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流消弧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實踐經驗,當地鐵走行軌絕緣結兩端電壓差超過10伏并且流通電流大于100 毫安時,地鐵通過絕緣結時將產生電火花。目前防止電火花產生的方式主要是通過采集絕緣結上的電信號,將采集到的電信號輸入單片機,由單片機對電信號進行處理,根據處理結果來判斷是否啟動消弧,由于單片機對數據的處理及判斷是基于預置的算法實現(xiàn)的,從處理過程、判斷過程到啟動消弧的過程必將產生一定的時間延遲,從而無法保證第一時間避免電火花的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用于有效避免電火花的產生,實現(xiàn)消弧作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流消弧裝置,包括用于采集電壓信號的電壓采集模塊;與上述電壓采集模塊連接的,用于觸發(fā)可控硅驅動模塊的觸發(fā)模塊;與上述觸發(fā)模塊連接的,用于驅動可控硅的可控硅驅動模塊;與上述可控硅驅動模塊連接的可控硅。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電流消弧裝置由純硬件電路搭建而成,通過電壓采集模塊采集的電信號來控制可控硅的導通和關閉,利用可控硅的導通來實現(xiàn)消弧作用,由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的是純硬件電路,因此不存在軟件處理導致的時間延遲的弊端,可保證第一時間避免電火花的產生,有效達到消弧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_a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的電壓采集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_b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的觸發(fā)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c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的可控硅驅動模塊和可控硅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流消弧裝置,用于有效避免電火花的產生,實現(xiàn)消弧作用。為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特征、優(yōu)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主電流消弧裝置10,請參閱圖1,包括 用于采集電壓信號的電壓采集模塊11 ;與電壓采集模塊11連接的,用于觸發(fā)可控硅驅動模塊的觸發(fā)模塊12 ;與觸發(fā)模塊12連接的,用于驅動可控硅14的可控硅驅動模塊13 ;與可控硅驅動模塊13連接的可控硅14。請參閱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主電流消弧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包括電壓采集模塊21,觸發(fā)模塊22,可控硅驅動模塊23和包含兩個可控硅的可控硅模塊24。下面對各模塊分別進行描述電壓采集模塊的輸入端可連接在走行軌絕緣結的兩端,以采集走行軌絕緣結兩端的電壓差。如圖3-a所示的電壓采集模塊,其包含兩路輸入支路和一路輸出支路,由電阻R2、 電阻R4、電阻R6、電阻R7、電容Cl、二極管D6、穩(wěn)壓二極管D7和光耦合器U3組成;電阻R2和穩(wěn)壓二極管D7依次串聯(lián)在輸入支路1上,電容Cl、二極管D6和電阻R7 依次并聯(lián)在輸入支路1和輸入支路2上,且,穩(wěn)壓二極管D7的陰極與電阻R2相連,電容Cl 在輸入支路1的一端連接在穩(wěn)壓二極管D7和電阻R2的中間連接線上,二極管D6和電阻R7 在輸入支路1上的一端連接在穩(wěn)壓二極管D7的陽極上,光耦合器U3的二極管端的陰極連接在輸入支路1上,光耦合器U3的二極管端的陽極連接在輸入支路2上,光耦合器U3的三極管端的發(fā)射極與正對伏電源連接,光耦合器U3的三極管端的集電極作為輸出支路,電阻 R4 —端連接在光耦合器的三極管端的集電極上,一端接地。在實際應用中,可設計當采集到的走行軌絕緣結兩端的電壓差低于IOV時,光耦合器U3不導通,當采集到的走行軌絕緣結兩端的電壓差超過IOV時,電壓通過電阻R8、穩(wěn)壓二極管D7、光耦合器U3的二極管端形成電路回路,光耦合器U3導通,輸出高電平正M伏。上述電壓采集模塊中各元件標識及對應的元件型號可如表1所示表 1
元件標識元件名稱型號Cl電容104R8電阻10權利要求1.一種電流消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采集電壓信號的電壓采集模塊;與所述電壓采集模塊連接的,用于觸發(fā)可控硅驅動模塊的觸發(fā)模塊;與所述觸發(fā)模塊連接的,用于驅動可控硅的可控硅驅動模塊;與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連接的可控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采集模塊包含兩路輸入支路和一路輸出支路,由電阻(R2)、電阻(R4)、電阻 (R6)、電阻(R7)、電容(Cl)、二極管(D6)、穩(wěn)壓二極管(D7)和光耦合器(U3)組成;其中,電阻(似)和穩(wěn)壓二極管(D7)依次串聯(lián)在輸入支路1上,電容(Cl)、二極管(D6) 和電阻(R7)依次并聯(lián)在輸入支路1和輸入支路2上,且,穩(wěn)壓二極管(D7)的陰極與電阻 (R2)相連,電容(Cl)在輸入支路1的一端連接在穩(wěn)壓二極管(D7)和電阻(R2)的中間連接線上,二極管(D6)和電阻(R7)在輸入支路1上的一端連接在穩(wěn)壓二極管(D7)的陽極上, 光耦合器的二極管端的陰極連接在輸入支路1上,光耦合器的二極管端的陽極連接在輸入支路2上,光耦合器的三極管端的發(fā)射極與正M伏電源連接,光耦合器的三極管端的集電極作為輸出支路,電阻(R4) —端連接在光耦合器的三極管端的集電極上,一端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fā)模塊由電阻(Rl)、電阻(R2)、二極管(D3)、非門(UlB)、脈沖變壓器(U2)的輸入端⑴和⑶構成;其中,非門(UlB)的輸入端與所述電壓采集模塊的輸出支路連接,二極管(D3)、電阻 (R2)和電阻(Rl)依次串聯(lián)在所述觸發(fā)電路的支路上,且二極管(D3)的陽極與非門(UlB) 的輸出端相連,二極管(D3)的陰極與電阻(R2)相連,脈沖變壓器(U2)的輸入端(1)與非門(UlB)的輸出端相連,脈沖變壓器(U2)的輸入端⑶連接在電阻(R2)和電阻(Rl)的中間連接線上,電阻(Rl)的另一端與正M伏電源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由脈沖變壓器(似)的第一路輸出端C3)與(6)、脈沖變壓器 (U2)的第二路輸出端(4)和(5)、二極管(Dl)、二極管(D2)、二極管(D4)、二極管(D5)、電阻(R5)和電阻(R6)組成;其中,二極管(Dl)串聯(lián)在脈沖變壓器(似)的第一路輸出端(6)所在支路上,二極管 (Dl)的陽極與脈沖變壓器(似)的第一路輸出端(6)相連,二極管(M)和電阻(R6)依次并聯(lián)在脈沖變壓器(似)的第一路輸出端C3)與(6)中,且二極管(M)的陰極與二極管(Dl) 的陰極連接;其中,二極管(擬)串聯(lián)在脈沖變壓器(似)的第二路輸出端( 所在支路上,二極管 (D2)的陽極與脈沖變壓器(U2)的第二路輸出端(5)相連,二極管(D4)和電阻(R5)依次并聯(lián)在脈沖變壓器(似)的第二路輸出端(4)與(5)中,且二極管(D4)的陰極與二極管(D2) 的陰極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的控制極與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的二極管(擬)或二極管(Dl)的陰極連接,所述可控硅的陰極與所述可控硅驅動模塊的二極管(D4)或二極管(M)的陽極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流消弧裝置,包括用于采集電壓信號的電壓采集模塊;與電壓采集模塊連接的,用于觸發(fā)可控硅驅動模塊的觸發(fā)模塊;與觸發(fā)模塊連接的,用于驅動可控硅的可控硅驅動模塊;與可控硅驅動模塊連接的可控硅。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電流消弧裝置采用純硬件電路,因此不存在軟件處理導致的時間延遲的弊端,可保證第一時間避免電火花的產生,有效達到消弧作用。
文檔編號H02H9/08GK202260441SQ201120227288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張進軍, 文小龍, 程許平, 羅良慶 申請人:深圳市華力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