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驅及裝設此光驅的筆記本電腦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一種光驅,特別是有關一種裝設于筆記本電腦底座內的光驅。
背景技術:
隨著電腦科技與移動科技的發(fā)展,筆記本電腦的規(guī)格與制造技術也不斷地提 升。與一般臺式電腦相較,筆記本電腦具有重量輕、體積小且具備高度可攜性的優(yōu) 點,因此消費者對筆記本電腦的需求日益增加。
請參照圖l,其為己知裝設有光驅的筆記本電腦示意圖。如圖所示,筆記本電
腦10包括一底座11與一屏幕12,而光驅13則裝設于底座11內。光驅13包括一 機身131、 一托盤132及一面板133。其中,托盤132可自機身131內滑出,以置 放光碟片。面板B3則設置于托盤132的前端。面板133上具有一觸動按鈕134, 以控制光驅13的動作及托盤132的滑出/滑入。
然而,由于筆記本電腦為一種可攜性的電子產品,在攜帶過程中,常常會受到 晃動甚至碰撞,而導致托盤132滑出?;蛘?,有時候光驅13的觸動按鈕134不小 心會被誤觸,而同樣導致托盤132滑出。不論是何種情形,當托盤132在未使用或 未注意的狀況下,不小心滑出時,托盤132很容易遭受到無意的碰撞而損壞,進而 造成光驅無法使用。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使得光驅在未使用的時候,托盤不會輕易滑出,為 當前技術所必需。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驅及裝設其的筆記本電腦,通過在光驅的面板 內設計一種卡扣機構,當光驅不使用的時候,可進行鎖住(lock)的動作,使托盤無 法滑出;當光驅欲使用的時候,可進行開鎖(unlock)的動作,使托盤可順利滑出。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光驅,設置于一筆記本電腦的一底座內,光驅包括一托盤及一 設置于托盤前端的一面板。面板還包括一本體、 一導引件及一第一扣栓件。
面板的本體具有一第一側邊。導引件連接于本體,且可相對于本體移動。導引 件具有一第一導溝,第一導溝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且第一端位置較第二端接 近第一側邊。
第一扣栓件具有一片狀結構與凸出于片狀結構的一第一導柱。第一導柱插置于
第一導溝。其中,當導引件移動使第一導柱沿著第一導溝由第二端向第一端移動時, 第一扣栓件的片狀結構被帶動而突出于第一側邊,以卡扣于筆記本電腦底座。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導溝為一斜向的長條形通孔,且第一導溝由左上的第 一端延伸至右下的第二端。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面板的本體還具有一第二側邊,導引件還具有一第二導 溝,且第二導溝由左下的一第三端延伸到右上的一第四端。
面板還包括一第二扣栓件,第二扣栓件具有一片狀結構與凸出于片狀結構的一 第二導柱,且第二導柱插置于第二導溝。當導引件移動使第二導柱沿著第二導溝由 第四端向第三端移動時,第二扣栓件的片狀結構被帶動而突出于第二側邊,以卡扣 于筆記本電腦底座。
關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精神,以及更詳細的實施方式可以通過以下的具體實施方 式以及所附說明書附圖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通過以下詳細的描述結合所附說明書附圖,將可輕易的了解具體實施方式
的內 容及此項發(fā)明的諸多優(yōu)點,其中
圖1為已知裝設有光驅的筆記本電腦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面板的機構分解圖3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面板在開鎖(un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意圖3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面板在鎖住(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意圖4A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面板在開鎖(un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意圖4B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面板在鎖住(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意圖;以及
圖5為本發(fā)明的筆記本電腦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照圖2,其為本發(fā)明光驅的面板機構分解圖。本發(fā)明的光驅通常裝設于一 筆記本電腦的底座內,光驅至少包括一機身、 一托盤及一面板,且面板設置于托盤 的前端。如圖2所示,面板包括一本體233、 一導引件234及一第一扣栓件2351。
另外, 一般筆記本電腦的光驅面板還包含一觸動按鈕238及動作指示燈239。 其中,觸動按鈕238用來控制光驅的動作及托盤的滑出/滑入,動作指示燈239則 以燈號顯示目前的工作狀態(tài)。
請配合圖3A來了解面板的機構位置關系,圖3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面板在開 鎖(un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意圖。并且,之后的方向相關敘述以面板的背面為視角, 也就是以圖3A的位置關系來敘述。
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A,導引件234連接于本體233的背面,且可相對于本 體233移動。面板還包括一第一橫向通孔236及一滑鈕237。第一橫向通孔236以 平行導引件234移動方向形成于本體233,且鄰近導引件234?;o237設置于本 體233前端,滑鈕237背面具有一固接件237a。固接件237a通過第一橫向通孔236 與導引件234相結合。其中,固接件237a的橫向尺寸小于第一橫向通孔236的橫 向尺寸,故滑鈕237可帶動導引件234橫向移動。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導引件234對應于第一橫向通孔236的部分具有一通孔, 而滑鈕237的固接件237a可扣接于上述通孔中。另外,在本體233前端表面可具 有一凹陷滑道2361,凹陷滑道2361鄰接于第一橫向通孔236的周緣,且大于第一 橫向通孔236的橫向尺寸。借此,滑鈕237可于凹陷滑道2361上橫向滑動。
請參照圖3A,面板還包括大致平行導引件234移動方向設置兩個第一橫向擋 墻2331,第一橫向擋墻2331形成于本體233表面,且分別鄰近于導引件234的上 下兩側。借著第一橫向擋墻2331可對導引件234進行上下的限位,以限制導引件 234僅可橫向移動。
請繼續(xù)參照圖3A,本體233具有一第一側邊2334。導引件234具有一第一導 溝2341,第一導溝2341具有一第一端2341a與一第二端2341b,且第一端2341a 位置較第二端2341b接近第一側邊2334。
本實施例中,第一側邊2334位于本體233的上緣,第一導溝2341為斜向的長 條形溝槽,且第一導溝2341由左上的第一端2341a延伸至右下的第二端2341b(由 面板的背面視之)。
請參照圖2,第一扣栓件2351具有一片狀結構與凸出于片狀結構的一第一導 柱2351a。第一扣栓件2351設置于本體233與導引件234之間,且第一導柱2351a 插置于第一導溝2341。
請參照圖3A,本實施例中,面板還包括大致垂直該導引件234移動方向的兩 個縱向擋墻2332,兩縱向擋墻2332形成于本體233表面且分別鄰近于第一扣栓件 2351的左右兩側。借著兩縱向擋墻2332可對第一扣栓件2351進行左右的限位, 以限制第一扣栓件2351僅可縱向移動。
請繼續(xù)參照圖3A,當面板處于開鎖(unlock)狀態(tài)時,第一扣栓件2351位于本 體233的第一側邊2334以內,且第一導柱2351a位于第一導溝2341的右下方。在 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導柱2351a位于第一導溝2341的第二端2341b。
接著請同時參照圖3B,其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面板在鎖住(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 意圖。當導引件234受到滑鈕237的帶動而向右移動時,第一導柱2351a沿著第一 導溝2341由第二端2341b向第一端2341a移動,第一扣栓件2351的片狀結構被帶 動而突出于本體233的第一側邊2334,以向上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底座。因此, 當面板在鎖住(lock)狀態(tài)時,第一扣栓件2351將向上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底座結構 (第三件),以限制托盤滑出。
此外,為了使面板的開鎖(unlock)/鎖住(lock)的狀態(tài)更加穩(wěn)定,且有一定的緊 扣力,因而增加了下述機構特征。請同時參照圖3A及圖3B,導引件234的一端 橫向延伸出上下平行的一上方彈性臂2343與一下方彈性臂2344,且上方彈性臂 2343的上側與下方彈性臂2344的下側分別具有相對應的一凸起2343a、 2344a。而 面板還包括至少兩個第二橫向擋墻2333,形成于本體233表面且分別鄰近于上方 彈性臂2343的上側與下方彈性臂2344的下側。
請參照圖3A,當面板處于開鎖(unlock)狀態(tài)時,導引件234移動到左方,兩凸 起2343a位于第二橫向擋墻2333的左側。此時,導引件234無法輕易地向右移動, 使用者必須施加一定外力來推動滑鈕237,使兩彈性臂2343、 2344變形,導引件 234才可向右移動。
請參照圖3B,當面板處于鎖住(lock)狀態(tài)時,導引件234移動到右方,兩凸起 2343a位于第二橫向擋墻2333的右側。此時,導引件234無法輕易地向左移動, 使用者必須施加一定外力來推動滑鈕237,使兩彈性臂2343、 2344變形,導引件 234才可向左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導引件234還具有一第二橫向通孔2346。 一鎖固件2347具有 一鎖固端2347b及一膨大端2347a。鎖固端2347b穿過第二橫向通孔2346而固接 于本體233。膨大端2347a的縱向尺寸大于第二橫向通孔2346的縱向尺寸,以限 制導引件234前后移動。
此時,導引件234的前后方分別鄰接面板的背面與鎖固件2347的膨大端 2347a。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鎖固件2347為一螺絲。此外,螺絲的鎖固端2347b 還可用來限制導引件234橫向移動距離的大小。
在上述實施例中,利用一可突出于本體233的第一側邊2334的第一扣栓件 2351,而向上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底座(第三件)。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可增加一 可突出于本體233的一第二側邊2336的第二扣栓件,而向下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 底座(第四件),進而使面板的鎖住(lock)動作更加穩(wěn)固。詳細說明如圖4A及圖4B 所示,其分別為面板在開鎖(unlock)/鎖住(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意圖。
如圖4A所示,本體233還具有一第二側邊2336。導引件234還具有一第二導 溝2342,第二導溝2342具有一第三端2342a及一第四端2342b,且第三端2342a 位置較第四端2342b接近第二側邊2336。在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側邊2336位于本 體233的下緣,第二導溝2342為一斜向的長條形溝槽,且第二導溝2342由左下的 第三端2342a延伸到右上的第四端2342b。
此外,面板還包括一第二扣栓件2352,設置于本體233與導引件234之間。 第二扣栓件2352同樣具有一片狀結構與凸出于片狀結構的一第二導柱2352a,且 第二導柱2352a插置于第二導溝2342。
請繼續(xù)參照圖4A,當面板處于開鎖(unlock)狀態(tài)時,第二扣栓件2352位于本 體233的第二側邊2336以內,且第二導柱2352a位于第二導溝2342的右上方。在 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導柱2352a位于第二導溝2342的第四端2342b。
接著請同時參照圖4B,其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面板在鎖住(lock)狀態(tài)時的機構示 意圖。當導引件234受到滑鈕237的帶動而向右移動時,第二導柱2352a沿著第二
導溝2342由第四端2342b向第三端2342a移動。借此,第二扣栓件2352的片狀結 構被帶動而突出于本體233的第二側邊2336,以向下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底座。 因此,當面板在鎖住(lock)狀態(tài)時,第二扣栓件2352將向下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底 座結構(第四件),以限制托盤滑出。
在本實施例中,當導引件234受到滑鈕237的帶動而向右移動時,第一扣栓件 2351向上突出于面板本體233的上緣(第一側邊2334),同時第二扣栓件2352也向 下突出于面板本體233的下緣(第二側邊2336)。借此,使面板的鎖住(lock)動作更 加穩(wěn)固,托盤更無法輕易滑出。
在上述實施例中,導引件的移動方向、第一及第二導溝的延伸方向皆可依照實 際需求來做對稱性的設計變更。例如:當設定面板的鎖住狀態(tài)為將導引件向左移動 時,第一導溝的延伸方向便會變更成左下的第一端延伸到右上的第二端。當面板欲 鎖住時,需將導引件向左移動。此時,第一導柱則由左下的第一端移動到右上的第 二端,進而第一扣栓件向上突出于面板本體的上緣。因此,上述類似的設計變更, 皆可輕易地由本發(fā)明的概念推論而得,而包含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 內。
請參照圖5,其為本發(fā)明的筆記本電腦示意圖。筆記本電腦20至少包括一底 座21及一屏幕22,光驅設置于筆記本電腦20的底座21內,且光驅至少包括一機 身231、 一托盤(圖中未顯示)及一面板,而面板設置于托盤的前端。當光驅不使用 的時候,可將滑鈕237向左扳動,使第一扣栓件2351向上突出于面板本體233的 上緣,而向上卡扣于筆記本電腦的底座結構(第三件)。
綜上所述,借著應用本發(fā)明的面板機構設計,當光驅不使用的時候,可進行一 鎖住(lock)的動作,使托盤無法滑出;當光驅欲使用的時候,可進行一開鎖(unlock) 的動作,使托盤可順利滑出。
本發(fā)明雖以較佳實例闡明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精神與發(fā)明實體僅 止于上述實施例。對熟悉此項技術者,當可輕易了解并利用其它元件或方式來產生 相同的功效。因此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內所作的等同的修改,均應包含在 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光驅,設置于一筆記本電腦的一底座內,其特征是,所述光驅包括一托盤;以及一面板,其設置于所述托盤的前端,所述面板還包括一本體,其具有一第一側邊;一導引件,其連接于所述本體,可相對于所述本體移動,所述導引件具有一第一導溝,所述第一導溝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置較所述第二端接近所述第一側邊;以及一第一扣栓件,其具有一片狀結構與凸出于所述片狀結構的一第一導柱,所述第一導柱插置于所述第一導溝,其中,當所述導引件移動使所述第一導柱沿著所述第一導溝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移動時,所述片狀結構被帶動而突出于所述第一側邊,以卡扣于所述底座。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面板還包括 一第一橫向通孔,其平行所述導引件移動方向形成于所述本體;一滑鈕,其設置于所述本體前端,所述滑鈕背面具有一固接件,所述固接件通 過所述第一橫向通孔與所述導引件相結合,其中,所述固接件的橫向尺寸小于所述 第一橫向通孔,使所述滑鈕可帶動所述導引件橫向移動。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面板還包括平行所述導引件 移動方向設置的兩個第一橫向擋墻,形成于所述本體表面且分別鄰近于所述導引件 的上下兩側,以限制所述導引件僅可橫向移動。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面板還包括垂直所述導引件 移動方向的兩個縱向檔墻,形成于所述本體表面且分別鄰近于所述第一扣栓件的左 右兩側,以限制所述第一扣栓件僅可縱向移動。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導引件的一端橫向延伸出上 下平行的一上方彈性臂與一下方彈性臂,且所述上方彈性臂的上側與所述下方彈性 臂的下側分別具有相對應的一凸起,所述面板還包括至少兩個第二橫向擋墻,形成 于所述本體表面且分別鄰近于所述上方彈性臂的上側與所述下方彈性臂的下側,當 所述多個凸起位于所述多個第二橫向擋墻左側時,可使所述導引件無法輕易地向右 移動,當所述多個凸起位于所述多個第二橫向擋墻右側時,可使所述導引件無法輕 易地向左移動。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導引件包括一第二橫向通孔, 一鎖固件具有一鎖固端與一膨大端,所述鎖固端穿過所述第二橫向通孔固接于所述 本體,所述膨大端的縱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橫向通孔,以限制所述導引件前后移動。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鎖固件為一螺絲。
8.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導溝為一斜向的長條形 通孔,且該第一導溝由左上的所述第一端延伸至右下的所述第二端。
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本體還具有一第二側邊,所 述導引件還具有一第二導溝,所述第二導溝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且所述第三 端位置較所述第四端接近所述第二側邊,所述面板還包括一第二扣栓件,其具有一 片狀結構與凸出于所述片狀結構的一第二導柱,所述第二導柱插置于所述第二導 溝,當所述導引件移動使所述第二導柱沿著所述第二導溝由所述第四端向所述第三 端移動,所述第二扣栓件被帶動而突出于所述第二側邊,以卡扣于所述底座。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驅,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導溝為一斜向的長條形 通孔,所述第二導溝由左下的所述第三端延伸到右上的所述第四端。
11. 一種筆記本電腦,其特征是,包括 一屏幕;一底座;以及一光驅,設其置于所述底座內,所述光驅包括 一托盤;以及一面板,其設置于所述托盤的前端,所述面板還包括 一本體,其具有一第一側邊;一導引件,其連接于所述本體,可相對于所述本體移動,所述導引件具有一第 一導溝,所述第一導溝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置較所述第二端接 近所述第一側邊;以及一第一扣栓件,其具有一片狀結構與凸出于所述片狀結構的一第一導柱,所述 第一導柱插置于所述第一導溝,其中,當所述導引件移動使所述第一導柱沿著所述 第一導溝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移動時,所述片狀結構被帶動而突出于所述第一側邊,以卡扣于所述底座。
全文摘要
一種設置于筆記本電腦底座的光驅,光驅的托盤前端具有一面板,面板包括一本體、一導引件及一扣栓件。面板的本體具有一側邊。導引件連接于本體,且可相對于本體移動。導引件具有一導溝,導溝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且第一端位置較第二端接近側邊??鬯哂幸黄瑺罱Y構與凸出于片狀結構的一導柱,且導柱插置于導溝。當導引件移動使導柱沿著導溝由第二端向第一端移動時,扣栓件的片狀結構被帶動而突出于側邊,以卡扣于筆記本電腦底座。
文檔編號G11B17/04GK101388232SQ20071015425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楊政遠 申請人: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