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信道配置方法和無線通信基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多載波通信中的信道配置方法和無線通信基站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無線通信、特別是移動通信中,除了語音以外,圖像或數據 等各種各樣的信息也在成為傳輸的對象。可以預測今后對更加高速的傳輸的 要求還將進一步提高,為了進行高速傳輸,人們需求能夠更有效率地利用有 限的頻率資源而實現(xiàn)高傳輸效率的無線傳輸技術。
作為可滿足這種要求的無線傳輸技術之 一 ,有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已知OFDM是利用多 個副載波并行傳輸數據的多載波傳輸技術,具有較高的頻率利用效率以及可 減輕多路徑環(huán)境下的碼元間干擾等的特征,對傳輸效率的提高很有效。
正在研究在下行線路中使用該OFDM,將發(fā)往多個無線通信移動臺裝置 (以下簡稱為移動臺)的數據在多個副載波上進行頻分復用時,進行頻率調度發(fā) 送和頻率分集發(fā)送。
在頻率調度發(fā)送中,無線通信基站裝置(以下簡稱為基站)基于各個移動 臺中的每個頻帶的接收質量,對各個移動臺自適應地分配副載波,因此能夠 獲得最大限度的多用戶分集效應,能夠非常高效率地進行通信。這種頻率調 度發(fā)送,主要是適合于移動臺低速移動時的數據通信或高速數據通信的方式。 另 一方面,在頻率調度發(fā)送中需要來自各個移動臺的接收質量信息的反饋, 所以頻率調度發(fā)送不適合于移動臺高速移動時的數據通信。另外,通常以被 稱為子幀的發(fā)送時間為單位,對每個資源塊(RB: Resource Block)進行頻率調 度,所述資源塊為匯集幾個相鄰的副載波而形成的副載波塊。用于進行這樣 的頻率調度發(fā)送的信道被稱為集中信道(Localized Channel,以下稱為Lch)。
相對于此,頻率分集發(fā)送因為將發(fā)往各個移動臺的數據分散地分配給所 有頻帶的副載波,所以能夠獲得較高的頻率分集效應。另外,頻率分集發(fā)送 因為無需來自移動臺的接收質量信息,所以是在如上所述那樣難以適用頻率調度發(fā)送的情況下很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與各個移動 臺中的接收質量無關聯(lián),因此無法獲得如頻率調度發(fā)送那樣的多用戶分集效
應。用于進行這樣的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被稱為分散信道(Distributed Channel ,以下稱為Dch)。
另外,可以考慮同時進行Lch中的頻率調度發(fā)送和Dch中的頻率分集發(fā) 送。也就是說,可以考慮在IOFDM碼元的多個副載波上將用于Lch的RB 和用于Dch的RB進行頻分復用。此時,預先使各個RB與Lch關聯(lián)對應、 以及使各個RB與Dch關聯(lián)對應,以子幀為單位控制哪個RB用作Lch或Dch。
另外,正在研究將用于Dch的RB進一步分割為多個子塊,通過組合不 同的RB的子塊而構成1個Dch。此時,使信道序號連續(xù)的多個Dch分別與 頻域上連續(xù)的多個RB關聯(lián)對應(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
非專利文獻 1: Rl-072431 "Comparison between RB畫level and Sub-carrier-level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for Shared Data Channel in E陽UTRA Downlink" 3GPP TSG RAN WG1 LTE Meeting ,Kobe, Japan, 7 11 May, 200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里,可以考慮在基站將多個Dch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分配信道序號 連續(xù)的多個Dch。由此,基站僅將連續(xù)的信道序號中開頭的信道序號和末尾 的信道序號通知給移動臺,從而移動臺能夠判斷出已分配給本臺的Dch。因 此,能夠削減用于通知D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然而,在將多個Dch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在分別配置了信道序號連續(xù) 的Dch的多個RB中,存在僅使用分配了該Dch的RB內的子塊的情況。因
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可能性。
例如,在將頻域上連續(xù)的12個RB#1至#12的各個RB分割為兩個子塊, 并使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l至#12與RB#1至#12關聯(lián)對應時,使Dch^1至#6 分別與RB#1至#6的一方的子塊關聯(lián)對應,使Dch#7至#12分別與RB#1至 #6的另一方的子塊關聯(lián)對應。同樣地,使Dch弁l至#6分別與RB#7至#12的 一方的子塊關聯(lián)對應,使Dclrf7至#12分別與RB#7至#12的另一方的子塊關 聯(lián)對應。由此,Dch#l由RB#1的子塊和RBr7的子塊構成。DcM2至^12也相同。
這里,在將Dch弁l至#6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在RB弁1至#12中僅使用 對應于Dch#l至#6的一方的子塊而未使用對應于Dch#7至#12的另 一方的子 塊,存在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可能性。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多載波通信中同時進行頻率調度發(fā)送和頻率 分集發(fā)送時,能夠防止降低用于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的通信資源的利用 效率的信道配置方法和基站。
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發(fā)明的信道配置方法為,將構成多載波信號的多個副載波分為多個資 源塊,并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同的多個分散信道配置到一個資源塊。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fā)明,在多載波通信中同時進行頻率調度發(fā)送和頻率分集發(fā)送時, 能夠防止降低用于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的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基站的結構的方框圖。 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移動臺的結構的方框圖。 圖3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Lch的配置方法。
圖4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l:二分割的情況)。
圖5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分配例(配置方法1)。
圖6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l:三分割的情況)。
圖7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塊交織器(Block Interleaver)的圖(配置方 法2)。
圖8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2:二分割的情況)。
圖9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分配例(配置方法2)。
圖IO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2:三分割的情況)。
圖11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3:二分割的情況)。
圖12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分配例(配置方法3:Dch數為2)。 圖13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分配例(配置方法3:Dch數為4)。 圖14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3:三分割的情況)。
圖15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4:二分割的情況)。
圖16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分配例(配置方法4:Dch數為4)。
圖17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4:三分割的情況)。
圖18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Dch的配置方法(配置方法4:四分割的情況)。
圖19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的Dch的配置方法(切換方法1)。 圖20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2的分配例(切換方法1)。 圖21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的塊交織器的圖。 圖22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的Dch的配置方法。 圖23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3的分配例。
圖24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的塊交織器的圖(Nrb二12的情況)。 圖25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的塊交織器的圖(Nrb二14的情況)。 圖26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的Dch的配置方法(Nrb44的情況)。 圖27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5的塊交織器輸入輸出處理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 (實施方式1 )
圖1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基站100的結構?;?00將構成作為多載波信 號的OFDM碼元的多個副載波分為多個RB,在這些多個RB中,對每個RB 4吏用Dch和Lch。另外,在同一個子幀中,對一個移動臺分配Dch或Lch中 的任一方。
在基站100中,包括其數目相當于基站100能夠進行通信的移動臺(MS) 數n的以下單元編碼和調制單元101-1至101-n,分別由用于Dch數據的編
6碼單元11和調制單元12構成;編碼和調制單元102-1至102-n,分別由用于 Lch數據的編碼單元21和調制單元22構成;以及解調和解碼單元115-1至 115-n,分別由解調單元31和解碼單元32構成。
在編碼和調制單元101-1至101-n中,編碼單元11對每個移動臺#1至弁n 的Dch數據#1至#11進行特播碼等的編碼處理,調制單元12對編碼后的Dch 數據進行調制處理而生成Dch數據碼元。
在編碼和調制單元102-1至102-n中,編碼單元21對每個移動臺#1至弁n 的Lch數據#1至#11進行特播碼等的編碼處理,調制單元22對編碼后的Lch 數據進行調制處理而生成Lch數據碼元。此時的編碼率和調制方式依從于從 自適應控制單元116輸入的MCS(Moduation and Coding Scheme,調制編碼方 案)信息。
分配單元103根據自適應控制單元116的控制,將Dch數據碼元和Lch 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OFDM碼元的各個副載波,并輸出到復用單元104。此 時,分配單元103對每個RB分別匯總地分配Dch數據碼元和Lch lt據碼元。 另外,分配單元103在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多個Dch時,使用信 道序號連續(xù)的Dch。也就是說,分配單元103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同的多個 Dch分配給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另外,各個RB與Dch和Lch的配 置位置預先關聯(lián)對應。也就是說,分配單元103預先保持Dch和Lch與RB 關聯(lián)對應的配置圖案,根據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和Lch數據碼元分配 給各個RB。將在后面敘述本實施方式中的Dch的配置方法的細節(jié)。另外, 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將哪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 分配給哪個RB的信息)和L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將哪個移動臺的Lch 數據碼元分配給了哪個RB的信息)輸出到控制信息生成單元105。例如,在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中,僅包含連續(xù)的信道序號中開頭的信道序號和末 尾的信道序號。
控制信息生成單元105生成由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Lch數據碼元 的分配信息以及從自適應控制單元116輸入的MCS信息構成的控制信息,并 將其輸出到編碼單元106。
編碼單元106對控制信息進行編碼處理,調制單元107對編碼后的控制 信息進行調制處理,并將其輸出到復用單元104。
復用單元104將控制信息與從分配單元103輸入的各個數據碼元進行復用,并將其輸出到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專立葉逆變換) 單元108。另外,例如對每個子幀進行控制信息的復用。另外,在本實施方 式中,控制信息的復用可以使用時分復用或頻分復用中的^f壬一方。
IFFT單元108對構成分配了控制信息和數據碼元的多個RB的多個副載 波進行IFFT,生成多載波信號即OFDM碼元。
CP(Cyclic Prefix,循環(huán)前綴)附加單元109將與OFDM碼元的末尾部分 相同的信號作為CP而附加到OFDM碼元的開頭。
無線發(fā)送單元110對附加CP后的OFDM碼元進行D/A變換、放大和上 變頻等發(fā)送處理,并從天線lll發(fā)送到各個移動臺。
另一方面,無線^接收單元112通過天線111 4妻收/人最大為n個移動臺同 時發(fā)送的n個OFDM碼元,并對這些OFDM碼元進行下變頻、A/D變換等 接收處理。
CP除去單元113 乂九接收處理后的OFDM碼元中除去CP。 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葉變換)單元114對除去CP后的 OFDM碼元進行FFT,獲得在頻域中進行了復用的每個移動臺的信號。這里, 各個移動臺使用相互不同的副載波或相互不同的RB來發(fā)送信號,每個移動 臺的信號分別包括從各個移動臺報告的每個RB的接收質量信息。另外,在 各個移動臺中,能夠通過接收SNR、接收SIR、接收SINR、接收CINR、接 收功率、干擾功率、誤碼率、吞吐量、以及可達成規(guī)定差錯率的MCS等來測 量每個RB的接收質量。另外,接收質量信息有時被表示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質量標識符)或CSI(Cham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狀 態(tài)信息)等。
在解調和解碼單元115-1至115-n中,解調單元31對FFT后的信號進行 解調處理,解碼單元32對解調后的信號進行解碼處理。由此獲得接收數據。 在接收數據中,接收質量信息被輸入到自適應控制單元116。
自適應控制單元116基于從各個移動臺報告的每個RB的接收質量信息, 對Lch數據進行自適應控制。也就是說,自適應控制單元116基于每個RB 的接收質量信息,對編碼和調制單元102-1至102-n,每個RB地選擇能夠滿 足所需差錯率的MCS,并輸出MCS信息。另外,自適應控制單元116利用 Max SIR法或正比公平(Proportional Faimess)法等調度算法,對分配單元103配給哪個RB。另外,自適應控制單元116將每個RB的MCS信息輸出到控 制信息生成單元105。
接著,圖2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移動臺200的結構。移動臺200 /人基站 IOO(圖l)接收多載波信號,所述多載波信號是由分為多個RB的多個副載波 構成的OFDM碼元。另外,在多個RB中,對每個RB使用Dch或Lch。另 外,在同一個子幀中,對移動臺200分配Dch或Lch中的任一方。
在移動臺200中,無線接收單元202通過天線201接收/人基站100發(fā)送 的OFDM碼元,對OFDM碼元進行下變頻、A/D變換等接收處理。
CP除去單元203從接收處理后的OFDM碼元中除去CP。
FFT單元204對除去CP后的OFDM碼元進行FFT,獲得復用了控制信 息和數據碼元的接收信號。
分離單元205將FFT后的接收信號分離為控制信號和數據碼元。然后, 分離單元205將控制信號輸出到解調和解碼單元206,將數據碼元輸出到解 映射單元207。
在解調和解碼單元206中,解調單元41對控制信號進行解調處理,解碼 單元42對解調后的信號進行解碼處理。這里,控制信息包含Dch數據碼元的 分配信息、L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以及MCS信息。然后,解調和解碼單 元206將控制信息中的、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以及Lch數據碼元的分配 信息輸出到解映射單元207。
解映射單元207基于從解調和解碼單元206輸入的分配信息,從分配了 分離單元205輸入的數據碼元的多個RB中,提取已分配給了本臺的數據碼 元。另外,與基站IOO(圖l)相同,各個RB與Dch和Lch的配置位置預先關 聯(lián)對應。也就是說,解映射單元207預先保持與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相 同的配置圖案,根據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Dch數據碼元和Lch數據 碼元。另外,如上所述,在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圖l)中,對一個移動臺 的Dch數據碼元使用多個Dch時,使用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另外,在來自 基站100的控制信息所包含的分配信息中,僅表示連續(xù)的信道序號中開頭的 信道序號和末尾的信道序號。因此,解映射單元207基于分配信息所示的開 頭的信道序號和末尾的信道序號,確定分配給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 Dch。然后,解映射單元207提取與所確定的Dch的信道序號關聯(lián)對應的RB, 將對提取出的RB所分配的數據碼元輸出到解調和解碼單元208。在解調和解碼單元208中,解調單元51對從解映射單元207專敘入的數據 碼元進行解調處理,解碼單元52對解調后的信號進行解碼處理。由此獲得接 收數據。
另 一方面,在編碼和調制單元209中,編碼單元61對發(fā)送數據進行特播
元。這里,移動臺200使用與其他的移動臺相互不同的副載波或相互不同的 RB來將發(fā)送數據進行發(fā)送,在發(fā)送數據中包含每個RB的接收質量信息。
IFFT單元210對多個副載波進4亍IFFT,生成多載波信號即OFDM碼元, 所述多個副載波構成分配了AU扁碼和調制單元209輸入的^t據碼元的多個 RB。
CP附加單元211將與OFDM碼元的末尾部分相同的信號作為CP而附加 到OFDM碼元的開頭。
無線發(fā)送單元212對附加CP后的OFDM碼元進行D/A變換、放大和上 變頻等發(fā)送處理,并從天線201發(fā)送到基站IOO(圖1)。
接著,說明本實施方式的Dch的信道的配置方法。在以下的說明中,如 圖3所示,舉例說明采用了構成IOFDM碼元的多個副載波被均等地分割為 RB#1至#12的12個RB的結構的情況。另外,由各個RB構成Lch弁l至#12 或Dch#l至#12,通過自適應控制單元116控制各個移動臺使用的信道。另夕卜, 圖3所示的各個RB中的Lch的結構以及以下所示的各個RB中的Dch的結 構在分配單元103中已被預先關聯(lián)對應。
這里,以RB為單位對Lch進行了頻率調度,所以在用于Lch的各個RB 中,分別包含僅對一個移動臺的Lch數據碼元。也就是說,由1個RB構成 對一個移動臺的一個Lch。因此,如圖3所示,通過RB#1至#12分別配置 Lch#l至#12。也就是說,各個Lch的分配單位為"lRBxl子幀"。
另一方面,對Dch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所以在用于Dch的RB中分別包 含多個Dch數據碼元。這里,用于Dch的各個RB被時分為兩個子塊,對各 個子塊分別配置不同的Dch。也就是說,在1RB中,多個不同的Dch被時分 復用。另外,由不同的兩個RB的子塊構成1個Dch。也就是說,各個Dch 的分配單位為"(1RB x 1/2子幀)x 2",與各個Lch的分配單位相同。
<配置方法l(圖4)>
在本配置方法中,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1RB。首先,表示Dch的信道序號與配置了該Dch的RB的RB序號之間的關 系式。
在每1RB的子塊分割^:為Nd時,通過下式(l)給出配置了信道序號連續(xù) 的DcM(Nd. (k-l)十l), Dch#(Nd, (k-l)+2),…,Dch#(Nd. k)的、RB的RB
序號j。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
其中,k=l, 2,…,floor(Nrb/Nd)。另夕卜,運算子floor(x)表示不超過x 的最大的整數。另外,Nrb為RB數。這里,floor(Nrb/Nd)為配置了同一Dch 的RB間隔。
也就是說,配置到同一 RB并且信道序號連續(xù)的Nd個Dch#(Nd-(k-l)+l), DcM(Nd' (k-l)+2),…,DcM(Nd' k),被分散配置到頻域上隔開 了 floor(Nrb/Nd)RB的間隔的Nd個RB#(j)。
這里,Nrb=12、 Nd=2,所以上式<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
由此,信道序號連續(xù)的兩個Dch弁(2k-1)和Dch#(2k),被分散配置到頻域上隔 開了 6(=12/2)RB的間隔的RB弁(k)和RB弁(k+6)的2RB。
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Dch#l和#2被配置到RB#1(RB#7), Dch#3和 #4被配置到RB#2(RB#8), Dch#5和#6被配置到RB#3(RB#9), Dch#7和#8 #皮配置到RB#4(RB#10), Dch約和#10被配置到RB#5(RB#11), Dch#ll和#12 浮皮配置到RB#6(RB#12)。
接著,圖5表示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Dch#l至糾的 連續(xù)的四個Dch時的、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圖l)中的分配例。這里,分 配單元103保持圖4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4所示的配置圖案,將 Dch lt據碼元分配給RB。
如圖5所示,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Dch#l的RB#1 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Dch#2的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 Dch#3的RB#2的子塊和RB#8的子塊;以及構成Dch#4的RB#2的子塊和 RB#8的子塊。也就是說,如圖5所示,D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RB弁l、 #2、 #7和#8。
另外,如圖5所示,分配單元103將L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3至#6和 RB#9至#12,所述RB#3至#6和RB#9至#12為分配了 Dch數據碼元的RB 以外的剩余的RB。也就是說,對Lch數據碼元使用圖3所示的Lch#3至#6和Lch#9至#12。
接著,說明在將使用了 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的Dch數據碼元 分配給了移動臺200時的、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圖2)中的提取例。 這里,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207保持圖4所示的Dch的配置圖 案,根據圖4所示的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Dch數據碼元。另外,從 基站100通知給移動臺200的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開頭的信道序 號即Dch#l 、以及末尾的信道序號即Dch#4。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所示的Dch的信道序號為Dch#l和Dch#4,所 以解映射單元207確定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為Dch#l至#4 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然后,如圖5所示,解映射單元207利用與分配單元103 相同的圖案來^l是取由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的Dch#l;由RB#1 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的Dch#2;由RB#2的子塊和RB#8的子塊構成的 Dch#3;以及由RB#2的子塊和RB糾的子塊構成的Dch#4。也就是說,如圖 5所示,解映射單元207提取已分配給了 RB#1、 #2、弁7和弁8的Dch數據碼 元作為發(fā)往本臺的數據碼元。
這樣,在本配置方法中,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被配置到1個RB,所以 在一個移動臺使用多個Dch時,在使用了 1個RB的所有子塊后使用其他的 RB。由此,能夠在構成1RB的多個子塊中,對一部分的子塊分配數據碼元, 另一方面,將其他的不被使用的子塊抑制到最小限度。因此,根據本配置方 法,在同時進行Lch中的頻率調度發(fā)送和Dch中的頻率分集發(fā)送時,能夠防 止降低用于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的資源利用效率。另外,根據本配置方 法,能夠防止降低用于Dch的RB的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所以可用于Lch 的RB的數增加,能夠對更多的頻帶進行頻率調度。
另外,根據本配置方法,在一個移動臺使用多個Dch時,信道序號連續(xù) 的多個Dch被配置到頻域上連續(xù)的RB。因此,能夠用于Lch的RB即Dch 使用的RB以外的剩余的RB也在頻域上連續(xù)。例如,在傳播路徑的頻率選4奪 性較緩慢時或各個RB的帶寬較窄時,RB的帶寬窄于頻率選擇性衰落的相關 帶寬。此時,在線路質量較高的頻帶中,線路質量良好的RB連續(xù)。因此, 在RB的帶寬窄于頻率選擇性衰落的相關帶寬時,通過利用本配置方法,能 夠將頻域上連續(xù)的RB用于Lch,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頻率調度效應。
另外,根據本配置方法,能夠分配信道序號連續(xù)的多個Lch。因此,在基站將多個Lch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基站僅將連續(xù)的信道序號中開頭的信
道序號和末尾的信道序號通知給移動臺即可。因此,與通知Dch的分配結果 的情況相同,能夠削減用于通知L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本配置方法中,說明了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兩個的情況, 但1RB的分割數并不限于兩個,也可以將1RB分割為3個以上。例如,圖6 表示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3個的情況下的配置方法。如圖6所示,1RB 中配置了連續(xù)的三個Dch,所以能夠獲得與本配置方法相同的效果。另外, 如圖6所示,1Dch分散在3RB中而#1構成,所以與分割為兩個的情況相比, 能夠提高分集效應。
<配置方法2(圖8)〉
在本配置方法中,與配置方法1的相同之處在于,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 同的多個Dch配置到1個RB,但與配置方法1的不同之處在于,將所述多 個Dch中最小序號或最大序號的Dch和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在頻域上 與上述1個RB分散配置了的RB。
在本配置方法中,與配置方法l(圖4)相同,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被配置 到同一RB。也就是說,圖8所示的Dch#l至#12中,(Dch#l, #2)、 (DcM3, #4)、 (DcM5, #6)、 (Dch#7, #8)、 (Dch#9,弁10)以及(Dch存l 1 , #12)是分別由 同一 RB構成的Dch的組合。
另外,將上述多個組合中,包含有一方的組合所包含的Dch中的最小序 號或最大序號的Dch和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的組合,配置到在頻域上分散了 的RB。也就是說,分別包含了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2和Dch#3的(Dch弁l, #2)及(0化#3, 4)被配置到分散的不同的RB,分別包含了信道序號連續(xù)的 Dch糾和DcM5的(DcM3,弁4)及(DcM5, #6)被配置到分散的不同的RB,分 別包含了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6和Dch#7的(DchW,弁6)及(Dch弁7, #8)#皮配 置到分散的不同的RB,分別包含了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M8和Dch糾的 (Dch#7,弁8)及(Dch弁9, #10)被配置到分散的不同的RB,分別包含了信道序 號連續(xù)的DcM10和Dch弁11的(Dch弁9, # 10)及(Dclrf 11, #12)被配置到分散的 不同的RB。
這里,與配置方法l相同,表示Dch的信道序號與配置了該Dch的RB 的RB序號之間的關系式。
通過下式(2)給出配置了組合k所包含的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Nd-(k誦l)+l), Dch#(Nd' (k-l)+2),…,Dch弁(Nd' k)的、RB的RB序號j。
其中,通過二行x(floor(Nrb/Nd)/2)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q(k)。另外,假 設了塊交織器的行數為2,但也可以為floor(Nrb/Nd)以下的任意的正整數。由 此,能夠將組合k以及包含有組合k所包含的Dch中最小序號或最大序號的 Dch和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的組合(組合K-l或組合K+l),配置到分散的不 同的RB序號的RB。
這里,Nrb=12、 Nd=2,所以上式(2)為j=q(k)+6- p (p=0, 1)。另外,如 圖7所示,通過二行x三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q(k)。也就是說,如圖7所示, 相對于k=l, 2, 3, 4, 5, 6,能夠獲得q(k)-l, 4, 2, 5, 3, 6。因此,信 道序號連續(xù)的兩個Dch弁(2k-1)和Dch#(2k),被分散配置到頻域上隔開了 6(=12/2)RB的間隔的RB弁(q(k))和RB辨q(k)+6)的2RB。
具體而言,例如,如圖8所示,Dch#l和#2被配置到RB#1(RB#7), Dch#5 和#6被配置到RB#2(RB#8), Dch#9和#10被配置到RB#3(RB#9), Dch#3和 #4被配置到RB#4(RB#10), Dch#7和#8被配置到RB#5(RB#11), Dch#ll和 #12被配置到RB#6(RB#12)。
接著,與配置方法l相同,圖9表示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 用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時的、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圖l)中的 分配例。這里,分配單元103保持圖8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8所 示的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
如圖9所示,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Dch#l的RB#1 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Dch弁2的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 Dch#3的RB#4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以及構成Dch#4的RB#4的子塊和 RB弁10的子塊。也就是說,如圖9所示,D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RB弁l、 #4、 #7和#10。
另外,如圖9所示,分配單元103將L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弁2、 #3、 #5、 #6、 #8、 #9、 #11和#12,所述RB弁2、 #3、 #5、 #6、 #8、 #9、 #11和#12 為除了分配了 Dch數據碼元的RB以外的剩余的RB。也就是說,對Lch數據 碼元使用圖3所示的Lch#2、 #3、 #5、 #6、 #8、 #9、 #11和#12。
接著,與配置方法1相同,說明在將使用了 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 Dch的Dch數據碼元分配給移動臺200時的、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圖
…(2)2)中的提取例。這里,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207保持圖8所示 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8所示的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Dch數據 碼元。另外,與配置方法l相同,從基站IOO通知給移動臺200的Dch數據 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開頭的信道序號即Dch#l、以及末尾的信道序號即 DcM4。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所示的Dch的信道序號為Dch#l和Dch#4,所 以解映射單元207確定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為Dch#l至#4 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然后,如圖9所示,解映射單元207利用與分配單元103 相同的圖案來提取由RB弁1的子塊和RB弁7的子塊構成的Dch弁l;由RB#1 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的DcM2;由RB#4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構成 的Dch#3;以及由RB#4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構成的Dch#4。也就是說, 如圖9所示,解映射單元207提取已分配給了 RB#1、 #4、 #7和#10的Dch 數據碼元作為發(fā)往本臺的數據碼元。
在本配置方法中,與配置方法l相同,D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四個RB, L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八個RB。但是,在本配置方法中,如圖9所示,Dch 數據碼元被每隔3RB分散分配給朋#1、 RB#4、 RB弁7和RB弁10,所以與配 置方法1(圖5)相比,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另外,通過將Dch數據碼元分 配給分散的RB,如圖9所示,Lch數據碼元也被分散,從而能夠使用遍及更 寬的頻帶的RB進行頻率調度。
這樣,在本配置方法中,在配置了信道序號連續(xù)的多個不同的Dch的、 在頻域上與1個RB分散配置的RB上,配置上述多個不同的Dch中最小序 號或最大序號的Dch以及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因此,即使在對一個移動臺 的數據碼元使用多個Dch時,也能夠防止各個RB的子塊的一部分不被使用, 同時將數據碼元分散分配給較寬的頻帶。因此,根據本配置方法,能夠獲得 與配置方法l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另外,根據本配置 方法,用于Dch的RB被分散,所以能夠使用于Dch的RB以外的剩余的RB、 即用作Lch的RB也被分散。由此,根據本配置方法,能夠提高頻率調度效 應。
另外,在本配置方法中,說明了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兩個的情況, 但1RB的分割數并不限于兩個,也可以將1RB分割為3個以上。例如,圖 IO表示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3個的情況下的配置方法。如圖10所示,包含連續(xù)的Dch的不同的RB被分散在頻域上,所以能夠獲得與本配置方法
相同的效果。另外,如圖10所示,1Dch分散在3RB中而被構成,所以與分 割為兩個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分集效應。 <配置方法3(圖11)>
在本配置方法中,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不同的RB,并且將規(guī) 定數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配置到1RB。
以下,具體說明。這里,假設》見定數為2。也就是說,假設同一 RB內 所包含的相互不同的Dch的信道序號的差在2以內。
首先,表示Dch的信道序號與配置了該Dch的RB的RB序號之間的關 系式。
通過與配置方法2相同的式(2)給出配置了組合k所包含的相互不同的 Dch的RB的RB序號j。但是,在配置方法2中,組合k所包含的Dch的信 道序號連續(xù),相對于此,在本配置方法中,組合k所包含的Dch的信道序號 相隔了規(guī)定數。另外,對于信道序號越小的Dch的組合,將越小的值附加給 組合序號k。
這里,Nrb=12、 Nd=2,所以與配置方法2相同,j=q(k)+6' p(p=0, 1)。 其中,k=l, 2,…,6。另外,與配置方法2相同,通過如圖7所示的二行x 三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q(k)。因此,組合k所包含的Dch被分散配置到頻域 上隔開了 6(=12/2)RB的間隔的RB弁(q(k))和RB弁(q(k)+6)的2RB。但是,規(guī)定 數為2,所以組合1(K4)為(DcM1, #3),組合2(k二2)為(Dd^2, #4)。組合3 至6也同樣。
因此,如圖ll所示,Dch#l和#3被配置到RB#1(RB#7), Dch#5和#7被 配置到RB#2(RB#8), Dch#9和#11被配置到RB#3(RB#9), Dch#2和#4被配 置到RB#4(RB#10), Dch#6和弁8被配置到RB#5(RB#11), Dch#10和#12被配 置到RB#6(RB#12)。
接著,圖12表示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Dch#l和#2的連 續(xù)的兩個Dch時、即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的Dch的數較少時的、 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圖l)中的分配方法。這里,分配單元103保持圖11 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11所示的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分配 給RB。
如圖12所示,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Dch#l的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以及構成Dch#2的RB#4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 也就是說,如圖12所示,D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在頻域上分散了的RB#1、 #4、 #7和#10。
接著,說明在將使用了 Dch#l和#2的連續(xù)的兩個Dch的Dch數據碼元 分配給了移動臺200時的、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圖2)中的提取例。 這里,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207保持圖ll所示的Dch的配置圖 案,根據圖ll所示的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Dch數據碼元。另外,從 基站100通知給移動臺200的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開頭的信道序 號即Dch# 1 、以及末尾的信道序號即Dch#2 。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所示的Dch的信道序號為Dch#l和Dch#2,所 以解映射單元207確定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為Dch#l和#2 的連續(xù)的兩個Dch。然后,與分配單元103相同,如圖12所示,解映射單元 207提取由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的Dch#l、以及由RB#4的子塊 和RB#10的子塊構成的Dch#2。也就是說,如圖12所示,解映射單元207 提取已分配給了在頻域上分散了的RB#1、 #4、 #7和#10的Dch數據碼元作 為發(fā)往本臺的數據碼元。
這樣,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的Dch的數較少時、即被分配 的RB較少時,對于整個頻帶的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的影響較少。因此, 雖然RB內被分配的子塊以外的子塊有可能沒有被使用,但能夠優(yōu)先地獲得 頻率分集效應。
另一方面,圖13表示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Dch#l至#4 的連續(xù)的四個Dch時、即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吏用的Dch的數較多 時的、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圖l)中的分配例。這里,分配單元103保持 圖11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ll所示的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 分配給RB。
如圖13所示,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DchW的RB#1 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Dch#2的RB#4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構成 Dch#3的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以及構成Dch#4的RB#4的子塊和 RB弁10的子塊。也就是說,如圖13所示,與圖12相同,Dch數據碼元被分 配給在頻域上分散的RB#1、 #4、 #7和#10。另外,在圖13中,Dch數據碼 元尋皮分配給RBM、 #4、 #7和#10的所有子塊。接著,說明在將使用了 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的Dch數據碼元 分配給了移動臺200時的、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圖2)中的提取例。 這里,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207保持圖ll所示的Dch的配置圖 案,根據圖11所示的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Dch數據碼元。另外,從 基站100通知給移動臺200的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開頭的信道序 號即Dch弁l、以及末尾的信道序號即Dch#4。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所示的Dch的信道序號為Dch#l和Dch#4,所 以解映射單元207確定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為Dch#l至#4 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然后,如圖13所示,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 207提取由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的Dch#l;由RB#4的子塊和 RB#10的子塊構成的Dch#2;由RB#1的子塊和RB#7的子塊構成的Dch#3; 以及由RB#4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構成的Dch#4。也就是說,如圖13所示, 解映射單元207提取已分配給了 RB#1、 #4、 #7和#10的所有子塊的Dch數 據碼元作為發(fā)往本臺的數據碼元。
這樣,即使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的Dch的數較多時、即 被分配的RB較多時,也能夠獲得頻率分集效應,同時使用RB內的所有子塊。
這樣,在本配置方法中,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不同的RB,將 規(guī)定數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配置到1RB。由此,在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 碼元所使用的Dch的數較少時,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另外,即使在一個 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的數較多時,也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 而不使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
另外,在本配置方法中,說明了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兩個的情況, 但1RB的分割數并不限于兩個,也可以將1RB分割為3個以上。例如,圖 14表示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3個的情況下的配置方法。如圖14所示, 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被配置到不同的RB,規(guī)定數2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 被配置到1RB,所以能夠獲得與本配置方法相同的效果。另外,如圖14所示, lDch分散在3RB中而被構成,所以與分割為兩個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分 集效應。
<配置方法4(圖15)〉
在本配置方法中,與配置方法1的相同之處在于,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 同的多個Dch配置到1個RB,但與配置方法1的不同之處在于,配置了相
18同的Dch的RB從頻帶的兩端開始依序被分配。
在本配置方法中,與配置方法l(圖4)相同,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被配置 到同一RB。也就是說,圖15所示的Dch#l至#12中,(Dch弁l, #2)、 (Dch弁3, #4)、 (Dch#5, #6)、 (DC, #8)、 (Dc跳弁10)以及(Dch弁11, #12)是分別由 同一 RB構成的Dch的組合。
另外,從頻帶的兩端開始依序分配配置了上述組合的Dch的兩個RB。 也就是說,如圖15所示,(Dch#l, #2)被配置到RB#1和RB#12, (Dch#3, #4)被配置到RB#2和RB#11。同樣地,(Dch#5,弁6)被配置到RB#3和RB#10, (Dch#7, #8)被配置到RB#4和RB#9, (Dch#9, #10)被配置到RB#5和RB#8, (Dch#l 1 , #12)被配置到RB#6和RB#7。
接著,與配置方法l相同,圖16表示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 使用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時的、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中的分配 例。這里,分配單元103保持圖15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15所示 的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
如圖16所示,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DcMl的RB#1 的子塊和RB#12的子塊;構成Dch#2的RB#1的子塊和RB#12的子塊;構成 Dch#3的RB#2的子塊和RB#11的子塊;以及構成Dch#4的RB#2的子塊和 RB弁11的子塊。也就是說,如圖16所示,Dch數據碼元纟皮分配給RB弁l、 #2、 #11和#12。
另夕卜,如圖16所示,分配單元103將L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弁3、 #4、 #5、 #6、 #7、 #8、 #9和#10,所述RB//3、 #4、 #5、 #6、 #7、 #8、 #9和#10為 分配了 Dch數據碼元的RB以外的剩余的RB。也就是說,對Lch數據碼元使 用圖3所示的Lch弁3、弁4、 #5、 #6、 #7、 #8、 #9和#10。
接著,與配置方法1相同,說明在將使用了 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 Dch的Dch數據碼元分配給了移動臺200時的、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 207(圖2)中的提取例。這里,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207保持圖 15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15所示的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 Dch數據碼元。另外,與配置方法l相同,從基站100通知給移動臺200的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開頭的信道序號即Dch#l、以及末尾的信道 序號即Dch#4。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所示的Dch的信道序號為Dch#l和Dch#4,所以解映射單元207確定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為Dch#l至#4 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然后,如圖16所示,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 207提取由RB#1的子塊和RB#12的子塊構成的Dch#l;由RB#1的子塊和 RB#12的子塊構成的Dch#2;由RB#2的子塊和RB^1的子塊構成的Dch#3; 以及由RB#2的子塊和RB#11的子塊構成的Dch#4。也就是說,如圖16所示, 解映射單元207提取已分配給了 RB#1、 #2、 #11和#12的Dch數據碼元作為 發(fā)往本臺的數據碼元。
在本配置方法中,與配置方法1和配置方法2相同,Dch^t據碼元^皮分 配給四個RB, L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八個RB。但是,在本配置方法中,如 圖16所示,D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頻帶的兩端的RB。與配置方法1(圖5)和 配置方法2(圖9)相比,分配了 Dch翁:據碼元的RB的間隔較寬,所以能夠提 高頻率分集效應。另外,通過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頻帶的兩端的RB,如 圖16所示,Lch數據碼元也被分散,從而能夠使用遍及更寬的頻帶的RB進 行頻率調度。
另夕卜,根據本配置方法,能夠用于Lch的RB、即已由Dch使用了的RB 以外的剩余的RB全部在頻域上連續(xù)。例如,在傳播路徑的頻率選擇性較緩 慢時或各個RB的帶寬較窄時,RB的帶寬窄于頻率選擇性衰落的相關帶寬。 此時,在線路質量較高的頻帶中,線路質量良好的RB連續(xù)。因此,在RB的 帶寬窄于頻率選擇性衰落的相關帶寬時,通過利用本配置方法,能夠將頻域 上連續(xù)的RB用于Lch,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頻率調度效應。
另外,根據本配置方法,能夠分配信道序號連續(xù)的多個Lch。因此,在 基站將多個Lch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基站僅將連續(xù)的信道序號中開頭的信 道序號和末尾的信道序號通知給移動臺即可。在本配置方法中,能夠用于Lch 的RB全部在頻域上連續(xù),所以即^f吏在將所有的Lch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 也能夠利用上述通知方法。因此,與通知Dch的分配結果的情況相同,能夠 削減用于通知L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本配置方法中,說明了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兩個的情況, 但1RB的分割數并不限于兩個,也可以將1RB分割為3個以上。例如,圖 17表示在使用Dch時將1RB分割為3個的情況下的配置方法,圖18表示分 割為四個的情況下的配置方法。如圖17和圖18所示,包含連續(xù)的Dch的不 同的RB從頻帶的兩端開始被優(yōu)先地配置,所以能夠獲得與本配置方法相同的效果。另外,如圖17和圖18所示,1Dch分別分散在3RB和4RB中而被 構成,所以與分割為兩個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分集效果。 以上,說明了本實施方式的配置方法1至4。
這樣,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同時進行Lch中的頻率調度發(fā)送和Dch中的 頻率分集發(fā)送時,能夠防止降低用于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的通信資源的 利用效率。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防止降低用于Dch的RB的利用效 率,所以可用于Lch的RB的數增加,能夠對更多的頻帶進行頻率調度。 (實施方式2)
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根據通信環(huán)境而切換使用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 1和配置方法2的情況。
如上所述,與配置方法2相比,配置方法1能夠確保較多的可用于Lch 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另一方面,配置方法2的頻率分集效應大于配置方法1 的頻率分集效應。
具體而言,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 個Dch時,在配置方法l(圖5)中,能夠將在頻域上連續(xù)的4RB即RB#3至#6 和RB約至#12用于Lch,另 一方面,Dch數據碼元^皮分配給在頻域上連續(xù)的 2RB即RB#1和#2以及RB#7和#8。相對于此,在配置方法2(圖9)中,僅能 夠將在頻域上連續(xù)的2RB即RB#2和#3、 RB#5和#6、 RB#8和約以及RB#11 和#12用于Lch,另 一方面,將Dch數據碼元每隔3RB分散分配給RB#1 、 #4、 #7和#10。
這樣,在配置方法1和配置方法2中,頻率分集效應與可用于Lch的頻 域上連續(xù)的RB數之間的關系為折衷選擇(trade off)關系。
因此,本實施方式的分配單元103(圖1)#4居通信環(huán)境,切換實施方式1 的配置方法1和配置方法2,將Dch數據碼元和Lch數據碼元分別分配給RB。
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分配單元103中的切換方法1至3。
<切纟灸方法1>
在本切換方法中,根據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切換配置方法。在以下 的說明中,將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表示為Nd。
Nd越多,同一Dch被配置到越多的不同的RB。例如,在配置方法1中, 在Nd=2時,如圖4所示,同一 Dch被分散配置到不同的2RB,相對于此, 在Nd=4時,如圖19所示,同一 Dch被分散配置到不同的4RB。這樣,Nd越多,同一 Dch被分散配置到越多的不同的RB,所以頻率分集效應越大。換言之,Nd越少,頻率分集效應越小。
另 一方面,Nd越少,配置了同一 Dch的不同的RB之間的頻率間隔越大。例如,在配置方法l中,在Nd-2時,如圖4所示,構成同一Dch的子塊的頻率間隔為6RB,相對于此,在Nd=4時,構成同一 Dch的子塊的頻率間隔為3RB。這樣,Nd越少,構成同一 Dch的子塊的頻率間隔越大,所以能夠確保相當于該頻率間隔的、頻域上連續(xù)的越多的RB用于Lch。換言之,Nd越多,可用于Lch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數越少。
因此,在Nd較多時、即可用于Lch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數較少時,分配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1配置Dch,而在Nd4交少時、即頻率分集效應4交小時,分配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2來配置Dch。具體而言,分配單元103比較Nd與預先設定的閾值,從而切換配置方法。也就是說,在Nd為閾值以上時,分配單元103切換到配置方法1,而在Nd小于閾值時,分配單元103切換到配置方法2。
接著,圖20表示在與實施方式1同樣地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時的分配例。這里,說明預先設定的閾值為3,Nd=4的情況(分割數較多的情況)以及Nd二2的情況(分割數較少的情況)。另外,Nd=2的情況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2 (圖9)相同,所以省略其說明。
在Nd=4時,如圖20所示,分配單元103根據配置方法l(圖19),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Dclrfl的RB#1的子塊、RB弁4的子塊、RB#7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構成Dch#2的RB#1的子塊、RB#4的子塊、RB#7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構成Dch#3的RB#1的子塊、RB#4的子塊、RB#7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以及構成Dch#4的RB#1的子塊、RB#4的子塊、RB#7的子塊和RB#10的子塊。也就是說,如圖20所示,Dch凄t據碼元被分配給RB#1 、糾、#7和#10。
另外,如圖20所示,分配單元103將L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弁2、 #3、#5、 #6、 #8、 #9、 #11和#12,所述RB弁2、 #3、 #5、 #6、 #8、 #9、 #11和#12為分配了 Dch數據碼元的RB以外的剩余的RB。也就是說,圖3所示的Lch#2 、#3、 #5、 #6、 #8、 #9、 #11和#12被用作Lch數據碼元。
這樣,在本切換方法中,無論Nd二4(圖20)還是Nd-2(圖9), Dch數據碼元都被分配給RB#1 、 RB#4、 RB#7和RB#10, Lch數據碼元都纟皮分配給RB#2、#3、 #5、 #6、 #8、 #9、 #11和#12。
夠通過利用配置方法1,獲得頻口率分集效應:同^最大限度地確??捎糜贚ch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另一方面,在Nd較小時(頻率分集效應較小時),能夠通過利用配置方法2,確保可用于Lch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同時提高頻率分集效應。
這樣,根據本切換方法,在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較多時,切換到能夠優(yōu)先地獲得可用于Lch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的配置方法,另一方面,在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較少時,切換到能夠優(yōu)先地獲得頻率分集效應的配置方法。由此,無論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是多還是少,都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和頻率調度效應雙方。另外,根據本切換方法,在頻率調度發(fā)送中使用的Lch確保頻域上連續(xù)的RB,所以能夠削減用于通知L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本切換方法中,移動臺的數或Dch的數越多,可以使用越大的Nd。由此,移動臺的數或相互不同的多個Dch的數越多時,同一Dch被分散配置到越多的不同的RB,所以能夠進一步提高lDch的頻率分集效應。另一方面,在移動臺的數或相互不同的多個Dch的數越少時,每IRB的相互不同的多個Dch的數越少,所以能夠防止每1RB的一部分子塊不被使用,并防止降低通信資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在Nd二4時,若相互不同的多個Dch的數小于4個,則在irb的一部分子塊不被使用。但是,通過使Nd小于4,提高使用irb所包含的多個子塊的全部子塊的可能性,從而能夠防止降低通信資源使用效率。
<切換方法2>
在本切換方法中,根據傳播路徑的狀態(tài)、例如傳播路徑的頻率選擇性,切換配置方法。
在頻率選擇性較緩慢時,線路質量較高的RB容易在頻域上連續(xù),所以適于頻率調度發(fā)送。另一方面,在頻率選擇性較急劇時,線路質量較高的rb容易分散在頻域上,所以適于頻率分集發(fā)送。
因此,在頻率選擇性較緩慢時,利用配置方法1來配置Dch,而在頻率選擇性較急劇時,分配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2來配置Dch。
在頻率選擇性較緩慢時(線路質量較高的rb在頻域上連續(xù)時),通過利用
23配置方法1,能夠將頻域上連續(xù)的RB用于Lch,從而能夠提高頻率調度效應。
另外,由頻域上連續(xù)的RB確保了 Lch,所以能夠削減用于通知L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另一方面,在頻率選擇性較急劇時(線路質量較高的RB分散在頻域上時),通過利用配置方法2,在頻域上分散配置Lch,從而能夠利用分散在較寬的頻帶上的線路質量較高的RB,進行頻率調度。
這樣,根據本切換方法,基于頻率選擇性來切換配置方法,所以無論頻率選擇性如何,都能夠獲得對Dch的頻率分集效應,同時提高對Lch的頻率調度效應。
另外,能夠通過例如傳播路徑的延遲分散(延遲波的擴展)來測量本切換方法中利用的頻率選擇性。
另外,頻率選4奪性因小區(qū)的大小和小區(qū)的形狀而不同,所以也可以對每個小區(qū)適用本切換方法,并對每個小區(qū)切換配置方法。另外,頻率選擇性也因每個移動臺而不同,所以也可以對每個移動臺適用本切換方法。
<切纟灸方法3>
在本切換方法中,根據系統(tǒng)帶寬、即分配了RB的帶寬,切換配置方法。
系統(tǒng)帶寬越窄,用于Dch的RB之間的頻率間隔越窄。因此,無論將多個Dch在頻域上怎樣分散配置,頻率分集效應也不會提高。
另一方面,系統(tǒng)帶寬越寬,用于Dch的RB之間的頻率間隔越寬。因此,在頻域上分散配置了多個Dch時,能夠確保相當于用作Dch的RB之間的頻率間隔的、頻域上連續(xù)的多個RB用于Lch,所以能夠獲得頻率調度效應。
因此,在系統(tǒng)帶寬較窄時,分配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1來配置Dch,而在系統(tǒng)帶寬4^交寬時,分配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2來配置Dch。
由此,在系統(tǒng)帶寬較窄時,通過利用配置方法1,能夠比獲得頻率分集效應優(yōu)先地確??捎糜贚ch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另一方面,在系統(tǒng)帶寬較寬時,通過利用配置方法2,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而不損失頻率調度效應。
這樣,根據本切換方法,基于系統(tǒng)帶寬來切換配置方法,所以無論系統(tǒng)帶寬如何,也總是能夠獲得最適合的頻率調度效應。另外,在頻域上連續(xù)的RB中確保了 Lch,所以能夠削減用于通知L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以上,說明了本實施方式的分配單元103中的切換方法1至3。
這樣,根據本實施方式,基于通信環(huán)境來切換Dch的配置方法,所以能夠根據通信環(huán)境,總是以最佳方式進行Lch中的頻率調度發(fā)送和Dch中的頻率分集發(fā)送。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通過分配單元l(B(圖l)切換配置方法的情況,^E也可以不通過分配單元103切換配置方法。例如,也可以由未圖示的配置方法切換單元^4居通信環(huán)境來切換配置方法,對分配單元103進行配置方法的指示。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分配單元103(圖l)切換配置方法l和配置方法2的情況,但分配單元103利用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來代替配置方法2,也能夠獲得與上述同樣的效果以及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中所述的效果。另外,分配單元103也可以根據通信環(huán)境切換配置方法1至3。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配置方法的切換時,也可以切換用于表示Dch的信道序號與配置了該Dch的RB的RB序號之間的關系的關系式即式(l)和式(2),或者q(k)等關系式的變量。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將這些關系式的變量通知給移動臺。由此,在每次切換配置方法時,移動臺能夠切換到適合的配置方法,所以能夠判斷出已分配給了本臺的Dch。(實施方式3)
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僅將1個Dch配置到1RB的情況(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為1的情況)。
首先,表示Dch的信道序號與配置了該Dch的RB的RB序號之間的關系式。
通過下式(3)纟合出配置了信道序號k的Dch的RB的RB序號j 。7' = #) …(3)
其中,k=l, 2,…,Nrb。另夕卜,通過M 4亍x (Nrb/M)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q(k)。其中,M為任意的正整數。
這里,々i設Nrb42、 M-4,則通過圖21所示的四行x三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q(k)。也就是i兌,如圖21所示,相對于k二l, 2, 3, 4, 5, 6, 7, 8,9, 10, 11, 12,能夠獲得q(k)4, 7, 4, 10, 2, 8, 5, 11, 3, 9, 6, 12。由此,Dch存(k)被分散配置到RB#(q(k))。
具體而言,如圖22所示,DcMl被配置到RB#1, Dd^5被配置到RB#2,Dch#9 一皮配置到RB#3, Dch#3 -故配置到RB#4, Dch#7凈皮配置到RB#5, Dch#ll被配置到RB#6, Dch#2被配置到RB#7, Dch#6被配置到RB#8, DcMlO被配置到RB#9, Dch弁4被配置到RB#10, Dch#8被配置到RB#11 , Dch#12被配置到RB#12。
這樣,在使用Lch時(圖3),信道序號連續(xù)的Lch弁l至#12分別被依序配置到RB#1至#12,相對于此,在使用Dch時(圖22),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被配置到頻域上分散配置了的RB。也就是說,在使用Lch時和使用Dch時,對RB弁1至#12的各個RB設定了不同的信道序號。
接著,與實施方式l相同,圖23表示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時的、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圖l)中的分配例。這里,分配單元103保持圖22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22所示的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
如圖23所示,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配置了 Dch#l的RB#1;配置了 Dch#2的RB#7;配置了 Dch#3的RB#4;以及配置了 Dch#4的RBW0。也就是說,如圖23所示,D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RB弁l、 #4、 #7和#10。
另夕卜,如圖23所示,分配單元103將L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弁2、 #3、#5、 #6、 #8、 #9、 #11和#12,所述RB弁2、 #3、 #5、 #6、 #8、 #9、 #11和#12為分配了 Dch數據碼元的RB以外的剩余的RB。也就是說,圖3所示的Lch弁2、#3、 #5、 #6、 #8、 #9、 #11和#12被用作Lch數據碼元。
接著,與實施方式1相同,說明在將使用了 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的Dch ^t據碼元分配給了移動臺200時的、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圖2)中的^是取例。這里,與分配單元103相同,解映射單元207保持圖22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根據圖22所示的配置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Dch數據碼元。另外,從基站100通知給移動臺200的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表示開頭的信道序號即Dch/H、以及末尾的信道序號即Dc1^4。
Dch數據碼元的分配信息所示的Dch的信道序號為Dch#l和Dch糾,所以解映射單元207確定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為Dch#l至#4的連續(xù)的四個Dch。然后,與分配單元103相同,如圖23所示,解映射單元207提取已配置到RB#1的Dch#l;已配置到RB#7的Dch#2;已配置到RB#4的Dch#3;以及已配置到RB#10的Dch#4。也就是說,如圖23所示,解映射單元207提耳又已分配給了 RB#1、 #4、 #7和#10的Dch數據碼元作為發(fā)往本臺的數據碼元。在本實施方式中,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1至3相同,Dch數據碼元 被分配給四個RB, Lch數據碼元被分配給八個RB。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 如圖23所示,Dch數據碼元被每隔3RB分散分配給RB弁l、 RB#4、 RB#7和 RB#10,所以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另外,通過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分 散配置了的RB,如圖23所示,Lch數據碼元也被分散,從而能夠使用遍及 更寬的頻帶的RB進行頻率調度。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只有1個Dch^L配置到1RB,并且信道序號連 續(xù)的多個不同的Dch被配置到頻域上分散配置了的RB。由此,在多個Dch 被分配給一個移動臺時,能夠完全避免只有RB的一部分不被使用的情形, 并且獲得頻率分集效應。
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頻域上分散配置 了的RB,但預先使Dch的信道序號與RB序號關聯(lián)對應,所以與實施方式l 相同,能夠削減用于通知Dch的分配結果的控制信息。 (實施方式4)
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根據每1RB的子塊的分割數Nd,切換使用實施 方式1的配置方法1和配置方法4的情況。
如上所述,與配置方法1相比,配置方法4能夠確保較多的可用于Lch 的頻域上連續(xù)的RB。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較多的Dch時,在配置方法4中,配置了 l個Dch 的RB的間隔因Dch而極大地不同,所以頻率分集效應因Dch而不均勻。具 體而言,在圖15中,Dch弁l被配置給了 RB#1和#12,所以RB的間隔為11RB, 能夠獲得較高的頻率分集效應,但Dch弁12被配置到RBtf6和^7,所以RB的 間隔為1RB,頻率分集效應4交4氐。
另一方面,在配置方法l中,配置了 1個Dch的RB的間隔均等,所以 無論是哪個Dch,都能夠獲得均勻的頻率分集效應。
另夕卜,如上所述(說明書第21頁),移動臺的數或要使用的Dch的數越多, 使用越大的Nd,從而能夠防止通信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時進一步提高頻 率分集效應。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在Nd較多時、即Dch的分配數較多時,分配 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1來配置Dch,而在Nd較少時、即Dch的分配數較 少時,分配單元103利用配置方法4來配置Dch。具體而言,分配單元103
27比較Nd與預先設定的閾值,從而切換配置方法。也就是it,在Nd為閾值以 上時,分配單元103切換到配置方法1,而在Nd小于閾值時,分配單元103 切換到配置方法4。
例如,在Nd-2時,利用圖15所示的Dch的配置,而在NcN4時,利用 圖19所示的配置。
由此,無論Dch數較多還是較少,都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也就是說, 在Nd較多時(Dch數較多時),釆用能夠對所有的Dch獲得均等且良好的頻率 分集的配置,而在Nd較少時(Dch數較少時),采用能夠對特定的Dch提高頻 率分集效應的配置。這里,在Dch較少時,通過優(yōu)先地-使用靠近頻帶的兩端 的Dch(即,圖15的較小的序號的Dch),從而配置方法4中的頻率分集效應 的不均勻性不成為問題。
另外,在Nd較少時(Dch數較少時),通過利用配置方法4,能夠確保更 為連續(xù)的Lch用的RB,能夠對更多的Lch使用連續(xù)RB分配的通知方法。在 移動臺數較少時, 一個移動臺占用多個RB來進行通信的情形較多,所以提 高通信效率的效果較大。另外,在Nd較多時(Dch數較多時),通過利用配置 方法l,能夠確保更為分散的Lch用的RB。在移動臺數較多時,由多個移動 臺使用資源,所以越分散的Lch,頻率調度效應越大,因此提高通信效率。
另外,通常無論移動臺總數是多少,使用Dch的移動臺的數與使用Lch 的移動臺的數之比都 一 定,所以本實施方式極為有效。 這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無論移動臺數如何,都能夠獲得良好的頻率分 集效應,并且能夠提高通信效率。 (實施方式5 )
在本實施方式中,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的相同之處在于,將信道 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不同的RB,并且將規(guī)定數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配 置到1RB,但利用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不同的塊交織器來配置Dch。
以下,具體說明。這里,與實施方式l的配置方法3相同,假設Nrb二12、 Nd=2、規(guī)定數為2。另外,由各個RB構成Lch#l至#12或DcMl至#12。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圖24所示的三行x四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Dch 的信道序號。具體而言,Dch的信道序號1^1, 2,…,Nrb被輸入到圖24所 示的塊交織器,Dch的信道序號j(k)被輸出。也就是說,通過圖24所示的塊 交織器,重新排列Dch的信道序號。然后,在k《floor(Nrb/Nd)時,配置了Dch弁(j(k))的RB的RB序號為RB弁(k)和RB#(k+floor(Nrb/Nd》。另夕卜,在 k>floor(Nrb/Nd)時,配置了 Dch#(j(k))的RB的RB序號為RB辨k)和 RB#(k-floor(Nrb/Nd))。這里,floor(Nrb/Nd)表示配置了 1個Dch的RB的間隔。 這里,Nrb=12、 Nd=2,所以floor(Nrb/Nd)=6。另外,如圖24所示,相 對于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能夠獲得j(k"l, 5, 9, 2, 6, 10, 3, 7, 11, 4, 8, 12。因此,在k《6時,Dch弁(j(k))被分散配置 到頻域上隔開了 6(=floor(12/2))RB的間隔的RB弁(k)和RB弁(k+6)的2RB。另外, 在1(>6時,Dch司(k》被分散配置到頻域上已隔開了 6RB的間隔的RB辨k)和 RB#(k-6)的2RB。
具體而言,在k=l時,j(k)=l,所以Dch#l被分散配置到RB#1和 RB#7(=l+6),在k=2時,j(k)=5,所以Dch#5一皮分散配置到RB#2和RB#8(=2+6)。 k=3至6的情況也相同。
另夕卜,在k=7時,j(k)=3,所以Dch#3被分散配置到RB#7和RB#1(=7-6), 在k=8時,j(k)=7,所以Dch#7被分散配置到RB#8和RB#2(=8-6)。 k=9至 12的情況也相同。
由此,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相同,如圖11所示,Dch#l和#3被 配置到RB#1(RB#7), DcM5和#7被配置到RB#2(RB#8), Dch#9和#11被配 置到RB#3(RB#9), Dch#2和#4被配置到RB#4(RB#10), Dch#6和#8被配置 到RB#5(RB#11), Dch#10和#12被配置到RB#6(RB#12)。也就是說,信道序 號連續(xù)的Dch被配置到不同的RB,并且規(guī)定數(這里為2)以內的信道序號的 Dch被配置給1個RB。這樣,即使利用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對Dch的信道 序號進行交織時,也能夠獲得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相同的效果。
這里,如圖ll所示,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輸出中的前半部分(即,塊交 織器的第一列和第二列)的信道序號j(k)-1, 5, 9, 2, 6, 10、以及塊交織器 輸出的后半部分(即,塊交織器的第三列和第四列)的信道序號j(k—3, 7, 11, 4, 8, 12被配置到同一RB。也就是說,在由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一列 和第二列構成的三行x二列的前半部分、以及由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三 列和第四列構成的三行x 二列的后半部分中,存在分別位于相同位置的信道 序號^^配置到同一RB的對應關系。例如,位于前半部分的第一行第一列(圖 24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一行第一列)的信道序號1、以及位于后半部分的第一 行第一列(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一行第三列)的信道序號3被配置到同一RB(圖11所示的RB#1和#7)。同樣地,位于前半部分的第二行第一列(圖24 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二行第一列)的信道序號5、以及位于后半部分的第二行 第一列(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二行第三列)的信道序號7 ^J己置到同一 RB(圖11所示的RB弁2和弁8)。其他的位置也相同。
另外,塊交織器輸出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中,位于相同位置的信道序 號為相隔了相當于(列l(wèi)t/Nd)的信道序號。因此,如圖24所示,通過使塊交織 器的列數為4,信道序號相隔了 2的兩個Dch被配置到同一RB。也就是說, 規(guī)定數(列數/Nd)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被配置到同一 RB。換言之,為了使 配置到1RB的Dch的信道序號之差在規(guī)定數以內,使塊交織器的列數為規(guī)定 數xNd即可。
接著,說明Dch的信道數(這里,對應于RB數Nrb)不能被塊交織器的列 數整除時的信道配置方法。
以下,具體地說明。這里,假設Nrb二14、 Nd=2、規(guī)定數為2。另夕卜,由 各個RB構成Lch存l至弁14或DcMl至#14。另外,Nd=2、頭見定凄t為2,所以 塊交織器的列數為4。因此,作為塊交織器的大小,將列數固定為4,并通過 ceil(Nrb/列數)來計算行數。這里,運算子ceil(x)表示超過x的最小的整數。 也就是說,這里,如圖25所示,利用四(-ceil(14/4》行x四列的塊交織器。
這里,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大小為16^四行x四列),相對于此,輸 入到塊交織器的Dch的信道序號k=l, 2,…,Nrb為14個。也就是說,Dch 的信道數少于塊交織器的大小,Dch的信道數(14個)不能被塊交織器的列數
c四列)整除。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將相當于塊交織器的大小與Dch的信道數之差 的個數的Null (零)插入塊交織器。也就是說,如圖25所示,2(=16-14)個 Null被插入塊交織器。具體而言,兩個Null被均等地插入塊交織器的最后一 行即第四行。換言之,兩個Null每隔一個插入到塊交織器的最后一行即第四 行。也就是說,如圖25所示,在四行x四列的塊交織器中,對第四行第二列 和第四列插入Null。因此,如圖25所示,對最后一行即第四行的第二列和第 四列的Nu!l以外的位置,以列方向輸入了 Dch的信道序號k=l至14。也就 是說,在塊交織器的最后一行中,在列方向上間隔一個地輸入了 Dch的信道 序號k=13和14。另夕卜,在Nd:2時,兩個相互不同的Dch被分散配置到兩 個RB的各個子塊中,所以Dch的信道總數為偶數。因此,僅可能出現(xiàn)插入列數為4的塊交織器的Null的數為0個或兩個的情況。
這里,Nrb=14、 Nd=2,所以floor(Nrb/Nd)=7。另外,如圖25所示,通 過四行x四列的塊交織器而給出j(k)。但是,插入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 Null,在塊交織器輸出時被跳讀,而不會作為j(k)被輸出。也就是說,如圖 25所示,相對于k-l,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能 夠獲得j(k"l, 5, 9, 13, 2, 6, 10, 3, 7, 11, 14, 4, 8, 12。因此,在k 《7時,Dcl^(j(k))被分散配置到頻域上隔開了 7(=floor(14/2))RB的間隔的 RB弁(k)和RB弁(k+7)的2RB。另外,在k>7時,Dch弁(j(k))被分散配置到頻域 上隔開了 7RB的間隔的RB辨k)和RB辨k-7)的2RB。
具體而言,在k=l時,j(k)=l,所以Dch#l被分散配置到RB#1和 RB#8(=l+7),在k=2日于,j(k)=5,所以DcM5孚皮分散配置到RB#2和RB#9(=2+7)。 k=3至7的情況也相同。
另外,在k=8時,j(k)=3,所以Dch#3被分散配置到RB#8和RB#l(=8-7), 在k=9時,j(k)=7,所以Dch#7被分散配置到RB#9和RB#2(=9-7)。 k=10至 14的情況也相同。
由此,如圖26所示,Dch#l和#3被配置到RB#1(RB#8), DcM5和#7被 配置到RB#2(RB#9), DcM9和#11被配置到RB#3(RB#10), Dch#13和#14被 配置到RB#4(RB#11), Dch#2和#4被配置到RB#5(RB#12), Dch#6和#8被配 置到RB#6(RB#13), Dch弁10和^2被配置到RB弁7(RB弁14)。也就是說,如圖 26所示,在所有的RB中,分別配置了規(guī)定數為2以內的信道序號的兩個Dch。
如圖26所示,與圖24所示的塊交織器相同,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輸出 中的前半部分(即,塊交織器的第一列和第二列)的信道序號j(k)= 1, 5, 9, 13, 2, 6, 10、以及塊交織器輸出中的后半部分(即,塊交織器的第三列和第 四歹'j)的信道序號j(k)=3, 7, 11, 14, 4, 8, 12被配置到同一RB。這里,已 插入到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中的兩個Null,在由塊交織器的第一列和第二列 構成的四行x 二列的前半部分、以及由塊交織器的第三列和第四列構成的四 行x二列的后半部分中被分別各自插入一個。另外,插入了兩個Null的位置 是塊交織器輸出的前半部分的第四行第二列(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四行 第二列)、以及塊交織器輸出的后半部分的第四行第二列(圖25所示的塊交織 器的第四行第四列)。也就是說,在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前半部分和后半 部分中,兩個Null被插入到相同位置。也就是說,在塊交織器中,兩個Null
31被插入可配置到相同RB的位置。因此,在輸入到插入了 Null的位置以外的 位置的Dch的信道序號中,也維持了規(guī)定數(列數/Nd)以內的信道序號被配置 到同一RB的對應關系。因此,即使在Dch的信道數少于塊交織器的大小時, 規(guī)定數(列數/Nd)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也被配置到同一 RB。
接著,使用圖27說明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輸入輸出處理的流程。這 里,將塊交織器的列數固定為4。
在步驟(以下,稱為ST)lOl中,塊交織器的大小被決定為ceil(Nrb/4)行x 四列。
在ST102中,判定RB數Nrb是否能夠被4整除。這里,圖27所示的運 算子mod表示modulo (模)運算。
在ST102中,在RB數Nrb能夠被4整除時(ST102:"是"),在ST103 中,以列方向將Dch的信道序號(k)連續(xù)地寫入塊交織器。
在ST104中,從塊交織器中以行方向連續(xù)地讀出Dch的信道序號(j(k))。
另一方面,在ST102中,在RB數Nrb不能被4整除時(ST102:"否"), 在ST105中,與ST103相同,以列方向將Dch的信道序號(k)連續(xù)地寫入塊交 織器。但是,在塊交織器的最后一行(例如,圖25所示的第四行)中,每隔一 列插入Null。
在ST106中,與ST104相同,從塊交織器中以行方向連續(xù)地讀出Dch 的信道序號(j(k))。但是,跳讀了在寫入塊交織器時已插入的Null(例如,圖 25所示的第四行的第二列和第四列)的信道序號(j(k))被讀出。
這樣,在Dch的信道數不能被塊交織器的列數整除的情況下,在塊交織 器輸入時,插入Null且寫入Dch的信道序號k,在塊交織器輸出時,跳讀Null 而讀出Dch的信道序號j(k)。由此,即使Dch的信道數不能被塊交織器的列 數整除時,也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相同,能夠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 配置到不同的RB,并且將規(guī)定數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配置到IRB。
在基站100和移動臺200中,通過上述的Dch的信道配置方法,預先使 RB與Dch關聯(lián)對應,以使其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不同的RB、并且規(guī) 定數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配置到1RB。也就是說,基站100的分配單元 103(圖l)和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圖2)保持使RB與Dch關4關對應的、 圖26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
然后,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相同,基站100的分配單元103根據圖26所示的Dch的配置圖案,將Dch數據碼元分配給RB。另一方面,與分 配單元103相同,移動臺200的解映射單元207根據圖26所示的Dch的配置 圖案,從多個RB中提取發(fā)往本臺的Dch數據碼元。
由此,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相同,在對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 元使用的Dch的數較少時,雖然存在RB內被分配的子塊以外的子塊不被使 用的可能性,但能夠優(yōu)先地獲得頻率分集效應。另外,即使在對一個移動臺 的Dch數據碼元使用的Dch的數較多時、即被分配的RB較多時,也能夠獲 得頻率分集效應,同時使用RB內的所有子塊。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對Dch的信道序號進行交織,從而將信道 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不同的RB,并將規(guī)定數以內的信道序號的Dch配置 到1RB。由此,與實施方式1的配置方法3相同,在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 碼元所使用的Dch的數較少時,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另外,即使在一個 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所使用的Dch的數較多時,也能夠提高頻率分集效應 而不使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
另夕卜,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在Dch的信道數和塊交織器的大小不一致, Dch的信道數不能被塊交織器的列數整除時,也通過將Null插入塊交織器, 從而能夠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配置到不同的RB,并將規(guī)定數以內的信道 序號的Dch配置到1RB。另外,根據本實施方式,對所有Dch的信道數的系 統(tǒng),也只要將Null插入塊交織器,即可適用相同的塊交織器結構、即相同的 信道配置方法。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 RB數Nrb為偶數(例如,Nrb^4)的情 況。但是,即使在RB數Nrb為奇數時,也通過將Nrb以下的最大的偶數置 換為Nrb而進行適用,能夠獲得與本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夕卜,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插入兩個Null的位置為塊交織器輸出的 前半部分的第四行第二列(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四行第二列)、以及塊交 織器輸出的后半部分的第四行第四列(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四行第四列) 的情況。但是,在本發(fā)明中,插入了兩個Null的位置為塊交織器輸出的前半 部分和后半部分中的相同位置即可。因此,例如插入了兩個Null的位置也可 以為塊交織器輸出的前半部分的第四行第一列(圖25所示的塊交織器的第四 行第一列)、以及塊交織器輸出的后半部分的第四行第一列(圖25所示的塊交 織器的第四行第三列)。另外,插入兩個Null的位置并不限于塊交織器的最后 一行(例如,圖25所示的第四行),也可以為其他的行(例如,圖25所示的第一行至第三行)。
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各個實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Dch配置到RB的信道配置方法取決于由 系統(tǒng)帶寬決定的RB總數(Nrb)。因此,基站和移動臺也可以對每個系統(tǒng)帶寬 預先保持Dch信道序號與RB序號的對應表(例如,圖4、圖8、圖ll、圖15 和圖26等),在分配Dch數據碼元時,參照與分配Dch數據碼元的系統(tǒng)帶寬 對應的對應表。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假設通過OFDM方式來傳輸由基站接 收的信號(即,移動臺利用上行線路發(fā)送的信號),但也可以通過例如單載波方 式或CDMA方式等OFDM方式以外的傳輸方式來傳輸該信號。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 RB由構成OFDM碼元的多個副載波 構成的情況,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由連續(xù)的頻率構成的塊均可。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 RB在頻域上連續(xù)而構成的情況,但 RB也可以在時域上連續(xù)而構成。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對基站發(fā)送的信號(即,基站利用下行 線路來發(fā)送的信號)適用本發(fā)明的情況,但也可以對基站接收的信號(即,移動 臺利用上行線路來發(fā)送的信號)適用本發(fā)明。此時,基站對上行線路的信號進 行RB分配等的自適應控制。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僅對Lch進行自適應調制,但也可以對Dch 同樣地進行自適應調制。此時,在基站中,也可以基于從各個移動臺報告的 整個頻帶的平均接收質量信息,對Dch數據進行自適應調制。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假設用于Dch的RB在時域上被分割 為多個子塊的情況,但用于Dch的RB既可以在頻域上被分割為多個子塊, 又可以在時域上和頻域上被分割為多個子塊。也就是說,在1RB中,多個 Dch既可以被頻分復用,也可以被時分復用和頻分復用。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在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同的多個Dch分 配給一個移動臺時,僅將開頭的信道序號和末尾的信道序號從基站通知給移 動臺的情況,但也可以例如將開頭的信道序號和信道數從基站通知給移動臺。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將1Dch配置到頻域上被等間隔地分散 配置了的RB的情況,但也可以不將1Dch配置到頻域上被等間隔地分散配置 了的RB。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用于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使用了 Dch,個RB或多個
副載波,并能夠獲得頻率分集效應的信道均可。另外,對用于進行頻率調度
發(fā)送的信道使用了 Lch,但使用的信道并不限于Lch,只要是能夠獲得多用戶 分集效應的信道均可。
另夕卜,有時Dch被稱為DVRB(Distributed Virtual Resource Block), Lch 被稱為LVRB(Localized Virtual Resource Block)。另外,有時用于Dch的RB 凈皮稱為DRB或DPRB(Distributed Physical Resource Block),用于Lch的RB 凈皮稱為LRB或LPRB(Localized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另外,有時移動臺被稱為UE,基站裝置被稱為Node B,副載波被稱為 音調(Tone)。另外,RB有時也被稱為子信道、副載波塊、副載波組、子帶或 者是塊(chunk)。另外,CP有時被稱為保護間隔(Guard Interval: GI )。另夕卜, 子幀有時也被稱為時隙、幀。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舉例說明了由硬件構成本發(fā)明的情況,但本 發(fā)明還可以由軟件來實現(xiàn)。
并且,上述實施方式的說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塊可作為典型的集成電路的 LSI來實現(xiàn)。這些塊既可以分別作成一個芯片,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包含 在一個芯片中。雖然此處稱為LSI,但根據集成度的不同,有時也被稱為IC、 系統(tǒng)LSI、超大LSI(SuperLSI)、或特大LSI(Ultra LSI)。
另夕卜,集成電路化的技術不僅限于LSI,也可以使用專用電路或通用處 理器來實現(xiàn)。也可以利用可在LSI制造后編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或者可重構LSI內部的電路單元的連接和 設定的可重構處理器。
可取代LSI的集成電路化的新技術,當然也可以利用該新技術進行功能塊的 集成化。還存在著適用生物技術等的可能性。
2007年6月19日提交的特愿第2007-161958號、2007年8月14日提交 的特愿第2007-211545號以及2008年3月6日提交的特愿2008-056561號的 日本專利申請所包含的說明書、說明書附圖以及說明書摘要的公開內容全部 引用于本申請。
工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能夠適用于移動通信系統(tǒng)等。
3權利要求
1.信道配置方法,進行第一配置,所述第一配置將構成多載波信號的多個副載波分為多個資源塊,并將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同的多個分散信道配置到一個資源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還進行第二配置,所述第二配置 將所述多個分散信道中的、與信道序號最小或最大的分散信道連續(xù)的分散信 道,配置到在頻域中與所述一個資源塊進行了分散配置的資源塊。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還進行第三配置,所述第三配置 從頻帶兩端的資源塊開始依序配置所述多個分散信道中的信道序號由小到大 的分散信道。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 在所述一個資源塊中,對所述多個分散信道進行時分復用。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 在所述一個資源塊中,對所述多個分散信道進行頻分復用。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將所述信道序號連續(xù)的不同的多個分散信道,分配給一個無線通信移動 臺裝置的分散碼元。
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根據配置到所述一個資源塊的所述多個分散信道的數,切換所述第一配 置和所述第二配置。
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 根據傳播路徑的狀態(tài),切換所述第一配置和所述第二配置。
9.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信道配置方法,根據配置到所述一個資源塊的所述多個分散信道的數,切換所述第一配 置和所述第三配置。
10. 無線通信基站裝置,發(fā)送由被分為多個資源塊的多個副載波構成的 多載波信號,所述無線通信基站裝置包括分配單元,將作為頻率分集發(fā)送的對象的數據,分配給配置了信道序號 連續(xù)的不同的多個分散信道的資源塊;以及發(fā)送單元,發(fā)送分配了所述數據的所述多載波信號。
全文摘要
公開了在多載波通信中同時進行頻率調度發(fā)送和頻率分集發(fā)送時,能夠防止降低用于進行頻率分集發(fā)送的信道的通信資源的利用效率的無線通信基站裝置。在該裝置中,調制單元(12)對編碼后的Dch數據進行調制處理而生成Dch數據碼元。調制單元(22)對編碼后的Lch數據進行調制處理而生成Lch數據碼元。分配單元(103)將Dch數據碼元和Lch數據碼元分配給構成OFDM碼元的各個副載波,并輸出到復用單元(104)。此時,在一個移動臺的Dch數據碼元使用多個Dch時,分配單元(103)使用信道序號連續(xù)的Dch。
文檔編號H04L5/00GK101682390SQ20088002047
公開日2010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19日
發(fā)明者克里斯琴·溫格特, 福岡將, 西尾昭彥, 鈴木秀俊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