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且特別涉及一種提供鍵盤膜片(keyboard membrane)的轉接方式的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鍵盤膜片(keyboard membrane)在某一特定的模具下沖制制成時,制造出來的鍵盤膜片僅適用于某一固定的樣式的印刷電路板。詳細地說,由于以某一特定的模具下所沖制而成的鍵盤膜片的形狀是固定的,因此,鍵盤膜片的出線部的位置是固定的。當例如是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的位置改變時,原來的鍵盤膜片的出線部可能無法連接到鍵盤連接器的位置。因此,鍵盤膜片在生產(chǎn)時往往需搭配例如是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位置做設計。但現(xiàn)代電子產(chǎn)業(yè)的技術不斷改善與創(chuàng)新,使得電子產(chǎn)品的內部的規(guī)格不斷改變, 同時也影響電子產(chǎn)品內部電路或是各部件的連接位置。當新的機型或設計出現(xiàn)時,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的位置往往可能改變而造成原本庫存的鍵盤膜片無法使用。舉例來說,原本庫存的鍵盤膜片可能例如是出線部設計的太短,以致于無法連接到改變位置后的鍵盤連接器。此些狀況皆增加工廠制造與庫存鍵盤膜片的成本。因此,如何在電子產(chǎn)品更換速度極快的環(huán)境下解決鍵盤膜片容易高庫存問題,實為業(yè)界一致努力的目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其提供一種鍵盤膜片的轉接方式,使得鍵盤膜片可因應不同的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的位置。如此一來,鍵盤膜片的適用范圍可增加,以減少鍵盤膜片的庫存量及制造成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轉接結構,用以配置于一鍵盤膜片上,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及一排線部,排線部連接于主體。轉接結構包括一底座、一轉接膜及一頂座。底座設置于主體上且包括一板體及二定位結構。定位結構沿著一延伸方向自板體的一側向外延伸。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分別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自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主體部的一端與排線部的一端疊設于板體上,且相互電性耦接。該二延伸部分別位于該二定位結構下。頂座設置于底座上,以夾置主體部的該端與排線部的該端于頂座與底座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種鍵盤部件,包括一鍵盤膜片及轉接結構。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及一排線部,排線部連接主體。轉接結構配置于鍵盤膜片上且包括一底座、一轉接膜及一頂座。底座設置于主體上且包括一板體及二第一定位結構。此二第一定位結構沿著一延伸方向自板體的一側向外延伸。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二第一延伸部,此二第一延伸部分別沿著垂直于此延伸方向的方向自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主體部的一端與 排線部的一端疊設于板體上,且相互電性耦接。此ニ第一延伸部分別位于ニ第一定位結構 下。頂座設置于底座上,以夾置主體部的該端與排線部的該端于頂座與底座之間。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再另一方面,提出一種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提供 ー轉接結構及ー鍵盤膜片。轉接結構包括一底座、一轉接膜及ー頂座。底座包括一板體、ニ 第一定位結構及ニ第二定位結構。ニ第一定位結構實質上沿著一延伸方向自板體的ー側向 外延伸。ニ第二定位結構沿著實質上相反于延伸方向的方向,自板體的另ー側向外延伸。板 體的該側相對于板體的該另ー側。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ニ第一延伸部。此ニ第一延伸部 分別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自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以及 ー排線部,排線部連接主體,且具有ニ第二延伸部。此ニ第二延伸部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 方向往外延伸。接著,安裝底座于主體上。然后,疊設主體部的一端與排線部的一端于板體 上,使得主體部與排線部相互電性耦接,此ニ第一延伸部位于此ニ第一定位結構下,且此ニ 第二延伸部分別位于此ニ第一定位結構或此ニ第二定位結構下。接著,安裝頂座于底座上, 以夾置主體部的該端與排線部的該端于頂座與底座之間。本發(fā)明的功效在于,本發(fā)明所揭露的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 盤部件的方法,其克服在某一特定的模具下沖制制造出來的鍵盤膜片僅適用于某一祥式的 印刷電路板的窘境。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轉接結構、應用其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 件的方法中,底座與頂座可依照排線部的出線位置擺放于任何適當位置,且底座與頂座的 角度與方向也可任意的調整擺放。同時轉接膜的延伸部及排線部的延伸部搭配底座上的定 位結構以形成防拉拔以及防止延伸部上翹的設計,使轉接膜及排線部易于安裝、定位與固 定,并且可避免因外力讓轉接膜及排線部脫離原本預設的位置。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鍵盤部件的分解圖;圖2為圖1中的排線部設置于底座上的示意圖;圖3為設置轉接膜于圖2中的結構后的示意圖;圖4為設置頂座于圖3中的結構后的示意圖;圖5為圖1中的頂座的底視圖;圖6為圖1中的底座與主體的側視圖;圖7為圖1中的鍵盤部件的制造流程圖。其中,附圖標記5:鍵盤部件10 鍵盤膜片20:轉接結構100 主體141、350、550 孔洞200 排線部230,410,420 延伸部
240、440 導通區(qū)域
300 底座
310、320 定位結構
330 板體
331、531 凸狀物
332 下陷區(qū)域
340 底面
341 凸狀結構
400 轉接膜
430 主體部
500 頂座
600 固定件
SlOl S104 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以下說明請參照圖1 圖4,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鍵盤部件的分解圖,圖2為圖1中的排線部設置于底座上的示意圖,圖3為設置轉接膜于圖2中的結構后的示意圖, 且圖4為設置頂座于圖3中的結構后的示意圖。鍵盤部件5包括一鍵盤膜片(keyboard membrane) 10及一轉接結構20。轉接結構20用以配置于鍵盤膜片10上。鍵盤膜片10包括一主體100及一排線部200。排線部200連接于主體100。轉接結構20包括一底座300、一轉接膜400及一頂座500。底座300設置于主體100上且包括一板體330及兩個定位結構310。兩個定位結構310是沿著一延伸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的圖式中的+χ軸方向)自板體330的一側向外地延伸。轉接膜400具有一主體部430及兩個延伸部410。兩個延伸部410分別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的圖式中的士y軸方向)自主體部430的相對兩側向外地延伸。主體部430的一端與排線部200 的一端疊設于板體330上,且相互電性耦接,如圖2及圖3所示。兩個延伸部410分別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10下。如圖4所示,頂座500設置于底座300上,以夾置主體部430的該端與排線部200的該端于頂座500與底座300之間。轉接膜400可隨例如是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位置的不同而做設計與改變,例如是轉接膜400的長度、大小或形狀的變化。以下通過鍵盤部件5的組設來進一步說明各個組件。請參照圖1,底座300還包括兩個定位結構320,兩個定位結構320是沿著另一個延伸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的圖式中的-χ軸方向)自板體330的另一側向外地延伸。也就是說,兩個定位結構320的延伸方向實質上是相反于兩個定位結構310的延伸方向。此外,轉接膜400還具有兩個延伸部420。 此兩個延伸部420分別沿著實質上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士y 軸方向)自主體部430的相對兩側向外地延伸。如此一來,除了兩個延伸部410分別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10下之外,另外兩個延伸部420分別位于另外兩個定位結構320下,使得轉接膜400可更加地穩(wěn)固地配置于底座300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結構310及第二定位結構320的厚度小于板體330本身的最大厚度,并且自板體330的相對較長的側邊上方延伸出去,定位結構310及定位結構320于板體330延伸的位置僅為一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另外,板體330還包括一下陷區(qū)域332,下陷區(qū)域332相對兩側的輪廓實質上與主體部430或排線部200的相對兩側的輪廓相同,以使主體部430及排線部200適當?shù)刂糜谙孪輩^(qū)域332。在適當?shù)南孪輩^(qū)域332的深度設計下,排線部200及轉接膜400不需要產(chǎn)生形變或凹折的情況下,即可將延伸部410延伸到定位結構310下,且延伸部420延伸到定位結構320下。另外,排線部200的延伸部230(詳細說明于下文中)亦可在無需形變或彎折的情況下配置于定位結構320下。關于延伸部及定位結構的配合以下會有更詳細的說明。在本實施例中,鍵盤膜片10中的排線部200具有兩個延伸部230。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排線部200具有兩個延伸部230分別位于排線部200的末端的相對兩側,且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士y軸方向)向外地延伸。另外,延伸部230所在的位置非必要位于排線部200末端的相對兩側,延伸部230可根據(jù)不同的需求設計在適當?shù)膫冗呂恢蒙?。如圖2所示,當排線部200的該端設置于底座300上后,由圖2可看出兩個延伸部 230分別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20下。在此設計下,即使對排線部200施予一外力,排線部200 也不會輕易離開底座300。并且排線部200的該端設置于底座300上時,排線部200可因延伸部230位于定位結構320下而達到定位與固定的效果。除此之外,兩個延伸部230分別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20下的配置還可以避免延伸部230上翹而影響組裝的可能性。當然, 根據(jù)不同的應用狀況,例如排線部200位在底板300的另一端,則延伸部230可設置于定位結構310下來達到上述的效果。以下說明轉接膜400的同時請參照圖3。在本實施例中,轉接膜400的主體部430 的該端疊設于排線部200上,兩個延伸部410是自主體部430的相對兩側向外地延伸,且兩個延伸部420是自主體部430的相對兩側向外地延伸。如此一來,兩個延伸部410是于組設時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10下,且兩個延伸部420是于組設時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20下。在此設計下,即使對轉接膜400施予一外力,轉接膜400也不會輕易離開底座300。而且轉接膜400設置于底座300上時可因延伸部410位于定位結構310下及延伸部420位于定位結構320下的設計而達到定位與固定的效果。除此之外,兩個延伸部410是于組設時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10下,且兩個延伸部420是于組設時位于兩個定位結構320下的配置還可以避免延伸部410及延伸部420上翹影響而組裝的可能性。以上為本實施例中轉接膜400的說明,但在實際應用上卻可有多種設計。例如,于一實施例中,轉接膜400的配置方式亦可在水平方向旋轉180度后再設置于底座300上,如此一來,延伸部410是變成位于定位結構320下,而延伸部420變成位于定位結構310下。 此外,轉接膜400的延伸部410的數(shù)量及延伸部420的數(shù)量并非限定在實施例及圖式中說明的兩個。只要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的延伸部的配置概念來提供轉接膜400定位或/ 及固定于底板300上的功效,皆在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內。以下說明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3。在一應用設計上,轉接膜400及排線部200上分別具有導通區(qū)域440及導通區(qū)域M0。當轉接膜400及排線部200皆設置在底座300上, 且分別位在轉接膜400及排線部200上的導通區(qū)域440及導通區(qū)域240互相接觸時,借由預設的導通區(qū)域440及導通區(qū)域240的位置以及各延伸部與各定位結構的搭配所達到的定位與固定效果,轉接膜400及排線部200的導通區(qū)域440及導通區(qū)域240是重疊對齊以相互電性耦接。如此一來,導通區(qū)域440及導通區(qū)域240可具有良好的導通效果。此外,轉接膜400及排線部200于底座300上疊放的順序非限定于本實施例的方式,不管是排線部 200疊放于轉接膜400上亦或相反,只要互相接觸的表面上分別具有導通區(qū)域,即在本實施例的精神與范圍內。相較于以往利用金屬銷進行導通的情況,此處本實施例是提供以兩個導通區(qū)域相互接觸的方式來進行轉接膜320及排線部200的導通。在圖4中,頂座500設置于底座300上,以夾置主體部430的該端與排線部200的該端于頂座500與底座300之間。以下通過圖1及圖4說明本實施例的頂座500與底座 300的配合方式。如圖1所示,底座300具有兩個孔洞350,頂座500具有兩個孔洞550。當頂座500設置于底座300上時,孔洞350的位置與孔洞550的位置互相對應。多個固定件 600分別穿越互相對應的孔洞350及孔洞550,以固定底座300和頂座500。本實施例的固定件600可例如是螺絲或鉚釘。更進一步來說,主體100亦可具有對應于孔洞350或孔洞 550的孔洞(未繪示),其位置對應于孔洞350及孔洞550,使固定件600同時固定主體100、 底座300及頂座500。此外,在一應用的選擇上,除了使用固定件600的方式固定底座300 及頂座500外,底座300及頂座500亦可借由黏貼、鉚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以避免轉接膜 400的該端及排線部200的該端脫離。本段說明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5,其中圖5為圖1中的頂座的仰視圖。如圖1所示,板體330面向主體部430的表面具有多個凸狀物331 ;如圖5所示,頂座500面向主體部430的表面具有多個凸狀物531,此些凸狀物331的位置實質上對應于此些凸狀物531 的位置。如此一來,當頂座500設置于底座300上,且轉接膜400的該端及排線部200的該端是位于頂座500與底座300之間時,凸狀物531及凸狀物331的設計是讓頂座500及底座300對轉接膜400的該端及排線部200的該端的接觸面積縮小而增加接觸壓力,使得轉接膜400的該端及排線部200的該端被固定的更緊密,且同時增加導通效果。當然,凸狀物 531及331的排列方式與形狀并不局限于如本實施例提供的圖式,任何可達到相同效果的設計,皆在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內。舉例來說,凸狀物可為圓柱狀、圓錐狀、半球、半橢球、棱柱和反棱柱。請參照圖6,其為圖1中的底座與主體的側視圖。在本實施例中,底座300的一底面340具有多個凸狀結構341,主體100具有多個孔洞141。此些凸狀結構341分別容置于此些孔洞141中,以將底座300定位于主體100上預設的位置。雖然本實施例是以孔洞141 與凸狀結構;341的配合來達到主體100與底座300相互定位的功效,然而主體100亦可具有例如是凹槽,且凸狀結構341亦可配合凹槽的形狀而為圓柱狀、圓錐狀、半球、半橢球、棱柱和反棱柱。如此一來,凸狀結構341可容置于凹槽中來使得底座300可定位于主體100 上預設的位置。另外,于一實施例中,凸狀結構341可選擇具彈性的材料,且凸狀結構341的遠離底座300的一端的截面積大于靠近底座300的一端的截面積。如此一來,當凸狀結構341分別容置于孔洞141中時,除了讓底座300可定位于主體100上預設位置的同時,也達到固定的功能。當然,相反的將凸狀結構設置于主體100上,而孔洞或凹槽設置于底板300上,這類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輕易置換的設計亦在本發(fā)明的精神與范圍內。除了上述方式外,底座300及主體100之間的連接方法亦可借由黏貼、鉚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底座300及主體100。另外,轉接結構20也可可拆卸地配置在主體100上,以進行鍵盤膜片10的轉接。圖7為圖1中的鍵盤部件的制造流程圖,以下說明請參照圖7。在步驟SlOl中,提供一轉接結構20及一鍵盤膜片10。轉接結構20包括一底座300、一轉接膜400及一頂座 500。底座300包括一板體330、兩個定位結構310及兩個定位結構320。兩個定位結構310 是沿著一延伸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χ軸方向)自板體330的一側向外地延伸。 兩個定位結構320是沿著實質上相反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χ軸方向),自板體330的另一側向外地延伸。轉接膜400具有一主體部430、兩個延伸部410及兩個延伸部420。兩個延伸部410分別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士y軸方向)自主體部430的相對兩側向外地延伸,且兩個延伸部420分別沿著實質上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士y軸方向)自主體部430的相對兩側向外地延伸。鍵盤膜片10包括一主體100以及一排線部200,排線部200連接主體100, 且具有兩個延伸部230。此二延伸部230是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也就是本實施例圖式中的士y軸方向)往外地延伸。然后,在步驟S 102中,安裝底座300于主體100上。接著,在步驟S 103中,疊設主體部430的一端與排線部200的一端于板體330上,使得主體部430與排線部200相互電性耦接。此兩個延伸部410是分別位于此兩個定位結構310下,且此兩個延伸部420是分別位于此兩個定位結構320下。另外,于本實施例中,延伸部230是位于此兩個定位結構 320下。接著,在步驟S104中,安裝頂座500于底座300上,以夾置主體部430的該端與排線部200的該端于頂座500與底座300之間。此處鍵盤部件5的制造方法的細節(jié)部分與上述的內容相同,因此不予贅述。雖然本實施例的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是以制造出圖4中的鍵盤部件5為例,然而, 此技術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應明了,本實施例的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是不以制造出圖4中的鍵盤部件5為限。本發(fā)明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其克服在某一特定的模具下沖制制造出來的鍵盤膜片僅適用于某一樣式的印刷電路板的窘境。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提供的轉接結構、應用其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中,底座與頂座可依照排線部的出線位置擺放于任何適當位置,且底座與頂座的角度與方向也可任意的調整擺放。同時轉接膜的延伸部及排線部的延伸部搭配底座上的定位結構以形成防拉拔以及防止延伸部上翹的設計,使轉接膜及排線部易于安裝、定位與固定,并且可避免因外力讓轉接膜及排線部脫離原本預設的位置。另一方面,轉接膜可搭配例如是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的位置選用特定的長度或形狀。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中一固定樣式的鍵盤膜片僅能適用于一種印刷電路板的設計的情形,一旦例如是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位置改變,原來的鍵盤膜片即無法使用的情況,利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轉接結構,即使面對多種不同的鍵盤連接器的位置設計,只要選用適當?shù)霓D接膜,鍵盤膜片即可應用在不同的設計中。也就是說,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鍵盤膜片可成為共享件,利用不同形狀與不同長度的轉接膜,鍵盤膜片可轉接到不同的印刷電路板上的鍵盤連接器,以適用于不同的機型,并且降低公司在鍵盤膜片上的庫存成本及減少呆料。另外,轉接膜及排線部的延伸部搭配底座上的定位結構為形成防拉拔的設計,以避免因外力讓轉接膜及排線部脫離原本預設的位置。 當然,本發(fā)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jù)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轉接結構,用以配置于一鍵盤膜片上,該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及一排線部,該排線部連接于該主體,其特征在于,該轉接結構包括一底座,設置于該主體上,且包括一板體及二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沿著一延伸方向自該板體的一側向外延伸;一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分別沿著垂直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自該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該主體部的一端與該排線部的一端疊設于該板體上,且相互電性耦接,該二延伸部分別位于該二定位結構下;以及一頂座,設置于該底座上,以夾置該主體部的該端與該排線部的該端于該頂座與該底座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板體還包括一下陷區(qū)域,該下陷區(qū)域相對兩側的輪廓與該主體部或該排線部的相對兩側的輪廓相同,以使該主體部及該排線部置于該下陷區(qū)域。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板體面向該主體部的表面具有多個第一凸狀物,該頂座面向該主體部的表面具有多個第二凸狀物,該些第一凸狀物的位置對應于該些第二凸狀物的位置。
4.一種鍵盤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及一排線部,該排線部連接主體;以及一轉接結構,配置于該鍵盤膜片上,且包括一底座、一轉接膜、一頂座,該底座設置于該主體上,該底座又包括一板體及二第一定位結構,該二第一定位結構沿著一延伸方向自該板體的一側向外延伸;該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二第一延伸部,該二第一延伸部分別沿著垂直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自該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該主體部的一端與該排線部的一端疊設于該板體上,且相互電性耦接,該二第一延伸部分別位于該二第一定位結構下; 該頂座設置于該底座上,以夾置該主體部的該端與該排線部的該端于該頂座與該底座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鍵盤部件,其特征在于,該底座還包括二第二定位結構,沿著相反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自該板體的另一側向外延伸,該板體的該側相對于該板體的該另一側,而該排線部具有二第二延伸部,該二第二延伸部沿著垂直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往外延伸,以分別位于該二第一定位結構或該二第二定位結構下。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鍵盤部件,其特征在于,該板體面向該主體部的表面具有多個第一凸狀物,該頂座面向該主體部的表面具有多個第二凸狀物,該些第一凸狀物的位置對應于該些第二凸狀物的位置。
7.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鍵盤部件,其特征在于,該板體還包括一下陷區(qū)域,該下陷區(qū)域相對兩側的輪廓與該主體部或該排線部的相對兩側的輪廓相同,以使該主體部及該排線部置于該下陷區(qū)域。
8.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鍵盤部件,其特征在于,該底座的一底面具有多個凸狀結構, 該主體具有多個孔洞,該些凸狀結構分別容置于該些孔洞中。
9.一種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轉接結構及一鍵盤膜片,該轉接結構包括一底座、一轉接膜及一頂座,該底座包括一板體、二第一定位結構及二第二定位結構,該二第一定位結構沿著一延伸方向自該板體的一側向外延伸,該二第二定位結構沿著相反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自該板體的另一側向外延伸,該板體的該側相對于該板體的該另一側,該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二第一延伸部,該二第一延伸部分別沿著垂直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自該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 該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以及一排線部,該排線部連接該主體,且具有二第二延伸部,該二第二延伸部沿著垂直于該延伸方向的方向往外延伸; 安裝該底座于該主體上;疊設該主體部的一端與該排線部的一端于該板體上,使得該主體部與該排線部相互電性耦接,該二第一延伸部位于該二第一定位結構下,且該二第二延伸部分別位于該二第一定位結構或該二第二定位結構下;以及安裝該頂座于該底座上,以夾置該主體部的該端與該排線部的該端于該頂座與該底座之間。
全文摘要
一種轉接結構、應用該結構的鍵盤部件及制造鍵盤部件的方法,轉接結構用以配置于一鍵盤膜片上,鍵盤膜片包括一主體及一排線部,排線部連接于主體。轉接結構包括一底座、一轉接膜及一頂座。底座設置于主體上且包括一板體及二定位結構。定位結構沿著一延伸方向自板體的一側向外延伸。轉接膜具有一主體部及二延伸部。該二延伸部分別沿著垂直于延伸方向的方向自主體部的相對兩側向外延伸。主體部的一端與排線部的一端疊設于板體上,且相互電性耦接。該二延伸部分別位于該二定位結構下。頂座設置于底座上,以夾置主體部的該端與排線部的該端于頂座與底座之間。
文檔編號H01H13/70GK102315575SQ2010102244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7日
發(fā)明者宋松明, 郭炳煌 申請人:英業(yè)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