喚醒等工作,PPL頻率源234提供給發(fā)射電路231、接收電路232工作所需的頻率源。RF信號處理單元230可以通過串ロ 240與外界進行信令交互。接收電路232和喚醒電路233,分別通過接收匹配電路222和喚醒匹配電路223,與第一天線211連接,即接收電路232和喚醒電路233共用第一天線211;發(fā)射電路231,通過發(fā)射匹配電路221,與第二天線212連接,即發(fā)射電路231單獨使用第二天線212。在雙天線方案中,兩根天線占用了車載單元(OBU)大量寶貴的PCB面積,每根天線需占用10平方厘米,這樣導致電路布局擁擠,器件和走線互相干擾嚴重,發(fā)射頻譜雜散多,不能滿足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并且在工作吋,車載單元(OBU)的無線發(fā)射、接收、喚醒単元之間互相干擾嚴重,導致不能進行正常使用,存在著一定技術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載単元,在單天線布置節(jié)省PCB面積的基礎上,還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發(fā)射、接收、喚醒単元之間的相互干擾。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這種車載單元,包括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以及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射頻隔離電路,所述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通過所述射頻隔離電路與所述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ロ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射頻隔離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第一射頻開關和第二射頻開關,所述發(fā)射電路端ロ通過第一電阻與收發(fā)控制電路連接,以 及通過第一射頻開關與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一端與天線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射頻開關接地,以及分別與所述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一射頻微帶線。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第一射頻微帶線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射頻隔離電路還包括第二電阻、第一電容、第三ニ極管,第二電阻、第一電容并聯(lián)形成RC并聯(lián)電路,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另一端通過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分別與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所述第三ニ極管正極與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與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的一端連接,負極接地。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射頻隔離電路還包括第二射頻隔離器件和第三射頻隔離器件,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的一端與所述接收電路端ロ之間,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的一端與所述喚醒電路端ロ之間。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二射頻微帶線,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三射頻微帶線。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所述第二射頻微帶線和第三射頻微帶線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50 90 Ω。優(yōu)選地,所述的車載單元,在包括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以及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第一電阻、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第一射頻開關和第二射頻開關的基礎上,還包括第二射頻隔離器件和第三射頻隔離器件,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接收電路端ロ之間,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喚醒電路端ロ之間。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干采用單天線方案,騰出了一根天線的使用面積,使電路得到合理布局,器件和走線互相干擾減低,滿足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并且通過設置射頻隔離電路,將發(fā)射、接收、喚醒単元端ロ之間進行有效地隔離,從而減少或者避免了發(fā)射、接收、喚醒単元端ロ之間的相互干擾,滿足了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
圖I為背景技術ー的車載單元電路框圖;圖2為背景技術ニ的車載單元電路框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I的車載單元電路框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車載單元電路框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車載單元電路框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4的車載單元電路框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ー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I如圖3所示,實施例I的車載單元(OBU) 300,包括天線311、收發(fā)控制電路312、發(fā)射匹配電路321、接收匹配電路322、喚醒匹配電路323,以及RF信號處理單元330、串ロ340。其中,RF信號處理單元330包括發(fā)射電路331、接收電路332、喚醒電路333、PLL頻率源電路334、控制電路335??刂齐娐?35控制RF信號處理單元330的發(fā)射、接收、喚醒等工作,PPL頻率源334提供給發(fā)射電路331、接收電路332工作所需的頻率源。RF信號處理單元330可以通過串ロ 340與外界進行信令交互。發(fā)射電路331與發(fā)射匹配電路321的一端連接,接收電路332與接收匹配電路322的一端連接,喚醒電路333與喚醒匹配電路323的一端連接。發(fā)射匹配電路321的另一端,即圖示C點,一方面通過第一電阻R31與收發(fā)控制電路312連接,另ー方面通過第一射頻開關D31與第一射頻微帶線TL31的一端,即圖示B點連接。在此將點C處稱為發(fā)射電路端ロ。第一射頻微帶線TL31的一端,即B點,經圖示A點與天線31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31的另一端,即圖示D點,一方面經第二射頻開關D32接地,另ー方面,經圖示E點,分別連接接收匹配電路322的另一端,即圖示F點,在此將點F處稱為接收電路端ロ,以及喚醒匹配電路323的另一端,即圖示G點,在此將點G處稱為喚醒電路端ロ。圖3所示實施例I的工作原理是當車載單元(OBU) 300處于發(fā)射工作時,通過收發(fā)控制電路312將收發(fā)控制信號置為高電平,第一射頻開關D31和第二射頻開關D32通過直流,第一射頻開關D31和第二射頻開關D32均處于導通狀態(tài),內阻接近O Ω,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只有微弱的小部分能量能經點B傳到點D和E處,較好地解決了收、發(fā)隔離問題。點B和點D通過第一射頻微帶線TL3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31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由于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這樣第一射頻微帶線TL31相當于ー根一端接地的短路線,這一等價短路線的另一端阻抗很大(相對于50 Ω ),這樣從發(fā)射電路331輸出的信號經點C和第一射頻開關D31,大部分能量只能經點B傳遞到點Α,通過天線311發(fā)射到天空去,射頻信號在點B處不會被衰減,無線發(fā)射功率相對于現有技術大幅提高。然而,在實施例I中,在發(fā)射時,雖然點B處的信號只有微弱信號能被傳到點D,但還需要對點D處信號進ー步衰減,否則這個強度的信號還是會回傳到接收和喚醒端ロ,回傳的信號會對發(fā)射進行干擾,也會導致發(fā)射占有帶寬擴大惡化,發(fā)射鄰道功率超過標準,不能滿足產品技術應用要求。
實施例2如圖4所示,實施例2的車載單元(OBU)400,包括天線411、收發(fā)控制電路412、發(fā)射匹配電路421、接收匹配電路422、喚醒匹配電路423,以及RF信號處理單元430、串ロ440。其中,RF信號處理單元430包括發(fā)射電路431、接收電路432、喚醒電路433、PLL頻率源電路434、控制電路435??刂齐娐?35控制RF信號處理單元430的發(fā)射、接收、喚醒等工作,PPL頻率源434提供給發(fā)射電路431、接收電路432工作所需的頻率源。RF信號處理単元430可以通過串ロ 440與外界進行信令交互。發(fā)射電路431與發(fā)射匹配電路421的一端連接,接收電路432與接收匹配電路422的一端連接,喚醒電路433與喚醒匹配電路423的一端連接。發(fā)射匹配電路421的另一端,即圖示C點,一方面通過第一電阻R41與收發(fā)控制電路412連接,另ー方面通過第一射頻開關D41與第一射頻微帶線TL41的一端,即圖示B點連接。在此將點C處稱為發(fā)射電路端ロ。第一射頻微帶線TL41的一端,即B點,經圖示A點與天線41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41的另一端,即圖示D點,一方面經第二射頻開關D42接地,另ー方面,經圖示E點,分 別連接接收匹配電路422的另一端,即圖示F點,在此將點F處稱為接收電路端ロ,以及喚醒匹配電路423的另一端,即圖示G點,在此將點G處稱為喚醒電路端ロ。圖4所示實施例2的工作原理是當車載單元(OBU)400處于發(fā)射工作時,通過收發(fā)控制電路412將收發(fā)控制信號置為高電平,第一射頻開關D41和第二射頻開關D42通過直流,第一射頻開關D41和第二射頻開關D42均處于導通狀態(tài),內阻接近O Ω,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只有微弱的小部分能量能經點B傳到點D和E處,較好地解決了收、發(fā)隔離問題。點B和點D通過第一射頻微帶線TL4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41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由于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這樣第一射頻微帶線TL41相當于ー根一端接地的短路線,這一等價短路線的另一端阻抗很大(相對于50 Ω ),這樣從發(fā)射電路431輸出的信號經點C和第一射頻開關D41,大部分能量只能經點B傳遞到點Α,通過天線411發(fā)射到天空去,射頻信號在點B處不會被衰減,無線發(fā)射功率相比于現有技術大幅提高。當車載單元(0BU)400處于接收或者喚醒工作吋,收發(fā)控制信號被置為低電平,第一射頻開關D41和第二射頻開關D42沒有通過直流,第一射頻開關D41和第二射頻開關D42均處于截止狀態(tài),內阻很大,達到ΚΩ以上;從天線411接收信號,只能從點A經過點B,再經過到點D和點E,接收信號在點E處被分成兩路,分別注入接收電路端ロ F和喚醒電路端ロ G,即分別通過接收匹配電路422傳遞到接收電路432,以及通過喚醒匹配電路423傳遞到喚醒電路433。實施例2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在點D和點E之間增加了并聯(lián)連接的第二電阻R42和第一電容C41,即在點D和點E之間增加了 RC并聯(lián)電路;還增加第三ニ極管D43,第三ニ極管D43的正極連接點E,負極接地。通過器件R42、C41、D43的設置,可使射頻信號得到進一步衰減,解決實施例I的微弱信號仍回傳到接收和喚醒端ロ的問題。其中,調節(jié)第二電阻R42和第一電阻R41的阻值,可設定第一射頻開關D41和第二射頻開關D42各自的導通電流,而第一電容C41是隔直流通射頻信號電容。實施例3
如圖5所示,實施例3的車載單元(OBU) 500,包括天線511、收發(fā)控制電路512、發(fā)射匹配電路521、接收匹配電路522、喚醒匹配電路523,以及RF信號處理單元530、串ロ540。其中,RF信號處理單元530包括發(fā)射電路531、接收電路532、喚醒電路533、PLL頻率源電路534、控制電路535??刂齐娐?35控制RF信號處理單元530的發(fā)射、接收、喚醒等工作,PPL頻率源534提供給發(fā)射電路531、接收電路532工作所需的頻率源。RF信號處理單元530可以通過串ロ 540與外界進行信令交互。發(fā)射電路531與發(fā)射匹配電路521的一端連接,接收電路532與接收匹配電路522的一端連接,喚醒電路533與喚醒匹配電路523的一端連接。發(fā)射匹配電路521的另一端,即圖示C點,一方面通過第一電阻R51與收發(fā)控制電路512連接,另ー方面通過第一射頻開關D51與第一射頻微帶線TL51的一端,即圖示B點連接。在此將點C處稱為發(fā)射電路端ロ。第一射頻微帶線TL51的一端,即B點,經圖示A點與天線51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51的另一端,即圖示D點,一方面經第二射頻開關D52接地,另ー方面,經圖示E點,分 別連接接收匹配電路522的另一端,即圖示F點,在此將點F處稱為接收電路端ロ,以及喚醒匹配電路523的另一端,即圖示G點,在此將點G處稱為喚醒電路端ロ。圖5所示實施例3的工作原理是當車載單元(OBU) 500處于發(fā)射工作時,通過收發(fā)控制電路512將收發(fā)控制信號置為高電平,第一射頻開關D51和第二射頻開關D52通過直流,第一射頻開關D51和第二射頻開關D52均處于導通狀態(tài),內阻接近O Ω,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只有微弱的小部分能量能經點B傳到點D和E處,較好地解決了收、發(fā)隔離問題。點B和點D通過第一射頻微帶線TL5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51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由于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這樣第一射頻微帶線TL51相當于ー根一端接地的短路線,這一等價短路線的另一端阻抗很大(相對于50 Ω ),這樣從發(fā)射電路531輸出的信號經點C和第一射頻開關D51,大部分能量只能經點B傳遞到點Α,通過天線511發(fā)射到天空去,射頻信號在點B處不會被衰減,無線發(fā)射功率相比現有技術大幅提聞。實施例3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在點E和點F之間增加第二射頻微帶線TL52 ;在點E和點G之間增加了第三射頻微帶線TL53。第二射頻微帶線TL5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53的參數第二射頻微帶線和第三射頻微帶線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50 90 Ω。第二射頻微帶線TL5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53起到功分器的作用,射頻信號在點E一分為ニ,分配到接收支路和喚醒支路,射頻信號的反射波被第二射頻微帶線TL5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53大幅衰減。通過增加第二射頻微帶線TL5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53,車載單元(OBU) 500的接收、喚醒電路端ロ得到很好隔離,射頻輸入、輸出阻抗得到匹配,接收、喚醒単元之間互相干擾的問題得以減少。實施例3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進ー步改善了車載單元(OBU) 500的喚醒和接收靈敏度,滿足了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實施例4如圖6所示,實施例4的車載單元(OBU)600,包括天線611、收發(fā)控制電路612、發(fā)射匹配電路621、接收匹配電路622、喚醒匹配電路623,以及RF信號處理單元630、串ロ640。其中,RF信號處理單元630包括發(fā)射電路631、接收電路632、喚醒電路633、PLL頻率源電路634、控制電路635??刂齐娐?35控制RF信號處理單元630的發(fā)射、接收、喚醒等工作,PPL頻率源634提供給發(fā)射電路631、接收電路632工作所需的頻率源。RF信號處理單元630可以通過串ロ 640與外界進行信令交互。發(fā)射電路631與發(fā)射匹配電路621的一端連接,接收電路632與接收匹配電路622的一端連接,喚醒電路633與喚醒匹配電路623的一端連接。發(fā)射匹配電路621的另一端,即圖示C點,一方面通過第一電阻R61與收發(fā)控制電路612連接,另ー方面通過第一射頻開關D61與第一射頻微帶線TL61的一端,即圖示B點連接。在此將點C處稱為發(fā)射電路端ロ。第一射頻微帶線TL61的一端,即B點,經圖示A點與天線61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61的另一端,即圖示D點,一方面經第二射頻開關D62接地,另ー方面,經圖示E點,分別連接接收匹配電路622的另一端,即圖示F點,在此將點F處稱為接收電路端ロ,以及喚醒匹配電路623的另一端,即圖示G點,在此將點G處稱為喚醒電路端ロ。 圖6所示實施例4的工作原理是當車載單元(OBU)600處于發(fā)射工作時,通過收發(fā)控制電路612將收發(fā)控制信號置為高電平,第一射頻開關D61和第二射頻開關D62通過直流,第一射頻開關D61和第二射頻開關D62均處于導通狀態(tài),內阻接近O Ω,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只有微弱的小部分能量能經點B傳到點D和E處,較好地解決了收、發(fā)隔離問題。點B和點D通過第一射頻微帶線TL61連接,第一射頻微帶線TL61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由于射頻信號在點D處近似射頻接地,射頻對地短路,這樣第一射頻微帶線TL61相當于ー根一端接地的短路線,這一等價短路線的另一端阻抗很大(相對于50 Ω ),這樣從發(fā)射電路631輸出的信號經點C和第一射頻開關D61,大部分能量只能經點B傳遞到點Α,通過天線611發(fā)射到天空去,射頻信號在點B處不會被衰減,無線發(fā)射功率相比現有技術大幅提聞。實施例4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在點D和點E之間增加了并聯(lián)連接的第二電阻R62和第一電容C61,即在點D和點E之間增加了 RC并聯(lián)電路;還增加第三ニ極管D63,第三ニ極管D63的正極連接點Ε,負極接地。通過器件R62、C61、D63的設置,可使射頻信號得到進一步衰減,解決實施例I的微弱信號仍回傳到接收和喚醒端ロ的問題。其中,調節(jié)第二電阻R62和第一電阻R61的阻值,可設定第一射頻開關D61和第二射頻開關D62各自的導通電流,而第一電容C61是隔直流通射頻信號電容。同時,在點E和點F之間增加第二射頻微帶線TL62 ;在點E和點G之間增加了第三射頻微帶線TL63。第二射頻微帶線TL6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63的參數第二射頻微帶線和第三射頻微帶線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50 90 Ω。第二射頻微帶線TL6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63起到功分器的作用,射頻信號在點E —分為ニ,分配到接收支路和喚醒支路,射頻信號的反射波被第二射頻微帶線TL6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63大幅衰減。通過增加第二射頻微帶線TL62和第三射頻微帶線TL63,車載單元(OBU) 600的接收、喚醒電路端ロ得到很好隔離,射頻輸入、輸出阻抗得到匹配,接收、喚醒単元之間互相干擾的問題得以減少。實施例4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進ー步改善了車載單元(OBU)600的喚醒和接收靈敏度,滿足了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需要理解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第一射頻微帶線、第二射頻微帶線和第三射頻微帶線主要用來實現射頻隔離,類似的,其他形式的射頻隔離器件也是適用的。即,上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射頻微帶線、第二射頻微帶線和第三射頻微帶線,僅是作為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第二射頻隔離器件和第三射頻隔離器件的ー種具體實現形式,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第二射頻隔離器件和第三射頻隔離器件,同樣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射頻隔離器件,例如集成射頻開關管。當然,由于射頻微帶線的靜態(tài)功耗在2μ A以下,相對于使用其他形式的射頻隔離器件的方案而言,上述以射頻微帶線作為射頻隔離器件的具體實現形式的實施例在功耗方面具有更好的優(yōu)勢。相對于現有技術的雙天線方案,本發(fā)明的這種車載單元,包括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以及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射頻隔離電路,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通過射頻隔離電路與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一方面只用一根天線,騰出了一根天線的使用面積,使電路得到合理布局,器件和走線互相干擾減低。另一方 面,本發(fā)明采用專用電路設計,通過設置射頻隔離電路在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三者的至少兩者之間形成隔離,提高了發(fā)射、接收、喚醒端ロ之間的隔離度,減低了無線發(fā)射、接收、喚醒和PLL頻率源之間的相互干擾,無線發(fā)射功率、發(fā)射占有帶寬、喚醒靈敏度、接收靈敏度等指標均優(yōu)于現有技術,滿足了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所作的進ー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車載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以及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射頻隔離電路,所述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通過所述射頻隔離電路與所述發(fā)射電路端ロ、接收電路端ロ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隔離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第一射頻開關和第二射頻開關,所述發(fā)射電路端ロ通過第一電阻與收發(fā)控制電路連接,以及通過第一射頻開關與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一端與天線連接,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二射頻開關接地,以及分別與所述接收電路端ロ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一射頻微帶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一射頻微帶線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30 60 Ω。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干,所述射頻隔離電路還包括第ニ電阻、第一電容、第三ニ極管,第二電阻、第一電容并聯(lián)形成RC并聯(lián)電路,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另一端通過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分別與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所述第三ニ極管正極與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與接收電路端ロ和喚醒電路端ロ連接的一端連接,負極接地。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干,所述射頻隔離電路還包括第二射頻隔離器件和第三射頻隔離器件,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的一端與所述接收電路端ロ之間,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RC并聯(lián)電路的一端與所述喚醒電路端ロ之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干,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二射頻微帶線,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三射頻微帶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頻微帶線和第三射頻微帶線的參數為電長度1/5 λ 1/3 λ,特性阻抗50 90 Ω。
9.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隔離電路還包括第二射頻隔離器件和第三射頻隔離器件,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接收電路端ロ之間,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連接在所述第一射頻隔離器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喚醒電路端ロ之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載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二射頻微帶線,所述第三射頻隔離器件為第三射頻微帶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車載單元,包括發(fā)射電路端口、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口,以及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射頻隔離電路,所述天線、收發(fā)控制電路通過所述射頻隔離電路與所述發(fā)射電路端口、接收電路端口和喚醒電路端口連接。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單天線的車載單元,使電路得到合理布局,器件和走線互相干擾減低;并且發(fā)射、接收、喚醒單元端口之間進行了有效地隔離,從而可以減少或者避免了發(fā)射、接收、喚醒單元端口之間的相互干擾,滿足了產品電磁兼容技術要求。
文檔編號G07F15/06GK102693585SQ201110073538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25日
發(fā)明者向濤, 李懷山, 陳育成 申請人: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