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多功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62342閱讀:17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多功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MFD (多功能裝置)。
      背景技術
      第2004-212494號日本專利臨時公開公報中公開一種傳統(tǒng)MFD的實例。傳統(tǒng)MFD包括外殼,容納在外殼中并被構造成在打印介質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和設置在外殼上面并被構造成掃描原始片狀物上的圖像的圖像掃描單元。外殼具有支撐圖像形成單元的框架,并且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框架上部處的框架上。外殼進一步包括附接在外殼的外側上并且形成外殼的側壁的外蓋。利用外蓋的傾斜面設直手動抓取部。當傳統(tǒng)MFD被移動到另一個地方時,用戶能夠握住抓取部從而將MFD舉起。

      發(fā)明內容
      但是,根據上述傳統(tǒng)的MFD,當用戶利用抓取外蓋的抓取部而向上舉起MFD時,圖像形成單元和圖像掃描單元的重量被施加于外蓋的抓取部。因此,要求外蓋具有比較高的硬度。但是,外蓋為組裝程序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外蓋可能沒有被穩(wěn)定地附接,因此在如上所述的傳統(tǒng)的MFD中,當由用戶舉起MFD時,存在外蓋易于變形的問題。在上述考慮下,本發(fā)明的方面提供一種MFD,該MFD被被構造成當用戶舉起MFD時,能夠抑制外蓋的變形。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提供一種多功能裝置,該多功能裝置設置有外殼;圖像形成單元,圖像形成單元容納在外殼中,并且被構造成在打印片狀物上形成圖像;圖像掃描單元,該圖像掃描單元布置在外殼的上方,并且被構造成掃描原始片狀物上的圖像,該圖像掃描單元具有側壁;外殼包含:支撐圖像形成單元的框架,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框架;和外蓋,該外蓋被附接到框架的外側,以形成外殼的側壁;其中,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連續(xù)表面通過圖像形成單元的側壁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蓋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其中,具有第一抓取面的第一抓取部被設置在圖像掃描單元的側壁上,第一抓取面從連續(xù)表面朝著圖像掃描單元的內側延伸。根據MFD,通過抓取設置到側壁的抓取面,用戶能夠舉起MFD。在這種情況下,MFD的重量被直接加載到第一抓取面。在這種情況下,圖像掃描單元的重量被直接加載到第一抓取部。此外,由于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框架上,因此圖像形成單元的重量經由框架被間接加載到第一抓取部。因此,圖像形成單元和圖像掃描單元重量幾乎不加載到外蓋上。因此,在根據實施例的MFD中,當舉起MFD時,可以抑制外蓋的變形。此外,根據上述構造,沒有必要使外蓋具有高硬度,因此能夠增加外蓋的設計自由度。此外,根據MFD,當舉起MFD時,支撐圖像形成單元的框架被懸掛于圖像掃描單元。因此,框架不需要支撐圖像掃描單元的重量。因此,根據MFD,與在傳統(tǒng)構造中,當舉起MDF時,框架支撐圖像形成單元和圖像掃描單元的重量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框架的變形。
      此外,根據上述MFD,由于第一抓取面被形成為從連續(xù)表面向內延伸,因此可以使得MFD的寬度較窄。在根據實施例的MFD中,較佳地是第一抓取部面向圖像掃描單元的下端。此外,較佳地是外蓋設置有凹陷部,該凹陷部面向第一抓取部,并且從連續(xù)表面朝著外殼的內側向內凹陷。利用這樣的構造,因為凹陷部面向第一抓取部,因此能夠設置用于抓取第一抓取面的足夠大的空間。根據MFD,較佳地是第一抓取面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與凹部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相等。利用這種構造,凹部不用做的特別大,并且能夠設置用于抓取第一抓取面的足夠寬的空間。較佳地是MFD被構造成使得圖像掃描單元能夠被轉換成大掃描單元,其中大掃描單元在寬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圖像掃描單元的尺寸,大掃描單元在外殼上方被固定到框架。在大掃描單元的突出部的下表面上,可以形成第二抓取部,并且可以在下表面上形成上升部。利用這樣的構造,對于單一類型的外殼,用于掃描具有第一尺寸的片狀物的圖像掃描單元和用于掃描第二尺寸的片狀物的大掃描單元被選擇性聯結。即使大掃描單元被聯結到外殼,第二抓取部仍然可以類似地用于第一抓取部,并且當舉起MFD時也可以抑制外蓋的變形。此外,當聯結大掃描單元時,由于上升部分別插入(較佳地,完全閉合)外蓋的凹部,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未形成這種凹部的不同外蓋。因此,因為能夠通過在不同的構造中使用相同構件來減少構件的數量,因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在根據發(fā)明的方面的MFD中,較佳地是第一抓取部從圖像掃描單元的下端被凹陷,并且能夠分別為抓取第一抓取面提供相對大的空間。在根據發(fā)明的方面的MFD中,較佳地是第一抓取部不接觸外蓋。利用這種構造,施加于第一抓取部的負載沒有被傳輸到外蓋,因此,可以確保能夠防止外蓋的變形。在根據發(fā)明的方面的MFD中,較佳地是設置防滑結構。例如,可以形成防滑肋或者防滑凹部(孔,或者凹槽)。利用這種構造,當用戶抓取第一抓取部以移動MFD時,能夠防止用戶的手相對于第一抓取部的滑落,并且用戶能夠相對容易地移動MFD。在根據發(fā)明的方面的MFD中,較佳地是框架具有一對彼此隔開并且彼此面對的面向部。在面向部之間,可以形成排出空間。此外,圖像掃描單元可以被至少固定到一對面向部。當排出空間被形成在彼此隔開并且相互面對的一對面向部之間時,可以減小MFD的硬度。但是,利用上述構造,由于圖像掃描單元能夠被固定到至少兩個面向部,并且圖像掃描單元能夠被固定到框架以及能夠執(zhí)行圖像掃描單元與框架之間的負載的傳輸,因此能夠抑制MFD的硬度的劣化。在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較佳地是一對面向部延伸到MFD的下端并且彼此面向,且將圖像形成單元水平夾在一對面向部之間。在這樣的情況下,較佳地是連續(xù)表面被傾斜,以便在多功能裝置的下端接近一對面向部,并且在圖像掃描裝置側上與一對面向部隔開。此夕卜,較佳地是第一抓取部形成在連續(xù)表面與一對面向部被隔開的空間處?;诮M成框架的一對面向部的位置來確定MFD的安裝區(qū)域。根據發(fā)明的方面,由于連續(xù)表面被傾斜,以致于它們在MFD的下端側處更接近于面向部,而在位于上面位置的圖像掃描單元側上更遠離面向部,因此相對于MFD的外觀,能夠使得MFD的安裝區(qū)域很小。此外,在連續(xù)表面與面向部被隔開的空間處,能夠容易地設置第一抓取部。


      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MFD (多功能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圖1中所示的MFD的部分立體圖;圖3是圖1中所示的MFD的側視圖;圖4是圖1中所示的MFD沿圖3中的A-A線得到的橫截面圖;圖5是圖1中所示的MFD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作為框架的一部分的聯結蓋的立體圖;圖7是顯示聯結蓋和掃描單元的主體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8是顯示聯結蓋和掃描單元的主體的部分放大立體圖;圖9是顯示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掃描單元的主體的立體圖;圖10是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大圖像掃描單元的立體圖;圖11是顯示大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主體而不是圖像形成單元的情況的立體圖;圖12是當大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主體時的類似于圖4的示意性橫截面圖;圖13是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大圖像掃描單元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

      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實施例。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的MFD I能夠執(zhí)行包括圖像形成處理和圖像掃描處理的多個處理。在圖1中,設置操作面板9的一側被定義為MFD I的前側,并且當用戶面向操作單元
      9時,MFD I的左手側被定義為MFD I的左側。基于上述定義限定另一個方向。在其它圖中,基于上述定義表示方向。MFD的整體構造MFD I被配備有外殼10,容納在外殼10中的圖像形成單元20和設置在外殼10的上面的圖像掃描單元100 (圖1至3)。在外殼10的下部,片狀物盒29被可拆卸地設置在圖像形成單元20的下面。片狀物盒29被構造成以堆疊的狀態(tài)容納在其上形成圖像的多張片狀物。圖像形成單元20具有眾所周知的構造并且為了簡便起見將省略詳細說明。圖像形成單元20可以是被構造成形成打印片狀物的電子照相型打印機或者噴墨式打印機,其中該打印片狀物被從在片狀物盒29中容納的一堆片狀物一張一張地饋送。在外殼10和圖像掃描單元100之間限定片狀物排出空間90。片狀物排出空間90為具有長方體的內部空間,其具有朝著MFD I的前側并且向后凹陷的開口。排出空間90的開口寬度,即片狀物排出空間90在左右方向上的長度,被設計成大于在片狀物盒29中容納的片狀物的寬度。通過圖像形成單元20在其上形成圖像的片狀物被饋送從而該片狀物從圖像形成單元20的后端進行U型翻轉,并且該片狀物被排出到片狀物排出空間90。排出空間90的開口高度,即開口在開口的上下方向上的長度,被設計成充分的大,以便用戶能夠將手從此開口插入從而容易地將排出的片狀物抽出。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示意性實施例,MFD I的左右方向為MFD I的寬度方向。圖像掃描單元100是眾所周知的構造并且為了簡便起見將省略詳細說明。圖像掃描單元100包括掃描儀主體150和設置在掃描儀主體150上面的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在掃描儀主體150的上表面上,設置平板玻璃(未顯示)。平板玻璃具有足夠的尺寸,以便A4尺寸(210mm X297mm)的原始片狀物能夠被放置在該平板玻璃上并且被掃描。在掃描儀主體150中,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圖像掃描傳感器(未顯示)被設置在平板玻璃的下方。圖像掃描傳感器被構造成可在平板玻璃的左側端和右側端之間往復滑動??纱蜷_/可關閉單元160的后端部被可旋轉地支撐在掃描儀主體150的后端部處。當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的前端部被舉起時,設置在掃描儀主體150的上表面上的平板玻璃能夠被暴露在外側。當前端部被放下時,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覆蓋平板玻璃的上表面,以便朝著平板玻璃推動在平板玻璃上放置的原始片狀物。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圖像掃描單元100使在前后方向(即,主掃描方向)上延伸的圖像掃描傳感器在左右方向上(即,在輔助掃描方向上)滑動,從而掃描原始片狀物的二維圖像。如圖1所示,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包括片狀物供應托盤161和片狀物排出托盤162。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還被配備有未顯示的ASF (自動片狀物饋送裝置)。饋紙托盤161能夠被旋轉從而延伸到圖1中雙點劃線所指示的位置,并且其上放置多張原始片狀物。于是,圖像掃描單元100利用ASF —張一張地饋送放置在片狀物供應托盤161上的原始片狀物,以便每個原始片狀物通過圖像掃描傳感器上面的位置,所述圖像掃描傳感器位于在平板玻璃下面限定的固定掃描位置上。圖像掃描單元100使得圖像掃描傳感器掃描通過圖像掃描傳感器上面的片狀物的圖像,然后使得ASF將原始片狀物排出到片狀物排出托盤162上。掃描儀主體150的前端部相對于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被向前突出,并且操作面板9被設置在突出部的上表面上。通過利用操作面板9輸入命令,用戶能夠使得圖像形成單元10執(zhí)行圖像形成處理,并且/或者使得圖像掃描單元100執(zhí)行圖像掃描處理。此外,用戶能夠基于在操作面板9上顯示的信息獲得MFD I的操作狀態(tài)。如圖4和圖5所示,夕卜殼10包括框架和側蓋80R和80L??蚣苋鐖D4所示,框架包括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主框架40包括一對側框架41R和41L,以及連接構件42。側框架41R和41L為配備有多個肋的板狀樹脂構件,并且每一個側框架都在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延伸。側框架41R和41L的底部表面延伸到MFD I被放置在其上并且限定MFD I的下端IB的表面(參見圖4)。側框架41R和41L的上表面延伸到大致與排出空間90的底部表面相同的水平。側框架41R和41L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面對,且圖像形成單元20和片狀物盒29位于二者之間,并且支撐圖像形成單元20和片狀物盒29。如圖5所示,側框架41R和41L的前表面被暴露在MFD I的前表面上的外側并且形成MFD I的前壁的一部分。連接構件42在圖像形成單元20和片狀物盒29之間水平延伸并且連接側框架41R和41L。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圖中未顯示,但是主框架40除了連接構件42之外還具有加強構件,該加強構件連接側框架41R和41L。
      如圖4至6所示,聯結蓋50為由樹脂制成的框架構件并且被構造成包括整體模制的一對結合單元51R和51L,排出托盤52和連接單元53。結合單元51R和51L在左右方向上被隔開并且彼此面對。排出空間90被限定在結合單元51R和51L之間。排出托盤52為平坦的板狀構件并且從連接單元53朝著前側被布置,而且連接結合單元51R和51L。排出托盤52限定排出空間90的底部表面。連接單元53為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框架并且在結合單元5IR和5IL的后側連接它們。如圖5所示,結合單元51R和51L的前表面被暴露于MFD I的前側上的外側并且形成MFD I的前壁的一部分。如圖7和圖8所示,連接單元53的在后表面被暴露在MFD I的后側的外側并且形成MFD I的后壁的一部分。如圖7所示,在右側結合單元51R的下表面上,整體形成向下突出的接合構件51A和51B。在接合構件51A和51B的下端上,分別形成接合孔和/或接合爪。如圖8所示,在左側結合單元5IL的下表面上,整體形成向下突出的接合構件5IC和5ID。在接合構件5IC和51D的下端上,分別形成接合孔和/或接合爪。如圖4所示,當聯結蓋50被從上組裝到主框架40時,聯結蓋的接合構件51A、51B、51C和51D分別與在主框架40上形成的接合部接合。如上所述,聯結蓋50被牢固地固定到主框架40。盡管未顯示,但是接合構件51A、51B、51C和51D用螺釘被分別固定到主框架的接合部。如圖6所示,在右側結合單元51R的上表面上,圓形凹部51E被形成在前側上,并且方形凹部51F被形成在后側上。類似地,在左側結合單元51L的上表面上,圓形凹部51G被形成在前側上,并且圓形凹槽51H被形成在后側上。在右結合單元51R的上表面上,在圓形凹部51E和方形凹部51F的右側上,整體形成接合部51J和51K,接合部51J和51K中的每個都向上突出了很少量并且向左彎曲以便形成L形。如圖9所示,在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表面上,形成向上凹陷以形成排出空間90的上表面的排出空間上壁159。在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表面上,在排出空間上壁159的右側上的前后位置處整體形成具有圓柱形形狀并且向下突出的突出部151E和151F。類似地,在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表面上,在排出空間上壁159的左側上的前后位置處整體形成具有圓柱形形狀并且向下突出的突出部151G和151H。在掃描儀主體150的下表面上,在突出構件151E和151F的右側上的前后位置處,整體形成接合部151J和151K,該每個接合部都向下突出了很少量并且向右彎曲以形成L形。在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表面上,在突出構件151G和151H的左側上的前后位置處,整體形成接合部151L和151M,該每個接合部都向下突出。在接合部151L和151M的下端處,設置接合爪。通過將處于相對于聯結蓋50在左上方向上傾斜偏移的位置上的掃描儀主體150向右下方移動,如圖7所示,右側接合部151J和151K分別與設置在聯結蓋50的右側上的接合部51J和51K接合。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掃描儀主體50的左側接合部151L和151M與在聯結蓋50的左側上設置的接合部(未顯示)相接合。此外,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掃描儀主體50的突出構件151E、151F、151G和151H被分別插入聯結蓋50的圓形凹部51E、51G、51H和方形凹部51F中。由于圓柱形突出部151E、151G和151H被分別適配在圓形凹槽51E、51G和51H中,因此掃描儀主體150被相對于聯結蓋50被準確定位。如上所述,掃描儀主體150被牢固地固定到聯結蓋50。掃描儀主體150的接合部151L和151M和聯結蓋50的接合部通過螺釘(未顯示)被分別接合,從而防止它們分離。如圖4所示,主框架40的側框架41R和41L、聯結蓋50的結合單元51R和51L形成一對面向部。該對面向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到MFD I的下端1B,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夾持圖像形成單元20。排出空間90也被限定在面向部之間。如圖1和圖2所示,掃描儀主體150的右側壁157R形成圖像掃描裝置100的右側壁。掃描儀主體150的左側壁157L形成圖像掃描裝置100的左壁。掃描儀主體150的左右下端159R和159L形成圖像掃描裝置100的下端。如圖4和圖5所示,側蓋80R和80L為由樹脂制成的面板構件。右側蓋80R被附接到右側框架41R的外側并且形成外殼10的右側壁。左側蓋80L被附接到左側框架41L的外側上并且形成外殼10的左側壁。在圖5中,MFD I被顯示成,聯結蓋50與主框架40被分離,而側蓋80R和80L被分別聯結到側框架41R和41L。當實際組裝MFD I時,在組裝主框架40、聯結蓋50和圖像掃描單元10之后,側蓋80R和80L被附接到側框架41R和41L。需要注意的是,側蓋80R和80L利用眾所周知的方法(例如,通過接合,通過緊固螺釘等等)被附接到側框架41R和41L。如圖1和圖4所示,掃描儀主單元150的右壁157R和右側蓋80R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連續(xù)表面P1R。類似地,如圖2和圖4所示,掃描儀主單元150的左壁157L和左側蓋80L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連續(xù)表面P1L。需要注意的是,“平面PlR和PlL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描述并不意味著“上下方向”被限定成豎直方向,而可以是相對于豎直方向彎曲或者傾斜的。此外,術語“連續(xù)”并不意味著平面被限定成跨越連續(xù)表面PlR和PlL的整個區(qū)域的平滑表面,而可以是具有基本平滑表面的平面。例如,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可以如圖4所示被稍微彎曲。此外,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可以被形成有一些突出或凹陷部和/或凹槽。如圖4所示,連續(xù)表面PlR和PlL被傾斜成它們在MFD I的下端IB處接近側框架41R和41L,并且在圖像掃描單元100側上與聯結蓋50的結合單元51R和51L隔開。第一手動抓取凹部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根據MFD I,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IOR和IlOL被分別形成在掃描儀主單元150的側壁157R和157L上。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面向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端側159R和159L。此外,如圖9所示,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分別從下端側159R和159L被向上凹陷,從而限定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長方體形狀的空閑空間。如圖4和圖9所示,在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處向上稍微凹陷的水平面分別為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111L。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從連續(xù)表面PlR和PlL朝著圖像掃描單元100的內側延伸。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被形成為指向下,所以用戶能夠容易地抓取它們。如圖9所示,在第一手動抓取面11 IR和IllL中的每一個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行防滑肋105被形成。如圖4所示,利用空間SlR和SlL形成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其中在所述空間SIR和SlL處,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分別與聯結蓋50的結合單元51R和51L被隔開。由于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從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端側159R和159L被向上凹陷,所以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分別相對于側蓋80R和80L被向上隔開,因此彼此不接觸。如圖4和圖5所示,側蓋80R和80L分別具有凹部8IR和81L,該凹部81R和81L從下分別面向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凹部81R和81L從連續(xù)表面PlR和PlL朝著外殼10的內側被凹陷,從而分別形成在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的下方每個都具有長方體形狀的空間。如圖3所示,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沿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在水平延伸的方向上的長度LI (即,前后方向上的長度)與凹部81R和81L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L2相同??赊D換的大掃描單元根據實施例的MFD I被構造成,使得圖像掃描單元100能夠被轉換為大掃描單元200(參見圖10至圖12)。如上所述的圖像掃描單元100具有平板玻璃,該平板玻璃的尺寸對應于A4尺寸(210mm X297mm)的片狀物。大掃描單元200具有其大小對應于法定尺寸(215.9mm X355.6mm)的片狀物的平板玻璃。因此,大掃描單元200在其寬度方向上(B卩,在左右方向上)比圖像掃描單元100大。大掃描單元200被配備有掃描儀主單元250和設置在掃描儀主單元250上面的可打開/可關閉單元260。在寬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掃描儀主單元250被構造成比圖像掃描單元100的掃描儀主單元150更大??纱蜷_/可關閉單元260還被構造成在寬度方向上,比圖像掃描單元100的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更大。除了掃描儀主單元250和可打開/可關閉單元260的構造與掃描儀主單元150和可打開/可關閉單元160的構造不同之外,大掃描單元200與圖像掃描單元100的其他構造相同,這里為了簡便起見將省略其說明。如圖13所示,在掃描儀主單元250的下表面上,形成排出空間上壁250、突起251E、251F、251G和251H以及接合部251J、251K、251L和251M。它們的形狀和相對位置類似于圖像掃描單元100的掃描儀主單元150的突起151E、151F、151G和151H以及接合部151J、151K、151L和151M。利用上述構造,大掃描單元200通過與組裝圖像掃描單元100相同的方式被牢固地固定到聯結蓋50。如圖10至12所示,掃描儀主單元250分別具有相對于側蓋80R和80L、在寬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出部257R和257L。在突出部257R和257L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手動抓取凹部210R和210L。如圖13所示,第二手動抓取凹部210R和210L被分別配備有第二手動抓取面211R和211L,該第二手動抓取面21 IR和21IL面向下以便用戶能夠抓取它們。在第二手動抓取面211R和211L中的每一個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多行防滑肋205被形成。如圖12和圖13所示,在掃描儀主單元250的下表面259B上形成上升部220R和220L以向下升起。上升部220R和220L被布置成從上面分別面向側蓋80R和80L的上端。根據示意性實施例,上升部220R和220L為向下升起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厚的平板。如圖11和圖12所示,由于掃描儀主單元250被固定到聯結蓋50,因此上升部220R和220L被分別插入側蓋80R和80L的凹部81R和81L中,從而分別閉合凹部81R和81L。結果,上升部220R和220L在左右方向上面向外的表面基本上位于側蓋80R和80L的外表面的相同平面上,從而形成MFD I的左右壁。在根據實施例的MFD I中,手動抓取凹部沒有被設置到側蓋80R或者80L,而是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被形成在掃描儀主單元150的壁157R和157L上。利用這個結構,當用戶從包裝紙板盒拿起MFD I時,當用戶移動MFD I時等等,通過抓取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111L,用戶就能夠舉起該裝置。在這樣的情況下,圖像掃描單元100的重量被直接加載到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此外,由于圖像掃描單元100被固定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因此圖像形成單元20的重量經由圖像掃描單元、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被間接加載到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因此,圖像形成單元20和圖像掃描單元100的重量幾乎不被加載到側蓋80R和80L。因此,在根據實施例的MFD 1,當舉起MFD I時,可以抑制側蓋80R和80L的變形。此外,根據上述構造,沒有必要使側蓋80R和80L具有高硬度,因此能夠增加對于側蓋80R和80L的設計自由度。此外,根據如上所述的MFD 1,當舉起MFD I時,支撐圖像形成單元20的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被懸掛于圖像掃描單元100。因此,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不需要支撐圖像掃描單元100的重量。因此,根據MFD 1,與如傳統(tǒng)構造中,當舉起MDF時,框架支撐圖像形成單元和圖像掃描單元的重量的情況相比,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的變形能夠得到抑制。此外,根據如上所述的MFD 1,由于第一手動抓取面11 IR和IllL被形成為從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向內延伸,并且第一手動抓取部(即,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在寬度方向上并沒有從連續(xù)表面PlR和PlL突出,因此可以使得MFD I的寬度較窄。在根據實施例的MFD I中,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分別面向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端159R和159L。此外,側蓋80R和80L具有從連續(xù)表面PlR和PlL朝著外殼10的內側向內凹陷并且分別面向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IOR和IlOL的凹部81R和81L。利用這樣的構造,由于凹部81R和81L面向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因此能夠設置用于抓取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的足夠大的空間。根據MFD 1,如圖3所示,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LI和凹部81R和81L在前后方向上的長度L2是相等的。利用這樣的構造,凹部81R和81L不會做得特別大,并且能夠設置用于抓取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的足夠寬的空間。MFD I被構造成圖像掃描單元100能夠被轉換成大掃描單元200,其中大掃描單元200的寬度比圖像掃描單元100的寬度更寬并且被固定到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在大掃描單元200的突出部257R和257L的下表面上,形成第二手動抓取凹部210R和210L,并且上升部220R和220L被形成在下表面259B上。利用這樣的構造,對于單一類型的外殼10,用于掃描A4片狀物的圖像掃描單元100和用于掃描法定尺寸片狀物的大掃描單元200被選擇性聯結。即使大掃描單元200被聯結到外殼10,第二手動抓取凹部210R和210L類似地用于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當舉起MFDl時,也能夠抑制側蓋80R和80L的變形。此外,當聯結大掃描單元200時,由于上升部220R和220L分別覆蓋側蓋80R和80L的凹部81R和81L,因此沒有必要使用未形成凹部81R和81L的不同的側蓋。因此,因為能夠通過在不同的構造中使用相同構件來減少構件的數量,因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在MFD I中,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IOR和IIOL被從掃描儀主體150的下端159R和159L凹陷,并且能夠設置分別用于抓取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的相對大的空間。
      由于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分別不接觸側蓋80R和80L。因此,施加于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IOR和IlOL的負載沒有被分別傳輸到側蓋80R和80L,因此能夠防止側蓋80R和80L的變形。在MFD I中,由于形成防滑肋105、205,所以當用戶抓取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IlOL或者第二手動抓取凹部210R和210L以移動MFD I時,能夠防止用戶的手相對于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或者第二手動抓取面211R和211L發(fā)生滑落,并且用戶能夠相對容易地移動MFD I。在根據實施例的MFD I中,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具有一對側框架41R和41L以及一對結合單元51R和51L,這兩對都被水平隔開并且彼此面對。在結合單元51R和51L之間,形成排出空間90。此外圖像掃描單元100的掃描儀主體150被固定到結合構件51R和51L。利用這樣的構造,由于可以確保圖像掃描單元100能夠被固定到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并且能夠執(zhí)行圖像掃描單元100與主框架40和聯結蓋50之間的負載的傳輸,因此盡管排出空間90被形成在圖像掃描單元100的下面,但是能夠抑制MFD I的硬度的劣化。根據MFD 1,由于連續(xù)表面PlR和PlL被傾斜,所以它們在MFD I的下端IB側處更靠近于側框架41R和41L,而在位于上面位置的圖像掃描單元100側上更遠離結合構件51R和51L,因此與MFD I的寬度相比,能夠使得構成框架40的側框架41R和41L的位置更接近。結果,相對于MFD I的外觀,能夠使得基于側框架41R和41L的位置正常確定的MFD I的安裝區(qū)域很小。此外,如圖4所示,在空間SlR和SlL處能夠容易地設置第一手動抓取凹部IlOR和110L,其中在所述空間SlR和SlL處,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分別與結合單元51R和51L隔開。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意性實施例,并且本發(fā)明不應該被限制于示意性實施例的上述構造。相反,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范圍內,能夠用各種方式修改構造。例如,第一手動抓取凹部可以不是向上凹陷部。即,第一手動抓取面IllR和IllL可以被位移到掃描儀主單元150的下端159R和159L。同樣在這種構造中,因為凹部81R和81L被分別形成到側蓋80R和80L,所以能夠設置用于抓取的足夠的空間。換句話說,在與掃描儀主體150的下端159R和159L隔開的上面位置處,可以通過形成每個都具有長方體的形狀并且朝著連續(xù)表面PlR和PlL向內凹陷或者朝著圖像掃描單元100的內側凹陷的凹陷部,而設置第一手動凹陷部。在這種構造中,側蓋80R和80L的凹部81R和81L將變得沒有必要。代替防滑肋105和205,可以設置諸如防滑槽或者具有多個突起和/或孔的粗糙表面的防滑結構的各種類型。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夕卜殼; 圖像形成單元,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容納在所述外殼中,并且被構造成在打印片狀物上形成圖像; 圖像掃描單元,所述圖像掃描單元布置在所述外殼的上方,并且被構造成掃描原始片狀物上的圖像,所述圖像掃描單元具有側壁; 其中,所述外殼包含: 支撐所述圖像形成單元的框架,所述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所述框架;和 外蓋,所述外蓋被附接到所述框架的外側,以形成所述外殼的側壁; 其中,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連續(xù)表面通過所述圖像形成單元的所述側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外蓋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并且 其中,具有第一抓取面的第一抓取部被設置在所述圖像掃描單元的所述側壁上,所述第一抓取面從所述連續(xù)表面朝著所述圖像掃描單元的內側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抓取部面向所述圖像掃描單元的下端;并且 其中,所述外蓋設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面向所述第一抓取部,并且從所述連續(xù)表面朝著所述外殼的內側向內凹陷。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連續(xù)表面水平延伸的所述第一抓取面的長度與沿所 述連續(xù)表面水平延伸的所述凹陷部的長度相等。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功能裝置被構造成,使得所述圖像掃描單元能夠被轉換成大掃描單元,所述大掃描單元在寬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圖像掃描單元的尺寸,所述大掃描單元在所述外殼上方被固定到所述框架; 其中,所述大掃描單元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相對于所述外蓋在所述寬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其中,具有第二抓取面的第二抓取部被分別設置到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并且 其中,朝著所述凹陷部向下升起的上升部被形成在所述大掃描單元的所述下表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部分別完全地閉合所述凹陷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部從所述圖像掃描單元的所述下端向上凹陷。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部不接觸所述外蓋。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取面設置有防滑結構。
      9.如權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框架包含一對面向部,所述一對面向部在所述圖像掃描單元的下部彼此隔開并且彼此面對; 其中,在所述一對面向部之間限定排出空間,由所述圖像形成單元在其上已經形成圖像的打印片狀物被排出到所述排出空間;并且 其中,所述圖像掃描單元被至少固定到所述一對面向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裝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對面向部延伸到所述多功能裝置的下端并且彼此面向,所述圖像形成單元被水平夾在所述一對面向部之間; 其中,所述連續(xù)表面被傾斜,以便在所述多功能裝置的所述下端接近所述一對面向部,并且在所述圖像掃描裝置側上與所述一對面向部隔開; 其中,所述第一抓取部形成在所述連續(xù)表面與所述一對面向部隔開的空間處。
      全文摘要
      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提供一種多功能裝置,該多功能裝置被配備有外殼,容納在外殼中并且被構造成在打印片狀物上形成圖像的圖像形成單元,和布置在外殼的上方并且被構造成掃描原始片狀物上的圖像的圖像掃描單元。外殼包括支撐圖像形成單元的框架和外蓋,其中圖像掃描單元被固定到框架,外蓋附接到框架的外側以形成外殼的側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連續(xù)表面通過側壁的至少一部分和外蓋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并且具有從連續(xù)表面朝著圖像掃描單元的內側延伸的第一抓取面的第一抓取部設置在圖像掃描單元的側壁上。
      文檔編號H04N1/00GK103139414SQ20121037695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fā)明者松島龍一 申請人:兄弟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