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垂直對接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高速電連接器,尤其涉及高速垂直對接連接器。
背景技術(shù):
電連接器通常用于使電路或者組件相互連接。例如計算機的許多電子系統(tǒng)包括對接連接器使不同的系統(tǒng)組件相互連接。例如,對接連接器可以用于將計算機監(jiān)視器連接到計算機的硬盤上。通常,一個對接連接器包括一插座組件和一插頭組件。比如插座組件可以位于計算機的硬盤上,同時例如通過接線,插頭組件可以從顯示器延伸。為了在系統(tǒng)的組件之間,例如監(jiān)視器和硬磁盤機之間提供電連接,將插座組件和插頭組件接合。
每一插座組件和插頭組件包括多個信號接點和接地接點。通常,信號接點被布置為排或列,且接地接點被布置為排或列。信號接點的各排由一排接地接點彼此分開。信號接點的各列由一列接地接點彼此分開。因此,不管是在排或列的配置中,接點通常被排列成為每一信號接點鄰接到一接地接點,該接地接點鄰接另一信號接點。
通常,在插座組件和插頭內(nèi)的信號接點之間出現(xiàn)電干涉和串?dāng)_。因為信號列或排互相按直線排列,兩個鄰近的信號接點之間可以出現(xiàn)電干涉且產(chǎn)生彼此串?dāng)_。在信號接點中產(chǎn)生的電干涉和串?dāng)_降低了系統(tǒng)的速度和工作的效率。
而且,典型的對接連接器包括電子元件,例如信號接點,信號引腳,接地接點和接地引腳,其各自安裝在插座和插頭組件中。也就是,每一組件通常包括一大組電子元件。因此,假如一個電子元件失效,通常以一組新的電子元件代替包括失效的電子元件的那組舊的電子元件。另外,接連接器通常通過將在連接器中的每一信號和接地引腳焊接在電路板的開孔中而被安裝在電路板上。
因此,需要一種對接連接器,其容易組裝并且可以在使信號接點之間的電干涉和串?dāng)_最小化的同時高速傳送電信號。
發(fā)明內(nèi)容
一電連接器包括具有一接合面和一安裝面的主外殼,以及多個容納在所述主外殼內(nèi)的接點模塊。每一所述接點模塊包括一上部接點模塊和一下部接點模塊,下部接點模塊沿著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側(cè)邊連接到所述上部接點模塊。每一所述的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一保持各接點的接點外殼,所述各接點包括各成對的單個信號接點和各單個的接地接點。每一所述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一上部表面和一槽以及一接近所述上表面的軌,每一所述上部接點模塊包括一下部表面和一槽和一接近所述下部表面的軌。在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上的每一個所述槽配置成為可以接納在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中另外一個上的所述軌以便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可以互相滑動地連接。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對接連接器的透視圖。
圖2是圖1中所示對接連接器的主外殼的后視圖。
圖3是沿圖1中的線3-3通過電能接點腔的橫截面視圖。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接點模塊的透視圖。
圖5是圖4中示出的上部接點模塊的透視圖。
圖6上圖4中所示的下部接點模塊的透視圖。
圖7是圖5中所示的上部接點模塊的接點外殼的底部透視圖。
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形成的上部接點模塊的接點的透視圖。
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替代示例性實施例形成的下部接點模塊的接點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電連接器100。連接器100包括一主外殼102,其具有一接合面104和一安裝面106。連接器100被安裝在一電路板110上。接合面104基本上平行于安裝面106以便連接器如箭頭A指示的基本上垂直于電路板110表面112的方向沿安裝面106延伸到接合面104上。雖然電路板110的方向可以變化,因為連接器100相對于電路板110的取向,連接器100有時被叫做垂直連接器。當(dāng)利用連接器100接合時,一個進行接合連接器(未示出)在箭頭B的方向被移動,垂直地朝著電路板110。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連接器100是一個對接的連接器,其可以用于將電子設(shè)備(未示出)連接到電路板110上或者可以以母板與子板關(guān)系相互連接電路板110到底板的電路板(未示出)上,其中母板和子板可以相互垂直。然而,可以理解,上述應(yīng)用只是以示例性的方式進行描述,本發(fā)明在此的構(gòu)思也可以使用在其它的應(yīng)用中。
連接器100進一步包括從主外殼102向前延伸的上部和下部罩114。接點組116和118被設(shè)置成使得其每一個都包括信號接點對120和單一的接地接點122,被布置成下面將要描述的模式。接點組116和118在主外殼102的對置的端部段126之間橫向延伸。接點組116和118被布置為成對的接點排,其中每個成對的接點排包括上部接點排和下部接點排,它們被從主外部102向前延伸的電介質(zhì)材料的一上部護片128和下部護片130互相分離。(注意圖1中只能看見上部接點排,參考圖4和5詳細描述了上部和下部接點排)。每一上部和下部護片128和130分別具有上表面132和下表面134。上部接點排中的接點120和122與相應(yīng)的上表面132重合,同時下部接點排中的接點120和122與護片128和130的相應(yīng)的下表面134重合。
信號接點對120和單一的接地接點122被保持在接點模塊136中,該接點模塊被裝載到主外殼102中。雖然將以兩個接點模塊136來描述連接器100,應(yīng)當(dāng)理解連接器100是可擴展的,并且在其它實施例中,連接器100可以包括比兩個接點136更少或者更多的模塊。而且,可以在尺寸上減少或者擴大以使該接點模塊包括比所述的接點模塊136更少或者更多的接點。進一步,在一些應(yīng)用中,連接器100可以配置為只包括接點組116或者118中的一個。
圖2是對接連接器100的主外殼102的后視圖。在圖2中,去掉了接點模塊136(圖3)。主外殼102包括可以在端部段126之間延伸的本體部分144。罩114被安裝在本體部分144上。本體部分144具有一后部板146。本體部分144包括可以通過本體部分144延伸的多個接點空腔148。接點空腔148排列為成對的在主外殼102的端部段126之間延伸的橫向排152和154。橫向的接點空腔排152和154對應(yīng)于接點組116和118中的接點排。接點空腔148包括可以接納成對信號接點120的信號接點空腔150和可以接納單一接地接點122的接地接點空腔151。多個對準(zhǔn)孔或者插座156在本體部分144的后表面146形成。盡管圖2中所示的對準(zhǔn)孔156具有基本矩形形狀,但可以理解在其他替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任何幾何形狀。
每一個端部段126包括具有背面162的向后的伸出部160。該背面162限定出一平面P,其包括連接器安裝面106(圖1)。該向后的伸出部160和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限定一接點模塊裝載區(qū)域168,在該區(qū)域中容納接點模塊136(圖1)。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每一個端部段126都包括一容納電能接點172(圖3)的電能接點腔170。
圖3是沿著圖1中3-3線的電能接點腔170的橫截面圖。電能接點172包括一本體174、一接合端176和具有多個在其中延伸的引腳180的安裝端178。所述引腳180是順從(compliant)引腳,其被構(gòu)造成適于壓配合安裝在電路板110(圖1)中。主外殼102的端部段126包括一形成在內(nèi)壁上的推動肩184,其與形成在電能接點172上互補肩部188接合。在將連接器100安裝到電路板110上的期間,設(shè)置推動肩184以將插入的力從主外殼102傳遞到電能接點172及電路板110上。
圖4示出了接點模塊136的透視圖。接點模塊136包括一上部接點模塊200和一下部接點模塊202。接點模塊136具有一個接合端206和一個安裝端208。接合端206和安裝端208為上部接點模塊200和下部接點模塊202所共有。當(dāng)接點模塊136裝載到主外殼102(圖1)中時,安裝端208共同擴張并形成主外殼102的安裝面106的一部分。上部接點模塊200以及下部接點模塊202每個包括接點120和122的排116和118。尤其是,上部接點模塊200包括第一接點排220和第二接點排222以及下部接點模塊202包括第三接點排224和第四接點排226。當(dāng)接點模塊136裝入到主外殼102中時,第一和第二接點排220和222分別被上部護片128(圖1)分離,以及第三及第四接點排224和226分別被下部護片130(圖1)分離。在一個連接器100(圖1)被構(gòu)成為僅包括接點排116或118中的一個的應(yīng)用中,相應(yīng)的上部或下部接點模塊200或202被省略。
圖5是圖4所示上部接點模塊200的透視圖。該上部模塊200包括一接點外殼240,其具有與安裝端208相對的前表面242,及基本平行的在前表面242和位于安裝端208面上的后表面248之間延伸的相對側(cè)244和246。一個對準(zhǔn)柱250在接點排220和222之上形成并從前表面242向前延伸。該對準(zhǔn)柱250與在主外殼102(圖2)的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圖2)上形成的對準(zhǔn)孔156(圖2)在形狀上是相互配合的。當(dāng)接點模塊136(圖4)被裝載到主外殼102中時,該前表面242與主外殼102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接合。此外,當(dāng)接點模塊136被裝載到主外殼102中時,對準(zhǔn)柱250容納在一個對準(zhǔn)孔156中并且每個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容納在各自的接地接點腔151(圖2)同時每個信號接點對120容納在各自信號接點腔150(圖2)中,這兩種腔在主外殼102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中形成。
在接點排220和222中的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的接地接點122被以一個模式進行設(shè)置,在該模式中在每個排220,222中的信號接點對120由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彼此分離。此外,在接點排220和222中的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的對地接點122被交錯或彼此交替的以使得沒有信號接點對120直接位于另一信號接點對120之上或之下,以及同樣,沒有單獨接地接點122直接位于在另一單獨接地接點122之上或之下。這樣,如此設(shè)置信號接點對120以及單獨接地接點122以使得沒有信號接點對120水平或垂直地直接鄰接另一信號接點對120。即,位于相同排中的兩個信號接點對120由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分離。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的設(shè)置減小了信號接點對120之間的串?dāng)_能使所述連接器100用于高速度對接連接器。
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如所述地進行布置并且和接點外殼240整體成型。整體成型接點外殼240確保信號對120和接地接點122就位并有利于保持信號接點120和接地接點122之間以及同樣在信號接點對120的單獨信號接點350(圖8和9)之間的固定的接點空間。
圖6是圖4所示下部接點模塊202的透視圖。下部接點模塊202包括一接點外殼260,其具有與安裝端208相對的前表面262。一對準(zhǔn)柱266,在圖6中幾乎看不到,在接點排224和226之下形成并從前表面262向前延伸。該對準(zhǔn)柱266和在主外殼102(圖2)的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圖2)形成的對準(zhǔn)孔156(圖2)在形狀上是互相配合的。當(dāng)接點模塊136(圖4)被裝載到主外殼102中時,該前表面262接合主外殼102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此外,當(dāng)接點模塊136被加載到主外殼102中時,對準(zhǔn)柱266容納在一個對準(zhǔn)孔156中并且每個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容納在各自的接地接點腔151(圖2)同時每個信號接點對120容納在各自信號接點腔150(圖2)中,這兩種腔在主外殼102本體部分144的背面146中形成。
在接點排224和226中的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的接地接點122以一個模式進行設(shè)置,該模式與上述關(guān)于上部接點模塊200的接點的模式相同,并不需要重復(fù)描述。與上部接點模塊200相同,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的布置減少下部接點模塊202中信號接點對120之間的串?dāng)_,使該連接器100能用于高速對接連接器。此外,如關(guān)于上部接點模塊200所述的,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信號接點對120以及單獨接地接點122和接點外殼260整體成型。整體成型接點外殼260確保信號對120和接地接點122就位并利于保持信號接點120和接地接點122之間,以及同樣在信號接點對120的單獨信號接點350(圖8和9)之間的固定的接點空間。
接點外殼260包括上部表面268,下部表面270,以及在接點模塊202的安裝端208前表面262和安裝表面276之間延伸的基本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相對側(cè)面272和274。在接近上部表面268的第一側(cè)面272中形成第一槽280。上部表面268限定一唇邊282,該唇邊也形成第一槽280的上部側(cè)。在第二側(cè)274的上部邊形成軌284。該軌284限定一個在軌284和上部表面268之間第二槽286。該軌284包括一邊緣288,該邊緣具有靠近接點外殼260的前表面262從該處延伸的定位鍵290。
圖7是圖5所示上部接點模塊200的接點外殼240的底部透視圖。在圖7中,示出的外殼沒有接點以顯示接點外殼240的確定特征。應(yīng)該記住因為接點外殼240整體成型在接點排220和222上,實際上,沒有接點排220和222,接點外殼也不存在。與前述下部接點外殼260類似,接點外殼240包括在第一側(cè)邊244和第二側(cè)邊246之間的一上部表面300和一下部表面302。在第一側(cè)邊244的下部側(cè)邊形成一軌310。所述軌310限定一個在軌310和下部表面302之間的第一槽312。在接近于下部表面302的第二側(cè)邊246中形成一個第二槽320。下部表面302限定一唇邊322,該唇邊也形成第二槽320的下部側(cè)邊。在第二槽320的底部326中形成鍵插座324。
參考圖5,6和7,接點模塊136(圖4)通過將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200(圖5)和202(圖6)分別沿著其各自的側(cè)邊彼此連接到而形成。通過將上部接點外殼240的下部表面302(圖7)與下部外殼260的上部表面268(圖6)相嚙合,并以箭頭C方向滑動該上部接點外殼240,上部接點模塊200連接到下部接點模塊202。隨著上部和下部外殼240和260分別滑動到一起,上部接點外殼240的軌310被容納在下部接點外殼260的第一槽280中并且下部接點外殼上的唇邊282被容納到上部接點外殼的第一槽312中。同時,上部接點外殼上的唇邊322被容納在下部接點外殼260的第二槽286中同時下部接點外殼260上的軌284容納在上部接點外殼240的第二槽320中。下部接點外殼260的軌284上的定位鍵290容納在上部接點外殼240的第二槽320中形成的鍵插座324中以將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200和202彼此對準(zhǔn)并因此形成接點模塊136。
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示例性實施例形成的上部接點模塊200的接點排220和222的透視圖。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替換實施例形成的下部接點模塊202的接點排224和226的透視圖。每一個接點排220,222,224,和226包括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和信號接點對120。每一個信號接點對120包括兩個單獨的信號接點350。單獨接地接點122分別具有平面葉片形狀本體部分以及葉片部分352和354。單獨接地接點具有針形引腳接頭356的一個順從孔眼,其被構(gòu)造成用于壓配合安裝在例如電路板110的電路板中。同樣,單獨信接頭350分別具有平面的葉片形本體部以及葉片部分358和360。所述各單獨信號接點350具有針形引腳接點362的一個順從孔眼,其被構(gòu)造成用于壓配合安裝在例如電路板110的電路板中。
接地和信號引腳接點356和362分別顯示出相對于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如前所示的相同模式。即,設(shè)置引腳接點356和362以使得成對信號引腳接點362通過接地接點引腳356彼此分離。此外,沒有一對信號引腳接點362直接位于另一對信號引腳接點362之下或之上。
同樣,沒有單獨接地引腳接點356直接位于另一單獨接地引腳接點356之上或之下。這樣,設(shè)置成對信號引腳接點362和單獨接地引腳接點356以使得沒有成對信號引腳接點362水平或垂直地直接鄰接于其他的成對信號引腳接點362。布置在相同排中的信號引腳接點對356由一個單獨的接地引腳接點356分開。所述信號引腳接點362和單獨的接地引腳接點的設(shè)置保持在連接器100中良好的減少串?dāng)_的特性。
在每個接點排220,222,224和226中的接點分別具有整體接點長度L1,L2,L3,和L4,其彼此基本相等。接點排220和222中接點的接合端354和360以垂直距離H1分離同時安裝引腳356和362以垂直距離H2分離,該距離H2與距離H1不同。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距離H2比距離H1更大。因此在從安裝引腳356和362到接合端354和360的接點排220和222中接點垂直間隔上有過渡段。在圖8中,第一接點排220中每一個接點形成有兩個臺階370同時第二接點排222中接點基本是平面的。對臺階370定尺寸(sized)以減小從引腳356和362的距離H2的接點到在接點122和350的接合端354和360的H1的垂直間隔。圖9中所示的在接點排224和226中的接點這樣形成以使得在接點接合端354,360的垂直間隔H1與在接點排220和222中接點接合端354,360中的垂直間隔H1基本相同。同樣,在接點排224和226中安裝引腳356和362的垂直距離H2與在接點排220和222中安裝引腳354,360中的垂直間隔H2基本相同。
在圖9所示的實施例中,其表示下部接點模塊202的接點結(jié)構(gòu),在每個接點排224和226的每個接點包括一臺階370,對該臺階定尺寸以減小從引腳356和362的距離為H2的接點到在接點122和350的接合端354和360的距離H1的垂直間距。對于每一個接點排對220,222和224,226,垂直距離H1基本等于在主外殼102(圖1)上護片128和130(圖1)的厚度,主外殼將接點排220,222和224和226隔開。一般據(jù)說在接點排對220,222和224,226的至少一接點排中的接點包括至少一個臺階以實現(xiàn)從在引腳356和362的H2到在接合端354和360的H1的過渡。
每一個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具有WG的寬度,同時每個信號接點對120具有基本與寬度WG相同的寬度WP。在一示例性實施例中,信號接點腔150(圖2)包括在其內(nèi)的附加外殼材料以保持信號接點對120的接點與另一個分離并且信號接點對120的寬度WP可以稍微比單獨接地接點122的寬度WG大。每個單獨信號接點350具有寬度WS并且與信號接點對120中的另一個單獨信號接點350以距離D1分開。單獨接地接點122與相鄰的單獨接地接點350以距離D2分離,D2基本與D1相同。因此,每個單獨信號接點350的寬度WS的和與分隔單獨信號接點350的距離D1一起大致與單獨接地接點122的寬度WG相同。
在一替換實施例中,單獨接地接點122和單獨信號接點350可以包括窗口,凹槽,或其他特征,以在整體成型過程中給接點外殼240,260(圖5和6)中的整體成型塑料材料提供填充區(qū)域。這樣的區(qū)域加強了對于將連接器100(圖1)壓配安裝在電路板110(圖1)上的插入力的抵抗,以分別阻止單獨接地和信號接點122和350被從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200(圖5)和202(圖6)中推出。
如前所述,在接點排對220和222,以及接點排對224和226中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被布置成這樣的模式,其中在每排220,222,224和226中的信號接點對120彼此被單獨接地接點122分開。此外,接點排對220和222以及接點排對224和226中的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彼此相對交錯或交替以使得沒有信號接點對120直接位于另一信號接點對120的上方或下方,以及同樣,沒有單獨接地接點122直接位于另一單獨接地接點122的上方或下方。因此,設(shè)置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以使得沒有信號接點對120水平或垂直地直接鄰接其他的信號接點對120。即,位于相同的行中的兩個信號接點對120被單獨接地接點122分開。而且,位于兩個接點排220和222以及兩個接點排224和226中相同列的兩個信號接點對120被單獨接地接點122分開。信號接點對120和單獨接地接點122的如此設(shè)置使單獨接地接點122作為信號接點對120的屏蔽因此減少了信號接點對120間的串?dāng)_,能夠使連接器100用于高速對接連接器。單獨接地接點122和信號接點對120的模式,基本與同信號接點對120的安裝引腳362相關(guān)于單獨接地接點122安裝引腳356的模式或結(jié)構(gòu)相同。因此,具有相同的結(jié)果,其中減小在信號接點對120引腳362之間的串?dāng)_,促進通過連接器100的高速信號傳輸。
因此所述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速垂直對接連接器100,其能同時傳輸高速信號和電能。該連接器利用了連接模塊136,能根據(jù)給定的應(yīng)用來改變尺寸和數(shù)量。該連接器垂直定位在電路板110上以使得接合元件能相對于電路板垂直取向。接點122、350包括順從安裝引腳356和362用于壓配安裝到電路板上。主外殼102包括在電能接點腔170中內(nèi)形成的推動肩184以傳遞涉及的壓配安裝的插入力。接點模塊包括上部模塊和下部模塊220,222,其設(shè)有被容納在相應(yīng)槽中的軌以將所述模塊連接在一起。在主外殼插座內(nèi)容納的上部和下部模塊上設(shè)置對準(zhǔn)柱以在主外殼中使接點模塊對準(zhǔn)。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一整體成型接點外殼,以保持接點的定位和間隔。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包括具有一接合面(104)和一安裝面(106)的主外殼(102),以及多個接納在所述主外殼內(nèi)的接點模塊(136),每一所述接點模塊包括上部接點模塊(200)和一下部接點模塊(202),下部接點模塊沿著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側(cè)邊連接到所述上部接點模塊,每一所述的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一保持各接點的接點外殼(240,260),所述各接點包括各成對的單個信號接點(120)和各單獨的接地接點(122),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一上部表面(268)和一槽(280)以及一接近所述上表面的軌(284),以及每一所述上部接點模塊包括一下部表面(302)和一槽(320)和一接近所述下部表面的軌(310),其中在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上的每一所述的槽構(gòu)成為可以接受在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中另外一個上的所述軌以使得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可以互相滑動地連接。
2.如權(quán)利要求1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保持在所述主外殼中的電能接頭(172)。
3.如權(quán)利要求1的電連接器,其中在每個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中的所述各接點被布置為成對的空間分開的各接點排(220,222;224,226),在所述成對的各接點排中的所述各接點在接合端具有各排之間的第一間隔(H1)以及在安裝端具有各排之間的第二間隔(H2),所述第二間隔與所述第一間隔不同,并且其中在至少一個所述各行中的所述各接點包括至少一個臺階(370)以將所述各接點從所述第一間隔過渡到第二間隔。
4.如權(quán)利要求1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中的一個上的所述軌包括一定位鍵(290)并且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中的另一個上的所述槽包括與所述定位鍵接合并在當(dāng)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彼此連接在一起時接納所述定位鍵的一個鍵插座(324)。
5.如權(quán)利要求1的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每個包括一對準(zhǔn)柱(250)以及所述主外殼進一步包括多個分別容納相應(yīng)的所述定位柱的對準(zhǔn)孔(156)。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包括具有接合面(104)和安裝面(106)的主外殼(102),以及多個接納在所述主外殼內(nèi)的接點模塊(136)。每一所述接點模塊包括上部接點模塊(200)和下部接點模塊(202),下部接點模塊沿著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的側(cè)邊連接到所述上部接點模塊。每一個所述的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保持各接點的接點外殼(240,260),所述各接點包括各成對的單個信號接點(120)和各單獨的接地接點(122)。每一所述下部接點模塊包括上部表面(268)和槽(280)以及接近所述上表面的軌(284),以及每一所述上部接點模塊包括下部表面(302)和槽(320)和接近所述下部表面的軌(310)。在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上的每個所述槽配置成為可以接受在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中另外一個上的所述軌以使得所述上部和下部接點模塊可以互相滑動的連接。
文檔編號H01R12/16GK1960063SQ20061013757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5年8月25日
發(fā)明者南?!·雷瑟, 威廉·C·范斯齊奧克, 邁克爾·W·福格 申請人:蒂科電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