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壓驅動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功率集成電路技術領域,涉及ー種高壓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功率集成電路的快速發(fā)展,高壓芯片的設計越來越受關注。高壓驅動電路是高壓芯片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要求大驅動能力、高耐壓、小功耗和高可靠性等。同時由于控制電平為低壓邏輯,所以高壓電平轉化電路的設計也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高壓驅動電路如圖I所示,其包括高壓電平位移電路和輸出級電路。高壓PMOS管Pll和P12、高壓NMOS管Nll和N12、反相器INVll組成了高壓電平位移電路,其中INVll的輸入端和Nll的柵極接輸入信號,INVll的輸出端接N12的柵極,Pll的漏極、P12 的柵極和Nll的漏極相接,Pll的柵極、P12的漏極和N12的漏極耦接于S,作為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高壓PMOS管P13和高壓NMOS管N13組成輸出級電路,其中N13的柵極接輸入信號,P13的柵極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S,P13的漏極與N13的漏極相接,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P11、P12和P13的源極都接高壓電源Vhv,N11、N12和N13的源極都接參考電位Vss (GND)0 Pll和P12寬長比相同,Nll和N12寬長比相同,輸出級P13和N13為提供大的驅動能力,有較大寬長比。當IN為低電平吋,Nll和N13關斷,N12導通;N12的導通導致Pll柵極電壓被拉低,使Pll導通;由于Pll導通,Nll關斷,P12的柵極為高壓,使P12關斷;由于P12關斷,N12導通,高壓電平位移模塊輸出端S為低電平,使P13導通;輸入級P13導通和N13關斷,使OUT輸出為ν,反之,當IN為高電平吋,Nll和N13導通,N12關斷;N11的導通導致P12柵極電壓被拉低,使P12導通;由于P12導通,N12關斷,高壓電平位移模塊輸出端S為高壓,使P13截止;輸入級P13截止和N13導通,使OUT輸出為0V。這種傳統(tǒng)的高壓驅動電路,高壓PMOS管柵極電壓信號的變化范圍都為OV Vhv,所以高壓PMOS管的柵極需要承受高壓,必須為厚柵氧器件;同時由于其包括六個高壓MOS器件,占用了大量的芯片面積;除此之外如果高壓電源Vhv擺動,會對高壓電平位移輸出信號帶來大約兩倍大小的擺動,繼而對輸出信號帶來相應擺動,降低了器件的可靠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針對傳統(tǒng)高壓驅動電路中只能采用高壓厚柵氧PMOS器件,占用芯片面積大和輸出信號不穩(wěn)定的問題,提供ー種高壓驅動電路。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包括高壓電平位移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低端輸出級電路、電流源和死區(qū)控制電路;輸入信號IN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入端,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和B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相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與低端輸出級電路相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與電流源耦接于D,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E控制高端輸出級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與低端輸出級電路的連接點F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高壓電源Vhv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和高端輸出級電路相連,低壓電源Vdd與死區(qū)控制電路高壓端相連,參考電位Vss與電流源低壓端、死區(qū)控制電路低壓端和低端輸出級電路相連。所述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由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與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構成。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具有相同的寬長比,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具有相同的寬長比。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的源極都接高壓電源VHV,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的源極互連并接電流源輸出端D ;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B ;第一 PMOS管M41和第二 PMOS管M42的漏極互連并接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漏極,第三PMOS管M43和第四PMOS管M44的漏極互連并接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第一 PMOS管M41和第三PMOS管M43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漏極,第二 PMOS管M42和第四PMOS管M44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連接點E作為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 所述高端輸出級電路由第一高壓PMOS管P41構成;所述低端輸出級電路由第三高壓NMOS管N43構成。第一高壓PMOS管P41和第三高壓NMOS管N43都為薄柵氧器件;第一高壓PMOS管P41的源極接高壓電源Vhv,其柵極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E ;第一高壓PMOS管P41的漏極與第三高壓NMOS管N43的漏極互連點F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第三高壓NMOS管N43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其源極接參考電位VSS(GND)。所述電流源可為各種形式的電流源,但應滿足提供整個高壓驅動電路所需的電流大小。所述死區(qū)控制電路包括三路死區(qū)控制支路,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入信號IN共同輸入三路死區(qū)控制支路,三路死區(qū)控制支路的輸出端分別為A、B和C。死區(qū)控制電路中,輸出端A與C的信號同相,與B的信號反相,且輸出端A、B和C信號都有適當的延遲,以滿足高端輸出級電路和低端輸出級電路不會同時導通。本發(fā)明提供的高壓驅動電路相比傳統(tǒng)的高壓驅動電路有以下優(yōu)點使用的高壓MOS管都為薄柵氧器件;只使用了四個高壓MOS管,大大節(jié)省了芯片面積,節(jié)約了成本;引入電流源,克服了標準CMOSエ藝高壓電平位移電路輸出信號擺動的問題,提高了高壓驅動電路的可靠性。
圖I是傳統(tǒng)高壓驅動電路圖。圖2是本發(fā)明所述的高壓驅動電路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死區(qū)控制電路模塊電路圖及其輸出端信號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電平位移電路、高端輸出級、低端輸出級和電流源電路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重要信號波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干限定本發(fā)明。
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包括高壓電平位移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低端輸出級電路、電流源和死區(qū)控制電路;輸入信號IN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入端,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和B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相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與低端輸出級電路相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與電流源耦接于D,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E控制高端輸出級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與低端輸出級電路的連接點F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高壓電源Vhv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和高端輸出級電路相連,低壓電源Vdd與死區(qū)控制電路高壓端相連,參考電位Vss與電流源低壓端、死區(qū)控制電路低壓端和低端輸出級電路相連。所述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由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與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構成。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具有相同的寬長比,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具有相同的寬長比。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的源極都接高壓電源VHV,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的源極互連并接電流源輸出端D ;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B ;第 一 PMOS管M41和第二 PMOS管M42的漏極互連并接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漏極,第三PMOS管M43和第四PMOS管M44的漏極互連并接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第一 PMOS管M41和第三PMOS管M43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漏極,第二 PMOS管M42和第四PMOS管M44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連接點E作為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高端輸出級電路由第一高壓PMOS管P41構成;所述低端輸出級電路由第三高壓NMOS管N43構成。第一高壓PMOS管P41和第三高壓NMOS管N43都為薄柵氧器件;第一高壓PMOS管P41的源極接高壓電源Vhv,其柵極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E ;第一高壓PMOS管P41的漏極與第三高壓NMOS管N43的漏極互連點F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第三高壓NMOS管N43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其源極接參考電位VSS(GND)。所述死區(qū)控制電路圖如圖3左邊電路所示,包括三條死區(qū)控制支路,輸出端分別為A、B和C,由九個反相器INV31 INV39、三個電阻R31 R33和三個電容C31 C33構成。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入信號IN分別接第一反相器INV31、第三反相器INV33和第六反相器INV36的輸入端;第一反相器INV31的輸出端接第一電阻R31的一端,第一電阻R31的另一端接第二反相器INV32的輸入端,第二反相器INV32的輸出端就是死區(qū)控制電路圖的輸出端A,第二反相器INV32的輸入端與參考電位Vss (GND)之間連接第一電容C31 ;第三反相器INV33的輸出端接第二電阻R32的一端,第二電阻R32的另一端接第四反相器INV34的輸入端,第四反相器INV34的輸出端接第五反相器INV35的輸入端,第五反相器INV35的輸出端就是死區(qū)控制電路圖的輸出端B,第四反相器INV34的輸入端與參考電位Vss (GND)之間連接第二電容C32 ;第六反相器INV36的輸出端接第三電阻R33的一端,第三電阻R33的另一端接第七反相器INV37的輸入端,第七反相器INV37的輸出端接第八反相器INV38的輸入端,第八反相器INV38的輸出端接第九反相器INV39的輸入端,第九反相器INV39的輸出端就是死區(qū)控制電路圖的輸出端C,第七反相器INV37的輸入端與參考電位Vss (GND)之間連接第三電容C33。所有九個反相器INV31 INV39的高電源端接低壓電源VDD,其低電源端接參考電位Vss。所述電流源由兩個NMOS管M45、M46和ー個PMOS管M47構成,第三、第四NMOS管M45和M46具有相同的寬長比,第五NMOS管M47寬長比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中第一 NMOS管M41相同。第三、第四NMOS管M45和M46的源極和第五NMOS管M47的柵極接參考電位Vss,第五NMOS管M47的源極接低壓電源VDD,第三、第四NMOS管M45和M46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五NMOS管M47的漏極,第五NMOS管M47的漏極與第三NMOS管M45的漏極互連,第四NMOS管M46的漏極作為電流源的輸出端D。以上述實施例為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對于死區(qū)控制電路,其作用為調節(jié)N41、N42和N43柵控制信號的脈寬及時序,使得聞壓驅動電路輸出級P41和N43不會出現同時導通的情況,有利于減小電路的功耗和提聞電路的可靠性。在靜態(tài)輸入時,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和C信號與輸入IN相同,輸出端B信號與輸入IN相反。當IN為一定頻率方波時,由于每路電阻和電容的存在,輸出端A、B和C的信號有一定延遲,其信號的關系如圖3 (b)所示,A、B和C信號延遲時間的設計需滿足使輸出P41和N43交替開啟而不會出現同時導通的情況。死區(qū)控制電路是信號A、B和C產生的時間延遲相對整個信號周期來說非常小,為了方便闡述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以下分析忽略信號的延遲。·見圖4,輸入信號IN為O Vdd的方波,當IN輸入為OV時,信號A和C為0V,B為VDD, N42導通,N41和N43關斷,通過N42和M44的電流為電流源電流I。,I。大小即為通過M47電流的大小,設計使M47工作在飽和區(qū),通過M47的電流用Ve表示E的處的電壓,由于I。也為通過M44的電流,可表示為,比較以上兩式可知,Ve=Vhv-Vdd,這樣M42導通;M42導通,N41關斷,使G的電壓為Vhv,M41和M43關斷;由于Ve=Vhv-Vdd,使P41導通,又因為N43關斷,所以電路輸出OUT為Vhv ;此過程N42導通,工作在飽和區(qū),N41和N43都關斷,P41導通,電路的高壓都由高壓管N41、N42和N43承受。反之,當IN輸入為Vdd時,信號A和C為VDD,B為0V,N41和N43導通,N42關斷,通過N41和M41的電流為電流源電流I。,I。大小即為通過M47電流的大小。同上分析可求得G處的電壓Vg=Vhv-Vd,使M43導通;M43導通,N42關斷,使E電壓為Vhv, M42和M44關斷;由于Ve=Vhv,使P41關斷,又因為N43導通,所以電路輸出OUT為OV。此過程N41導通,工作在飽和區(qū),N43導通,N42和P41關斷,電路的高壓都由高壓管N41、N42和P41承受。通過以上電路的分析,可知輸入信號IN、低端輸出級N43的柵控制信號C、高端輸出級P41的柵控制信號E和輸出信號OUT的波形示意圖如圖5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實現了輸入O Vdd到輸出反相高壓O Vhv的變化,且高端輸出級高壓PMOS管P41的柵控制信號為Vhv-Vdd I,P41柵承受的電壓為低壓電源VDD。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電流源,只要提供的電流與上述分析中Itl相等即可。由以上實施例工作原理的闡述,本發(fā)明的高壓驅動電路中電平位移模塊輸出電平為Vhv-Vdd Vhv,所以電路中輸出級高壓PMOS柵極承受的耐壓與高壓NMOS管一祥,高壓PMOS管為薄柵氧器件。薄柵氧器件比厚柵氧器件具有更穩(wěn)定的閾值特性。本發(fā)明相比傳統(tǒng)高壓驅動電路,エ藝更為簡單,可靠性更高。同時本發(fā)明的高壓驅動電路只使用了四個高壓MOS管,比傳統(tǒng)的高壓驅動電路少了兩個高壓MOS管,因此節(jié)約了芯片面積,節(jié)約了成本。除此之外,本發(fā)明的高壓驅動電路通過引入電流源,使電平位移模塊有穩(wěn)定的放電通路,克服了標準CMOSエ藝電平位移電路輸出電壓擺動的問題,使電平位移模塊輸出更穩(wěn)定的信號,從而提高了高壓驅動電路的可靠性。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包括高壓電平位移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低端輸出級電路、電流源和死區(qū)控制電路。電路中高壓PMOS管為薄柵氧結構,相比傳統(tǒng)的高壓驅動電路,大大的節(jié)約了芯片面積,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結合以上對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 上述說明做出多種變化例。凡是根據上述描述做出各種可能的等同替換或改變,均應被認為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包括高壓電平位移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低端輸出級電路、電流源和死區(qū)控制電路;輸入信號IN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入端,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和B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相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與低端輸出級電路相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與電流源耦接于D,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E控制高端輸出級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與低端輸出級電路的連接點F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高壓電源Vhv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和高端輸出級電路相連,低壓電源Vdd與死區(qū)控制電路高壓端相連,參考電位Vss與電流源低壓端、死區(qū)控制電路低壓端和低端輸出級電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由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與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構成;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具有相同的寬長比,兩個高壓NMOS-Ml和N42具有相同的寬長比;四個PMOS管M41、M42、M43和M44的源極都接高壓電源Vhv,兩個高壓NMOS管N41和N42的源極互連并接電流源輸出端D ;第一高壓NMOS-Ml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A,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B ,第一 PMOS管M41和第二 PMOS管M42的漏極互連并接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漏極,第三PMOS管M43和第四PMOS管M44的漏極互連并接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第一 PMOS管M41和第三PMOS管M43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一高壓NMOS管N41的漏極,第二 PMOS管M42和第四PMOS管M44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二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第ニ高壓NMOS管N42的漏極連接點E作為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端輸出級電路由第一高壓PMOS管P41構成;所述低端輸出級電路由第三高壓NMOS管N43構成;第一高壓PMOS管P41和第三高壓NMOS管N43都為薄柵氧器件;第一高壓PMOS管P41的源極接高壓電源Vhv,其柵極接高壓電平位移電路的輸出端E ;第一高壓PMOS管P41的漏極與第三高壓NMOS管N43的漏極互連點F作為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出端;第三高壓NMOS管N43的柵極接死區(qū)控制電路的輸出端C,其源極接參考電位Vss。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源可為各種形式的電流源,但應滿足提供整個高壓驅動電路所需的電流大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源由兩個NMOS管M45、M46和ー個PMOS管M47構成,第三、第四NMOS管M45和M46具有相同的寬長比,第五NMOS管M47寬長比與高壓電平位移電路中第一 NMOS管M41相同;第三、第四匪OS管M45和M46的源極和第五NMOS管M47的柵極接參考電位Vss,第五NMOS管M47的源極接低壓電源VDD,第三、第四NMOS管M45和M46的柵極互連并接第五NMOS管M47的漏極,第五NMOS管M47的漏極與第三NMOS管M45的漏極互連,第四NMOS管M46的漏極作為電流源的輸出端D0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死區(qū)控制電路包括三路死區(qū)控制支路,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入信號IN共同輸入三路死區(qū)控制支路,三路死區(qū)控制支路的輸出端分別為A、B和C。死區(qū)控制電路中,輸出端A與C的信號同相,與B的信號反相,且輸出端A、B和C信號都有適當的延遲,以滿足高端輸出級電路和低端輸出級電路不會同時導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ー種高壓驅動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死區(qū)控制電路包括三條死區(qū)控制支路,輸出端分別為A、B和C,由九個反相器INV31 INV39、三個電阻R31 R33和三個電容C3fC33構成;整個高壓驅動電路的輸入信號IN分別接第一反相器INV31、第三反相器INV33和第六反相器INV36的輸入端;第一反相器INV31的輸出端接第一電阻R31的一端,第一電阻R31的另一端接第二反相器INV32的輸入端,第二反相器INV32的輸出端就是死區(qū)控制電路圖的輸出端A,第二反相器INV32的輸入端與參考電位Vss之間連接第一電容C31 ;第三反相器INV33的輸出端接第二電阻R32的一端,第二電阻R32的另一端接第四反相器INV34的輸入端,第四反 相器INV34的輸出端接第五反相器INV35的輸入端,第五反相器INV35的輸出端就是死區(qū)控制電路圖的輸出端B,第四反相器INV34的輸入端與參考電位Vss之間連接第二電容C32 ;第六反相器INV36的輸出端接第三電阻R33的一端,第三電阻R33的另一端接第七反相器INV37的輸入端,第七反相器INV37的輸出端接第八反相器INV38的輸入端,第八反相器INV38的輸出端接第九反相器INV39的輸入端,第九反相器INV39的輸出端就是死區(qū)控制電路圖的輸出端C,第七反相器INV37的輸入端與參考電位Vss之間連接第三電容C33 ;所有九個反相器INV31 INV39的高電源端接低壓電源VDD,其低電源端接參考電位Vss。
全文摘要
一種高壓驅動電路,包括高壓電平位移電路、高端輸出級電路、低端輸出級電路、電流源和死區(qū)控制電路。本發(fā)明提出的高壓驅動電路中高端輸出級電路高壓PMOS管為薄柵氧結構,而不再像傳統(tǒng)高壓驅動電路那樣采用厚柵氧結構;電路只使用四個高壓MOS管,相比傳統(tǒng)高壓驅動電路少使用了兩個高壓MOS管,大大節(jié)約了芯片面積;同時通過引入電流源,減小了高壓端電源浮動對電平位移輸出信號的影響,提高了電路的可靠性。
文檔編號H03K19/003GK102843123SQ20121031681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fā)明者喬明, 何逸濤, 周鋅, 溫恒娟, 向凡, 吳文杰, 張波 申請人: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