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氫冷發(fā)電機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氫冷發(fā)電機的測溫引線從充滿氫氣的發(fā)電機內部引出到發(fā)電機外部的插針式連接裝置,屬于測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發(fā)電機運行過程中,為了保證運行的安全性,在發(fā)電機內部鐵芯、線棒等發(fā)熱部位均需埋置測溫元件進行實時監(jiān)控,防止這些部件因過熱而燒壞。對于氫冷發(fā)電機,在機內充滿了約0.3MPa至0.5MPa壓力的氫氣,要使測溫引線從機內引到機外,必須要在機殼上安裝一種裝置,要求這種裝置能在0.5MPa單邊氣體壓力下,具有足夠的氣密性,在1.6MPa單邊水壓下,具有足夠的強度。又要求接線柱具有很好的導電性,接線柱與接線板體之間具有很好的絕緣性,要求接線柱與接線板體之間的絕緣電阻用500V兆歐表測量不小于200MΩ,并保證通過380V的耐電壓試驗。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發(fā)明一種能滿足氣密、強度、絕緣要求,結構緊湊,將測溫引線方便地從發(fā)電機內部連接到發(fā)電機外部的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
為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接線板體上設有幾個到幾百個并列的接線柱,每一個接線柱的引線匯集一起。
所述的每一個接線柱與接線板體之間設有絕緣體,一端設有O型密封圈及墊片,同時通過M10×1并帽固定。
所述的接線柱的直徑為2~20毫米;所述的相鄰兩根接線柱之間的間距為5~10毫米。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在一塊較小的接線板體上,可以布置很多接線柱,結構緊湊,接線板體與接線柱之間的固定、密封結構簡單、可靠,制造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能滿足氣密、強度、絕緣要求,結構緊湊,將測溫引線方便地從發(fā)電機內部連接到發(fā)電機外部。
圖1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接線板體與接線柱之間的連接結構;圖3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測溫引線、MC接頭與接線柱之間的連接示意圖;圖4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由接線板體6上安裝幾個到幾百個并列的接線柱1,每一個接線柱1的引線7匯集一起,所述的相鄰兩根接線柱1之間的間距為5~20毫米。
如圖2所示,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接線板體與接線柱之間的連接結構,所述的每一個接線柱1與接線板體6之間設有絕緣體5,一端設有O型密封圈4及墊片3,同時通過M10×1并帽2固定,所述的接線柱1的直徑為2~10毫米。
如圖4所示,為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安裝示意圖,接線板6安裝于發(fā)電機機座8上,在機座8內的測溫引線7通過MC接頭9,插到接線板6內側的接線柱1上;在機座8外部,引線7一端再通過MC接頭9插到接線板6外側的接線柱1上,如圖3所示,引線7另一端合并后接到控制室。
權利要求1.一種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接線板體(6)上設有幾個到幾百個并列的接線柱(1),每一個接線柱(1)的引線(7)匯集一起。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個接線柱(1)與接線板體(6)之間設有絕緣體(5),一端設有O型密封圈(4)及墊片(3),同時通過M10×1并帽(2)固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線柱(1)的直徑為2~10毫米。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鄰兩根接線柱(1)之間的間距為5~2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針式測溫引線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接線板體上設有幾個到幾百個并列的接線柱,每一個接線柱的引線匯集一起,所述的每一個接線柱與接線板體之間設有絕緣體,一端設有O型密封圈及墊片,同時通過M10×1并帽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能滿足氣密、強度、絕緣要求,結構緊湊,將測溫引線方便地從發(fā)電機內部連接到發(fā)電機外部。
文檔編號H02H5/04GK2917056SQ20062004208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25日
發(fā)明者干保良, 顧守錄, 王庭山, 梁旭彪 申請人:上海汽輪發(fā)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