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連接件的殼體和制造這種殼體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連接件的殼體和一種制造這種殼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更具體地說,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簡化被液態(tài)物質或者蒸汽作用而保護的電纜的接頭或者連接件的制作,以便使它們變得更有效、更安全和更方便地制作。
發(fā)明內容
根據本發(fā)明,通過提供一種殼體和執(zhí)行一種方法已經取得了這些效果,這種殼體和方法的特征表示在獨立權利要求中。本發(fā)明的另外特征是從屬權利要求所論述的。
本發(fā)明使有可能得到一種電連接件的水密和汽密殼體,即使在長期處于具有液體和蒸汽特征的環(huán)境之后,這種殼體依然非常簡單、安全、有效和可靠,同時確保制造費用降低且易于使用。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過結合附圖閱讀下面的描述將會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優(yōu)點和特征,其中,這些附圖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證提出,而不認為是限制性的。
圖1是本發(fā)明可能實施例的電連接件的殼體的透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殼體的透視分解圖;圖3是形成圖1中殼體的兩個半殼體中的一個的平面頂視圖;圖4是圖3所示的半殼體的縱向剖視圖;圖5是圖4的放大詳圖;圖6是圖1所示的殼體的細節(jié)的縱向剖視圖;圖7是在圖3中半殼體的兩個端部中的一個的附近所截取的橫向剖視圖;
圖8是圖7的放大詳圖;圖9是圖7的另一個放大詳圖;圖10是在相互連接的兩個半殼體的兩端中的一個的附近所截取的橫向剖視圖;圖11、12和13是圖10的三個不同放大詳圖;圖14是圖3中半殼體的中間橫向剖視圖;圖15和16是圖14的兩個不同放大詳圖;圖17是相互連接的兩個半殼體的中間橫向剖視圖;圖18是圖17的放大詳圖;圖19是本發(fā)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電連接件的殼體的透視圖;圖20是簡化的方塊圖,示出制造本發(fā)明殼體的方法的步驟;圖21示出空的半殼體的透視圖;圖22是本發(fā)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電連接件的殼體的透視圖;圖23是圖22中殼體的分解透視圖;圖24是在上部元件連接到基礎元件之前的步驟中圖22所示的殼體的透視圖;圖25是圖22所示的殼體的基礎元件的局部橫向剖視圖;圖26是圖22所示的殼體的基礎元件的透視圖;圖27是圖22所示的殼體的上部元件的透視頂視圖;圖28是圖22所示的殼體的上部元件的透視底視圖;圖29是與圖22所示的殼體的上部元件相關聯的電纜夾緊件的透視圖;圖30是本發(fā)明又一個實施例的殼體的前視圖;圖31是圖30所示的殼體的側視圖;圖32是圖30所示的殼體的垂直剖視圖;圖33是圖31所示的殼體的垂直剖視圖;圖34是圖30所示的殼體的基礎元件的垂直剖視圖;圖35是圖30所示的殼體的上部元件的前視圖;圖36和37是圖35所示的元件的兩個垂直剖視圖;
圖38-41示出圖30所示的殼體的裝配。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其簡化為基本結構和參照附圖中的圖1-18和21,本發(fā)明的電連接件的殼體包括兩個半殼體1、1′,這兩個半殼體相互配合,限定用于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的支座2和多個通道形孔4,這些通道孔4用于連接到接線盒3上相應的輸入和輸出電纜5。
兩個半殼體1、1′彼此相同,而且實際上,它們分別構成殼體的基部1和罩1′。
由于所述半殼體相同,故在有關其生產和市場銷售的經濟方面和在采用這種產品的實際應用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
每個所述半殼體1、1′具有中心凹部10和多個半圓柱形凹部40,該半圓柱形凹部40設在中心凹部10與相應端部或者頭部41之間。所述半圓柱形凹部40在附圖中是四個,并在半殼體的每個前部F形成兩對凹部。每個凹部40平行于相應相鄰的凹部40,并且與相對表面的凹部40共軸。而且,每個凹部40設在翼形件42的相應之處,通過用與半殼體相同模制材料制作的傾斜端頭(ramp)42使該翼形件42結合到中心凹部10的底部上。每個上述頭部41通過模制材料的細的、也就是弱的線44連接到半殼體的相應翼形件42上,致使甚至只用手就容易地將其拆下,如下面更清楚所表示的那樣。
當兩個半殼體1、1′疊置時,它們形成用于接線盒3的外殼和用于電纜5的通道形孔4。在每個所述半殼體1、1′的凹部10的底部處,露出多個附件11以引導接線盒3定位。在這些示例中,所述附件11從凹部10的底部垂直露出。而且,半圓柱形凹部40設有多個內部延伸部45,在接線盒3定位之后,連接兩個半殼體時,這些延伸部用來夾緊電纜5。
實際上,所述延伸部包括一系列的齒,在半殼體1、1′連接時,這些齒分別彼此正好相對地設置在每個通道形孔4中,如圖6中詳圖所示那樣,并且在受到牽引力時,夾緊電纜,以防止脫開。
所述半殼體1、1′設有使它們能相互連接的裝置。更具體地說,參照圖1-18所示的示例,兩個半殼體1、1′中每一個的每個翼形件42的特征是在相應半圓柱形凹部40的外側上的朝上的鉤形延伸部60。在所述延伸部60的基部附近,通道孔61設在延伸部61與相應半圓柱形凹部40之間。在相對側上,上述翼形件42的特征是延伸部62朝下,在延伸部62與相應半圓柱形凹部40之間具有通道孔63。而且,在兩個半圓柱形凹部40之間的某一點上,翼形件42的特征是另一個朝上的鉤形延伸部64,在其基部上設有通道孔64′。
凹部10的橫向邊緣65高于另一邊緣67,且其特征是兩個鉤形延伸部68相互之間并與邊緣65本身以預定的距離定位,使得在每個延伸部68與橫向邊緣65之間設有相應孔穴69。下部橫向邊緣67的特征是,兩個外部小孔70設有漏斗形開口71。
當兩個半殼體1、1′相互連接時,圖10和圖11與圖12的詳圖所表示的是發(fā)生在兩個工作面(F)附近半殼體1的延伸部64設置在半殼體1′的孔65內部,反之亦然,而半殼體1的延伸部60位于半殼體1′的孔63內,反之亦然。此外,圖17和圖18的詳圖所表示的是發(fā)生在凹部10附近半殼體1的延伸部68安裝在半殼體1′的小孔70內部,反之亦然,而半殼體1的凸起邊緣65插入到半殼體1′的孔穴69中,反之亦然。由于所述延伸部60、64和68是鉤形并且孔63和小孔70的結構和布置,因而兩個半殼體1、1′的連接不能倒置。
兩個半殼體1、1′可以由適合連續(xù)模制的塑料,例如尼龍PA6.6制作。
每一個所述半殼體1、1′的內部空間均填充介電凝膠,如圖2所示那樣,其中,白色區(qū)域G表示一直到橫向邊緣67水平的凝膠填充空腔10和40,其中,橫向邊緣67的水平低于空腔10。
例如,介電凝膠(dielectric gel)G可以是Dow Corning Q3-6575型,也就是在環(huán)境溫度下緩慢聚合的雙成分型,或者在高溫下快速聚合的雙成分型。
優(yōu)選的是,凝膠G是熱聚合型,在100°的溫度下聚合。
更具體地說,參照圖20的簡圖,制造本發(fā)明殼體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模制S由塑料制的半殼體,該半殼體設有凹部10,用以限定用于連接多個電導體的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的外殼,該半殼體還設有一個或者多個凹部40,用以限定用于所述導體用的相應通道形孔4,所述凹部10、40相互連通;-沿著定向和振動線VO從所述模制工作臺S將所述半殼體輸送到工作臺R中,在該工作臺R上,所述凹部10、40填充膠凝液態(tài)劑(gellingliquid agent);-從所述填充工作臺R將半殼體1、1′輸送T到工作臺P中,在該工作臺P上,使用于填充所述凹部10、40的所述劑凝膠化。
有利的是,在所述工作臺P上已形成凝膠G后,進行將半殼體從凝膠化工作臺P輸送到工作臺AP中的輸送步驟TS,在該工作臺AP上,施加薄膜(在圖中未示出),以保護凝膠G。
頭部41的存在使有可能將半殼體1、1′的內部空間填充到邊緣67的水平,從而在將半殼體從填充工作臺R輸送到聚合或者凝膠化工作臺P期間,防止還沒有聚合的凝膠漫溢。上述裝置可以作如下使用。
一旦通過接線盒3已將這些電纜連接5,如圖2所示那樣,電工便拆去最后施加在半殼體1上的薄膜,以保護凝膠G并將接線盒3導入到半殼體本身的凹部10中。在這樣操作期間,導向件11從凹部10的底部露出,以便于技術人員進行工作。而且,在這樣操作期間,技術人員用其手指向接線盒3施加壓力,以克服凝膠G出現的阻力,并在拆下半殼體的頭部41之后,將電纜設置成使其相應的外皮容納在凹部40中。此后,技術人員取下另一半殼體1′,并在除去最后施加的凝膠保護膜和相應頭部41之后,將其連接到上述半殼體1上。其結果是,由半殼體1、1′的凹部10限定的空腔2中的凝膠G完全包圍接線盒3。此外,凝膠G還完全包圍和隔離由凹部40限定的通道形孔4。所述通道形孔4構成用于電纜5的多個入口和出口,所述通道孔4也可部分地使用例如如果殼體1、1′具有四個通道形孔4,如附圖所示那樣,而電纜5是三個,如圖19所示那樣,通道孔4之一沒有被使用,則有可能避免拆去相應凹部40的頭部41。
鄰近凹部10的傾斜端頭43的斜度便于電纜5設置在接線盒3附近并且減少凝膠的消耗。
在連接半殼體1、1′期間,與延伸部68相配合的凸起邊緣65構成一擋板,該擋板防止凝膠G從殼體中橫向泄漏,并且迫使凝膠G本身向著通道形孔4流動,從而有利于該孔進一步密封。
本殼體的簡化型式示出在圖19中通過將條帶9穿過設在半殼體1、1′翼形件42上的相應孔90便簡單地實現殼體1、1′的連接。
每個所述半殼體1、1′的特征是具有兩個相對的橫向小孔66,通過這些小孔66,使用螺紋裝置或者其它類似工具將殼體連接到固定的支架上,或者使用穿過小孔本身的繩索可將其懸掛。參照附圖中圖22-29所示的示例,本發(fā)明的殼體包括結構不同而不是結構相同的兩個元件。更具體地說,這個殼體包括基體100和上部元件102,所述基體100具有接線盒3用的內部外殼101,而所述上部元件102構成所述外殼101的罩件并設有垂直于其上表面的多個延伸部114。所述延伸部114設有通道形凹部104。所述凹部與以下述元件400為特征的相應凹部相配合,其限定連接到接線盒3的電纜用的相應管形導向件。與前面兩個示例相類似,基礎元件101的內部底部的特征是多個延伸部111,這些延伸部從底部本身垂直露出,并起到接線盒3定位用的導向件作用。所述元件100和102設有用于其相互連接的裝置。尤其是,所述連接裝置包括第一系列柔性舌片103和第二系列柔性舌片105,所述第一系列柔性舌片103具有倒“J”形的形狀,其基部鄰近元件102的上部或者外部工作面的外周邊緣,所述第二系列柔性舌片105,具有帶鉤形自由端的倒“J”形的形狀,其基部鄰近元件102的邊緣,第一系列的舌片103從該邊緣露出。而且,所述連接裝置包括具有在其外壁上部邊緣附近的基礎元件100所設的垂直開口的第一和第二系列的小孔106、107。第一系列舌片中的舌片103插入到第一系列小孔中的小孔106中,而第二系列舌片中的舌片105則插入到第二系列小孔中的小孔107中。第二系列小孔中的每個小孔107的特征是表面108,該表面108部分地形成在小孔本身內部并且構成相應舌片105的鉤形部分用的導向件。在裝配該裝置時,所述表面108的下部水平部分構成舌片105的所述鉤形部分用的對比件和舌片本身的保持件。
元件102的特征是邊緣110,該邊緣110在其內部工作面111上具有預定高度,也就是在與舌片103和105從其中露出的工作面109相對的工作面上具有預定高度。元件102的工作面111設有兩個沿直徑相對的平坦延伸部112,該延伸部112垂直于它們從其中露出的工作面111的表面。所述延伸部112設置成更加靠近內部,并且長于所述邊緣110。
元件102的兩個工作面109、111在上述延伸部114的相應之處設有多個可拆卸部分113。拆下一個或者多個所述可拆卸部分113可為連接到接線盒3的電纜提供相應的入口/出口,這種拆卸工作可用例如螺絲刀或者其它類似工具完成)。
相應的互補元件400被鉤在所述延伸部114上,并且它們中的每一個的特征是通道形空腔401,該空腔401與延伸部114所設的空腔104相對應。在圖22-30所示的示例中,所述延伸部114是四個。因此,每個互補元件包括具有并排設置的兩個中空部分的空腔401的主體,在裝配殼體時,空腔中的每一個設置在元件102的相應延伸部114的前面。將元件400連接到元件102的延伸部114上,以便使延伸部114的每個空腔104能設置成與元件400的相應空腔401相對,這樣為連接到接線盒3的電纜提供上述進/出的管形導向件。
元件102的所述延伸部114和互補元件400設有用來使其相互連接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多個鉤形舌片140和多個相應小孔410,所述多個鉤形舌片140從所述延伸部114的兩個縱向外部邊緣141垂直伸出而所述多個相應小孔410的特征是位于其外部縱向邊緣411上的每個元件400。通過將每個舌片140導入到相應小孔410中來完成這種連接。
在圖22-29所示的示例的情況下,只有基礎元件100填充介電凝膠。接線盒3定位在填充有凝膠的空腔101的內部,并且隨后將元件102連接到基部100上,這樣確定覆蓋整個接線盒的凝膠的流動,也就是接線盒與接合到它的電纜之間的連接,并且貫穿電纜的進/出導向件,從而使這種連接完全密封。
參照圖30-41所示出的示例,本發(fā)明的電連接件的殼體包括基礎元件200和上部件或者罩201?;?00容納接線盒3,其中,電纜5連接到該接線盒3上,并且填充有介電凝膠G達到預定水平LG。罩元件201在其頂部表面201′設有用來穿過電纜5的多個漏斗形入口/出口202,在裝配殼體時,所述開口202的較大基礎部朝向所述基礎部200的內部底部定向。而且,罩元件201在兩個外側上設有對角且向上地,即離心地定向翅片203,所述翅片203位于所述開口202的下端附近。每個翅片203的自由端用于接合在其頂部邊緣205附近的基礎元件200所設置的相應孔204。翅片203使其有可能實現將罩元件201不可倒置地連接到基部200上。該罩元件201設有形成在所述翅片203下方的側壁209并且用來設置在空腔210內,該空腔210由基礎元件200的側壁和底部限定。設置在所述漏斗形開口202的頂部和側面的罩元件201進一步設有與可拆卸互補元件207相配合的附件206,從而如下面更加詳細描述的那樣,一旦完成殼體的裝配,便夾緊從開口203引出的電纜5。如圖38-41所示那樣,裝配上述殼體。首先,連接到接線盒3的電纜5插入穿過罩元件201的開口202,而接線盒被裝在由罩元件201的側壁209限定的空間內,接線盒3的頂部表面300朝向外部定向。然后,將罩201的側壁209插入到基礎元件200中,該基礎元件200預先填充介電凝膠G,直到罩201的翅片203嵌入基部200的開口204內。在所述插入期間,介電凝膠流過任何可達到的空間,并且將電連接件完全密封。接線盒3使其頂部表面300設置成朝向基礎元件200的內部底部定向。最后,從罩元件201的開口202引出的電纜5被所述附件206和所述互補元件207夾緊,所述附件206和所述互補元件207被螺釘208在相對于電纜5的相對側結合在一起。
實際上,所有結構細節(jié)在形狀、尺寸大小、元件布置和所使用的材料的性質方面可以等效的方式改變,但是不要脫離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原理的范圍,并由此仍保持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電連接件的殼體,該殼體包括可以可倒置或者不可倒置的方式相互連接的兩個元件(1、1′;100,102;200、201),并且限定用于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的內部空腔(2;101;210)和用于一個或者多個電纜(5)的多個入口/出口,所述電纜可連接到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元件(1、1′;100、102;200、201)的內部空間被填充介電凝膠(G),在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設置到所述空腔(2;101;210)中之前,該凝膠占據所述空間,即它裝有預定量的、占據其內部空間的介電凝膠(G)。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元件具有兩個半殼體(1、1′)的形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殼體(1、1′)彼此相同。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半殼體(1、1′)設置有中心凹部(10)和多個半圓柱形凹部(40),這些半圓柱形凹部與中心凹部(10)相連通,這樣,當兩個半殼體(1、1′)連接起來時,在限定的所述空腔(2)中,相應的中心凹部(10)相互配合,并且在限定的相應的多個通道形孔(4)中,所述周邊凹部(40)兩個兩個地相配合,而連接到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的電纜可以設置到通道形孔(4)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G)是熱聚合的。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形孔(4)即當兩個半殼體(1、1′)結合在一起時形成所述孔的凹部(40),設置有用于保持連接到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的電纜(5)的裝置(4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1、1′;100,102;200、201)設置有用于它們不可倒置連接的裝置。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利用從周邊凹部(40)下傾到中心凹部(10)的傾斜端頭(43)使所述中心凹部(10)和所述周邊凹部(40)相互連接。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周邊凹部(40)設有可拆卸的端部或者頭部(41)。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包括具有填充介電凝膠(G)的內部容積的基礎元件(100;200),和與其相連的覆蓋件(102;201)。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殼體,其特征在于,用于連接到接線盒(3)的電纜的多個進口/出口的管形導向件形成在所述覆蓋件(102;201)上。
12.一種制造用于電連接件的殼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模制(S)塑料體,該塑料體設有凹部,該凹部限定用于連接多個電導體的接線盒或者類似裝置的外殼;該塑料體還設有一個或者多個凹部,該一個或多個凹部限定用于所述導體的相應通道形孔或者導向件,所述凹部相互連通;-沿著定向和振動線(VO)從所述模制工作臺(S)將所述主體輸送到工作臺(R)中,在該工作臺(R)上,向所述凹部填充膠凝液態(tài)劑;-從所述填充工作臺(R)將所述主體輸送(T)到工作臺(P),在該工作臺(P)上,使用于填充所述凹部的所述劑凝膠化。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溫下進行所述凝膠化步驟。
全文摘要
一種電連接件的殼體,該殼體包括可以可倒置或者不可倒置的方式相互連接的兩個元件(1、1′;100,102;200、201),并且限定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用的內部空腔(2;101;210)和一根或者多根電纜(5)用的多個入口/出口,所述電纜可連接到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上。至少一個所述元件(1、1′;100、102;200、201)的內部空間填充介電凝膠(G),在接線盒(3)或者類似裝置設置到所述空腔(2;101;210)中之前,該凝膠占據所述空間,也就是它裝有預定量的、占據其內部空間的介電凝膠(G)。
文檔編號H02G15/16GK1933267SQ200610115188
公開日2007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貝利薩里奧·皮尼 申請人:貝利薩里奧·皮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