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045904閱讀:9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作為通過一體成型而在殼體排列保持多個端子的電連接器,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I公開的電連接器。專利文獻I的連接器的殼體具有周壁,該周壁由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一對側(cè)壁、以及沿相對于該長度方向成直角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端壁構成;底壁,該底壁與該周壁的下端緣連結(jié)、且在下方將該周壁內(nèi)的空間封閉;以及突壁部,該突壁部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且從上述底壁向上方突出,并被上述周壁包圍。在該周壁與突壁部之間朝上方開口的空間,作為用于收容配套連接器的嵌合部的收容凹部而發(fā)揮功能。上述專利文獻I的連接器的端子在上述側(cè)壁側(cè)被殼體保持,由其自由端側(cè)構成的彈性臂部沿上述突壁部延伸。該端子具有水平基部,該水平基部在殼體的寬度方向上沿殼體的底壁延伸;彈性臂部,該彈性臂部在該寬度方向上的靠近突壁部的位置從該水平基部經(jīng)由變形而成的移動部向上方延伸、且在上端側(cè)設置有接觸部;下方延長部,該下方延長部在該寬度方向上的靠近側(cè)壁的位置從該水平基部向斜下方延伸、且被保持于上述殼體;以及連接部,該連接部從該下方延長部朝殼體外水平地延伸。殼體的突壁部形成為在上述長度方向上且在與端子對應的位置,用于收納端子的上述移動部及上述彈性臂部的端子槽在該突壁部的側(cè)面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向上方敞開。并且,該突壁部在相鄰的端子槽彼此之間、且在長度方向兩端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條壁部。進而,殼體的底壁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的端子位置形成有孔部,該孔部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的靠近突壁部的位置沿上下方向貫通,上述端子槽經(jīng)由該孔部與外部連通。對于端子,通過與殼體的一體模塑成型將上述水平基部的靠近側(cè)壁的部分、以及下方延長部保持于殼體的側(cè)壁與底壁的邊界區(qū)域,以在上述寬度方向上從該端子槽的槽底分離的方式將上述移動部及上述彈性臂部收納于殼體的端子槽內(nèi),并且,能夠進行基于彈性臂部在該寬度方向上朝向該槽底變形的變形而彈性變位。并且,雖然上述移動部及彈性臂部在上述長度方向上位于與構成端子槽的內(nèi)壁面的條壁部的面分離的位置,但是端子槽內(nèi)的一部分被上述移動部及上述彈性臂部占據(jù),結(jié)果,在該移動部及彈性臂部與上述條壁部的面之間所形成的空間成為狹窄的間隙。在這樣的專利文獻I中,在端子的水平基部的靠近突壁部的部分及移動部的下方、且在殼體的底壁形成有上述孔部,該靠近突壁部的部分及移動部因上述水平基部的變形而能夠向下方進行彈性變位。因此,從該移動部延伸的彈性臂部的彈性變位包括上述朝向槽底的變位與朝向下方的變位,與此相對,移動部僅朝下方進行變位。
      [專利文獻I]日本實開平11-000099在專利文獻I的連接器中,在殼體與端子的一體模塑成型時,通??紤]到從上方配置用于形成殼體的收容凹部及端子槽的上側(cè)模具,并且從下方配置用于形成殼體的底壁的孔部的下側(cè)模具。如上所述,在該專利文獻I的連接器中,由于端子的移動部及彈性臂部位于端子槽內(nèi),并且,該移動部在朝向端子槽的槽底的方向上無法進行彈性變位,因此上側(cè)模具在一體模塑成型時無法使移動部向與槽底脫離的方向變位。因此,該移動部及彈性臂部與條壁部之間的空間保持為狹窄的間隙的狀態(tài)。因此,上述上側(cè)模具對應上述間隙而進入的部分必需形成為能夠進入該狹窄的間隙的尺寸。近年來,由于對連接器的小型化的要求非常強烈、且端子被緊密排列,因此一般多將上述長度方向上的上述間隙設計成非常狹窄,從而以與該狹窄的間隙對應的尺寸制作上述上側(cè)模具的一部分的情況變得非常困難。并且,即使能夠以與這樣的狹窄的間隙對應的尺寸制作上述上側(cè)模具的一部分,但該上側(cè)模具的形狀復雜且制造困難,從而與上述間隙對應的部分的強度變得非常低。另一方面,在維持著端子槽的數(shù)量與殼體的長度方向尺寸、 換言之即維持端子的排列密度,通過將上述間隙的尺寸設計得較大、且簡化上側(cè)模具的形狀而使制造容易,同時欲使該上側(cè)模具的強度增大的條件下,必須減小上述條壁部的長度方向的尺寸,因而會導致該條壁部的強度的隨之降低。因此,使上述上側(cè)模具的制造容易并維持強度的情況、與維持殼體的突壁部的條壁部的強度的情況,在上述條件下成為相反的關系。從而,為了使兩者得到滿足,必須增大上述間隙及條壁部雙方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然而這會隨之導致連接器在該長度方向上的大型化,因此并非為優(yōu)選。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這樣的情形,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無需增大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而能夠使模具形成為簡單的形狀、并能夠維持該模具的強度及殼體的強度雙方。在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電連接器中,沿一個方向排列保持了多個端子的殼體具有底壁,該底壁與安裝對象面對置,且以該端子的排列方向為長度方向延伸;以及突壁部,該突壁部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且從該底壁向上方突出,用于與配套連接器嵌合,上述多個端子通過與上述殼體一體成型而保持于上述殼體,該端子具有被保持于上述殼體的被保持部;以及彈性臂部,該彈性臂部位于上述突壁部側(cè)且形成有接觸部,該彈性臂部形成為從基部經(jīng)由變形而成的移動部沿上述突壁部向上方延伸、且能夠在相對于上述長度方向成直角的寬度方向上進行彈性變位,上述基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靠上述底壁的位置將上述被保持部與彈性臂部連結(jié),在該彈性臂部的上端側(cè)形成有用于與配套連接器的配套端子接觸的上述接觸部,上述殼體的上述突壁部具有多個條壁部,該多個條壁部形成為在上述長度方向上隔開間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變位容許凹部,該變位容許凹部形成為,在相鄰的條壁部彼此之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并且從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該條壁部的側(cè)面的位置凹陷,能夠容許上述端子的彈性臂部的彈性變位。在所述電連接器中,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殼體形成有至少在變位容許凹部的下方位置貫通底壁的孔部,該變位容許凹部與該孔部連通,端子的上述基部和上述移動部位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外。在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電連接器中,由于在上述寬度方向上無法進行彈性變位的端子的移動部位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外,因此即使在使殼體與端子一體成型時不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增大變位容許凹部,也能夠形成為使該長度方向上的變位容許凹部整個范圍供下側(cè)模具使用。因此,通過從下方設置利用了該整個范圍的下側(cè)模具能夠形成變位容許凹部。其結(jié)果,能夠利用該下側(cè)模具形成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并能夠以簡單的形狀制作具有足夠的大小與強度的下側(cè)模具。即使設計為當完成連接器時彈性臂部在自由狀態(tài)下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內(nèi),由于不進行彈性變位的移動部位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外,并且當進行一體成型時下側(cè)模具使彈性臂部發(fā)生彈性變位而將其擠出到變位容許凹部外的位置,因此也不會妨礙該下側(cè)模具的設置。進而,在一體成型后,能夠經(jīng)由底部的孔部向下方拔出該下側(cè)模具。并且,無論處于自由狀態(tài)的彈性臂部位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外還是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內(nèi),由于當進行一體成型時彈性臂部必然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外即突壁部的周圍的空間,因此為形成該空間而從上方設置的上側(cè)模具不會被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制約,能夠使與上述彈性臂部對應的部分形成為向突壁部側(cè) 開口的槽部,能夠?qū)⒃摬鄄恐谱鞒蓮娜齻€方向包圍該彈性臂部,能夠以簡單的形狀制作上側(cè)模具。這樣,由于端子的彈性臂部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外,因此不會像以往那樣地該變位容許凹部的內(nèi)壁面存在于該彈性臂部的周圍,而是大幅地敞開。因此,由于上側(cè)模具的上述槽部的周圍部分在長度方向上以比現(xiàn)有的變位容許凹部的內(nèi)壁面與彈性臂部之間的間隙大的尺寸形成,因此能夠維持上側(cè)模具的強度。并且,由于無需像以往那樣地在進行一體成型時使與上述間隙對應的部分形成于上側(cè)模具,因此也可以不與為了維持該部分的強度而增大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對應地減小殼體的條壁部在相同方向上的尺寸。其結(jié)果,也能夠維持該條壁部的強度。并且,由于即使不增大模具及殼體的長度方向尺寸也能夠確保強度,因此能夠避免連接器大型化的情況。優(yōu)選地,殼體的突壁部具有從條壁部的側(cè)面突出的限制突部,該限制突部形成為其突出頂部對處于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的殼體的寬度方向上的配套連接器的位置進行限制,該限制突部形成為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條壁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這樣,通過使限制突部形成于條壁部,能夠在連接器嵌合過程中以及在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利用限制突部對上述寬度方向上的配套連接器位置進行限制。并且,由于限制突部形成為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條壁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與長度方向上的限制突部的尺寸形成為與條壁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程度相同的情況相比,能夠確保該長度方向上的限制突部與端子的彈性臂部之間大的間隔。因此,能夠避免在進行一體成型時上側(cè)模具的對應于該間隔的部分的長度方向上的尺寸減小。其結(jié)果,能夠使上側(cè)模具形成為簡單的形狀,并能夠維持該上側(cè)模具的強度。優(yōu)選地,殼體的限制突部分別形成于多個條壁部中任意的兩個以上的條壁部。由此,能夠利用形成于條壁部的限制突部在具有上述長度方向上的距離的兩處以上的位置對配套連接器的位置進行可靠的限制。殼體的限制突部可以形成于位于突壁部的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僅在位于突壁部的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形成限制突部,而在位于相鄰的變位容許凹部彼此之間的條壁部未形成限制突部,由此未形成限制突部的條壁部能夠相應地減小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夠?qū)崿F(xiàn)該長度方向上的殼體乃至連接器的小型化。并且,由于在位于上述兩端的條壁部彼此之間存在足夠的距離,因此即使該條壁部的位置僅有兩處,也能夠充分地限制配套連接器的位置。殼體的限制突部可以形成于相鄰的變位容許凹部彼此之間的條壁部,以及可以形成于位于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不僅在位于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而且在位于相鄰的變位容許凹部彼此之間的條壁部也形成殼體的限制突部,由此能夠更加可靠地限制上述寬度方向上的配套連接器的位置。并且,通過使限制力分散于多個限制突部,能夠減輕一個限制突部所受到的限制力的負擔。優(yōu)選地,通過使帶狀的金屬條片向其板厚方向彎曲而制作端子,該端子的基部通過與殼體的底壁一體成型而保持于殼體的底壁,該基部的兩側(cè)緣具有越朝向突壁部寬度越縮小的錐形部分,該錐形部分在上述底壁的對應部分被保持。在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若端子的彈性臂部的接觸部被按壓向配套連接器的配套端子而使得該彈性臂部向變位容許凹部內(nèi)進行彈性變位,則具有在殼體的寬度方向上朝向突壁部的成分的外力作用于基部。通過將上述錐形部分設置于端子的基部,由于該錐形部分在朝向突壁部的方向上楔狀地進入對該錐形部分進行保持的底壁的對應部分,因此能夠防止上述基部從底壁脫離。 如上所述,由于本發(fā)明中無法在上述寬度方向上進行彈性變位的端子的移動部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外,因此能夠在端子與殼體一體成型時以利用了變位容許凹部整個范圍的長度方向尺寸形成下側(cè)模具,從而能夠使該下側(cè)模具形成為具有足夠強度的簡單的形狀。并且,上側(cè)模具不會被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制約,能夠?qū)⑴c上述彈性臂部對應的部分制作成從三個方向包圍該彈性臂部的槽部,由于該槽部的周圍部分在長度方向上以比現(xiàn)有的變位容許凹部的內(nèi)壁面與彈性臂部之間的間隙大的尺寸形成,因此能夠以具有足夠強度的簡單的形狀制作上側(cè)模具。并且,由于無需像以往那樣地在一體成型時使與上述間隙對應的部分形成于模具,因此也可以不與為了維持該部分的強度而增大長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對應地減小殼體的條壁部在相同方向上的尺寸,從而也能夠維持殼體的強度。進而,由于即使不在長度方向上增大模具及殼體也能夠確保強度,因此能夠避免連接器大型化的情況。


      圖I是基于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的相對于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的剖面而示出的立體圖。圖2是將圖I的連接器的剖面與配套連接器的剖面一起示出的剖視圖。圖3是基于圖I的連接器的相對于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面的一部分而示出的剖視圖。圖4是從上方觀察圖I的連接器的突壁部附近的剖面而得的放大剖視圖。圖5是示出在端子與殼體一體成型時配置模具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其中,(A)圖示出端子的位置處的剖面,(B)圖示出殼體的限制突部的位置處的剖面。圖6是從上方觀察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的突壁部附近的剖面而得的放大剖視圖。標號說明I...連接器;2·..配套連接器;10·..殼體;11·..底壁;11Α·..孔部;12·..突壁
      部;12Α...變位容許凹部;12C...條壁部;12D...限制突部;20...端子;21...被保持部;22...彈性臂部;22A...接觸部;23...基部;23A...錐形部(錐形部分);25...移動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電連接器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第一實施方式>[連接器的結(jié)構]圖I是基于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的相對于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面而示出的立體圖。圖2是將圖I的連接器的剖面與配套連接器的剖面一起示出的剖視 圖,示出了連接器嵌合前的狀態(tài)。圖3是基于圖I的連接器的相對于寬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上的剖面的一部分而示出的剖視圖,示出了端子的基部位置處的剖面。圖4是從上方觀察圖I的連接器的突壁部附近的剖面而得的放大剖視圖。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I是安裝于電路基板(未圖示)上、且供后述的配套連接器2從上方嵌合連接的連接器,具有形成為大致長方體外形的合成樹脂制的殼體10 ;以及在該殼體10的長度方向上被排列保持于殼體10的多個金屬制的端子20。如圖I所示,上述殼體10具有底壁11,該底壁10與安裝對象面即電路基板的面對置、且以端子排列方向為長度方向延伸;突壁部12,該突壁部12在該長度方向上延伸并從該底壁11向上方突出;以及從該底壁11立起且將該突壁部12包圍的周壁。該周壁具有互相對置且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個側(cè)壁13 ;以及將該兩個側(cè)壁的端部彼此連結(jié)、且在相對于該長度方向成直角的寬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個端壁14。在上述周壁與突壁部12之間向上方開口的四角環(huán)狀的空間,形成為用于收容配套連接器2的嵌合部的收容凹部15。上述突壁部12在沿上述長度方向及上下方向延伸、且與上述側(cè)壁13的內(nèi)壁面對置的側(cè)面形成多個條壁部12C,該多個條壁部12C形成為在該長度方向上隔開規(guī)定間隔排列、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在相鄰的條壁部彼此之間形成有變位容許凹部12A,該變位容許凹部12A從該條壁部12C的側(cè)面的位置凹陷,能夠容許后述的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的彈性變位。如圖I及圖2所示,該變位容許凹部12A分別形成于突壁部12的兩側(cè)面,該兩側(cè)面的變位容許凹部12A在該突壁部12的上部被從上端向下方延伸的隔壁部12B在寬度方向(圖I及圖2中的左右方向)上分隔,從而分別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槽部,而在下部卻在上述寬度方向上互相連通,從而形成一個狹縫狀的空間。在圖3及圖4中能夠看到,變位容許凹部12A的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內(nèi)寬尺寸(圖4中的LI)形成為大于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的寬度尺寸(圖4中的L2),容許該彈性臂部22在上述寬度方向上容易地向變位容許凹部12A內(nèi)進行彈性變位。在圖I、圖3及圖4中能夠看到,彼此相鄰的條壁部12C的對置面形成為相對于上述長度方向成直角的面、且互相平行,將該對置面及兩側(cè)面的變位容許凹部12A彼此分隔的上述隔壁部12B的側(cè)面,形成處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12A的上部的槽部的內(nèi)壁面。突壁部12具有沿著上述長度方向并且從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各條壁部12C的側(cè)面突出的限制突部12D。在圖3及圖4中能夠看到,該限制突部12D形成為,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寬度尺寸(圖4中的L3)小于條壁部12C的寬度尺寸(圖4中的L4)。該限制突部12D形成為在連接器嵌合過程中以及在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其突出頂部在殼體10的寬度方向上與配套連接器2的嵌合部抵接,由此對該配套連接器2在該寬度方向上的位置進行限制。其結(jié)果,能夠防止因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被配套端子40過度按壓并變位而引起該彈性臂部22受到損傷的情況,即能夠防止所謂的“彈性減弱”。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限制突部12D位于相鄰的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彼此之間,因此即使在插拔配套連接器2時該配套連接器2在上述長度方向上不慎被撬開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相鄰的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彼此向相同方向變形而接觸的情況。并且,在圖I至圖3中能夠看到,該限制突部12D的上端位置位于比上述彈性臂部22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在連接器嵌合過程中,若配套連接器2在偏離上述寬度方向上的正式位置的位置開始嵌合,則該配套連接器2首先與上述限制突部12D的上端抵接。因此,能夠防止因在連接器嵌合 過程中配套連接器2與彈性臂部22的上端抵接而產(chǎn)生的該彈性臂部22的縱彎等損傷。如圖I及圖2所示,底壁11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的端子位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貫通的孔部11A,該孔部IlA在如后文所述那樣進行殼體10與端子20的一體模塑成型時,容許在被注塑的樹脂固化以后向下方拔出下側(cè)模具Pl (參照圖5的(A)圖、(B)圖)。該孔部IlA在殼體10的寬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且在包括上述突壁部12的范圍內(nèi)形成,變位容許凹部12A與孔部IlA連通。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上述孔部IIA在包括突壁部12的范圍內(nèi)形成,但是只要該孔部IlA在上述寬度方向上至少在與上述變位容許凹部12A對應的位置形成即可。在圖I及圖2中能夠看到,側(cè)壁13具有主側(cè)壁13A,該主側(cè)壁13A在上述長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延伸、且構成該側(cè)壁13的主要部分;以及凸狀的副側(cè)壁13B,該副側(cè)壁13B沿著該主側(cè)壁13A的外側(cè)面、且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上述主側(cè)壁13A對后述的端子20的倒U字狀的被保持部21在該倒U字狀部分的整個范圍內(nèi)進行保持。并且,上述副側(cè)壁13B對該被保持部21的倒U字狀部分的兩個腳部中位于外側(cè)的外側(cè)腳部21B的外側(cè)面進行保持。使金屬板條片在板厚方向上變形成大致橫S字狀而制作出端子20,該端子20在相對于突壁部12對稱、且排列成兩列的狀態(tài)下被保持于上述殼體10。該端子20具有被保持于殼體10的側(cè)壁13的呈倒U字狀的被保持部21 ;彈性臂部22,該彈性臂部22在該殼體10的寬度方向上的靠近突壁部12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具有自由端;基部23,該基部23被保持于殼體10的底壁11,在上述寬度方向上延伸,并將該被保持部21的一方的腳部(后述的內(nèi)側(cè)腳部21A)與彈性臂部22連結(jié);以及連接部24,該連接部24從被保持部21的另一方的腳部(后述的外側(cè)腳部21B)向殼體10外延伸,與電路基板(未圖示)上的對應電路釬焊連接。在圖I及圖2中能夠清楚地看到,端子20通過與殼體10的一體模塑成型而被上述被保持部21及基部23保持。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端子被殼體的側(cè)壁及底壁保持,但是保持端子的方式并非局限于此。例如在殼體不具有側(cè)壁這樣的連接器中,端子也可以僅被底壁保持。上述彈性臂部22形成為經(jīng)由變形而成的移動部25而沿上述突壁部12向上方延伸,能夠因其板厚方向上的變形而在上述寬度方向上進行彈性變位。彈性臂部22的自由端側(cè)構成的上端部分向側(cè)壁13凸出彎曲,形成為用于與后述的配套連接器2的配套端子40接觸的接觸部22A。在圖2中能夠看到,當彈性臂部22處于自由狀態(tài)時,該彈性臂部22及移動部25位于殼體10的變位容許凹部12A外。并且,上述接觸部22A的彎曲頂部比殼體10的限制突部12D的突出頂部更加突出。在圖2中能夠清楚地看到,被保持部21如上述那樣形成為倒U字狀,且具有一方的腳部21A(以下稱作“內(nèi)側(cè)腳部21A”),該腳部21A沿主側(cè)壁13A的內(nèi)側(cè)面延伸;以及沿主側(cè)壁13A的外側(cè)面延伸的另一方的腳部21B(以下稱作“外側(cè)腳部21B”)。上述內(nèi)側(cè)腳部21A形成有,以在其靠近上端的位置與上述接觸部22A對置的方式朝收容凹部15內(nèi)突出的鎖定部21A-1。在圖I中能夠看到,該鎖定部21A-1例如通過壓花加工等而形成,其寬度尺寸小于上述內(nèi)側(cè)腳部21A的寬度尺寸。該鎖定部21A-1通過與后述的配套連接器2的配套端子40的被鎖定部41B-1卡定而維持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并且通過在與該被鎖定部40B-1卡定時接觸而電導通還能夠發(fā)揮對上述接觸部22A進行輔助的作用。在圖I及圖2中能夠清楚地看到,被保持部21以從上方跨越主側(cè)壁13A的方式通過一體模塑成型而保持于該主側(cè)壁13A。對于該被保持部21,倒U字狀部分的內(nèi)側(cè)板面及側(cè)緣與主側(cè)壁13A面連接而被保持,將從該主 側(cè)壁13A露出的上述倒U字狀部分的外側(cè)板面設置在與主側(cè)壁13A的外表面形成同一面的位置。并且,通過將外側(cè)腳部21B的外側(cè)面(朝向與突壁部12相反側(cè)的面)埋設于上述主側(cè)壁13A與副側(cè)壁13B之間來保持被保持部21。在圖I中能夠看到,基部23在殼體10的寬度方向上的中間位置形成有錐形部23A,該錐形部23A從基部23的兩側(cè)緣突出、且越朝向突壁部12寬度越窄。該基部23埋設保持于殼體10的底壁11,該基部23的上表面與底壁11的上表面位于相同的高度,基部23的上表面向收容凹部15露出。在圖I及圖2中能夠看到,連接部24位于與底壁11的下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能夠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釬焊連接。在圖4中能夠看到,如上所述,殼體10的長度方向上(圖4中的左右方向)的變位容許凹部12A的內(nèi)寬尺寸LI大于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的寬度尺寸L2。并且,由于限制突部12D形成為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寬度尺寸L3小于條壁部12C的寬度尺寸L4,因此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相鄰的限制突部12D彼此間的內(nèi)寬距離L5大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12A的內(nèi)寬尺寸LI。因此,上述長度方向上的上述彈性臂部22與限制突部12D之間的距離L6,大于該長度方向上的上述彈性臂部22與變位容許突部12A的內(nèi)壁面之間的距離L7。[連接器的制造工序]按照以下要領制作連接器I。圖5是示出在端子20與殼體10的一體模塑成型過程中配置模具后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其中,(A)圖示出端子20的位置處的剖面,(B)圖示出殼體10的限制突部12的位置處的剖面。首先,在圖5的(A)圖、(B)圖中能夠看到,在下側(cè)模具Pl上的規(guī)定位置將端子20配置成在殼體10的寬度方向(圖5的(A)、(B)圖中的左右方向)上對稱,從上方配置上側(cè)模具P2、從側(cè)方(圖5的(A)、(B)圖中的右方及左方)配置橫向模具P3,使上側(cè)模具P2和橫向模具P3與上述下側(cè)模具Pl —起將上述端子20包圍。然后,在從注入口(未圖示)將液體狀的樹脂注入填充于模具彼此之間的空間以后,通過該樹脂的固化對殼體10進行成型。其結(jié)果,對該殼體10與端子20進行了一體模塑成型而制造完成了連接器I。在制造完成連接器I以后,經(jīng)由殼體10的底壁11的孔部IlA向下方拔出下側(cè)模具Pl。并且,向上方拆卸上側(cè)模具P2,向側(cè)方拆卸橫向模具P3。上述下側(cè)模具Pl及上側(cè)模具P2主要用于對殼體10的底壁11、突壁部12以及主側(cè)壁13A進行成型,橫向模具P3主要用于對副側(cè)壁13B進行成型。在圖5的㈧圖中能夠看到,上述下側(cè)模具Pl在板狀的基部PlA的寬度方向(圖5(A)圖中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具有從該基部PlA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P1B。該突出部PlB是用于形成包括變位容許凹部12A在內(nèi)的突壁部12的空間的部分,其寬度尺寸(與圖5的(A)圖的與紙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尺寸)與上述變位容許凹部12A的寬度尺寸相同。在該突出部PlB的上側(cè)部分與上述突壁部12的隔壁部12B對應地形成有凹陷的凹部P1C。如圖5的(A)、⑶圖所示,上述上側(cè)模具P2具有與收容凹部15對應的框狀部,在該框狀部中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個壁部P2A彼此之間形成有與突壁部12對應的凹部P2B。并且,在圖5的(A)圖中能夠看到,在殼體10的長度方向上的與端子20對應的位置,上述壁部P 2A具有內(nèi)側(cè)槽部P2C,該內(nèi)側(cè)槽部P2C以其內(nèi)側(cè)面與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及移動部25對應地凹陷而形成;以及外側(cè)槽部P2D,該外側(cè)槽部P2D以其外側(cè)面與被保持部21的內(nèi)側(cè)腳部21A對應地凹陷而形成。上述內(nèi)側(cè)槽部P2C形成為向突壁部12側(cè)開口,在一體成型時從三個方向包圍上述彈性臂部22。并且,上述外側(cè)槽部P2D形成為向與突壁部12相反側(cè)開口,在一體成型時從三個方向?qū)⑸鲜霰槐3植?1的內(nèi)側(cè)腳部21A包圍。在圖5的(A)圖中能夠看到,橫向模具P3在其側(cè)面具有凹部P3A,該凹部P3A形成為,在其側(cè)面,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的與端子20對應的位置與端子20的被保持部21對應地凹陷,并且還在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側(cè)壁13的范圍內(nèi)與副側(cè)壁13b對應地凹陷。在圖2中能夠看到,對于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1,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及移動部25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外,因此使變位容許凹部12A的寬度方向整個范圍供下側(cè)模具Pl使用。因此,由于通過從下方配置以該寬度方向整個范圍的寬度方向尺寸(圖4中的LI)形成的下側(cè)模具Pl的突出部P1B,而能夠形成變位容許凹部12A,因此能夠使下側(cè)模具Pl具有足夠的大小(寬度尺寸)及強度,且能夠以簡單的形狀制作使下側(cè)模具P1。在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I中,雖然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及移動部25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外,但是即使在僅移動部25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外、彈性臂部22以自由狀態(tài)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內(nèi)的情況下,也能夠利用上側(cè)模具Pl至P3制造連接器。這樣,即使在彈性臂部22以自由狀態(tài)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的情況下,由于在一體成型時從下方配置的下側(cè)模具Pl使彈性臂部22以擠出到變位容許凹部12A外的位置的方式彈性變位,因此該下側(cè)模具Pl的配置不會被彈性臂部22妨礙。S卩,無論彈性臂部22的位置如何,只要移動部25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外即可。并且,由于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臂部22在一體成型時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外、即位于收容凹部15,因此上側(cè)模具P2不會被上述變位容許凹部12A制約,因此能夠?qū)⑴c上述彈性臂部22對應的部分即內(nèi)側(cè)槽部P2C形成為,向突壁部12側(cè)開口、且從三個方向?qū)⒃搹椥员鄄?2包圍的槽部,形成為一方敞開的槽部。因此,能夠以簡單的形狀制作上側(cè)模具P2。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位于變位容許凹部12A外,因此該變位容許凹部的內(nèi)壁面不像以往那樣地存在于該彈性臂部22的周圍,而是大幅地敞開。因此,由于上側(cè)模具P2的上述內(nèi)側(cè)槽部P2C的周圍部分,能夠以在殼體10的長度方向上比現(xiàn)有的變位容許凹部12A的內(nèi)壁面與彈性臂部之間的間隙的尺寸(圖4中的L7)大的尺寸(圖4中的L6)形成,因此能夠以具有強度且簡單的形狀制作上側(cè)模具P2。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由于無需像以往那樣地在上側(cè)模具P2上形成與上述間隙對應的部分,因此無需為了維持該部分的強度而增大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寬度尺寸,并相應地減小殼體10的條壁部12C的相同方向上的寬度尺寸。其結(jié)果,還維持了該條壁部12C的強度。并且,由于不增大模具及殼體10的長度方向尺寸同時能夠確保強度,因此能夠避免連接器I大型化的情況。[配套連接器的結(jié)構]圖2所示的配套連接器2是安裝于其它電路基板(未圖示)的連接器,具有與連接器I的收容凹部15適合的框狀的嵌合部,該嵌合部嵌入于上述收容凹部15內(nèi),由此連接器彼此被嵌合連接。如圖2所示,該配套連接器2具有大致長方體外形的合成樹脂制的殼體30 ;以及在該殼體30的長度方向上通過與該殼體30 —體模塑成型而排列保持的多個金屬制的端子40 (以下,稱作“配套端子40”)。殼體30具有與上述其它電路基板對置的底壁31、以及從該底壁31立起的周壁,被該底壁31與周壁包圍、且朝圖2中的下方開口的空間形成為,在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收容連接器I的殼體10的突壁部12的收容凹部35。上述周壁具有互相對置、且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兩個側(cè)壁33,該側(cè)壁33對配套端子40進行排列保持。使金屬板條片在板厚方向上彎曲而制作配套端子40,該配套端子40在殼體30的寬度方向(圖2中的左右方向)上對稱、且以排列成兩列的狀態(tài)被保持于上述殼體30。具有被保持于上述側(cè)壁33的U字狀的嵌入部41 ;以及連接部44,該連接部44從該嵌入部41的兩個腳部中的位于收容凹部35側(cè)的一方的腳部41A(以下稱作“內(nèi)側(cè)腳部41A”),經(jīng)由彎曲而成的移動部45在上述寬度方向上延伸,并與上述其它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釬焊連接。在圖2中能夠清楚地看到,配套端子40通過與殼體30的一體模塑成型而被上述嵌入部41及移動部45保持。上述嵌入部41以從下方跨越側(cè)壁33的方式被埋設于該側(cè)壁33。該嵌入部41配置成U字狀部分的內(nèi)側(cè)板面及側(cè)緣被保持于側(cè)壁33,從該側(cè)壁33露出的上述U字狀部分的外側(cè)板面形成為與側(cè)壁33的外表面為同一面。殼體30的寬度方向(圖2中的左右方向)的上述嵌入部41的尺寸略微大于連接器I的端子20的接觸部22與鎖定部21A-1之間的間隔。對于位于上述嵌入部41的內(nèi)側(cè)腳部41A的收容凹部35側(cè)的、該內(nèi)側(cè)腳部41A的板面,其靠近底壁31的位置(圖2中的上側(cè)位置)的部分形成為,在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具有接觸壓力而與連接器I的端子20的接觸部22A接觸的對應接觸部41A-1。并且,對于位于從上述嵌入部41的另一方的腳部41B(以下稱作“外側(cè)腳部41B”)的收容凹部35脫離的位置的、該外側(cè)腳部41B的板面,其靠近底壁31的位置(圖2中的上側(cè)位置)處的部分凹陷而形成凹部,該凹部作為與上述端子20的鎖定部21A-1卡定的被卡定部41B-1而發(fā)揮功能。在圖2中能夠看到,連接部44位于與底壁31的下表面(圖2中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能夠與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釬焊連接。[配套連接器的制造工序]利用與連接器I用的模具不同的其它的上側(cè)模具以及下側(cè)模具(未圖示),通過對殼體30與配套端子40進行一體模塑成型來制作配套連接器2。 [連接器的嵌合動作]以下,對連接器I與配套連接器2的嵌合動作進行說明。首先,將連接器I以及配套連接器2分別與對應的電路基板的對應電路部釬焊連接。接下來,在圖2中能夠看到,使連接器I為收容凹部15向上方開口的姿勢,并且使配套連接器2形成為收容凹部35向下方開口的姿勢而將其配置于該連接器I的上方位置。進而,使配套連接器2向下方移動,使配套連接器2的嵌合部嵌入連接器I的收容凹部15內(nèi)。其結(jié)果,配套連接器2的配套端子40的嵌入部41擠壓拓展并進入連接器I的端子20的接觸部22A與鎖定部21A-1之間。進而,接觸部22A被朝變位容許凹部12A內(nèi)按壓,由此彈性臂部22進行彈性變位以進入該變位容許凹部12A內(nèi)。進而,若嵌入部41繼續(xù)進入,則上述接觸部22A具有接觸壓力而與上述嵌入部41的對應接觸部41A-1接觸,并且上述鎖定部21A-1與該嵌入部41的被鎖定部41B-1在上下方向上卡定。其結(jié)果,連接器的端子彼此電導通、且互相鎖定,連接器彼此的嵌合連接完畢。在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若連接器I的端子20的彈性臂部22在變位容許凹部12A內(nèi)朝突壁部12進行彈性變位,則具有在殼體10的寬度方向上朝向突壁部12的成分的外力作用于該端子20的基部23。其結(jié)果,由于該基部23的錐形部23A在朝向突壁部 12的方向上楔狀地插入對該錐形部23A進行保持的底壁11的對應部分,因此能夠防止該基部23從底壁11脫離。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形成為上述錐形部的上表面位于與底壁的上表面相同的高度、且向收容凹部內(nèi)露出,但是也可以取代該方式,不使錐形部的上表面露出,而是該錐形部整體被埋設于底壁內(nèi)。例如,通過使錐形部形成為越朝向其突出方向、即從基部的側(cè)緣脫離的方向越向下方傾斜這樣的形狀,能夠埋設錐形部整體。這樣,通過將錐形部整體埋設于底壁內(nèi),該錐形部向上方的移動被底壁的對應部分阻止。其結(jié)果,由于能夠更加可靠地阻止基部從上述底壁脫離,因此提高了防止端子脫落的效果。<第二實施方式>突壁部的各變位容許凹部的對置面不互相平行,而是形成為越朝向收容凹部側(cè)、即變位容許凹部的開口側(cè)越擴寬的傾斜面,本實施方式在上述這一點上與該對置面互相平行的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為中心進行說明,對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標號并將說明省略。圖6是從上方觀察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接器的突壁部12附近的剖面而得的放大剖視圖。在圖6中能夠看到,在本實施方式中,各變位容許凹部12A的對置面形成為越朝向收容凹部15 (參照圖I及圖2)側(cè)越擴寬的錐形面。通過以該方式將對置面形成為錐形面,與對置面平行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相比,在連接器的制造過程中,能夠在殼體10與端子20 —體成型后容易地從變位容許凹部12A拔出下側(cè)模具。并且,由于上述對置面彼此的寬度尺寸在整個突壁部12的寬度方向(圖6中的上下方向)上并不均勻,與對置面彼此平行的情況相比,容許對應于下側(cè)模具的變位容許凹部12A的部分的寬度尺寸多少存在少許誤差,因此該下側(cè)模具的制造變得容易?!醋冃卫惦m然在第一及第二實施方式中在突壁部的所有條壁部上設置限制突部,但是在限制突部具有足夠的強度的情況下,未必一定要在所有條壁部上設置,只要在多個條壁部中任意兩個以上的條壁部分別形成限制突部即可。這樣,通過在兩個以上條壁部形成限制突部,也能夠良好地限制配套連接器的位置。并且,還能夠不在位于相鄰的變位容許凹部彼此之間的條壁部形成限制突部,而是僅在位于突壁部的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形成限制突部。其結(jié)果,由于未形成限制突部的條壁部相應地能夠減小上述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夠?qū)崿F(xiàn)該長度方向上的殼體甚至連接器的小型化
      權利要求
      1.一種電連接器,其特征在干, 該電連接器的沿ー個方向排列保持多個端子的殼體具有 底壁,該底壁與安裝對象面對置,且以該端子的排列方向為長度方向延伸; 以及突壁部,該突壁部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延伸且從該底壁向上方突出,用于該電連接器與配套連接器的嵌合, 上述多個端子通過與上述殼體一體成型而保持于上述殼體, 該端子具有 被保持于上述殼體的被保持部;以及 彈性臂部,該彈性臂部位于上述突壁部側(cè)且形成有接觸部, 該彈性臂部形成為從基部經(jīng)由被彎曲而成的移動部并沿上述突壁部向上方延伸、且能夠在相對于上述長度方向成直角的寬度方向上進行彈性變位,上述基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靠上述底壁的位置將上述被保持部與彈性臂部連結(jié), 在該彈性臂部的上端側(cè)形成有用干與配套連接器的配套端子接觸的上述接觸部, 上述殼體的上述突壁部具有 多個條壁部,該多個條壁部形成為在上述長度方向上隔開間隔配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變位容許凹部,該變位容許凹部形成為,在相鄰的條壁部彼此之間,沿上述長度方向并且從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該條壁部的側(cè)面的位置凹陷,能夠容許上述端子的彈性臂部的弾性變位, 殼體形成有至少在變位容許凹部的下方位置將底壁貫通的孔部,該變位容許凹部與該孔部連通,端子的上述基部和上述移動部位于上述變位容許凹部外。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干, 殼體的突壁部具有從條壁部的側(cè)面突出的限制突部,該限制突部形成為其突出頂部對處于連接器嵌合狀態(tài)下的殼體的寬度方向上的配套連接器的位置進行限制,該限制突部形成為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條壁部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干, 殼體的限制突部分別形成于多個條壁部中任意的兩個以上的條壁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干, 殼體的限制突部形成于位于突壁部的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干, 殼體的限制突部形成于相鄰的變位容許凹部彼此之間并且形成于位于長度方向兩端的條壁部。
      6.根據(jù)權利要求I至權利要求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連接器,其特征在干, 通過使帶狀的金屬條片向其板厚方向彎曲而制作出端子,該端子的基部通過與殼體的底壁一體成型而保持于殼體的底壁,該基部的兩側(cè)緣具有越朝向突壁部寬度越縮小的錐形部分,該錐形部分被上述底壁的對應部分保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無需增大連接器長度方向上的尺寸,而能夠使模具形成為簡單的形狀、并能夠維持該模具的強度及殼體的強度雙方。在連接器中,端子的彈性臂部從基部經(jīng)由移動部沿突壁部向上方延伸、且能夠進行彈性變位,突壁部具有多個條壁部,該多個條壁部形成為在殼體的長度方向上隔開間隔、且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變位容許凹部,該變位容許凹部形成為在相鄰的條壁部彼此之間從該條壁部的側(cè)面的位置凹陷,能夠容許端子的彈性臂部的彈性變位,殼體形成有在變位容許凹部的下方位置將底壁貫通的孔部,變位容許凹部與孔部連通,端子的基部和移動部位于變位容許凹部外。
      文檔編號H01R13/46GK102629713SQ201210019969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1日
      發(fā)明者后藤雅之, 大井徹也, 綠川和彌 申請人:廣瀨電機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