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電工、電子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是一種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用于一些電力、信號傳遞電線連接,是一個方便實用的連接器件。
背景技術(shù):
生活離不開電,電傳輸離不開電線,用電則難免不遇到兩根電線連接,以前現(xiàn)場處理多是先用刀、剪、鉗甚至牙,把電線外皮剝掉,再用鉗或者手把兩根電線擰到一起,最后用絕緣膠布包扎。此過程很煩人,手也是難免受傷,有時線頭處理不好,漏電造成安全隱患、甚至短路引發(fā)事故。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連接簡單、操作方便、接觸可靠的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包括連接套和連接釘,所述連接套由架和套一體套接結(jié)構(gòu),多股電線從連接套兩端穿入,置于套內(nèi);連接釘插入連接套上所設(shè)的孔、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所述套長度大于架,兩端突露于架之外。所述架采用膠木,套采用熱縮材料、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所述連接釘由釘排、熱縮屏和熱溶膠層組成,釘排頂部鑲嵌在熱溶膠層中,熱縮屏包住熱溶膠層和釘排。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連接兩根電線,不用剝掉電線的外皮,只把兩根電線的頭端剪齊,兩根電線對接,既簡單、又可靠。
2.本實用新型由相對的兩排連接釘相對壓插入要連接的兩電線中,電連接觸緊密,穩(wěn)定可靠。
3.本實用新型有熱縮套、熱縮屏和熱溶膠層組合密封,密封性能好,絕緣性能高。
4.本實用新型零件少結(jié)構(gòu)簡單,易加工,造價低,通用性好;組裝、操作方法簡單、可靠,使用靈活方便。
5.本實用新型用途廣,市場好,經(jīng)濟效益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中連接套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圖1中連接釘?shù)慕Y(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連接套1和連接釘2,所述連接套1由架3和套4一體套接結(jié)構(gòu),多股電線從連接套1兩端穿入,置于套4內(nèi);連接釘2插入連接套1上所設(shè)的孔、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
所述套4長度大于架3,本實施例套4比架3兩端都長1公分,兩端突露于架3之外;架3采用膠木,套4采用熱縮材料、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
所述連接釘2由釘排5、熱縮屏6和熱溶膠層7組成,釘排5頂部鑲嵌在熱溶膠層7中,熱縮屏6包住熱溶膠層7和釘排5。
在使用時首先進行如下操作1.將要連接的兩根電線接頭端剪齊,然后分別從本實用新型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兩端穿進(兩根電線接頭端最好至中間位)。
2.將相對的兩排連接釘2相對壓插入要連接的兩電線中,壓緊。
3.先將熱溶膠層7、熱縮屏6加熱至使釘排2密封,再將熱縮材料的套4加熱,至使電線8密封。至此兩根電線就連接好了。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其特征在于包括連接套(1)和連接釘(2),所述連接套(1)由架(3)和套(4)組成一體套接結(jié)構(gòu),多股電線從連接套(1)兩端穿入,置于套(4)內(nèi);連接釘(2)插入連接套(1)上所設(shè)的孔、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
2.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套(4)長度大于架(3),兩端突露于架(3)之外。
3.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釘(2)由釘排(5)、熱縮屏(6)和熱溶膠層(7)組成,釘排(5)頂部鑲嵌在熱溶膠層(7)中,熱縮屏(6)包住熱溶膠層(7)和釘排(5)。
4.按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架(3)采用膠木,套(4)采用熱縮材料、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電工、電子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是一種多股電線密封連接手,包括連接套和連接釘,所述連接套由架和套組成一體套接結(jié)構(gòu),多股電線從連接套兩端穿入,置于套內(nèi);連接釘插入連接套上所設(shè)的孔、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所述套長度大于架,兩端突露于架之外、封多股電線于其內(nèi)。所述架采用膠木,套采用熱縮材料;所述連接釘由釘排、熱縮屏和熱溶膠層組成,釘排頂部鑲嵌在熱溶膠層中,熱縮屏包住熱溶膠層和釘排。它用于一些電力、信號傳遞電線連接,是一個方便實用的連接器件。
文檔編號H01R4/24GK2899149SQ20062008884
公開日2007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1月6日
發(fā)明者龔德俊, 李思忍, 朱素蘭, 徐永平, 秦楓, 姜靜波 申請人:中國科學(xué)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