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屬電容器的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抑制電磁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主要應用于各類電視機、顯示器、節(jié)能燈具、通訊機、計算機等領域電子設備中的電源跨線、隔離、耦合、濾波及旁路等。近年來,隨著全社會環(huán)保意識的日益增強,人們對于電磁干擾危害程度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由于該類電容器直接與交流市電相連,涉及人身生命和財產(chǎn)的安全,同時往往伴有高次諧波及高頻率、高電壓幅度脈沖分量,承受的瞬間功率可能很大,容易引起局部放電、過熱、爆炸、起火燃燒等。因此對電容器的內(nèi)部結構設計和材料的選擇提出了更高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能有效改善抑制電磁干擾和濾除、旁路諧波分量能力的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
本實用新型為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包括帶引出線的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子外還設有塑料外殼,芯子的上部設有與塑料外殼連為一體的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所述的芯子由有機薄膜和金屬化膜間隔疊加卷繞構成;所述引出線與芯子的端面之間還鍍有噴金層。
所述噴金層的厚度可為0.20~0.55毫米。
所述金屬化膜可由有機薄膜鍍覆金屬鍍層構成,其金屬鍍層的厚度可為10~15微米。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通過對電容器芯子外包覆塑料外殼和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并在引出線與芯子的端面之間鍍設噴金層,有效減少了芯子端面的接觸電阻和電容器的高頻損耗,提高了電容器抗沖擊電流的能力和芯子端面的接觸牢度。同時,加厚金屬化膜上的金屬鍍層,能進一步增加芯子端面的接觸牢度,降低芯子端面的接觸電阻,增大構成電容器的有效電極電阻。本實用新型具有阻燃性好,抑制電磁干擾和濾除、旁路諧波分量能力強,環(huán)保效果明顯,能承受瞬間2200V高電壓的沖擊,自身損耗小等突出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可廣泛應用于各類電視機、顯示器、節(jié)能燈具、通訊機等領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及局部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cè)面結構剖視圖。
圖中1為引出線,2為塑料外殼,3為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4為噴金層,5為芯子,6為有機薄膜,7為金屬化膜。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帶引出線1的芯子5,置于芯子5外的塑料外殼2和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3,置于引出線1與芯子5端面之間的噴金層4等構成。芯子5由有機薄膜6和金屬化膜7間隔疊加卷繞而成;金屬化膜7由有機薄膜鍍覆金屬鍍層而成。
制造時,按以下步驟進行1、分切分別將已鍍覆金屬鍍層的金屬化膜7和有機薄膜6分切成卷;2、卷繞在卷繞機上將有機薄膜6和金屬化膜7間隔疊加卷繞成圓形芯子5;3、熱壓將圓形芯子5放入熱壓定型器內(nèi)熱壓定型成扁形芯子。
4、鍍噴金層在扁形芯子5的端面噴鍍噴金層4,然后在噴金層4上焊接引出線1;5、封裝將已帶引出線1的扁形芯子5放入封裝模具內(nèi),灌入由環(huán)氧樹脂、固化劑、稀釋劑、填充料等組成的封裝料,形成塑料外殼2和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3,烘干即成。
權利要求1.一種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包括帶引出線(1)的芯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子(5)外還設有塑料外殼(2),芯子(5)的上部設有與塑料外殼(2)連為一體的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3);所述的芯子(5)由有機薄膜(6)和金屬化膜(7)間隔疊加卷繞構成;所述引出線(1)與芯子(5)的端面之間還鍍有噴金層(4)。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金層(4)的厚度為0.20~0.55毫米。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化膜(7)由有機薄膜鍍覆金屬鍍層構成,其金屬鍍層的厚度為10~15微米。
專利摘要一種抑制干擾和電源網(wǎng)絡用電容器,屬電容器的制造技術領域,主要由帶引出線(1)的芯子(5),置于芯子外的塑料外殼(2)和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3),置于引出線與芯子端面之間的噴金層(4)等構成,芯子由有機薄膜(6)和金屬化膜(7)間隔疊加卷繞而成。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通過對電容器芯子外包覆塑料外殼和環(huán)氧樹脂封裝層,并在引出線與芯子的端面之間鍍設噴金層,有效提高了電容器抗沖擊電流的能力和芯子端面的接觸牢度。本實用新型具有阻燃性好,抑制電磁干擾和濾除、旁路諧波分量能力強,環(huán)保效果明顯,能承受瞬間2200V高電壓的沖擊,自身損耗小等突出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可廣泛應用于各類電視機、顯示器、節(jié)能燈具、通訊機等領域。
文檔編號H01G2/00GK2691029SQ03265080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6月4日
發(fā)明者周曉東 申請人:周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