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操作dc/dc 上/下變換器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各種輸出的DC/DC變換器,這些變換器是上變換器也是下變換器,在這里稱為上/下變換器。DC/DC上/下變換器生成超過、低于或處于輸入電壓電平的輸出電壓。
變換器在實踐中是已知的,它們是上變換器和下變換器,但它們需要多個不同的類型的晶體管或開關,所以是相對較昂貴的。具有各種輸出的下變換器和上變換器也是已知的,然而,它們不能同時提供高的和低的輸出電壓。
降壓(buck)變換器(下變換器)和提升變換器(上變換器)由于用于電感性能量的貯存裝置例如線圈或電抗器(下面只稱為線圈)的安排,而實際上是不同的。對于降壓變換器,主開關裝置被安排在生成輸入電壓的DC電壓源的一個極與線圈之間,而對于提升變換器,線圈被直接連接到生成輸入電壓的DC電壓源的該一個極,以及主開關裝置在線圈的另一個一端與DC電壓源的另一個極之間。在應用方面,差別在于在最高負荷下主電壓的高度。對于降壓變換器,具有高負荷的主電壓低于輸入電壓,而對于提升變換器,具有高負荷的主電壓高于輸入電壓。
US 2002/0113580 A1公開一種DC/DC上/下變換器,它包括電感能量貯存裝置、開關裝置和控制裝置。這些控制裝置被安排成用于控制開關裝置,使得電能在下變換模式時被傳送到DC/DC變換器(降壓變換)的第一輸出端,以及電能在上變換模式時從第一輸出被傳送到DC/DC變換器(提升模式)的第二輸出端。這個裝置的缺點在于,要被傳送到第二輸出端的負荷要兩次被傳送到電感能量貯存裝置,而在這種方式下,高損耗是一下就要解決的問題。另外,第一輸出端的輸出電容器要緩沖負荷,這導致第一輸出的輸出電壓紋波的增加。
而且,這個變換器只有兩個輸出端,第一個輸出端具有低于輸入電壓的電壓,以及第二個輸出端具有高于輸入電壓的電壓。為了實現(xiàn)這個上/下變換器,只需要三個開關裝置。然而,對于許多電子應用,需要兩個以上的電源電壓。在US 2002/0113580 A1中公開的變換器對于這樣的設備是不夠的。
美國專利6437545 B2公開了圖6所示的上/下變換器的控制圖,它具有多個輸出端。這個DC/DC變換器包括電感能量貯存裝置、開關裝置、和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被安排成有選擇地控制開關裝置,以使得電能被傳送到輸出端。控制裝置被安排成這樣來控制各個輸出,它們使得每個輸出可得到多個不同的切換周期,并且在多個輸出之間提供一個主輸出,該主輸出需要大多數(shù)能量。這個控制器提供有不同的切換周期的一個切換序列,其中每個切換周期從階段Φ1開始,在該階段時,與輸出之一相關聯(lián)的所有的開關被打開以及與在輸入電壓的正端與負端之間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的主開關被關閉。在階段Φ1期間,能量在線圈中被上變換,因為在電流電路中沒有包括另外的消耗。除了電流上變換以外,還有一個階段,在此階段時被分配給每個一個輸出的開關之一被關閉,這樣,在線圈中能量又被下變換。當流過線圈的電流再次達到它在上變換階段開始時具有的數(shù)值并因此平衡被重新建立時,電流上變換階段Φ1再次開始,并隨后只在一個負荷支路上有電流的下變換。因此切換序列包括多個接連的切換周期,使得下變換階段跟隨在上變換階段后面。這里描述的和如圖6所示的上/下變換器被安排成僅僅用于兩個輸出,以及對于兩個輸出每個具有一個開關裝置(S4,S5),并且還具有主開關裝置(S1),續(xù)流(freewheeling)開關裝置(S2)和另一個開關裝置(S3),該開關裝置是安排在面向變換器輸出端的線圈輸出端與沒有連接到主開關裝置的那一極之間,該極被指定給生成輸入電壓的DC電壓源,和該另一個開關裝置(S3)在降壓模式下被打開,但對于提升模式它是必須的。這樣,除了用來控制在各個輸出支路上的電流分布的開關裝置(D2,S4,S5)以外,總共3個開關裝置(D1,S4,S3)是必須的。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操作至少具有兩個輸出的DC/DC上/下變換器的最經濟的方法。兩個輸出之一可以高于輸入電壓,同時,一個可以低于輸入電壓。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被提供用于根據(jù)降壓變換器構建的和用于根據(jù)提升變換器構建的上/下變換器。
本目的是通過權利要求1中規(guī)定的方法達到的,它涉及到所謂的降壓變換器。通過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和通過降壓變換器,在切換周期過程中被存儲在線圈中的能量也用于供給超過輸入電壓的輸出電壓。在這方面,切換周期被理解為一系列切換階段,它進而又相應于開關裝置的規(guī)定的狀態(tài)。切換周期在原理上包括各個線圈電流的上變換階段和以后的下變換階段,該電流流過電感能量貯存裝置。上變換階段和/或下變換階段然后被再劃分成兩個或多個階段。一個階段代表所有開關裝置的各種狀態(tài)的某種組合。本發(fā)明然后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通過電感貯存裝置的負荷在所有輸出中適當分布,形成現(xiàn)有技術的US6,437,545 B2的另外的開關裝置和它的控制可以省去,這樣,電路裝置可以更加經濟地實現(xiàn)。
權利要求1中規(guī)定的方法可以以極其簡單的方式被擴展以用于另外的輸出。作為替換例,切換周期被再劃分成與附加輸出有關的另一個切換階段,或現(xiàn)有的切換階段可以替換地用于一個或另一個輸出的接連的切換周期,以便兩個輸出以相互切換(toggling)的方式工作。
控制裝置優(yōu)選地為每個開關裝置生成切換階段,這些階段是如此構建的以使得線圈電流的下變換階段具有至少兩個切換階段。對于在下變換階段期間正好有兩個切換階段,這意味著相應的DC/DC上/下變換器具有正好兩個輸出,以及全部(兩個)輸出端在切換周期期間依次地接收負荷。在這種情況下正好兩個輸出被理解為分別指與輸入電壓相比具有一個低電壓的輸出和一個高電壓的輸出。
對于在下變換階段期間的三個切換階段,這意味著相應的DC/DC上/下變換器具有三個輸出端,以及全部(三個)輸出端在切換周期期間依次接收負荷。
按照一個實施例,一個切換周期準確地具有所有的切換階段一次。
本目的是通過權利要求4中規(guī)定的方法達到的,它涉及到所謂的提升變換器。在按照本發(fā)明的這個方法中,在能量存儲到線圈期間,還有一個階段,其中產生低于輸入電壓電平的輸出電壓。這樣,線圈電流的上變換階段和/或下變換階段被再劃分成兩個或多個階段。一個階段代表所有的開關裝置的各種狀態(tài)的某種組合。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使得有可能在US 6,437,545 B2的圖6的現(xiàn)有技術中省去涉及的開關裝置S1和S2。這樣,電路裝置可以更加經濟地實現(xiàn)。
控制裝置優(yōu)選地為每個開關裝置生成切換階段,這些切換階段被構建成使得線圈電流的上變換階段具有至少兩個切換階段。在這些切換階段的至少一個切換階段中,一個具有低于輸入電壓的電壓輸出接收負荷。在電流下變換階段中,則提供了其電壓超過輸入電壓的輸出。
在權利要求4中規(guī)定的方法能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加以擴展而用于另外的輸出。為此,-切換周期替換地被再劃分成與這個附加輸出有關的另一個切換階段,或-切換階段替換地被使用于一個或另一個輸出的依次的切換周期,以使得結果是兩個輸出的準相互切換操作。
多次實施本方法,可以創(chuàng)建添加任何數(shù)目的輸出的可能性。
按照一個實施例,一個切換周期正好包括一次所有的切換階段。
開關裝置可以是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IGBT(絕緣柵雙極性晶體管)、GTO(柵極關斷開關)、雙極性晶體管或任何其它晶體管或開關。它們優(yōu)選地是MOSFET,因為這樣可以以特別簡單的方式實現(xiàn)按照本發(fā)明的上/下對立物(counter)。
按照本發(fā)明的DC/DC變換器適合于要向消費裝置提供不同電壓的電子設備,例如移動無線電話、PDA(個人數(shù)字助理)或MP3播放器中使用。
參照此后描述的實施例闡述和明白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方面。
在圖上
圖1顯示用于降壓變換器的電路裝置圖;圖2是按照降壓變換器電路圖的第一變例中涉及線圈電流的圖;圖3是按照降壓變換器的電路圖的第二變例中涉及線圈電流的圖;圖4顯示用于提升變換器的電路裝置圖;圖5是按照提升變換器的電路圖的第一變例中涉及線圈電流的圖;以及圖6是按照提升變換器的電路圖的第二變例中涉及線圈電流的圖。
圖1顯示用于基于降壓變換器的上/下計數(shù)器的電路裝置圖。被安排在產生輸入電壓Uin的DC電壓源的正極與被用作為能量貯存裝置的線圈L1之間的開關裝置T1被用作為主開關,它接通或關斷輸入電壓。第一二極管D1被安排成與開關裝置T1并聯(lián),這樣,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被連接到線圈L1,以及當開關裝置T1被打開時,如果線圈L1在X1處的電位高于Uin就可以放電。在本例中顯示的和具有多個輸出的上/下計數(shù)器具有三個輸出端A,B和C,主電壓是低于輸入電壓Uin和在開關電路中具有最大負荷的電壓UA。線圈電流IL1經由開關裝置T3被提供給開關電路的這個支路。超過輸入電壓Uin的電壓UB可在另外的輸出端處得到。開關電路的這個支路不需要包括可控制的開關裝置,但視情況而定,串聯(lián)連接到輸出UB的二極管D3將是足夠的。與負荷C有關的支路只表示例如按照本發(fā)明擴展上/下計數(shù)器的可能性。在這個輸出端或要被提供的負荷C上呈現(xiàn)的電壓UC的高度在這里不作進一步規(guī)定,因為最終它是關于要考慮的所有負荷的平衡問題??刂破鞅O(jiān)視輸出電壓UA,UB,UC以及按照要求控制開關裝置T1,T2,T3,T4。
線圈L1拾取在指定給主開關裝置T1與續(xù)流開關裝置D2之間的輸入電壓的末端X1處的F2。在X1處的平均電壓由主開關裝置T1的工作比所設定。
開關T2是任選的。對于變換器的功能,重要的是當主開關裝置T1打開時,線圈電流IL1必須能夠在下面的支路經由第二二極管D2流到線圈L1。二極管D2用它的陽極連接到生成輸入電壓UIN的DC電壓源的一個極,這里是負極,以及它的陰極連接到線圈L1的開關操縱端。由于在二極管D2在正向導通時也可能發(fā)生損耗,可以安排與其并聯(lián)的開關裝置T2用來減小正向損耗。
圖2是涉及降壓變換器的電路圖中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變例的線圈電流IL1的圖。在該第一電路圖上,切換周期SZ1包括線圈電流IL1的上變換階段和下變換階段的接連的多階段(這里是雙階段)。平衡線GL表示,在主開關裝置T1的合適的工作比下,切換周期SZ1的開始端和結束端處的線圈電流IL1具有相同的數(shù)值。如果具有高輸出電壓的輸出端的負荷增加太多,則不能建立平衡,于是平衡線被廢棄。這里表示的切換周期SZ1包括相應于開關裝置T1,T2,T3和T4的以下狀態(tài)的各個階段Φ1,Φ2,和Φ3Φ1T1和T3閉合,T4打開。可選的開關裝置T2打開。線圈電流IL1增加,同時向輸出端A供給功率。
Φ2T1打開,以及T3和可選的開關裝置T2閉合。存儲在線圈L1中的一部分能量被傳送到輸出端A而同時線圈電流IL1減小。
Φ3T3打開,可選的開關裝置T2閉合。這時線圈電流IL1更快速下降,并在一個時間段內經由二極管D3流到具有輸出端B的支路直到再次達到它的輸出值為止。
在一個切換周期期間,接連地向該至少兩個可用的輸出端A,B提供功率。
圖3是涉及降壓變換器的電路圖的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變例的線圈電流IL1的圖。該第二電路圖是第二切換周期SZ2,它包括第一線圈電流IL1的上變換階段和接連的多階段(這里是雙階段)的下變換階段,其中不同的切換狀態(tài)形成在下變換階段期間的基礎,也就是說,這里輸出被調換,而主開關裝置T1在它下一個切換階段中被打開之前先保持閉合。這里也引入平衡線GL,這指的是使得主開關裝置T1的工作比與負荷配合。另外,如果負荷具有某些臨界要求,則變換器只能按要求操作。這里表示的切換周期SZ2包括相應于開關裝置T1,T2,T3和T4以下各狀態(tài)的多個階段Φ4,Φ5,和Φ6Φ4T1和T3閉合,T4打開??蛇x的開關裝置T2打開。在線圈電流IL1的上變換階段期間,也向具有相對較低輸出電壓的輸出端(這里是輸出端A)供電。
Φ5T1閉合,以及T3和T4打開??蛇x的開關裝置T2打開。雖然主開關裝置T1仍舊是閉合的因此電路裝置仍由電源電壓Uin供電,但已經有電流下變換階段,因為負荷支路用超過輸入電壓的輸出電壓(UB>Uin)供電。然后電流相當緩慢地減小。
Φ6T1,T34和T4打開??蛇x的開關裝置T2閉合。在電流下變換階段的第二部分,曲線急劇下降,因為輸出電壓UB僅僅由存儲在線圈L1中的能量產生。這時電路包括線圈L1,在負荷支路B中的二極管D3,平滑電容器與代表負荷A的輸出電阻的并聯(lián)電路,以及二極管D2和可選開關裝置T2。
總之,降壓變換器的切換周期SZ1或SZ2,按照本發(fā)明,分別包括上變換階段Φ1或Φ4,以及至少兩個接連的電流下變換階段Φ2和Φ3或Φ5和Φ6。圖2和圖3所示的圖涉及到一個上/下對立物的電流上變換階段和電流下變換階段,該上/下對立物是基于降壓變換器的并且該上/下對立物具有低于輸入電壓Uin的主輸出電壓UA以及它的至少一個次要電壓UB超過輸入電壓Uin。與現(xiàn)有技術不同,按照本發(fā)明的電流下變換不單是由關斷主開關裝置T1所致,而且也是通過提供高輸出電壓而引起的。這是通過分別在每個切換周期SZ1或SZ2中使多個輸出端(包括A,B,可能還有C)工作而達到的。負荷支路C表示,按照這個圖,可以形成另外的輸出,其輸出電壓(這里是UC)大于或小于輸入電壓Uin,然而,分別在切換周期SZ1或SZ2結束時,達到平衡GL這個條件必須被遵守。然而,一個切換周期也可以具有T1和D2的多個接通和關斷階段。
圖4顯示基于提升變換器的上/下對立物的電路裝置圖。連接在生成輸入電壓Uin的DC電壓源的負極與用作為能量貯存裝置的線圈L1之間的開關裝置T1被用作為主開關。在本例中顯示的并具有多個輸出端的上/下對立物具有三個輸出端D,E和F,主輸出端具有超過輸入電壓Uin的電壓UE。這個主輸出端具有高負荷。只要在線圈L2一側通向二極管D4的電位Y2高于輸出電壓UE,在負荷支路E中的二極管D4兩端就會產生線圈電流IL2。在至少一個附加輸出端,這里是支路D,有可利用的次要電壓,它低于輸入電壓Uin。在實施例的例子中,顯示另一個輸出支路,具有僅僅以示例性方式超過輸入電壓Uin的次要電壓UF。這個另外的次要電壓UF也可以是較低的??刂破鞅O(jiān)視輸出電壓UD,UE和UF,以及按照要求控制開關裝置T5,T6和T7。對于本發(fā)明重要的是在線圈電流IL2的上變換階段期間次要輸出端D就已有功率提供。
圖5是涉及降壓變換器的電路圖的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變例的線圈電流IL2的圖。對于第一電路圖,切換周期SZ3包含線圈電流IL2的雙階段的上變換階段和至少一個接連的下變換階段。平衡線GL表示在平衡狀態(tài)下,達到了主開關裝置T5的工作比對負荷的正確適配。另外,按照目的,變換器的操作只在負荷具有某些裕度的要求時才是可能的。這里表示的切換周期S13包括多個階段Φ7,Φ8和Φ9,它們相應于開關裝置T5,T6和T7的以下狀態(tài)Φ7T5閉合,以及T6和T7打開。線圈電流IL2增加。
Φ8T6閉合,以及T5和T7打開。線圈電流IL2進一步增加,但與第一階段Φ7相比較已經變平,因為增加了耗費,也就是,次要電壓具有低的輸出電壓,這里負荷支路具有UD<Um。
Φ9T5,T6和T7打開。負荷支路E經二極管D4由電感貯存裝置提供能量。
圖6是涉及提升變換器的電路圖的按照本發(fā)明第二變例的線圈電流IL2的圖。這個例子顯示具有三個輸出端D,E和F的DC/DC變換器的電流的雙階段上變換階段和同樣的雙階段下變換階段。電流上變換階段包括階段Φ10和Φ11,電流下變換階段包括階段Φ12和Φ13。在實施例的這個例子中,每一個輸出端在切換周期SZ4期間被驅動。
Φ10T5閉合,以及T6和T7打開。能量存儲在線圈L2中。
Φ11T5和T7打開,T6閉合。支路D如此運行,使得線圈電流IL2的上升具有不太陡的形式。
Φ12T5,T6和T7打開,以使得在支路E中經由二極管D4產生輸出電壓UE,該輸出電壓UE在這個提升變換器中是主電壓,并且超過輸入電壓Uin。
Φ13T5和T6打開,T7閉合。存儲在線圈L2中的一部分能量被傳送到輸出端UF。
對于圖2,3,5,和6上的圖,在線IL1和IL2下面的畫陰影線的表面分別代表各個輸出端A,B,C,D,E和F的電流消耗。這些電路圖顯示向輸出端供應的次序和相應的持續(xù)時間。當階段Φ1和Φ2,...,Φ13的持續(xù)時間被相應地調節(jié)以使得這些表面的大小保持為相同時,在切換周期SZi中在不同的次序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刂破骺刂埔?guī)定的負荷分配,開關裝置隨之被設置。
圖2,3,5,和6所示的切換階段和切換周期僅僅是例子。當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被使用于具有比這里給出的更多的輸出端的DC/DC上/下變換器時,在這方面的變化如下,替換地,-在同時考慮平衡線GL的情況下切換周期被再劃分成多個切換階段和/或-與相應地顯示的控制所有可用輸出的單獨的切換周期相反,不同結構的切換周期是交替進行的。
用于圖1的降壓變換器的各個主開關裝置T1或用于圖3的提升變換器的T5以及還有續(xù)流開關裝置T2在頻率方面的控制,可以無視輸出開關裝置T3,T4,T6和T7的控制而實施。在這種情形下,其性能不再通過切換階段來表示。
開關裝置D3和D4任選地也可以用其它半導體開關(同步整流)替代。
所顯示的和討論的所有的電壓源可以用具有相反的極性的電壓源替代,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二極管要反向。當電壓接近于零時,通常所說的是較低的電壓。
權利要求
1.一種操作DC/DC上/下變換器的方法,該DC/DC上/下變換器具有-一個輸入電壓端(Uin)和至少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端(UA,UB),-至少一個電感能量貯存裝置(L1),它通過第一末端(X1)連接到主開關裝置(T1),以及經由開關裝置(T3,D3)能通過第二末端(Y1)連接到至少兩個輸出端(A,B),-輸出開關裝置(T3,D3),用于通過供給一個線圈電流(IL1)而為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UA,UB)提供電能,-在電感能量貯存裝置(L1)與生成輸入電壓(Uin)的DC電壓源之間的主開關裝置(T1),-續(xù)流開關裝置(T2,D2),如果主開關裝置(T1)被關斷,則它使得電感裝置(L1)中流動的電流可以連續(xù)不斷流動,以及-控制裝置(控制器),用于選擇地驅動所有的開關裝置(T1,T2,T3,T4),其中·低于輸入電壓(Uin)的第一輸出電壓(UA)出現(xiàn)在第一輸出端(A),和·高于輸入電壓(Uin)的第二輸出電壓(UB)出現(xiàn)在第二輸出端(B),·用于控制線圈電流(IL1)的方向以使其流到第一輸出端(A)或流到第二輸出端(B)的至少另一個開關裝置(T3)被串聯(lián)連接到第一輸出端(A),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控制器)-控制輸出開關裝置(T3,T4),以使得在一個切換周期(SZ1,SZ2)的過程中該線圈電流(IL1)從第二末端(Y1)流到兩個輸出支路(A,B)中,以及-在上/下變換器的瞬態(tài)中控制該主開關(T1),以使得在第一末端(X1)的平均電壓等于在第二末端(Y1)的電壓。
2.如在權利要求1中要求的方法,其中控制裝置(控制器)為開關裝置(T1,T2,T3,T4)生成各切換階段(分別為Φ2,Φ3和Φ5,Φ6),以及線圈電流(IL1)的過程包括上變換階段和下變換階段,其特征在于,線圈電流(IL1)的下變換階段包括至少兩個切換階段(分別為Φ2,Φ3和Φ5,Φ6)。
3.如在權利要求2中要求的方法,其中切換周期(SZ1,SZ2)具有所有的切換階段(分別為Φ1,Φ2,Φ3和Φ4,Φ5,Φ6)正好一次。
4.一種操作DC/DC上/下變換器的方法,該DC/DC上/下變換器具有-一個輸入電壓端(Uin)和至少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端(UD,UE),-至少一個電感能量貯存裝置(L2),它通過第一末端(X2)連接到生成輸入電壓(Uin)的DC電壓源,并能經由開關裝置(T6,D4)通過第二末端(Y2)連接到輸出端(D,E),-輸出開關裝置(T6,D4),用于通過供給一個線圈電流(IL2)而為第一和第二輸出電壓(UD,UE)提供電能,-在電感能量貯存裝置(L2)的第二末端(Y2)與DC電壓源的另一個極之間的主開關裝置(T5),以及-控制裝置(控制器),用于選擇地驅動所有的開關裝置(T5,T6,T7),其中·低于輸入電壓(Uin)的第一輸出電壓(UD)出現(xiàn)在第一輸出端(D),和·高于輸入電壓(Uin)的第二輸出電壓(UE)出現(xiàn)在第二輸出端(E),.用于控制線圈電流(IL2)的方向以使其流到第一輸出端(D)或流到第二輸出端(E)的至少另一個開關裝置(T6)被串聯(lián)連接到第一輸出端(D),其特征在于,控制裝置(控制器)-控制輸出開關裝置(T6,T7),以使得在一個切換周期(SZ1,SZ2)的過程中線圈電流(IL2)從第二末端(Y2)流到兩個輸出支路(D,E,F(xiàn))至少一次,以及-在上/下變換器的瞬態(tài)中控制該主開關(T5),以使得在線圈(L2)的第二末端(Y2)上的平均電壓等于在第一末端(X1)上的電壓,因此等于輸入電壓(Uin)。
5.如在權利要求4中要求的方法,其中控制裝置(控制器)為每個開關裝置(T5,T6,T7)生成切換階段(分別為Φ7,Φ8,Φ9和Φ10,Φ11,Φ12),以及線圈電流(IL2)的模式具有上變換階段和下變換階段,其特征在于,線圈電流(IL2)的上變換階段包括至少兩個切換階段(分別為Φ7,Φ8和Φ10,Φ11)。
6.如在權利要求5中要求的方法,其中切換周期(SZ3,SZ4)精確地包括所有的切換階段(分別為Φ7,Φ8,Φ9和Φ10,Φ11,Φ12,Φ13)一次。
7.如在前述權利要求的任一項中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開關裝置(T1,T2,...,T7)是MOSFET;IGBT,GTO或雙極性晶體管。
8.實施如在權利要求1到9中要求的用于操作在諸如移動電話、PDA(個人數(shù)字助理)、或MP3播放器那樣的電子設備中的DC/DC上-下變換器的方法,在該電子設備中耗電部分要被提供以不同的電壓。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上-下變換器的方法,該變換器是基于降壓變換器的,該方法在線圈(L
文檔編號H02M3/158GK1902810SQ200480039824
公開日2007年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月5日
發(fā)明者T·G·托勒, F·J·斯盧伊斯, H·C·J·比特克爾, M·瓦爾特爾 申請人: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