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在一個通信系統(tǒng)中的設備和方法

      文檔序號:7533161閱讀:1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在一個通信系統(tǒng)中的設備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這樣一種設備,在第一狀態(tài)偏移一個交流信號的相位,而在第二狀態(tài)轉送該信號而不存在相移。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這樣一種電路,除相移信號外允許同時影響該信號。此外,當使用按本發(fā)明的設備時,本發(fā)明涉及對信號同時相移和有效影響的方法。
      相關技術說明在某些電信號處理單元中,存在著例如它應可能以任意組合形式相加或相減交流電流信號的功能要求,這些交流信號來自大量不同的外部信號源。從另外信號減去一個信號最好通過將一個信號加到具有相反相位的另一個信號的改型來完成。這樣要求這些信號處理單元應當能位移信號180°的相對相位。
      在US5334959中描述一種180°相移電路。四個場效應晶體管起電流開關作用,使配合晶體管的控制信號轉換在無相移和180°相移路徑之間的信號路徑。
      在US5334959中描述的與該發(fā)明有關的一個問題在于有源單元,場效應晶體管僅起開關作用,此外,在US5334959中四個以晶體管形式的開關數乃是必要的。
      在US5334959中描述的與發(fā)明有關的另一問題是所有的晶體管形式的四個開關不得不設置到連接狀態(tài)或斷開狀態(tài),這意味著這里需要四個控制信號。
      在US5334959中描述的有關創(chuàng)造力的另一問題當考慮一種情況,在此情況下需要信號處理單元影響相移之外的其地方面信號時成為顯而易見。為了用來自US5334959的已知技術去做有必要將該相移電路同一外部信號處理單元串接。但是這意味著兩個分開的單元相互連接將導至各自單元的輸入和輸出阻抗的失配問題,由此接著導至需要阻抗匹配電路。
      發(fā)明概述本發(fā)明試圖克服如上所述的和現有技術有關的問題,如作為開關的單一功能以及阻抗匹配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使得用包括幾個元件的單一電路實現信號相移成為可能,同時使得影響該信號的其他方面,例如改變信號的幅度也成為可能。該相位偏移應當能夠在至少0值和180°之間改變。
      在理想情況下,如果信號相移給定的度數要求,則該信號具有適當限定的頻率。如果該信號具有一定帶寬,即信號包括具有不同頻率信號的疊加,信號的相移并不對信號中的所有的頻率都是可分辨的。因此,所表示出的0和180°的相移值并不應當解釋為準確值。相反,對于本發(fā)明使用的具體應用而言,這些值應當被看作上述頻率間隔中的頻率的相移的典型性的值。
      用本發(fā)明來得到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先天存在的問題,辦法是采用兩個有源單元的并行連接,其中之一個單元串接一個相移單元。借助控制該有源單元的連接和斷開,信號能通過兩個信號路徑之一個路徑,從而通過該兩路徑的信號存在予定的相位差。
      更具體地說明按本發(fā)明的電路,就是兩個有源單元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到該電路的一個主信號輸入端。第一單元直接連接到該主信號輸入端,而第二單元通過一個相移單元。兩個有源單元的信號輸出端連接到該電路的一個主信號輸出端。這些連接方法意指電路存在兩個不同的信號路徑,該路徑從主信號輸入端到主信號輸出端。該兩個有源單元至少具有兩個不同的用戶可配置的狀態(tài)一個連接狀態(tài)和一個斷開狀態(tài)。這些狀態(tài)例如可以用一個控制信號到每個單元的一個控制信號輸入端加以控制。
      加到該電路主信號輸入端的交流電流輸入信號通過選擇連接和斷開狀態(tài)一個組合的方法通過該兩信號路徑之一個路徑。通過第一信號路徑不存在任何相移,或通過相移單元的第二信號路徑相對輸入信號具有一個相移。通過設置兩個單元于其斷開狀態(tài),兩個信號路徑被堵塞由此該電路起到在主信號輸入端和主信號輸出端之間隔離器的作用。由于漏電彼此被相移,所以通過有源單元的任何漏電相互抵消??纱_信,如果設置兩個有源單元于其連接狀態(tài),則信號可同時通過兩個信號路徑。在這種情況下,類似于當兩個有源單元處于其斷開狀態(tài)時可抵消可能的漏電的情況,通過信號路徑的信號將彼此抵消。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當通過路徑之一相移180°時,同外電路的阻抗匹配對兩信號路徑可以是共用的。這樣并不由于使用哪一個信號路徑而需要獨立連接兩個不同的阻抗匹配電路。正規(guī)地,信號沿第一信號路徑遇到的阻抗與它沿第二信號路徑所遇到的阻抗并不相同。事實是由于沿兩路徑存在不同數量的影響信號的單元。盡管如此,對兩個信號路徑仍有可能存在共用的阻抗匹配。由于任一失配從第二有源單元反射,沿第二路徑的相移單元引起該信號的360°的相移。即,兩個180°的相移,其一在其反射之前,其二在其反射之后。
      另一優(yōu)點在于,由于沿該路徑之一具有180°相移,因此在電路的輸入和輸出端之間有可能具有完全的電隔離。在兩個信號路徑堵塞的狀態(tài)下,由于以下事實而得到隔離,即沿兩信號路徑的有源單元的同樣方式影響了信號的幅度。任一通過該兩路徑的漏電具有180°的相對相移,這意味著漏電彼此抵消。
      本發(fā)明還有的一個優(yōu)點在于可用不多的幾個元件實施其結構,因為可能使用既作放大器又作開關的有源單元。
      以下本發(fā)明將借助優(yōu)選實施例并參照附圖進行描述。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表示按本發(fā)明的電路的示意方塊圖。
      圖2表示具有相對相移的三個信號的示意信號圖。
      圖3表示按本發(fā)明的電路的示意方塊圖。
      圖4表示按本發(fā)明的電路的示意電路圖。
      圖5表示按本發(fā)明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圖6表示按本發(fā)明的電路的示意方塊圖。
      圖7表示按本發(fā)明的電路的示意電路圖。
      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圖1是按本發(fā)明的一種電路1,示意地用功能塊和進一步結合圖2中說明的信號V1,V2,V1’,V2’加以說明。一個輸入信號V1從一個未示的外部電路到達電路1的一個主信號輸入端12,信號輸入端12通過第一阻抗匹配單元15連接到信號接地點17。類似地,電路1具有主信號輸出端11,備有一個第二阻抗匹配元件16。從該輸出端11輸出信號V1’或V2’被傳送到另一個未示的電路。
      圖1有兩個從主信號輸入端12到主信號輸出端11的不同的信號路徑18,19。第一信號路徑18具有一第一有源單元3,而第二信號路徑19具有一個相移單元2和第二有源元件4。在該例中有源單元3,4是放大器單元,然而單元3,4當然可以是另外一種類型的除僅僅具有放大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的有源單元。兩個有源單元3,4除位于輸入端7,9和信號輸出端8,10外,每一個還具有一個控制信號輸入端13,14。至第一單元3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3的控制信號U1使該單元3進入連接狀態(tài),從而該第一信號路徑18開通至第二單元4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4的第二控制信號U2使該單元4進入連接狀態(tài),從而該第二信號路徑19開通??刂菩盘朥1,U2可以在以開關或信號發(fā)生器形式的外電路20,21中產生。
      兩個有源單元3,4能彼此獨立地分別地傳送信號V1和信號V2。這樣通過電路存在四種不同的信號路徑的組合僅通過第一信號路徑18,僅通過第二信號路徑19,同時通過兩個信號路徑18,19以及這樣一個狀態(tài),即第一18和第二19信號的兩路徑處堵塞狀態(tài)。
      圖2表示說明交流信號V1和V2的圖。信號V1,V2在時間圖TD中被說明成隨時間T變化的電壓電平V。而信號V1和V2之間的相位移FF在相位圖PD中被說明成這樣一種方式,即分別由信號矢量V1V和V2V表示的信號指向不同的方向,其間角度差為FF。在時間各TD中也能看到相位差FF。然而應當指出在時間軸T上未指明具體的比例,這是因為在一個信號的相位和該相位的瞬時值之間的關系直接取決于信號的頻率。這是有意的,因為如圖1和圖2中描述的本發(fā)明能夠用在任意的頻率范圍中。
      在時間圖TD中在主信號輸入端12接收的信號V1由實曲線表示,而在相位圖PD中由實矢量V1V表示。虛曲線和虛矢量V2V表示相移信號V2。相對輸入信號V1,信號V2具有180°的相移FF。
      如將在以下結合信號頻率更詳細描述的那樣,相移值不超過180°。為此在時間圖TD中表示一條附加曲線V3。該曲線V3說明具有其相對輸入信號V1的相移不是180°的信號的外在形態(tài)。然而該信號3僅在圖2中加以說明。
      按以下選擇信號V1穿過電路1的哪一個信號路徑18,19的四種方案,并使用控制信號U1,U2去連接或斷開有源單元3,4,在主信號輸出端11得到信號V1’或信號V2’方案之一,有源電路3,4各自都不處連接狀態(tài)。則電路1起主信號輸入端12和主信號輸出端11之間的一個隔離器的作用。任何通過該有源單元3,4的漏電其量是相同的,這是因為有源單元3,4最好是一樣的,由此對信號的影響也一樣。由于通過下面信號路徑19的任何漏電在移相單元2相移180°,所以在主信號輸出端11這些漏電彼此抵消。
      方案之二,兩個有源單元3,4各自均處其連接狀態(tài)。雖然該方案幾乎是無用的,然而如果考慮這個方案,則為適合于去描述在該電路1中將發(fā)生什么。不使用該第二方案實無關緊要。在此情況下電路1起到一個“虛擬隔離器”作用。類似于在上述第一方案中可能存在的漏電,在主信號輸出端11上通過第一信號路徑18的信號V1’由通過下信號路徑19相移180°的信號V2’所抵消。即使兩信號路徑為開通的,并且由此該電路1不是主信號輸入端12和輸出端11之間的一個隔離器,仍然無信號通過該電路1。
      第三方案是只有第一信號路徑18開通,這是由于第一有源單元3處于其連接狀態(tài),而第二有源單元4處于其斷開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輸入信號V1傳送到主信號輸出端11而未有相移。參照圖2時間圖TD,輸出信號V1’由在該圖TD中所示信號V1表示。
      第四方案是僅第二信號路徑19開通,這是由于由于第二有源單元4處于其連接狀態(tài),而第一有源單元3處于其斷開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輸入信號V1通過相移單元2傳送到主信號輸出端11,參照圖2中的時間圖TD,輸出信號V2’由該圖TD中所示信號V2表示,其相對輸入信號V1相移180°對于后兩個方案,僅信號路徑18,19之一個路徑開通,由于輸入信號V1至少部分地能在有源單元3,4的輸入端7.9反射這個事實,干擾信號噪聲可以在該主信號輸入端12出現。能產生反射乃是由于兩個信號路徑18,19都連接到主信號輸入端12,而第一阻抗匹配單元15的阻抗值和沿該第一信號路徑18的總阻抗一起可能與沿第二信號路徑19的各阻抗之和不同。當第一阻抗匹配單元15的阻抗值為固定值時,至少信號路徑18,19之一將與連接到該主信號輸入端12的外電路(未示)失配。
      在反射/阻抗失配情況下對上述前兩個方案該潛在問題不是問題,因為通過有源單元3、4的漏電和信號在主信號輸出端11彼此抵消。然而對于后兩個方案,由于相移單元2將輸入信號的相位移動180°的事實而使該問題能夠加以回避。僅當第一信號路徑18開通時,在處其斷開狀態(tài)的第二有源單元4的信號輸入端9反射的部分輸入信號V1將不干擾輸入信號V1。但由于反射的部分信號通過該180°相移單元兩次,所以在主信號輸入端12上,輸入信號V1的被反射的部分和輸入信號V1之間將存在360°的相移。
      在所有以上描述的四個方案中僅僅討論了不同的信號路徑18,19對輸出信號V1’,V2’和輸入信號V1之間的相對相位的影響。所討論的有源單元3、4的功能至此僅僅在于其各自的連接和斷開的能力以后某種程度的放大。自然,除連接/斷開能力和放大外,通過例如濾波,調制等,有源單元3,4還可具有進一步影響通過的信號的能力。
      上述本發(fā)明的說明通過不同功能的方塊解釋了兩個公開的優(yōu)點在主信號輸入端12的一個公共阻抗匹配單元15的優(yōu)點以及在主信號輸出端11任何漏信號相消這個事實的優(yōu)點。
      圖5表示按本發(fā)明的一種方法,通過使用上述電路1,輸入信號V1從主信號輸入端12傳送到主信號輸出端11有180°的相移。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第一步驟501中選擇第二信號路徑19。選擇目的在于按上述第四種方案讓輸入信號V1通過電路1。這種選擇例如可具有的特點在于由電路1的用戶作決定。但是也能具有自動選擇的特點,只要根據外電路20,21的功能使外電路20,21產生控制信號U1,U2。
      -根據上面步驟501進行的選擇,在下一步驟502中該第一有源單元3被設置其斷開狀態(tài)和第二有源單元4被設置其連接狀態(tài)。設置有源單元3、4于其各自的連接和斷開狀態(tài)可以例如通過將控制信號U1,U2送到其各自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3,14來進行。
      -在下一步驟503中,輸入信號V1在該主信號輸入端12上被接收。該輸入信號V1在步驟503之前就已從未示的外電路送到該主信號輸入端12。
      -在下一步驟504中,該信號V1在移相單元2中相移180°。實際上,如上所述這可以意味著信號V1在該移相單元2中受到延遲。當信號V1已通過單元2時,相位偏移的信號V2傳送到第二有源單元4。
      -在下一步驟505中,信號V2傳送通過第二有源單元4,由此信號V2被放大。
      -在最后步驟506中信號V2通過從主信號輸出端11傳輸該信號V2’而傳送到另外未示的電路。
      圖3和圖4表示一個最佳實施例,其中本發(fā)明用分立元件實施。圖3表示方塊圖,而圖4表示標注元件的相應的電路圖。
      包括主信號輸入端1N的第一阻抗匹配單元31連接到組合相移和有源單元30。組合相移和有源單元30包括三個單元一個相移單元32,一個無相移單元33和一個放大單元34。第二阻抗匹配單元35連接到該放大器單元34并包括一個主信號輸出端UT。兩個控制信號發(fā)生器36,37也連接到該放大器單元34,控制信號發(fā)生器36,37能分別產生控制信號U1和U2。
      第一阻抗匹配單元31包括兩個串聯的電容C2,C5。阻抗單元Z2與兩電容C2,C5并聯然后連接到地GND。
      無相移單元33由第一阻抗匹配單元31到放大器單元34的信號路徑組成。盡管事實上該單元33未包括具體元件,它仍然在圖4中表示成單獨的方塊。相移單元32由一阻抗單元Z1組成,對于簡化實施而言可由一條延遲線組成。由于通過相移單元32的信號路徑的長度比通過無相移單元33的信號路徑長得多,所以信號V1被延遲相應圖2中時間圖TD所示的相位180°相移FF的時間間隔。該延遲線(阻抗單元Z1)準確的長度取決于信號V1的頻率。本發(fā)明的頻率的依存關系在下面將進行討論。
      放大器單元34具有兩個雙柵極場效應晶體管F1,F2,分別為第一柵極G11和G21以及第二柵極G12和G22。無相移單元33連接到第一晶體管F1的第一柵極G11,相移單元32連接到第二晶體管F2的第一柵極G21,第一晶體管F1的第二柵極G12連接到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P0,而第二晶體管F2的第二柵極G22連接到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P1。兩個能分別產生控制信號U1和U2的外部信號發(fā)生器36和37連接到該兩個控制信號輸入端P0,P1。第一晶體管F1的漏極D1被連接到第二晶體管F2的漏極D2。這兩個漏極D1,D2通過一個阻抗單元Z3連接到直流電源DC。直流電源DC同一個電容器Cb并聯,然后連接到信號地GND。兩晶體管F1,F2每個分別具有源極S1和S2,通過和電容C1并聯的電阻R1彼此相連并連接到信號地GND。
      主信號輸出端UT通過第二阻抗匹配單元35連接到兩晶體管F1,F2的互連的漏極D1,D2,第二阻抗匹配單元35包括和信號地GND串接的兩個電容C3、C4。如上所述,阻抗單元Z3為該第二阻抗匹配單元35的部分,同時也是放大器單元34的部分。
      通過從信號發(fā)生器36和37加至各個晶體管F1和F2的第二柵極G12和G22以控制信號U1和U2形式的正電壓,每個晶體管F1,F2都能設置在連接狀態(tài)。當其處于連接狀態(tài)時,至每個晶體管F1,F2的第一柵極G11,G21的信號能控制通過各晶體管的電流從源極S1,S2流向漏極D1,D2。各個晶體管F1,F2的漏極D1,D2上的電壓電平正比于輸入信號V1,和由晶體管F1,F2的特性,阻抗Z3和電阻R1的阻值給定的放大倍數。
      每個晶體管F1,F2還可以通過加到各個晶體管F1,F2的第二柵極G12和G22的一個負電壓而被設置到斷開狀態(tài)。在此斷開狀態(tài)下,無電流從源極S1,S2流到各晶體管F1,F2的漏極D1,D2,因此,主信號輸入端1N和主信號輸出端UT隔離。
      輸入信號V1到達主信號輸入端1N,通過第一阻抗匹配單元31進而至相移單元32和無相移單元33。取決于在放大器單元34中的哪一個晶體管F1,F2處于其連接狀態(tài)。信號將流通晶體管F1,F2,并由上述放大倍數放大。第二阻抗匹配單元35分別連接到晶體管F1和F2的漏極D1,D2。取決于信號V1或V2的哪一個來自放大器單元34,輸出信號V1’或V2’之一析出該第二阻抗匹配單元35的主信號輸出端UT。
      該實施例指出,按本發(fā)明能使包括不多的幾個元件安排得多么緊湊。
      本發(fā)明實施的另一種安排是使用圖6和圖7中所示的分立元件。類似于上述例子,圖6表示方塊圖,而圖7表示有元件的相應電路。
      包括主信號輸入端1N的第一阻抗匹配單元61連接到組合的相移和有源單元60。該組合的相移和有源單元60包括三個單元相移單元62,無相移單元63和一個二極管單元64。第二阻抗匹配單元65連接到該二極管單元64并包括一個主信號輸出端UT。能分別產生控制信號U1和U2的兩個控制信號發(fā)生器66,67也連接到該二極管單元64。
      第一阻抗匹配單元61包括串接的兩個電容C7,C8。電感L1與兩個電容C7,C8并接,然后連接到信號地GND。
      相移單元62由一個阻抗單元Z4組成,如上例那樣,在簡化實施例中,它可由一條延遲線組成。無相移單元63在一簡化實施例中由從第一阻抗匹配單元61到二極管單元64的這條信號路徑組成。盡管事實上該單元63不包括具體元件,但為清楚說明起見在圖6和圖7中仍用單獨的一個方塊表示。
      二極管單元64包括一第一光二極管FD1和一第二光二極管FD2。無相移單元63通過電容C9連接到該第一二極管FD1的陽極A1。相移單元62通過電容C10連接到該第二二極管FD2的陽極A3。兩二極管FD1,FD2的陽極A1,A2分別通過電阻R2和R3還連接到第一控制信號輸入端P2和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P3。能產生控制信號U1,U2的外部信號發(fā)生器66,67分別連接到第一和第二控制信號輸入端P2,P3。兩個控制信號輸入端P2,P3還分別通過電容C11和C12連接到信號地GND,二極管FD1,FD2分別具有陰極K1和K2,它們彼此連接并連接到第二阻抗匹配單元65。
      主信號輸出端UT通過第二阻抗匹配單元65連接到二極管FD1,FD2的陰極K1,K2。第二阻抗匹配單元65包括兩個串接然后接地的電容C13,C14,以及與這些阻抗單元C13,C14并接的第二電感L2。
      兩個光二極管FD1,FD2的每一個都能通過從信號發(fā)生器66和67加到控制信號輸入端P2,P3施加的以控制信號U1和U2形式的一個正電壓而設置處于連接狀態(tài),該控制信號輸入端P2,P3依次連接到各個二極管FD1和FD2。在其各自連接狀態(tài)下,二極管FD1,FD2讓到達各個二極管FD1,FD2的陽極A1,A2的信號V1,V2通過。如果光二極管FD1,FD2由可變光照明(未示),則通過各個二極管的信號V1,V2依次被該光變量調制。將二極管FD1,FD2用作檢測器用法的進一步說明不屬本發(fā)明的范圍,而在此僅表示以說明電氣有源單元64為目的。
      二極管FD1,FD2每個還能通過控制信號輸入端P2,P3和電阻R2和R3加到各個二極管FD1,FD2的陽極A1,A2一個負電壓而設置處于斷開狀態(tài)。在此斷開狀態(tài)信號V1,V2不通過各個二極管FD1,FD2,因此主信號輸入端IN與主信號輸出端UT隔離。
      輸入信號V1到達主信號輸入端IN,通過該第一阻抗匹配單元61并進而到達相移單元62和無相移單元63。取決于二極管單元64中的哪一個光二極管FD1,FD2處于其連接狀態(tài),信號V1將流通由按輸入光變量在各個二極管FD1,FD2上進行調制的二極管FD1,FD2。第二阻抗匹配單元65分別連接二極管FD1,FD2的陰極K1,K2。取決于哪一個信號V1或V2來自二極管單元64,輸出信號V1’或V2’之一個信號從該第二阻抗匹配單元65的主信號輸出端UT析出。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相關參量是信號V1的頻率。然而至此未曾討論這個頻率值,包括未曾給出阻抗,電阻和電容值絕對量的影響在內。這是故意的,考慮到存在不同的應用場合,其間信號的頻率可相差數十倍。如上所述,相移單元32,62可以是一根延遲線的形式。為獲得相應相移180°的電信號的時延而同時保持物理尺寸在合理的限度之內,信號頻率應當至少為數百兆周(MHz)。然而,如果180°相移能通過其他的方法而不用延遲線來得到,則這種限制并不是一個問題。
      按圖4連接的一個打算為用于頻率約890MHz的信號的180°相移和放大的電路可包括下列元件場效應管F1:3SK240F2:3SK240電容C1:33PF C2:2.7PF C3:1PFC4:4.7PFC5:2.7PFC6:33PF阻抗和電阻R1:470OhmZ1:69Ohm94.5mm長延遲線Z2:69OhmZ3:69Ohm一個用于其他頻率的電路將明顯具有不同于上述電路的元件值。
      在其中按上述任一例的電路可以是其一部分的應用例是無線電接收機。在這種情況下至主信號輸入端IN的信號V1是來自連接到該主信號輸入端IN的一個天線的信號。輸入信號V1在此情況下可以是在一頻率區(qū)間FD內具有許多不同頻率的信號的疊加。頻率區(qū)間DF由下限頻率F0和上限頻率F1限制。如在上述例子中那樣,為獲得約180°的相移,有必要使頻率區(qū)間DF足夠小于該區(qū)間DF中的最低頻率F0。分別取決于頻率高于該上限F1或低于下限F0,超出區(qū)間DF范圍的頻率相移將超過180°或小于180°。
      據此理由緊接而來的是在本發(fā)明的框架之內,無必要指定頻率區(qū)間DF的絕對值以及極限F0和F1。就在非180°相移情況下,接近區(qū)間極限F0,F1的頻率是否應允許通過電路這個問題而論,在本發(fā)明構成其部分的應用中存在不同的要求。如果該要求是精確的,僅允許小區(qū)間DF,而如果該要求是不精確的,允許相對較寬的區(qū)間DF。
      權利要求
      1.一種相移電路(1)包括-一個主信號輸入端(12),一交流輸入信號(V1)到達于此,-一個主信號輸出端(11),一交流信號由此輸出,-至少一個相移單元(2),包括連接到主信號輸入端(12)的一個信號輸入端(5)和一個信號輸出端(6),-第一電氣有源單元(3),包括連接到主信號輸入端(12)的一個信號輸入端(7)和連接到主信號輸出端(11)的一個信號輸出端(8),-第二電氣有源單元(4),包括連接到相移電路(2)的信號輸出端(6)的一個信號輸入端(9)和連接到主信號輸出端(11)的一個信號輸出端(10),其特征在于兩個電氣有源單元(3,4)每個能夠在一個連接狀態(tài)和斷開狀態(tài)間轉換,由此該第一電氣有源單元(3)在其對主信號輸出端(11)處其連接狀態(tài)下被配置來輸出與輸入信號(V1)同相的輸出信號(V1’),而該第二電氣有源單元(4)在其對主信號輸出端(11)處其連接狀態(tài)下被配置來輸出相對該輸入信號(V1)具有預定相移(FF)的輸出信號(V2’),所說相移(FF)由相移單元(2)確定。
      2.按權利要求1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相移單元(2)相移輸出信號(V2’)的相位相對輸入信號(V1)約180°。
      3.按權利要求1或2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有源單元(3,4)備有試圖用于接收單元(3,4)連接和斷開狀態(tài)的控制信號(U1,U2)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3,14)。
      4.按權利要求1-3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相移單元(2)包括一條延遲線(33)。
      5.按權利要求1-4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兩個電氣有源單元(3,4)每個包括一個放大器單元(F1,F2)。
      6.按權權利要求1-4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每個電氣有源單元(3,4)包括一個緩沖單元(F1,F2)。
      7.按權利要求1-4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每個電氣有源單元(3,4)包括一個調制單元(FD1,FD2)。
      8.按權利要求1-7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兩個電氣有源單元(3,4)具有相同的電氣特性。
      9.按權利要求1-8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相移電路1包括在一集成電路中。
      10.按權利要求1-8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相移電路(1)包括若干分立元件。
      11.按權利要求1-8任一的相移電路,其特征在于該相移電路(1)包括若干分立元件和至少一個集成電路。
      12.一種在電路(1)上用于相移-交流信號(V1)的方法,在那里第一可連接和可斷開有源單元(3)連接在電路(1)的主信號輸入端(12)和主信號輸出端(11)之間,從而形成通過該電路(1)的第一信號路徑(18),在那里一個相移單元(2)與第二可連接和可斷開有源單元(4)串接并連接在電路(1)的主信號輸入端(12)和主信號輸出端(11)之間,從而形成通過該電路(1)的第二信號路徑(19),所說方法包括步驟-選擇信號路徑(18,19),-根據信號路徑(18,19)的選擇,設置有源單元(3,4),其每一個處于連接或斷開狀態(tài),-在主信號輸入端(12)接收交流信號(V1),-相移該信號(V1),-從至少一個有源單元(3,4)輸出信號(V1’,V2’),-從主信號輸出端(11)傳輸該輸出信號(V1’,V2’)。
      13.按權利要求12的用于相移一交流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相移約180°。
      14.按權利要求12或13的用于相移一交流信號的方法,在那里該有源單元(3,4)包括控制信號輸入端(13,14),其特征在于由加到各個單元(3,4)的控制信號輸入端(1 3,14)的控制信號(U1,U2)控制設置該有源單元(3,4)處于其連接和斷開狀態(tài)。
      15.按權利要求12-14任一的用于相移一交流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移由延遲信號(V1)形成。
      16.按權利要求12-15任一的用于相移~交流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至少一個有源單元(3,4)傳送的信號(V2)還包括信號(V2)的放大。
      17.按權利要求12-15任一的用于相移一交流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至少一個有源單元(3,4)傳送的信號(V2)還包括信號(V2)的緩沖。
      18.按權利要求12-15任一的用于相移一交流信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至少一個有源單元(3,4)傳送信號(V2)還包括信號(V2)的調制。
      全文摘要
      一種相移電路(1)包括用于將一個輸入信號(V1)從一主信號輸入端(12)傳送到一主信號輸出端(11)的裝置。該電路(1)具有一第一信號路徑(18),從輸入端(12)到輸出端(11),沿該路徑配置一個可連接和可斷開的第一有源單元(3),還具有一第二信號路徑,沿該路徑配置一個可連接和可斷開的第二有源單元(4)和一個180°相移單元(2)。通過加到單元(3,4)的控制信號(U
      文檔編號H03H11/02GK1219303SQ97194848
      公開日1999年6月9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J·曼納斯特羅勒 申請人:艾利森電話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