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電池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100341閱讀:11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池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公開的技術涉及電池組及其端子配置。
      背景技術
      可充電的二次電池用作諸如蜂窩電話、筆記本計算機、攝像機、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的便攜式電子設備以及諸如吸塵器的家用電器的便攜式電源。在典型的家用吸塵器 中,吸塵器的電機使用交流(AC)電源驅(qū)動。然而,為了在沒有AC電源連接的空間中使用家用吸塵器,提供二次電池作為分離的電源。二次電池具有根據(jù)應用的容量,并且在許多應用中需要約100V的高容量或更高的電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ー個方面提供了 ー種用于實現(xiàn)高效充電和高功率放電的電池組。


      圖IA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處于放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和充電器的框圖;圖IB是與圖IA相應的電路圖;圖IC是圖IA的電池組放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的等效電路圖;圖2A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處于充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和充電器的電路圖;圖2B是圖2A的電池組充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的等效電路圖;圖3A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處于放電模式的電池組和充電器的電路圖;圖3B是圖3A的電池組放電模式的電池組的等效電路圖;以及圖4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電池組的充電/放電操作算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更加全面地描述多個示性實施例;然而,本發(fā)明的特征和方面可以以不同形式實施,并且不應解釋為限于這里闡明的實施例。而是,提供這些實施例以使本公開徹底和完整。圖IA是示出電池組100和充電器200的框圖,圖IB是與圖IA相應的電路圖。參照圖IA和圖1B,電池組100包括電池模塊110、電池管理單元120 (BMU)、以及諸如微控制器的控制單元130。
      電池模塊110包括多個電池單元(battery unit)。例如,如圖IA所示,電池模塊110可以包括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將電池模塊110描述為具有三個電池單元的電池模塊110,但是其他實施例具有不同數(shù)量的電池單元。電池單元111、112和113中的每一個都包括多個電池單體(battery cell)。電池單元111、112和113中的每一個所包括的多個電池單體相互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連接。此外,電池單元111、112和113分別包括端子。例如,如圖IA所示,第一電池單元111包括第一正極端子BI+和第一負極端子BI-。此外,第二電池單元112包括第二正極端子B2+和第二負極端子B2-。此外,第三電池單元113包括第三正極端子B3+和第三負極端子 B3-。電池管理單元120包括第一至第三單電池管理單元121、122和123、充電端子單元124、以及放電端子單元125。 第一單電池管理單元121包括第一充電/放電開關121a、第一熔絲(Fuse)單元121b、第一開關控制單兀121c、和第一充電/放電端子單兀121d。第一充電/放電開關121a可以由充電開關和放電開關組成。充電開關和放電開關可以電連接在第一電池單元111的第一正極端子BI+和第一單電池管理單元121的第一正極電池端子BI+之間。第一充電/放電開關121a允許第一電池單元111充電和放電,并且在發(fā)生過充電或過放電時用作主保護電路器件。第一熔絲單元121b可以由第一熔絲、第一熱電阻和第一熔絲開關組成。在這種情況下,當?shù)谝怀潆?放電開關121a損壞、故障或有其它不足時,第一熔絲單元121b可以用作輔助保護電路器件。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一熔絲開關由第一開關控制單元121c控制。第一開關控制單元121c根據(jù)充電/放電模式控制第一充電/放電開關121a的開關操作,從而控制第一電池單元111的充電和放電。此外,第一開關控制單元121c檢測第一電池單元111的一個或多個電壓,并基于檢測到的電壓執(zhí)行第一電池單元111的過充電/過放電保護和電壓平衡。第一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包括連接到第一熔絲單元121b的第一正極充電端子CPl+和第一正極放電端子DPI+、以及通過第一單電池管理單元121的第一負極電池端子BI-連接到第一電池單元111的第一負極端子BI-的第一負極充電端子CPl-和第一負極放電端子DPI-。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一電池單元111的第一正極端子BI+通過第一充電/放電(C/D)開關121a和第一熔絲單元121b連接到第一正極充電端子CPl+和第一正極放電端子DPI+。此外,第一電池單元111的第一負極端子BI-通過用于感測第一電池單元111的電流的電流傳感器121e連接到第一負極充電端子CPl-和第一負極放電端子DPI-。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池單元111的第一負極端子BI-直接連接到第一負極充電端子CPl-和第一負極放電端子DPI-。第二單電池管理單元122包括第二次充電/放電開關122a、第二熔絲單元122b、第二開關控制單元122c和第二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2d。第二充電/放電開關122a可以由充電開關和放電開關組成。充電開關和放電開關可以電連接在第二電池單元112的第二正極端子B2+和第二單電池管理單元122的第二正極電池端子B2+之間。第二充電/放電開關122a允許第二電池單元112充電和放電,并且在發(fā)生過充電或過放電時用作主保護電路器件。第二熔絲單元122b可以由第二熔絲、第二熱電阻和第二熔絲開關組成。在這種情況下,當?shù)诙潆?放電開關122a損壞、故障或有其它不足時,第二熔絲單元122b可以用作輔助保護電路器件。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二熔絲開關由第二開關控制単元122c控制。第二開關控制單元122c根據(jù)充電/放電模式來控制第二充電/放電開關122a的開關操作,從而控制第二電池單元112的充電和放電。此外,第二開關控制單元122c檢測第二電池單元112的一個或多個電壓,并基于檢測到的電壓執(zhí)行第二電池單元112的過充電/過放電保護和電壓平衡。第二充電/放電端子単元122d包括連接到第二熔絲單元122b的第二正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二正極放電端子DP2+、以及通過第二單電池管理単元122的第二負極電池端子B2-連接到第二電池單元112的第二負極端子B2-的第二負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二負極放電端子DP2-。
      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二電池單元112的第二正極端子B2+通過第二充電/放電開關122a和第二熔絲單元122b連接到第二正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二正極放電端子DP2+。此外,第二電池單元112的第二負極端子B2-通過用于感測第二電池單元112的電流的電流傳感器122e而連接到第二負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二負極放電端子DP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池單元112的第二負極端子B2-直接連接到第二負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二負極放電端子DP2-。第三單電池管理単元123包括第三充電/放電開關123a、第三熔絲單元123b、第三開關控制単元123c、和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単元123d。第三充電/放電開關123a可以由充電開關和放電開關組成。充電開關和放電開關可以電連接在第三電池單元113的第三正極端子B3+和第三單電池管理単元123的第三正極電池端子B3+之間。第三充電/放電開關123a允許第三電池單元113充電和放電,并且在發(fā)生過充電或過放電時用作主保護電路器件。第三熔絲單元123b可以由第三熔絲、第三熱電阻和第三熔絲開關組成。在這種情況下,當?shù)谌潆?放電開關123a損壞、故障或有其它不足時,第三熔絲單元123b可以用作輔助保護電路器件。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三熔絲開關由第三開關控制単元123c控制。第三開關控制単元123c根據(jù)充電/放電模式來控制第三充電/放電開關123a的開關操作,從而控制第三電池單元113的充電和放電。此外,第三開關控制単元123c檢測第三電池單元113的一個或多個電壓,并基于檢測到的電壓執(zhí)行第三電池單元113的過充電/過放電保護和電壓平衡。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3d包括連接到第三熔絲單元123b的第三正極充電端子CP3+和第三正極放電端子DP3+、以及通過第三單電池管理単元123的第三負極電池端子B3-連接到第三電池單元113的第三負極端子B3-的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3-和第三負極放電端子DP3-。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三電池單元113的第三正極端子B3+通過第三充電/放電開關123a和第三熔絲單元123b連接到第三正極充電端子CP3+和第三正極放電端子DP3+。此外,第三電池單元113的第三負極端子B3-通過用于感測第三電池單元113的電流的電流傳感器123e而連接到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3-和第三負極放電端子DP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電池單元113的第三負極端子B3-直接連接到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3-和第三負極放電端子DP3-。充電端子單元124包括第一至第三正極充電端子CP1+、CP2+和CP3+,以及第一至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I-、CP2-和CP3-。充電端子單元124具有用于單一物理單元中的第一至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122d和123d的充電端子。因此,充電端子單元124的第一正極充電端子CP1+、第二正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三正極充電端子CP3+ —一對應地電連接到分別包括在第一至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122d和123d中的第一正極充電端子CP1+、第二正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三正極充電端子CP3+。此外,充電端子單元124的第一負極充電端子CP1-、第二負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3- —一對應地電連接到分別包括在第一至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122d和123d中的第一負極充電端子CP1-、第二負極充電端子CP2-和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3-。放電端子單元125包括第一至第三正極放電端子DP1+、DP2+和DP3+,以及第一至 第三負極放電端子DPI-、DP2-和DP3-。放電端子單元125具有用于單一物理單元中的第一至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122d和123d的放電端子。充電端子單元124的正極充電端子與負極充電端子相互間隔開,正極放電端子與負極放電端子也相互間隔開。此外,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與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間隔一距離,該距離大于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的間距且大于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的間距。放電端子單元125的第一正極放電端子DPI+、第二正極放電端子DP2+和第三正極放電端子DP3+——對應地電連接到分別包括在第一至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122d和123d中的第一正極放電端子DPI+、第二正極放電端子DP2+和第三正極放電端子DP3+。此外,放電端子單元125的第一負極放電端子DPI-、第二負極放電端子DP2-和第三負極放電端子DP3-——對應地電連接到分別包括在第一至第三充電/放電端子單元121d、122d和123d中的第一負極放電端子DPI-、第二負極放電端子DP2-和第三負極放電端子DP3-。連接控制單元130具有控制器135,如果電池組100和充電器200相互連接,則控制器135確定充電器200是否連接到外部電源,并且確定是否保持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的串聯(lián)連接。控制器135包括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多個放電控制端子、以及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如果電池組100連接到充電器200,則連接控制單元13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可以連接到充電器20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連接控制單元13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包括正極充電識別單元TBl和負極充電識別單元TB2。同樣,充電器20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包括正極充電識別單元TBl和負極充電識別單元TB2。如果電池組100連接到充電器200,則連接控制單元130的正極充電識別單元TBl連接到充電器200的正極充電識別單元TBl,以及連接控制單元130的負極充電識別單元TB2連接到充電器200的負極充電識別單元TB2。連接控制單元130通過連接控制單元13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檢測充電器200的電壓,并且根據(jù)檢測到的電壓的電平是否從“高”轉(zhuǎn)向“低”、或從“低”轉(zhuǎn)向“高”、或者是否保持在低電平來控制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的開關操作。放電控制端子可以由第一至第三正極放電控制端子和第一至第三負極放電控制端子組成。例如,第一至第三正極放電控制端子和第一至第三負極放電控制端子一一對應地分別電連接到放電端子単元125的第一至第三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I+、DP2+和DP3+以及第一至第三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1-、DP2-和DP3-。第一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l+電連接到組正極端子P1+,而且第三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3-電連接到組負極端子P3-。組正極端子Pl+和組負極端子P3-是當電池組100放電時連接到外部負載的端子。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電連接在放電控制端子之間。例如,如圖IA和圖IB所示,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可以電連接在第一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l-和第二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2+之間。此外,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可以電連接在第二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2-和第三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3+之間。此外,ニ極管Dl和D2可以連接在第一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l-和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之間、以及第ニ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2-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之間。ニ極管Dl和D2允許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連接,以便當電池組放電時輸出放電電流。當電池組充電時,ニ極管Dl和D2防止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之間的電流路徑連接。如 圖IA所示,當電池組100處于放電備用模式(即,自然放電狀態(tài))時,連接控制單元130接通(on)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從而電連接第一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l-和第二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2+以及第二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2-和第三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3+。如果第一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l-和第二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2+相互連接,則第一電池單元111的第一負極端子BI-和第二電池單元112的第二正極端子B2+相互連接。如果第二負極放電控制端子DP2-和第三正極放電控制端子DP3+相互連接,則第二電池単元112的第二負極端子B2-和第三電池單元113的第三正極端子B3+連接,從而在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之間建立串聯(lián)連接。連接控制單元130不僅在放電備用模式而且在放電模式下接通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從而在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之間建立串聯(lián)連接。充電器200包括多個輸出端子以及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充電器200的輸出端子配置為以一対一的關系對應于充電端子単元124的第一至第三正極充電端子CP1+、CP2+和CP3+以及第一至第三負極充電端子CPI-、CP2-和CP3-。例如,充電器200的多個輸出端子由第一至第三正極輸出端子和第一至第三負極輸出端子組成。當電池組100連接到充電器200時,充電器200的第一至第三正極輸出端子連接到充電器200的正極充電識別單元TB1,充電器200的第一至第三負極輸出端子連接到充電器200的負極充電識別単元TB2。因此,當電池組100連接到充電器200時,例如,在正極充電識別單元TBl和負極充電識別單元TB2中可以形成高電平電勢。參照附圖描述根據(jù)ー實施例的電池組100的功能。圖IC是圖IA的電池組放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的等效電路圖。圖2A是示出根據(jù)一實施例的、處于充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和充電器的電路圖,圖2B是圖2A的電池組充電備用模式的電池組的等效電路圖。圖3A是示出根據(jù)ー實施例的、處于放電模式的電池組和充電器的電路圖,圖3B是圖3A的電池組放電模式的電池組的等效電路圖。圖4是示出根據(jù)一實施例的、電池組的充電/放電算法的流程圖。I.放電備用模式為了識別電池組100的當前模式,連接控制單元130通過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連續(xù)檢測電池組100的電壓(S410)。連接控制單元130確定檢測到的電壓的電平是高(S420A)還是低(S420B)。如果檢測到的電壓的電平為低(S420B),則連接控制單元130識別電池組處于放電備用模式(S460)。在這種情況下,連接控制單元130接通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以串聯(lián)連接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S470)。當電池組100沒有由充電器200充電或者沒有通過連接到外部負載進行放電時,即,處于自然放電狀態(tài)(這可以由圖IB所示的等效電路表示),連接控制單元130接通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以保持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彼此串聯(lián)連接。
      2.充電模式當連接到外部電源的充電器200的輸出端子連接到電池組100的充電端子單元124時,通過連接控制單元13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檢測的電壓的電平從“低”轉(zhuǎn)向“高”(S420A)。連接控制單元130將電池組100的模式識別為充電模式(S430)。因此,連接控制單元130關斷(off)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 (S440)。在這種情況下,放電端子單元125的放電端子相互斷開電連接,從而打開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中的每一個之間的連接。然后,將充電器200的輸出端子連接到電池組100的充電端子單元124 (S450)。由于充電端子單元124的各個充電端子分別連接到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的端子,所以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關于充電器200并聯(lián)連接(S450)。因此,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在它們并聯(lián)連接的狀態(tài)下進行充電(S450 )。然而,如果充電器200的輸出端子連接到電池組100的充電端子單元124,但是充電器200沒有連接到外部電源,則通過連接控制單元130的充電識別單元TBl和TB2檢測的電壓的電平為低的。因此,連接控制單元130保持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相互串聯(lián)連接。3.放電模式電池組100的放電模式識別和功能與放電備用模式識別和功能相似。由于連接控制單元130的功能,如果電壓電平為低(S420B),則連接控制單元130識別放電模式(S460)。在這種情況下,連接控制單元130接通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以使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 (S470)彼此串聯(lián)連接。如果組放電端子Pl+和P3-連接到外部負載,則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在它們串聯(lián)連接的狀態(tài)下通過組放電端子Pl+和P3-進行放電(S480)。無論電池組100是處于放電備用模式下或處于放電模式下,連接控制單元130都執(zhí)行類似的開關控制操作。也就是說,由于連接控制單元130在放電備用模式下和放電模式下都接通第一放電控制開關SWl和第二放電控制開關SW2,所以在這兩種情況下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111、112和113都相互串聯(lián)連接。雖然以上已經(jīng)描述了電池組100的自動開關操作控制,但是還可以進行手動開關操作控制而不偏離各個實施例的特征。根據(jù)各個方面,在充電過程中通過使電池單元相互并聯(lián)連接來使電池單元充電,從而降低電池組的總充電時間,以及在放電過程中通過使電池単元相互串聯(lián)連接來使電池單元放電,從而實現(xiàn)更高輸出的電池組。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使用低容量充電器為高容量電池組充電。例如,可以使用100V直流(DC)輸出電壓的充電器為300V DC輸出電壓的電池組充電。也就是說,在放電過程中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串聯(lián)連接,并提供300VDC輸出電壓,而在充電過程中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關于充電器并聯(lián)連接,從而對具有100V DC輸出的第一至第三電池單元充電。 這里已經(jīng)描述了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采用了特定術語,但是僅以一般和描述性意義而非限制性目的來使用和解釋這些術語。因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可以在形式和細節(jié)上進行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ー種電池組,包括 多個正極和負極電池端子,配置為連接到多個電池単元; 多個正極充電端子,每個正極充電端子連接到正極電池端子之一; 多個正極放電端子,每個正極放電端子連接到正極電池端子之一; 多個負極充電端子,每個負極充電端子連接到負極電池端子之一; 多個負極放電端子,每個負極放電端子連接到負極電池端子之一; 多個放電控制開關,連接到正極放電端子和負極放電端子;以及 控制單元,配置為控制放電控制開關的狀態(tài)從而選擇性地串聯(lián)連接電池單元。
      2.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其中,電池組配置為通過正極放電端子和負極放電端子向負載提供電カ,并且通過正極充電端子和負極充電端子使電池單元充電。
      3.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相互間隔開且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相互間隔開,其中,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與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間隔ー距離,該距離大于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的間距且大于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的間距。
      4.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其中 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形成為充電端子単元;以及 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形成為放電端子単元, 其中,充電端子単元與放電端子單元間隔開。
      5.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還包括ニ極管,該ニ極管位于放電控制開關之一與放電端子之一之間。
      6.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還包括多個ニ極管,每個ニ極管分別位于放電控制開關之一與放電端子之一之間。
      7.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每個放電控制開關配置為選擇性地將ー個電池單元的正極放電端子串聯(lián)連接到下ー個電池單元的負極放電端子。
      8.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每個正極充電端子和負極充電端子配置為連接到外部充電器。
      9.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控制單元配置為控制放電控制開關的狀態(tài),使得如果電池組未正被充電,則使電池單元串聯(lián)連接。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控制單元配置為與外部充電器通信以確定電池組是否正被充電。
      11.ー種電池組,包括 多個電池単元,每個電池単元配置為通過外部充電器単獨充電,并且通過向外部負載提供電カ來放電; 多個開關,連接到電池單元;以及 控制單元,配置為控制開關,使得如果電池組未正被充電,則使電池單元串聯(lián)連接。
      12.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電池組配置為通過正極放電端子和負極放電端子向負載提供電カ,并且通過正極充電端子和負極充電端子使電池單元充電。
      13.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相互間隔開且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相互間隔開,其中,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與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間隔ー距離,該距離大于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的間距且大于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的間距。
      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所述的電池組,其中 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形成為充電端子單元;以及 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形成為放電端子單元, 其中,充電端子單元與放電端子單元間隔開。
      15.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組,還包括二極管,該二極管位于開關之一與電池單元之一之間。
      16.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組,還包括多個二極管,每個二極管位于開關之一與電池單元之一之間。
      17.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每個開關配置為選擇性地將一個電池單元的正極放電端子串聯(lián)連接到下一個電池單元的負極放電端子。
      18.如權(quán)利要求1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控制單元配置為與外部充電器通信以確定電池組是否正被充電。
      19.一種電池組,包括 多個電池單元,每個電池單元具有正極端子和負極端子;以及控制單元,其配置為提供使電池單元放電的第一配置,在第一配置中電池單元連接,該控制單元還配置為提供使電池單元充電的第二配置,在第二配置中電池單元不連接。
      20.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電池組,其中,在第一配置中,電池單元串聯(lián)連接。
      21.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電池組,其中,電池組配置為通過正極放電端子和負極放電端子向負載提供電力,并且通過正極充電端子和負極充電端子使電池單元充電。
      22.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相互間隔開且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相互間隔開,其中,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與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間隔一距離,該距離大于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的間距且大于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的間距。
      23.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 正極和負極充電端子形成為充電端子單元;以及 正極和負極放電端子形成為放電端子單元, 其中,充電端子單元與放電端子單元間隔開。
      24.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電池組,還包括 多個開關,連接到電池單元;以及 二極管,位于開關之一與電池單元之一之間。
      25.如權(quán)利要求24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每個開關配置為選擇性地將一個電池單元的正極放電端子串聯(lián)連接到下一個電池單元的負極放電端子。
      26.如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控制單元配置為與外部充電器通信以確定電池組是否正被充電。
      27.如權(quán)利要求21所述的電池組,其中,每個正極充電端子和負極充電端子配置為連接到外部充電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電池組。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池組包括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包括多個電池單元。電池組還包括電池管理單元,該電池管理單元包括電連接到多個電池單元的端子的多個充電端子和多個放電端子,并且該電池管理單元控制電池模塊的充電/放電。電池組還包括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包括電連接到多個放電端子的多個放電控制端子、安裝在多個放電控制端子中的每一個之間的放電控制開關、以及充電識別單元,并且該控制單元根據(jù)由充電識別單元檢測到的電壓的電平來控制放電控制開關的操作。
      文檔編號H01M10/44GK102800903SQ20121016685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5月26日
      發(fā)明者金奉永, 申基鎬 申請人:三星Sdi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