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氣體斷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7242200閱讀:150來源:國知局
      氣體斷路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外周壁(15)圍住加熱室(7),該加熱室(7)經由將固定觸頭(4a、4b)間在整個周向上分離的開口部(8)而與電弧室(6)連通。外周壁(15)包括:筒狀的受熱流壁部(9),該受熱流壁部(9)配置于在徑向上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且具有耐熱性;以及筒狀的壁部(10),該壁部(10)與所述受熱流壁部(9)在中心軸(25)方向上連接,并與和該受熱流壁部(9)連接一側相反的一側的一端同固定側通電構件(1a)連接,且由絕緣材料構成。藉此,能對圍住加熱室(7)的外周壁(15)進行保護以免因熱氣體的影響而產生損傷及熱劣化。
      【專利說明】氣體斷路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發(fā)電站或變電站等中為了接通或斷開工作電流和過電流而使用的氣體斷路器。
      【背景技術】
      [0002]作為現(xiàn)有的氣體斷路器,存在例如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氣體斷路器。如專利文獻I的圖1所示,在斷路器接通狀態(tài)中,固定觸頭與可動觸頭接觸,可動觸頭與滑動導向件接觸而處于通電狀態(tài)。加熱室被由絕緣材料形成的壁、固定觸頭及噴嘴圍住,其一部分經由吹出切槽而與電弧室連通。當電流斷開時,可動觸頭朝上圖下側移動而在固定觸頭與可動觸頭之間產生電弧,被電弧加熱至高溫的氣體經由吹出切槽而流入加熱室,并經由壓力室而排出至排氣口,另外,也朝可動觸頭側流動。因上述一系列的斷開動作產生的電弧及熱氣體而使固定觸頭及可動觸頭等通電構件以及噴嘴及壁等的絕緣材料受到損傷。
      [0003]另外,在上述專利文獻I的圖2所示的氣體斷路器的情況下,除了第一固定觸頭之夕卜,在可動觸頭側也設置第二固定觸頭,第一固定觸頭、可動觸頭及第二固定觸頭之間處于通電狀態(tài)。當電流斷開時,因可動觸頭朝上圖下側移動而在第一固定觸頭與可動觸頭間產生電弧,但在第一固定觸頭與第二固定觸頭之間存在與各固定觸頭分別電連接的燒損環(huán),隨著可動觸頭朝上圖下側移動而使電弧在燒損環(huán)間移動。熱氣體的流動與上述文獻的圖1的情況大致相同。在該情況下,也會因斷開動作產生的電弧及熱氣體而使第一固定觸頭、第二固定觸頭、燒損環(huán)及可動觸頭等通電構件以及壁的絕緣材料受到損傷。
      [0004]在上述熱氣體的流動中,特別地,從吹出切槽流入加熱室的高溫高速的熱氣體在徑向上筆直前進而與壁碰撞,然后,朝加熱室擴散。
      [0005]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平11 - 329191號公報(圖1、圖2)

      【發(fā)明內容】

      [0008]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9]如上所述,在現(xiàn)有氣體斷路器的情況下,由于反復進行電流斷開而使構成氣體斷路器的零件受到損傷。特別地,存在以下問題:從吹出切槽流入加熱室的高溫高速的熱氣體與壁碰撞,與該熱氣體碰撞的部位的損傷加劇,因壁的絕緣材料的劣化而難以維持氣體斷路器的性能。
      [0010]本發(fā)明鑒于上述情況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對圍住加熱室的外周壁進行保護以免因熱氣體的影響而產生損傷及熱劣化的氣體斷路器。
      [0011 ] 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1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實現(xiàn)目的,本發(fā)明的氣體斷路器的特征是,包括:固定側通電構件;可動側通電構件,該可動側通電構件被配置成與上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在開閉軸方向上相對;第一固定觸頭,該第一固定觸頭與上述固定側通電構件連接;第二固定觸頭,該第二固定觸頭與上述可動側通電構件連接,并被配置成在上述開閉軸方向上與上述第一固定觸頭相對;可動觸頭,該可動觸頭能在上述開閉軸方向上往復驅動而在接通位置與斷開位置之間進行切換,在上述接通位置,上述可動觸頭將上述第一固定觸頭和上述第二固定觸頭橋接,在上述斷開位置,上述可動觸頭與上述第一固定觸頭及上述第二固定觸頭非接觸而在上述第一固定觸頭與上述第二固定觸頭之間形成電弧室;以及筒狀的外周壁,該外周壁與上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上述可動側通電構件連接并圍住加熱室,該加熱室經由將上述第一固定觸頭與上述第二固定觸頭間在整個周向上分離的開口部而與上述電弧室連通,上述外周壁包括:筒狀的第一壁部,該第一壁部配置于在徑向上與上述開口部相對的位置,且具有耐熱性;以及筒狀的第二壁部,該第二壁部與上述第一壁部連接,并至少與上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上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一方連接,且由絕緣材料構成。
      [0013]發(fā)明效果
      [0014]根據本發(fā)明,能起到以下效果:能獲得一種可對圍住加熱室的外周壁進行保護以免因熱氣體的影響而產生損傷及熱劣化的氣體斷路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接通狀態(tài)的圖。
      [0016]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一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斷開狀態(tài)的圖。
      [0017]圖3是表示實施方式二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接通狀態(tài)的圖。
      [0018]圖4是表示實施方式二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斷開狀態(tài)的圖。
      [0019]圖5是表示實施方式三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接通狀態(tài)的圖。
      [0020]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三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斷開狀態(tài)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氣體斷路器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另外,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實施方式。
      [0022]實施方式一
      [0023]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接通狀態(tài)的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斷開狀態(tài)的圖。
      [0024]如圖1及圖2所示,該氣體斷路器的斷開部包括固定側通電構件la、可動側通電構件lb、固定觸頭4a、4b、可動觸頭5、導向件lla、llb及外周壁15。另外,該斷開部以中心軸25為中心構成為例如旋轉對稱。此處,中心軸25與例如呈軸狀的可動觸頭5的軸一致。[0025]固定側通電構件Ia在中心軸25方向上被配置成與可動側通電構件Ib相對。在圖示例中,固定側通電構件Ia例如配置于右側,可動側通電構件Ib例如配置于左側。
      [0026]固定側通電構件Ia由例如呈環(huán)狀的導體2a和配置于該導體2a的內側并與導體2a的開口端部連接的同樣呈環(huán)狀的支承導體3構成。支承導體3以能朝右側(與可動側相反的一側)解除連接的方式與導體2a通電連接。支承導體3的可動側的端部與固定觸頭4a(第一固定觸頭)通電連接。固定觸頭4a包括彈性的多個接觸指。這些接觸指以中心軸25為中心在周向上排列配置,因切槽(未圖示)而相互分離,并且從與支承導體3連接的連接部位朝中心軸25及可動側斜向延伸。
      [0027]可動側通電構件Ib由例如呈環(huán)狀的導體2b構成。導體2b的開口端部與固定觸頭4b (第二固定觸頭)通電連接。固定觸頭4b與固定觸頭4a相同,包括彈性的多個接觸指。這些接觸指以中心軸25為中心在周向上排列配置,因切槽(未圖示)而相互分離,并且從與導體2b連接的連接部位朝中心軸25及固定側斜向延伸。固定觸頭4a和固定觸頭4b在中心軸25方向上彼此相對配置。
      [0028]在接通位置(圖1)處,固定觸頭4a、4b被可動觸頭5橋接,固定觸頭4a、4b的接觸指與可動觸頭5的外周接觸??蓜佑|頭5被未圖示的驅動裝置在中心軸25方向上往復驅動。即,中心軸25與開閉軸一致。可動觸頭5是例如將形成有螺紋孔的前端部旋緊于外周切有螺紋的基部而構成的。另外,為了容易利用工具進行前端部的裝拆,在該前端部形成有截面形狀呈六邊形的六邊形狀部。
      [0029]在斷開位置(圖2)處,可動觸頭5朝左方移動而處于與固定觸頭4a、4b非接觸的狀態(tài)。在該情況下,可動觸頭5位于比固定觸頭4b更靠左側的位置,因此,在固定觸頭4a、4b間形成電弧室6。另外,在斷開動作的中途,若可動觸頭5位于固定觸頭4a、4b間,則在固定觸頭4a與可動觸頭5間形成電弧室6。在該電弧室6內,當電流導通、切斷時,在固定觸頭4a、4b與可動觸頭5之間產生電弧。
      [0030]電弧室6被環(huán)狀的加熱室7圍住。該加熱室7經由將固定觸頭4a、4b間在整個周向上分離的開口部8而與電弧室6連通。開口部8通過以中心軸25為中心的圓周面使電弧室6與加熱室7連通。加熱室7被筒狀的外周壁15圍住。S卩,外周壁15以中心軸25為中心在周向上圍住加熱室7。外周壁15由筒狀的受熱流壁部9 (第一壁部)和筒狀的壁部10 (第二壁部)構成,其中,上述受熱流壁部9具有耐熱性,上述壁部10與該受熱流壁部9連接并由絕緣材料構成。
      [0031]受熱流壁部9配置于在徑向上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此處,徑向是與中心軸25方向正交的方向。受熱流壁部9是為了保護外周壁15以免被伴隨著電弧產生而產生的熱氣體損傷而設的,因此,配置于與從電弧室6沿徑向流出的熱氣體直接接觸的部位即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在圖1及圖2中,用符號L表示開口部8在中心軸25方向上的長度。優(yōu)選受熱流壁部9至少在中心軸25方向上的長度處于L以上,且被配置成在中心軸25方向上覆蓋開口部8。另外,開口部8被設在周向上,因此,受熱流壁部9被配置成在周向上覆蓋開口部8。受熱流壁部9的耐熱性需要至少比壁部10的耐熱性高。
      [0032]另外,在圖示例中,受熱流壁部9在徑向上的厚度并不是一定的,其在導體2b側的厚度比其在壁部10側的厚度大,這是由于為了形成自未圖示的機械緩沖室延伸的流路而將其在導體2b側的厚度做得較大的緣故。然而,也能將受熱流壁部9在徑向上的厚度構成為在中心軸25方向上一樣。
      [0033]受熱流壁部9能由具有耐熱性的例如導電性材料形成。作為該情況下的導電性材料,例如能例舉出鋁等金屬材料?;蛘?,也可以是陶瓷等高熔點材料。
      [0034]受熱流壁部9配置于例如可動側,其一端部與導體2b電連接。因此,受熱流壁部9與可動側通電構件Ib及固定觸頭4b電連接。
      [0035]壁部10配置于例如固定側(與可動側相反的一側),其一端部與支承導體3連接。另外,壁部10的另一端部與受熱流壁部9連接。受熱流壁部9的中心軸和壁部10的中心軸均與中心軸25 —致,受熱流壁部9和壁部10在中心軸25方向上連接而構成外周壁15。受熱流壁部9和壁部10例如用螺栓等連接。這樣,固定側通電構件Ia和可動側通電構件Ib利用外周壁15以物理方式連接,但由于外周壁15包括遍及周向而設的由絕緣材料構成的壁部10,因此外周壁15將固定側通電構件Ia和可動側通電構件Ib間電絕緣。另外,在圖示例中,采用了將導電性的受熱流壁部9設于可動側、并將絕緣性的壁部10設于固定側的結構,但也可采用將它們相互調換的結構。在該情況下,受熱流壁部9配置于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這點與上述相同,受熱流壁部9與支承導體3電連接。
      [0036]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設有與受熱流壁部9連接并由絕緣材料構成的壁部10,利用由受熱流壁部9和壁部10構成的外周壁15將加熱室7的外側封閉。
      [0037]另外,在固定觸頭4a的加熱室7側沿著固定觸頭4a配置有導向件Ila,在固定觸頭4b的加熱室7側沿著固定觸頭4b配置有導向件11b,由受熱流壁部9、壁部10及導向件IlaUlb構成加熱室7的空間。
      [0038]此外,在電弧室6的右側(固定側)由固定觸頭4a及支承導體3形成了壓力室
      12。在壓力室12中由形成于支承導體3的開口形成了排出口 13。
      [0039]斷開動作如下進行。首先,從圖1的接通位置出發(fā)。在該狀態(tài)下,電流沿著導體2a、支承導體3、固定觸頭4a、可動觸頭5、固定觸頭4b、導體2b流動。接著,利用驅動裝置(未圖示)使可動觸頭5朝左方移動。藉此,可動觸頭5從固定觸頭4a、4b依次被拔出,在可動觸頭5與固定觸頭4a、4b之間產生電弧。因該電弧而被加熱的電弧室6內的高溫高壓氣體經由開口部8而流入加熱室7,并且,由電弧輻射出的熱量對加熱室7內的氣體進行大幅加熱,因此,在加熱室7內產生較高的壓力。另外,從電弧室6內流入加熱室7的高溫氣體速度非???,該熱氣體流與受熱流壁部9碰撞。與高溫高速的熱氣體流碰撞的受熱壁部9的相應部分的溫度升高,但由于其具有耐熱性且例如是金屬制的,因此不會產生熔損等損傷。
      [0040]碰撞后的熱氣體改變流動方向而使一部分朝向壁部10,但在該情況下,熱氣體的溫度及流速降低并形成沿著壁部10的流動,因此,壁部10不會被局部加熱而處于高溫。因此,能防止壁部10因熱氣體而產生損傷。
      [0041]此外,當電流流過下個零點時,電弧被消弧。該消弧是通過使一部分氣體從加熱室7經由開口部8流出至壓力室12內及可動觸頭5側、使電弧吹滅而形成的。
      [0042]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徑向上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處設置受熱流壁部9,因此,能對圍住加熱室7的外周壁15進行保護,以免因電流斷開時的熱氣體的影響而產生損傷及熱劣化。特別地,能保護由絕緣材料構成的壁部10以免因熱氣體而產生損傷,因此,能維持外周壁15的絕緣性能并構成為加熱室7的容器。[0043]實施方式二
      [0044]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接通狀態(tài)的圖。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斷開狀態(tài)的圖。另外,在圖3及圖4中,對與圖1及圖2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符號。
      [0045]如圖3及圖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外周壁15的結構與實施方式一不同。S卩,外周壁15由筒狀的受熱流壁部29 (第一壁部)、筒狀的壁部IOa (第二壁部)及筒狀的壁部IOb (第三壁部)構成,其中,上述受熱流壁部29具有耐熱性,上述壁部IOa與該受熱流壁部29連接并由絕緣材料構成,上述壁部IOb在與和該壁部IOa連接一側相反的一側同受熱流壁部29連接并由絕緣材料構成。
      [0046]受熱流壁部29配置于在徑向上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與實施方式一相同,優(yōu)選受熱流壁部29至少在中心軸25方向上的長度處于L以上,且被配置成在中心軸25方向上覆蓋開口部8。開口部8被設在周向上,因此,受熱流壁部29被配置成在周向上覆蓋開口部
      8。受熱流壁部29的耐熱性需要至少比壁部10a、10b的耐熱性高。
      [0047]受熱流壁部29配置于壁部10a、IOb間,并在中心軸25方向上分別與壁部10a、IOb連接。受熱流壁部29的中心軸和壁部10a、10b的中心軸均與中心軸25 —致。受熱流壁部29的固定側的一端與壁部IOa的一端連接,受熱流壁部29的可動側的一端與壁部IOb的一端連接。另外,壁部IOa的另一端與支承導體3連接,壁部IOb的另一端與導體2b連接。受熱流壁部29和壁部10a、10b例如用螺栓等連接。這樣,固定側通電構件Ia和可動側通電構件Ib利用外周壁15以物理方式彼此連接,但由于外周壁15包括遍及周向而設的由絕緣材料構成的壁部10a、10b,因此外周壁15將固定側通電構件Ia和可動側通電構件Ib間電絕緣。
      [0048]本實施方式的其它結構與實施方式一的結構相同。例如,像在實施方式一中所說明的那樣,受熱流壁部29能由具有耐熱性的例如導電性材料形成。作為該情況下的導電性材料,例如能例舉出鋁等金屬材料?;蛘?,也可以是陶瓷等高熔點材料。
      [0049]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由絕緣材料構成的壁部10a、10b間連接受熱流壁部29而構成外周壁15,此外,受熱流壁部29的位置與開口部8相對。根據上述配置結構,本實施方式能發(fā)揮出與實施方式一相同的功能及效果。
      [0050]另外,在圖3及圖4中,導電性的受熱流壁部29被絕緣性的壁部10a、IOb夾住,因此,處于電浮游狀態(tài)。因此,還可采用以下結構:在圖3及圖4的結構的基礎上,利用例如導電線等通電構件將受熱流壁部29與固定側通電構件Ia或可動側通電構件Ib連接,而與上述通電構件中的任一方電連接。根據上述結構,在可能從受熱流壁部29產生放電的情況下,能將該放電防范于未然,是有用的。
      [0051]實施方式三
      [0052]圖5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接通狀態(tài)的圖。圖6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氣體斷路器的消弧室主要部分結構的剖視圖,其是表示斷開狀態(tài)的圖。另外,在圖5及圖6中,對與圖1及圖2相同的構成要素標注相同的符號。
      [0053]如圖5及圖6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外周壁15的結構與實施方式一、二不同。即,外周壁15由筒狀的壁部10和筒狀的受熱流壁部19構成,其中,上述壁部10與固定側通電構件Ia及可動側通電構件Ib這兩個構件連接并由絕緣材料構成,上述受熱流壁部19與該壁部10的加熱室7側的面的一部分連接并具有耐熱性。
      [0054]受熱流壁部19(第一壁部)配置于在徑向上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與實施方式一、二相同,優(yōu)選受熱流壁部19至少在中心軸25方向上的長度處于L以上,且被配置成在上述方向上覆蓋開口部8。受熱流壁部19被配置成在周向上覆蓋開口部8。受熱流壁部19的耐熱性需要至少比壁部10的耐熱性高。
      [0055]受熱流壁部19與壁部10同軸地配置于壁部10的內側。受熱流壁部19的中心軸和壁部10的中心軸均與中心軸25 —致。受熱流壁部19的可動側的一端與導體2b連接。壁部10將固定側通電構件Ia和可動側通電構件Ib間絕緣,并圍住加熱室7。另一方面,受熱流壁部19的一端例如與可動側通電構件Ib連接,但其另一端未與固定側通電構件Ia連接。S卩,受熱流壁部19與可動側通電構件Ib及固定側通電構件Ia中的任一方連接。
      [0056]本實施方式的其它結構與實施方式一的結構相同。例如,像在實施方式一中所說明的那樣,受熱流壁部19能由具有耐熱性的例如導電性材料形成。作為該情況下的導電性材料,例如能例舉出鋁等金屬材料?;蛘撸部梢允翘沾傻雀呷埸c材料。
      [0057]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圍住加熱室7的外周壁15,用由絕緣材料構成的壁部10構成整體,并且在壁部10的加熱室7側的面的一部分以沿徑向與開口部8相對的方式配置受熱流壁部19。根據上述配置結構,本實施方式能發(fā)揮出與實施方式一相同的功能及效果。
      [0058]如上所述,在實施方式一至三中,將外周壁15構成為包括筒狀的第一壁部和筒狀的第二壁部,其中,上述第一壁部配置于在徑向上與開口部8相對的位置,且具有耐熱性,上述第二壁部與該第一壁部連接并至少與固定側通電構件Ia及可動側通電構件Ib中的一方連接,且由絕緣材料構成。藉此,能提供一種氣體斷路器,其可對圍住加熱室7的外周壁15進行保護,以免因熱氣體的影響而產生損傷及熱劣化。
      [0059]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060]本發(fā)明作為氣體斷路器是有用的。
      [0061]符號說明
      [0062]Ia固定側通電構件
      [0063]Ib可動側通電構件
      [0064]2a、2b 導體
      [0065]3 支承導體
      [0066]4a、4b固定觸頭
      [0067]5 可動觸頭
      [0068]7 加熱室
      [0069]8 開口部
      [0070]9、19、29受熱流壁部
      [0071]10、10a、IOb 壁部
      [0072]IlaUlb 導向件
      [0073]12 壓力室
      [0074]13 排出口
      [0075]25 中心軸
      【權利要求】
      1.一種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側通電構件; 可動側通電構件,該可動側通電構件被配置成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在開閉軸方向上相對; 第一固定觸頭,該第一固定觸頭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連接; 第二固定觸頭,該第二固定觸頭與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連接,并被配置成在所述開閉軸方向上與所述第一固定觸頭相對; 可動觸頭,該可動觸頭能在所述開閉軸方向上往復驅動而在接通位置與斷開位置之間進行切換,在所述接通位置,所述可動觸頭將所述第一固定觸頭和所述第二固定觸頭橋接,在所述斷開位置,所述可動觸頭與所述第一固定觸頭及所述第二固定觸頭非接觸而在所述第一固定觸頭與所述第二固定觸頭之間形成電弧室;以及 筒狀的外周壁,該外周壁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連接并圍住加熱室,該加熱室經由將所述第一固定觸頭與所述第二固定觸頭間在整個周向上分離的開口部而與所述電弧室連通, 所述外周壁包括: 筒狀的第一壁部,該第一壁部配置于在徑向上與所述開口部相對的位置,且具有耐熱性;以及 筒狀的第二壁部,該第二壁部與所述第一壁部連接,并至少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一 方連接,且由絕緣材料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在所述開閉軸方向上覆蓋所述開口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開閉軸方向上連接, 所述第一壁部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一方連接, 所述第二壁部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另一方連接。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開閉軸方向上連接, 所述外周壁包括筒狀的第三壁部,該第三壁部在所述開閉軸方向上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壁部連接,并由絕緣材料構成,其中,所述一側是指與和所述第二壁部連接的一側相反的一偵U, 所述第二壁部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一方連接, 所述第三壁部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另一方連接。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壁部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這兩個構件連接, 所述第一壁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內側而與所述第二壁部在徑向上連接,且與所述固定側通電構件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一方連接。
      6.如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由導電性材料形成。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 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由導電性材料形成,且與所述固定側通電部及所述可動側通電構件中的一方電連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體斷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部由金屬材 料或高熔點材料形成。
      【文檔編號】H01H33/985GK103890888SQ20118007420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
      【發(fā)明者】山下透, 吉田大輔, 大谷博一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