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確切說,涉及一種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節(jié)電器,屬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是廣泛使用的一種動力機械,每年的耗電量占我國耗電量的50%以上。在滿負荷工作條件下,電動機效率一般較高,通常在80%左右,然而,一旦負荷下降,電動機的效率隨之顯著下降。因為電動機選型時是按最大可能負荷和最壞工作狀況下所需的功率而定,多數(shù)電動機在大部分運行時間的負荷率在50%~60%,所以實際運行時的運行效率都比較低,因此提高這部分電動機的運行效率,有著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背景技術中有一種電抗器節(jié)電器,該節(jié)電器的技術方案是在交流異步電動機的三個電源輸入端與三根相線之間各串入一個電抗器,即帶鐵芯的扼流圈。雖然電抗器能降低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輸入電壓,提高交流異步電動機運行的功率因數(shù),能達到節(jié)電的目的,但電流流過電抗器,鐵損和銅損使電抗器發(fā)熱,電抗器自耗功率大,節(jié)電器工作效率低。此外,電抗器節(jié)電器還有體積大、笨重和造價昂貴的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是推出一種三相電動機節(jié)電器,該節(jié)電器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造價低、自耗功率小。該節(jié)電器的晶閘管模塊具有無觸點軟啟動功能,控制回路采用高集成度智能元件組成之適以下應指令系統(tǒng),用阻容元件及觸發(fā)元件組成的自激電路,以自身檢測得到的負載性質,自激可控硅的導通角,使可控硅工作調節(jié)在適合于當前負載性質的電壓等級,從而達到節(jié)能運行。并配有自動、手動、應急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節(jié)電器采用的電路模塊結構。該節(jié)電器含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控制板工作電源和缺相信號源五個電路模塊,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與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并聯(lián)三根380V的相線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的三個相線輸入端和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的三個相線輸入端連接,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的三個供電輸出端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的三個輸出端連接,它還含控制裝置,該裝置以接插方式分別與其他五個電路模塊連接。
現(xiàn)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一種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包括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控制板工作電源102和缺相信號源101,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含晶閘管電路模塊、三個相線輸入端、三個相線輸出端、帶五芯插座1’的連接線、三相電源插座2’、溫控管190和帶二芯插座6’的連接線,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含三相交流接觸器、三個相線輸入端、三個相線輸出端和繼電器CJ’的常開觸點CJ,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含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第四保險195、風扇194、第一指示燈191、第二指示燈192、第三指示燈193、繼電CJ’和帶二芯插座4’的連接線,控制板工作電源102含第四變壓器187和帶二芯插座5’的連接線,缺相信號源101含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第一保險198、第二保險絲197、第三保險絲196和帶四芯插座3’的連接線,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的三個相線輸入端和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三個相線輸入端連接,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和零線N分別與三相電源插座2’的插套23’、22’、21’和20’連接,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的任何一相線和零線N分別與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的輸入端U’和N’連接,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三個供電輸出端LA、LB、LC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104的三個輸出端連接,溫控管190固定在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散熱器上,溫控管190的兩個輸出端分別與二芯插座6’的插套60’和61’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初級線圈的一端分別通過第一保險絲196、第二保險197、第三保險絲198與三個供電輸出端LA、LB、LC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與零線N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次級線圈的一端與四芯插座3’的插套30’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次級線圈的另一端分別與四芯插座3’的插套31’、32’和33’連接,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刀與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刀連接,第四保險絲195跨接在輸入端U’和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刀之間,第三指示燈193跨接在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刀和輸入端N’之間,風扇194與第四變壓器187的初級線圈并聯(lián)后跨接在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左擲和輸入端N’之間,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右擲和左擲分別與二芯插座4’的插套40’和41’連接,第二指示燈192與繼電器CJ’并聯(lián)后跨接在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右擲和輸入端N’之間,繼電器CJ’的常開觸點CJ跨接在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右擲和左擲之間,第一指示燈191跨接在第一變壓器184的初級線圈的兩端,第四變壓器187的次級線圈的兩端分別與二芯插座5’的插套50’和51’連接,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控制裝置100,控制裝置100包括軟啟動延時控制電路,模塊缺相過熱保護電路,電源欠壓補償電路,由電阻第一電阻117、第二電阻118、第三電阻119、第四電阻120、第五電阻121、第六電阻122、第七電阻123、第八電阻124、第九電阻125、第十電阻126、第十一電阻127、第十二電阻128、第十三電阻129、第十四電阻130、第十五電阻131、第十六電阻132、第十七電阻133、第十八電阻134、第十九電阻135、第二十電阻136、第二十一電阻137、第二十二電阻138,半可變電阻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第二半可變電阻140,排阻第一排阻141、第二排阻142、第三排阻143、第四排阻144,電容第一電容145、第二電容146、第三電容147、第四電容148、第五電容149、第六電容150、第七電容151、第八電容152、第九電容153、第十電容154、第十一電容155、第十二電容156,二極管第一二極管157、第二二極管158、第三二極管159、第四二極管160、第五二極管161、第六二極管162、第七二極管163、第八二極管164、第九二極管165、第十二極管166、第十一二極管167、第十二二極管168、第十三二極管169、第十四二極管170,穩(wěn)壓管第一穩(wěn)壓管171、第二穩(wěn)壓管172、第三穩(wěn)壓管173,發(fā)光二極管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可控硅第一可控硅175,三端穩(wěn)壓管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集成塊第一集成塊177、第二集成塊178、第三集成塊179、第四集成塊180、第五集成塊181,整流橋第一整流橋182,繼電器第一繼電器183組成,二芯插頭5的插針50、51分別與第一整流橋182的2、3腳連接,第一整流橋182的1腳、第十二電容156的正極、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1腳并接,第一整流橋182的4腳、第十二電容156的負極、第十一電容155的負極、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的2腳接地,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3腳、第十一電容155的正極并接,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12V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集成塊177的4腳、第一集成塊177的8腳、第十六電阻132的左端、五芯插頭1的插針10、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的右端與滑臂、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上端、第四集成塊180的4腳、第一排阻141的1腳、第二排阻142的2腳、第二排阻142的3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1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2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3腳、第七電阻123的上端、第一繼電器183的2腳、第三二極管159的負極、第八電阻124的上端、第三排阻143的5腳、第九電阻125的上端、二芯插頭6的插針60連接,接地端GND分別與四芯插頭2的插針20、第十八電阻134的左端、第一可控硅175的負極、第四電容148的負極、第五電容149的負極、第六電容150的負極、第五集成塊181的8腳、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下端、第一電容145的負極、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的負極、第二十電阻136的左端、第八電容152的負極、第九電容153的負極、第十電容154的負極、四芯插頭3的插針30、第七電容151的負極、五芯插頭1的插針11、五芯插頭1的插針12、第二電容146的左端、第一集成塊177的1腳、第四排阻144的1腳、第四排阻144的2腳、第四排阻144的3腳、第四排阻144的4腳連接,第四排阻144的5腳、第一集成塊177的3腳并接,第一繼電器183的1腳、第三二極管159的正極、第二集成塊178的11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2腳并接,第七電阻123的下端、第一電容145的正極、第一集成塊177的2腳、第一集成塊177的6腳并接,第一集成塊177的5腳、第二電容146的右端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5腳、第二集成塊178的6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0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3腳、第三排阻143的1腳、第三排阻143的2腳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14腳、第八電阻124的下端、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的正極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7腳、第二排阻142的4腳、第二排阻142的5腳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15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6腳、第九電阻125的下端、第十電阻126的上端、第一二極管157的負極并接,第三排阻143的3腳、第三排阻143的4腳、第三集成塊179的6腳、第三集成塊179的10腳、第一二極管158的正極、第八二極管164的正極并接,二芯插頭4的插針40、二芯插頭4的插針41、第一繼電器183的4腳、第一繼電器183的3腳并接,第十電阻126的下端、第六電阻122的上端、第一二極管157的正極、第三電容147的正極、第二十一電阻137的左端并接,第六電阻122的下端、第十二二極管168的正極、第十三二極管169的正極、第十四二極管170的正極并接,第二十一電阻137的右端、第十一電阻127的下端、第三集成塊179的2腳并接,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的左端、第十二電阻128的上端、第三集成塊179的5腳并接,第十二電阻128的下端、第十一電阻127的上端、第三集成塊179的1腳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13腳、第三集成塊179的14腳、第八二極管164的負極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3腳、第二十電阻136的左端、第一排阻141的2腳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7腳、第二二極管158的負極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8腳、第三集成塊179的9腳、五芯插頭1的插針12、五芯插頭1的插針13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12腳、第十七電阻133的右端、第七二極管163的負極、第七電容151的左端并接,第七二極管163的正極、第十七電阻133的左端、第十六電阻132的右端、第一可控硅175的正極并接,第一可控硅175的觸發(fā)極、第十八電阻134的左端、第十九電阻135的左端并接,第十九電阻135的右端、二芯插頭6的插針61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4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6腳、第一排阻141的5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6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4腳、第一排阻141的3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5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5腳、第一排阻141的1腳、第一排阻141的4腳、第二排阻142的2腳、第二排阻142的3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11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2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3腳、第二排阻142的1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1腳、第五集成塊181的2腳、第五集成塊181的3腳、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171的正極、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172的正極、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173的正極并接,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171的負極、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172的負極、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173的負極分別與第十三電阻129的上端、第十四電阻130的上端、第十五電阻131的上端連接,第十三電阻129的下端、第四電容148的正極、第四二極管160的負極并接,第十四電阻130的下端、第五電容149的正極、第五二極管161的負極并接,第十五電阻131的下端、第六電容150的正極、第六二極管162的負極并接,第六二極管162的正極、第五二極管161的正極、第四二極管160的正極分別與四芯插頭3的31、32、33連接,第四集成塊180的14腳、第四集成塊180的7腳、第四集成塊180的1腳分別與第十二二極管168的負極、第十三二極管169的負極、第十四二極管170的負極連接,第四集成塊180的2腳、第四集成塊180的6腳、第四集成塊180的13腳、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滑臂并接,第四集成塊180的3腳、第十一二極管167的負極、第十電容154的正極并接,第四集成塊180的5腳、第九電容153的正極、第十二極管166的負極并接,第四集成塊180的12腳、第八電容153的正極、第九二極管165的負極并接,第九二極管165的正極、第一電阻117的下端、第二十二電阻138的左端并接,第十二極管166的正極、第三電阻119的下端、第二電阻118的左端并接,第十一二極管167的正極、第五電阻121的下端、第四電阻120的左端并接,四芯插頭2的插針21、四芯插頭2的插針22、四芯插頭2的插針23分別與第二十二電阻138右端、第二電阻118的右端、第四電阻120的右端連接,四芯插頭2的插針20接地,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五芯插座1’的插套10’、11’、12’、13’、14’分別與控制裝置100的五芯插頭1的插針10、11、12、13、14接插連接,三相電源插座2’的插套20’、21’、22’和23’分別與控制裝置100的插座四芯插頭2的插針20、21、22和23接插連接,缺相信號源101的四芯插座3’的插套30’、31’、32’和33’分別與控制裝置100上的四芯插頭3的插針30、31、32和33接插連接,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的二芯插座4’的插套40’和41’分別與控制裝置100上的二芯插頭4的插針40和41接插連接,控制板工作電源102的二芯插座5’的插套50’和51’分別與控制裝置100的二芯插頭5的插針50和51接插連接,溫控管190的二芯插座6’的插套60’和61’分別與控制100的二芯插頭6的插針60和61接插連接。
與背景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具有下列優(yōu)點1、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
2、自耗功率小,工作效率高。
4、無觸點軟啟動,無級調壓。
3、采用模塊結構,模塊與模塊之間采用接插連接,既便于生產(chǎn)制造,又便于維修。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的電路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的電路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的控制裝置100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采用圖1所示的電路框圖,圖2所示的電路圖和圖3所示的控制裝置100的電路圖?,F(xiàn)羅列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的元器件明細表如下電阻第一電阻117的阻值為12K,第二電阻118的阻值為300K,第三電阻119的阻值為12K,第四電阻120的阻值為300K,第五電阻121的阻值為12K,第六電阻122的阻值為1K,第七電阻123的阻值為2K,第八電阻124的阻值為4.7K,第九電阻125的阻值為4.7K,第十電阻126的阻值為1K,第十一電阻127的阻值為100K,第十二電阻128的阻值為33K,第十三電阻129的阻值為4.7K,第十四電阻130的阻值為4.7K,第十五電阻131的阻值為4.7K,第十六電阻132的阻值為3K,第十七電阻133的阻值為200K,第十八電阻134的阻值為2K,第十九電阻135的阻值為10K,第二十電阻136的阻值為4.7K,第二十一電阻137的阻值為20K,第二十二電阻138的阻值為300K;半可變電阻;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的阻值為100K,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阻值為10K;排阻第一排阻141的阻值為4×10K,第二排阻142的阻值為4×10K,第三排阻143的阻值為4×22K,第四排阻144的阻值為4×10K;電容第一電容145的容量為100μF,第二電容146的容量為0.01μF,第三電容147的容量為100μF,第四電容148的容量為10μF,第五電容149的容量為10μF,第六電容150的容量為10μF,第七電容151的容量為22μF,第八電容152的容量為10μF,第九電容153的容量為10μF,第十電容154的容量為10μF,第十一電容155的容量為22μF,第十二電容156的容量為2200μF;二極管第一二極管157、第二二極管158、第三二極管159、第四二極管160、第五二極管161、第六二極管162、第七二極管163、第八二極管164、第九二極管165、第十二極管166、第十一二極管167、第十二二極管168、第十三二極管169、第十四二極管170的型號均為4148;穩(wěn)壓管第一穩(wěn)壓管171、第二穩(wěn)壓管172、第三穩(wěn)壓管173的規(guī)格均為0.5W 6.2V;發(fā)光二極管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的規(guī)格為φ5mm的紅色發(fā)光二極管;可控硅第一可控硅175的型號為BT169;三端穩(wěn)壓管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型號為7812;集成塊第一集成塊177的型號為NE555,第二集成塊178的型號為LA2004,第三集成塊179的型號為LM324,第四集成塊180的型號為LM324,第五集成塊181的型號為LA2004;整流橋第一整流橋182的型號為2KB08;繼電器第一繼電器183的型號為NT73-2C-10;變壓器第一變壓器184為缺相變壓器,第二變壓器185為缺相變壓器,第三變壓器186為缺相變壓器,第四變壓器187為電源變壓器;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型號為MZKS-JL-WY;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
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的型號為CJ20-220;溫控管溫控管190的型號為JOC-31F-75。
工作原理。
通常多數(shù)三相交流電動機運行于負荷率較低(50~60%)的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電動機運行的功率因素很低,適當降低電動機的工作電壓,可以提高電動機運行的功率因素,從而降低耗能,達到節(jié)能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由切換開關選擇“應急”和“啟動”兩個狀態(tài)。當節(jié)電器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將切換開關置于“應急”,接觸器104吸合,輸入的380V三相電壓直通電機三相線輸入端,使得檢修,待修節(jié)電器時,不影響生產(chǎn)線正常工作。
當切換開關置于“啟動”時,本實用新型的節(jié)電器立即進入工作狀態(tài)。第四變壓器187提供16V交流電壓至第一整流橋182,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第十一電容155、第十二電容156組成直流電壓為12V的穩(wěn)壓源,為控制裝置100供電。
第一集成塊177、第一電容145、第二電容146、第七電阻123組成軟啟動電路,產(chǎn)生延時控制信號。延時設定為三分鐘。當延時到時,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發(fā)光,啟動無級降壓,延時信號通過第二集成塊178、第三集成塊179及其外圍電阻、電容、二極管給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控制端0~10V的控制信號,從而將三相交流電動機的工作電壓調控在優(yōu)化電壓范圍150~380V內(nèi)。所述的節(jié)電器的輸出特性為工作電壓緩緩上升到全電壓后,即軟啟動,延時三分鐘后降壓到所設定的優(yōu)化電壓值。
所述的節(jié)電器設有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缺相保護電路、過熱保護電路和欠壓補償電路。
缺相保護電路由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提供缺相取樣信號,通過四芯插座3’、四芯插頭3、第四二極管160、第五二極管161、第六二極管162、第十三電阻129、第十四電阻130、第十五電131和第一穩(wěn)壓管171、第二穩(wěn)壓管172、第三穩(wěn)壓管的整流、濾波、過壓保護、限流,形成三路或門電路,當任一缺相取樣信號為0時,由第五集成塊181、第二集成塊178及其外圍電路輸出驅動信號,驅動第一繼電器183吸合,使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通過交流接觸器模塊104的交流接觸器,分別與三個供電輸出端LA、LB、LC連通。
過熱保護電路由溫控管190完成取樣。當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過流時或散熱不良(溫度達到75℃)時,溫控管190即開通,+12V電壓經(jīng)過第十八電阻134、第十九電阻135觸發(fā)第一可控硅175開通,其正極從高電平變?yōu)榈碗娖?,通過第三集成塊179、第二集成塊178及其外圍電路關斷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同時驅動第一繼電器183吸合,使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通過交流接觸器模塊104的交流接觸器,分別與三個供電輸出端LA、LB、LC連通。從而使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得到過熱保護。
欠壓補償電路是由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通過三相電源插座2’、三相電源插頭2分別與第一電阻117、第二十二電阻138、第九二極管165、第八電容152,第二電阻118、第三電阻119、第十二極管166、第九電容153,第四電阻120、第五電阻121、第十一二極管167、第十電容154組成的分壓整流濾波電路連接,該電路輸出三個直流信號,通過第四集成塊180、第三集成塊179及其外圍電路組成或門和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調控電路。當電源電壓偏低時,調控輸出電壓,其調控幅度由第二半可變電阻140完成。
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選用型號為MEKS-JL-WY的系列產(chǎn)品。
權利要求1.一種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包括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控制板工作電源(102)和缺相信號源(101),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含晶閘管電路模塊、三個相線輸入端、三個相線輸出端、帶五芯插座(1’)的連接線、三相電源插座(2’)、溫控管(190)和帶二芯插座(6’)的連接線,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含三相交流接觸器、三個相線輸入端、三個相線輸出端和繼電器CJ’的常開觸點CJ,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含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第四保險絲(195)、風扇(194)、第一指示燈(191)、第二指示燈(192)、第三指示燈(193)、繼電器CJ’和帶二芯插座(4’)的連接線,控制板工作電源(102)含第四變壓器(187)和帶二芯插座(5’)的連接線,缺相信號源(101)含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第一保險絲(198)、第二保險絲(197)、第三保險絲(196)和帶四芯插座(3’)的連接線,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的三個相線輸入端和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三個相線輸入端連接,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和零線N分別與三相電源插座(2’)的插套(23’)、(22’)、(21’)和(20’)連接,三根380V的相線UA、UB、UC的任何一相線和零線N分別與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的輸入端U’和N’連接,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三個供電輸出端LA、LB、LC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104)的三個輸出端連接,溫控管(190)固定在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散熱器上,溫控管(190)的兩個輸出端分別與二芯插座(6’)的插套(60’)和(61’)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初級線圈的一端分別通過第一保險絲(196)、第二保險絲(197)、第三保險絲(198)與三個供電輸出端LA、LB、LC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初級線圈的另一端與零線N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次級線圈的一端與四芯插座(3’)的插套(30’)連接,第一變壓器(184)、第二變壓器(185)、第三變壓器(186)的次級線圈的另一端分別與四芯插座(3’)的插套(31’)、(32’)和(33’)連接,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刀與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刀連接,第四保險(195)跨接在輸入端U’和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刀之間,第三指示燈(193)跨接在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刀和輸入端N’之間,風扇(194)與第四變壓器(187)的初級線圈并聯(lián)后跨接在第一單刀三擲開關(188)的左擲和輸入端N’之間,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右擲和左擲分別與二芯插座(4’)的插套(40’)和(41’)連接,第二指示燈(192)與繼電器CJ’并聯(lián)后跨接在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右擲和輸入端N’之間,繼電器CJ’的常開觸點CJ跨接在第二單刀三擲開關(189)的右擲和左擲之間,第一指示燈(191)跨接在第一變壓器(184)的初級線圈的兩端,第四變壓器(187)的次級線圈的兩端分別與二芯插座(5’)的插套(50’)和(51’)連接,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控制裝置(100),控制裝置(100)包括軟啟動延時控制電路,模塊缺相過熱保護電路,電源欠壓補償電路,由電阻第一電阻(117)、第二電阻(118)、第三電阻(119)、第四電阻(120)、第五電阻(121)、第六電阻(122)、第七電阻(123)、第八電阻(124)、第九電阻(125)、第十電阻(126)、第十一電阻(127)、第十二電阻(128)、第十三電阻(129)、第十四電阻(130)、第十五電阻(131)、第十六電阻(132)、第十七電阻(133)、第十八電阻(134)、第十九電阻(135)、第二十電阻(136)、第二十一電阻(137)、第二十二電阻(138),半可變電阻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第二半可變電阻(140),排阻第一排阻(141)、第二排阻(142)、第三排阻(143)、第四排阻(144),電容第一電容(145)、第二電容(146)、第三電容(147)、第四電容(148)、第五電容(149)、第六電容(150)、第七電容(151)、第八電容(152)、第九電容(153)、第十電容(154)、第十一電容(155)、第十二電容(156),二極管第一二極管(157)、第二二極管(158)、第三二極管(159)、第四二極管(160)、第五二極管(161)、第六二極管(162)、第七二極管(163)、第八二極管(164)、第九二極管(165)、第十二極管(166)、第十一二極管(167)、第十二二極管(168)、第十三二極管(169)、第十四二極管(170),穩(wěn)壓管第一穩(wěn)壓管(171)、第二穩(wěn)壓管(172)、第三穩(wěn)壓管(173),發(fā)光二極管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可控硅第一可控硅(175),三端穩(wěn)壓管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集成塊第一集成塊(177)、第二集成塊(178)、第三集成塊(179)、第四集成塊(180)、第五集成塊(181),整流橋第一整流橋(182),繼電器第一繼電器(183)組成,二芯插頭(5)的插針(50)、(51)分別與第一整流橋(182)的2、3腳連接,第一整流橋(182)的1腳、第十二電容(156)的正極、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1腳并接,第一整流橋(182)的4腳、第十二電容(156)的負極、第十一電容(155)的負極、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2腳接地,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3腳、第十一電容(155)的正極并接,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12V輸出端分別與第一集成塊(177)的4腳、第一集成塊(177)的8腳、第十六電阻(132)的左端、五芯插頭(1)的插針(10)、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的右端與滑臂、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上端、第四集成塊(180)的4腳、第一排阻(141)的1腳、第二排阻(142)的2腳、第二排阻(142)的3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1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2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3腳、第七電阻(123)的上端、第一繼電器(183)的2腳、第三二極管(159)的負極、第八電阻(124)的上端、第三排阻(143)的5腳、第九電阻(125)的上端、二芯插頭(6)的插針(60)連接,接地端GND分別與四芯插頭(2)的插針(20)、第十八電阻(134)的左端、第一可控硅(175)的負極、第四電容(148)的負極、第五電容(149)的負極、第六電容(150)的負極、第五集成塊(181)的8腳、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下端、第一電容(145)的負極、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的負極、第二十電阻(136)的左端、第八電容(152)的負極、第九電容(153)的負極、第十電容(154)的負極、四芯插頭(3)的插針(30)、第七電容(151)的負極、五芯插頭(1)的插針(11)、五芯插頭(1)的插針(12)、第二電容(146)的左端、第一集成塊(177)的1腳、第四排阻(144)的1腳、第四排阻(144)的2腳、第四排阻(144)的3腳、第四排阻(144)的4腳連接,第四排阻(144)的5腳、第一集成塊(177)的3腳并接,第一繼電器(183)的1腳、第三二極管(159)的正極、第二集成塊(178)的11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2腳并接,第七電阻(123)的下端、第一電容(145)的正極、第一集成塊(177)的2腳、第一集成塊(177)的6腳并接,第一集成塊(177)的5腳、第二電容(146)的右端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5腳、第二集成塊(178)的6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0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3腳、第三排阻(143)的1腳、第三排阻(143)的2腳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14腳、第八電阻(124)的下端、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的正極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7腳、第二排阻(142)的4腳、第二排阻(142)的5腳并接,第二集成塊(178)的15腳、第二集成塊(178)的16腳、第九電阻(125)的下端、第十電阻(126)的上端、第一二極管(157)的負極并接,第三排阻(143)的3腳、第三排阻(143)的4腳、第三集成塊(179)的6腳、第三集成塊(179)的10腳、第一二極管(158)的正極、第八二極管(164)的正極并接,二芯插頭(4)的插針(40)、二芯插頭(4)的插針(41)、第一繼電器(183)的4腳、第一繼電器(183)的3腳并接,第十電阻(126)的下端、第六電阻(122)的上端、第一二極管(157)的正極、第三電容(147)的正極、第二十一電阻(137)的左端并接,第六電阻(122)的下端、第十二二極管(168)的正極、第十三二極管(169)的正極、第十四二極管(170)的正極并接,第二十一電阻(137)的右端、第十一電阻(127)的下端、第三集成塊(179)的2腳并接,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的左端、第十二電阻(128)的上端、第三集成塊(179)的5腳并接,第十二電阻(128)的下端、第十一電阻(127)的上端、第三集成塊(179)的1腳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13腳、第三集成塊(179)的14腳、第八二極管(164)的負極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3腳、第二十電阻(136)的左端、第一排阻(141)的2腳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7腳、第二二極管(158)的負極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8腳、第三集成塊(179)的9腳、五芯插頭(1)的插針(12)、五芯插頭(1)的插針(13)并接,第三集成塊(179)的(12)腳、第十七電阻(133)的右端、第七二極管(163)的負極、第七電容(151)的左端并接,第七二極管(163)的正極、第十七電阻(133)的左端、第十六電阻(132)的右端、第一可控硅(175)的正極并接,第一可控硅(175)的觸發(fā)極、第十八電阻(134)的左端、第十九電阻(135)的左端并接,第十九電阻(135)的右端、二芯插頭(6)的插針(61)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4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6腳、第一排阻(141)的5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6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4腳、第一排阻(141)的3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5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5腳、第一排阻(141)的1腳、第一排阻(141)的4腳、第二排阻(142)的2腳、第二排阻(142)的3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11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2腳、第五集成塊(181)的13腳、第二排阻(142)的1腳并接,第五集成塊(181)的1腳、第五集成塊(181)的2腳、第五集成塊(181)的3腳、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171)的正極、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172)的正極、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173)的正極并接,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171)的負極、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172)的負極、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173)的負極分別與第十三電阻(129)的上端、第十四電阻(130)的上端、第十五電阻(131)的上端連接,第十三電阻(129)的下端、第四電容(148)的正極、第四二極管(160)的負極并接,第十四電阻(130)的下端、第五電容(149)的正極、第五二極管(161)的負極并接,第十五電阻(131)的下端、第六電容(150)的正極、第六二極管(162)的負極并接,第六二極管(162)的正極、第五二極管(161)的正極、第四二極管(160)的正極分別與四芯插頭(3)的插針(31)、(32)、(33)連接,第四集成塊(180)的14腳、第四集成塊(180)的7腳、第四集成塊(180)的1腳分別與第十二二極管(168)的負極、第十三二極管(169)的負極、第十四二極管(170)的負極連接,第四集成塊(180)的2腳、第四集成塊(180)的6腳、第四集成塊(180)的13腳、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滑臂并接,第四集成塊(180)的3腳、第十一二極管(167)的負極、第十電容(154)的正極并接,第四集成塊(180)的5腳、第九電容(153)的正極、第十二極管(166)的負極并接,第四集成塊(180)的12腳、第八電容(153)的正極、第九二極管(165)的負極并接,第九二極管(165)的正極、第一電阻(117)的下端、第二十二電阻(138)的左端并接,第十二極管(166)的正極、第三電阻(119)的下端、第二電阻(118)的左端并接,第十一二極管(167)的正極、第五電阻(121)的下端、第四電阻(120)的左端并接,四芯插頭(2)的插針(21)、四芯插頭(2)的插針(22)、四芯插頭(2)的插針(23)分別與第二十二電阻(138)右端、第二電阻(118)的右端、第四電阻(120)的右端連接,四芯插頭(2)的插針(20)接地,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五芯插座(1’)的插套(10’)、(11’)、(12’)、(13’)、(14’)分別與控制裝置(100)的五芯插頭(1)的插針(10)、(11)、(12)、(13)、(14)接插連接,三相電源插座(2’)的插套(20’)、(21’)、(22’)和(23’)分別與控制裝置(100)的插座四芯插頭(2)的插針(20)、(21)、(22)和(23)接插連接,缺相信號源(101)的四芯插座(3’)的插套(30’)、(31’)、(32’)和(33’)分別與控制裝置(100)上的四芯插頭(3)的插針(30)、(31)、(32)和(33)接插連接,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103)的二芯插座(4’)的插套(40’)和(41’)分別與控制裝置(100)上的二芯插頭(4)的插針(40)和(41)接插連接,控制板工作電源(102)的二芯插座(5’)的插套(50’)和(51’)分別與控制裝置(100)的二芯插頭(5)的插針(50)和(51)接插連接,溫控管(190)的二芯插座(6’)的插套(60’)和(61’)分別與控制(100)的二芯插頭(6)的插針(60)和(61)接插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元器件為電阻第一電阻(117)的阻值為12K,第二電阻(118)的阻值為300K,第三電阻(119)的阻值為12K,第四電阻(120)的阻值為300K,第五電阻(121)的阻值為12K,第六電阻(122)的阻值為1K,第七電阻(123)的阻值為2K,第八電阻(124)的阻值為4.7K,第九電阻(125)的阻值為4.7K,第十電阻(126)的阻值為1K,第十一電阻(127)的阻值為100K,第十二電阻(128)的阻值為33K,第十三電阻(129)的阻值為4.7K,第十四電阻(130)的阻值為4.7K,第十五電阻(131)的阻值為4.7K,第十六電阻(132)的阻值為3K,第十七電阻(133)的阻值為200K,第十八電阻(134)的阻值為2K,第十九電阻(135)的阻值為10K,第二十電阻(136)的阻值為4.7K,第二十一電阻(137)的阻值為20K,第二十二電阻(138)的阻值為300K;半可變電阻第一半可變電阻(139)的阻值為100K,第二半可變電阻(140)的阻值為10K;排阻第一排阻(141)的阻值為4×10K,第二排阻(142)的阻值為4×10K,第三排阻(143)的阻值為4×22K,第四排阻(144)的阻值為4×10K;電容第一電容(145)的容量為100μF,第二電容(146)的容量為0.01μF,第三電容(147)的容量為100μF,第四電容(148)的容量為10μF,第五電容(149)的容量為10μF,第六電容(150)的容量為10μF,第七電容(151)的容量為22μF,第八電容(152)的容量為10μF,第九電容(153)的容量為10μF,第十電容(154)的容量為10μF,第十一電容(155)的容量為22μF,第十二電容(156)的容量為2200μF;二極管第一二極管(157)、第二二極管(158)、第三二極管(159)、第四二極管(160)、第五二極管(161)、第六二極管(162)、第七二極管(163)、第八二極管(164)、第九二極管(165)、第十二極管(166)、第十一二極管(167)、第十二二極管(168)、第十三二極管(169)、第十四二極管(170)的型號均為4148;穩(wěn)壓管第一穩(wěn)壓管(171)、第二穩(wěn)壓管(172)、第三穩(wěn)壓管(173)的規(guī)格均為0.5W 6.2V;發(fā)光二極管第一發(fā)光二極管(174)的規(guī)格為φ5mm的紅色發(fā)光二極管;可控硅第一可控硅(175)的型號為BT169;三端穩(wěn)壓管第一三端穩(wěn)壓管(176)的型號為7812;集成塊第一集成塊(177)的型號為NE555,第二集成塊(178)的型號為LA2004,第三集成塊(179)的型號為LM324,第四集成塊(180)的型號為LM324,第五集成塊(181)的型號為LA2004;整流橋第一整流橋(182)的型號為2KB08;繼電器第一繼電器(183)的型號為NT73-2C-10;變壓器第一變壓器(184)為缺相變壓器,第二變壓器(185)為缺相變壓器,第三變壓器(186)為缺相變壓器,第四變壓器(187)為電源變壓器;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105)的型號為MZKS-JL-WY;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104)的型號為CJ20-220;溫控管溫控管(190)的型號為JOC-31F-75。
專利摘要一種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屬三相交流電動機節(jié)電器技術領域。該節(jié)電器含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工作狀態(tài)顯示裝置,控制板工作電源和缺相信號源五個電路模塊,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與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并聯(lián)三根380V的相線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模塊的三個相線輸入端和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的三個相線輸入端連接,晶閘管智能控制模塊的三個供電輸出端分別與三相交流接觸器的三個輸出端連接,它還含控制裝置,該裝置以接插方式分別與其他五個電路模塊連接。該節(jié)電器具有下列優(yōu)點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自耗功率小,工作效率高,采用模塊結構,模塊與模塊之間采用接插連接,既便于生產(chǎn)制造,又便于維修。
文檔編號H02P25/16GK2783629SQ20052004059
公開日2006年5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1日
發(fā)明者謝錦鑫 申請人:上海匣承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