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電路及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電路及顯示裝置,屬于顯示技術領域。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復位模塊、輸入模塊、驅(qū)動控制模塊、下拉驅(qū)動模塊、下拉模塊和輸出控制模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移位寄存器中增加輸出控制模塊,在觸控階段時,該輸出控制模塊可以通過第一控制信號和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使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像素電壓保持正常工作,從而消除了因浮動的電位而在顯示畫面上產(chǎn)生的橫紋,提高了畫面顯示的品質(zhì)。
【專利說明】
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電路及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電路及顯示裝置?!颈尘凹夹g】
[0002]隨著顯示技術的發(fā)展,顯示裝置在電子產(chǎn)品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比如,筆記本電腦、電視機、移動終端等。其中,移位寄存器電路是構成顯示裝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顯示裝置在顯示圖像時,需要利用移位寄存器電路對像素單元進行掃描,該移位寄存器電路中包括多個級聯(lián)的移位寄存器,每個移位寄存器對應一行像素單元,由多個移位寄存器實現(xiàn)對顯示裝置的像素單元的逐行掃描驅(qū)動,以顯示圖像。
[0003]目前,當移位寄存器應用于內(nèi)嵌式觸控顯示裝置時,會將一幀時間分為觸控階段和顯示階段,并采用分時驅(qū)動的方式進行驅(qū)動。假如,當前需要驅(qū)動第N行像素單元進行顯示,在顯示階段,第N級移位寄存器會在顯示信號的控制下,將輸出信號的電位拉高,進而驅(qū)動第N行的像素單元以進行顯示,在顯示完成后進入觸控階段,此時第N+1級移位寄存器會將輸出信號的電位拉高,進而通過第N+1級移位寄存器的輸出信號,將第N級移位寄存器輸出信號的電位拉低,以采集觸控信號,也即是,在顯示階段,第N級移位寄存器的輸出信號處于高電位,在觸控階段,第N+1級移位寄存器的輸出信號處于高電位,且將第N級移位寄存器的輸出信號處于低電位。
[0004]但是,為了保證能夠采集到穩(wěn)定的觸控信號,在顯示完成后,顯示信號會瞬間拉低。一旦顯示信號拉低,第N+1級移位寄存器輸出信號的電位就無法拉高,進而導致第N級移位寄存器輸出信號的電位也無法拉低,觸控階段采集的觸控信號可能會進入第N行像素單元中,從而出現(xiàn)畫面顯示不良的現(xiàn)象。【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為了消除在觸控階段顯示換面中的橫紋,提高顯示畫面的顯示效果,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如下:
[0006]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復位模塊、輸入模塊、驅(qū)動控制模塊、下拉驅(qū)動模塊、下拉模塊和輸出控制模塊;
[0007]所述復位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復位模塊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一信號端連接,所述輸入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上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入模塊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信號端連接;
[0008]所述復位模塊的輸出端、所述輸入模塊的輸出端、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及所述下拉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分別與第一節(jié)點連接,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 所述下拉驅(qū)動模塊的輸出端和所述下拉模塊的第二輸入端分別與第二節(jié)點連接,所述下拉驅(qū)動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一時鐘信號端連接,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三輸入端與第二時鐘信號端連接,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四輸入端和所述下拉模塊的第三輸入端分別與第三信號端連接;
[0009]所述下拉模塊的輸出端、所述輸出控制模塊的輸出端及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
[0010]所述輸出控制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一控制信號端連接,所述輸出控制模塊的控制端與第二控制信號端連接,用于在觸控階段,通過來自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的第一控制信號和來自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的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拉低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
[0011]可選地,所述輸出控制模塊還用于在過渡階段,通過所述第一控制信號和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拉高所述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所述過渡階段為從所述觸控階段到顯示階段之間的過渡時間段。
[0012]可選地,所述輸出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塊和第二控制子模塊;
[0013]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一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二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端;
[0014]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連接。
[0015]可選地,所述輸出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晶體管;
[0016]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一極與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三極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連接。
[0017]可選地,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包括:第二晶體管;
[0018]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一極與所述第一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三極與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
[0019]可選地,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包括:第三晶體管;
[0020]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一極與所述第二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三極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連接。
[0021]可選地,所述晶體管為N型晶體管。
[0022]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位寄存器電路。所述移位寄存器電路如下:
[0023]所述移位寄存器電路包括級聯(lián)的至少兩個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移位寄存器。[〇〇24]第三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如下:[〇〇25] 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的移位寄存器電路。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于在移位寄存器中增加了輸出控制模塊,因此,在觸控階段,當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無法進行拉低處理,從而使該電位處于懸浮狀態(tài)時,該輸出控制模塊可以通過第一控制信號和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使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像素電壓保持正常工作,從而消除了因浮動的電位而在顯示畫面上產(chǎn)生的橫紋,提高了畫面顯示的品質(zhì)?!靖綀D說明】
[0028]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一種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移位寄存器工作時序示意圖;
[0030]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種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0031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三種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四種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第五種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〇〇34]附圖標記:
[0035]丨:復位模塊;2:輸入模塊;3:驅(qū)動控制模塊;4:下拉驅(qū)動模塊;[〇〇36]5:下拉模塊;6:輸出控制模塊;
[0037]11:復位模塊的第一輸入端,12:復位模塊的第二輸入端,13:復位模塊的輸出端;
[0038]21:輸入模塊的第一輸入端,22:輸入模塊的第二輸入端,23:復位模塊的輸出端;
[0039]31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32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33: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三輸入端,34: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四輸入端,35:驅(qū)動控制模塊的輸出端;
[0040]41:下拉驅(qū)動模塊的輸出端,42:下拉驅(qū)動模塊的輸入端;[0041 ]51:下拉模塊的第一輸入端,52:下拉模塊的第二輸入端,53:下拉模塊的第三輸入端,54:下拉模塊的輸出端;[〇〇42]61:輸出控制模塊的輸出端,62:輸出控制模塊的輸入端,63:輸出控制模塊的控制端;[0〇43]N+1: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N-1:上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立而;
[0044]CNB:第一信號端,CN:第二信號端,CKB:第一時鐘信號端,CK:第二時鐘信號端, VGL:第三信號端,A:第一控制信號端,B:第二控制信號端,Gate out: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EN1:第一控制端,EN2:第二控制端;
[0045]STV:顯示信號;[〇〇46] PU:第一節(jié)點,PD:第二節(jié)點;[0〇47]Q1:第一晶體管,Q2:第二晶體管,Q3:第三晶體管,Q4:第四晶體管,Q5:第五晶體管,Q6:第六晶體管,Q7:第七晶體管,Q8:第八晶體管,Q9:第九晶體管,Q10:第十晶體管, 〇11:第^^一晶體管;[0〇48] a1:第一晶體管的第一極,b1:第一晶體管的第二極,c1:第一晶體管的第三極,a2: 第二晶體管的第一極,b2:第二晶體管的第二極,C2:第二晶體管的第三極,a3:第三晶體管的第一極,b3:第三晶體管的第二極,C3:第三晶體管的第三極,a4:第四晶體管的第一極,b4:第四晶體管的第二極,C4:第四晶體管的第三極,a5:第五晶體管的第一極,b5:第五晶體管的第二極,C5:第五晶體管的第三極,a6:第六晶體管的第一極,b6:第六晶體管的第二極,C6:第六晶體管的第三極,a7:第七晶體管的第一極,b7:第七晶體管的第二極,c7:第七晶體管的第三極,as:第八晶體管的第一極,bs:第八晶體管的第二極,cs:第八晶體管的第三極,a9:第九晶體管的第一極,b9:第九晶體管的第二極,C9:第九晶體管的第三極,a1Q:第十晶體管的第一極,b1:第十晶體管的第二極,ciq:第十晶體管的第三極,an:第^^一晶體管的第一極,bn:第十一晶體管的第二極,C11:第十一晶體管的第三極;
[0049]C1:第一電容,C2:第二電容。【具體實施方式】
[0050]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51]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移位寄存器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該移位寄存器包括:復位模塊1、輸入模塊2、驅(qū)動控制模塊3、下拉驅(qū)動模塊4、下拉模塊5和輸出控制模塊 6;[0〇52]復位模塊1的第一輸入端11與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N+1,輸入模塊 1的第二輸入端12與第一信號端CNB連接,輸入模塊2的第一輸入端21與上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N-1連接,輸入模塊2的第二輸入端22與第二信號端CN連接;復位模塊1的輸出端13、輸入模塊2的輸出端23、驅(qū)動控制模塊3的第一輸入端31及下拉模塊5的第一輸入端51分別與第一節(jié)點PU連接,驅(qū)動控制模塊3的第二輸入端32、該下拉驅(qū)動模塊4的輸出端 41和該下拉模塊5的第二輸入端52分別與第二節(jié)點連接,該下拉驅(qū)動模塊4的輸入端42與第一時鐘信號端CKB連接,驅(qū)動控制模塊3的第三輸入端33與第二時鐘信號端CK連接,驅(qū)動控制模塊3的第四輸入端34與下拉模塊5的第三輸入端53分別與第三信號端VGL連接;下拉模塊5的輸出端54、輸出控制模塊6的輸出端61及驅(qū)動控制模塊3的輸出端35分別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輸出控制模塊6的輸入端62與第一控制信號端A 連接,輸出控制模塊6的控制端63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用于在觸控階段,通過來自該第一控制信號端A的第一控制信號和來自第二控制信號端B的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〇〇53]參見圖2,當當前移位寄存器從顯示階段到觸控階段時,由于在觸控階段,第一信號CNB、第二信號CN、第一時鐘信號CKB和第二時鐘信號CK都是低電平信號,因此,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輸出的信號無法拉高,同樣是低電平信號,因此,第一節(jié)點PU將無法拉低,第二節(jié)點ro無法拉高,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也將無法進行拉低處理,從而使該電位處于懸浮狀態(tài)。當該電位處于懸浮狀態(tài)時,觸控信號可能會進入到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一行像素單元中,從而在顯示畫面中出現(xiàn)一條橫紋,因此, 需要在移位寄存器中增加輸出控制模塊6。其中,由于輸出控制模塊6的輸入端62具有高電平導通,低電平截止的特性,且在觸控階段,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因此,輸出控制模塊6可以通過來自第一控制信號端A的第一控制信號導通,當該輸出控制模塊6導通時,可以通過來自第二控制信號端B的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使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像素電壓保持正常工作,從而消除了因浮動的電位而在顯示畫面上產(chǎn)生的橫紋,提高了畫面顯示的品質(zhì)。 [〇〇54]其中,當當前移位寄存器進入觸控階段時,為了保證能夠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輸出控制模塊6的輸入端62接收第一控制信號端A輸出的第一控制信號,且該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因此,可以將該輸出控制模塊6導通,又由于該輸出控制模塊6的控制端63接收第二控制信號,且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該輸出控制模塊6的輸出端61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因此,當該輸出控制模塊6導通時,該輸出控制模塊6可以通過該第二控制信號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從而保證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像素電壓保持正常工作,從而消除了因浮動的電位而在顯示畫面上產(chǎn)生的橫紋,提高了畫面顯示的品質(zhì)。
[0055]需要說明的是,復位模塊1可以用于對當前移位寄存器進行復位處理,輸入模塊2 可以用于接收使當前移位寄存器進行工作的信號,驅(qū)動控制模塊3可以用于保證當前移位寄存器可以進行工作,下拉驅(qū)動模塊4可以用于驅(qū)動下拉模塊5進行工作,下拉模塊5可以用于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當然,復位模塊1、輸入模塊2、驅(qū)動控制模塊3、下拉驅(qū)動模塊4和下拉模塊5還可以在當前移位寄存器中起到其他作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再進行一一贅述。
[0056]另外,該輸出控制模塊6還用于在過渡階段,通過該第一控制信號和該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拉高該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該過渡階段為從該觸控階段到顯示階段之間的過度時間段。
[0057]由于當當前移位寄存器處于過渡階段時,該輸出控制模塊6通過第一控制信號導通,且此時第二控制信號B為如圖2所示的高電平信號,因此,該輸出控制模塊6可以通過第二控制信號拉高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從而使該當前移位寄存器正常工作。
[0058]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當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過渡階段結束并進入到顯示階段時,可以使當前移位寄存器接收一個如圖2所示的顯示信號STV(Scan Driver Start Pulse,掃描驅(qū)動輸出控制信號)信號,從而使當前移位寄存器可以正常工作。
[0059]還需要說明的是,該顯示信號可以是STV信號,也可以是其他信號,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
[0060]其中,由于移位寄存器電路包括多個級聯(lián)的移位寄存器,因此,上一級移位寄存器是指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輸入模塊2的第一輸入端21連接的移位寄存器,下一級移位寄存器是指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復位模塊1的第一輸入端11連接的移位寄存器,比如,當前移位寄存器為第N級移位寄存器,那么,上一級移位寄存器為第N-1級移位寄存器,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為第N+1級移位寄存器。
[0061]需要說明的是,當當前移位寄存器從觸控階段向顯示階段過渡時,該輸出控制模塊6通過拉高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從而保證了畫面的正常顯示。 [〇〇62]還需要說明的是,在過渡階段,第一控制信號可以為高電平信號,第二控制信號也可以為高電平信號,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〇〇63]參見圖3,該輸出控制模塊6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塊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〇〇64]第一控制子模塊64的輸入端641與第一控制端EN1連接,該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輸入端651與第二控制端EN2連接,該第一控制信號端A包括第一控制端EN1和第二控制端EN2; 第一控制子模塊64的輸出端642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一控制子模塊64的控制端643與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輸出端652連接,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控制端653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
[0065]其中,由于在觸控階段第一控制信號端A輸出的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且第一控制信號端A包括第一控制端EN1和第二控制端EN2,因此,在觸控階段,第一控制端EN1和第二控制端EN2輸出的信號同樣為高電平信號,當輸出控制模塊6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塊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時,該第一控制端EN1輸出的高電平信號可以導通該第一控制子模塊64, 第二控制端EN2輸出的高電平信號可以導通第二控制子模塊65。當?shù)谝豢刂谱幽K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均導通時,由于第一控制子模塊64的輸出端642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一控制子模塊64的控制端643與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輸出端 652連接,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控制端653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且第二控制信號端B在觸控階段為低電平信號,因此,該第二控制信號端B輸出的第二控制信號可以依次通過第二控制子模塊和第一控制子模塊,從而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〇〇66]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當輸出控制模塊6為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塊 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模塊時,通過第一控制子模塊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共同作用來消除顯示畫面中出現(xiàn)的橫紋,可以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效果。[〇〇67]可選地,該輸出控制模塊6不僅可以是包括如圖3所示的第一控制子模塊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模塊,當然,該輸出控制模塊6也可以是包括如圖3所示的第一晶體管Q1的模塊。
[0068]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晶體管可以是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管,也可以是其他晶體管,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以TFT管為例進行說明。[〇〇69]另外,當?shù)谝痪w管Q1為TFT管時,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一極為TFT管的柵極,第一晶體管Q1的第二極為TFT管的漏極,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三極為TFT管的源極,當然,實際應用中,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一極還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第一晶體管Q1的第二極也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三極同樣也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
[0070]參見圖4,當輸出控制模塊6包括第一晶體管Q1時,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一極&1與第一控制信號端A連接,第一晶體管Q1的第二極匕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三極(^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
[0071]另外,由于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一極&1與第一控制信號端A連接,因此,該第一晶體管Q1可以通過第一極&1接收第一控制信號,從而導通該第一晶體管Q1,又由于第一晶體管 Q1的第二極匕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三極 C1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因此,當該第一晶體管Q1導通時,該第一晶體管Q1的第三極(^可以將接收到的第二控制信號輸入到第二極bi,從而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 Gate out的電位。[〇〇72]還需要說明的是,當該輸出控制模塊6中包括第一晶體管Q1時,通過導通該第一晶體管Q1,從而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使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像素電壓保持正常工作,消除了因浮動的電位而在顯示畫面上產(chǎn)生的橫紋,提高了畫面顯示的效果。[〇〇73]另外,當輸出控制模塊6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塊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65時,參見圖5, 第一控制子模塊64可以包括第二晶體管Q2。[〇〇74]該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一極&2與第一控制端EN1連接,第二晶體管Q2的第二極匕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三極〇2與第二控制子模塊65的輸出端652連接。[〇〇75]需要說明的是,當?shù)诙w管Q2為TFT管時,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一極為TFT管的柵極,第二晶體管Q2的第二極為TFT管的漏極,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三極為TFT管的源極,當然, 實際應用中,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一極還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第二晶體管 Q2的第二極也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三極同樣也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〇〇76]參見圖5,第二控制子模塊65可以包括第三晶體管Q3。[〇〇77]當?shù)诙刂谱幽K65包括第三晶體管Q3時,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一極a3與第二控制端EN2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二極b3與第一控制子模塊64的第二輸入端643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三極C3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〇〇78]其中,由于第一控制子模塊64中包括第二晶體管Q2,因此,參見圖5,第三晶體管Q3 的第一極a3與第二控制端EN2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二極b3與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三極C2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三極c3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〇〇79]需要說明的是,當?shù)谌w管Q3為TFT管時,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一極為TFT管的柵極,第三晶體管Q3的第二極為TFT管的漏極,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三極為TFT管的源極,當然, 實際應用中,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一極還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第三晶體管Q3 的第二極也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三極同樣也可以為柵極、漏極和源極中的任一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
[0080]由于該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一極&2與第一控制端EN1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一極a3 與第二控制端EN2連接,且當當前移位寄存器處于觸控階段時,參見圖2,該第一控制子信號和第二控制子信號為高電平信號,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因此,第二晶體管Q2可以通過第一控制端EN1輸出的第一控制子信號導通,同時第三晶體管Q3可以通過第二控制端EN2 輸出的第二控制子信號導通。又由于第二晶體管Q2的第二極b2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二極b3與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三極〇2連接,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三極C3與第二控制信號端B連接,因此,當?shù)诙w管Q2和第三晶體管Q3導通時,該第三晶體管Q3的第三極C3可以將接收第二控制信號,并將該第二控制信號通過第三晶體管Q3的第二極b3和第二晶體管Q2的第三極C2輸入到第二晶體管Q2中,第二晶體管Q2可以將該第二控制信號輸入到該第二晶體管Q2的第二極132中,從而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的電位。[〇〇811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第一控制信號端A包括第一控制端EN1和第二控制端EN2,因此,第一控制信號包括第一控制子信號和第二控制子信號。[〇〇82]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Q1管,Q2管和Q3管可以為N型晶體管。當然,在實際應用中,Q1管、Q2管或Q3管還可以是其他類型的晶體管,本使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〇〇83]另外,當Q1管、Q2管或Q3管是其他類型的晶體管時,使Q1管、Q2管或Q3管導通的第一控制信號可能會發(fā)生改變,比如,當Q1管、Q2管或Q3管為P型晶體管時,使Q1管、Q2管或Q3 管導通的第一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〇〇84]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一控制子模塊64和第二控制子模塊 65可以包括晶體管,復位模塊1、輸入模塊2、驅(qū)動控制模塊3、下拉驅(qū)動模塊4和下拉模塊5同樣可以包括晶體管。
[0085]參見圖6,復位模塊1包括第四晶體管Q4,輸入模塊2包括第五晶體管Q5,驅(qū)動控制模塊3包括第六晶體管Q6、第七晶體管Q7、第八晶體管Q8、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下拉驅(qū)動模塊4包括第九晶體管Q9,下拉模塊5包括第十晶體管Q10和第十一晶體管Ql 1。[〇〇86]其中,第四晶體管Q4的第一極a4與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N-1連接, 第四晶體管Q4的第二極b4與第一信號端CN連接,第四晶體管Q4的第三極C4與第一節(jié)點連接;第五晶體管Q5的第一極&5與上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N+1連接,第五晶體管 Q5的第二極^與第一節(jié)點PU連接,第五晶體管Q5的第三極〇5與第二信號端CNB連接;第六晶體管Q6的第一極a6與第一節(jié)點和第一電容C1的一端分別連接,第六晶體管Q6的第二極b6 與第三信號端VGL和第一電容Cl的另一端分別連接,第六晶體管Q6的第三極C6與第二節(jié)點 PD連接;第七晶體管Q7的第一極a7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的輸出端Gate out連接, 第七晶體管Q7的第二極b7與第二節(jié)點PD連接,第七晶體Q7的第三極C7與第三信號端VGL連接;第八晶體管Q8的第一極a8與第一節(jié)點PU和第二電容C2的一端分別連接,第八晶體管Q8的第二極b8與第二時鐘信號端CK連接,第八晶體管Q8的第三極C8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和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分別連接;第九晶體管Q9的第一極a9和第二極b9 分別與第一時鐘信號端CKB連接,第九晶體管Q9的第三極C9與第一節(jié)點PU連接;第十晶體管 Q10的第一極a1Q與第二節(jié)點PD連接,第十晶體管Q10的第二極b1Q與第一節(jié)點PU連接,第十晶體管Q10的第三極C1Q與第三信號端B連接;第^^一晶體管Q11的第一極an與第二節(jié)點連接,第i^一晶體管Q11的第二極bn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Gate out連接,第十一晶體管Ql 1的第三極cn與第三信號端VGL連接。
[0087]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于在移位寄存器中增加了輸出控制模塊,且該輸出控制模塊具有在高電平時導通,低電平時截止的特性,同時在觸控階段,第一控制信號為高電平信號,第二控制信號為低電平信號,因此,在觸控階段,當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無法進行拉低處理,從而使該電位處于懸浮狀態(tài)時,該輸出控制模塊可以通過第一控制信號和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拉低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使當前移位寄存器對應的像素電壓保持正常工作,從而消除了因浮動的電位而在顯示畫面上產(chǎn)生的橫紋,提高了畫面顯示的品質(zhì)。
[008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位寄存器電路,移位寄存器電路包括級聯(lián)的至少兩個上述移位寄存器。
[0089]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于該移位器存器中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 從而避免了在觸控階段,顯示畫面上出現(xiàn)橫紋,提高了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zhì)。
[0090]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電路。
[0091]需要說明的是,該顯示裝置不僅可以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移位寄存器電路,還可以包括其他元件,比如,顯示面板、處理器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此不做具體限定。[〇〇92]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于顯示裝置中包括上述可以消除顯示畫面中橫紋的移位寄存器電路,因此,該顯示裝置在進行畫面的顯示時,可以避免在顯示畫面上出現(xiàn)橫紋, 提高了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zhì)。
[009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復位模塊、輸入模塊、驅(qū)動控制 模塊、下拉驅(qū)動模塊、下拉模塊和輸出控制模塊;所述復位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復位模 塊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一信號端連接,所述輸入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上一級移位寄存器的驅(qū) 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入模塊的第二輸入端與第二信號端連接;所述復位模塊的輸出端、所述輸入模塊的輸出端、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及 所述下拉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分別與第一節(jié)點連接,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所述 下拉驅(qū)動模塊的輸出端和所述下拉模塊的第二輸入端分別與第二節(jié)點連接,所述下拉驅(qū)動 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一時鐘信號端連接,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三輸入端與第二時鐘信號端 連接,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第四輸入端和所述下拉模塊的第三輸入端分別與第三信號端連 接;所述下拉模塊的輸出端、所述輸出控制模塊的輸出端及所述驅(qū)動控制模塊的輸出端分 別與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輸出控制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一控制信號端連接,所述輸出控制模塊的控制端與第 二控制信號端連接,用于在觸控階段,通過來自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的第一控制信號和來 自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的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拉低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 出端的電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控制模塊還用于在過渡階 段,通過所述第一控制信號和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的控制下,拉高所述下一級移位寄存器的 驅(qū)動信號輸出端的電位,所述過渡階段為從所述觸控階段到顯示階段之間的過渡時間段。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控制 子模塊和第二控制子模塊;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一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輸入端與第 二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 一控制子模塊的控制端與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控制 端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控制模塊包括:第一晶體管;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一極與所述第一控制信號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當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晶體管的第三極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 端連接。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包括:第二晶體 管;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一極與所述第一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當 前移位寄存器的驅(qū)動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晶體管的第三極與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的 輸出端連接。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子模塊包括:第三晶體 管;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一極與所述第二控制端連接,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二極與所述第一控制子模塊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三晶體管的第三極與所述第二控制信號端連接。7.如權利要求4-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體管為N型晶體管。8.—種移位寄存器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電路包括級聯(lián)的至少兩個如權 利要求1-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移位寄存器。9.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移位寄存器電路。
【文檔編號】G09G3/00GK205609225SQ201620317482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5日
【發(fā)明人】李艷, 孫建, 安星俊, 謝建云, 李成, 柳奉烈
【申請人】鄂爾多斯市源盛光電有限責任公司,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