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945428閱讀:2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工藝,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電聲元件的 生產工藝,屬于電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電聲行業(yè), 一般使用電聲元件作為傳聲器件,目前所使用的電聲元件,
      其結構通常為如圖1所示,包括一個金屬的外殼1,外殼1上具有傳音孔8和第 一引線腳3和第二引線腳4,在外殼1內設有將聲音信號轉化為電流信號的場效 應管2,場效應管2安裝在電路板11上,在傳音孔8與場效應管2之間依次設 有振動膜7、隔離圈17和極板6,通常使用的場效應管2有如圖2和如圖3所 示的結構,圖2中的場效應管2包括一個貼片式方形場效應管本體12,在場效 應管本體12的一個側面上具有并行排列的柵極5、漏極13和源極14,圖3中 的場效應管2包括一個貼片式方形場效應管本體12,在方形場效應管本體12的 一個側面上加工柵極5,在與其對應的另一個側面上加工漏極13和源極14,以 上兩種結構的場效應管2在應用到微型超薄的電聲元件中時,為了減小電聲元 件的厚度,需要將場效應管本體12貼在電路板11上,柵極5、漏極13和源極 14焊接在電路板11上,在電路板11上設置銅環(huán)9以連接柵極5與極板6,銅 環(huán)9起到支撐極板6的作用,為防止銅環(huán)9與金屬的外殼1短接,在銅環(huán)9與 外殼1之間設有絕緣環(huán)10,漏極13和源極14也需要通過電路板11與電聲元件 的第一引線腳3和第二引線腳4連接。
      以上電聲元件的生產一般采用以下工藝
      1) 鉚接引線首先將第一引線腳3和第二引線腳4鉚接在電路板11上;
      2) 貼片將貼片式方形場效應管2粘貼在電路板11上;
      3) 焊接將場效應管2的柵極5、漏極13和源極14焊接在電路板11的相 應位置上;
      4) 在電路板11上裝配連接銅環(huán)9;
      5) 裝配連接絕緣環(huán)10;6) 在銅環(huán)9上裝配極板6;
      7) 在極板6上裝配隔離圈17;
      8) 在隔離圈17上裝配振動膜7;
      9) 將以上裝配好的組合體封裝于金屬的外殼l內。
      由于這種電聲元件的結構比較復雜,造成傳統(tǒng)的生產工藝比較繁瑣,并且 多為人工操作,很難實現自動化生產,故生產效率低、導致生產成本高,對于 微型超薄的電聲元件來說,裝配起來更加困難,產品的成品率很低,已不能適 應話筒向微型化發(fā)展的趨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該 種電聲元件的結構簡單,采用本發(fā)明的生產工藝,工藝更加簡單,容易實現自 動化生產,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 工藝,所述電聲元件包括上部具有傳音孔的外殼、場效應管、極板、振動膜、 第一引線腳、第二引線腳和隔離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包 括以下步驟-
      1) 制作場效應管
      將場效應管加工成一個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場效應管本體,在場效應管 本體的上表面加工出一個承載端面的柵極,在場效應管本體的下表面加工出漏 極和源極;
      2) 將極板裝配在柵極的承載端面上;
      3) 在極板與柵極的承載端面之間設置導電膠;
      4) 在極板上裝配隔離圈;
      5) 在隔離圈上安裝振動膜,形成一個組合體;
      6) 最后將以上裝配好的組合體封裝于外殼內,場效應管的漏極形成電聲元 件的第一引線腳,源極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二引線腳。
      步驟l)中,將柵極加工成圓柱狀。
      步驟l)中,將柵極加工在場效應管本體的中間位置。步驟l)中,將場效應管本體加工成圓盤狀。
      步驟l)中,將場效應管本體加工成中間為圓盤、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為圓臺 的結構,上表面圓臺的上底面形成場效應管本體的上表面,下表面圓臺的下底 面形成場效應管本體的下表面。
      將圓盤與其上、下表面的圓臺加工為一體結構。 本發(fā)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 本發(fā)明中在場效應管的上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個承載端面的柵極,極板裝 配在柵極的承載端面上,柵極的承載端面起到了支撐極板的作用,這種加工方 法,省去了傳統(tǒng)加工方法中需要先將將場效應管的柵極、漏極和源極焊接在電 路板的相應位置上,然后在電路板上裝配連接銅環(huán),裝配連接絕緣環(huán),在銅環(huán) 上裝配極板的步驟,因此,既減少了元器件,結構更加簡單、成本降低,另外 也減少了加工的工序,尤其減少了焊接等復雜的加工工藝,提高了加工效率, 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
      2) 在場效應管的下表面加工出漏極和源極,漏極和源極可以直接形成為電 聲元件的引線腳,不需要經過電路板與引線腳,使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更加簡 單,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可以減少電路板,生產成本低。
      3) 導電膠對極板起到固定作用,另一方面極板與柵極之間的導電效果更好, 產品質量更高。
      4) 將場效應管本體加工成圓盤狀,便于電聲元件圓形外殼的封裝。
      5) 將場效應管本體加工成中間為圓盤,其上、下表面為圓臺的結構,其承 載能力更強。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聲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場效應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現有技術中另一種場效應管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電聲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場效應管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電聲元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場效應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l-外殼,2-場效應管,3-第一引線腳,4-第二引線腳、5-柵極,6-極板, 7-振動膜,8-傳音孔,9-銅環(huán),10-絕緣環(huán),11-電路板,12-場效應管本體,13-漏極,14-源極,15-下底面,16-上底面,17-隔離圈。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附圖4為電聲元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場效應管的結構示意 圖。該電聲元件包括上部具有傳音孔8的金屬外殼1、場效應管2、極板6、振 動膜7、第一引線腳3、第二引線腳4和隔離圈17。
      以上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 制作場效應管2:
      將場效應管2加工成一個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場效應管本體12,在場效 應管本體12的上表面加工出一個承載端面的柵極5,在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下表 面加工出漏極13和源極14;
      2) 將極板6裝配在柵極5的承載端面上;
      3) 在極板6與柵極5的承載端面之間設置導電膠;
      4) 在極板6上裝配隔離圈17;
      5) 在隔離圈17上安裝振動膜7,形成一個組合體;
      6) 最后將以上裝配好的組合體封裝于外殼1內,場效應管2的漏極13形 成電聲元件的第一引線腳3,源極14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二引線腳4。
      實施例2,附圖6為電聲元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7為場效應管的結構示意 圖。該電聲元件包括上部具有傳音孔8的金屬外殼1、場效應管2、極板6、振 動膜7、第一引線腳3、第二引線腳4和隔離圈17。
      以上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制作場效應管2:
      將場效應管本體12加工成中間為圓盤、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為圓臺的結構, 上表面圓臺的上底面16形成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上表面,在場效應管本體12上表面的中間位置加工出具有一個承載端面的圓柱狀柵極5,下表面圓臺的下底面 15形成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下表面,在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下表面加工出漏極13 和源極14,將圓盤與其上、下表面的圓臺加工為一體結構;
      2) 將極板6裝配在柵極5的承載端面上;
      3) 在極板6與柵極5的承載端面之間設置導電膠;
      4) 在極板6上裝配隔離圈17;
      5) 在隔離圈17上安裝振動膜7,形成一個組合體;
      6) 最后將以上裝配好的組合體封裝于外殼1內,場效應管2的漏極13形 成電聲元件的第一引線腳3,源極14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二引線腳4。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所述電聲元件包括上部具有傳音孔(8)的外殼(1)、場效應管(2)、極板(6)、振動膜(7)、第一引線腳(3)、第二引線腳(4)和隔離圈(17),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制作場效應管(2)將場效應管(2)加工成一個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場效應管本體(12),在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上表面加工出一個承載端面的柵極(5),在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下表面加工出漏極(13)和源極(14);2)將極板(6)裝配在柵極(5)的承載端面上;3)在極板(6)與柵極(5)的承載端面之間設置導電膠;4)在極板(6)上裝配隔離圈(17);5)在隔離圈(17)上安裝振動膜(7),形成一個組合體;6)最后將以上裝配好的組合體封裝于外殼(1)內,場效應管(2)的漏極(13)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一引線腳(3),源極(14)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二引線腳(4)。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中, 將柵極(5)加工成圓柱狀。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1) 中,將柵極(5)加工在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中間位置。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中, 將場效應管本體(12)加工成圓盤狀。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l)中,將場效應管本體(12)加工成中間為圓盤、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為圓臺的結構, 上表面圓臺的上底面(16)形成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上表面,下表面圓臺的 下底面(15)形成場效應管本體(12)的下表面。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將圓盤與其 上、下表面的圓臺加工為一體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聲元件的生產工藝,電聲元件包括上部具有傳音孔的外殼、場效應管、極板、振動膜、第一引線腳、第二引線腳和隔離圈,生產工藝包括制作場效應管、裝配極板、設置導電膠、裝配隔離圈、安裝振動膜,最后封裝,場效應管的漏極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一引線腳,源極形成電聲元件的第二引線腳,極板裝配在柵極的承載端面上,柵極的承載端面起到了支撐極板的作用,漏極和源極可以直接形成為電聲元件的引線腳,省去了傳統(tǒng)加工方法中的步驟,減少了元器件,結構更加簡單、成本降低,另外也減少了加工的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
      文檔編號H04R31/00GK101674521SQ200910019130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潘難德 申請人:濰坊安晶電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