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外殼的成型方法以及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至少局部覆蓋馬達的定子的樹脂外殼的成型方法以及馬達。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公知一種模制馬達。模制馬達具有在內部埋入有定子的樹脂制成的機殼,且在該機殼的內側配置有轉子。模制馬達具有良好的定子的防水性、馬達驅動時的防振性和隔首性等優(yōu)點。
[0003]作為以往的模制馬達,例如有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1-268862號中記載的模制馬達。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1-268862號中記載了通過在模制模具型芯設置臺階來保持鐵芯而實施的模制成型(0004段,圖3)。
【發(fā)明內容】
[0004]在日本公開專利公報2001-268862號的圖3中,齒的內端面比絕緣件朝向內側突出。并且,齒的比絕緣件朝向內側突出的部分載置于模具型芯的臺階面。并且,為了將定子容易地插入到模具而在模具型芯的比臺階靠下側的外周面與絕緣件之間設置有微小的間隙。
[0005]然而,在這種結構中,形成于模具型芯與絕緣件之間的樹脂的厚度變薄。尤其在模制成型時,如果絕緣件因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的壓力而朝向模具型芯側傾斜的話,則模具型芯與絕緣件之間的樹脂會進一步形成為薄壁狀。形成為薄壁狀的樹脂容易從絕緣件剝離。并且,如果樹脂從絕緣件剝離,則剝離下來的樹脂會與轉子接觸,從而可能成為造成噪音和故障的原因。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成型樹脂外殼時,能夠限制絕緣件的壁部朝向徑向內側傾斜的成型方法以及馬達的結構。
[0007]根據本申請所例示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種至少局部覆蓋馬達的定子的樹脂外殼的成型方法,該成型方法具有下列工序:工序a),準備通過彼此組合而在內部產生空腔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工序b),在所述第一模具內配置所述定子;工序C),將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組合,形成在所述空腔內容納所述定子的狀態(tài);工序d),向所述空腔內注入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工序e),使所述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固化從而獲得所述樹脂外殼;工序f),將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分離;工序g),從所述第一模具中取出所述定子以及所述樹脂外殼,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鐵芯、絕緣件以及線圈。所述定子鐵芯具有圍繞中心軸線的環(huán)狀的鐵芯背部和從所述鐵芯背部朝向徑向內側延伸的多個齒。所述絕緣件至少安裝于所述齒。所述線圈由卷繞于所述絕緣件的導線形成。所述絕緣件具有比所述線圈靠徑向內側的壁部。所述壁部在所述齒的周圍至少朝向軸向一側延伸。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部比所述壁部的徑向內側的面朝向徑向內側突出。所述第一模具以及所述第二模具中的至少一方具有與所述齒的徑向內側的端面接觸的筒狀面。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具具有與所述壁部的徑向內側的面接觸或者與在徑向上對置的壁支承面。所述壁支承面位于比所述筒狀面靠徑向外側的位置。
[0008]根據本申請所例示的第一方面,即使絕緣件的壁部因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的壓力而欲朝向徑向內側傾倒,也能夠通過壁部與壁支承面接觸來限制壁部朝向徑向內側傾斜。
[0009]根據本申請所例示的第二方面,在成型樹脂外殼時,能夠限制壁部朝向徑向內側傾斜。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示出了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樹脂外殼在成型時的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圖。
[0011]圖2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的側視圖。
[0012]圖3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的縱向剖視圖。
[0013]圖4為從徑向內側且從軸向下側觀察到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的一部分的立體圖。
[0014]圖5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樹脂外殼的仰視圖。
[0015]圖6為從斜下方觀察到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樹脂外殼的立體圖。
[0016]圖7為從徑向內側觀察到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樹脂外殼的內周面的一部分的圖。
[0017]圖8為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樹脂外殼的成型步驟的流程圖。
[0018]圖9為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件成型時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19]圖10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中心模具、多個第一輔助模具以及多個第二輔助模具的仰視圖。
[0020]圖11為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件成型時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21]圖12為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件成型時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22]圖13為示出了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嵌件成型時的狀態(tài)的剖視圖。
[0023]圖14為變形例所涉及的第一模具、定子以及樹脂外殼在成型時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所例示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本申請中,將與馬達的中心軸線平行的方向稱為“軸向”,將與馬達的中心軸線正交的方向稱為“徑向”,將沿以馬達的中心軸線為中心的圓弧方向稱為“周向”。
[0025]〈1.第一實施方式>
[0026]圖1為示出了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樹脂外殼23A在成型時的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圖。如圖1所示,該馬達具有定子21A和至少局部覆蓋定子21A的樹脂外殼23A。
[0027]定子21A具有定子鐵芯211A、絕緣件212A以及線圈213A。定子鐵芯211A具有圍繞中心軸線9A的環(huán)狀的鐵芯背部41A和多個齒42A。多個齒42A分別從鐵芯背部41A朝向徑向內側延伸。絕緣件212A安裝于定子鐵芯211A中的至少多個齒42A上。線圈213A由卷繞于絕緣件212A的導線形成。
[0028]如圖1所示,絕緣件212A具有壁部52A。壁部52A位于比線圈213A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并且,壁部52A在齒42A的周圍朝向軸向一側以及軸向另一側延伸。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部比壁部52A的徑向內側的面朝向徑向內側突出。
[0029]在成型樹脂外殼23A時,首先準備注塑成型用的第一模具81A和第二模具82A。并且,在第一模具81A內配置定子21A。接下來,將第一模具81A和第二模具82A組合。當?shù)谝荒>?1A和第二模具82A被相互組合,則會在內部形成空腔83A。定子21A成為被容納在該空腔83A內的狀態(tài)。
[0030]接下來,向空腔83A內注入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并且,在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遍及空腔83A內之后,通過加熱或冷卻來固化樹脂。由此獲得樹脂外殼23A。接下來,將第一模具81A和第二模具82A分離。并且,從第一模具81A中取出定子21A以及樹脂外殼23A。
[0031]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模具81A以及第二模具82A具有筒狀面91A。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面與筒狀面91A接觸。但是,也可在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面與筒狀面91A之間存在有無法流入樹脂的大小的空隙。并且,第一模具81A在筒狀面91A的軸向一側具有壁支承面951A。并且,第二模具82A在筒狀面9IA的軸向另一側具有壁支承面952A。這些壁支承面壁支承面951A、952A位于比筒狀面91A靠徑向外側的位置。如果在空腔83A內配置定子21A的話,則壁部52A的徑向內側的面與壁支承面951A、952A接觸或在徑向上對置。
[0032]成型后的樹脂外殼23A具有覆蓋壁部52A的徑向內側的面的壁覆蓋部64A。在壁覆蓋部64A留有從壁覆蓋部64A的徑向內側的面朝向徑向外側凹陷的模具痕跡63A。該模具痕跡63A為上述壁支承面951A的痕跡。因此,模具痕跡63A到達至少比齒42A的徑向內側的端面靠徑向外側的位置。
[0033]在向空腔83A內注入流動狀態(tài)的樹脂的工序中,會對絕緣件212A的壁部52A施加因樹脂的流動而形成的壓力。然而,即使壁部52A因該壓力而欲朝向徑向內側傾倒,也能通過壁部52A與壁支承面951A接觸來限制壁部52A朝向徑向內側傾斜。因此防止了壁覆蓋部64A的厚度變得過薄。因此,能夠抑制在成型后的壁覆蓋部64A處產生樹脂的剝離。
[0034]<2.第二實施方式>
[0035]<2-1.馬達的整體結構>
[0036]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以下以軸向為上下方向,相對于轉子32以樹脂外殼23的頂板部232側為上側來對各部分的形狀和位置關系進行說明。另外,以下說明中的“軸向下側”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軸向一側”。但是,該上下方向的定義的用意并不在于限定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馬達在制造時以及在使用時的朝向。
[0037]圖2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馬達I的側視圖。圖3為該馬達I的縱向剖視圖。本實施方式的馬達I用于空調等家電產品。但是,本發(fā)明的馬達也可用于除家電產品之外的其他用途。例如,本發(fā)明的馬達也可裝設于汽車或鐵道等的運輸設備、OA設備、醫(yī)療設備、工具以及工業(yè)用的大型設備等中用于產生不同的驅動力。
[0038]如圖2以及圖3所示,馬達I具有靜止部2和旋轉部3。靜止部2固定于家電產品的框架。旋轉部3被支承為能夠相對于靜止部2旋轉。
[0039]本實施方式的靜止部2具有定子21、電路板22、樹脂外殼23、下軸承部24以及上軸承部25。
[0040]定子21為通過驅動電流產生磁通的電樞。定子21具有定子鐵芯211、絕緣件212以及多個線圈213。定子鐵芯211由電磁鋼板沿軸向層疊而成的層疊鋼板構成。定子鐵芯211具有圓環(huán)狀的鐵芯背部41和多個齒42。鐵芯背部41圍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