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包括底板、第一干燥裝置、吹氣裝置、收集裝置、管道裝置、第一滾輪裝置、第二干燥裝置及第二滾輪裝置,底板上設有第一支撐塊、第一滾輪及第一支架,第一干燥裝置包括第一框體、第一彈簧、第一過濾網(wǎng)、散熱框、加熱棒及第二過濾網(wǎng),吹氣裝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一風機、第一閥門,收集裝置包括第二框體、第三框體、第一海綿塊及凸輪,管道裝置包括第二管道、第二風機、第二閥門、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一橫桿,第一滾輪裝置包括第一豎桿、第二滾輪、第二豎桿及第四支架,第二干燥裝置包括第四框體、第三滾輪、刷毛,本發(fā)明能夠?qū)﹄娎|進行快速有效的干燥,干燥效率高并且快速。
【專利說明】
一種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力設備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
【背景技術(shù)】
[0002]目前電纜在生產(chǎn)過程中,在金屬外覆有絕緣層需要進行冷卻,大多冷卻采用水冷,然而水冷的水分必須要全部去掉,保證電纜的干燥才能進行后續(xù)步驟的加工生產(chǎn)及保存?,F(xiàn)有的電纜干燥都采用吹干的方法,吹干工藝難以將水分完全除盡,因此,需要一種更加行之有效的能夠?qū)崿F(xiàn)電纜的完全干燥的設備。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shù)方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0006]一種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所述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干燥裝置、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裝置左側(cè)的吹氣裝置、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裝置上方的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右側(cè)的管道裝置、位于所述管道裝置下方的第一滾輪裝置、位于所述第一滾輪裝置右側(cè)的第二干燥裝置及位于所述第一滾輪裝置下方的第二滾輪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及位于其左側(cè)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干燥裝置包括第一框體、收容于所述第一框體內(nèi)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下方的第一過濾網(wǎng)、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下方的散熱框、收容于所述散熱框內(nèi)的加熱棒及位于所述散熱框左側(cè)的第二過濾網(wǎng),所述吹氣裝置包括第一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風機、第一閥門,所述收集裝置包括第二框體、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上方的第三框體、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內(nèi)的第一海綿塊及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塊上方的凸輪,所述管道裝置包括第二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風機、第二閥門、位于所述第二風機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側(cè)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橫桿,所述第一滾輪裝置包括第一豎桿、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下端的第二滾輪、位于所述第一豎桿右側(cè)的第二豎桿及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第二干燥裝置包括第四框體、收容于所述第四框體內(nèi)的第三滾輪、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上的刷毛,所述第二滾輪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第二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的第四滾輪、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cè)的第三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上端的第五滾輪、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右側(cè)的第三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左側(cè)的第四橫桿。
[0007]所述第一支撐塊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豎直狀。
[0008]所述第一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若干第一通孔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散熱框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散熱框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的下表面及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
[0009]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風機固定連接。
[0010]所述第二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框體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海綿塊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綿塊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呈空心狀,所述第三框體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三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的上表面設有第四通孔,所述凸輪收容于所述第三框體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框體軸轉(zhuǎn)連接。
[0011]所述第二管道的左端對準所述第四通孔且與所述第三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風機固定連接。
[0012]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豎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四支架呈Z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
[0013]所述第四框體呈空心狀,所述第四框體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四框體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若干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二管道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五通孔且與所述第四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與所述第四框體軸轉(zhuǎn)連接,所述刷毛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上,所述刷毛與所述第三滾輪固定連接。
[0014]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之間,所述第二橫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五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五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0015]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16]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能夠?qū)﹄娎|進行快速有效的干燥,干燥效率高并且快速,可以提高電纜加工生產(chǎn)的效率,并且可以實現(xiàn)電纜自動移動,使得干燥過程可以自動化進行,大大降低人工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第一干燥裝置2、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裝置2左側(cè)的吹氣裝置3、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裝置2上方的收集裝置4、位于所述收集裝置4右側(cè)的管道裝置5、位于所述管道裝置5下方的第一滾輪裝置6、位于所述第一滾輪裝置6右側(cè)的第二干燥裝置7及位于所述第一滾輪裝置6下方的第二滾輪裝置8。
[0020]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設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的第一支撐塊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11下方的第一滾輪12及位于其左側(cè)的第一支架13。所述第一支撐塊11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圓柱體狀。所述第一滾輪12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12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11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滾輪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一支架13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上端呈豎直狀。
[0021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干燥裝置2包括第一框體2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體21內(nèi)的第一彈簧22、位于所述第一彈簧22下方的第一過濾網(wǎng)23、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下方的散熱框24、收容于所述散熱框24內(nèi)的加熱棒25及位于所述散熱框24左側(cè)的第二過濾網(wǎng)26。所述第一框體21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一框體2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21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若干第一通孔211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且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二通孔呈圓形且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一彈簧22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22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2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22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可以上下移動。所述散熱框23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散熱框23的橫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散熱框23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散熱框23采用導熱材料制成。所述加熱棒25與電源電性連接,使得所述加熱棒25可以產(chǎn)生熱量。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26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26的下表面及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26擋住所述第二通孔。
[0022]如圖1所示,所述吹氣裝置3包括第一管道31、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1上的第一風機32、第一閥門33。所述第一管道31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一管道31的內(nèi)部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一風機32與電源電性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風機32可以將外界的空氣抽入到所述第一管道31內(nèi),所述第一支架1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風機3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閥門3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道31內(nèi)氣體的流量。
[0023]如圖1所示,所述收集裝置4包括第二框體41、位于所述第二框體41上方的第三框體42、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41內(nèi)的第一海綿塊43及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塊43上方的凸輪44。所述第二框體41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二框體41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框體41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電纜可以穿過第三通孔且與所述第二框體41滑動連接,使得電纜可以左右移動。所述第一海綿塊4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綿塊43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41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42呈空心狀,所述第三框體42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三框體42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框體42的內(nèi)部與所述第二框體42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三框體42的上表面設有第四通孔421,所述第四通孔421呈圓形且與所述第三框體42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凸輪44收容于所述第三框體42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框體42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凸輪44可以在所述第三框體42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凸輪44與電機連接,帶動所述凸輪44旋轉(zhuǎn),當凸輪44旋轉(zhuǎn)時,所述凸輪44可以頂靠在所述第一海綿塊43上,使得所述第一海綿塊43可以上下振動。
[0024]如圖1所示,所述管道裝置5包括第二管道51、設置于所述第二管道51上的第二風機53、第二閥門52、位于所述第二風機53下方的第二支架55、位于所述第二支架55右側(cè)的第三支架56、位于所述第二支架55下方的第一橫桿54。所述第二管道51的左端對準所述第四通孔421且與所述第三框體4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51的內(nèi)部與所述第三框體42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二風機53與電源電性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風機53可以將所述第三框體42內(nèi)的空氣抽入到所述第二管道51內(nèi)。所述第二閥門52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道51內(nèi)氣體的流量。所述第一橫桿54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54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框體4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55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55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5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55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5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56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56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56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風機53固定連接。
[0025]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滾輪裝置6包括第一豎桿61、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61下端的第二滾輪62、位于所述第一豎桿61右側(cè)的第二豎桿64及位于所述第二豎桿64下方的第四支架63。所述第一豎桿61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61的下端設有第二凹槽611,所述第二凹槽61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一橫桿54的右端與所述第一豎桿6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56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豎桿6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62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6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61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豎桿61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滾輪62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611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二滾輪62頂靠在電纜上,所述第二滾輪62與電機連接,帶動所述第二滾輪62旋轉(zhuǎn)。所述第四支架63呈Z字形,所述第四支架6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6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64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64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6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64的上端與所述第二管道51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第二管道51起到支撐作用。
[0026]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干燥裝置7包括第四框體71、收容于所述第四框體71內(nèi)的第三滾輪73、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73上的刷毛74。所述第四框體71呈空心狀,所述第四框體71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四框體71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7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若干第六通孔712,所述第五通孔711呈圓形且與所述第四框體71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六通孔712設有若干個,所述第六通孔712呈圓形且與所述第四框體71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二管道51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五通孔711且與所述第四框體7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第二管道51的內(nèi)部與所述第四框體71的內(nèi)部相通,所述第四支架63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框體7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滾輪73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73與所述第四框體71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滾輪73可以在所述第四框體71的內(nèi)部旋轉(zhuǎn),所述第三滾輪73與電機連接,帶動所述第三滾輪73帶動。所述刷毛74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73上,所述刷毛74與所述第三滾輪73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框體71的下表面與電纜滑動連接,所述第六通孔712位于電纜的上方。
[0027]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滾輪裝置8包括第一支撐桿81、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81上的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第二支撐桿82、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82上的第四滾輪83、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81左側(cè)的第三支撐桿84、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84上端的第五滾輪85、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84右側(cè)的第三橫桿86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84左側(cè)的第四橫桿87。所述第一支撐桿81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81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8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81的上端與電纜滑動連接,從而對電纜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81之間,所述第二橫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支撐桿81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8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8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82的上端設有第三凹槽821,所述第三凹槽82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四滾輪83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83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821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桿82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四滾輪83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821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四滾輪83頂靠在電纜上,對電纜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三支撐桿84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84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84的上端設有第四凹槽841,所述第四凹槽84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五滾輪85呈圓柱體,所述第五滾輪85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84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支撐桿84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五滾輪85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841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五滾輪85頂靠在電纜上,對電纜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三橫桿86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86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84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86的右端與位于左側(cè)的第一支撐桿8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87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87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87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84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0028]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使用時,首先將電纜穿過第二框體41上的第三通孔,且穿過所述第二滾輪62及第五滾輪85之間的空間,使得第二滾輪62及第五滾輪85頂靠在電纜上,然后使得電纜穿過第四框體71的下表面及第一支撐桿81的上表面且延伸至第四框體71的右側(cè)。然后啟動加熱棒25,使其產(chǎn)生熱量,進而使得熱量通過散熱框24散發(fā)到第一框體21的內(nèi)部。待溫度達到一定值時,啟動第一風機32,使得外界的空氣進入到所述第一管道31內(nèi),打開第一閥門33,使得第一管道31內(nèi)的空氣進入到所述第一框體21內(nèi),且經(jīng)過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26的過濾,與加熱后的氣體接觸后可以對其進行加熱,使其達到合適的溫度。然后加熱后的空氣經(jīng)過第一過濾網(wǎng)23的過濾后再經(jīng)過第一通孔211進入到所述第二框體41內(nèi),然后可以對第二框體41內(nèi)的電纜進行干燥,由于第一海綿塊43的設置,使得加熱后的空氣可以盡量的停留在第二框體41內(nèi),使得電纜與加熱的空氣接觸的時間較長,干燥效果較好。然后啟動第二風機53,且打開第二閥門52,從而可以將第二框體41內(nèi)的空氣抽入到所述第三框體42內(nèi),且經(jīng)過第一海綿塊43的過濾,然后第三框體42內(nèi)的空氣進入到所述第二管道51內(nèi)。當?shù)谝缓>d塊43上的雜質(zhì)較多時,可以啟動與凸輪44連接的電機,使得凸輪44旋轉(zhuǎn),進而使得第一海綿塊43振動,將其上的雜質(zhì)抖掉。進入到所述第二管道51內(nèi)的加熱后的氣體進入到所述第四框體71內(nèi),此時啟動與第三滾輪73連接的電機,使得第三滾輪73旋轉(zhuǎn),所述刷毛74隨之旋轉(zhuǎn),刷毛74可以吸附空氣中的雜質(zhì)。然后第四框體71內(nèi)經(jīng)過加熱后的氣體經(jīng)過第六通孔712排出第四框體71,然后與電纜接觸,可以對電纜再次進行干燥,從而使得熱空氣得到充分利用,節(jié)約能源。在電纜被干燥的過程中,可以啟動與第二滾輪62連接的電機,使得第二滾輪62逆時針旋轉(zhuǎn),進而使得電纜向右側(cè)移動,從而可以自動的對整個電纜進行干燥,降低人工勞動強度。至此,本發(fā)明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quán)項】
1.一種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干燥裝置、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裝置左側(cè)的吹氣裝置、位于所述第一干燥裝置上方的收集裝置、位于所述收集裝置右側(cè)的管道裝置、位于所述管道裝置下方的第一滾輪裝置、位于所述第一滾輪裝置右側(cè)的第二干燥裝置及位于所述第一滾輪裝置下方的第二滾輪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左右兩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及位于其左側(cè)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干燥裝置包括第一框體、收容于所述第一框體內(nèi)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一彈簧下方的第一過濾網(wǎng)、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下方的散熱框、收容于所述散熱框內(nèi)的加熱棒及位于所述散熱框左側(cè)的第二過濾網(wǎng),所述吹氣裝置包括第一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風機、第一閥門,所述收集裝置包括第二框體、位于所述第二框體上方的第三框體、收容于所述第二框體內(nèi)的第一海綿塊及位于所述第一海綿塊上方的凸輪,所述管道裝置包括第二管道、設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第二風機、第二閥門、位于所述第二風機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右側(cè)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一橫桿,所述第一滾輪裝置包括第一豎桿、設置于所述第一豎桿下端的第二滾輪、位于所述第一豎桿右側(cè)的第二豎桿及位于所述第二豎桿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第二干燥裝置包括第四框體、收容于所述第四框體內(nèi)的第三滾輪、設置于所述第三滾輪上的刷毛,所述第二滾輪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第二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的第四滾輪、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cè)的第三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上端的第五滾輪、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右側(cè)的第三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左側(cè)的第四橫桿。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塊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豎直狀。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框體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若干第一通孔及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散熱框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散熱框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的下表面及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風機固定連接。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第二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框體上設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海綿塊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綿塊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內(nèi)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呈空心狀,所述第三框體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三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框體的上表面設有第四通孔,所述凸輪收容于所述第三框體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框體軸轉(zhuǎn)連接。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左端對準所述第四通孔且與所述第三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風機固定連接。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豎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四支架呈Z字形,所述第四支架的左端與所述第一豎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管道固定連接。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框體呈空心狀,所述第四框體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四框體上設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五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若干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二管道的右端對準所述第五通孔且與所述第四框體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框體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與所述第四框體軸轉(zhuǎn)連接,所述刷毛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三滾輪上,所述刷毛與所述第三滾輪固定連接。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使用方便的電纜快速干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之間,所述第二橫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四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五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五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H01B13/30GK106057378SQ201610683252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8月17日
【發(fā)明人】王楊
【申請人】王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