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電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組電池的氣體排出裝置,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組電池,當發(fā)生了大于規(guī)定的內(nèi)壓時,對于并列配置了具備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數(shù)個單元電池的組電池,它具備將安全閥中放出的氣體排向外部的氣體排出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裝載在電動汽車上的驅(qū)動電源,適用并聯(lián)配置數(shù)個單元電池的組電池,所述單元電池由密閉矩形電池形成并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對于這樣的組電池,根據(jù)充電時產(chǎn)生的氫氣,當單元電池的內(nèi)壓上升到規(guī)定以上時,由于安全閥動作而放出氫氣,作為為了防止著火等的安全對策,則必須將氫氣排出到外部的大氣中,因此設置了氣體排出裝置。
對于以往的組電池的氣體排出裝置,可知如特開平7-245089號公報所揭示的那樣。參照圖14、圖15進行說明,則組電池41是將數(shù)個(圖示例中為24個)單元電池43圖示中2列(1列12個)地并聯(lián)配置,在各列的單元電池群42a、42b上,相互交錯地配置各單元電池43的氣體放出口44,并且與2列排氣管45a、45b、45c、45d相互連接,將各排氣管的一端分別與大氣排出部分46相連。
在單元電池43的氣體放出口44上設有T字型接頭47,通過將它兩端突出的管接頭48與排氣管49依次連接而構成排氣行45a~45d.
又,對于圖14中所示的,一方單元電池群42a同另一方單元電池42b的排氣管45a與45d、45b與45c的另一端通過連接管50a、50b相互連接,使得即便排氣管45a~45d中任何一個發(fā)生堵塞也能夠從與其連接著的另一排氣管放出。
然而,如圖14、圖15所示的以往的氣體排出裝置的構造中存在的問題是,對于氣體放出口44上的T字型接頭47兩端的管接頭48,它將排氣管49依次連接而構成排氣行45a~45d,單元電池43是由密閉矩形電池形成,因此,當因其內(nèi)壓上升而發(fā)生膨脹且氣體放出口44與44間的間隔擴大的情況下,有時排氣管49從管接頭48中脫落而密封變得不完全,有時排氣管45a~45d會發(fā)生斷裂而導致氫氣泄漏。
又,對于多個管接頭48必須在確保密封的狀態(tài)下分別與排氣管49的端部連接,因安裝時需要大量的工時而存在費用升高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鑒于上述以往的問題,以提供一種具備氣體排出裝置的組電池為目的,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即使在因單元電池內(nèi)壓上升而發(fā)生膨脹的情況下,也能夠確保密封性能,并且能夠減少安裝時的工序數(shù)、降低費用。
第1發(fā)明的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的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將排氣管的一端連接到外部排出用管,且將此外部排出用管在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上通過支撐部件而能夠移動地安裝在固定部材上。
又,第2發(fā)明的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者數(shù)個排氣管上,設定單元電池的上面與排氣管下端的間隔的尺寸,使得因單元電池間設置的冷劑通路中流出冷卻流體的排氣管引起的,流通阻力的增加小于10%的范圍。
又,第3發(fā)明的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使排氣管單元電池間設置的冷劑通路相對部分其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比其它部分要小。
又,第4發(fā)明的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根據(jù)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上的單元電池的溫度梯度,改變排氣管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使得從低溫部分向高溫部分排氣管的水平方向直徑尺寸逐漸減小。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組電池一實施形態(tài)整體概略性構成的立體圖。
圖2是該實施形態(tài)的部分詳細剖視圖。
圖3是圖1的A部的剖視圖。
圖4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的排氣管,(a)是正視圖,(b)是仰視圖,(c)是(b)的B-B向視放大剖視圖,(d)是(b)的C-C向視放大剖視圖。
圖5是詳細表示了該實施形態(tài)的排氣管與安全閥放出口的連接部分,(a)是剖視圖,(b)是(a)的D-D向視剖視圖。
圖6是詳細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的排氣管與安全閥放出口的連接部分的其它構成例的剖視圖。
圖7是該實施形態(tài)的外部排出管的平面圖。
圖8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的外部排出管的裝置構造的圖7的E-E向視剖視圖。
圖9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的排氣管中氫的滲透率與箱內(nèi)氫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
圖10表示本發(fā)明組電池的其它實施形態(tài)的排氣管,(a)是正視圖、(b)是仰視圖。
圖11是使用圖10排氣管情況下裝置狀態(tài)的說明圖。
圖12是表示本發(fā)明組電池再一實施形態(tài)的整體概略構成的平面圖。(其中M=n表示電池序號,Dn表示管外直徑)圖13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組電池內(nèi)的溫度分布的曲線圖。
圖14是表示以往示例的組電池其氣體排出裝置整體概略構成的平面圖。(其中實線表示排氣管直徑37變化時,虛線表示排氣管直徑37不變時,n表示電池序號)圖15是該以往示例其主要部分的斜視圖。符號說明如下1組電池
2單元電池7冷劑通路10 安全閥14 放出口15 傘型突出部16 排氣裝置17 排氣管18 外部排出用管20 支撐夾21 放出口連接部分22 波紋部分23 連接孔24 密封突起25 臺肩部26 環(huán)狀突起31 帶狀板32 嵌合部分33 支撐部分35 排氣管36 連接孔37 排氣管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圖11對適用于作為電動汽車驅(qū)動電源而使用的本發(fā)明組電池的一個實施形態(tài)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tài)的組電池1是如下這樣構成的,將由鎳·氫蓄電池的密封矩形電池形成的多個(圖示例中為38個)單元電池2并聯(lián)配置,在此排列方向的兩端配置端面板3,將兩端面板3利用限制型套(沒有圖示)連接著用來限制單元電池2的群體,且將各單元電池2通過匯流條(沒有圖示)串聯(lián)連接。
如圖2所示,各單元電池2對于具有寬度窄的短側面與寬度大的長側面的多個(本實施形態(tài)中為6個)電池槽4共用其短側面,使得相互一體化而構成一體電池槽5,同時在各電池槽4內(nèi)收納發(fā)電要素(沒有圖示)而構成單電池,且在一體電池槽5內(nèi)部串聯(lián)各單電池而構成,又,一體電池槽5內(nèi)的各電池槽4與4之間是相互連通且使得各電池槽4的內(nèi)壓為相同而構成。
一體電池槽5的長側面上設有在各電池槽兩側端面的位置上突出設置的且上下方向延伸的肋狀突部以及肋狀突部之間以適當孔心距離間隔、矩陣狀而突出設置的多個圓形突部等的通路形成突部6,將相鄰單元電池2的通路形成突部6的端頭相互連接,則單元電池2與2之間形成冷劑通路7。又,在一體電池槽2的長側面上設有突部8以及凹部9,所述突部8與凹部9當將單元電池2的長側面重疊且并聯(lián)配置時通過相互嵌合來決定單元電池2的縱向相對位置。
對于各單元電池2的一體電池槽5的上壁,在從它的縱向中心線起到與一端側空開適當?shù)奈恢蒙吓渲冒踩y10,使得由于充放電而產(chǎn)生的氫氣一體電池槽5內(nèi)的內(nèi)壓達到規(guī)定以上時,就放出氫氣。此安全閥10將在底面上形成了閥口11a的閥套11內(nèi),包容由橡膠狀彈性體形成的閥體12,利用壓縮了此閥體12的狀態(tài)而將它的上部用閥蓋13封閉,同時將閥蓋13上形成了的通孔13a連通并在閥蓋13之上突出設置筒狀的放出口14而構成,在放出口14的上端外圍設有傘型突出部分15。
在組電池1的上部,如圖1所示,配置著為了將從各單元電池2的安全閥10放出的氫氣總括起來并排出的氣體排出裝置16。在組電池1中,由于各單元電池2是串聯(lián)連接而使得位于兩端的正極與負極的接線端相互鄰接而依次相反方向地并聯(lián),為此安全閥10以交錯狀位于單元電池2的排列方向,它的放出口14是沿著單元電池2的排列方向而每隔1個而2列狀地排列著。因此,氣體排出裝置16是由在單元電池2的排列方向覆蓋全長而設置的排氣管17、與此排氣管17的端面板3的外側上突出的一端連接著的外部排出用管18以及與外部排出用管18的一端連接著的排氣軟管19而構成。外部排出用管18它的中間部分由支撐夾20而支撐著。又,排氣軟管的端部的排出部分19a在組電池1的下部位置上開著口。
排氣管17如圖2~圖5所示,在對應與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位置的下部,平面看來大致為方形的放出口連接部分21突出在下方。又,在放出口連接部分21與21之間形成能夠伸縮的波紋部分,使吸收由單元電池2的膨脹而引起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與14的間隔變化。又,圖4中,38是為了防止組電池1內(nèi)的冷劑從在端面板3上形成了的排氣管17的一端的通孔流到外部而形成的密封凸緣,使得覆蓋排氣管17周圍間隙,空開適當?shù)拈g隔在2個部位設置,使得端面板3形狀不同的情況下也能共用。
在放出口連接部分21上,形成與排氣管17軸芯方向相垂直的連接孔23,此連接孔23是用于與放出口14以密封狀態(tài)相嵌合而構成的。在此連接孔23中間部分的內(nèi)周上,為了確保高密封性設有密封突起24。又,如圖5(b)所示,連接孔23與放出口14的嵌合部分長度L是設定為等于或大于放出口14的直徑,排出管17即使受到外力也能夠確保密封狀態(tài)。又,在連接孔23與放出口14的嵌合狀態(tài)下,在連接孔23的上端面上卡住傘型突出部分15的下端面,防止了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脫落。
放出口連接部分21設定得使連接孔23周圍的壁厚比排氣管17的其它部分的壁厚要厚且剛性高。又,也可以改變橡膠本身的硬度來提高剛性。又,在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兩側部分,設置著比排氣管17外周更突出施壓段部21a,如圖5(b)虛線所示,由跨過排氣管17上部的施壓具F從上方對此施壓段部21a施壓,由此將連接孔23與放出口14嵌合且使得能夠連接連接孔14與排氣管17而構成。又,與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放出口14嵌合的部分其長度即圖示中連接孔23的長度L,設定為比從放出口14的傘型突出部分15以下的長度N要短,使得形成了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其基端與放出口連接部分21下端間的間隙S,僅僅從上方對放出口連接部分21施壓,而將連接孔23與放出口14完全且可靠地嵌合,同時能夠以感觸來確認是否完成了嵌合。
又,如上所述那樣,將排氣管17在與各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相連接的狀態(tài)下,如圖2所示,排氣管17的單元電池2與2之間的冷劑通路7上的相對部分構成得使放出口連接部分21與波紋部分22之間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為最小部分,對于流過冷劑通路7而沿箭頭方向流動的冷劑的流通應盡量避免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又,設定單元電池2的一體電池槽5其上端面與排氣管17的下端之間的間隔H的尺寸為使得由從冷劑通路7流出的冷卻流體引起的排氣管17的流通阻力的增加在10%以下的范圍內(nèi)。再者,如此地為了將排氣管17的下端從單元電池2的上面分離出來,如圖5(b)所示,使排氣管17形成下端部分為平坦隧道形狀,且為了使得冷劑的流通阻力盡量小,故將兩側角部分做成圓形。
又,代替在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兩側上突出形成施壓段部21a,而如圖5(a)、(b)所示,在排氣管17內(nèi)在將放出口連接部分21上側面上,使得圍住連接孔23的周圍而可以突出設有比放出口14上端更突出且硬度高的臺肩部5。據(jù)此,通過對排氣管17的上部進行施壓,能夠簡單準確地將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連接孔23與放出口14相嵌合。又,臺肩部25可以突出設置在連接孔23管軸芯方向的兩側部分上,來使得兩端與排氣管17的兩側壁連接。
又,在圖2~圖5中,對于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與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連接構造,已例示了在放出口14的上端外周上突出設有傘型突出部分15的例子,然而,也可以如圖6所示這樣構成,在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的軸芯方向中間部分的外圍上設有突出部分15,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連接孔23比起此傘型突出部分15使之上部為較大直徑并且在此上部的內(nèi)圍設有與放出口14端部外圍進行壓接的環(huán)狀突起26。
上述外圍排出用管18如圖7所示,在它的一端與另一端的附近形成一對用于連接排氣管17的連接口27,此連接口27呈L字型彎曲或者T字型分岔。27a是在連接口27外圍突出設置的密封突起。又,在連接口27與27之間設有波紋部分29,此波紋部分29可調(diào)整支撐此外部排出用管18的支撐夾20的嵌套部分28與排氣管17、17之間間隔的偏移。
支撐夾20如圖8所示,具有彈性的帶狀板31的一端上形成嵌套部分32,所述嵌套部分32與同固定部件的端面板3的上端相接合固定的組電池1的外殼30是以夾住狀相嵌套,還形成了通過彎曲部分34而在另一端包圍外部排出用管18來進行保持的保持部分33,另外所述支撐夾20將外部排出用管18如虛線所示那樣,在端面板3的一側使得僅僅在規(guī)定的移位量d中容易地進行移動而支撐著。
又,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由于排氣軟管19的排出部分19a是配置在組電池1的下部,因此當氫氣滯留在排氣管17內(nèi)的狀態(tài)下,如不將組電池1封閉空間內(nèi)的氣體強制排出而置之不理,則排氣管17內(nèi)的氫氣會逐漸地透過排氣管17因而組電池1封閉空間的氫氣濃度將會上升,恐怕封閉空間內(nèi)氫氣濃度會達到4%以上的爆炸界限。
研究透過排氣管17的氫氣量,設定排氣管17的表面積為A、厚度為L、氫氣透過系數(shù)為α(×10-17m4/N·S)、壓力差為Δp、氫氣透過時間為t,則t時間的氫氣透過量W可以由下式得到W=α·Δp·t·A/L
由于氫氣透過系數(shù)α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溫度與材料,因此組電池1內(nèi)實際的氫氣濃度根據(jù)使用時的溫度以及排氣管17其橡膠的材料而有較大的變化。這里,認為常溫時各種橡膠的氫氣透過系數(shù)α在20~40、50℃下,氫氣透過系數(shù)α為30~560,對于α=20、50、100、560的情況,計算了實際的組電池1內(nèi)氫氣濃度與氫氣透過時間的關系。此結果如圖9所示。圖9中,在最差使用條件下氫氣透過系數(shù)α為560℃的情況時,氫氣濃度為此爆炸界限4%,將4%除以安全率2得2%則為0.25年。這里,對于本實施形態(tài)的排氣管17,根據(jù)透過此排氣管17的氫氣來選擇排氣管的直徑、壁厚、材料,使得覆蓋組電池1封閉空間內(nèi)的氫氣濃度0.25年以內(nèi)不可能為2%以上。
根據(jù)上述構造的氣體排氣裝置16,單元電池2的一體電池槽5由于內(nèi)壓升高而膨脹,在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的間隔擴大的情況下,通過排氣管17的波紋部分22伸長而能夠進行吸收,在排氣管17與放出口14的連接部分不會因強制力作用而使得它們之間的密封不完全,且能夠可靠防止氫氣的泄漏。
又,由于將連接兩排氣管17一端的外部排出用管18安裝在支撐夾20且在單元電池2的排列方向能夠移動,與端面板3相鄰接的單元電池2膨脹后,排氣管17的一端即使朝從端面板3脫落的方向移動時,如圖8虛線所示,由于外部排出用管18跟著移動,在排氣管17的一端與外部排出用管18的連接部分不會因強制力作用而使得它們之間的密封不完全、能夠可靠防止氫氣的泄漏。又,由于它的支撐夾20是由具有彈性的帶狀板31構成的,能夠以簡單、低價的構成而獲得上述的作用。
又,在排氣管17的放出口連接部分21上,由于與排氣管17長方向軸芯相垂直地形成了安全閥10其放出口14以密封狀態(tài)嵌合的連接孔23,僅僅通過對放出口連接部分21向放出口14進行施壓而在放出口14嵌合連接孔23,能夠減少裝配時的工時且能夠降低費用,由于此時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剛性比其它部分要高,因此在上述連接時不會產(chǎn)生放出口連接部分21因意外變形而使連接作業(yè)變得困難,提高了連接作業(yè)性。
又,在排氣管17的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管內(nèi)側端的上部,從安全閥10放出口14的端部起上方突出有著長長突起的、高硬度的臺肩部25,連接時通過對排氣管17的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上方部分進行施壓,能夠進行施壓直到放出口連接部分21與放出口14完全嵌合,而不與臺肩部25放出口14相干擾,能夠進行簡單且作業(yè)性良好的連接。
又,由于使得在排氣管17的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下端與放出口14的基部之間形成間隙S,故不會存在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下端與作為安全閥10基部的放出口14沒有完全嵌合的狀態(tài),能夠獲得連接孔23以穿越傘型突出部分15的狀態(tài)而完全連接的狀態(tài),并且在穿越時能夠根據(jù)感覺來確認是否已完成了合適地連接。
又,在此連接狀態(tài)下,由于放出口14上端的傘型突出部分15與放出口連接部分21的上端面卡住,故即使在排氣管17上向上的外力作用時,也能夠防止意外地脫落。
又,如圖6所示,在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的軸芯方向中間部分的外圍上設有傘型突出部分15且在連接孔23的管內(nèi)側端部內(nèi)周上設有與放出口14端部外圍進行壓接的環(huán)狀突起26,則能夠防止排氣管17的意外地脫落,同時在安全閥10動作而放出氣體時即使此該部分的壓力急劇上升的情況下,由于此氣體的壓力環(huán)狀突起26更大地發(fā)揮了密封性能,因此即使在高壓下放出氣體時也能夠確保高的密封性。
又,由于根據(jù)從單元電池2與2間設置的冷劑通路7流出的冷卻流體的排氣管17,引起的流通阻力的增加在10%以下的范圍,來設定單元電池2的上面與排氣管17下端之間的間隔H的尺寸,故即使配置了排氣管17,在此處也能夠防止單元電池2冷卻性能的大大降低,且不會給單元電池2的冷卻性能帶來實質(zhì)性的影響。又,與排氣管17的冷劑通路7相對的部分上,沒有設置放出口連接部分21及波紋部分22而將它們設置在相對與水平方向直徑尺寸最小的部分,因此在排氣管17配置的各處能夠?qū)卧姵乩鋮s性能的降低抑制到最小。
在以上的實施形態(tài)中,在排氣管17上設有放出口連接部分21與波紋部分22且在軸芯方向上剖面形狀變化很大,并且表示了通過注射成型而進行制造的示例,然而,如圖10所示,在整個長度上使用該剖面的排氣管35,則能夠通過施壓成型而以低價進行制造。此排氣管35在下端由形成了較大壁厚的平面部分的隧道形狀而構成,在平面上以規(guī)定節(jié)距間隔Q而形成了嵌合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的連接孔36。此排氣管35的連接孔36的節(jié)距間隔Q是設定為比正常配置單元電池2時的放出口14的節(jié)距間隔P要大,配置時如圖11所示,以彎曲狀態(tài)配置且通過排氣管35的伸展來吸收由單元電池2的膨脹引起的安全閥10的放出口14的間隔變化。
又,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表示了沿著組電池1的單元電池2其排列方向排氣管的剖面尺寸為相同的示例,然而如圖12所示,也可以沿著單元電池2的配置方向設置直徑Dn(n=1~n)逐漸變化的排氣管37。即,根據(jù)組電池1的配置狀態(tài)及冷劑的流通方向,在組電池1內(nèi)并列配置了的各單元電池2(電池序號M(M=1~n))的溫度是按各自的配置位置而逐漸變化,根據(jù)此溫度的梯度,使得從低溫側向高溫側排氣管37水平方向的直徑逐漸變小,在高溫側則利用排氣管37使得冷劑的流通阻力減小而提高冷卻性能,在低溫側則利用排氣管37使得冷劑的流通阻力相對增大而降低冷卻性能,由此而使整體的冷卻性能平均化。
通過這樣的構成,如圖13所示,對于不改變水平方向直徑尺寸的排氣管17,則在單元電池2的排列方向上產(chǎn)生溫度梯度,反之,當配置改變了水平方向直徑尺寸的排氣管37的情況下,則能夠使組電池1中各單元電池2的冷卻性能整體上均一化。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組電池從以上說明可知,則具備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的放出口連接在沿著單元電池排列方向配置且同時與外圍排氣部分連接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通過排氣管的伸長或伸展來吸收由單元電池的膨脹而產(chǎn)生的安全閥放出口的間隔變化的排氣裝置,因此即使單元電池因內(nèi)壓上升而膨脹,安全閥的放出口的間隔變寬時,在排氣管與放出口的連接部分也不會因強制力作用而使得它們之間的密封不完全,能夠可靠地防止氫氣泄漏。
又,將排氣管的一端與外圍排出用管連接,且將此外圍排出用管在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上通過支撐具而能夠移動地安裝在固定部件上,那末即使當外圍排出用管附近的單元電池發(fā)生膨脹,排氣管的一端移動了的情況下,排氣管的一端與外部排出管的連接部分也不會因強制力作用而使得它們之間的密封不完全,能可靠的防止氫氣泄漏。
又,在排氣管上,設置了放出口連接部分,所述放出連接部分與排氣管長方向軸芯相垂直地形成了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以密封狀態(tài)相嵌合的連接孔,則通過將設置在排氣管上的放出口連接部分朝向安全閥的放出口進行施壓,能夠確保密封狀態(tài)地進行連接,并能減少安裝時的工時以及降低費用。
又,使排氣管的放出口連接部分的剛性比其它部分要高,則在連接時不會產(chǎn)生放出口連接部分因意外變形而使連接作業(yè)變得困難,提高了連接作業(yè)性。能夠通過增加橡膠硬度、設定適當?shù)谋诤窦伴L度而提高放出口連接部分的剛性。
又,將安全閥的放出口與放出口連接部分的連接孔的嵌合部分長度設定為近似于等于或大于放出口14的直徑,則在排出管上即使外力作用而放出口連接部分傾斜的情況下,在足夠長度的嵌合部分中能獲得適當?shù)那逗喜课?,并能夠確保密封狀態(tài)。
又,在安全閥的放出口的端部外圍上設有與連接孔上端卡合的傘型突出部分,則在排氣管上即使在向上的外力作用下,也能夠防止意外的脫落。
又,在放出口連接部分的連接孔的軸芯方向中間部分的內(nèi)周上設有密封突起,則能夠確保更高的密封性。
又,在安全閥的放出口的軸芯方向中間部分的外圍上設有傘型部分,且在放出口連接部分的連接孔的管內(nèi)側端部內(nèi)周上設有與安全閥放出口端部外圍壓接的環(huán)狀突起,則能夠防止排氣管的意外脫落,同時在安全閥動作而放出氣體時,根據(jù)此氣體的壓力,環(huán)狀突起大大發(fā)揮了其密封性能,即使在高壓下放出氣體時也能夠確保高密封性。
又,在排氣管放出口連接部分的管內(nèi)側端的上部,至少在管軸芯方向的兩側,從安全閥的放出口端部起上方突出有著長長突起的、高硬度的臺肩部,則利用在連接時對排氣管放出口連接部分的上方部分進行施壓,在臺肩部能夠進行施壓直到將放出口連接部分與放出口完全嵌合,能進行作業(yè)性更良好的連接。
又,使得與排氣管放出口連接部分的放出口相嵌合的長度比放出口傘型突起部分以下部分的長度要短,則能夠獲得連接孔以穿越傘型突出部分的狀態(tài)而完全連接的狀態(tài),并且在穿越時能夠根據(jù)感覺來確認是否已完成了適當?shù)倪B接。
又,根據(jù)從單元電池間設置的冷劑通路中流出的冷卻流體的排氣管引起的流通阻力的增加在10%以下的范圍,設定單元電池的上面與排氣管下端的間隔的尺寸則即使配置了排氣管,在此處也能夠防止單元電池冷卻性能大大降低且,不會給單元電池的冷卻性能帶來實質(zhì)性的影響。
又,對于排氣管單元電池間設置的冷劑通路相對部分,使得其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為比其它部分要小,則能夠?qū)ε艢夤芘渲锰幍膯卧姵仄淅鋮s性能的下降抑制到最低限度。
又,根據(jù)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上的單元電池的溫度梯度,改變排氣管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使得從低溫部分向高溫部分排氣管的水平方向直徑尺寸逐漸減小,則能夠使組電池中各單元電池的冷卻性能整體上均一化。
又,根據(jù)透過此排氣管的氫氣來選擇排氣管的直徑、壁厚、材料,而使得覆蓋組電池封閉空間內(nèi)的氫氣濃度在0.25年以內(nèi)不可能為2%以上,那末,即使在不強制地使得組電池的空氣流動而長時間地放置的情況下,也能夠可靠地防止組電池內(nèi)氫氣濃度變?yōu)楸ń缦?%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其特征在于,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的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將排氣管的一端連接到外部排出用管,且將此外部排出用管在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上通過支撐部件而能夠移動地安裝在固定部材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件是由在具有彈性的帶狀板一端上形成相對固定部件的嵌合部分,在另一端上形成的排出用管保持部分的夾子所構成的。
3.一種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其特征在于,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者數(shù)個排氣管上,設定單元電池的上面與排氣管下端的間隔的尺寸,使得因單元電池間設置的冷劑通路中流出冷卻流體的排氣管引起的,流通阻力的增加小于10%的范圍。
4.一種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其特征在于,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使排氣管單元電池間設置的冷劑通路相對部分其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比其它部分要小。
5.一種組電池,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在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其特征在于,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放出口連接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者多個排氣管上,并且根據(jù)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上的單元電池的溫度梯度,改變排氣管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尺寸,使得從低溫部分向高溫部分排氣管的水平方向直徑尺寸逐漸減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組電池,它具備即使在因單元電池內(nèi)壓上升而膨脹時也能確保密封性的氣體排出裝置。所述組電池是并聯(lián)配置了多個具備發(fā)生大于規(guī)定內(nèi)壓時放出氣體的安全閥的單元電池,所述組電池具備氣體排出裝置,所述氣體排出裝置在沿單元電池的排列方向配置且與外部排氣部分連接著的1個或多個排氣管上與各單元電池的安全閥的放出口連接,并且所述排氣裝置利用排氣管的波紋管部分伸長及屈曲來吸收因單元電池的膨脹引起的安全閥放出口的間隔變化。
文檔編號H01M2/10GK1670987SQ20051006739
公開日2005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00年10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10月8日
發(fā)明者木本進彌, 渡邊功, 江藤豐彥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chǎn)業(yè)株式會社,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