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外殼的成型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 成型裝置,具體適用于顯卡、顯示器之間連接用的連接器的自動成型加工。
背景技術:
目前,顯卡與顯示器的連接主要由連接器來實現(xiàn),顯卡中處理的圖像信號經(jīng)連接 器傳輸至顯示器,最終由顯示器輸出相應的圖像信號,因此圖像信號在傳輸過程中連接器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連接器是否穩(wěn)定,將直接影響顯示器輸出圖像的質(zhì)量。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174478Y,授權公告日為2008年12月31日的實用新 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視頻連接器,主要由相互配合的外殼、主體、端子、后蓋、鉚釘和至少一個 固定片組成,該種結構的連接器在組裝時首先將端子穿入主體的孔中,再把后蓋蓋入主體 的槽中,接著套上外殼,并用鉚釘穿過鉚接部上的通孔,將固定片與主體、外殼固定在一起。 但該實用新型中在組裝端子時主要由操作者手動將端子穿入連接器主體的孔中,不僅操作 繁瑣、生產(chǎn)效率較低,而且成型質(zhì)量較差。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操作繁瑣、生產(chǎn)效率較低、成型質(zhì)量 較差的缺陷與問題,提供一種操作簡易、生產(chǎn)效率較高、成型質(zhì)量較好的連接器金屬外殼的 自動成型裝置。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 型裝置,包括底座、加工臺與側座,所述側座與底座相互垂直,底座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加工 臺;所述加工臺的中部設置有加工凹槽,加工凹槽的上端設置有主加工塊,主加工塊的另一 端與側座相連接,加工凹槽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對稱的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所述主加工塊包括成一體結構的左伸出端與右伸出端,左伸出端與右伸出端之間 形成有主凹口,主凹口的中部設置有副凹口,且副凹口的底部遠離主凹口的底部。所述主凹口的底部與副凹口的側部相互垂直,且副凹口為倒U型凹口。所述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均包括驅動端與擠壓端,擠壓端一端的驅動部與驅動端 相連接,另一端的加工部延伸至加工凹槽上。所述加工部為楔型結構,包括上斜面與下平面,且上斜面與下平面之間形成有加
Z[!角 ο所述加工角為銳角。所述加工角的大小為30度。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由于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中包括底座、加工臺與側 座,加工臺的中部設置有加工凹槽,加工凹槽的上端設置有主加工塊,主加工塊的另一端與 側座相連接,加工凹槽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對稱的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使用中,將待成型的毛坯放入加工凹槽中,然后驅動主加工塊、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對其進行同時擠 壓,省時省力,而且加工效率很高。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操作簡易,而且生產(chǎn)效率較高。2、由于本實用新型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中的主加工塊包括成一 體結構的左伸出端與右伸出端,左伸出端與右伸出端之間形成有主凹口,主凹口的中部設 置有副凹口,且副凹口的底部遠離主凹口的底部,優(yōu)選主凹口的底部與副凹口的側部相互 垂直,且副凹口為倒U型凹口,該種凹口設計便于對毛坯的上端進行擠壓,成型質(zhì)量較好, 同時,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上的加工部為楔型結構,且加工角為銳角,該種設計可以進一步 提高加工的質(zhì)量。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成型質(zhì)量較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加工凹槽的結構示意圖。圖中底座1,加工臺2,側座3,加工凹槽4,主加工塊5,左伸出端51,右伸出端52, 主凹口 53,副凹口 54,左加工塊6,右加工塊7,驅動端8,擠壓端9,驅動部91,加工部92,上 斜面921,下平面922,加工角92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圖1,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包括底座1、加工臺2與側座3,側 座3與底座1相互垂直,底座1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加工臺2,加工臺2的中部設置有加工凹 槽4,加工凹槽4的上端設置有主加工塊5,主加工塊5的另一端與側座3相連接,加工凹槽 4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對稱的左加工塊6與右加工塊7,左加工塊6與右加工塊7均 包括驅動端8與擠壓端9,擠壓端9 一端的驅動部91與驅動端8相連接,另一端的加工部 92延伸至加工凹槽4上,左右加工塊上各自的加工部92相對,且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優(yōu)選加工部92為楔型結構,包括上斜面921與下平面922,且上斜面921與下平面 922之間形成有加工角923,進一步優(yōu)選加工角923為銳角,再次優(yōu)選加工角923的大小為 30度。優(yōu)選主加工塊5包括成一體結構的左伸出端51與右伸出端52,左伸出端51與右 伸出端52之間形成有主凹口 53,主凹口 53的中部設置有副凹口 54,且副凹口 M的底部遠 離主凹口 53的底部,優(yōu)選主凹口 53的底部與副凹口 M的側部相互垂直,且副凹口 M為倒 U型凹口。使用時,先將毛坯放入加工凹槽4中,然后啟動機器,側座3驅動主加工塊5向下 運動,同時,左加工塊6、右加工塊7中各自的驅動端8驅動擠壓端9向加工凹槽4的中部運 動,然后由主加工塊5與驅動端8同時對毛坯進行擠壓,一次成型,成型后,再次驅動機器, 將主加工塊5、左加工塊6與右加工塊7縮回原位,取出加工好的毛坯,并進行下一次加工。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不僅操作簡易、生產(chǎn)效率較高,而且成型質(zhì)量較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以上述實 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nèi)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 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包括底座(1)、加工臺(2)與側座(3),所述 側座(3)與底座(1)相互垂直,底座(1)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加工臺(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工臺(2)的中部設置有加工凹槽(4),加工凹槽(4)的上端設置有主加工塊(5),主加工塊(5)的另一端與側座(3)相連接,加工凹槽(4)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對稱的左加工塊(6)與右加工塊(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加工塊(5)包括成一體結構的左伸出端(51)與右伸出端(52),左伸出端(51)與右伸出端 (52)之間形成有主凹口(53),主凹口(53)的中部設置有副凹口(54),且副凹口(54)的底部 遠離主凹口(53)的底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凹口(53)的底部與副凹口(54)的側部相互垂直,且副凹口(54)為倒U型凹口。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左加工塊(6)與右加工塊(7)均包括驅動端(8)與擠壓端(9),擠壓端(9) 一端的驅動部 (91)與驅動端(8)相連接,另一端的加工部(92)延伸至加工凹槽(4)上。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工部(92)為楔型結構,包括上斜面(921)與下平面(922),且上斜面(921)與下平面(922) 之間形成有加工角(923)。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工角(923)為銳角。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加工角(923)的大小為30度。
專利摘要一種連接器金屬外殼的自動成型裝置,包括底座、加工臺與側座,所述側座與底座相互垂直,底座的中間部位設置有加工臺,加工臺的中部設置有加工凹槽,加工凹槽的上端設置有主加工塊,主加工塊的另一端與側座相連接,加工凹槽的左右兩端分別設置有相互對稱的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主加工塊包括成一體結構的左伸出端與右伸出端,左伸出端與右伸出端之間形成有主凹口,主凹口的中部設置有副凹口,且副凹口的底部遠離主凹口的底部,左加工塊與右加工塊均包括驅動端與擠壓端,擠壓端的兩端分別為驅動部與加工部,加工部為楔型結構,其所包括的加工角為銳角。本實用新型不僅操作簡易、生產(chǎn)效率較高,而且成型質(zhì)量較好。
文檔編號H01R43/18GK201853929SQ20102056929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0月21日
發(fā)明者黃永生 申請人:昆山德力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