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投影系統(tǒng)中的光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投影系統(tǒng)中的光管,特別是涉及一種中空的錐形光管。
隨著光學科技的不斷進步,投影裝置已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場合。一般在設計投影裝置時,光線亮度通常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概括的說,光線越強,投影的亮度越高,投影的效果也越好。
請參考
圖1。圖1為現(xiàn)有光管10應用于一投影系統(tǒng)12的示意圖。投影系統(tǒng)12包括有一光源裝置14,用來產(chǎn)生一光線11并將光線11導引至光管10內(nèi),以及一成像裝置16,用來接收光管10所收集的光線投影至一屏幕13以形成一圖像畫面。光管10為一中空的長方體,設于光源裝置14與成像裝置16之間,用來收集并傳導光線11。光管10包括有一入光開口(entrancepupil)18,以及一出光開口(exit pupil)19。入光開口18用來接收光源裝置14所產(chǎn)生的光線11,進入入光開口18的光線11經(jīng)由出光開口19而被導引至成像裝置16。
請參考圖2。圖2為射入圖1入光開口18的光線位置(position)分布圖。圖2的橫軸坐標為圖1所示平面15上距入光開口18中心的距離,縱軸坐標為光線強度(intensity)。如圖2所示,越接近入光開口18中心的光線強度越強,越遠離入光開口18中心的光線強度越弱。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光線11都可以被光管10所收集,距離入光開口18中心較近的光線24會進入光管10,距離入光開口18中心較遠的光線25會溢漏于光管10之外。
請參考圖3。圖3為射入圖1入光開口18的光線入射角度(angular)分布圖。圖3的橫軸坐標為平面15上光線的入射角度,縱軸坐標為光線強度。如圖3所示,傳統(tǒng)燈泡光線的入射角集中在18~20度附近,又由于光管10為均勻的長方體,所以射出出光開口19的光線的射出角度也集中在18~20度。由于位于成像裝置16內(nèi)的光學元件,如液晶面板(LCD)、數(shù)字微鏡裝置(DMD)等,都有入射角度的限制,故射出出光開口19的光線的射出角度不可過大,通常超過30度的光線即無法為液晶面板所調(diào)變(modulate)。
請參考圖4。圖4為另一現(xiàn)有光管20應用于圖1投影系統(tǒng)12的示意圖。與光管10不同的是,光管20為一錐形體,且光管20的出光開口23大于入光開口23,其目的在于縮小光線的射出角度。
一般在設計光管10、20時,必須在不使光線射出角度過大的前提下,盡量使溢漏于光管10、20外的光線25減少,以達成提高集光效率,增強光線亮度的目的。然而,由于現(xiàn)有光管10、20的入光開口18、22等于或小于出光開口19、23,所以在不考慮增加光管10、20體積的情形下,溢漏于光管10、20外的光線25通常相當多。尤其,若使用電弧長度較長的電弧燈作為光源時,雖然如圖3所示的光線入射角度可較小,但同時如圖2所示的光線位置分布圖也會趨于平緩,導致溢漏于光管10、20之外的光線增加,集光效率更加不盡理想。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投影系統(tǒng)中的光管,其出光開口的形狀為等比例縮小入光開口的形狀,以增加集光效率,改善上述缺點。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即提供一種用于投影系統(tǒng)的光管,該投影系統(tǒng)包括有一光源裝置,用來產(chǎn)生一光線并將該光線導引至該光管內(nèi),以及一成像裝置,用來利用該光管所收集的光線以形成一圖像畫面,該光管設于該光源裝置與該成像裝置之間,且為一中空的錐形(taper-shape)管,該光管包括有四梯形平板,每一梯形平板包括有一上邊、一下邊以及兩側(cè)邊,該四梯形平板的側(cè)邊相互連接,并因此而形成該光管;一入光開口(entrance pupil),位于該光管的一端且由該四梯形平板的四下邊所形成,該光源裝置產(chǎn)生的光線經(jīng)由該入光開口而被導引至該光管內(nèi);以及一出光開口(exit pupil),位于該光管的另一端且由該四梯形平板的四上邊所形成,該光管收集的光線經(jīng)由該出光開口而被導引至該成像裝置;其中該出光開口的面積小于該入光開口的面積,且該出光開口的形狀為等比例縮小該入光開口的形狀,以增加該光管的集光效率。
下面結(jié)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其中圖1為現(xiàn)有光管應用于一投影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為射入圖1入光開口的光線位置分布圖;圖3為射入圖1入光開口的光線入射角度分布圖;圖4為另一現(xiàn)有光管應用于圖1投影系統(tǒng)的示意圖5為本發(fā)明光管應用于一投影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6為圖5所示光管的外視圖;圖7為射入圖5入光開口的光線位置分布圖;圖8為射入圖5入光開口的光線入射角度分布圖;圖9為射出圖5光管的光線的射出角度分布圖;圖10為射出圖5光管的光線強度相對于開口比例的分布圖;圖11為圖5光管與圖1光管相比的集光效率改善示意圖。
請參考圖5。圖5為本發(fā)明的光管40應用于一投影系統(tǒng)42的示意圖。投影系統(tǒng)42包括有一光源裝置44,用來產(chǎn)生一光線46并將光線46導引至光管40內(nèi),以及一成像裝置48,用來利用光管40所收集的光線46投影至一屏幕64以形成一圖像畫面。光管40設置于光源裝置44與成像裝置48之間,投影系統(tǒng)42可為一投影機或一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如圖5所示,光源裝置44包括有一電弧燈(arc lamp)54,用來產(chǎn)生光線46,以及一集光裝置(collector means)56,為一半橢圓形的燈罩,用來集中電弧燈54所產(chǎn)生的光線46,并將光線46導引至光管40內(nèi)。電弧燈54為一長電弧的超高壓汞燈(Ushio,150W,NSH150),其電弧55的長度約為1.8mm。
成像裝置48包括有一顯示面板(display panel)58設置于一成像路徑61上,多個光學透鏡(optic lens)60A、60B、60C設于光管40與顯示面板58之間,用來將光管40所收集的光線46導引至顯示面板58上以形成圖像畫面,以及一投影透鏡(projection lens)62,設于顯示面板58以及屏幕64之間,用來將圖像畫面投影至屏幕64上。
請參考圖6。圖6為圖5所示光管40的外視圖。光管40為一中空的錐形(taper-shape)管,其由四梯形平板62所構(gòu)成。每一梯形平板62包括有一上邊62A、一下邊62B以及兩側(cè)邊62C,四梯形平板62的側(cè)邊62C相互連接,并因此而形成光管40。光管40另包括有四反射壁(reflector wall;coatmirror)49,分別設于四梯形平板62的內(nèi)側(cè)面,用來將光線46以反射的方式導引至成像裝置48。反射壁49可吸收光線46中的紅外線,并反射光線46中的可見光。
如圖5所示,光管40包括有一入光開口(entrance pupil)50,以及一出光開口(exit pupil)52。入光開口50為設于光管40一端的方形開口,其由四梯形平板62的四下邊62B所形成。出光開口52為設于光管40另一端的方形開口,其由四梯形平板62的四上邊62A所形成。光源裝置44產(chǎn)生的光線46經(jīng)由入光開口50而被導引至光管40內(nèi),光管40所收集的光線46經(jīng)由出光開口52而被導引至成像裝置48。光管40出光開口52的面積小于入光開口50的面積,且出光開口52的形狀為等比例縮小入光開口50的形狀。入光開口50的大小與出光開口52的大小比值定義為一開口比例P。在本實施例中,光管40的長度為25mm,入光開口50的長寬比以及出光開口52的長寬比為4/3或16/9,光管40的開口比例P約為1.25~1.35。
請參考圖7。圖7為射入圖5入光開口50的光線位置分布圖。與圖2類似,圖7的橫軸坐標為平面51A上離入光開口50中心的距離,縱軸坐標為光線強度。如圖7所示,由于本發(fā)明光管40的入光開口50大于出光開口52,且出光開口52的形狀為等比例縮小入光開口50的形狀,故與圖2相比,雖然電弧燈54的光線位置分布較為平緩,本發(fā)明光管40可接收的光線66仍較多,而溢漏的光線67則較少,集光效率因而得以提高。
請參考圖8。圖8為射入圖5入光開口50的光線入射角度分布圖。與圖3類似,圖8的橫軸坐標為平面51A上光線的入射角度,縱軸坐標為光線強度。如圖8所示,由于本實施例所使用的光源為一長電弧的超高壓汞燈(Ushio,150W,NSH150),故光線的入射角集中在10~14度。
請參考圖9。圖9為射出圖5光管40的光線射出角度分布圖。圖9的橫軸坐標為平面51B上光線的射出角度,縱軸坐標為光線強度。如圖9所示,光線的射出角集中在β。β雖大于14度,但距離30度仍遠,故仍可滿足顯示面板58入射角度的限制。
請參考圖10。圖10為射出圖5光管40的光線強度相對于開口比例P的分布圖。圖7顯示經(jīng)由光學模擬軟件模擬本發(fā)明光管40的結(jié)果,其橫軸坐標為開口比例P,即入光開口50大小與出光開口52大小的比值,縱軸坐標為射出光管40的有效光線的強度。開口比例P越大,光管40所能收集的光線越多,射出光管40的光線強度越強。然而,開口比例P也不能無限制的擴大,否則射出光管40的光線射出角度可能過大,而無法為顯示面板58所調(diào)變。如圖6所示,當開口比例P約為1.25~1.35時,射出光管40的有效光線強度最強,光管40可具有最佳的集光效率。
請參考圖11。圖11為圖5光管40相比較于圖1光管10的集光效率改善示意圖。圖11的橫軸坐標為開口比例P,縱軸坐標為射出光管40的光線強度相比較于射出光管10的光線強度的改善百分率,即集光效率改善百分率。如圖11所示,當開口比例P到達1.1時,即有顯著約4%的效率增加效果,而當開口比例P為1.25~1.35時,本發(fā)明光管40的光線強度更可比現(xiàn)有光管10多出6~7%,由此可知本發(fā)明光管40的集光效率要優(yōu)于現(xiàn)有光管10。
此外,上述實施例光管40以光管40的長度為25mm、電弧燈54的電弧長度為1.8mm為例,事實上,只要知道光源特性、集光裝置種類、光管長度、電弧長度等,即可依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計算出最佳的開口比值P,以獲得最佳的集光效率。與現(xiàn)有的光管10、20相比,本發(fā)明光管40由四梯形平板62所構(gòu)成,其出光開口52的面積小于入光開口50的面積,且出光開口52的形狀為等比例縮小入光開口50的形狀,故可在有限的空間中,增加光管40集光效率。且由光學模擬軟件所得的最佳化設計結(jié)果可知,本發(fā)明光管40的射出光線的強度比現(xiàn)有的光管10高,即說明了本發(fā)明具有提高集光效率的功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投影系統(tǒng)的光管,該投影系統(tǒng)包括有一光源裝置,用來產(chǎn)生一光線并將該光線導引至該光管內(nèi),以及一成像裝置,用來利用該光管所收集的光線以形成一圖像畫面,該光管設于該光源裝置與該成像裝置之間,且為一中空的錐形(taper-shape)管,該光管包括有四梯形平板,每一梯形平板包括有一上邊、一下邊以及兩側(cè)邊,該四梯形平板的側(cè)邊相互連接,并因此而形成該光管;一入光開口(entrance pupil),位于該光管的一端且由該四梯形平板的四下邊所形成,該光源裝置產(chǎn)生的光線經(jīng)由該入光開口而被導引至該光管內(nèi);以及一出光開口(exit pupil),位于該光管的另一端且由該四梯形平板的四上邊所形成,該光管收集的光線經(jīng)由該出光開口而被導引至該成像裝置;其中該出光開口的面積小于該入光開口的面積,且該出光開口的形狀為等比例縮小該入光開口的形狀,以增加該光管的集光效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管,其中該入光開口的長寬比以及該出光開口的長寬比為4/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管,其中該入光開口的長寬比以及該出光開口的長寬比為16/9。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管,其另包括有四反射壁(reflector wall)分別設于該四梯形平板的內(nèi)側(cè)面,用來反射該光線中的可見光。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管,其中該投影系統(tǒng)的光源裝置包括有一電弧燈(arc lamp),用來產(chǎn)生該光線;以及一集光裝置(collector means),用來集中該電弧燈所產(chǎn)生的光線,并將該光線導引至該入光開口內(nèi)。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管,其中該電弧燈的電弧長度約為1.8mm。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管,其中該光管的長度約為25mm。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管,其中該入光開口的大小與該出光開口的大小比例為1.1~1.35,以使該光管的集光效率為最佳。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管,其中該投影系統(tǒng)的成像裝置包括有一顯示面板(display panel),設置于一成像路徑上;多個光學透鏡(optic lens),設于該光管與該顯示面板之間,用來將該光管所收集的光線導引至該顯示面板上,以形成該圖像畫面;以及一投影透鏡(projection lens),設于該顯示面板以及一屏幕之間,用來將該圖像畫面投影至該屏幕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管,其中該投影系統(tǒng)為一投影機或一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投影系統(tǒng)的光管,包括光源裝置,用來將光導至光管內(nèi),及成像裝置,利用光管所收集的光線形成圖像畫面。光管設于光源裝置與成像裝置間,且為中空錐形管,其包括入、出光開口。入光開口為設于光管一端的方形開口,光線經(jīng)入光開口而引到光管內(nèi)。出光開口為設于光管另一端的方形開口,且出光開口的面積比入光開口的小,光線經(jīng)出光開口而被引到成像裝置。出光開口形狀為等比例縮小入光開口的形狀,以增加光管集光效率。
文檔編號H04N5/74GK1330279SQ0011846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陳榮耀 申請人:明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