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圖像讀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具有它的復印機、復合機。
背景技術:
迄今,在同時讀取原稿兩面上的圖像的情況下,用分別配置在原稿的表面?zhèn)?、背面?zhèn)鹊挠泄怆娮儞Q裝置的圖像讀取傳感器同時進行掃描,但在日本專利特開平11-69086號公報中提出了一種幾乎同時讀取原稿兩面的裝置。另外,在專利公報2928449號中提出了一種設置兩個CCD縮小光學系統(tǒng)讀取裝置,將原稿輸送路線夾在中間,幾乎同時讀取移動的原稿的兩面的裝置。
在特開平11-69086號公報中,由于沒有將原稿輸送給圖像讀取裝置時進行原稿位置檢測的裝置,所以難以使兩個圖像讀取裝置根據原稿前端的到達位置進行掃描啟動。因此,有可能使得讀取的圖像在前端或后端形成沒有原稿圖像的空白,或者讀取時刻滯后而丟失圖像。
另外,在專利公報2928449號中,由于相對置的圖像讀取裝置接近,所以來自各自光源的光成為雜散光進入相對一側的傳感器中,有可能使讀取的圖像劣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就是著眼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例如在利用設置在壓板側的圖像傳感器和設置在本體側的縮小光學系統(tǒng)讀取裝置、一次讀取兩面圖像的裝置中,防止兩個光源之間的雜散光,不會損害讀取性能和解除阻塞的可操作性的圖像讀取裝置。
鑒于這些情況,在本發(fā)明中用以下的結構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fā)明的圖像讀取裝置具有讀取在導軌上被導向輸送的原稿的一面的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以及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的下游側或上游側讀取原稿的另一面的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在該圖像讀取裝置中,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使導軌彎曲,以便遮擋彼此的讀取裝置。
另外,導軌的彎曲方法可以使原稿輸送路徑彎曲進行遮光,以便來自兩者的光源的直射光及繞射光不會進入彼此的光電變換元件中。
另外,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在讀取原稿托盤玻璃板上靜止的原稿時,第一原稿讀取裝置沿副掃描方向移動掃描即可。
第二原稿讀取裝置相對于第一原稿讀取裝置讀取移動的原稿時停止的讀取位置,固定在原稿輸送路徑的上游側或原稿輸送路徑的下游側即可。
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可以是使用光電變換元件的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裝置、或者是使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讀取裝置。
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可以是使用光電變換元件的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裝置、或者是使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讀取裝置。
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導軌的下游側形成高的臺階,臺階部成為遮光部即可。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發(fā)明,則在用兩個圖像讀取裝置分別讀取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的裝置中,能不受彼此光源的雜散光的影響而讀取圖像。
另外,通過將第二原稿讀取裝置收容在對壓板具有相對于原稿輸送方向垂直的轉動支點的剛體內,而且在該剛體內設有使原稿靠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上的原稿施力裝置,能在使剛體轉動的一次操作中,將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附近的原稿輸送路徑打開。
另外,通過使兩個原稿讀取裝置互相平行地構成,則能使原稿沿副掃描方向的輸送相對于兩個讀取裝置相同,所以副掃描方向不為同一方向的系統(tǒng)相比,能使裝置小型化。
圖1是包括第一發(fā)明的剖面的斜視圖;圖2是具有第一發(fā)明的復印裝置的剖面圖;圖3是第一發(fā)明的剖面圖;圖4是第一發(fā)明的控制系統(tǒng)框圖;圖5A、5B是第一發(fā)明的工作流程圖;圖6是裝置本體中具有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形態(tài)的圖像讀取裝置的作為圖像形成裝置的復印機的外觀斜視圖;圖7是圖6中的復印機的簡略正視剖面圖;圖8是設置在圖6所示的復印機中的圖像讀取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9是圖6中的復印機的控制程序圖;圖10是設置在圖6所示的復印機中的圖像讀取裝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實施發(fā)明的具體方式(第一實施例)圖1至圖3中示出了具有本發(fā)明的原稿讀取裝置的復印裝置。
本實施形態(tài)的裝置具有將書籍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50h上,同時通過移動光學系統(tǒng)進行副掃描、讀取原稿表面的所謂“書籍掃描部”;以及具有在原稿托盤玻璃板上方有紙張分離機構的原稿輸送裝置,一邊輸送紙張原稿一邊進行副掃描,讀取(連續(xù)讀取)原稿的所謂“紙張掃描部”。因此,與現有的復印機那樣將原稿輸送到規(guī)定的位置后使其靜止進行掃描的情況相比,能簡化掃描機構,同時能縮短讀取時間。
書籍掃描部50與本體構成一體,在其最上部設有原稿托盤玻璃板50h,再在其上方設有將裝置的頂頭一側作為旋轉基準,通過合葉65開閉自如地安裝的原稿壓板部60。
壓板部60由3個要素構成,它們是設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50h上的對原稿施力的原稿壓緊部60a;輸送紙張原稿的原稿輸送部60b;構成原稿輸送部60b的外周側輸送路徑的輸送導軌60c。
紙張原稿輸送部60b相對于原稿壓緊部60a,將垂直于原稿輸送方向的旋轉軸63作為中心轉動自如地安裝。
原稿輸送導軌60c也同樣相對于原稿壓緊部60a,將垂直于原稿輸送方向的旋轉軸64作為中心轉動自如地安裝。
在原稿輸送導軌60c和原稿輸送部60b分別關閉的狀態(tài)下,從原稿供紙部66到原稿排紙部67形成一連續(xù)的原稿輸送路徑。
在原稿輸送部60b中有原稿裝載托盤68和把成摞的原稿兩端排列整齊的原稿寬度限制板。
從原稿供紙部66開始依次設有分離部80、原稿輸送路徑70a、原稿記錄滾筒70、原稿端部檢測傳感器71。
在壓緊部60a中,在原稿端部檢測傳感器71通過的地方設有開口部78,在該開口部的下方有固定在本體側的連續(xù)讀取玻璃板91。71a是原稿檢測傳感器71用的光電遮斷器。第一原稿壓接滾筒72設置在原稿輸送部60b內,滾筒72的兩端利用施力彈簧73被朝向連續(xù)讀取玻璃板91的方向施力。
原稿雖然在第一原稿壓接滾筒72和連續(xù)讀取玻璃板91之間通過,但在原稿輸送過程中工作停止或引起阻塞的情況下,通過將原稿輸送導軌60c、原稿輸送部60b打開,解除原稿壓接滾筒72的彈性力,能將滯留在輸送路徑中的原稿取出。
在原稿壓接滾筒的母線附近有第一原稿讀取點A1。在連續(xù)讀取玻璃板91的下游,有固定在同一本體側的原稿轉移臺92,通過了原稿讀取點A1的原稿的前端被引導到上方。被提上來的原稿進入由壓緊部60a和原稿輸送部60b形成的原稿輸送路徑60b1中。
在原稿輸送部60b內,在原稿輸送路徑的變更位置設有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在壓緊部60a內與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相對置的部分設有第二原稿壓接滾筒76。
第二原稿壓接滾筒76的兩端利用施力彈簧77,被朝向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施力,使通過的原稿緊密地接觸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上,構成第二原稿讀取點A2。
與以旋轉軸63為中心的原稿輸送部60b的轉動的同時,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和第二原稿壓接滾筒76互相背離,彈性壓力被解除,能消除原稿阻塞。
旋轉軸63和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互相平行。
在第二原稿讀取點A2的下游構成開口部78。
在本體裝置內,在連續(xù)讀取玻璃板91及原稿托盤玻璃板50h的下方構成2∶1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裝置。
81是光源,82是反射傘,50a是第一反射鏡,50b是第二反射鏡,50c是第三反射鏡。
與原稿輸送路徑相對的導軌部74a、74b彎曲成凸狀進行遮光,使光源82位于第一圖像讀取點A1的正下方時,來自光源的光變成雜散光,不會進入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中。原稿輸送路徑由于該凸狀而呈S形。就是說,導軌部74a、74b大致沿縱向延伸,介于光源82和傳感器75之間。因此,在壓接滾筒72一側逃逸的光被導軌部74b阻擋,路線內在60b1逃逸的光被導軌74a阻擋。
另外,該S形路線的功能在于遮斷來自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內的光源(LED)75b的光,使其不致到達原稿讀取點A1。就是說,在壓接滾筒76一側逃逸的光被導軌部74a阻擋,水平路線內在74b2逃逸的光被導軌部74b阻擋。
在書籍掃描部50中,設有通過鏡面反射對靜止地配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50h上的原稿進行掃描,對獲得的原稿圖像進行光電變換的CCD傳感器50e。利用與第一反射鏡50a一起移動的光源81和反射傘82,以規(guī)定的亮度照射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50h上的原稿。然后,原稿像被其他第二反射鏡50b、第三反射鏡50c反射后,入射到透鏡組50d中,通過上述透鏡組50d入射到CCD傳感器50e中。然后,利用該CCD傳感器50e進行光電變換,作為電信號發(fā)送給圖像處理部(圖4中的CPU301)。
第一反射鏡50a在讀取靜止原稿時移動到原稿托盤玻璃板50h的正下方的A3范圍內,讀取原稿。另外,在邊輸送放置在原稿壓板部60的上部上的紙張原稿邊讀取的情況下,第一反射鏡50a移動到原稿讀取點A1的位置后停止,讀取從原稿輸送路徑70a送來的原稿。
分離部80從所放置的紙張原稿摞中,從上面開始一張一張地將紙張原稿分離,被分離的紙張原稿被原稿記錄滾筒70以一定的速度夾持著沿讀取點A1的方向輸送。
在圖像讀取部50的下方有具有記錄單元和電裝單元的記錄部100。
107是記錄紙盒,106是記錄紙供紙部,106a是記錄滾筒,103是調色劑容器,102e是感光磁鼓,102d是復制滾筒,104是激光掃描單元,102c是定影滾筒,108a是背面記錄用的翻轉插板,108是記錄紙翻轉路線,101是記錄排紙部,如圖所示,從紙路線、復制滾筒的關系可知,表面朝下將記錄紙排出。
將插板108a作為分切點,通過使開關反向,將沿著排紙部101的方向正在排出的記錄紙反向輸送給記錄紙翻轉路線。該記錄紙經過記錄滾筒106a再次被供給,經過復制滾筒102e,形成背面的圖像。
圖4表示本裝置總體的控制系統(tǒng)框圖。該控制部收容在本體的電裝部109中。
以CPU301為中心,設有外部接口309,能連接大容量固定磁盤310和RS232C、串行接口。因此,本裝置能作為計算機的外圍裝置連接,還能作為圖像掃描器、本機打印機、網絡打印機利用。
內部接口300有操作部302、顯示部303、讀取部304、記錄部305、通信控制部306。讀取部304由固定讀取部304a及移動固定讀取部304b構成,固定讀取部304a中有紙張掃描控制部323和書籍掃描控制部324。311是MPU,312是ROM,313是RAM。
其次,用圖5說明本裝置的工作。圖5A、5B中的CIS指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
S101檢測壓板60的開閉狀態(tài)。在壓板60打開的狀態(tài)下,禁止由原稿輸送部60b、輸送導軌60c構成的ADF工作(S102)。這時通過控制進行原稿托盤50h上的原稿讀取。利用反射鏡50a~50c及CCD82掃描讀取范圍A3。
S103在壓板60關閉的狀態(tài)下,允許使用ADF,呈待機狀態(tài)。
S104如果原稿S被插入原稿供紙部66中,則原稿檢測傳感器81檢測原稿的存在。將原稿的第一頁朝下插入。
S105進行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及CCD82的成蔭,移動反射鏡50a~50c,在原稿讀取點A1處能掃描的位置待機。
S106使用者從操作部(圖中未示出)進行兩面或單面讀取模式和讀取放大率的設定。
S107驅動原稿輸送電動機(圖中未示出),將原稿沿讀取點A1的方向輸送。電動機的轉速與讀取放大率成正比。利用步進電動機,例如,以100%的放大率讀取時在以600pps的轉速進行輸送的裝置中,縮小50%,以1200pps驅動電動機,變更副掃描速度。主掃描通過數據的抽出或間插,進行放大、縮小。
S108進行不同的兩面模式或單面模式工作。
S109等待原稿前端的進入。
S110如果用原稿端檢測傳感器71檢測到了原稿前端,則對該前端到達讀取點A1的距離大小的電動機步進數進行計數,CPU82開始讀取。該步進數預先存儲在非易失性存儲器312中,由于電動機的一次步進和原稿的輸送量與速度無關,是一定的,所以對全部放大率來說,與放大率無關能用一個步進數作為原稿的開頭。
在原稿讀取點A1讀取的圖像由CCD82逐次進行光電變換,存入存儲器中。用CCD82讀取原稿的表面、即在兩面原稿的情況下讀取奇數頁。
S111同樣,原稿讀取點A2也根據到原稿端檢測傳感器71的距離的大小對電動機的步進數進行計數,開始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進行讀取。同樣對它們逐次進行光電變換,將圖像數據存入非易失性存儲器中。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在單面模式時不進行讀取,在兩面模式時讀取原稿的背面、即偶數頁。
S112用原稿端檢測傳感器71檢測原稿的后端,原稿端部按照規(guī)定的步驟到達讀取點A1時,由CCD50e進行的圖像讀取結束(S113)。這時由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進行的偶數頁的讀取還在進行。
S114由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進行的未結束時,如果檢測傳感器71檢測到下一個原稿,則與S111相同,計數了規(guī)定的步驟的原稿的輸送情況后,用CCD50e讀取下一個原稿的表面(S116)。
S115從最初的原稿的后端檢測開始,輸送了規(guī)定步驟的原稿后,即,原稿后端通過了原稿讀取點A2結束時,由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進行的偶數頁的原稿讀取結束。
S117在CCD處于讀取狀態(tài)時,下一個原稿進入讀取狀態(tài),所以不等待原稿端檢測,根據規(guī)定的計數數,由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75進行下一張紙的偶數頁的讀取(返回S111)。
S118如果原稿托盤68上沒有原稿,即,如果由原稿檢測傳感器81檢測到原稿不存在,則原稿排出后,工作結束。
在單面模式的情況下,如下進行。
S201等待原稿前端的進入。
S202如果用原稿端檢測傳感器71檢測到了原稿前端,則對該前端到達讀取點A1的距離大小的電動機步進數進行計數,CCD50e開始讀取。圖像數據被存儲在存儲器313中。
S203用原稿端檢測傳感器71檢測原稿的后端,原稿后端按照規(guī)定的步驟到達讀取點A1時,由CCD50e進行的圖像讀取結束(S204)。
S205如果原稿托盤68上沒有原稿,即,如果由原稿檢測傳感器81檢測到原稿不存在,則原稿排出后,工作結束。
以下說明數據的發(fā)送順序。圖像數據將原稿的第一個表面記為1a,將背面記為1b,將第二個表面表記為2a,將背面記為2b,……。
復印機進行掃描時,按照頁順序發(fā)送符號變換了的圖像數據。在讀取了兩面原稿的情況下,變成1a、1b、2a、2b、3a、3b、……的順序。
在復制的情況下,隨著記錄紙的排出方法和兩面翻轉機構的不同而不同。排出方法有表面朝上和表面朝下,在兩面翻轉機構中,有內部迭加方式和逐次翻轉方式。內部迭加方式是在記錄紙翻轉部108上能滯留一張以上的記錄紙的方式,逐次翻轉方式是在記錄紙翻轉部108不滯留記錄紙而轉移到背面的記錄工作的方式。
表面朝上而且內部迭加方式的情況在內部迭加張數為兩張的裝置的情況下,按照頁的順序進行兩面復制排紙時,例如對5張原稿進行兩面復制時,記錄順序為5b、4b、3b、5a、2b、4a、1b、3a、2a、1a。
表面朝上而且逐次翻轉方式的情況同樣進行5張的兩面復制時,記錄順序為5b、5a、4b、4a、3b、3a、2b、2a、1b、1a。
表面朝下而且內部迭加方式的情況在內部迭加張數為兩張的裝置的情況下,按照頁的順序進行兩面復制排紙時,例如對5張原稿進行兩面復制時,記錄順序為1b、2b、3b、1a、4b、2a、5b、3a、4a、5a。
表面朝下而且逐次翻轉方式的情況同樣進行5張的兩面復制時,記錄順序為1b、1a、2b、2a、3b、3a、4b、4a、5b、5a。
更詳細地說明各種工作。
在具有一邊沿副掃描方向移動,一邊讀取靜止地配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上的原稿的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以及一邊使原稿移動,一邊用靜止的第二圖像讀取裝置讀取圖像的原稿輸送裝置的圖像讀取裝置中,在原稿輸送路徑上游側的原稿讀取裝置的更上游,設有檢測原稿前端及后端的傳感器,用第二圖像讀取裝置對移動的原稿讀取圖像時,使讀取裝置先工作,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對相反一側的面讀取圖像,根據原稿輸送位置,使位于下游側的原稿讀取裝置開始工作,具有時間差讀取原稿的相反一面。
在本結構中,由一個原稿端部檢測傳感器控制讀取位置不同的兩個讀取裝置的掃描開始、結束的時序進行工作。
根據原稿輸送裝置的步進電動機將原稿從上游側的原稿讀取位置輸送到下游側的讀取位置時的步進數,設定上述時間差。
在本結構中,由一個原稿端部檢測傳感器通過計數脈沖數,控制讀取位置不同的兩個讀取裝置的掃描開始、結束的時序進行工作。
在具有一邊沿副掃描方向移動,一邊讀取靜止地配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上的原稿的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以及一邊使原稿移動,一邊用靜止的第二圖像讀取裝置讀取圖像的原稿輸送裝置的圖像讀取裝置中,在用第一讀取裝置讀取移動的原稿時的讀取位置,設有對原稿施力的裝置,在與安裝了該施力裝置的剛性框體為同一剛體內,設有第二原稿讀取裝置,通過與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平行的旋轉中心,相對于與壓板為同一剛體能旋轉地設置與第二原稿讀取裝置的讀取面相對的原稿輸送導軌。
在本結構中,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和原稿輸送路徑能自如地分離,能簡單地將滯留或阻塞在輸送路徑內的原稿取出。
在剛體內設有原稿輸送裝置,還設有原稿分離裝置及原稿輸送滾筒,以便在輸送導軌相對于第二原稿輸送裝置保持一定高度的狀態(tài)下能分離原稿和輸送原稿,而且,作為剛體內的一部分,在第二原稿讀取裝置通過的原稿輸送導軌上設有平行于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的開口部,在開口部和第一圖像讀取裝置之間設有兼作原稿輸送導向用的玻璃板。
在本結構中,第一原稿讀取裝置讀取通過該玻璃板及開口部移動的原稿的圖像。
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的剛體或能旋轉的原稿輸送導軌上,設有用來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位于上述開口部的下方時,能遮擋來自兩個讀取裝置的光源的直射光和繞射光以及導軌的反射光的彎曲部,原稿能沿著該彎曲部輸送。
在本結構中,來自兩個光源的繞射光和反射光被彎曲部遮擋,而且原稿被沿著該彎曲部輸送。
在具有一邊沿副掃描方向移動,一邊讀取靜止地配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上的原稿的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以及一邊使原稿移動,一邊用靜止的第二圖像讀取裝置讀取圖像的原稿輸送裝置的圖像讀取裝置中,平行地配置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
在本結構中,能唯一地決定移動的原稿的副掃描方向。
在與用來對放置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一邊移動一邊對原稿進行掃描的區(qū)域中的原稿施力的壓板相同的剛體內,設有第二圖像讀取裝置,在壓板剛體上設有垂直于第二圖像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的旋轉軸,存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框體,垂直于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旋轉自如地安裝。
在本結構中,存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框體,垂直于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旋轉自如地工作。
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的上述剛體或能旋轉的原稿輸送導軌上,設有用來在壓板剛體旋轉后與有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框體結合時,能遮擋來自兩個讀取裝置的光源的直射光和繞射光以及導軌的反射光的彎曲部,原稿能沿著該彎曲部輸送。
在本結構中,來自兩個光源的繞射光和反射光被彎曲部遮擋,而且原稿被沿著該彎曲部輸送。
(第二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中,雖然舉例說明了使用U形旋轉路線的原稿讀取裝置,但也能適用于直路線的原稿讀取裝置。另外,也可以將原稿托盤玻璃板和連續(xù)讀取玻璃板構成一體,也可以將連續(xù)讀取玻璃板設置在原稿輸送裝置一側。
本發(fā)明既適用于由多個機器(例如,主計算機、接口機器、閱讀器、打印機等)構成的系統(tǒng),也適用于由一個機器構成的裝置。
另外,為了實現上述的實施形態(tài)的功能,將實現上述實施形態(tài)的功能用的軟件的程序編碼供給使各種裝置工作、與上述各種裝置連接的裝置或系統(tǒng)內的計算機,根據存儲在該系統(tǒng)或裝置的計算機(CPU或MPU)中的程序,使各種裝置工作,這樣實施的結構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范疇內。
另外,在此情況下,上述軟件的程序編碼本身就能實現上述的實施形態(tài)的功能,該程序編碼本身、以及將該程序編碼供給計算機的裝置、例如存儲這樣的程序編碼的存儲媒體構成本發(fā)明。作為存儲這樣的程序編碼的存儲媒體,例如能使用軟盤、硬盤、光盤、光磁盤、CD-ROM、磁帶、非易失性的存儲卡、ROM等。
另外,通過執(zhí)行供給計算機的程序編碼,不僅能實現上述的實施形態(tài)的功能,而且使該程序編碼在計算機中工作的OS(操作系統(tǒng))或其他應用軟件等共同實現上述的實施形態(tài)的功能時,這樣的程序編碼當然也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實施形態(tài)中。
另外,當然也能適用于使用光電變換元件的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裝置。
另外,所供給的程序編碼存儲在計算機的功能擴展插件或連接在計算機上的功能擴展單元中具有的存儲器中后,該功能擴展插件或功能擴展單元中具有的CPU等根據該程序編碼的指示,執(zhí)行實際的處理的一部分或全部,通過該處理實現上述的實施形態(tài)的功能的情況,不用說也包括在本發(fā)明中。
下面,根據圖6說明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圖像讀取裝置和裝置本體中具有該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即傳真機。另外,本實施形態(tài)的傳真機具有作為復印機的功能。
圖像形成裝置中有傳真機、數字復印機、掃描打印機、以及它們的復合機等。原稿讀取裝置不只能設置在傳真機中,也能設置在復印機、打印機等中。
傳真機100有設置在傳真機100的裝置本體101的上部的圖像讀取裝置126;以及設置在裝置本體101內的電子照相打印機127。
(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讀取裝置126具有原稿自動供給裝置(ADF(文件自動供給裝置))128、以及圖像讀取部103。原稿自動供給裝置(以下稱“ADF”)128將原稿一張一張地自動地送入圖像讀取部103中。圖像讀取部103讀取由ADF128送入的原稿。
ADF壓板102開閉自如地設置在裝置本體101中,裝載多張紙張原稿D,一張一張地分開輸送。紙張原稿是形成了文字、圖案、符號等(以下稱“圖像”)的紙。
原稿放置托盤106是使用者放置紙張原稿用的托盤。圖像讀取部103讀取紙張原稿D的表面、以及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的書籍原稿的圖像信息。另外,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不是所謂的真正的玻璃板,而是含有類似于玻璃的合成材料的玻璃板。ADF分離部115防止原稿放置托盤106上的紙張原稿重疊,將紙張原稿一張一張地從原稿放置托盤106上取入。紙張原稿輸送部121將ADF分離部115取入的紙張原稿輸送到下游側。背面讀取傳感部116在紙張原稿的兩面上形成圖像的情況下,讀取紙張原稿的背面。原稿排紙部(排出裝置)117是裝載讀取結束的紙張原稿的部分。原稿壓板118將書籍原稿壓在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
圖像讀取部103讀取紙張原稿D的表面、以及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的書籍原稿的圖像信息。移動型圖像傳感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108在停止之前,連續(xù)地讀取依次送入玻璃板109的紙張原稿通過面109d的紙張原稿的圖像。另外,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能移動地讀取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的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的圖像。在圖像讀取部103的外部設有使用者操作傳真機100全體用的操作部105。在操作部105上設有顯示部、輸入鍵等。
說明書籍原稿的讀取。
ADF壓板102利用合葉部102a轉動自如地安裝在圖像讀取部103上。在圖像讀取部103的背面一側左右各配置一個(左側未示出)合葉部102a,使用者將跟前一側的ADF壓板102向上掀起就能打開。合葉部102a由眾所周知的阻尼器、凸輪、彈簧構件等組合而成,使用者能將ADF壓板102打開規(guī)定的角度(例如約70度),能保持其打開的狀態(tài)。在將ADF壓板102打開的狀態(tài)下,能將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
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從由LED和樹脂制的導光體等構成的光源,將光照射在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的圖像上,使在圖像上反射的反射光通過賽弗克(セルフオツク,商標)透鏡在一維傳感元件陣列上成像,讀取圖像。
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利用驅動線103a、一對驅動滑輪103b、圖中未示出的驅動電動機等沿著圖中未示出的軌道向傳真機的左右方向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通過等速移動,能讀取從書籍讀取范圍開始位置107a到書籍讀取范圍結束位置107b的規(guī)定范圍內的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的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的圖像。
白色板109c配置在伸出到原稿托盤玻璃板107的上部的轉移托盤109b的下面。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的讀取位置位于白色板109c的下部時,進行成蔭修正。進行書籍掃描時,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每掃描一次都通過轉移托盤109b的下部,所以每次都能進行成蔭修正。這樣能減少光量隨著點亮時間而變化的光源對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的影響,所以是有效的。
原稿壓板118將白色板、海綿等層疊起來形成,防止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的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上浮。原稿壓板118這樣設置其左端118a設置到書籍讀取范圍開始位置107a的左側,右端118b設置到書籍讀取范圍結束位置107b的右側。
說明紙張原稿D的表面的讀取方法。
ADF分離部115由以下部分構成利用圖中未示出的傳動機構能上下移動配置的檢取滾筒115a;分離滾筒115b;壓接在分離滾筒115b上能跟隨分離滾筒115b旋轉、在紙張原稿重疊的情況下,反向旋轉防止重疊的減速滾筒115c等。
檢取滾筒115a下降,按壓表面朝上放置在原稿放置托盤106上的紙張原稿D,將紙張原稿送入分離滾筒115b和減速滾筒115c之間。減速滾筒115c和分離滾筒115b將紙張原稿一張一張地分離,輸送到下游側。然后,利用圖中未示出的按壓彈簧向讀取輸送滾筒121c一側施力的分離輸送滾輪121a、121b、以及讀取輸送滾筒121c將紙張原稿沿著原稿導軌121d送給U形旋轉紙路線129,送入連續(xù)讀取玻璃板109。
用圖中未示出的施力彈簧被朝向連續(xù)讀取玻璃板109一側施力的紙張原稿壓板121e緊密地將紙張原稿D按壓在連續(xù)讀取玻璃板109上。這時,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移動到紙張原稿讀取位置109a。紙張原稿通過紙張原稿讀取位置109a行進。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讀取紙張原稿D的表面上的圖像。
轉移托盤109b將紙張原稿D導向ADF壓板102一側。利用壓板彈簧被朝向讀取輸送滾筒121c一側施力的讀取輸送滾輪121f和讀取輸送滾筒121c輸送紙張原稿,另外,利用圖中未示出的按壓彈簧被朝向排紙滾筒117b一側施力的排紙滾輪旋轉體對)117b將原稿排出到原稿排紙托盤117c上。
將讀取完畢蓋印機(蓋印裝置)121g配置在排紙滾筒117b的上游側。讀取完畢蓋印機121g將讀取完畢印蓋在紙張原稿D的表面上。
說明紙張原稿D的背面的讀取方法。
背面讀取傳感部(第二圖像讀取裝置)116由固定的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讀取傳感部)116a、以及將紙張原稿D緊密地壓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上的紙張原稿按壓部116b構成,讀取通過的紙張原稿D的背面。
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從由LED和樹脂制的導光體等構成的光源,將光照射在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的圖像上,使在圖像上反射的反射光通過塞弗克透鏡(商標)在一維傳感元件陣列上成像,讀取圖像。如圖10所示,安裝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上的光源只有一個(單側光源)。這是因為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讀取的對象限于紙張原稿,所以不容易受讀取立體物時發(fā)生的光源的指向性的影響或外界光的影響。用一個光源能緊湊地構成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部分。與此不同,如圖8所示,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有兩個光源(兩側光源)。因此移動型圖像傳感部108與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相比,不容易受能將多條光線照射在讀取面上的外界光的影響,而且讀取立體物時發(fā)生的影響也少。
原稿放置托盤106固定在ADF壓板102上。在原稿放置托盤106上沿著相對于紙張原稿D的輸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紙張原稿D的寬度方向)設有轉動自如的滑觸頭106a?;|頭106a能使由使用者放置在原稿放置托盤106上的紙張原稿D的兩側對齊。
在原稿放置托盤106上配置著檢測所放置的紙張原稿D的長度的原稿長度檢測傳感器106b。另外,在ADF分離部115上沿著紙張原稿D寬度方向配置了多個檢測是否放置了紙張原稿D和紙張原稿D的寬度的原稿寬度檢測傳感器115d。根據原稿寬度檢測傳感器115d和原稿長度檢測傳感器106b的檢測輸出的組合,能檢測原稿尺寸和設置方向。
紙張原稿輸送部121中配置著原稿供給檢測傳感器121j和原稿端檢測傳感器121h。原稿供給檢測傳感器121j檢測紙張原稿D是否從ADF分離部115伸出、以及紙張原稿D的后端的通過。原稿端檢測傳感器121h檢測紙張原稿D的前端、以及后端的通過。該檢測信號被用于讀取時序的控制。
這樣,通過將背面讀取傳感器116配置在原稿壓板118的上方,而且從滑觸頭106a開始配置在ADF分離部115的下方,能將ADF分離部115、紙張原稿輸送部121、以及原稿排紙部117緊湊地集中起來,使原稿托盤玻璃板107和連續(xù)讀取玻璃板109靠近配置,能使圖像讀取部103的寬度(圖2中左右方向的寬度)窄。
通過如上構成,不需要擴大圖像讀取裝置126的設置面積,將紙張原稿D輸送一次就能讀取兩面,而且還能讀取書籍原稿。
另外,由于將原稿放置托盤106固定在ADF壓板102上,所以能利用原稿放置托盤106的強度來增強ADF壓板102,能減少ADF壓板102的補強構件。因此,能減輕ADF壓板102的重量,使用者將紙張原稿或書籍原稿放置在原稿托盤玻璃板107上時,能容易地開閉ADF壓板102。
(電子照相打印機)在圖7中,使用LED陣列的電子照相打印機127的打印機本體104具有LED頭單元110;圖像形成部(圖像形成裝置)111;盒式供紙部112;能將多張被記錄紙P裝載在打印機本體104的上部構成的被記錄紙排紙部(被記錄紙裝載裝置)113;盒蓋114;圖像讀取部103和打印機本體104的接合部119;傳真機100的控制部120;兩面輸送部蓋板122;輸送方向切換部123;記錄輸送部124;配置在打印機本體104內部的MP(大量紙)供紙部125;以及兩面輸送部150。
另外,被記錄紙是形成了文字、圖案、符號等(以下稱“圖像”)的紙。作為紙有普通紙、作為普通紙的代用品的樹脂制的薄片、厚紙、架空投影機用的紙等。
盒式供紙部112設置在裝置本體101的底部。收容在供紙盒112a中的被記錄紙P裝載在中板112b上,利用中板彈簧112c被向上施力,用分離爪112d阻擋上面的前端。半圓狀的供紙滾筒112e配置在供紙盒112a的上方。被記錄紙P利用半圓狀的供紙滾筒112e的旋轉,被分離爪112d阻擋,一張一張地分離(爪分離方式)后,利用盒式輸送滾筒對112f被輸送給記錄輸送部124。該被輸送的被記錄紙P經過規(guī)定的時間后由記錄傳感器124b檢測前端。開始供紙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被記錄紙P的前端未被記錄傳感器124b檢測到的情況下,控制部120斷定發(fā)生了阻塞,停止記錄工作,在操作部105上顯示發(fā)生了阻塞。
開始供紙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由記錄傳感器124b檢測到了被記錄紙P的前端時,被記錄紙P利用盒式輸送滾筒對112f按壓著連續(xù)輸送,被導入記錄滾筒對124a的壓接夾N中。
在被記錄紙P的前端到達了記錄滾筒對124a的壓接夾N的時刻,由控制部120停止記錄滾筒對124a旋轉。被記錄紙P的前端碰到停止旋轉的記錄滾筒對124a的壓接夾N而受阻??墒牵撕蟊挥涗浖圥還是被盒式輸送滾筒對112f繼續(xù)輸送。因此,被記錄紙P發(fā)生翹曲(環(huán)),利用該翹曲的反作用力,被記錄紙P的前端被壓接在壓接夾N中。其結果,被記錄紙P的前端被壓接夾N弄平而平行,被記錄紙P從斜行狀態(tài)變成正直狀態(tài)。此后,按照規(guī)定的時序,記錄滾筒對124a旋轉著輸送被記錄紙P。
由TOP傳感器124檢測輸送中的被記錄紙P的前端位置,為了使在圖像形成部111的感光體磁鼓111a上形成的調色劑像的前端和被記錄紙P的前端一致,在與圖像輸出時序吻合后,將被記錄紙P輸送到復制帶電器111f和感光體磁鼓111a之間。
在圖像形成部111中,圖像被記錄在裝在供紙盒112a中的被記錄紙P的下面一側。供紙盒112a能裝入的紙的張數約為250張。供紙盒112a相對于裝置本體101能從前面方向拉出(前側裝入方式)。
另外,在本實施形態(tài)的傳真機100中,在打印機本體104內部有多張紙(M)供紙部125。MP供紙部125有裝載被記錄紙P的固定的MP托盤125e。MP中板125c利用中板彈簧125d被向上施力。可是,MP中板125c通常處于被圖中未示出的凸輪向下壓的待機狀態(tài)。
MP供紙部125如果從傳真機100的控制部120接收到開始MP供紙的信號,則MP中板125c利用中板彈簧125d被向上壓,將被記錄紙P壓接到MP供紙滾筒125a上。MP分離片125b壓接在MP供紙滾筒125a上。MP供紙滾筒125a和MP分離片125b將被記錄紙P分離(摩擦片分離方式)成單張后輸送。
裝載在MP中板125c上的被記錄紙P也被輸送給記錄輸送部124,將斜行修正成正直后,由圖像形成部111形成圖像。
在圖像形成部111中,圖像被記錄在裝載在MP托盤125e上的被記錄紙P的下面一側上。MP供紙部125可裝在的張數為100張。MP供紙部125由于采用摩擦片分離方式,所以明信片也能供給圖像形成部111。
另外,盒式供紙部112和與盒式供紙部112相同的圖中未示出的第二級盒式供紙部能分別任意分離或結合。裝置總體能裝載紙的張數能從大約350張到大約600張變化。來自第二個盒式供紙部的被輸送的被記錄紙P通過第二個盒的紙路線112g,被輸送給記錄輸送部124。
感光體磁鼓111a與一次帶電器111b、顯影滾筒111c、清除板111d等一起呈一體地組裝在記錄盒111e內。記錄盒111e能裝卸自如地設置在裝置本體101中。感光體磁鼓111a的表面利用一次帶電器111b均勻帶電。被帶電的感光體磁鼓111a的表面如果被來自一維LED陣列110a的光照射,則形成潛像。利用從顯影滾筒111c供給的調色劑,使?jié)撓耧@影。一維LED陣列110a的有效發(fā)光幅度約為297mm。因此,圖像形成部111能在定形尺寸為A3尺寸以內的被記錄紙P上形成圖像。
將復制帶電器111f配置在圖像形成部111的感光體磁鼓111a的周邊部。另外,將熱定影器111g配置在感光體磁鼓111a的下游側的紙輸送路徑上。
從控制部120將圖像信號輸出給LED頭單元110。LED頭單元110的一維LED陣列110a與圖像信號對應的像素發(fā)光。從圖像形成裝置發(fā)出的光通過用塞弗克透鏡(商標)構成的透鏡部110b照射在感光體磁鼓111a上,在感光體磁鼓111a的表面是形成潛像。此后,利用復制帶電器111f,在在感光體磁鼓111a上形成調色劑像。然后,調色劑像被復制在從盒式供紙部112供給圖像形成部111的被記錄紙P上。被記錄紙P在被復制了調色劑像后,被引導到紙輸送部111j后輸送到下游側。
紙輸送部111j(導向裝置)使被記錄紙P的圖像形成面朝上輸送被記錄紙,以便排出給被記錄紙排紙部113的第一排紙部113a、第二排紙部113b、兩面輸送部150。
沿著紙輸送部111j輸送的被記錄紙P用熱定影器111g將調色劑像定影后,被輸送給輸送方向切換部123。定影傳感器111h被用于圖像形成部111中的阻塞檢測或時序控制等。
被記錄紙P在配置在圖像讀取部和記錄裝置本體的接合部119中的輸送方向切換部123中被切換行進方向。利用來自控制部120的信號進行切換工作的第一排紙插板123a和第二排紙插板123b將被記錄紙P輸送給被記錄紙排紙部113的第一排紙部113a、第二排紙部113b、兩面輸送部150中的某一者。
感光體磁鼓111a配置在排出到被記錄紙排紙部113的第一排紙部113a、第二排紙部113b、兩面輸送部150的被記錄紙P的上面一側,所以被輸送給被記錄紙排紙部113的第一排紙部113a、第二排紙部113b、兩面輸送部150中的任意一者的被記錄紙P在任意的位置都能使形成的圖像面朝上(表面朝上狀態(tài))裝載。如果裝載的被記錄紙P被取出,則分別由記錄排紙托盤傳感器113c、113d、中間托盤傳感器151a進行檢測。
在裝置本體101上開閉自如地設有盒蓋114。如果打開盒蓋114,則能將記錄盒111e從裝置本體101拉出進行更換。另外,在盒蓋114上具有連鎖機構,以便在打開盒蓋114或記錄盒111e未安裝在裝置本體101中的情況下,打印機本體不工作。
另外,在被記錄紙上形成圖像的過程中發(fā)生了阻塞的情況下,如果打開盒蓋114,便能將滯留在內部的被記錄紙取出。
其次,說明將圖像記錄在被記錄紙的兩面的情況。
兩面記錄時,先將圖像記錄在被記錄紙的背面,然后再將圖像信息記錄在表面上。
兩面輸送部150配置在打印機本體104的上部。通過了熱定影器111g的被記錄紙P根據從控制部120輸出的控制信號,被引導到第一排紙插板123a上輸送給兩面輸送部150。被輸送給兩面輸送部150的被記錄紙P利用熱定影器111g加熱、加壓而彎曲后,再利用彎曲消除滾筒對152反向壓彎而平整后,暫時裝載在中間托盤(紙裝載裝置)151上。
在規(guī)定張數的被記錄紙的背面形成了圖像后,在裝載在中間托盤151上的被記錄紙P的表面上形成圖像。
將再供紙部(翻轉輸送裝置)153配置在彎曲消除滾筒對152的下部。再供紙部153中具有輸送帶153b和進行逆轉的分離滾筒153a。輸送帶153b按照從下至上的順序拉出、分離裝載在中間托盤153上的被記錄紙P,輸送給中間輸送滾筒對154。被輸送給中間輸送滾筒對154的被記錄紙P被輸送給記錄滾筒對124a。
被記錄紙的輸送開始后,在規(guī)定時間內記錄傳感器124b檢測出被記錄紙P的前端時,被記錄紙P利用中間輸送滾筒對154繼續(xù)壓接輸送,引導給記錄滾筒對124a的壓接夾部N。
此后,被記錄紙P如上所述在繼續(xù)進行記錄工作,圖像被記錄在表面上后,通過第一排紙插板123a的導向,裝載在被記錄紙排紙部113的第一排紙部113a、或第二排紙部113b上。
第一排紙部113a、第二排紙部113b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構件形成,以合葉部113e、113f為轉動中心能向上轉動。另外,通過在前方打開兩面輸送部蓋122,兩面輸送部150的作業(yè)更容易。
通過如上所述構成電子照相打印機127,不需要擴大傳真機的設置面積。另外,記錄了圖像的被記錄紙的記錄面朝上被裝載在兩面輸送部150上,所以使用者能容易地進行被記錄的圖像的確認、取出。
另外,本體內部的中間托盤151在裝載形成了圖像的被記錄紙、同時在被記錄紙的兩面形成了圖像的情況下,由于暫時裝載一面上形成了圖像的被記錄紙,所以能有效地使用,同時使用者能容易地進行被記錄的圖像的確認、取出。
通過將上述的圖像讀取裝置126配置在該電子照相打印機127的上方,能提供一種能兩面讀取、兩面記錄、而且還能讀取書籍原稿、設置面積小的傳真機。
圖9是本實施例的傳真機100的控制系統(tǒng)300的框圖。在圖9中,CPU301由以下部分構成MPU311;存儲MPU311的控制程序等的ROM312;作為各種數據處理的工作區(qū)或圖像信息的暫時存儲部使用的RAM313;進行圖像的放大率變換、分辨率變換等的圖像處理部等314。
另外,CPU301具有由眾所周知的結構構成的日歷、時鐘功能等。RAM313的存儲區(qū)域內存儲單觸鍵地址信息、軟件開關信息等重要的系統(tǒng)設定信息的區(qū)域利用備用電池,防止停電等意外障礙。通過接口將上述的CPU301、以及以下的各要素302至310結合起來,構成傳真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
操作部302由十個數字鍵315、功能鍵316、單觸鍵317、啟動鍵318a、停止鍵318b等各種鍵開關等構成。顯示部303由進行各種信息顯示的LCD319、進行發(fā)送模式等的顯示的各種LED320a、將通信狀態(tài)或障礙的發(fā)生報告給遠方的操作者的計數(tally)信號燈320b等構成。
讀取部304由讀取電動機等驅動部321、進行圖像讀取的讀取傳感器322、進行讀取的圖像的成蔭或雙值化的圖像處理部323、進行原稿檢測等的各種傳感器324等構成。記錄部305由記錄電動機等驅動部325、進行激光掃描或電子照相過程的控制等的記錄單元326、進行記錄的圖像的修勻等的圖像處理部327、進行記錄紙等的檢測的各種傳感器328等構成。
進行發(fā)出呼叫、呼叫、圖像數據的編碼等的通信控制部306有由MODEM、NCU等構成的連接部329。通信網307、送受話器308連接在連接部329上。CPU外部接口309是從CPU301直接進行數據的收發(fā)信的接口,例如,通過采用RS232C、SCS1、LAN(例如Ethernet(登錄商標))等的接口規(guī)格的連接方式連接在裝置外部的計算機330上,能使用傳真機100作為外部的計算機330的掃描打印機等。HDD310作為大容量的非易失性存儲器,被用來保存圖像信息等。
在記錄多頁圖像的情況下,為了裝載后使頁的順序一致,CPU301控制各部暫時將全部頁的圖像存儲在RAM313、或HDD310中后,從最后一頁開始記錄。另外,在FAX接收時對方的機器、或外部的計算機330能從最后一頁發(fā)送圖像信息的情況下,FAX接收時,CPU301也可以在對方的機器或外部的計算機330一側變更圖像的頁的順序,在傳真機一側按照頁的順序形成圖像。另外,在進行兩面記錄的情況下,CPU301控制各部,按照先記錄背面一側頁、后記錄表面一側頁的記錄順序,將圖像記錄在被記錄紙上。
將本實施例的傳真機100作為復印機使用時,傳真機100的圖像讀取裝置126由于通過一次讀取工作,能同時讀取紙張原稿的兩面,所以如果讀取時紙張原稿D的輸送速度相同,則與將紙張原稿D翻轉每次讀取一面的方式相比,能快速地將紙張原稿摞讀完,用電子照相打印機127在被記錄紙的兩面上形成圖像的情況下,能縮短開始記錄前的等待時間,能縮短總的圖像讀取時間、圖像形成時間等處理時間。
其次,根據圖10說明背面讀取傳感部116。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有由圖中未示出的LED和樹脂制的導光體等構成的光源116c、接觸玻璃板116d、賽弗克透鏡116e、一維傳感元件陣列116f,被保持在CS框116g中。CS框116g通過CS安裝板116h,被固定在ADF壓板102上。
紙張原稿按壓部116b具有按壓撐桿116j;能相對于按壓撐桿116j沿上下方向移動、被支撐著的按壓金屬板116k;對按壓金屬板116k朝向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施力的白色背景板彈簧116m;由白色的可撓性薄片(例如,白色聚酯薄膜制,厚度約為0.1mm)構成的讀取白色背景板(白色薄膜)116n等。
讀取白色背景板116n利用兩面膠帶,橫跨按壓撐桿116j和按壓金屬板116k粘接。紙張原稿D一旦通過讀取白色背景板116n和接觸玻璃板116d之間,紙張原稿按壓部116b便用規(guī)定的壓力將紙張原稿D壓在接觸玻璃板116d上。
下面,說明背面讀取傳感部116前后的紙輸送路線。
背面讀取傳感器上游輸送路線121k主要由彎曲的背面上游導軌121m、121n形成。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配置在彎曲成S形的紙張原稿輸送路線的終點。
從背面原稿讀取位置116i到排紙滾輪117a和排紙滾筒117b的夾117d的輸送路線(原稿導向路線)116r呈直線狀地形成。對紙張原稿D進行導向的背面下游導軌(導向壁)121s、121t配置在輸送路線116r的上下。
這樣,通過使背面上游導軌121m、121n彎曲,而且呈直線狀地形成輸送路線116r,圖像讀取裝置126具有以下特征。
紙張原稿D利用本身的翹曲產生的反作用力,被按壓到接觸玻璃板116d一側,協(xié)助白色背景板彈簧116m的按壓,緊密地接觸在接觸玻璃板116d上,可靠地讀取圖像。
另外,能縮短從紙張原稿讀取位置109a到背面原稿讀取位置116i的水平方向的距離,能縮短圖像讀取裝置126沿紙張原稿D的輸送方向的水平長度。
另外,用蓋印機121g在紙張原稿D的后端部蓋上讀取完畢印時,輸送路線116r仍呈直線狀,所以紙張原稿D保持直線狀,蓋印機121g的印體不會一端接觸、而能可靠地全體接觸,能可靠地將讀取完畢印蓋在紙張原稿D上。
用蓋印機121g將讀取完畢印蓋在紙張原稿D上時,紙張原稿D的后端從背面原稿讀取位置116i開始,在下游、而且處于受白色背景板彈簧116m的壓力的范圍內的狀態(tài)下,如果控制紙張原稿D的輸送,以便使紙張原稿D停止、進行蓋印,則適度的保持力作用在紙張原稿D上,能獲得良好的蓋印狀態(tài)。
另外,在背面上游導軌121m、121n和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之間配置著粘接在接觸玻璃板116d上的由可撓性薄片(例如聚酯薄膜,厚度為0.1mm)構成的CS導向薄片116p、以及粘接在背面上游導軌121n上的CS入口薄片(導向板)116q。由可撓性薄片(例如聚酯薄膜,厚度為0.2mm)構成的入口薄片116q壓接在CS導向薄片116p上。
因此,CS導向薄片116p和入口薄片116q不僅對紙張原稿D進行導向,而且用規(guī)定的夾持力進行夾持,對紙張原稿D施以制動,所以從背面上游導軌121m部抽出紙張原稿D的后端時,紙張原稿D的輸送速度不會發(fā)生劇烈變化,不會對讀取圖像產生干擾。這時,由于CS入口薄片116q按壓CS導向薄片116p的背面?zhèn)日辰釉诮佑|玻璃板116d上的位置,所以CS導向薄片116p能在CS入口薄片116q的按壓力的作用下不變形地形成穩(wěn)定的導軌形狀。
另外,圖像讀取裝置126由于對讀取白色背景板116n、CS導向薄片116p、以及CS入口薄片116q進行帶電防止處理,另外,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的下游側還有接地的除電刷116u,所以能防止在紙張原稿D上蓄積過大的靜電而發(fā)生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116a的誤工作、或紙張原稿D的靜電吸附。
另外,被記錄紙上的圖像記錄方式可以采用激光束方式等其他電子照相方式,也可以不采用電子照相方式。
另外,雖然說明了圖像讀取傳感器中使用兩個采用賽弗克透鏡的等倍放大率光學系統(tǒng)的傳感器的情況,但也可以將任意的一者或兩者換成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傳感器。
另外,本發(fā)明也能適用于不使原稿紙的記錄面朝上裝載的裝置。
以上,第二實施例的圖像讀取裝置通過將第二圖像讀取裝置、蓋印裝置、以及排出裝置配置在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上方位置,呈直線狀地形成原稿導向路線,能緊湊地集中原稿輸送方向的尺寸,能縮短排出的原稿沿排紙方向的突出長度,所以能使輸送紙張原稿的例如輸送滾筒的個數少,能使結構簡單,而且能降低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具有讀取在導軌上被導向輸送的原稿的一面的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以及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的下游側或上游側讀取上述原稿的另一面的第二原稿讀取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使上述導軌彎曲,以便遮擋彼此的讀取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導軌的彎曲是,使原稿輸送路徑彎曲進行遮光,使得來自兩者的光源的直射光及繞射光不會進入彼此的光電變換元件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在讀取原稿托盤玻璃板上靜止的原稿時,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沿副掃描方向移動掃描。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相對于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讀取移動的原稿時停止的讀取位置,固定在原稿輸送路徑的上游側或原稿輸送路徑的下游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是使用光電變換元件的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裝置、或者是使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讀取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是使用光電變換元件的縮小光學系統(tǒng)的圖像讀取裝置、或者是使用緊密接觸型圖像傳感器的圖像讀取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上述導軌的下游側形成高的臺階,上述臺階部成為遮光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讀取移動的原稿時的讀取位置,設有對原稿施力的施力裝置,在與安裝了上述施力裝置的剛性框體相同的剛體內設有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以借助于與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平行的旋轉中心,相對于與壓板相同的剛體能旋轉的方式設置與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的讀取面相對置的原稿輸送導軌。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剛體內設有原稿輸送裝置;還設有原稿分離裝置及原稿輸送滾筒,使得在上述原稿輸送導軌相對于上述原稿輸送裝置保持一定高度的狀態(tài)下能分離原稿和輸送原稿;且,作為剛體內的一部分,在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通過的原稿輸送導軌上設有平行于上述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的開口部;在上述開口部和上述第一圖像讀取裝置之間設有兼作原稿輸送導向用的玻璃板構件,通過上述玻璃板構件及上述開口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讀取移動的原稿圖像。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是平行地配置的。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與對放置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邊移動邊掃描靜止原稿的區(qū)域中的原稿施力用的壓板相同的剛體內,設置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在壓板剛體上設有與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垂直的旋轉軸,相對于存在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的框體,垂直于上述第一原稿讀取裝置的主掃描方向且旋轉自如地安裝上述第二原稿讀取裝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的上述剛體或能旋轉的原稿輸送導軌上,設有當壓板剛體旋轉與具有第一圖像讀取裝置的框體結合時,可用來遮擋來自兩個讀取裝置的光源的直射光和繞射光以及導軌的反射光的彎曲部,原稿可以沿著該彎曲部輸送。
全文摘要
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具有讀取在導軌上被導向輸送的原稿的一面的第一原稿讀取裝置;以及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的下游側或上游側讀取原稿的另一面的第二原稿讀取裝置。其中在第一原稿讀取裝置和第二原稿讀取裝置之間使導軌彎曲,以遮擋彼此的讀取裝置。導軌的彎曲方法是,使原稿輸送路徑彎曲進行遮光,使得來自兩者的光源的直射光及繞射光不會進入彼此的光電變換元件中。
文檔編號H04N1/203GK1402094SQ0213026
公開日2003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橫田理彥, 石塚晴男, 吉田剛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