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和陣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和陣列。該裝置包括前基座和后基座,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分別包括:用于與放置面接觸的放置部,用于夾持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U型夾持部,和與所述放置部和所述U型夾持部固接的支撐部,所述U型夾持部的開口方向與所述放置部相對于所述支撐部反向設置,所述前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和所述后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共同限定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容放空間,且所述放置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為90°~180°。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每個支撐裝置采用插槽式結構,安裝簡便,電池組件能夠方便快捷地安裝在組件的前后基座之間。支撐裝置陣列采用鋪設的方式不會對安裝面造成損壞。支架前后設有通風孔,能夠減少高溫對發(fā)電量的影響。
【專利說明】—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和陣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撐裝置。更具體地,涉及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
>J-U ρ?α裝直。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能源的日益短缺,可再生綠色能源的開發(fā)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以太陽能的利用特別受到世人的青睞。太陽能作為清潔、安全、可持續(xù)并且可靠的能源,太陽能光伏(PV)系統正在迅速擴大其在能源和產業(yè)技術開發(fā)方面的應用。近年來,作為太陽能轉換媒介的光伏(photovoltaic)電池和大面積光伏模塊器件的開發(fā)和應用引起了普遍關注。以單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等為代表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商業(yè)和住宅建筑物等設施中的廣泛應用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如薄膜太陽能光伏模板能夠替換一些建筑構件,例如建筑物墻面、窗戶等。
[0003]現在,越來越多的、各種類型的太陽能電池板被用來安裝在屋頂或大面積空曠區(qū)域表面,用于進行太陽能發(fā)電。特別是鋪設在建筑物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不但可以使建筑物的屋頂成為一座可獨立運行或并網的小型發(fā)電站,產生人們可以方便使用的潔凈電能,而且能夠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降低建筑物內部的能耗。
[0004]太陽能電池板組 件是利用支架鋪設在建筑物屋頂表面的。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支架要求既要能夠保證太陽能電池板盡可能多地接觸陽光,又要能夠起到穩(wěn)定支撐的作用,而且安裝方便,易于維護,整體穩(wěn)定可靠。此外,還要盡可能地保證屋頂的完好性,盡量不要對屋頂的防水層造成破壞。目前能夠滿足用于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支撐裝置在保證盡可能多地接觸陽光和盡可能提高屋頂覆蓋率以及大面積鋪設的安裝簡便性、整體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對屋頂,特別是比較薄的屋頂的保護性等方面的太陽能電池支架非常少見。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撐裝置以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對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撐裝置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及支撐裝置陣列,以解決現有支撐裝置案件復雜、穩(wěn)定性差以及安全性低的問題。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該裝置包括前基座和后基座,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分別包括:
[0008]用于與放置面接觸的放置部,
[0009]用于夾持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U型夾持部,和
[0010]與所述放置部和所述U型夾持部固接的支撐部,
[0011]所述U型夾持部的開口方向與所述放置部相對于所述支撐部反向設置,所述前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和所述后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共同限定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容放空間,且[0012]所述放置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為90°?180°。
[0013]優(yōu)選地,所述前基座的支撐部為第一 U型支撐部,所述前基座的放置部包括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所述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分別與所述第一 U型支撐部的兩端固接
[0014]優(yōu)選地,所述后基座的支撐部為第二 U型支撐部,所述后基座的放置部包括第三放置部和第四放置部,所述第三放置部和第四放置部分別與所述第二 U型支撐部的兩端固接
[0015]優(yōu)選地,所述后基座包括結構對應的第一后基座和第二后基座,所述第一后基座和第二后基座的寬度小于等于所述前基座寬度的二分之一。
[0016]優(yōu)選地,所述如基座和所述后基座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聞度。
[0017]優(yōu)選地,所述前基座和所述后基座的支撐部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個通風口。
[0018]優(yōu)選地,該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于固接所述前基座和所述后基座的至少一個連接桿。
[0019]優(yōu)選地,該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于固接所述前基座和所述第一后基座第一連接桿以及用于固接所述前基座和所述第二后基座的第二連接桿。
[0020]優(yōu)選地,所述連接桿包括加強筋。
[0021]優(yōu)選地,所述前基座的放置部在遠離其支撐部一側形成有邊緣,該邊緣與其放置部之間的角度與所述后基座的放置部與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相同。
[0022]優(yōu)選地,所述后基座的放置部在遠離支其撐部一側形成有邊緣,該邊緣與其放置部之間的角度與所述前基座的放置部與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相同。
[0023]優(yōu)選地,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的放置部的尺寸以及放置部與支撐部的角度被設置為所述前基座與所述后基座可彼此疊置。
[0024]優(yōu)選地,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的放置部寬度以及放置部與支撐部的角度和放置部與邊緣的角度被設置為所述前基座與所述后基座可彼此疊置。
[0025]優(yōu)選地,該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分別位于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的U型夾持部內的絕緣襯墊層。
[0026]優(yōu)選地,所述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分別位于該前基座兩側或后基座兩側的搭接裝置。
[0027]優(yōu)選地,所述搭接裝置為插孔和卡扣。
[002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陣列,該支撐裝置陣列包括多個如上所述的支撐裝置,相鄰支撐裝置的放置部疊置放置。
[0029]優(yōu)選地,所述前后基座分別包括分別位于兩側的搭接裝置,相鄰支撐裝置通過搭接裝置彼此搭接。
[0030]優(yōu)選地,位于陣列端部的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擋風板。
[003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2]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支撐裝置采用插槽式結構,前后基座可采用分體式設計,便于拆卸、運輸和安裝,使電池組件能夠方便快捷地安裝在支撐裝置的前后基座之間。支撐裝置之間可采用前后壓接、左右卡扣連接的方式組裝成支撐裝置的陣列,組裝更加簡便且陣列更加穩(wěn)固可靠。這種陣列鋪設的方式不會對安裝面造成損壞。支撐裝置的前后基座分別設有通風孔,便于電池組件的散熱,可以減少高溫對太陽能電池組件發(fā)電量的影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4]圖1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撐裝置示意圖;
[0035]圖2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支撐裝置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
[0036]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支撐裝置夾持件示意圖;
[0037]圖4示出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陣列示意圖;
[0038]圖5示出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陣列側視圖;
[0039]圖6示出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陣列連接部位示意圖;
[0040]圖7示出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陣列連接部位右視圖;
[0041]圖8示出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的擋風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優(yōu)選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附圖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進行表示。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面所具體描述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應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4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如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前基座20和后基座30。前基座20和后基座30分別包括:用于與放置面接觸的放置部23和33,用于夾持太陽能電池組件的U型夾持部21和31,和與所述放置部和所述U型夾持部固接的支撐部22和32。U型夾持部的開口方向與放置部相對于所述支撐部反向設置,放置部與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為90°?180°。在使用狀態(tài),前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和后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共同限定了太陽能電池板50的容放空間。前基座和后基座優(yōu)選分別具有一體化結構,并優(yōu)選具有相同的寬度。圖2示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的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的支撐裝置,其中前基座20的支撐部為U型支撐部,其放置部包括與U型支撐部的兩端固接的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這種U型支撐部的結構一方面節(jié)省了材料,另一方面提供了空氣流動的空間,便于空氣流通并可減少整個支架的風阻。后基座包括具有相同或相應結構的第一后基座301和第二后基座302,第一后基座301和第二后基座302分別包括U型夾持部31、支撐部32和放置部33。第一后基座301和第二后基座302的寬度分別小于等于所述前基座20寬度的二分之一。具有分體式結構的后基座便于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同時,當第一后基座301和第二后基座302的寬度分別小于前基座寬度的二分之一時,同樣提供了空氣流動空間以減少整個支撐裝置的風阻。前基座和后基座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高度,以便根據太陽能電池板具有最優(yōu)的安裝角度盡可能多地吸收太陽能。
[0044]根據優(yōu)選實施例,支撐裝置還包括用于固接前基座和后基座的連接桿40。連接桿40將U型夾持部的開口對向布置的前基座和后基座連接在一起,前基座和后基座的U型夾持部的開口共同定義了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區(qū)域。根據本實用新型,將支撐裝置設計為包括U型夾持部的插槽式結構,使前后基座可設計為分體式結構,便于支撐裝置拆卸、運輸和安裝,可有效減小支撐裝置的占地面積,降低了運輸和存儲成本。在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過程中,通過將電池組件容放在前后基座的U型夾持部之間,可方便快捷地安裝太陽能電池組件。
[0045]如圖3所示,前基座20和后基座30的每一 U型夾持部內優(yōu)選安裝有絕緣材料211,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膠)材料,用于牢固地固定太陽能電池組件。該絕緣材料在太陽能電池板受光側的寬度不得擋住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有效發(fā)電區(qū)域。安裝時,支撐裝置通過金屬導體連接可靠接地,同時太陽能電池組件與支撐裝置之間保持足夠間距以及合適的絕緣材料厚度T,絕緣材料于夾持部的間隙G以及太陽能電池組件背光側絕緣材料的延伸長度L ;以滿足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要求。
[0046]圖2所示的支撐裝置,包括用于固接前基座和第一后基座的第一連接桿以及用于固接前基座和第二后基座的第二連接桿。為了使連接桿支撐更加牢固不易彎曲,在連接桿40的下部設有加強筋,如圖7所示,包括加強筋的連接桿40的支撐裝置具有較高的強度,適于使用中環(huán)境惡劣的環(huán)境中。
[0047]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前基座20的放置部還包括遠離其支撐部一側的邊緣24,該邊緣24與其放置部之間的角度優(yōu)選與后基座放置部與其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相同。后基座30的放置部進一步包括遠離其支撐部一側的邊緣34,該邊緣34與其放置部之間的角度優(yōu)選與前基座放置部與其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相同。優(yōu)選地,前基座20和后基座30的放置部以及放置部與支撐部的角度和放置部與邊緣的角度被設置為所述前基座20與所述后基座30可疊置在一起,反之亦然。如圖4所示,支撐裝置縱向陣列中的前一個支撐裝置的后基座30疊置在后一個支撐裝置的前基座20上,放置部上的邊緣可以防止疊放后的支撐裝置前后移動,使縱向兩個組件疊放更加穩(wěn)固。同時這種陣列結構可節(jié)約安裝空間,提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安裝密度,如圖4和圖5所示。
[004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前基座或后基座可包括分別位于該前基座兩側的例如插孔35和卡扣60的搭接裝置,如圖6和圖7所示。具有該搭接裝置的支撐裝置可通過例如卡扣60和插口 35組裝成安裝支架陣列。本實用新型為了使支撐裝置在地面或屋頂放置時,不致因顛簸使電池板造成損壞,分別在前基座20的支撐部和后基座30的支撐部的下表面優(yōu)選固定有彈性墊片。
[0049]優(yōu)選地,本實用新型的前基座20和后基座30上采用開有通風口 26的結構,如圖2和圖4所示,此結構能夠保證通風散熱,不至于溫度過高損毀電池。在多風和風速較高的地區(qū),放置支架時還可以在放置部的表面上壓置重物,例如水泥墩等。如圖8所示,每一個陣列的兩端的支撐裝置,安裝擋風板50,這樣有效避免了支架系統受到側面來風的震動威脅。
[0050]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前基座和后基座,所述如基座和后基座分別包括: 用于與放置面接觸的放置部, 用于夾持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U型夾持部,和 與所述放置部和所述U型夾持部固接的支撐部, 所述U型夾持部的開口方向與所述放置部相對于所述支撐部反向設置,所述前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和所述后基座U型夾持部開口共同限定所述太陽能電池板的容放空間,且 所述放置部與所述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為90°~1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的支撐部為第一U型支撐部,所述前基座的放置部包括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所述第一放置部和第二放置部分別與所述第一 U型支撐部的兩端固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基座的支撐部為第二U型支撐部,所述后基座的放置部包括第三放置部和第四放置部,所述第三放置部和第四放置部分別與所述第二 U型支撐部的兩端固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基座包括結構對應的第一后基座和第二后基座,所述第一后基座和第二后基座的寬度小于等于所述前基座寬度的二分之一 O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和所述后基座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高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和所述后基座的支撐部分別形成有至少一個通風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于固接所述前基座和所述后基座的至少一個連接桿。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用于固接所述前基座和所述第一后基座第一連接桿以及用于固接所述前基座和所述第二后基座的第二連接桿。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包括加強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的放置部在遠離其支撐部一側形成有邊緣,該邊緣與其放置部之間的角度與所述后基座的放置部與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相同。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基座的放置部在遠離支其撐部一側形成有邊緣,該邊緣與其放置部之間的角度與所述前基座的放置部與支撐部之間的角度相同。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的放置部的尺寸以及放置部與支撐部的角度被設置為所述前基座與所述后基座可彼此疊置。
13.根據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的放置部寬度以及放置部與支撐部的角度和放置部與邊緣的角度被設置為所述前基座與所述后基座可彼此疊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分別位于所述前基座和后基座的U型夾持部內的絕緣襯墊層。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分別位于該前基座兩側或后基座兩側的搭接裝置。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裝置為插孔和卡扣。
17.一種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支撐裝置陣列,其特征在于:該支撐裝置陣列包括多個如權利要求10-12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支撐裝置,相鄰支撐裝置的放置部疊置放置。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撐裝置陣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基座分別包括分別位于兩側的搭接裝置,相鄰支撐裝置通過搭接裝置彼此搭接。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撐裝置陣列,其特征在于,位于陣列端部的支撐裝置進一步包括擋風板。
【文檔編號】H02S20/23GK203788222SQ201420201994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周捷三, 周林, 李承佳, 馮武平 申請人:北京漢能光伏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