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877170閱讀:1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主要應用于結構材料、軟磁材料和耐腐蝕材料的高強韌性、軟磁性和良好形成能力的新型鐵基非晶合金材料。
      背景技術
      通過將合金組成從氣態(tài)或液態(tài)快速凝固制備的非晶合金因不具有長程原子有序而形成特殊的非晶態(tài)結構,這種非晶態(tài)結構導致了非晶合金具有獨特的力學性能、磁性能、耐蝕性和電性能,因此而成為材料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領域。但是,由于非晶合金的制備需要0.1~105K/s冷卻速度,長久以來,其尺寸范圍僅局限于條帶、細絲和粉末,非晶合金的應用因此而受到很大的限制。
      目前,一系列大塊非晶合金如Zr基,Ti基,Mg基,Cu基,Co基,F(xiàn)e基等紛紛被開發(fā)出,并已部分成功的應用于低損耗輸電系統(tǒng)和高性能體育器材的核心材料之中。其中,應用于低損耗輸電系統(tǒng)的Fe基非晶合金由于具有3000~4000MPa的強度、較好的抗腐蝕性以及優(yōu)異的鐵磁性,一直是非晶合金材料研究中的熱點。目前,最大尺寸鐵基非晶合金Fe-Co-Cr-Mo-C-B-Y已經能達到直徑16mm,不具有磁性,被稱為非晶鋼。同時,斷裂強度達到4000MPa左右的(Fe,Co)-B-Si-Nb軟磁性超高強度鐵基非晶合金和飽和磁感應強度超過1.56特斯拉的簡單三元合金Fe-Y-B優(yōu)異軟磁鐵基非晶塊體分別被開發(fā)。
      迄今為止,在世界研究范圍內已開發(fā)的塊體鐵基非晶合金中,無論其具有磁性與否,無論其斷裂強度高低,材料通常都表現(xiàn)為脆性斷裂,這不僅限制了鐵基非晶合金作為結構材料的發(fā)展,同時也限制了其作為功能材料即磁性材料的進一步發(fā)展。因此,開發(fā)具有塑性變形和軟磁性的塊體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已經是鐵基非晶能夠廣泛應用的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該合金材料通過在Fe-AM中添加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來改變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的非晶形成能力,同時不降低其韌性;而提供了一種具有塑性變形、優(yōu)異的軟磁性、耐腐蝕性和良好的形成能力,可廣泛應用于結構材料、軟磁材料及耐腐蝕材料等方面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
      本發(fā)明是一種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所述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由余量的鐵Fe、2~27at%的過渡金屬元素TM和18~26at%的類金屬元素AM組成,所述過渡金屬元素TM是鉬Mo,或者是鉬Mo與鈷Co、鎳Ni、鈮Nb和鉻Cr中的一種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其中,鉬Mo含量為2~12at%,鈷Co含量為0~15at%,鎳Ni含量為0~15at%,鈮Nb含量為0~3at%,鉻Cr含量為0~8at%;所述類金屬元素AM是磷P、碳C和硼B(yǎng),或者是磷P、碳C、硼B(yǎng)和硅Si;其中,磷P含量為8~12at%,碳C含量為4~9at%,硼B(yǎng)含量為2~6at%,硅Si含量為0~3at%。
      本發(fā)明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具體組份材料可以是Fe72Mo8P10C7.5B2.5或 Fe74Mo6P10C7.5B2.5或Fe75Mo5P10C7.5B2.5或 Fe72Mo8P10C5B5或Fe74Mo6P10C5B5或Fe76Mo2Si2P10C7.5B2.5或Fe74Mo4Si2P10C7.5B2.5或Fe77.9Mo2.05Si2.05P9C6.75B2.25或 Fe79.8Mo2.1Si2.1P8C6B2或Fe66.6Co7.4Mo6P10C7.5B2.5或 Fe69Ni5Mo6P10C7.5B2.5或Fe74Nb1Mo5P10C7.5B2.5或Fe74Cr1Mo5P10C7.5B2.5或Fe66.6Co7.4Mo5Si1P10C7.5B2.5或Fe62.9Co7.4Ni3.7Mo6P10C7.5B2.5或 Fe62.9Co7.4Cr1Mo5P10C7.5B2.5或Fe66.6Co7.4Nb1Mo5P10C7.5B2.5或 Fe69Ni5Cr1Mo5P10C7.5B2.5或Fe69Ni5Nb1Mo5P10C7.5B2.5或 Fe73Nb1Cr1Mo5P10C7.5B2.5或Fe62.9Co7.4Ni3.7Mo5Si1P10C7.5B2.5或Fe62.9Co7.4Ni3.7Nb1Mo5P10C7.5B2.5或 Fe62.9Co7.4Ni3.7Cr1Mo5P10C7.5B2.5或Fe62.9Co7.4Cr1Nb1Mo4P10C7.5B2.5或 Fe69Ni5Cr1Nb1Mo4P10C7.5B2.或Fe62.9Co7.4Ni3.7Cr1Mo4Si1P10C7.5B2.5或Fe62.9Co7.4Cr1Nb1Ni3.7Mo4P10C7.5B2.5或 Fe62.9Co6.4Cr1Nb1Ni3.7Mo4Si1P10C7.5B2.5。
      本發(fā)明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具有優(yōu)異的非晶形成能力,經X射線衍射分析儀檢測,在合金組成成分的區(qū)域內可制得厚度大于0.05mm的非晶條帶,可制得臨界直徑為0.5~5mm的非晶合金棒材;具有680K~760K較低的玻璃轉變溫度和1160K~1280K的熔化溫度。制備得到的塊體鐵基非晶合金具有3000MPa~3720MPa較高的壓縮屈服強度,而且?guī)缀跛泻辖鸾M成成分還同時表現(xiàn)出明顯的塑性變形,最大變形量能夠達到4.8%,同時維氏硬度高達900~1120。此外,該鐵基非晶合金還具有良好的軟磁性,其飽和磁感應強度為Msat65~140emu/g,矯頑力Hci小于20A/m。因此,本發(fā)明的Fe基非晶合金因同時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和軟磁性能等優(yōu)異性能而具有很強的工業(yè)應用前景。


      圖1是Fe80-xMoxP10C7.5B2.5且X=5、6、8的非晶合金材料的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圖。
      圖中所示Fe80-xMoxP10C7.5B2.5非晶合金材料隨著Mo含量的減少,其塑性變形量逐漸增大至2.5%,證明該材料能夠作為精密結構材料。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是一種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所述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由余量的鐵Fe、2~27at%的過渡金屬元素TM和18~26at%的類金屬元素AM組成;所述過渡金屬元素TM是鉬Mo,或者是鉬Mo與鈷Co、鎳Ni、鈮Nb和鉻Cr中的一種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其中,鉬Mo含量為2~12at%,鈷Co含量為0~15at%,鎳Ni含量為0~15at%,鈮Nb含量為0~3at%,鉻Cr含量為0~8at%;所述類金屬元素AM是磷P、碳C和硼B(yǎng),或者是磷P、碳C、硼B(yǎng)和硅Si;其中,磷P含量為8~12at%,碳C含量為4~9at%,硼B(yǎng)含量為2~6at%,硅Si含量為0~3at%。
      在本發(fā)明中,當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只選取鉬Mo時,其鉬Mo的用量優(yōu)選為2~10at%,不足部分用鐵Fe補充,而類金屬元素AM的用量不變。
      在本發(fā)明中,當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選取鉬Mo與鈷Co、鎳Ni、鈮Nb和鉻Cr元素中的兩個組合時,熔煉制得的優(yōu)選非晶合金材料在類金屬元素AM用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是以下多個組份選取鉬+鈷+鎳組合,其鉬、鈷、鎳用量分別為4~8at%、3~11at%、3~11at%,則鐵Fe為余量(該組份中Fe-TM-AM材料的原子個數(shù)之和為100);該組材料可以形成直徑為0.5~5mm的非晶合金棒材,其壓縮塑性變形量為0.5~4.8%,屈服強度為3000~3600MPa,軟磁性能飽和磁感應強度在80~125emu/g。
      選取鉬+鈷+鈮組合,其鉬、鈷、鈮用量分別為4~8at%、3~11at%、0.5~1.5at%,則鐵Fe為余量(該組份中Fe-TM-AM材料的原子個數(shù)之和為100)。該組材料可以形成直徑為0.5~4mm的非晶合金棒材,其壓縮塑性變形量為0.05~4%,屈服強度為3000~3800MPa,軟磁性能飽和磁感應強度在80~125emu/g。
      選取鉬+鈷+鉻組合,其鉬、鈷、鉻用量分別為4~8at%、3~11at%、1~6at%,則鐵Fe為余量(該組份中Fe-TM-AM材料的原子個數(shù)之和為100);該組材料可以形成直徑為0.5~4mm的非晶合金棒材,其壓縮塑性變形量為0.05~4%,屈服強度為3000~3700MPa,軟磁性能飽和磁感應強度在80~120emu/g。
      在本發(fā)明中,鐵Fe的原子用量與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中選取的各元素相關,添加鉬Mo以及鈷Co、鎳Ni、鈮Nb或鉻Cr可以有效地提高Fe-TM-AM非晶合金材料的非晶形成能力,部分提高了軟磁性,同時未降低其力學性能。本發(fā)明非晶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優(yōu)異的軟磁性、耐腐蝕性和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可廣泛應用于結構材料、軟磁材料及耐腐蝕材料等方面。而且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簡單,生產成本低廉。
      制備一種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Fe-TM-AM非晶合金材料的步驟有如下步驟一稱取各元素按所需原子個數(shù)計算出與之相關的各元素重量稱取;步驟二熔煉制Fe-TM-AM母合金將步驟一稱得的所需原料放入真空高頻感應冶煉爐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充入氬氣保護氣體,氬氣壓力為0.05MPa;調節(jié)電流15~25A、感應溫度1000~1600℃;熔煉時間5~10min后隨爐冷卻取出Fe-TM-AM母合金;步驟三制Fe-TM-AM非晶合金棒材將步驟二制得的所述Fe-TM-AM母合金放入快速凝固裝置的感應爐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充入氬氣保護氣體,氬氣壓力為0.05MPa;調節(jié)電流2~10A、感應溫度900~1100℃;熔煉時間2~5min后噴射入銅模中,并隨銅模冷卻即制得Fe-TM-AM非晶合金棒材。
      將制得的Fe-TM-AM非晶合金棒材截取Φ1mm×2mm,測試其壓縮力學性能及硬度(在本發(fā)明中,材料的壓縮力學性能采用MTS設備測試,硬度采用顯微硬度計(Vickers hardness indenter)測量。該Fe基非晶合金系不僅具有較高的斷裂強度3000MPa~3720Mpa,而且?guī)缀跛泻辖鸾M成成分還同時表現(xiàn)出明顯的塑性變形,塑性變形量最大可達到4.8%,同時維氏硬度高達900~1120。
      制得的Fe-TM-AM非晶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軟磁性,其飽和磁感應強度Msat為65~140emu/g,矯頑力Hci小于20A/m。在本發(fā)明中,材料的飽和磁感應強度采用VSM(Lakeshore 7307)設備測試,矯頑力采用磁滯回線儀(B-H loop tracer)測量。
      因此,本發(fā)明的Fe基非晶合金因同時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和軟磁性能等優(yōu)異性能而具有較為廣泛的工業(yè)應用前景。
      實施1制備Fe75Mo5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在本實例中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選取鉬Mo元素,類金屬元素AM選取P、C、B時,其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稱取各元素按Fe75Mo5P10C7.5B2.5的原子用量配比進行配料,在實際制備過程中,根據(jù)各元素的原子用量轉換成質量稱取這是本領域的一個公知常識;步驟二制Fe75Mo5P10C7.5B2.5母合金將步驟一制得的所述配料分別放入NEV-M04C型真空高頻感應冶煉爐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5A,感應溫度1600℃;熔煉時間5min后隨爐冷卻取出;步驟三制Fe75Mo5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將步驟二制得的所述Fe75Mo5P10C7.5B2.5母合金分別放入NEW-A05型快速凝固裝置的感應爐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A,感應溫度1100℃;熔煉時間2min后噴射入銅模(選擇內部凹槽直徑為2或3mm的模具)中,隨銅模冷卻后即制得Fe75Mo5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
      該合金具有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非晶合金棒材臨界直徑尺寸為2mm。在采用上述相同的制備方法條件下,通過改變Mo的原子用量,改變其鐵基非晶形成能力,Mo原子含量在6~8,臨界尺寸為3mm。將制得的Fe70Mo10P10C7.5B2.5、Fe72Mo8P10C7.5B2.5、Fe74Mo6P10C7.5B2.5和Fe75Mo5P10C7.5B2.5的非晶合金棒材截取Φ1mm×2mm試樣進行力學性能測試,其壓縮過程中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其斷裂強度為3100MPa~3660Mpa,同時大部分成分還表現(xiàn)出非常明顯的塑性變形,塑性變形量為1.5%~2.5%。硬度為1020-1110。飽和磁感應強度Msat65~110emu/g,矯頑力Hci小于20A/m。
      在采用上述相同的制備方法條件下,通過改變加入的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可以看出Fe-TM-AM合金系具有較低的熔化溫度和良好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大部分區(qū)域的成分具有穩(wěn)定的較大的過冷液體區(qū)間。
      實施2制備Fe76Mo2Si2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在本實例中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選取鉬Mo,類金屬元素AM選取P、C、B、Si時,其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稱取各元素按Fe76Mo2Si2P10C7.5B2.5化學成分配比進行配料,在實際制備過程中,根據(jù)各元素的原子用量轉換成質量稱取這是本領域的一個公知常識;步驟二制Fe76Mo2Si2P10C7.5B2.5母合金將步驟一制得的所述配料放入真空冶煉爐(NEV-M04C)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然后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5A,感應溫度1600℃;熔煉時間5min后隨爐冷卻取出;步驟三制Fe76Mo2Si2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將步驟二制得的所述Fe76Mo2Si2P10C7.5B2.5母合金放入快速凝固裝置的感應爐(NEW-A05)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然后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A,感應溫度1100℃;熔煉時間2min后噴射至銅模(分別選擇內部凹槽直徑為2~6mm的模具)中,隨銅模冷卻后制得Fe76Mo2Si2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
      該Fe76Mo2Si2P10C7.5B2.5合金具有很好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大臨界尺寸為3mm;將制得的Fe76Mo2Si2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截取Φ1mm×2mm,測試其壓縮力學性能,屈服強度為3330MPa,斷裂強度為3380MPa,塑性變形量為4.2%,硬度1040;同時軟磁性飽和磁感應強度Msat為130emu/g,矯頑力Hci 1.5A/m。
      在采用上述相同的制備方法條件下,通過改變加入的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可以看出Fe-TM-AM合金系具有較低的熔化溫度和良好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大部分區(qū)域的成分具有穩(wěn)定的較大的過冷液體區(qū)間。
      實施3制的Fe62.9Mo6Co7.4Ni3.7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在本實例中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添加元素TM選取鉬Mo、鈷Co和鎳Ni元素,類金屬元素AM選取P、C、B時,其制備方法如下步驟一稱取各元素按Fe62.9Mo6Co7.4Ni3.7P10C7.5B2.5化學成分配比進行配料,在實際制備過程中,根據(jù)各元素的原子用量轉換成質量稱取這是本領域的一個公知常識;
      步驟二制Fe62.9Mo6Co7.4Ni3.7P10C7.5B2.5母合金將步驟一制得的所述配料放入真空冶煉爐(NEV-M04C)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然后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5A,感應溫度1600℃;熔煉時間5min后隨爐冷卻后取出;步驟三制Fe62.9Mo6Co7.4Ni3.7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將步驟二制得的所述Fe62.9Mo6Co7.4Ni3.7P10C7.5B2.5母合金放入快速凝固裝置的感應爐(NEW-A05)中,調節(jié)抽真空度至5×10-3Pa,然后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A,感應溫度1100℃;熔煉時間2min后噴射至銅模(分別選擇內部凹槽直徑為2~6mm的模具)中,隨銅模冷卻后制得Fe62.9Co7.4Ni3.7Mo6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
      該合金具有很好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大臨界尺寸為5mm;將制得的Fe62.9-Mo6Co7.4Ni3.7P10C7.5B2.5非晶合金棒材截取Φ1mm×2mm,測試其壓縮力學性能,屈服強度為3210MPa,斷裂強度為3270MPa,塑性變形量為2.9%,硬度1010;同時軟磁性飽和磁感應強度Msat為105emu/g,矯頑力矯頑力Hci 2.5A/m。
      在采用上述相同的制備方法條件下,通過改變加入的提高鐵基非晶形成能力的過渡金屬元素TM,可以看出Fe-TM-AM合金系具有較低的熔化溫度和良好的熱力學穩(wěn)定性,大部分區(qū)域的成分具有穩(wěn)定的較大的過冷液體區(qū)間。
      本發(fā)明的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在相同的真空高頻感應熔煉爐和快速凝固裝置環(huán)境下,其不同組份的用量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的相關性能參數(shù)請下表所示NEV-M04C真空高頻感應冶煉爐熔煉條件調節(jié)真空度至5×10-3pa,然后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5A;熔煉溫度1600℃;熔煉時間5min。
      NEW-A05快速凝固裝置條件調節(jié)真空度至5×10-3pa,然后充入0.05MPa氬氣保護氣體;調節(jié)電流2A;熔煉溫度1100℃;熔煉時間2min。
      測試條件壓縮力學性能采用MTS設備測試,硬度采用顯微硬度計測量,飽和磁感應強度采用VSM設備測試,矯頑力采用磁滯回線儀測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由余量的鐵Fe、2~27at%的過渡金屬元素TM和18~26at%的類金屬元素AM組成,所述過渡金屬元素TM是鉬Mo,或者是鉬Mo與鈷Co、鎳Ni、鈮Nb和鉻Cr中的一種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其中,鉬Mo含量為2~12at%,鈷Co含量為0~15at%,鎳Ni含量為0~15at%,鈮Nb含量為0~3at%,鉻Cr含量為0~8at%;所述類金屬元素AM是磷P、碳C和硼B(yǎng),或者是磷P、碳C、硼B(yǎng)和硅Si;其中,磷P含量為8~12at%,碳C含量為4~9at%,硼B(yǎng)含量為2~6at%,硅Si含量為0~3at%。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的化學組份是Fe72Mo8P10C7.5B2.5或 Fe74Mo6P10C7.5B2.5或Fe75Mo5P10C7.5B2.5或 Fe72Mo8P10C5B5或Fe74Mo6P10C5B5或Fe76Mo2Si2P10C7.5B2.5或 Fe74Mo4Si2P10C7.5B2.5或Fe77.9Mo2.05Si2.05P9C6.75B2.25或 Fe79.8Mo2.1Si2.1P8C6B2或Fe66.6Co7.4Mo6P10C7.5B2.5或 Fe69Ni5Mo6P10C7.5B2.5或Fe74Nb1Mo5P10C7.5B2.5或 Fe74Cr1Mo5P10C7.5B2.5或Fe66.6Co7.4Mo5Si1P10C7.5B2.5或Fe62.9Co7.4Ni3.7Mo6P10C7.5B2.5或 Fe62.9Co7.4Cr1Mo5P10C7.5B2.5或Fe66.6Co7.4Nb1Mo5P10C7.5B2.5或Fe69Ni5Cr1Mo5P10C7.5B2.5或Fe69Ni5Nb1Mo5P10C7.5B2.5或Fe73Nb1Cr1Mo5P10C7.5B2.5或Fe62.9Co7.4Ni3.7Mo5Si1P10C7.5B2.5或Fe62.9Co7.4Ni3.7Nb1Mo5P10C7.5B2.5或 Fe62.9Co7.4Ni3.7Cr1Mo5P10C7.5B2.5或Fe62.9Co7.4Cr1Nb1Mo4P10C7.5B2.5或 Fe69Ni5Cr1Nb1Mo4P10C7.5B2.或Fe62.9Co7.4Ni3.7Cr1Mo4Si1P10C7.5B2.5或Fe62.9Co7.4Cr1Nb1Ni3.7Mo4P10C7.5B2.5或Fe62.9Co6.4Cr1Nb1Ni3.7Mo4Si1P10C7.5B2.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合金組成成分的區(qū)域內非晶條帶厚度大于0.05mm,非晶合金棒材的臨界尺寸為0.5~5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680K~760K的玻璃轉變溫度,1160K~1280K熔化溫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3000MPa~3720MPa的壓縮斷裂強度,同時最大塑性變形量達到4.8%,且維氏硬度達到900~1120。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飽和磁感應強度Msat65~140emu/g,矯頑力Hci小于20A/m的良好軟磁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塑性和軟磁性的鐵基非晶合金材料,所述鐵基非晶合金材料由余量的鐵Fe、2~27at%的過渡金屬元素TM和18~26at%的類金屬元素AM組成,所述過渡金屬元素TM是Mo,或者是Mo與Co、Ni、Nb和Cr中的一種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其中,Mo含量為2~12at%,Co含量為0~15at%,Ni含量為0~15at%,Nb含量為0~3at%,Cr含量為0~8at%;所述類金屬元素AM是P、C和B,或者是P、C、B和Si;其中,P含量為8~12at%,C含量為4~9at%,B含量為2~6at%,Si含量為0~3at%。本發(fā)明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優(yōu)異的軟磁性、耐腐蝕性和良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可廣泛應用于結構材料、軟磁材料及耐腐蝕材料等方面。而且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簡單,生產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H01F1/153GK1936059SQ20061011281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9月4日
      發(fā)明者張濤, 劉鳳娟, 李然, 逄淑杰, 馬朝利 申請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