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配方法以及使用分配方法的基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時隙的分配技術,具體地,涉及為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分配時隙的 方法,以及利用該方法的基站裝置。
背景技術:
在高速移動的移動對象(例如火車)中使用無線通信系統(tǒng)已經(jīng)得到廣泛應用。在 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在各個無線區(qū)域中提供基站裝置,并且終端設備與無線區(qū)域中的基站裝 置進行通信。相應地,如果移動對象穿越無線區(qū)域,位于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與基站裝置 的通信連接將會被斷開。為了即使在該情況下也能夠通信,如果移動對象移動至另一無線 區(qū)域,位于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執(zhí)行切換,將連接從移動起點的無線區(qū)域中的基站裝置 切換至移動目的地的無線區(qū)域中的基站裝置(例如,參考JP-A-2000-229571)。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在切換中,要求穩(wěn)定地切換連接,從而避免基站和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連接斷開。 在近來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中,為了實現(xiàn)大量的數(shù)據(jù)傳輸,多個移動裝置進行頻率復用。因此, 依賴于時隙分配方法,切換中測距過程所需的時間可能增加,這將可能導致在連接切換時 通信質量惡化以及不穩(wěn)定的通信狀態(tài)。本發(fā)明是在考慮上述情況下做出的,并且一個目的在于提供時隙分配方法,以及 利用該方法的基站裝置,該基站裝置在執(zhí)行切換時能夠保持穩(wěn)定的通信狀態(tài)。解決問題的方案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站裝置。該基站裝置包括檢測單元,檢測移動對象 中存在的終端設備;以及分配單元,如果所述檢測單元在移動對象中檢測到多個終端設備, 將特定時隙中頻率復用的子信道分配給所述多個終端設備。優(yōu)選地,所述分配單元針對多個移動對象中的每一個移動對象指定時隙,并且將 為移動對象指定的時隙中包括的子信道分配給同一移動對象中存在的多個終端設備。優(yōu)選地,所述基站裝置還包括搜索單元,搜索另一基站裝置中時隙的使用狀況, 以及執(zhí)行單元,對同一移動對象中存在的多個終端設備執(zhí)行切換過程,并且,當在切換過程 中向多個終端設備分配子信道時,所述執(zhí)行單元基于所述搜索單元搜索的使用狀況控制所 述分配單元,針對所述多個終端設備,指定在切換發(fā)起基站裝置中較少使用的時隙。優(yōu)選地,為了檢測移動對象中存在的終端設備,所述檢測單元使用至終端設備的 相對距離、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以及終端設備的移動方向作為確定因素。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單元按照至終端設備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以及終 端設備的移動方向的順序設置優(yōu)先級,并且基于優(yōu)先級參考確定因素來檢測終端設備。優(yōu)選地,如果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小于預定閾值,所述檢測單元不執(zhí)行檢測。優(yōu)選地,為了檢測移動對象中存在的終端設備,所述檢測單元使用終端設備的位
4置作為確定因素。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站裝置。該基站裝置包括獲取單元,獲取基于多 個終端設備的位置的信息;組形成單元,基于所獲取的信息形成包括多個終端設備在內的 移動對象組;以及分配單元,將特定時隙中頻分復用的多個子信道分配給屬于移動對象組 的多個終端設備?;狙b置還可以包括存儲單元,存儲將在所述組形成單元中形成的移動對象組 與時隙相關聯(lián)的表,并且分配單元可以分配表中與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的時隙中的多個子信 道。所述組形成單元可以形成多個移動對象組,并且所述表可以分別將不同的時隙與 多個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移動對象組可以和與屬于移動對象組的終端設備有關的屬性值相關聯(lián),并且如果 所述獲取單元獲取基于終端設備的位置的信息,所述組形成單元可以將所獲取的信息與屬 性值進行比較,以確定相應終端設備是否屬于移動對象組。屬性值可以是基于由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信息獲得的,所述信息基于屬于所述組 形成單元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谖恢玫男畔⒖梢园ńK端設備至基站裝置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的移動速 度、以及終端設備的移動方向。本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降低通信質量惡化,并且可以在執(zhí)行切換時保持穩(wěn)定的通信狀 態(tài)。
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的配置的概念圖。圖2是示出了 TDMA幀的配置的概念圖。圖3是示出了根據(jù)OFDMA的頻率復用的時隙的概念圖。圖4是示出了子信道塊的配置的概念圖。圖5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基站裝置的配置的概念圖。圖6是示出了將移動對象組和時隙相關聯(lián)的表的數(shù)據(jù)結構的概念圖。圖7是示出了切換過程的序列圖。圖8是示出了建立通信信道的連接過程的序列圖。圖9是示出了分類至移動對象組的過程的流程圖。圖10是示出了指定時隙的過程的流程圖。附圖標記說明101 無線單元102 發(fā)送和接收單元103 調制和解調單元104: IF 單元105 控制單元1050 終端檢測單元
1051 時隙指定單元1052 信道分配單元1053:切換處理單元1054 記錄單元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以下的詳細說明之前,下面先對本發(fā)明的概念進行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 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所述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由PAC(尋呼區(qū)域控制器)、多個基站裝置、以及 終端設備(例如第二代無繩電話系統(tǒng))配置而成。PAC的一端與多個基站裝置相連接,其另 一端與網(wǎng)絡相連接。多個基站裝置的每一個配置無線區(qū)域,并且與移動區(qū)域中的終端設備 相連接。如果終端設備從一個無線區(qū)域移動至另一無線區(qū)域,那么終端設備執(zhí)行從移動起 點的基站裝置至移動目的地的基站裝置的切換。在切換中,終端設備與移動起點的基站裝置斷開連接,并執(zhí)行與移動目的地的基 站裝置建立連接的過程。此外,終端設備還執(zhí)行測距過程,以調整終端設備和移動目的地的 基站裝置之間的信號的發(fā)射功率等。在測距過程中,基站裝置檢測與從終端設備發(fā)送的消 息的接收功率的理想值的差值。并且,基站裝置基于差值計算校正值,來控制終端設備中的 發(fā)射功率,并向終端設備發(fā)送包含校正值在內的消息。在接收到來自基站裝置的消息時,終 端設備基于包含在消息內的校正值,調整發(fā)射功率,接著向基站裝置發(fā)送消息。終端設備和 基站裝置重復執(zhí)行發(fā)送和接收消息,直到與終端設備中發(fā)送時刻的理想值之間的差值落在 預定范圍之內。基站裝置在一個時隙中頻率復用多個終端設備。為了將終端設備(切換目標)分 配至已經(jīng)分配了終端設備的時隙,有必要在不損害已經(jīng)存在的終端設備的通信質量的情況 下調整發(fā)射功率等。因此,調整的自由度可能會降低,并且在短時間內執(zhí)行測距過程是很困 難的。作為結果,已經(jīng)存在的終端設備以及作為切換目標的終端設備的通信質量可能惡化。 尤其是,在穿越無線區(qū)域的移動對象上的多個終端設備都是切換目標時,這種情況很容易 發(fā)生。同時,移動對象上的多個終端設備可能被置于類似的傳播環(huán)境下(例如與基站裝置 間的相對距離相似),并且如果終端設備是切換目標,在短時間內執(zhí)行測距過程是可能的。相應地,在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基站裝置中,優(yōu)先地,將包含在某個時隙中的子信 道分配給存在于同一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作為結果,當執(zhí)行切換時,可以在某個時隙中,對處于類似通信環(huán)境下的終端設備 執(zhí)行測距過程,從而測距過程所需的時間減少了。相應地,可以避免通信質量的惡化,并且 能夠執(zhí)行切換,同時保持穩(wěn)定的通信狀態(tài)。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1的配置的概念圖。移動對 象通信系統(tǒng)1包括第一基站裝置IOa和第二基站裝置IOb ( 二者通稱為基站裝置10)、終 端設備20、PAC 30、網(wǎng)絡40、以及移動對象50?;狙b置10配置無線區(qū)域(在附圖中由虛線所示)并且通過利用預定的無線通 信方法與終端設備20進行通信。此處,對于無線通信方法,考慮與OFDMA(正交頻分多址) 系統(tǒng)一起應用的TDMA/TDD(時分多址/時分復用)系統(tǒng)的方法?;狙b置10的一端通過無線通信與終端設備20相連接,其另一端通過有線通信與PAC 30相連接。這里,假定第一基站裝置IOa是移動起點的基站裝置,并且第二基站裝 置IOb是移動目的地的基站裝置。終端設備20對來自終端設備20本身或第一基站裝置IOa的開始命令予以響應, 斷開與第一基站裝置IOa的連接,并且執(zhí)行切換,以與第二基站裝置IOb建立連接。PAC 30控制基站裝置10,并且通過網(wǎng)絡40在終端設備20和未在此處示出的通信 設備之間實現(xiàn)發(fā)送和接收數(shù)據(jù)。例如,PAC 30向基站裝置10發(fā)送從網(wǎng)絡40接收的、尋址 至終端設備20的數(shù)據(jù)。因此,當終端設備20與基站裝置10相連接時,PAC 30向終端設備 20執(zhí)行位置注冊。當終端設備20執(zhí)行從第一基站裝置IOa至第二基站裝置IOb的切換時, PAC 30與基站裝置10執(zhí)行終端連接改變。網(wǎng)絡40的一端與PAC 30相連接,其另一端與未在此處示出的通信設備相連接。對 于網(wǎng)絡40,例如,考慮使用TCP/IP(傳輸控制協(xié)議/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議)方法的網(wǎng)絡。移動對象50運輸終端設備20。對于移動對象50,例如,考慮火車。以下,為了便于 說明,如果終端設備20存在于一列火車中,那么假定終端設備20存在于一個移動對象中。圖2是示出了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1的無線通信方法中的TDMA/TDD系統(tǒng)的幀配置 的概念圖。如圖2所述,TDMA幀(以下稱為“幀”)是由四個用于上行通信(從終端設備20 至基站裝置10)的時隙以及四個用于下行通信(從基站裝置10至終端設備20)的時隙配 置而成的。此外,幀連續(xù)排列。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由于上行通信與下行通信時對稱的, 以下,為了便于說明,將僅僅對上行通信或者下行通信進行描述。然而,該描述同樣適用于 另一個方向的通信。在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1的無線通信方法中,如圖3所示,還應用了 0FDMA,并且將 多個終端設備20分配至同一時隙。在圖3中,橫軸方向示出了時隙在時間軸上的配置,縱 軸方向示出了子信道在頻率軸上的配置。換言之,橫軸中的復用對應于TDMA,縱軸中的復 用對應于0FDMA。在圖3中,一幀包括第一時隙(附圖中為“Tl”)至第四時隙(附圖中為 “T4”)。此外,在圖3中,各個時隙包括第一子信道(附圖中為“SC1”)至第18子信道(附 圖中為“SC18”)。在圖3中,“終端設備A”被分配至第一時隙的第二子信道,“終端設備B” 被分配至第二時隙的第二至第四子信道,“終端設備C”被分配至第三時隙的第十六子信道, 并且“終端設備D”被分配至第四時隙的第十三至第十五子信道。應當注意的是,在圖3中, 確保第一子信道僅僅作為用于控制信道的子信道。在附圖中,第一基站裝置IOa將“控制信 道BS1”分配至第一時隙的第一子信道,第二基站裝置IOb將“控制信道BS2”分配至第二時 隙的第一子信道。圖4是示出了由圖3中的一個時隙和一個子信道所指定的子信道塊的配置的概念 圖。在圖3中,橫向示出了時間軸,以及縱向示出了頻率軸。數(shù)字“1”至“24”是子載波的 編號。即,子信道由OFDM多載波信號配置。在附圖中,“TS”是包括已知信號的訓練符號, 例如用于同步檢測的符號和用于估計發(fā)射信道的特性的符號。“GS”是保護符號,其中不提 供有效信號?!癙S”是導頻符號,由已知信號配置。“DS”是數(shù)據(jù)符號,即,指要發(fā)送的數(shù)據(jù)。基站裝置10以及終端設備20利用子信道塊形成控制信道,并通過發(fā)送和接收 預定控制消息來建立通信信道以發(fā)送和接收數(shù)據(jù)。例如,基站裝置10形成邏輯控制信道 (“LCCH”),邏輯控制信道由通知信道(以下稱為“BCCH”)、來話信息信道(以下稱為“PCH”) 以及信道分配控制信道(以下稱為“SCCH”)配置,通知信道用于通知系統(tǒng)信息的起始,來電信息信道用于通知終端設備20中的來話,信道分配控制信道用于通知分配給終端設備20 的信道,并且基站裝置10不時通過專門的子信道塊向終端設備20發(fā)送邏輯控制信道。終 端設備20接收不時由基站裝置IOb發(fā)送的“BCCH”的控制消息,以察覺基站裝置10b。圖5是示出了基站裝置10的配置的概念圖。在圖5中,天線100發(fā)送和接收無線 頻率的信號。作為發(fā)送操作,無線單元101對來自發(fā)送和接收單元102的基帶信號進行頻率轉 換,以獲得無線頻率的多載波信號。此外,作為接收操作,無線單元101對天線100中接收 的無線頻率的多載波信號進行頻率轉換,以獲得基帶信號,并將其輸出至發(fā)送和接收單元 102?;鶐盘栍赏蚍至亢驼环至啃纬?。然而,為了便于說明,圖5只示出了一條信號 線。無線單元101包括AGC(自動增益控制)和MD (模擬/數(shù)字)轉換單元。作為發(fā)送操作,發(fā)送和接收單元102通過將從調制和解調單元103發(fā)送的頻域信 號分配至多個子信道,構成頻域多載波信號,并將其轉換為時域信號,以輸出至無線單元 101。此外,對于從頻域信號轉換為時域信號,采用了 IFFT(快速傅里葉逆變換)。作為接收操作,發(fā)送和接收單元102將從無線單元101發(fā)送的時域信號轉換為頻 域多載波信號,并且將其按子載波劃分為頻域信號,以將其輸出至調制和解調單元103。此 外,對于從時域信號轉換為頻域多載波信號,采用了 FFT(快速傅里葉變換)。作為發(fā)送操作,調制和解調單元103將從IF單元104輸入的信號進行調制。對于 調制方法,采用BPSK (二進制相移鍵控)、QPSK (正交相移鍵控)、16QAM(正交幅度調制)、 64QAM以及256QAM等。作為接收操作,調制和解調單元103對從發(fā)送和接收單元102發(fā)送 的頻域信號進行解調,并將其輸出至IF單元104。作為接收操作,IF單元104將在調制和解調單元103中解調的信號輸出至PAC 30。作為發(fā)送操作,IF單元104將從PAC 30輸入的信號輸出至調制和解調單元103。控制單元105對整個基站裝置10執(zhí)行定時控制。控制單元105包括終端檢測單 元1050、時隙指定單元1051、信道分配單元1052、切換處理單元1053、以及記錄單元1054, 并對終端設備20執(zhí)行切換。終端檢測單元1050獲取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并計算從基站裝置10到終端設 備20的相對距離。為了計算至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例如,終端檢測單元1050在記錄 單元1054中記錄其位置信息,并由所獲取的移動終端20的位置信息得到差值。終端檢測單元1050在每個預定時刻獲取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并基于變化來 計算終端設備20的移動方向和移動距離。如果終端設備20具有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可以直接從終端設備20獲取終端設 備20的位置信息??蛇x地,通過在記錄單元1054中預先記錄定義了傳播路徑和傳播損耗 間對應關系的表,獲取關于來自終端設備20的已知信號的發(fā)射功率的信息,當接收到已知 信號時測量接收功率,并參考所述表,可以估計終端設備20的位置信息。終端檢測單元1050利用至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20的移動速度、以 及終端設備20的移動方向作為確定因素,來檢測移動對象50中存在的終端設備20。終端檢測單元1050可以利用終端設備20的位置作為確定因素,來檢測移動對象 50中存在的終端設備20。并且,終端檢測單元1050形成包括多個被確定為存在于一個移 動對象之中的終端設備20在內的集合(以下稱為“移動對象組”)。為了形成移動對象組,終端檢測單元1050基于確定因素對終端設備20執(zhí)行組分類。相應地,終端檢測單元1050首先確認終端設備20是否能被分類至已經(jīng)存在的移 動對象組。此處,各個移動對象組與三個值(以下稱為“屬性值”)相關,這三個值包括屬 于該組的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屬于該組的終端設備20的移動速度、以及屬于該組的終 端設備20的移動方向。終端檢測單元1050將終端設備20的確定因素與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的屬性值 進行比較。如果所有確定因素的值與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的屬性值之間的差異分別在一 定范圍內,終端檢測單元1050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如果不能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任何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終端檢測單元1050 形成新的移動對象組,并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其中。在該情況下,將被分類的終端設備20 的確定因素的值保持與新的移動對象組的屬性值相關聯(lián)。通過執(zhí)行上述過程,終端檢測單元1050形成移動對象組,所述移動對象組是在一 個移動對象中存在的多個終端設備20的集合??梢酝ㄟ^按照至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20的移動速度、終端設備20 的移動方向的順序設置優(yōu)先級來進行確定因素的值的比較,從而首先對具有最高優(yōu)先級的 確定因素進行比較。這是由于,可以有效地執(zhí)行對終端設備20的組分類。此外,可以通過以預定周期對屬于移動對象組的各個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移 動速度、以及移動方向分別進行測量,并對其進行平均,來更新移動對象組的屬性值。這是 由于,即使移動對象的移動狀態(tài)從移動對象組形成時起就發(fā)生改變,也可能將移動對象中 存在的終端設備20分類至合適的移動對象組。此外,如果終端設備20的移動速度比預定閾值要小,可以不能執(zhí)行將終端設備20 分類至移動對象組的過程。這是由于,不存在于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20不是該過程的對 象。作為結果,能提高過程的效率。時隙指定單元1051指定時隙,以向終端設備20分配子信道塊。特別地,指定時 隙,使得某個時隙優(yōu)選地被分配給存在于一個移動對象中的終端20。相應地,時隙指定單元 1051在記錄單元1054中記錄將移動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的表。參考該表,對于已經(jīng)被終端 檢測單元1050分類至移動對象組中的終端設備20,指定與移動對象組相對應的時隙。相應 地,對于存在于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20,優(yōu)選地可以分配與該移動對象相對應的時隙。應當注意的是,只針對預定最大時隙數(shù)(例如,“2”)執(zhí)行移動對象組和時隙之間 的關聯(lián),而不對超過該數(shù)目的時隙執(zhí)行關聯(lián)。這里,優(yōu)選地,最大時隙數(shù)少于配置幀的時隙 數(shù)的一半。這是由于,確保時隙與移動對象組的關聯(lián)變得簡單。此外,不同的時隙分別與多 個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時隙指定單元1051基于在第一基站裝置IOa中時隙的使用狀況,將移動對象組與 第二基站裝置IOb中的時隙相關聯(lián)。作為結果,很容易以時隙為單位對移動對象組中的多 個終端設備20 (即移動對象中存在的終端設備20)共同執(zhí)行切換。此外,還可以減少時隙 的重疊使用,并且可以防止通信質量惡化。對于以上過程,時隙指定單元1051通過切換處理單元1053,從第一基站裝置IOa 獲取關于時隙使用狀況的信息。并且,參考關于時隙使用狀況的信息,時隙指定單元1051 將移動對象組與第二基站裝置IOb中的時隙相關聯(lián),且不與第一基站裝置IOa已關聯(lián)了移
9動對象組的時隙相重疊。時隙指定單元1051將未與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并具有空子信道塊的時隙指定給另 一終端設備20 (例如,不屬于任何移動對象組的終端、或屬于未與任何時隙相關聯(lián)的移動 對象組的終端)。信道分配單元1052將由時隙指定單元1051指定的時隙中包含的空子信道塊分配 給終端設備20。響應于來自終端設備20的新的或附加的無線資源獲取請求等,執(zhí)行子信道 塊的分配。此處,例如,在終端設備20開始通信或終端設備20在通信期間從第一基站裝置 IOa切換至第二基站裝置IOb的情況下,產生新的無線資源獲取請求。切換處理單元1053與終端設備20執(zhí)行切換過程。即,切換處理單元1053監(jiān)控第 一基站裝置IOa和終端設備20之間的通信狀態(tài)。如果確定通信狀態(tài)惡化,切換處理單元 1053確定執(zhí)行切換。例如,如果從終端設備20接收的信號的RSSI (接收信號強度指示)比 預定閾值要小,或者通過CRC(循環(huán)冗余校驗)檢測的差錯數(shù)量大于預定閾值,切換處理單 元1053確定通信狀態(tài)惡化。切換處理單元1053執(zhí)行第一基站裝置IOa與終端設備20之間的斷開過程。作為 斷開過程,例如,向信道分配單元1052發(fā)送命令,以釋放分配給終端設備20的子信道塊。切換處理單元1053執(zhí)行第二基站IOb與終端設備20之間的連接過程。作為連接 過程,例如,向測距處理單元(此處未示出)發(fā)送命令,以與終端設備20執(zhí)行發(fā)射功率調整 等。此外,向時隙指定單元1051和信道分配單元1052發(fā)送命令,以對請求切換的終端設備 20分配子信道塊。在該情況下,如上所述,切換處理單元1053控制時隙指定單元1051,以防止第一 基站裝置IOa和第二基站裝置IOb將移動對象組關聯(lián)至重疊的時隙。S卩,切換處理單元1053從第一基站裝置IOa獲取關于時隙的使用狀況的信息。例 如,可以通過PAC 30從第一基站裝置IOa獲取關于時隙的使用狀況,或者可以將關于時隙 的使用狀況的信息從第一基站裝置IOa傳輸至終端設備20,然后在執(zhí)行切換時從終端設備 20獲取。記錄單元1054記錄表等,時隙指定單元1051參考該表等來指定時隙。圖6是示 出了由記錄單元1054記錄的、將移動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的表的數(shù)據(jù)結構的概念圖。如圖 所示,表包括時隙欄和使用狀況欄。在時隙欄中,存儲了配置幀的時隙的標識信息。在使用 狀況欄中,存儲了與時隙相關聯(lián)的移動對象組的標識信息。在圖6中,“移動對象組1”與 “第一時隙”相關聯(lián),“移動對象組2”與“第二時隙”相關聯(lián)。如圖2所述,由于配置一幀的 時隙數(shù)目為“4”,因此最大時隙數(shù)為“2”。相應地,即使存在“移動對象組3”,時隙指定單元 1051也不將其與“第三時隙”或“第四時隙”相關聯(lián)。下面,將對根據(jù)上述配置的移動對象通信系統(tǒng)1的操作進行描述。圖7是示出了 當終端設備20從第一基站裝置IOa切換至第二基站裝置IOb時的切換過程的序列圖。在 與第一基站裝置IOa的通信期間(S100),如果接收到的信號的RSSI變?yōu)榈陀陬A定閾值,終 端設備20決定切換(SlOl)。終端設備20接收第二基站裝置IOb通知的控制消息“BCCH”, 從而察覺第二基站裝置10b。終端設備20執(zhí)行從第一基站裝置IOa切換至第二基站裝置 IOb的切換(S103),并與第二基站裝置IOb建立通信信道(S104)。圖8是示出了與第二基站裝置IOb建立通信信道的連接過程的序列圖。終端裝置20在向第二基站裝置IOb切換的過程中請求分配無線信道(S200)。第二基站裝置IOb計算 至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20的移動速度、以及終端設備20的移動方向(S201)。 基于這些確定因素,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終端設備30應屬于的移動對象組(S202)?;?從第一基站裝置IOa獲取的關于時隙使用狀況的信息,第二基站裝置IOb指定時隙,以向終 端設備20分配無線信道(S203)。并且,將包含在指定時隙中的空子信道塊分配給終端設備 20(S204),以及向終端設備20響應通信信道的分配(S205)。圖9是示出了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移動對象組的過程的流程圖。終端檢測單元 1050獲取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的屬性值(S300)。將屬性值與作為對象的終端設備20的 確定因素的值相比較,并且分別確認值的差異是否在特定范圍內(S301)。如果存在與確定 因素的差異分別在特定范圍內的屬性值(S301的是),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與屬性值相關 聯(lián)的移動對象組(S302)。如果不存在與確定因素的差異在特定范圍內的屬性值(S302的 否),將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的總數(shù)與最大時隙數(shù)進行比較(S303)。如果已經(jīng)存在的移 動對象組的總數(shù)小于最大時隙數(shù)(S303的是),形成將確定因素的值作為屬性值的新移動 對象組(S304),并且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其中(S305)。如果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的 總數(shù)大于最大時隙數(shù)(S303的否),不執(zhí)行分類至移動對象組。圖10是示出了指定時隙的過程的流程圖。時隙指定單元1051確認作為對象的終 端設備20是否屬于任何移動對象組(S400)。如果終端設備20屬于移動對象組(S400的 是),時隙指定單元1051參考圖6所示的表,確認移動對象組是否與時隙相關聯(lián)(S401)。如 果移動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S401的是),確認相關聯(lián)的時隙中是否存在空子信道塊。如果 存在空子信道塊(S402的是),將該時隙指定為向作為對象的終端設備20分配無線信道的 時隙(S403)。如果作為對象的終端設備20不屬于任何移動對象組(S401的否),不將移動 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S401的否),或者在相關聯(lián)的時隙中不存在空位(S402的否),指定 不與任何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且具有空子信道塊的時隙(S40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可以實現(xiàn)以下有益效果。(1)終端檢測單元1050基于確定因素,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預定的移動對象組。 時隙指定單元1051將移動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并向移動對象組的終端設備20指定相關 聯(lián)的時隙。信道分配單元1052將包含在由時隙指定單元1051指定的時隙之中的子信道塊 分配給移動對象組的終端設備20。作為結果,存在于一個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20被分 配至指定時隙,使得可以降低分配至該時隙的多個終端設備20之間的(需要進行調整的) 發(fā)射功率或發(fā)射定時的差值,從而降低了測距過程所需的時間。此外,可以防止通信質量惡 化,并且能夠在執(zhí)行切換時保持穩(wěn)定的通信狀態(tài)。(2)此外,切換處理單元1053從第一基站裝置IOa獲取關于時隙使用狀況的信息, 并且控制時隙指定單元1051,使得第二基站10將移動對象組與第一基站裝置IOa將移動對 象組關聯(lián)至的時隙不相重疊的時隙相關聯(lián)。作為結果,易于以時隙為單位對一個對象組中 存在的多個終端設備20共同執(zhí)行切換。此外,可以減少時隙的重疊使用,并防止通信質量
T^ ο(3)此外,終端檢測單元1050通過使用至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20的 移動速度和終端對象20的移動方向作為確定因素,執(zhí)行至移動對象組的分類。相應地,可 以確確保將存在于一個移動對象中的終端設備20分類至對應的移動對象組。
11
(4)此外,終端檢測單元1050按照至終端設備20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20的移動 速度和終端設備20的移動方向的順序設置優(yōu)先級,從而從具有最高優(yōu)先級的確定因素開 始,與已經(jīng)存在的移動對象組的屬性值進行比較。作為結果,可以進行高效的分類。已經(jīng)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的配置,在權利要求中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申請范圍內的、并且能夠實現(xiàn)根據(jù)所描述的實施例 中的配置的功能的多種修改都是可能的。例如,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描述了,如果終端設備20在火車上,假定終端設備20存在 于一個移動對象中。然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基于形成火車的每個車廂來確定終端 設備20是否存在于一移動對象中,或者如果在火車中了多個衛(wèi)星站,則可以基于各個衛(wèi)星 站來確定終端設備20是否存在于一移動對象中。本申請基于2008年3月27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8-084904,其公開被并 入于此作為參考。
權利要求
一種基站裝置,包括檢測單元,檢測移動對象中存在的終端設備;以及分配單元,如果所述檢測單元在移動對象中檢測到多個終端設備,將特定時隙中頻率復用的子信道分配給所述多個終端設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所述分配單元針對多個移動對象中的每一個移動對象指定時隙,并且將為移動 對象指定的時隙中包括的子信道分配給同一移動對象中存在的多個終端設備。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站裝置,還包括 搜索單元,搜索另一基站裝置中時隙的使用狀況;以及執(zhí)行單元,對同一移動對象中存在的多個終端設備執(zhí)行切換過程, 其中,當在切換過程中向多個終端設備分配子信道時,所述執(zhí)行單元基于所述搜索單 元搜索的使用狀況控制所述分配單元,針對所述多個終端設備,指定在切換發(fā)起基站裝置 中較少使用的時隙。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為了檢測移動對象中存在的終端設備,所述檢測單元使用至終端設備的相對距 離、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以及終端設備的移動方向作為確定因素。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所述檢測單元按照至終端設備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以及終端設備 的移動方向的順序設置優(yōu)先級,并且基于優(yōu)先級參考確定因素來檢測終端設備。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如果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小于預定閾值,所述檢測單元不執(zhí)行檢測。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為了檢測移動對象中存在的終端設備,所述檢測單元使用終端設備的位置作為 確定因素。
8.一種基站裝置,包括獲取單元,獲取基于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的信息;組形成單元,基于所獲取的信息形成包括多個終端設備在內的移動對象組;以及 分配單元,將特定時隙中頻分復用的多個子信道分配給屬于移動對象組的多個終端設備。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裝置,還包括存儲單元,存儲將在所述組形成單元中形成的移動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的表, 其中,所述分配單元分配所述表中與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的時隙中的多個子信道。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所述組形成單元形成多個移動對象組,并且 其中,所述表分別將不同的時隙與多個移動對象組相關聯(lián)。
11.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移動對象組同與屬于移動對象組的終端設備有關的屬性值相關聯(lián),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獲取單元獲取到基于終端設備的位置的信息,所述組形成單元將所獲 取的信息與屬性值進行比較,以確定相應終端設備是否屬于移動對象組。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屬性值是基于由所述獲取單元獲取的信息獲得的,所述信息基于屬于所述組形 成單元的多個終端設備的位置。
13.根據(jù)權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基站裝置,其中,基于位置的信息包括終端設備至基站裝置的相對距離、終端設備的移動速度、以 及終端設備的移動方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防止通信質量惡化,以及在執(zhí)行切換時保持穩(wěn)定的通信狀態(tài)。終端檢測單元基于確定因素將終端設備20分類至預定移動對象組。時隙指定單元1051將移動對象組與時隙相關聯(lián),并且將相關聯(lián)的時隙指定給移動對象組的終端設備20。信道分配單元1052將包含在由時隙指定單元1051指定的時隙中的子信道塊分配給移動對象組的終端設備20。
文檔編號H04J11/00GK101981992SQ20098011085
公開日2011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神山忠久 申請人:京瓷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