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回轉電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ー種線圈部以分布線圈方式設置的電動機等回轉電機,特別涉及ー種小型化技木。
背景技術:
電動機等回轉電機中存在通過使導線跨在定子鐵芯的多個定子齒上卷繞而設置線圈部的、所謂的分布線圈式回轉電機(參照例如下述專利文獻I)。在這種分布線圈式回轉電機中,通常通過將轉子沿軸向插入定子鐵芯的內周側從而將定子和轉子組裝在一起,線圈末端通常形成為向定子鐵芯的外周側突出的形狀,以使各個線圈部的線圈末端在組裝時不會接觸轉子?,F(xiàn)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公開特許公報特開2005 — 12974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ー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一然而,若如上所述將各個線圈部的線圈末端形成為向外周側突出的形狀,則不會 為轉矩的產生作出貢獻的線圈末端就會變長。因此,各個線圈部的電阻會變大,會導致因銅耗而造成的效率下降。本發(fā)明正是鑒于上述各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分布線圈式回轉電機中,避免在將定子和轉子組裝在一起時線圈末端和轉子彼此接觸,并縮短線圈末端來謀求效率的提聞?!靡越鉀Q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一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以下述回轉電機為對象,該回轉電機包括驅動軸60、轉子40和定子20,該轉子40安裝在該驅動軸60上,并具有呈近似圓筒狀的轉子鐵芯41,該定子20設置在該轉子40的外周側,并具有呈近似圓筒狀的定子鐵芯30和以分布線圈方式設置在該定子鐵芯30上的多個線圈部21、22、23,所述定子鐵芯30由沿周向排列的多個部件31構成,各個所述線圈部21、22、23分別設置為不跨在多個所述部件31中的任意兩個部件31上,多個所述線圈部21、22、23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21E構成為通過比所述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因為線圈部21、22、23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21E構成為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所以與線圈末端21E形成為向定子鐵芯30的夕卜周側突出的情況相比線圈末端21E形成得更短。通過如上所述用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作為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則設置在相同角度位置上的多個線圈末端21E、22E、23E就不是在軸向上相重疊,而是設置為在徑向上分散。由此,能夠避免所述多個線圈末端21E、22E、23E彼此接觸。
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定子鐵芯30由沿周向排列的多個部件31構成,各個線圈部21、22、23分別設置為不跨在所述多個部件31中的任意兩個部件31上。因此,能夠通過將安裝有線圈部21、22、23的定子鐵芯30的各個部件31從轉子40的外周側朝向徑向內側設置,來組裝定子20和轉子40。因此,即使線圈末端21E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線圈末端21E在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時也不會接觸轉子40。第二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多個所述線圈部21、22、23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21E、22E、23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
在第二方面的發(fā)明中,多個線圈部21、22、23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22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也就是說,該線圈末端22E通過將位于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面上的兩端部以最短的路徑連接而形成。若如上所述形成線圈末端22E,該線圈末端22E就有可能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但是,因為如上所述定子鐵芯30由多個部件31構成,所以在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時,線圈末端22E不會接觸轉子40。第三方面的發(fā)明,是在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定子鐵芯30和所述轉子鐵芯41分別具有凹凸部38、46,該定子鐵芯30的該凹凸部38和該轉子鐵芯41的該凹凸部46相向,使得在該定子鐵芯30和該轉子鐵芯41之間形成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G。在第三方面的發(fā)明中,在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之間形成有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G。這么ー來,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不僅具有在徑向上相向的部分,也具有在軸向上相向的部分,彼此的相向面的面積會飛躍地増大。由此,回轉電機的轉矩特性會提高?!l(fā)明的效果一根據第一方面的發(fā)明,能夠避免在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時線圈末端21E、22E、23E和轉子40彼此接觸,并能夠謀求線圈末端21E、22E、23E的縮短化。由此,能夠降低線圈末端21E、22E、23E的電阻,來抑制因銅耗而造成的效率下降。通過用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作為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則能夠使設置在相同角度位置上的多個線圈末端21E、22E、23E不是在軸向上相重疊,而是設置為在徑向上分散。由此,能夠抑制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軸向高度。并且,通過使用在現(xiàn)有技術中不能使用的比定子鐵芯30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則能夠抑制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向外周側擴大,因而還能夠謀求定子鐵芯30的徑向長度的小型化。因此,能夠通過將回轉電機小型化,隨之進ー步縮短線圈末端21E、22E、23E,來謀求回轉電機的效率的提高。根據第二方面的發(fā)明,將線圈末端22E形成為位于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面上的兩端部以最短的路徑相連接,由此能夠進ー步縮短線圈末端22E,進ー步抑制因銅耗而造成的效率下降。根據第三方面的發(fā)明,通過使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的相向面的面積飛躍地増大,來使回轉電機的轉矩特性提高,則能夠謀求效率的提高。若在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上分別設置凹凸部38、46,回轉電機本身的徑向尺寸就會變大。然而,通過如上所述使用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則能夠抑制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向外周側擴大,來謀求將定子鐵芯30的徑向長度小型化。因此,能夠在不會導致回轉電機的大型化的情況下謀求效率的提高。
圖I是縱向剖視圖,示意地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機的結構。圖2是俯視圖,示出本實施方式中的電動機的結構。圖3是示出分割定子鐵芯的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轉子的立體圖。圖5是轉子鐵芯的側視圖。圖6是縱向剖視圖,放大地示出定子和轉子組裝在一起的部分。圖7是俯視圖,示出其它實施方式中的電動機的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加以詳細的說明?!窗l(fā)明的實施方式〉—概要一圖I是縱向剖視圖,示意地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電動機I的結構。所述電動機I包括定子20、轉子40和驅動軸60,這些部件收納在機殼70內。所述電動機I是所謂的IPM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內置式永磁)電動機。所述機殼70具有筒部70a和端板70b,該筒部70a呈圓筒狀,該端板70b封閉該筒部70a的兩端部,并且支承所述驅動軸60自由旋轉。與后述的定子鐵芯30—祥,筒部70a以120°的間隔被分割。驅動軸60經由軸承61被端板70b支承自由旋轉。應予說明,在以下說明中,軸向指驅動軸60的軸心方向,徑向指與所述軸心垂直相交的方向;外周側指離所述軸心較遠的ー側,內周側指離所述軸心較近的ー側;重疊位置指后述重疊板的軸向上的位置。一定子 20 -如圖2所示,所述定子20包括定子鐵芯30和線圈部21、22、23,該線圈部21、22、23通過將導線卷繞多次使其形成近似矩形而構成。如圖3所示,定子鐵芯30構成為將多個電磁鋼板(重疊板)在軸向上重疊而成的重疊式鐵芯。如圖2所示,所述定子鐵芯30包括鐵芯背(core back)部35和多個定子齒部34,該鐵芯背部35呈近似圓筒狀,該多個定子齒部34從該鐵芯背部35朝向徑向內側突出。定子鐵芯30由沿周向排列的多個部件構成。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定子鐵芯30由以120°的間隔分割成的三個呈圓弧形的分割定子鐵芯31構成。該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設置為在周向上相鄰的分割定子鐵芯31的端面彼此接觸。在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的外周面上,分別通過焊接等方式固定同樣被分割的所述機殼70的筒部70a,這一點的詳情后述。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定子齒部34設置有三十六個,在各個定子齒部34之間形成有相同數量的空間。該空間構成收納所述線圈部21、22、23的線圈用槽37。具體而言,在一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形成有十二條線圈用槽37。所述各個定子齒部34的頂端部構成為俯視時呈四邊形且其周向寬度比主體的位于基端部側(鐵芯背部35側)的部分更寬的齒頂部36。如圖3所示,在各個齒頂部36的周向剖面上,該齒頂部36的位于徑向內側的端面形成為凹凸狀。以下,稱各個齒頂部36的凹凸狀部分為定子側凹凸部38,稱該定子側凹凸部38的位于徑向內側的端面中最靠近外周側的面為底面,稱該位于徑向內側的端面中的其它面為頂面。具體而言,該定子側凹凸部38具有第一頂面38a、第二頂面38b和底面38c。所述定子側凹凸部38,能夠通過根據重疊板33的重疊位置改變形成齒頂部36的重疊板33的徑向長度(齒頂長度)而形成。具體而言,由形成為徑向長度相同且形成所述第一頂面38a的多個重疊板33的內側端部(比第二頂面38b還靠近內周側的部分)形成第ー凸部38A ;由形成為徑向長度相同且形成所述第二頂面38b的多個重疊板33的內側端部(比底面38c還靠近內周側的部分)形成第二凸部38B。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設置有六個所述線圈部21、22、23,即共計有十八個線圈部21、22、23,構成為所謂的分布線圈方式。各個線圈部21、22,23分別通過導線跨在多個定子齒部34上卷繞而構成。
具體而言,所述定子20包括U相線圈部21、V相線圈部22和W相線圈部23。在本實施方式中,U相線圈部21、V相線圈部22和W相線圈部23分別設置有六個,在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分別設置有兩個。通過向該各個線圈部21、22、23的線圈供給規(guī)定的電力,則能夠在定子20上產生旋轉磁場。應予說明,各個線圈部21、22、23具有分別從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面沿軸向突出的線圈末端21E、22E、23E。各個線圈部21、22、23的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結構后述?!D子 40 -如圖4所示,所述轉子40包括轉子鐵芯41和多個磁鐵42。所述轉子鐵芯41是將多個電磁鋼板(重疊板43)在軸向上重疊而構成的重疊鐵芯,該轉子鐵芯41形成為圓筒狀。在所述轉子鐵芯41的中心形成有軸孔47,驅動軸60插入該軸孔47內。在轉子鐵芯41上形成有多條分別收納所述多個磁鐵42中的一個磁鐵42的磁鐵用槽44。各條磁鐵用槽44繞軸孔47的軸心以60°的間距形成。也就是說,各條磁鐵用槽44形成為相對于軸孔47的軸心成軸對稱。各條磁鐵用槽44形成為俯視時(沿軸孔47的軸向看吋)呈近似“U”字形,沿轉子鐵芯41的軸向貫通該轉子鐵芯41。各條磁鐵用槽44的周向兩端部延伸到轉子鐵芯41的外周附近。應予說明,稱轉子鐵芯41的形成磁鐵用槽44的周向端部的部分(外周部分中較細的部分。參照圖4)為橋部44a。所述磁鐵42保持在磁鐵用槽44的中央附近。該磁鐵42的全長比磁鐵用槽44的全長短,在各條磁鐵用槽44收納磁鐵42的狀態(tài)下,在各條磁鐵用槽44的周向兩端部位上分別形成有間隙45。如圖5所示,轉子鐵芯41的位于徑向外側的端面形成為在軸向剖面上呈凹凸狀。以下,稱轉子鐵芯41的凹凸狀部分為轉子側凹凸部46,稱該轉子側凹凸部46的位于徑向外側的端面中最靠近內周側的面為底面,稱該位于徑向外側的端面中的其它面為頂面。具體而言,如圖5所示,該轉子側凹凸部46具有第一頂面46a、第二頂面46b和底面46c。所述轉子側凹凸部46,能夠通過根據重疊板43的重疊位置改變重疊板43的直徑而形成。具體而言,由形成為直徑相同且形成第一頂面46a的多個重疊板43的外側端部(t匕第二頂面46b還靠近外周側的部分)形成第一凸部46A ;由形成為直徑相同且形成第二頂面46b的多個重疊板43的外側端部(比底面46c還靠近外周側的部分)形成第二凸部46B?!Ⅲw間隙一
圖6是示出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如圖6所示,在定子20和轉子40已組裝在一起吋,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隔著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G在徑向和軸向上彼此相向。具體而言,在徑向上,轉子側凹凸部46的第一凸部46A的第一頂面46a和定子側凹凸部38的底面38c相向,轉子側凹凸部46的第二凸部46B的第二頂面46b和定子側凹凸部38的第二凸部38B的第二頂面38b相向,轉子側凹凸部46的底面46c和定子側凹凸部38的第一凸部38A的第一頂面38a相向,并且在相向的面之間分別形成有沿軸向延伸的間隙。在軸向上,轉子側凹凸部46的第一凸部46A的軸向端面和定子側凹凸部38的第二凸部38B的軸向端面相向,轉子側凹凸部46的第二凸部46B的軸向端面和定子側凹凸部38的第一凸部38A的軸向端面相向,并且在相向的面之間分別形成有沿徑向延伸的間隙。因為具有上述結構,所以在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之間,由定子側凹凸部38和轉子側凹凸部46形成有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立體間隙)。在本實施方式中,間隙G的徑向尺寸和軸向尺寸均為O. 3_。ー線圈末端的設置結構ー
如圖2和圖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各個線圈部21、22、23的線圈末端21E、22E、23E如下所述設置。U相線圈部21的線圈末端21E從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部沿軸向突出后即向徑向內側傾倒,設置在比其它相位的線圈部22、23的線圈末端22E、23E還靠近徑向內側的位置上。如圖2所示,U相線圈部21的線圈末端21E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V相線圈部22的線圈末端22E從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部沿軸向突出。V相線圈部22的線圈末端22E形成為以最短的路徑將收納所述V相線圈部22的線圈用槽37連接在一起。V相線圈部22的線圈末端22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W相線圈部23的線圈末端23E形成為該線圈末端23E在從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部沿軸向突出后不是傾倒,而是沿定子鐵芯30的周向彎曲。一電動機的組裝方法一首先,通過焊接等方式將已分割成三個部分的機殼70的筒部70a的分割片分別固定在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參照圖3)。還有,將各個線圈部21、22、23安裝在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應予說明,各個線圈部21、22、23事先形成為將導線卷繞多次的狀態(tài)。線圈部21、22、23依次安裝在多個定子齒部34上,使得各個線圈部21、22、23跨在多個定子齒部34上。另ー方面,在進行上述エ序時,也將轉子40固定在驅動軸60上。然后,將該驅動軸60安裝在機殼70的端板70b上。接著,將安裝有各個線圈部21、22、23的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和轉子40組裝起來。具體而言,將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從轉子40的外周側朝向徑向內側移動到設置位置上,將固定在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的機殼70的筒部70a的分割片固定在端板70b的規(guī)定位置上。此時,將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和轉子40組裝為在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之間形成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G。通過以上エ序步驟組裝電動機I。ー實施方式的效果ー通過以上エ序步驟,則在所述電動機I中,定子鐵芯30由沿周向排列的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構成,各個線圈部21、22、23分別設置為不跨在所述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中的任意兩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因此,能夠通過將安裝有線圈部21、22、23的各個分割定子鐵芯31從轉子40的外周側朝向徑向內側移動進行組裝,從而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因此,在任何線圈末端21E、22E、23E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的情況下,都能夠避免線圈末端21E、22E、23E在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時接觸轉子40。
在所述電動機I中,因為至少一個線圈部(在本實施方式中為U相線圈部21)的線圈末端21E構成為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所以與所述線圈末端21E形成為向定子鐵芯30的外周側突出的情況相比能夠將線圈末端21E形成得更短。因此,根據本電動機1,能夠避免在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時線圈末端21E、22E、23E和轉子40彼此接觸,并謀求線圈末端21E、22E、23E的縮短化,能夠降低線圈末端21E、22E、23E的電阻,來抑制因銅耗而造成的效率下降。在所述電動機I中,通過用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作為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則能夠將設置在相同角度位置上的多個線圈末端21E、22E、23E不是在軸向上重疊在一起,而是設置為在徑向上分散。由此,能夠抑制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軸向高度。并且,通過使用在現(xiàn)有技術中不能使用的比定子鐵芯30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則能夠抑制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向外周側擴大,因而還能夠謀求定子鐵芯30的徑向長度的小型化。因此,能夠通過將電動機I小型化,隨之進ー步縮短線圈末端21E、22E、23E,來謀求電動機I的效率的提高。而且,在所述電動機I中,多個線圈部21、22、23中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在本實施方式中為V相線圈末端22E)形成為位于定子鐵芯30的軸向端面上的兩端部以最短的路徑相連接,該線圈末端在俯視時呈直線狀。通過如上所述形成線圈末端22E,則能夠進ー步縮短線圈末端22E,進ー步抑制因銅耗而造成的效率下降。而且,即使如上所述形成線圈末端22E,使得該線圈末端22E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因為如上所述定子鐵芯30由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構成,所以在將定子20和轉子40組裝在一起時也能夠避免線圈末端22E接觸轉子40。根據所述電動機1,通過將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構成為在兩個鐵芯30、41之間形成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G,則能夠使兩個鐵芯30、41的相向面的面積飛躍地増大。由此,能夠使電動機I的轉矩特性提高,能夠謀求效率的提高。若如上所述在定子鐵芯30和轉子鐵芯41上分別設置凹凸部38、46,電動機I本身的徑向尺寸就會變大。然而,通過如上所述使用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區(qū)域,則能夠抑制線圈末端21E、22E、23E的設置區(qū)域向外周側擴大,來謀求將定子鐵芯30的徑向長度小型化。因此,在不會導致電動機I的大型化的情況下即能夠謀求效率的提高。(其它實施方式)在上述實施方式和各個變形例中也可以采用以下結構。所述各個線圈部21、22、23的設置結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設置結構。各個線圈部21、22、23只要分別設置為不跨在所述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中的任意兩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即可。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構成為U相線圈部21的線圈末端21E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但也可以構成為V相線圈部22的線圈末端22E或W相線圈部23的線圈末端23E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僅有V相線圈部22的線圈末端22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但如圖7所示,也可以將U相線圈部21的線圈末端21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還可以將W相線圈部23的線圈末端23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即使是在以上結構下,也能夠謀求各個線圈末端21E、22E、23E的縮短化,因而能夠降低線圈末端21E、22E、23E的電阻,來抑制因銅耗而造成的效率下降。應予說明,所述實施方式中的間隙G的尺寸只不過是一例而已,也可以采用其它尺寸。再說,所述間隙G的軸向長度和徑向長度可以互不相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定子側凹凸部38和轉子側凹凸部46分別形成為具有兩個凸部(第一凸部38A、46A和第二凸部38B、46B),但兩個凹凸部38、46的形狀并不限于此。例·如,定子側凹凸部38和轉子側凹凸部46也可以分別形成為具有一個凸部,還可以分別形成為具有三個以上的凸部。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回轉電機的例子對電動機I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所涉及的回轉電機也可以是包括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定子20和轉子40的發(fā)電機。再說,本發(fā)明也可以應用于轉子40不包括磁鐵的磁阻式回轉電機。應予說明,以上實施方式是本質上優(yōu)選之例,沒有意圖對本發(fā)明、本發(fā)明的應用對象或其用途的范圍加以限制。一產業(yè)實用性一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對線圈部以分布線圈方式設置的電動機等回轉電機很有用。—符號說明一I —電動機(回轉電機);20—定子;21、22、23—線圈部;21E、22E、23E —線圈末端;30 一定子鐵芯;31 —分割定子鐵芯(部件);38 一定子側凹凸部(凹凸部);40 —轉子;41 一轉子鐵芯;46 —轉子側凹凸部(凹凸部);60 一驅動軸;G —間隙。
權利要求
1.ー種回轉電機,該回轉電機包括驅動軸(60)、轉子(40)和定子(20),該轉子(40)安裝在該驅動軸(60)上,并具有呈近似圓筒狀的轉子鐵芯(41),該定子(20)設置在該轉子(40)的外周側,并具有呈近似圓筒狀的定子鐵芯(30)和以分布線圈方式設置在該定子鐵芯(30)上的多個線圈部(21、22、23),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鐵芯(30)由沿周向排列的多個部件(31)構成, 各個所述線圈部(21、22、23)分別設置為不跨在多個所述部件(31)中的任意兩個部件(31)上, 多個所述線圈部(21、22、23)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21E)構成為通過比所述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回轉電機,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線圈部(21、22、23)的至少ー個線圈末端(21E、22E、23E)形成為俯視時呈直線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回轉電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鐵芯(30)和所述轉子鐵芯(41)分別具有凹凸部(38、46),該定子鐵芯(30)的該凹凸部(38)和該轉子鐵芯(41)的該凹凸部(46)相向,使得在該定子鐵芯(30)和該轉子鐵芯(41)之間形成沿徑向和軸向交替且連續(xù)地延伸的間隙(G)。
全文摘要
電動機(1)包括驅動軸(60)、轉子(40)和定子(20),該轉子(40)安裝在該驅動軸(60)上,該定子(20)設置在該轉子(40)的外周側,并具有呈近似圓筒狀的定子鐵芯(30)和以分布線圈方式設置在該定子鐵芯(30)上的多個線圈部(21、22、23)。定子鐵芯(30)由沿周向排列的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構成,各個線圈部(21、22、23)分別設置為不跨在三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中的任意兩個分割定子鐵芯(31)上。將多個線圈部(21、22、23)的至少一個線圈末端(21E)構成為通過比定子鐵芯(30)的內周面還靠近內側的位置。
文檔編號H02K3/50GK102835004SQ20118001700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近藤俊成, 安田善紀, 山際昭雄 申請人:大金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