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無線通信終端產品的設計方案中,天線作為獨立器件布局在線路板
(PCB, Print circuit board)上面。傳統(tǒng)的天線包括塑料支架和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電路)板,天線的FPC附著在塑料支架上面,同時 通過彈片與線路板的饋點接觸,完成輻射射頻信號的功能。
發(fā)明人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至少存在如下問題 由于天線在輻射射頻信號的時候,受周邊的金屬部件影響比較大,因此天
線周邊2mm的區(qū)域不能布局元器件。當在線路板上布局電子元器件和天線時,
需要在線路板上給天線預留空間,增加了線路^1的面積。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
能夠減少線路板的面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種無線終端,包括殼體、線路板和天線,所述線路板和所
述天線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t赍點,所述天線上設置有彈片, 所述殼體具有第一側面,所述天線與所述第一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殼體內還設置有兩條平行滑軌,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上,
所述滑軌與所述第一側面垂直;
所述天線在靠近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有空腔,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
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內;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饋 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一種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所述無線終端包括殼體、 線路板和天線,所述線路板和所述天線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 饋點,所述天線上設置有彈片,所述方法包括
將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 一側面固定連接;
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兩條平行滑軌,所述滑軌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垂直; 將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兩條滑軌上;、
使所述天線在靠近所述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空腔,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 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天 線的空腔內;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 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線路板滑動 設置在所述滑軌上,當無線終端處于未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4反滑動到所述滑 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側伸入所述天線的空腔 內;當無線終端處于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 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完成天線的輻射功能,線 路板上不需要布局天線,縮小了線路板的面積,同時不影響天線的性能。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使用時的透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使用時的剖面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使用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未使用時的透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未使用時的剖面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未^f吏用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圖;圖8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 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無線終端需要在線路板上給天線預留空 間,增加了線路板面積的問題,提供一種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
以下結合圖1至圖6描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使用時的透視圖,如圖1所示,無線 終端包括殼體1、線路板2和天線3,所述線路板2和所述天線3位于所述殼 體1內,所述線路板2上設置有饋點21,所述天線3上設置有彈片31,線路 板上焊接有元器件25。
所述殼體1具有第一側面11,所述天線3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11固定 連接,所述天線3與所述殼體1的第一側面11固定連接可以為所述天線3 熱熔在所述殼體1的第一側面11上,或者所述天線3通過it內注塑工藝固定 連接在所述殼體1的第一側面11上。傳統(tǒng)的天線為通過支架固定,容易導致 天線位置的不確定,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將天線固定在殼體內側,保證了天線性 能的一致性。并且,天線不需要支架,節(jié)省了成本。
所述殼體1內設置有兩條平行滑軌,所述線路板2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上, 所述滑軌與所述第一側面11垂直;
所述天線3在靠近線路板2的一側彎曲形成有空腔32,當所述線路板2 滑動到所述滑4^的靠近所述天線3的一端時,所述線路纟反2伸入所述天線3 的空腔32內;當所述線路板2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3的一端時, 所述線路板2的饋點21與所述天線3的彈片31接觸。
需要指出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此處所述垂直并不是嚴格的垂 直,只是為了說明殼體的幾個側面的相對關系,為了工業(yè)設計的美觀或其它考 慮,該殼體并不一定是一個嚴格的立方體,此時側面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嚴格的 垂直,其他形狀的變形亦應該涵蓋在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內。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所述線路板滑動 設置在所述滑軌上,當無線終端處于未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 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側伸入所述天線的空腔
32內;當無線終端處于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 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完成天線的輻射功能, 線路板上不需要布局天線,縮小了線路板的面積,同時不影響天線的性能。
為了減少無線通信終端產品的外觀ID (Industry Design,工業(yè)設計)尺寸, 所述殼體1的第二側面12上設置有開口,所述第二側面12與所述第一側面 11平行;當所述線路板2滑動到所述滑軌1的遠離所述天線3的一端時,所 述線路斧反2伸出所述第二側面12的開口 。
需要指出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此處所述平行并不一定是嚴格 的平行,只是為了說明殼體的幾個側面的相對關系,為了工業(yè)設計的美觀或其 它考慮,該殼體并不一定是一個嚴格的立方體,此時側面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嚴 格的平行,其他形狀的變形亦應該涵蓋在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內。
當所述線路板2遠離天線3的一端設置有USB 口 22時,所述線路板2滑 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3的一端,所述線路板2的USB 口 22伸出所述 第二側面12的開口與外部的USB 口相連。所述無線終端可以為無線網卡或者 無線上網卡。
為了方便地滑動線路板,所述殼體1的第三側面13上設置有開槽18,所 述線路板2上設置有突起23,所述突起23通過所述開槽18從所述殼體1伸 出。
所述殼體1還具有與所述第三側面13平行的第四側面14,所述兩條平行 滑軌的第一滑軌設置在所述第三側面13上,所述兩條平行滑軌的第二滑軌設 置在所述第四側面14上。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使用時的剖面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 例所述的無線終端使用時的立體示意圖。當使用無線終端的時候,通過撥動突 起23,將線路板2滑到遠離天線3的一端,USB 口 22從所述第二側面12的 開口伸出,與外部的USB 口相連(如插入到計算機上的USB接口 )。線路板2移出天線3的空腔32,天線3通過彈片31與線路板2的饋點21接觸,完成天線3的輻射功能。由于在使用的時候,天線3周圍已經沒有金屬部件存在,使用時與無線終端的現(xiàn)有技術中的布局一致,因此天線的性能不會受到影響,同時不影響無線終端的散熱性。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未使用時的透視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未使用時的剖面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無線終端未使用時的立體示意圖。當不使用無線終端的時候,通過撥動突起23,將線路板2滑到靠近天線3的一端,USB口22縮回殼體內,同時,所述線路板2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天線3的空腔32內,線3各板2和天線3在空間上部分重疊,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了布局空間。由于無線終端此時處于未上電狀態(tài),因此天線附近即使有線路板的金屬成分也不會影響其性能。天線不需要布局在線路板上,減小了線路板的尺寸和無線終端的外觀尺寸,節(jié)省了物料成本。
如圖7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所述的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所述無線終端包括殼體、線路板和天線,所述線路板和所述天線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饋點,所述天線上設置有彈片,所述方法包括
531、 將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
532、 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兩條平行滑軌,所述滑軌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垂直;
533、 將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兩條滑軌上,
534、 使所述天線在靠近所述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空腔,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天線的空腔內;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
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上,當無線終端處于未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側伸入所述天線的空腔內;當無線終端處于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完成天線的輻射功能,線
8路板上不需要布局天線,縮小了線路板的面積,同時不影響天線的性能。
如圖8所示,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另一實施例,所述無線終端包括殼體、線路板和天線,所述線路板和所述天線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饋點,所述天線上設置有彈片,所述方法包括
541、 將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將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 一側面固定連接的步驟可以為將所述天線熱熔在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上,或者將所述天線通過才莫內注塑工藝固定連接在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上。傳統(tǒng)的天線為通過支架固定,容易導致天線位置的不確定,本發(fā)明實施例
通過將天線固定在殼體內側,保證了天線性能的一致性。并且,天線不需要支架,節(jié)省了成本。
542、 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兩條平行滑軌,所述滑4九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垂直;
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兩條平行滑軌的步驟可以為
在所述第三側面上設置所述兩條平行滑軌的第一滑軌,在所述第四側面上設置所述兩條平行滑軌的第二滑軌。
543、 將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兩條滑軌上;
544、 所述天線在靠近所述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空腔,
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天線的空腔內;線路板和天線在空間上部分重疊,減少了無線終端的ID尺寸。
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當無線終端滑動到所述滑4九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無線終端處于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完成天線的輻射功能。
545、 在與所述殼體第一側面平行的殼體第二側面上設置開口;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穿過所述殼體第二側面的開口伸出所述殼體。
9546、 在與所述殼體第一側面垂直的所述殼體第三側面上設置開槽;
547、 在所述線路板上設置突起,所述突起穿過所述開槽伸出所述殼體。用戶通過推動突起,可自由滑動線路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上,當無線終端處于未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3各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側伸入所述天線的空腔內;當無線終端處于上電狀態(tài)時,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完成天線的輻射功能,線路板上不需要布局天線,縮小了線路板的面積,同時不影響天線的性能。
需要指出的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文中所述平行和垂直并不一定是嚴格意義的幾何概念,只是為了說明殼體的幾個側面的相對關系,為了工業(yè)設計的美觀或其它考慮,該殼體并不一定是一個嚴格的立方體,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其他形狀的變形亦應該涵蓋在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內。
以上所述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i見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無線終端,包括殼體、線路板和天線,所述線路板和所述天線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饋點,所述天線上設置有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第一側面,所述天線與所述第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內還設置有兩條平行滑軌,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上,所述滑軌與所述第一側面垂直;所述天線在靠近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有空腔,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內;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還具有與所述第一側面平行的第二側面,所述第二側面上設置有開口;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各板穿 過所述第二側面的開口伸出所述殼體。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路板遠離天線的一端設置有USB 口,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1的USB 口穿過所述第二側面的開口 伸出所述殼體與外部的USB 口相連。
4. 才艮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還具有第三側面,所述第三側面與所述第一側面垂直,所述殼體的第三側面上設置有開槽,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突起,所述突起穿過所述開槽 伸出所述殼體。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還具有與所述第三側面平行的第四側面,所述兩條平行滑軌的第一滑軌設置在所述第三側面上,所述兩條平行滑軌的第二滑軌設置在所述第四 側面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線熱熔在所述殼體的笫一側面上,或者 所述天線通過^f莫內注塑工藝固定連接在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上。
7. 根據;f又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終端為無線 網卡或者無線上網卡。
8. —種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所述無線終端包括殼體、線路板和天線, 所述線路板和所述天線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饋點,所述天線 上設置有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在所述殼體內設置兩條平行滑軌,所述滑軌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垂直; 將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兩條滑軌上;使所述天線在靠近所述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空腔,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 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天 線的空腔內;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 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在與所述殼體第一側面平行的殼體第二側面上設置開口;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迷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穿過所述殼體第二側面的 開口伸出所述殼體。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在與所述殼體第一側面垂直的所述殼體第三側面上設置開槽; 在所述線路板上設置突起,所述突起穿過所述開槽伸出所述殼體。
11.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 述天線與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固定連接的步驟為將所述天線熱熔在所述殼體的第一側面上,或者 將所述天線通過模內注塑工藝固定連接在所述殼體的第 一側面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終端以及無線終端的加工方法,為解決無線終端的線路板上給天線預留空間,增加了線路板面積的技術問題而設計。所述無線終端包括殼體、線路板和天線,所述線路板上設置有饋點,所述天線上設置有彈片,所述殼體具有第一側面,所述天線與所述第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殼體內還設置有兩條平行滑軌,所述線路板滑動設置在所述滑軌上,所述滑軌與所述第一側面垂直;所述天線在靠近線路板的一側彎曲形成有空腔,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靠近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靠近天線的一端伸入所述空腔內;當所述線路板滑動到所述滑軌的遠離所述天線的一端時,所述線路板的饋點與所述天線的彈片接觸。
文檔編號H04M1/02GK101459706SQ20081024071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23日
發(fā)明者易敏剛 申請人:深圳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