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接器,屬于電氣元件技術(shù)領(lǐng)域,旨在提供提供一種連接器,具有能夠快速使與連接器連接的線纜散熱,減慢線纜老化的功能,其技術(shù)方案要點是一種連接器,包含連接柱和連接管和底座,連接柱一端螺紋連接在連接管內(nèi),另一端的端面周向設有若干第一插線孔,相鄰第一插線孔之間設有第一散熱槽,底座上設有供連接柱插入的凹槽,凹槽底部設有分別插入第一插線孔和第一散熱槽的接線柱和導熱板。
【專利說明】
一種連接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氣元件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連接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連接器主要是應用在器件與器件、組件與組件、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之間進行電氣連接和信號傳遞,是構(gòu)成一個完成系統(tǒng)所必須的基礎(chǔ)元件。連接器由固定端電連接器即插座,和自由端電連接器即插頭組成,在安裝使用的過程中,使用者需要將插針插入配對的插孔中,如何設計插拔方便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0003]申請?zhí)枮镃N201520410779.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圓形氣密封連接器,包括插頭和用于插設所述插頭的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線部和進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為下端開口的中空殼體,所述插頭內(nèi)設置有插針,所述插頭的外側(cè)設置有至少兩個卡扣,所述插線部包括插座殼體和轉(zhuǎn)動連接在所述插座殼體內(nèi)的插座凸臺,所述插座凸臺內(nèi)設置有與所述插針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座殼體內(nèi)壁上端設置有可供所述卡扣進入的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尾部連接有貫穿所述插座殼體的卡孔,所述插頭內(nèi)壁和所述插座凸臺外壁之間設置有防誤插部件;還設置有圓臺密封圈和圓臺壓緊件,達到插拔方便、可以盲插,同時具有防塵防水功能和電纜鎖緊功能的目的,但是該圓形氣密封連接器在使用過程中,與連接器連接的線纜會產(chǎn)生熱量,進而將熱量傳到連接器內(nèi)部,而此種圓形氣密封連接器不能將線纜產(chǎn)生的熱量散發(fā)出去,使線纜處于較高的溫度下進行工作,長期使用易加快線纜與連接器連接部位的老化,影響數(shù)據(jù)傳輸。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器,具有能夠快速使與連接器連接的線纜散熱,減慢線纜老化的功能。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shù)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一種連接器,包含連接柱、連接管和底座,所述連接柱一端螺紋連接在連接管內(nèi),另一端的端面周向設有若干第一插線孔,相鄰所述第一插線孔之間設有第一散熱槽,所述底座上設有供連接柱插入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設有分別插入第一插線孔和第一散熱槽的接線柱和導熱板。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連接柱便于連接線纜,連接管起到保護線纜的作用,將連接管與連接柱螺紋連接,便于拆卸連接管和連接柱,從而進行維修和檢查,滿足需求,由于底座上凹槽的設置,連接柱可插入凹槽與底座連接,由于凹槽槽底設置的接線柱可以插入連接柱上的第一插線孔內(nèi),因此接線柱將第一插線孔線纜的信號傳出,第一插線孔與接線柱的配合使用保證了信號的穩(wěn)定傳出,在長期使用后線纜會產(chǎn)生熱量,而相鄰第一插線孔之間設有的第一散熱槽,將線纜產(chǎn)生的熱量進入第一散熱槽,由于第一散熱槽與導熱板連接,因此進入第一散熱槽的熱量通過導熱板將熱量傳遞出去,進而避免線纜過熱而老化,進而防止影響信號的傳輸,導熱板使得接線柱更好的插入第一插線孔內(nèi),加強了連接柱與底座的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柱外壁上周向設有若干第二散熱槽,且第二散熱槽槽底設有若干與第一散熱槽連通的散熱孔,所述連接柱遠離與連接管連接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槽深。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為了加快線纜的散熱效率,在連接柱的外壁上設置第二散熱槽,為了加快第一散熱槽中的熱量導入第二散熱槽,因此在第二散熱槽的槽底設置與第一散熱孔連通的散熱孔,線纜產(chǎn)生的熱量進入第一散熱槽內(nèi),一部分通過導熱板將熱量傳遞出去,另一部分通過散熱孔將第一散熱槽內(nèi)的熱量散發(fā)到第二散熱槽內(nèi),由于連接柱遠離與連接管連接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槽深,因此連接柱沒有完全嵌入在凹槽內(nèi),進而使得第二散熱槽與外界連通,增加散熱效率,且由于第二散熱槽設置在連接柱的外壁上,因此在操作者將連接柱插入凹槽內(nèi)時,避免連接柱從操作者手中滑落。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背離凹槽的一側(cè)設有第二插線孔,所述第二插線孔與接線柱連接,所述底座在第二插線孔之間設有第三散熱槽。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第二插線孔的設置便于將接線柱的信號傳出,第三散熱槽的設置減小了第二插線孔在底座周邊的壁厚,便于第二插線孔內(nèi)的線纜散熱。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導熱板的高度高于接線柱的高度。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由于導熱板的高度高于接線柱的高度,因此導熱板可以先插入第一散熱槽內(nèi),進而接線柱才插入第一插線孔內(nèi),導熱板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利于接線柱插入第一插線孔內(nèi),防止接線柱在于第一插線孔插接的過程中磨損,延長了接線柱的使用壽命。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凹槽槽壁上設有定位塊,所述連接柱上設有與定位塊配合的定位槽。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為了使得接線柱與第一插線孔一一對應插入,因此在凹槽內(nèi)壁上設置定位塊,又定位槽設置在連接柱上,因此定位槽與定位塊對應插入后將保證接線柱與第一插線孔的對應。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座在有凹槽的一側(cè)設有與定位塊對應的第一標識孔。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由于凹槽槽底內(nèi)設置有多個導熱板,因此在將連接柱插入凹槽內(nèi)時,定位塊不易觀察到,因此在底座的一側(cè)設置與定位塊對應的第一標識孔,便于操作者觀察定位塊的位置,便于連接座插入凹槽內(nèi)。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柱外壁在定位槽遠離第一插線孔的一側(cè)設有與第一標識孔對應的第二標識孔。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由于連接柱的外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散熱槽,因此為了快速區(qū)別定位槽與第二散熱槽,在定位槽的一側(cè)設置第二標識孔,由于第二標識孔設置在連接柱遠離槽底的一側(cè),因此在連接柱插入凹槽后,仍可觀察到第二標識孔。
[001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導熱板遠離凹槽槽底的一端設有弧形面。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由于導熱板經(jīng)常插入第一散熱槽內(nèi),因此弧形面的設置便于導熱板插入第一散熱槽。
[0021]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連接柱上第一散熱槽以及第二散熱槽的設置便于線纜在傳遞信號時熱量散發(fā),導熱板插入第一散熱槽內(nèi)使得連接柱更好的與底座連接,且導熱板起到絕緣作用,避免第一接線孔內(nèi)線纜信號的干擾,第三散熱槽的設置便于線纜在傳出信號時的散熱。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實施例1的裝配圖;
[0023]圖2是實施例1的爆炸圖;
[0024]圖3是實施例1中體現(xiàn)連接柱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5]圖4是實施例1中體現(xiàn)底座的結(jié)構(gòu)不意圖;
[0026]圖5是實施例1中體現(xiàn)第一標識孔的示意圖;
[0027]圖6是實施例2中體現(xiàn)連接柱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8]圖7是實施例2中體現(xiàn)散熱孔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9]圖8是實施例2中體現(xiàn)第三散熱槽的示意圖;
[0030]圖9是實施例2中體現(xiàn)定位塊的示意圖。
[0031]圖中,1、連接管;2、連接柱;21、第一插線孔;22、第一散熱槽;23、第二散熱槽;231、散熱孔;24、定位槽;3、底座;31、凹槽;311、導熱板;312、接線柱;313、定位塊;314、弧形面;32、第二插線孔;321、第三散熱槽;33、第一標識孔;25、第二標識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3]實施例1: 一種連接器,參照圖1至圖5,包含連接柱2和連接管I和底座3,連接柱2便于連接線纜,連接管I起到保護線纜的作用,連接柱2—端螺紋連接在連接管I內(nèi),便于拆卸連接管I和連接柱2進行維修和檢查,連接柱2另一端的端面周向設有若干第一插線孔21,相鄰第一插線孔21之間設有第一散熱槽22,第一散熱槽22在連接器長期使用后線纜會產(chǎn)生熱量,進而將線纜的熱量通過第一散熱槽22散發(fā),避免線纜過熱而老化,進而影響信號的傳輸,底座3上設有供連接柱2插入的凹槽31,凹槽31底部設有分別插入第一插線孔21和第一散熱槽22的接線柱312和導熱板311,接線柱312將第一插線孔21線纜的信號傳出,第一插線孔21與接線柱312的配合使用保證了信號的穩(wěn)定傳出,導熱板311加強了連接柱2與底座3的連接,同時導熱板311避免各個接線柱312之間的信號干擾,導熱板311的高度高于接線柱312的高度,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利于接線柱312插入第一插線孔21內(nèi),導熱板311遠離凹槽31槽底的一端設有弧形面314,便于導熱板311插入第一散熱槽22。
[0034]實施例2:—種連接器,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參照圖6至圖9,連接柱2外壁上周向設有若干第二散熱槽23,且第二散熱槽23槽底設有若干與第一散熱槽22連通的散熱孔231,使得第一散熱槽22內(nèi)的熱量通過散熱孔231進入第二散熱槽23內(nèi),加快了第一散熱槽22內(nèi)部熱量的散發(fā),又連接柱2遠離與連接管I連接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凹槽31的槽深,因而在連接管I插入凹槽31內(nèi)時并沒有完全插入,使得第二散熱槽23與外界連通,增加了熱量散發(fā)的效率,進而加快插入連接器內(nèi)線纜的散熱效率,且便于操作者將連接柱2插入凹槽31內(nèi),避免連接柱2從操作者手中滑落。底座3背離凹槽31的一側(cè)設有第二插線孔32,第二插線孔32與接線柱312連接,便于將接線柱312的信號傳出,底座3在第二插線孔32之間設有第三散熱槽321,便于第二插線孔32內(nèi)的線纜散熱。
[0035]參照圖6至圖9,凹槽31槽壁上設有定位塊313,連接柱2上設有與定位塊313配合的定位槽24,使得接線柱312與第一插線孔21—一對應插入,底座3在有凹槽31的一側(cè)設有與定位塊313對應的第一標識孔33,便于操作者通過觀察第一標識孔33的位置從而確定定位塊313的位置,連接柱2外壁在定位槽24遠離第一插線孔21的一側(cè)設有與第一標識孔33對應的第二標識孔25,便于操作者區(qū)分第二散熱槽23和定位槽24,使得連接座快速插入凹槽31內(nèi)。
[0036]具體工作過程:在線纜穿過連接管I,然后與連接柱2的第一插線孔21的一端連接,此時觀察第一標識孔33和第二標識孔25的位置,使其對應,從而使得定位槽24與定位孔對應,此時將連接柱2插入底座3的凹槽31內(nèi),定位塊313首先滑入定位槽24內(nèi),進而導熱板311插入第一散熱槽22內(nèi),再次接線柱312插入第一插線孔21內(nèi),進而將第一插線孔21內(nèi)的信號傳出,由于第二插線孔32與接線柱312連接,因此接線柱312將信號傳到第二插線孔32內(nèi),實現(xiàn)信號的傳輸,在使用過程中,線纜產(chǎn)生的熱量傳遞給連接柱2,位于連接柱2內(nèi)的熱量,由第一散熱槽22通過散熱孔231進入第二散熱槽23散發(fā),而線纜信號傳出至第二插線孔32時,由第三散熱槽321進行散熱,保證線纜在傳輸信號時,不會受到高溫影響而老化,進而影響使用。
[0037]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內(nèi)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quán)項】
1.一種連接器,包含連接柱(2)、連接管(I)和底座(3),所述連接柱(2)一端螺紋連接在連接管(I)內(nèi),另一端的端面周向設有若干第一插線孔(21),其特征在于:相鄰所述第一插線孔(21)之間設有第一散熱槽(22),所述底座(3)上設有供連接柱(2)插入的凹槽(31),所述凹槽(31)底部設有分別插入第一插線孔(21)和第一散熱槽(22)的接線柱(312)和導熱板(311)0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2)外壁上周向設有若干第二散熱槽(23),且第二散熱槽(23)槽底設有若干與第一散熱槽(22)連通的散熱孔(231),所述連接柱(2)遠離與連接管(I)連接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凹槽(31)的槽深。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背離凹槽(31)的一側(cè)設有第二插線孔(32),所述第二插線孔(32)與接線柱(312)連接,所述底座(3)在第二插線孔(32)之間設有第三散熱槽(32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311)的高度高于接線柱(312)的高度。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槽壁上設有定位塊(313),所述連接柱(2)上設有與定位塊(313)配合的定位槽(24)。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在有凹槽(31)的一側(cè)設有與定位塊(313)對應的第一標識孔(33)。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柱(2)外壁在定位槽(24)遠離第一插線孔(21)的一側(cè)設有與第一標識孔(33)對應的第二標識孔(25)。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板(311)遠離凹槽(31)槽底的一端設有弧形面(314)。
【文檔編號】H05K7/20GK205583227SQ201620356026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5日
【發(fā)明人】王林
【申請人】南京緯度電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