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shí)用新型涉及一種供電電路,尤其是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
【背景技術(shù)】
[0002]隨著科技的進(jìn)步,消防主機(jī)的信號采集傳輸系統(tǒng)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yè)、科研單位的重點(diǎn)研發(fā)方向,具有各種功能的消防主機(jī)信號采集傳輸系統(tǒng)應(yīng)運(yùn)而生,然而由于這種系統(tǒng)較為復(fù)雜,涉及到多種多樣需要不同供電電壓的電子器件,如12V電壓、5V電壓、3.3V電壓,然而如何通過一套供電電路提供這些電子設(shè)備所需的12V電壓、5V電壓、3.3V電壓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
[0004]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shí)現(xiàn):
[0005]—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包括市電接頭,所述市電接頭電性連接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所述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電性連接變壓器,所述變壓器電性連接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電性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外圍電路、用于給鋰電池充電的充電控制電路、雙電源切換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以及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控制市電或鋰電池作為電源并輸出12V、5V、3.3V直流電。
[0006]優(yōu)選的,所述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其中:所述充電控制電路包括充電控制芯片,
[0007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13腳和15腳接所述充電外圍電路;
[0008]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7腳接第一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接發(fā)光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發(fā)光二極管的負(fù)極接互相連接的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雙電源切換電路、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
[0009]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6腳接第二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9腳、第一電容的一端及第三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充電控制芯片的12腳、第四電阻的一端、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相接且均接到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8腳;
[0010]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4腳接第五電阻的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接第二電容的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另一端連接互相連接的第三電容的一端、第四電容的一端、第五電容的一端、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三電容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5腳,所述第四電容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3腳,所述第五電容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16腳;
[0011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2腳接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
[0012]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I腳接互相連接的第六電容的一端和第六電阻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中、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所述第六電阻的另一端接相互連接的雙電源切換電路、MOS管的I腳、2腳、3腳,所述MOS管的4腳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14腳,所述MOS管的5腳-8腳連接且均接到互相連接的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的負(fù)極及第一電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的正極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第一接線端子、接地端、第一極性電容的負(fù)極和鋰電池的負(fù)極,所述第一極性電容的正極和鋰電池的正極相連且均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控制芯片的10腳、第七電阻的一端、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七電阻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第一電感的另一端和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11腳,所述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的負(fù)極接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
[0013]優(yōu)選的,所述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其中: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包括LM2576HVS-5.0芯片,所述LM2576HVS-5.0芯片的I腳接12V直流電輸出端,所述LM2576HVS-5.0芯片的2腳接互相連接的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的負(fù)極和第二電感的一端,所述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的正極接互相連接的LM2576HVS-5.0芯片的3腳、5腳、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雙電源切換電路、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二電感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LM2576HVS-5.0芯片的4腳、5V電壓接線端子及5V直流電輸出端,并從5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5V直流電。
[0014]優(yōu)選的,所述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其中:所述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包括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所述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的3腳連接到互相連接的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的指定元件、極性電容的正極及電容的一端,所述極性電容的負(fù)極、電容的另一端相接且接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所述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的2腳接互相連接的第二極性電容的正極、第八電容的一端、第十一電阻的一端及3.3V直流電輸出端,并從3.3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3.3V直流電,所述第二極性電容的負(fù)極、第八電容的另一端相連且連接到互相連接的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的I腳、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陰極、充電外圍電路、充電控制電路、雙電源切換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5V轉(zhuǎn)
3.3V降壓電路中的指定元件、第一接線端子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的正極接所述第i 電阻的另一端。
[0015]本實(shí)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優(yōu)點(diǎn)主要體現(xiàn)在:
[0016]本實(shí)用新型設(shè)計(jì)精巧,結(jié)構(gòu)簡單,能夠通過一套供電系統(tǒng)實(shí)現(xiàn)12V、5 V、3.3 V的直流電輸出,從而滿足多種不同用電需求的設(shè)備的供電需要,避免了使用多種電源對較復(fù)雜電路中的用電設(shè)備進(jìn)行供電,并且通過鋰電池和市電供電的雙電源模式,保證了供電的穩(wěn)定性,避免系統(tǒng)因停電導(dǎo)致無法工作的情況。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不意圖;
[0018]圖2是本實(shí)用新型的電路圖。
【具體實(shí)施方式】
[0019]本實(shí)用新型的目的、優(yōu)點(diǎn)和特點(diǎn),將通過下面優(yōu)選實(shí)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jìn)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shí)施例僅是應(yīng)用本實(shí)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技術(shù)方案,均落在本實(shí)用新型要求保護(hù)的范圍之內(nèi)。
[0020]本實(shí)用新型揭示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如附圖1所示,包括市電接頭J8,所述市電接頭J8電性連接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2,所述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2電性連接變壓器Tl,所述變壓器Tl電性連接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電性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外圍電路4、用于為鋰電池BT2供電的充電控制電路5、雙電源切換電路6、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以及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控制市電或鋰電池BT2作為電源并輸出12V、5V、3.3V直流電。
[0021]具體的,如附圖2所示,所述市電接頭J8的2腳接開關(guān)SI,所述開關(guān)SI接保險(xiǎn)絲Fl的一端,所述保險(xiǎn)絲Fl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電容C35的一端、熱敏電阻R77的一端及變壓器Tl原邊繞組的I腳;所述市電接頭J8的I腳接互相連接的所述電容C35的另一端、熱敏電阻R77的另一端及變壓器Tl原邊繞組的2腳,上述電路構(gòu)成所述電磁過載及過流保護(hù)電路2。
[0022]所述變壓器副邊繞組連接到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包括由四個(gè)穩(wěn)壓管D29、D30、D33、D34構(gòu)成的且與上述變壓器副邊繞組的3腳、4腳連接的整流橋上,具體的,所述變壓器副邊繞組的3腳接互相連接的二極管D29的正極和二極管D33的負(fù)極,所述變壓器副邊繞組的4腳連接到互相連接的二極管D30的正極和二極管D34的負(fù)極。
[0023]所述二極管D29的負(fù)極與所述二極管D30的負(fù)極連接且均連接到極性電容C37的正極和穩(wěn)壓芯片U9的I腳;
[0024]所述二極管D33的正極與二極管D34的正極相連且均連接到互相連接的所述極性電容C37的負(fù)極、穩(wěn)壓芯片U9的3腳、5腳、穩(wěn)壓二極管D32的正極、極性電容C36的負(fù)極、充電外圍電路4中電容C41的一端、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25]所述穩(wěn)壓芯片U9的2腳接互相連接的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D32的負(fù)極、充電外圍電路4中電感L3的一端;
[0026]所述穩(wěn)壓芯片U9的4腳接互相連接的所述極性電容C36的正極、電感L3的另一端及充電外圍電路4中穩(wěn)壓二極管D31的正極;
[0027 ]所述電容C41的另一端接所述穩(wěn)壓二極管D31的負(fù)極、充電控制芯片U1的15腳、雙電源切換電路6、充電外圍電路4中電容C39的一端,所述電容C39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電路5中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3腳。
[0028]所述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充電控制芯片UlO的7腳接第一電阻R84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R84的另一端接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35的正極,所述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35的負(fù)極接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4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29]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6腳接第二電阻R88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R88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充電控制芯片UlO的9腳、第一電容C42的一端及第三電阻R83的一端;
[0030]所述第一電容C42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2腳、第四電阻R87的一端、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l 6以及接地端;
[0031]所述第三電阻R8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電阻R87的另一端相接且均接到所述充電控制芯片的8腳。
[0032]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4腳接第五電阻R86的一端,所述第五電阻R86的另一端接第二電容C44的一端,所述第二電容C44的另一端接相互連接第三電容C45的一端、第四電容C46的一端、第五電容C47的一端、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33]所述第三電容C45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5腳,所述第四電容C46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3腳,所述第五電容C47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6腳。
[0034]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2腳接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
[0035]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I腳接第六電容C40的一端和第六電阻R82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C40的另一端接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36]所述第六電阻R82的另一端接相互連接的MOS管Q4的I腳、2腳、3腳,所述MOS管Q4的4腳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4腳,所述MOS管Q4的5腳-8腳連接且均接到互相連接的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37的負(fù)極及第一電感L4的一端,所述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37的正極連接到互相連接的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l 6、接地端、第一極性電容C43的負(fù)極和鋰電池BT2的負(fù)極;
[0037]所述第一極性電容C43的正極和鋰電池BT2的正極相連且均連接到互相連接的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0腳、第七電阻R85的一端、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36的正極,所述第七電阻R85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第一電感L4的另一端和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1腳,所述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36的負(fù)極接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中繼電器的第三觸點(diǎn)M3。
[0038]進(jìn)一步,所述的雙電源切換電路包括連接在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2腳的第七電容C38和第八電阻R79;
[0039]所述第七電容C38接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40]所述第八電阻R79接互相連接的第九電阻R80的一端、第十電阻R78的一端、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以及繼電器的第一觸點(diǎn)Ml,所述第九電阻R80的另一端接所述第六電阻R82和MOS管Q4的I腳-3腳,所述第十電阻R78的另一端接三極管Q3的基極,所述三極管Q3的發(fā)射極接電阻R81的一端,所述電阻R81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第七電容C38、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41]所述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繼電器的線圈和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所述繼電器線圈和所述第二二極管D2的負(fù)極相連且均連接到互相連接的所述第一二極管Dl的負(fù)極、繼電器的第二觸點(diǎn)M2、12V電壓接線端子J11以及12V直流電輸出端,所述12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12V直流電;
[0042]所述繼電器的第三觸點(diǎn)M3接到所述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36的陰極。
[0043]進(jìn)一步,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包括LM2576HVS-5.0芯片Ul I,所述LM2576HVS-5.0芯片Ul I的I腳接所述的12V直流電輸出端,所述LM2576HVS-5.0芯片Ul I的2腳接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D38的負(fù)極和第二電感L5的一端;
[0044]所述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038的正極接到相互連接的所述1^2576服3-5.0芯片1]11的3腳、5腳、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45]所述第二電感L5的另一端接到相互連接的LM2576HVS-5.0芯片1]11的4腳、5乂轉(zhuǎn)3.3V降壓電路、5V電壓接線端子Jl 7及5V直流電輸出端,并從5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5V直流電。
[0046]更進(jìn)一步,所述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包括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l2,所述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12的3腳連接到上述的第二電感L5、LM2576HVS-5.0芯片Ull的4腳、5V電壓接線端子J17、5V直流電輸出端、極性電容C48的正極及電容C40的一端,所述極性電容C48的負(fù)極、電容C40的另一端相接且接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0047]所述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12的2腳接互相連接的第二極性電容C50的正極、第八電容C51的一端、第^^一電阻R21的一端及3.3V直流電輸出端,并從3.3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3.3V直流電;所述第二極性電容C50的負(fù)極、第八電容C51的另一端相連且均連接到互相連接的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接線端子J16及接地端、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12的I腳和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3的陰極,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3的正極接所述第十一電阻R21的另一端。
[0048]本實(shí)用新型的供電系統(tǒng)工作時(shí),市電輸入的220V電壓經(jīng)所述變壓器Tl降低到1V后,經(jīng)濾波整流后升到18V,所述18V直流電經(jīng)所述穩(wěn)壓芯片U9降低到12V后通過所述充電控制電路5對鋰電池BT2進(jìn)行充電,此時(shí),所述第一發(fā)光二極管D35亮,表示在對鋰電池進(jìn)行充電;同時(shí),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控制市電進(jìn)行供電,輸出12V直流電。
[0049]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將12V直流電降壓到5V直流電輸出給用電設(shè)備,同時(shí),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輸出的12V直流電還經(jīng)所述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降壓到3.3V輸出給對應(yīng)的用電設(shè)備。
[0050]當(dāng)切斷市電供電后,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將整個(gè)電路切換為鋰電池BT2供電模式,根據(jù)所述鋰電池BT2的容量,為用電設(shè)備供應(yīng)指定時(shí)間的上述電壓的直流電。
[0051]本實(shí)用新型尚有多種實(shí)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shù)方案,均落在本實(shí)用新型的保護(hù)范圍之內(nèi)。
【主權(quán)項(xiàng)】
1.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包括市電接頭(J8),其特征在于:所述市電接頭(J8)電性連接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2),所述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2)電性連接變壓器(Tl),所述變壓器(Tl)電性連接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電性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外圍電路(4)、用于給鋰電池(BT2)充電的充電控制電路(5)、雙電源切換電路(6)、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以及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控制市電或鋰電池化12)作為電源并輸出12¥、5¥、3.3¥直流電。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控制電路(5)包括充電控制芯片(UlO),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3腳和15腳接所述充電外圍電路(5);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7腳接第一電阻(R84)的一端,所述第一電阻(R84)的另一端接發(fā)光二極管(D35)的正極,所述發(fā)光二極管(D35)的負(fù)極接互相連接的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 O )的6腳接第二電阻(R88 )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R88 )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9腳、第一電容(C42)的一端及第三電阻(R83)的一端,所述第一電容(C42)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2腳、第四電阻(R87)的一端、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6)、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三電阻(R8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電阻(R87)的另一端相接且均接到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8腳;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 O )的4腳接第五電阻(R86 )的一端,所述第五電阻(R86 )的另一端接第二電容(C44)的一端,所述第二電容(C44)的另一端連接互相連接的第三電容(C45)的一端、第四電容(C46 )的一端、第五電容(C47 )的一端、充電外圍電路(4 )、充電控制電路(5 )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6)、12¥轉(zhuǎn)5¥降壓電路(7)、5¥轉(zhuǎn)3.31降壓電路(8)、第一接線端子(Jl 6 )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三電容(C45 )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1 )的5腳,所述第四電容(C46)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3腳,所述第五電容(C47)的另一端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 O )的16腳;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2腳接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 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I腳接互相連接的第六電容(C40)的一端和第六電阻(R82)的一端,所述第六電容(C40 )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充電外圍電路(4 )、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6)、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所述第六電阻(R82)的另一端接相互連接的雙電源切換電路(6 )、MOS管(Q4 )的I腳、2腳、3腳,所述MOS管(Q4 )的4腳接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1 )的14腳,所述MOS管(Q4)的5腳-8腳連接且均接到互相連接的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37)的負(fù)極及第一電感(L4)的一端,所述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37)的正極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6)、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第一接線端子(J16)、接地端、第一極性電容(C43)的負(fù)極和鋰電池(BT2)的負(fù)極,所述第一極性電容(C43 )的正極和鋰電池(BT2)的正極相連且均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0腳、第七電阻(R85)的一端、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36)的正極,所述第七電阻(R85)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所述第一電感(L4)的另一端和所述充電控制芯片(UlO)的11腳,所述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36)的負(fù)極接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6)。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包括LM2576HVS-5.0芯片(1]11),所述1^2576狀5-5.0芯片(1]11)的1腳接12V直流電輸出端,所述LM2576HVS-5.0芯片(Ull)的2腳接互相連接的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D38)的負(fù)極和第二電感(L5)的一端,所述第三穩(wěn)壓二極管(D38)的正極接互相連接的1112576服3-5.0芯片(1]11)的3腳、5腳、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二電感(L5)的另一端接互相連接的LM2576HVS-5.0芯片(Ull)的4腳、5V電壓接線端子(J17)及5V直流電輸出端,并從5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5V直流電。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包括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12),所述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12)的3腳連接到互相連接的所述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 )的指定元件、極性電容(C48 )的正極及電容(C40)的一端,所述極性電容(C48)的負(fù)極、電容(C40)的另一端相接且接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3)、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7)、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8)中的指定元件、雙電源切換電路(6)、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 所述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12)的2腳接互相連接的第二極性電容(C50)的正極、第八電容(C51)的一端、第^^一電阻(R21)的一端及3.3V直流電輸出端,并從3.3V直流電輸出端輸出3.3V直流電,所述第二極性電容(C50 )的負(fù)極、第八電容(C51)的另一端相連且連接到互相連接的三段式線性穩(wěn)壓芯片(Ul 2 )的I腳、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3 )的陰極、充電外圍電路(4)、充電控制電路(5)、雙電源切換電路(6)、12¥轉(zhuǎn)5¥降壓電路(7)、5¥轉(zhuǎn)3.3¥降壓電路(8)中的指定元件、第一接線端子(J16)以及接地端,所述第二發(fā)光二極管(D3)的正極接所述第i 電阻(R21)的另一端。
【專利摘要】本實(shí)用新型揭示了一種輸出多電壓直流電的雙電源供電電路,包括市電接頭,所述市電接頭電性連接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所述電磁過濾及過流保護(hù)電路電性連接變壓器,所述變壓器電性連接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所述濾波整流及降壓電路電性連接到相互連接的充電外圍電路、用于給鋰電池充電的充電控制電路、雙電源切換電路、12V轉(zhuǎn)5V降壓電路以及5V轉(zhuǎn)3.3.V降壓電路,所述雙電源切換電路控制市電或鋰電池作為電源并輸出12V、5V、3.3V直流電。本實(shí)用新型提供了一套供電系統(tǒng)實(shí)現(xiàn)12V、5V、3.3V的直流電輸出,從而滿足多種不同用電需求的設(shè)備的供電需要;并且通過鋰電池和市電供電的雙電源模式,保證了供電的穩(wěn)定性,避免系統(tǒng)因停電導(dǎo)致無法工作的情況。
【IPC分類】H02J9/06
【公開號】CN205385341
【申請?zhí)枴緾N201620206147
【發(fā)明人】劉霆
【申請人】蘇州太陽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