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尤其是涉及能夠搭載于緊湊的車身,且在滑動門的開閉時,電線束的搭接部不會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發(fā)生干涉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為了對安裝在滑動門側的電氣安裝件進行日常供電,而在車身與滑動門之間布置有電線束。通常,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布置的電線束的搭接部例如沿著水平方向移動。圖 5是說明以往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當車身變得緊湊時,搭載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空間受到限制,多數情況下僅嵌接板101的上方的空間成為可使用的狀態(tài)。在嵌接板101的上方的空間配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時,在這種情況下,當滑動門全閉時,配置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露出,能夠被車內的乘員看見,并且有時會與手腳、穿著物、所持物品發(fā)生接觸。由于與手腳、穿著物、所持物品發(fā)生接觸,從而在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安全性及耐久性方面會產生問題。為了提高安全性及耐久性而在車門內飾件102上設置壁部103時,能覆蓋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不會再被車內的乘員看見,避免與手腳、穿著物、所持物品發(fā)生接觸,且能夠確保美觀。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4-25999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0-23757號公報然而,當在車門內飾件102上設置壁部103時,在嵌接板101的上方的空間中配置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上固定的電線束的搭接部會在車門開閉時與壁部發(fā)生干涉,從而存在無法進行順暢的操作這一問題。因此,希望存在一種即使在緊湊的車身的車門內飾件 102上設置壁部103,當車門開閉時,電線束的搭接部也不會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發(fā)生干涉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適用于緊湊的車身,當滑動門開閉時,電線束的搭接部不會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發(fā)生干涉且耐久性優(yōu)異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發(fā)明者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而反復進行了仔細研究。本發(fā)明基于上述的研究結果而作出。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第一形態(tài)涉及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主體部、腿構件及車門側固定部,該主體部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安裝于所述主體部,該車門側固定部安裝在所述腿構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 其安裝于車身側,并對所述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其中,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進行移動。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第二形態(tài)涉及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腿構件及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該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以可定位的方式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主體部的相對的各個下端部,該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所述腿構件的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具備對所述搭接部施加規(guī)定的張力的彈簧構件,且該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安裝于車身側,對所述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其中,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沿著與地面垂直的方向進行上下移動。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第三形態(tài)涉及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車門全閉時,所述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各個腿構件位于與地面平行的水平位置,在所述彈簧構件的作用下處于直線狀,當車門敞開到規(guī)定位置時,所述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各個腿構件位于與地面垂直的位置。發(fā)明效果根據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由于能夠使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沿著上下方向移動,因此即使在車門內飾件上設置壁部,也能夠避免電線束的搭接部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的干涉。根據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在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上具備可上下移動的四軸的連桿結構,在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上使用彈簧而對搭接部施加張力,由此,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而使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沿著上下方向移動,相應地,能夠使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沿著車身的長軸方向移動,因此即使在車門內飾件上設置壁部,也能夠可靠地避免電線束的搭接部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的干涉。根據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當車門全閉時,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彈簧維持高張力狀態(tài),因此即使車輛發(fā)生振動,也能夠避免噪音的發(fā)生。而且,通過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彈簧力,能夠吸收各種公差、過沖量,能夠吸收各種不均。
圖1是說明將滑動門全閉時的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圖2是說明使滑動門從全閉的狀態(tài)向敞開的狀態(tài)移動的中途的時刻的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圖3是說明車門側固定部的立體圖。圖4是說明使滑動門從全閉的狀態(tài)向敞開的狀態(tài)移動的中途的時刻的車門側固定部位于最下點時的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圖5是說明以往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一形態(tài)涉及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主體部、腿構件及車門側固定部,該主體部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安裝于所述主體部,該車門側固定部安裝在所述腿構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安裝于車身側,并對所述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其中,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進行移動。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另一形態(tài)涉及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腿構件及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該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以可定位的方式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主體部的相對的各個下端部,該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所述腿構件的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具備對所述搭接部施加規(guī)定的張力的彈簧構件,且該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安裝于車身側,對所述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其中,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沿著與地面垂直的方向進行上下移動。圖1是說明將滑動門全閉時的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具備在車門側固定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 ;在車身側固定的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 ;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的電線束8。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具備經由截面L字形板材7而以可定位的方式安裝于車門內飾件13的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3 ;—方的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主體部3的相對的各個下端部上的腿構件4、5 ;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腿構件4、5的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8的搭接部18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的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6。主體部3是由一體地形成的平坦的上表面21和相對地位于上表面21兩端部的垂直面部22、23構成的截面U字形的板材。在上表面21上連接有截面L字形板材7的底面。 在截面L字形板材7的垂直面上形成有縱長的槽部,通過將螺釘等固定于槽部,從而能夠將主體部3在垂直方向上定位。腿構件5的一方的端部(圖中的左側端部)通過軸構件11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主體部3的相對設置的一方的垂直面部22 (圖中的里側)。同樣地,腿構件4的一方的端部(圖中的左側端部)通過軸構件9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主體部3的相對設置的另一方的垂直面部23 (圖中的近前側)。腿構件5的另一方的端部通過軸構件12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車門側固定部6的一方的端部。同樣地,腿構件4的另一方的端部通過軸構件10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車門側固定部6的另一方的端部。需要說明的是,如后所述,由于腿構件4、5的轉動,而車門側固定部6能夠沿著垂直方向進行上下移動。在車門側固定部6上搭載有對電線束進行固定的一對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M。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具備對電線束8進行固定的一對車身側電線束固定構件 15和將一對車身側電線束固定構件15以可滑動的方式搭載的搭載構件16。搭載構件16 包括由一體形成的平坦的搭載面及相對的側面構成的搭載部主體19 ;設有彈簧部17而將搭載部主體19支承為可滑動的支承構件20。支承構件20包括底面部25和兩端的壁面部沈、26,且設有固定于壁面部沈、沈的棒狀構件27和安裝于棒狀構件27的彈簧部17。棒狀構件27穿過在搭載部主體19的下端部形成的孔部觀而配置。將滑動門全閉時,以在電線束8的搭接部18沿著長軸方向被拉拽的狀態(tài)下,在彈簧部17產生張力的方式安裝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棒狀構件27沿著車身的長軸方向配置,由于彈簧部的張力的變化,而搭載構件16沿著車身的長軸方向進行移動。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使安裝于滑動門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不從車身內部露出而設置壁部14。圖1所示的狀態(tài)是以覆蓋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方式在車門內飾件 13安裝壁部14的狀態(tài)的、從車身的外側觀察到的滑動門內部的狀態(tài)。如圖1所示,將滑動門全閉時,搭接部8處于被拉拽的狀態(tài),搭接部8與壁部14的干涉不會發(fā)生。圖2是說明使滑動門從全閉的狀態(tài)向敞開的狀態(tài)移動的中途的時刻的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如圖2所示,當滑動門從全閉的狀態(tài)朝向敞開的狀態(tài)移動時, 搭接部8從拉拽的狀態(tài)被釋放,伴隨于此,在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中,搭載于支承構件 20的棒狀構件27所穿過的彈簧部17的張力逐漸減少,搭載構件16沿著車身的長軸方向朝向車身的后方側,移動至與支承構件20的壁面部沈接觸為止。另一方面,在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中,當搭接部18從拉拽的狀態(tài)被釋放時,車門側固定部6從搭接部18沿橫向受到的力減少,在重力產生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地面垂直地向下方移動。在主體部3的垂直面部22(圖中的里側)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的腿構件5 以軸構件11為中心描繪圓弧并朝向斜下方轉動,其中該主體部3經由L字形板材7而固定于車門內飾件13。與腿構件5進行連動,在主體部3的垂直面部23(圖中的近前側)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的腿構件4以軸構件9為中心描繪圓弧并朝向斜下方轉動。S卩,彈簧部17 的張力產生與滑動門的移動量對應的量的松弛,從而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向后退位置移動。而且,與上述的腿構件4、5的轉動進行連動,在腿構件5的另一方的端部通過軸構件12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的車門側固定部6的一方的端部同樣地以軸構件11為中心描繪圓弧并朝向斜下方轉動。同時,在腿構件4的另一方的端部通過軸構件10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的車門側固定部6的另一方的端部同樣地以軸構件9為中心描繪圓弧而朝向斜下方轉動。需要說明的是,車門側固定部6在腿構件4、5的轉動的作用下整體保持其姿態(tài)(即,與地面平行),并同時描繪圓弧,朝向斜下方轉動。如圖2所示,對應于滑動門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車門側固定部6的向下方的移動,而搭接部18發(fā)生傾斜,搭接部18的斜度與在車門內飾件13安裝的壁部14的下端部的錐部的斜度大體一致,從而可靠地避免搭接部與壁部14的干涉。圖3是說明車門側固定部的立體圖。如圖3所示,車門側固定部6包括一體形成的正面板部四、平坦的底面部30及背面板部31,該底面部30從正面板部四的大致中央下部向下方延伸,折彎而形成,背面板部31從底面部30進一步折彎而與正面板部四平行地延伸。在正面板部四的端部(圖中的左側)形成有與軸構件10對應的孔部32。在背面構件31的上端部形成有與軸構件12對應的孔部33。在平坦的底面部30搭載有參照圖1說明的對電線束進行固定的一對車門側電線束固定構件M。圖4是說明使滑動門從全閉的狀態(tài)向敞開的狀態(tài)移動的中途的時刻下的車門側固定部位于最下點時的本發(fā)明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的圖。參照圖2說明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腿構件4、5從傾斜的位置進一步以軸
6構件9、11為中心描繪圓弧而朝向斜下方轉動,如圖4所示,腿構件4、5分別移動到處于垂直的狀態(tài)。同樣地,車門側固定部6在腿構件4、5的轉動的作用下,作為整體保持其姿態(tài) (即,與地面平行)并同時描繪圓弧,朝向斜下方轉動,而到達最下點。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維持與參照圖2說明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即,處于支承構件20搭載的棒狀構件27所穿過的彈簧部17的張力減少,搭載構件16沿著車身的長軸方向朝向車身的后方側移動,而與支承構件20的壁面部沈接觸的狀態(tài)。如上所述,從參照圖2說明的狀態(tài)開始進一步將滑動門打開,如圖4所示,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腿構件4、5分別平行地處于垂直的位置,車門側固定部6位于最下點。 當車門側固定部6位于最下點時,壁部14的下端部的錐部與搭接部18的斜度大致相同。因此,在該狀態(tài)下,也能夠可靠地避免搭接部與壁部14的干涉。對上述的使滑動門從全閉移動而達到全開期間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及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動作進行總結說明。將滑動門全閉時的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在滑動門的朝向車輛前方的移動的作用下,向最前進位置前進,彈簧部17收縮而成為高張力狀態(tài)。此時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的車門側固定部6在被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彈簧部的力拉拽的狀態(tài)下占據最上端位置。在滑動門稍打開的狀態(tài)下,收縮了的彈簧松緩與滑動門的移動量對應的量,對應于此,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向后退位置移動。此時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的車門側固定部6雖說松緩但還是殘留有彈簧力的狀態(tài),因此是與全閉時相同的高度且沒有變化的狀態(tài)。在滑動門進一步打開的狀態(tài)下,滑動門進一步移動,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成為彈簧力完全松緩的狀態(tài),占據最后退位置,然后即使滑動門進一步打開,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位置也不變化。此時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的車門側固定部6由于未被作用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彈簧力,因此開始朝向下方下降。滑動門進一步打開而在圖2所示的狀態(tài)下,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位置不變化,而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如上述那樣,腿構件4、5以軸構件9、11為中心描繪圓弧并朝向斜下方轉動,與此進行連動,而車門側固定部6作為整體保持其姿態(tài)(即,與地面平行),并同時描繪圓弧,朝向斜下方轉動。此時,雖然在車門內飾件13安裝的壁部14與搭接部18重疊,但由于搭接部18與壁部的下端部的錐部分同樣地傾斜,因此在壁部14與搭接部18之間不會發(fā)生干涉?;瑒娱T進一步打開而在圖4所示的狀態(tài)下,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1的位置不變化,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如上述那樣,腿構件4、5以軸構件9、11為中心描繪圓弧并朝向斜下方轉動到垂直位置,與此進行連動,而車門側固定部6作為整體保持其姿態(tài)(即,與地面平行),并同時描繪圓弧,朝向斜下方轉動到最下點。從該狀態(tài)開始即使進一步打開滑動門,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的位置也不變化,從這之后,搭接部18彎曲而追隨滑動門。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2并未限定為上述的形態(tài),只要是車門側固定部6進行上下移動,而能夠得到與上述相同效果的結構,就可以對構件的形狀、組合進行適當修正。根據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可適用于緊湊的車身,當滑動門開閉時,電線束的搭接部不會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發(fā)生干涉且耐久性優(yōu)異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
符號說明
1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
2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
3主體部
4腿構件
5腿構件
6車門側固定部
7截面L字形板材
8電線束
9軸構件
10軸構件
11軸構件
12軸構件
13車門內飾件
14壁部
15車身側電線束固定構件
16搭載構件
17彈簧部
18搭接部
20支承構件
M車門側電線束固定構件
27棒狀構件
權利要求
1.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主體部、腿構件及車門側固定部,該主體部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安裝于所述主體部,該車門側固定部安裝在所述腿構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安裝于車身側,并對所述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 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進行移動。
2.一種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腿構件及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該截面U字形的主體部以可定位的方式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在所述主體部的相對的各個下端部,該截面U字形的車門側固定部以可轉動的方式安裝于所述腿構件的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具備對所述搭接部施加規(guī)定的張力的彈簧構件,且該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安裝于車身側,對所述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 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沿著與地面垂直的方向進行上下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車門全閉時,所述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各個腿構件位于與地面平行的水平位置,在所述彈簧構件的作用下處于直線狀,當車門敞開到規(guī)定位置時,所述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的各個腿構件位于與地面垂直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當滑動門開閉時,電線束的搭接部不會與車門內飾件的壁部發(fā)生干涉且耐久性優(yōu)異的滑動門用日常供電系統(tǒng)。具備車門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包括主體部、腿構件及車門側固定部,該主體部安裝于車門內飾件,該腿構件的一方的端部安裝于主體部,該車門側固定部安裝在腿構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并對電線束的搭接部的車門側的端部進行固定;車身側供電用固定部件,其安裝于車身側,并對搭接部的車身側的端部進行固定;電線束,其從車身側向車門側供電,其中,伴隨著滑動門的開閉,所述車門側固定部進行移動。
文檔編號H02G11/00GK102421640SQ201180002040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奧村政宏 申請人:古河As株式會社, 古河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