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包括:一殼體;一第一信號連接埠,用來連接到一可移動式移動裝置;一傳輸線,耦接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且當對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施力以脫離所述殼體時,所述傳輸線靠近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的一端由所述殼體的一第一容置空間與所述殼體分離;一活動推桿,包括一支撐桿及一推鈕連接到所述支撐桿,其中當對所述推鈕施力時,所述活動推桿沿所述殼體的一溝槽移動;以及一第二信號連接埠,耦接所述傳輸線,用來連接到一電子裝置,且當所述活動推桿由所述溝槽的一第一限位點移動至所述溝槽的一第二限位點時,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埠由所述殼體內(nèi)部移動直到突出所述殼體。
【專利說明】傳輸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輸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傳輸數(shù)據(jù)、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颈尘凹夹g(shù)】
[0002]傳輸線是一種使數(shù)據(jù)可大量且快速地在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之間傳輸?shù)拿浇?,并且同時可使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的電力傳輸至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而使可移動式移動裝置進行充電。隨著可移動式移動裝置的普及,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其他消費性電子產(chǎn)品之間的數(shù)據(jù)傳輸以及可移動式移動裝置的充電功能也越趨重要。然而,因為現(xiàn)有的傳輸線為長直導(dǎo)線,若用戶在攜帶的過程中未妥善收納傳輸線,往往會使傳輸線打結(jié),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如何使傳輸線能便于收納,已成為業(yè)界所努力的目標之一。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因此,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種傳輸裝置,其可傳輸數(shù)據(jù),便于收納,且能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0004]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包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背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一溝槽及設(shè)置在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側(cè)的一第一容置空間,所述溝槽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一第一限位點及一第二限位點;一第一信號連接埠,用來連接到一可移動式移動裝置,并選擇性地容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一傳輸線,耦接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并選擇性地容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且當對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施力以脫離所述殼體時,所述傳輸線靠近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的一端與所述殼體分離;一活動推桿,包括一推鈕及一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以可活動的方式設(shè)置在所述溝槽中,以使所述活動推桿的一最大移動范圍等于所述溝槽的面積,所述推鈕連接到所述支撐桿并突出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當對所述推鈕施力時,所述活動推桿沿所述溝槽移動;以及一第二信號連接埠,耦接所述傳輸線,用來連接到一電子裝置,且當所述活動推桿由所述第一限位點移動至所述第二限位點時,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埠由所述殼體內(nèi)部移動直到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埠突出所述殼體。
[0005]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包括一第一固定件,且所述殼體包括一第二固定件對應(yīng)所述第一固定件設(shè)置。
[0006]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別是一磁鐵及一鐵件。
[0007]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埤具有一止滑表面。
[0008]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還包括一背蓋,所述背蓋包括至少一第一卡合件,所述殼體包括至少一第二卡合件,且通過鎖合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與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可將所述背蓋結(jié)合至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表面。
[0009]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與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分別是一公件及一母件。
[0010]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殼體還具有一缺口,當對所述背蓋對應(yīng)在所述缺口的一位置施力時,所述背蓋脫離所述殼體。
[0011]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用以置放一可移動式移動裝置的一工具針。
[0012]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一卡槽,用以置放或讀取一用戶身份模塊(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卡、微用戶身份模塊(micro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micro SIM)卡、安全數(shù)位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SD card)及微安全數(shù)位卡(micro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micro SD card)中至少一種。
[0013]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還包括一活動掛鉤,設(shè)置在所述殼體的一側(cè),用以吊掛所述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
[0014]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埤是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Bus, USB)信號連接埠。
[0015]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殼體包括至少一突出部,設(shè)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的至少一邊緣,且所述殼體具有一弧狀表面,環(huán)繞所述第一容置空間設(shè)置,用以保持所述傳輸線容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
[0016]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傳輸線包括一端點以固定在所述殼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A、1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操作在收納模式及使用模式時的正面示意圖。
[0018]圖1C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的內(nèi)部示意圖。
[0019]圖1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的背面內(nèi)部示意圖。
[0020]圖2A、2B為圖1A的傳輸裝置由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的正面示意圖。
[0021]圖2C、2D為圖1A的傳輸裝置由使用模式轉(zhuǎn)換至收納模式的正面示意圖。
[0022]圖3A、3B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操作在收納模式及使用模式時的正面示意圖。
[0023]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24]10,20傳輸裝置
[0025]100、200 殼體
[0026]101、201 第一容置空間
[0027]102溝槽
[0028]1022第一限位點
[0029]1024第二限位點
[0030]104第一表面
[0031]105第二表面
[0032]106突出部
[0033]107 弧狀表面
[0034]108第二固定件
[0035]110、210 傳輸線
[0036]112端點[0037]114,214信號連接埠
[0038]116止滑表面
[0039]118第一固定件
[0040]120活動推桿
[0041]122推鈕
[0042]124支撐桿
[0043]130、230信號連接埠
[0044]140活動掛鉤
[0045]Gl間隙
[0046]151第二容置空間
[0047]152、154卡槽
[0048]156第 二卡合件
[0049]158缺口
[0050]160背蓋
[0051]166第--^合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52]請參考圖1A至圖1D,圖1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10操作在收納模式時的正面示意圖,圖1B為傳輸裝置10操作在使用模式時的正面示意圖,圖1C為傳輸裝置10的內(nèi)部示意圖,以及圖1D為傳輸裝置10的背面內(nèi)部示意圖。如圖1A至圖1C所示,傳輸裝置10的外部包括一殼體100、一信號連接埠114、一傳輸線110、一活動推桿120、一信號連接埠130及一活動掛鉤140。殼體100的一第一表面104具有一溝槽102,由一第一限位點1022延伸至一第二限位點1024?;顒油茥U120包括一推鈕122及一支撐桿124(如圖1C所示),推鈕122連接到支撐桿124并突出殼體100的第一表面104,通過推動推鈕122,可使支撐桿124滑動在殼體100的溝槽102中(第一限位點1022至第二限位點1024)。傳輸線110可通過其端點112而固定在殼體100,且傳輸線110的一端設(shè)有信號連接埠114,以連接到一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而傳輸線110的另一端則設(shè)有信號連接埠130,用來連接到一電子裝置,則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電子裝置可交換數(shù)據(jù)??梢苿邮揭苿友b置可以是智慧型手機、個人數(shù)字助理(PDA)、平板計算機、電子書等,但不以此為限;電子裝置則可為筆記本計算機(notebook)、個人計算機等,但也不以此為限。另外,活動掛鉤140是設(shè)置在殼體100的一側(cè),用戶可通過活動掛鉤140而吊掛傳輸裝置10,以增加可移動式移動裝置配件的可攜性。
[0053]更進一步地,如圖1C所示,殼體100的側(cè)面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間101、一突出部106與一弧狀表面107。第一容置空間101設(shè)置在殼體100的至少一側(cè),弧狀表面107是環(huán)繞第一容置空間101設(shè)置,其彎曲弧度近似傳輸線110的外型。而突出部106設(shè)置在殼體100的第一容置空間101的邊緣,并稍微突起在第一容置空間101的邊緣。在此情形下,當傳輸線110容置在殼體100的第一容置空間101時,傳輸線110可限制在第一容置空間101中,而不易滑出第一容置空間101,以妥善將傳輸線110收納在殼體100的第一容置空間101中。[0054]另一方面,如圖1C所不,信號連接埤114可包括一第一固定件118,且殼體100可包括一第二固定件108對應(yīng)第一固定件118設(shè)置在第一容置空間101中。第一固定件118及第二固定件108可分別為一磁鐵及一鐵件,因此可通過第一固定件118吸附第二固定件108,而使信號連接埠114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間101中。其中,第一固定件118及第二固定件108除了可為磁鐵及鐵件,也可為其他能固定的材料,而不限于此。在第二固定件108為一磁鐵的情況下,第二固定件108也可直接吸附信號連接埠114,而無須第一固定件118。
[0055]此外,如圖1D所示,殼體100的第二表面105上設(shè)有一背蓋160,其內(nèi)部形成有卡槽152、154及一第二容置空間151。卡槽152、154用以置放卡片,例如用戶身份模塊(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卡、微用戶身份模塊(micro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micro SIM)卡、安全數(shù)位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 SD card)及微安全數(shù)位卡(micro 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micro SD card)等。第二容置空間 151 則可置放可移動式移動裝置的工具針,通過工具針可拆卸或安裝可移動式移動裝置中的卡片。再者,為使背蓋160可固定至殼體100的第二表面105,背蓋160與殼體100分別包括多個第—^合件166與多個第二卡合件156。其中,第—^合件166分別對應(yīng)第二卡合件156設(shè)置,
且第--^合件166與第二卡合件156分別為公件及母件,因此通過固定第--^合件166與
第二卡合件156,可將背蓋160穩(wěn)固地結(jié)合至殼體100。此外,殼體100還具有一缺口 158,因此背蓋160對應(yīng)在缺口 158的位置可成為比較優(yōu)良的施力點。同時,若適當設(shè)計第一^^合件166與第二卡合件156相對于缺口 158的配置方式,則當用戶對背蓋160對應(yīng)缺口 158的位置施力時,背 蓋160可較為容易地脫離殼體100。
[0056]關(guān)于傳輸裝置10的操作方式,請進一步參考圖2A至圖2D。圖2A、2B分別為傳輸裝置10由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的正面示意圖。圖2C、2D分別為傳輸裝置10由使用模式轉(zhuǎn)換至收納模式的正面示意圖。首先,如圖2A所示,傳輸裝置10操作在收納模式,因此活動推桿120位于溝槽102的第一限位點1022,傳輸線110容置在殼體100的第一容置空間101中。此時,若一用戶欲使用傳輸裝置10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也就是說,將傳輸裝置10由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則用戶可對信號連接埠114施力,而使信號連接埠114由殼體100拔出,使信號連接埠114及傳輸線110與殼體100分離。
[0057]接著,如圖2B所示,用戶可對推鈕122施力,而使活動推桿120沿殼體100的溝槽102移動。當活動推桿120由溝槽102的第一限位點1022移動至第二限位點1024時,信號連接埠130由殼體100內(nèi)部向外移動直到突出殼體100。換句話說,當傳輸裝置10操作在使用模式時,活動推桿120移動至第二限位點1024而不再位于溝槽102的第一限位點1022,使得信號連接埠130突出殼體100而可連接到電子裝置,信號連接埠114可相對殼體100自由活動而可連接到可移動式移動裝置,因此傳輸裝置10可將數(shù)據(jù)傳輸在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電子裝置之間。
[0058]簡言之,通過分離傳輸線110與殼體100,并移動活動推桿120而使信號連接埠130突出殼體100,可將傳輸裝置10由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時,以使數(shù)據(jù)可大量且快速地在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電子裝置之間傳輸。
[0059]另一方面,當要收納傳輸線110及信號連接埠114、130時,也就是說將傳輸裝置10轉(zhuǎn)換至收納模式,則如圖2C所示,用戶可對推鈕122施力時,使活動推桿120沿殼體100的溝槽102而由第二限位點1024移動至第一限位點1022,此時,信號連接埠130也由殼體100外部移動至殼體100內(nèi),也就是說通過推鈕122推回溝槽102的第一限位點1022,可將信號連接埠130收納至殼體100內(nèi)。
[0060]接著,如圖2D所示,用戶可將信號連接埠114及傳輸線110收回容置空間101中,換句話說,傳輸線110整體及信號連接埠114均收納在殼體100中,因此傳輸裝置10有較小的總體積。并且,傳輸裝置10通過可互相固定的第一固定件118與第二固定件108,而使信號連接埠114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間101中,并通過突出部106與弧狀表面107,而使傳輸線110妥善收納在第一容置空間101中。據(jù)此,當傳輸裝置10操作在收納模式時,傳輸線110得以妥善收納,因此在攜帶時不會被隨意纏繞,且不易打結(jié)或扭曲。
[0061]簡言之,通過移動活動推桿120可使信號連接埠130收回至殼體100內(nèi),并將信號連接埠114及傳輸線110固定至第一容置空間101中,可將傳輸裝置10由使用模式轉(zhuǎn)換至收納模式時,并呈現(xiàn)較小的體積而易于攜帶,且能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0062]由于傳輸裝置10可在使用模式與收納模式之間轉(zhuǎn)換,因此傳輸裝置10除了可在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電子裝置之間傳輸數(shù)據(jù),更重要的是,其可快速且便利地收納傳輸線110、信號連接埠114及信號連接埠130。
[0063]需注意的是,傳輸裝置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當可據(jù)以做不同的修飾,而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殼體100可為塑膠殼體,因此可使傳輸裝置10較為輕薄,殼體100也可為金屬殼體,以使殼體100更為堅固耐用,但不限于此,并且,殼體100可為透明殼體或不透明殼體。信號連接埤130可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信號連接埠,但不限于此。此外,為使傳輸裝置10能更方便地操作在收納模式或使用模式,傳輸裝置10的元件設(shè)置位置、形狀等可根據(jù)不同系統(tǒng)需求與設(shè)計考慮而適當調(diào)整。舉例來說,活動推桿120的推鈕122可為圓形或長條形,以方便用戶移動推鈕122,但不限于此。
[0064]另一方面,當傳輸裝置10操作在使用模式時,為使用戶能方便地將信號連接埠114及傳輸線110靠近信號連接埠114的一端移出殼體100,信號連接埠114可具有一止滑表面116,以提供一著力點。并且,當傳輸線110收納在殼體100的第一容置空間101中時,第一容置空間101靠近信號連接埠114的位置比較優(yōu)良地與信號連接埠114相隔一間隙Gl,因此用戶能更容易地施力使信號連接埠114與殼體100分離。
[0065]此外,傳輸裝置10的元件設(shè)置位置也可適當調(diào)整,而增加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時的便利性。詳細而言,請參考圖3A與圖3B,圖3A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20操作在收納模式時的正面示意圖,圖3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傳輸裝置20操作在使用模式時的正面示意圖。傳輸裝置20是由傳輸裝置10所衍生,傳輸裝置20與傳輸裝置10的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故相同元件沿用相同符號表示。傳輸裝置20與傳輸裝置10的主要差異在在,信號連接埠214是設(shè)置在信號連接埠230前,因此僅推動活動推桿120即可使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詳細而言,當傳輸裝置20操作在收納模式時,如圖3A所示,活動推桿120位于溝槽102的第一限位點1022,傳輸線210容置在殼體200的第一容置空間201中。當傳輸裝置20操作在使用模式時,則如圖3B所示,活動推桿120移動至第二限位點1024,信號連接埠230突出殼體100而可連接到電子裝置,且信號連接埠214可相對殼體100自由活動而可連接到可移動式移動裝置。換句話說,當用戶對推鈕122施力而使活動推桿120由溝槽102的第一限位點1022移動至第二限位點1024時,信號連接埠230由殼體200內(nèi)部移動直到信號連接埠230突出殼體200,且由在信號連接埠214是設(shè)置在信號連接埠230前,信號連接埠214同時受到信號連接埠230的推擠而使傳輸線210與殼體200分離。
[0066]由上述可知,若傳輸線210的信號連接埠214是設(shè)置在信號連接埠230前,則當信號連接埠230突出殼體200時,信號連接埠214將受到信號連接埠230的推擠而使傳輸線210與殼體200分離,因此用戶可通過移動活動推桿120而使傳輸裝置20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此外,止滑表面116與間隙Gl可使用戶能更容易地施力,以使信號連接埠214與殼體100分離。換句話說,通過適當設(shè)計傳輸裝置的元件,可增加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時的便利性。
[006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傳輸裝置可將傳輸線與信號連接埠置放在殼體中,妥善收納傳輸線,并可迅速分離傳輸線及移動活動推桿而使信號連接埠突出殼體,使傳輸裝置由收納模式轉(zhuǎn)換至使用模式,以在可移動式移動裝置與電子裝置之間傳輸數(shù)據(jù)。因此,本實用新型公開傳輸裝置不但可提供傳輸數(shù)據(jù)的功能,便于收納,且能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006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yīng)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便于收納且包括: 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背對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一溝槽及設(shè)置在所述殼體的至少一側(cè)的一第一容置空間,所述溝槽設(shè)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且具有一第一限位點及一第二限位點; 一第一信號連接埠,用來連接到一可移動式移動裝置,并選擇性地容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 一傳輸線,耦接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并選擇性地容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且當對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施力以脫離所述殼體時,所述傳輸線靠近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的一端與所述殼體分離; 一活動推桿,包括一推鈕及一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以可活動的方式設(shè)置在所述溝槽中,以使所述活動推桿的一最大移動范圍等于所述溝槽的面積,所述推鈕連接到所述支撐桿并突出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其中當對所述推鈕施力時,所述活動推桿沿所述溝槽移動;以及 一第二信號連接埠,耦接所述傳輸線,用來連接到一電子裝置,且當所述活動推桿由所述第一限位點移動至所述第二限位點時,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埠由所述殼體內(nèi)部移動直到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埠突出所述殼體。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包括一第一固定件,且所述殼體包括一第二固定件對應(yīng)所述第一固定件設(shè)置。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別是一磁鐵及一鐵件。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號連接埠具有一止滑表面。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還包括一背蓋,所述背蓋包括至少一第一卡合件,所述殼體包括至少一第二卡合件,且通過鎖合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與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可將所述背蓋結(jié)合至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二表面。
6.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件與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件分別是一公件及一母件。
7.如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還具有一缺口,當對所述背蓋對應(yīng)在所述缺口的一位置施力時,所述背蓋脫離所述殼體。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二容置空間,用以置放一可移動式移動裝置的一工具針。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包括至少一卡槽,用以置放或讀取一用戶身份模塊卡、微用戶身份模塊卡、安全數(shù)位卡及微安全數(shù)位卡中至少一種。
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還包括一活動掛鉤,設(shè)置在所述殼體的一側(cè),用以吊掛所述便于收納的傳輸裝置。
11.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號連接埠是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信號連接埠。
1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至少一突出部,設(shè)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的至少一邊緣,且所述殼體具有一弧狀表面,環(huán)繞所述第一容置空間設(shè)置,用以保持所述傳輸線容置在所述殼體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間。
1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線包括一端點以固定在所述殼體 。
【文檔編號】H01R31/06GK203760804SQ201420020751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1月14日
【發(fā)明者】姚正威 申請人:尚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