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大尺度欧美暖暖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2021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option id="fbvk0"></option>
    1. <rt id="fbvk0"><tr id="fbvk0"></tr></rt>
      <center id="fbvk0"><optgroup id="fbvk0"></optgroup></center>
      <center id="fbvk0"></center>

      <li id="fbvk0"><abbr id="fbvk0"><dl id="fbvk0"></dl></abbr></li>

      移動電話系統(tǒng)和位置分集接收方法

      文檔序號:7582803閱讀:22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移動電話系統(tǒng)和位置分集接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移動電話系統(tǒng),特別是涉及采用位置分集接收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中,由多個基站接收來自移動臺的信號,以選擇最有效的基站。
      移動電話系統(tǒng)如便攜式電話系統(tǒng)已經廣泛普及。例如,在蜂窩式系統(tǒng)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多個基站的每個基站都有一個它所覆蓋的小區(qū),這些小區(qū)的布置使它們之間不留任何空隙,以便使移動臺能在寬廣地域內進行通信。
      在蜂窩式移動電話系統(tǒng)中,當移動臺移動到新的小區(qū)時,通信就從現在基站切換到覆蓋新的位置的基站,而不發(fā)生通信的中斷。這種通信上的切換被為“轉接”。
      在多個小區(qū)形成一個地域的地方,它們兩者或多者的邊緣地帶是彼此重疊的,如果移動臺漫游到重疊的地域,它就能同所有覆蓋這個重疊地域的基站通信,換句話說,能同時與多個基站通信。
      這種事實被應用在常規(guī)在移動電話系統(tǒng)(例如擴展頻譜系統(tǒng))中,當移動臺圍繞兩個基站的邊緣地帶漫游時,移動臺就同時與兩個基站通信。剛才所說的方法在分集式轉接中被采用,這在例如Linearize公司公布的Takuro Satoh所著的“From the Beginning to Applications of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echnigue”(CDMA(碼分多址聯接)技術的起源到應用”中有所披露。
      在“CDMA技術”中所敘述的分集式轉接,是上述通信系統(tǒng)之一,從移動臺至基站的上行鏈路的接收應用了在多個相關基站中的位置分集接收。
      下面敘述相關基站選擇的常規(guī)的位置分集接收。


      圖1是常用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的方塊圖。
      參考圖1,基站1覆蓋小區(qū)2,基站3覆蓋小區(qū)4。基站1經過基站6與基站3通信。與其他網絡聯系的連接器7是例如移動通信交換機或用于連接公用電話網的網間連接交換器。
      常規(guī)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具有空間分集式結構。特別是當小區(qū)2和小區(qū)4之中有重疊地域,而移動臺5漫游在重疊地域中時,移動臺5同時與基站1和3兩個基站通信。兩個基站從移動臺5接收到信號由主站也就是基站控制器6組合,然后被發(fā)送到通信的其他部分。
      圖2是表示常規(guī)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方塊圖。
      基站1包括接收機1b,用于經過天線1a接收從移動臺5發(fā)來的無線電信號;模/數轉換器1c,用于將接收機1b來的模似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反擴展器1d,用于將模/數轉換器1c業(yè)的信號去除擴展;譯碼器1e,用于對反擴展器1d來的信號譯碼;差錯檢測器1f,用于檢測譯碼器1e來的信號是否包含某些差錯;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g,用于測量反擴展器1d來的信號接收電平。從移動臺5來的信號在差錯檢測器1f檢測差錯以后,被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6。由差錯檢測器1f差錯檢測的結果的信息表示是否包含某些差錯并被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6。另外,由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g測量的接收電平也被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6。
      基站3也類似地包括接收機3b,模/數傳換器3c,反擴展器3d,譯碼器3e,差錯檢測器3f,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3g?;?將移動臺5來的信號在差錯檢測器3f檢測差錯以后,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6,也將差錯檢測器3f差錯檢測的表示是否包含某些差錯的結果信息,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6,并進一步也將接收電平測量單元3g測量的接收電平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6。
      基站控制器6包括選擇組合控制器6m;數據緩沖器6b,用于存儲從基站1來的信號;以及數據緩沖器6c,用于存儲從基站3來的信號。
      圖3是圖2所示的選擇組合控制器6m的內部結構方塊圖。
      經過基站1發(fā)送的從移動臺5來的信號,被輸入并被存儲在數據緩沖器6b中,經過基站3發(fā)送的從移動臺5來的信號,被輸入并被存儲在數據緩沖器6c中。
      選擇組合控制器6m包括無差錯數據選擇器6f,和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6k。
      無差錯數據選擇器6f涉及從基站1和3接收到的差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并控制數據緩沖器6b和6c,以便從存儲在數據緩沖器6b和6c(信號來自移動臺5而經由基站1和3接收)的數據中選擇一個不包含差錯的數據。
      如果從基站1和3接收到的存在/不存在的兩個信息都指示差錯不存在,那么,兩個信息都可以被選擇。另一方面,如果從基站1和3接收到的存在/不存在的兩個信息都指示差錯存在,那么,無差錯數據選擇器6f向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6k通知差錯存在。
      如果從基站1和3接收到的差錯存在/不存在的兩個信息指示差錯存在,那么,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6k參照從基站1和3接收到的接收電平,控制數據緩沖器6b和6c,以待選擇具有最高接收電平數據的一個。
      在這種方法中,存儲在數據緩沖器6b和6c中的被選擇組合控制器6m選擇的一個數據,被發(fā)送至連接器7去向其他網絡。
      如上所述,在常規(guī)移動電話系統(tǒng)中,從移動臺發(fā)往基站(上行鏈路)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每個基站進行差錯檢測,即檢測周期地(例如10ms的時段)包含在接收信號中的差錯檢測信號,并測量接收電平。然后,每個基站將差錯檢測結果的測量的接收電平送往與基站相連的對它們起控制器裝置作用的基站控制器?;究刂破鲝幕舅蛠淼男盘栔羞x擇一個無差錯的信號,但如果所有接收的信號包含差錯,那么,基站控制器選擇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一個接收信號,因此可以保證接收質量的提高。
      在移動電話系統(tǒng)中,在信號從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以前,它被劃分為所謂幀的單元,上述差錯檢測代碼被提供在一個時間寬度(例如10ms)所形成的的每一幀中,所以,傳輸差錯能從幀單元中被檢測出來。
      圖4是表示用在移動電話系統(tǒng)中的幀結構的一個例示圖。
      如在圖4中看到的,所示的幀以10ms的時間寬度形成,并包括由移動臺發(fā)送的實際信息即用戶信息比特,和形成差錯檢測代碼的CRC(循環(huán)冗余校驗)校驗比特。
      但是,在常規(guī)的選擇分集系統(tǒng)中,如果從基站發(fā)送的所有信號都包含差錯,那么基站控制器就選擇信號中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一個信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被發(fā)送到連接器去向其他網絡的信號,無例外地都包含差錯。
      在發(fā)送聲音信號形成的信號的場合,即使信號包含差錯,通話仍然是可能的。但是,多媒體技術在近幾年來的進展,增加了圖像數據和類似信息的傳輸業(yè)務,即使有少量數據差錯也會使數據值報廢。因此,現在比以往更需要進一步減小差錯率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選擇分集移動電話系統(tǒng),它能以較低的差錯率發(fā)送數據。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系統(tǒng),其中,從發(fā)送機來的通信信息被多個接收機接收,如果由多個接收機接收的所有通信信息都包含通信差錯,那么,就以接收機中的一個所接收的通信信息和接收機中的另一個或另幾個所接收的通信信息為基礎,產生沒有差錯的通信信息。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在基站中采用選擇分集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中,從移動臺來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這些基站將各自接收的信號發(fā)至基站控制器,其中,基站控制器以從基站中的一個預定的基站來的信號和基站中的另一個或另幾個基站來的信號為基礎,產生沒有差錯的信號。
      根據本發(fā)明權利要求2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基站控制器經過多個基站接收到的每一個信號,都包括由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組成的幀,用戶信息比特是從移動臺發(fā)送來的實際信息,CRC校驗比特形成差錯檢測代碼,基站控制器將來自多個基站的每一幀劃分為預定尺度單元,并再將這些單元安排成若干個組合,以獲得沒有通信差錯的信號。
      根據本發(fā)明權利要求2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基站控制器以比特為單位對經由多個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互相比較,比較的結果不顯示出一致時,改變比特的值,以產生沒有通信差錯的信號。
      根據本發(fā)明的又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在基站中采用選擇分集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中,從移動臺來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這些基站將各自接收的信號發(fā)至基站控制器,其中,由多個基站從移動臺接收到的信號是Reed-Solomon(里德-索洛蒙)碼信號,基站控制器以比特為單位對經由多個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互相比較,估算包含對應于比較的結果顯示不一致的一比特的一符號是差錯符號,并在里德-索洛蒙譯碼中,使用這個估計結果作為差錯符號位置信息,以增強里德-索洛蒙譯碼的糾錯能力。
      根據本發(fā)明權利要求3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由基站從移動臺接收到的信號是卷積碼信號并且基站得到可靠性信息,這個可靠性信息表示當每個基站用Viterbi(維特比)譯碼該信號時由幀劃分而得的各個單元的接收能量幅度,在基站控制器改變單元的組合時,基站控制器選擇可靠性信息顯示出最高可靠性的這樣的一個單元作為重構選擇對象,以減少為找出無差錯幀所需要的處理時間。
      本發(fā)明的第一個特征在于如與第一實施例有關連的敘述那樣,當屬于基站選擇分集之列的接收機接收到的所有信號都包含通信差錯時,通過將每個基站接收到的信號劃分為多個單元,并對接收的信號的被劃分的單元的所有可能的組合進行重構和差錯的再檢測,可以使獲得無差錯信號的機會增加,。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特征在于如與第二實施例有關連的敘述那樣,當屬于基站選擇分集之列的接收機接收到的所有信號都包含通信差錯時,通過以比特為單位對多個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互相比較,并對信號位置上顯示出信號不同的那些信息比特所有可能的組合進行重構和差錯的再檢測,可以使獲得無差錯信號的機會增加,。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特征在于如與第三實施例有關連的敘述那樣,當屬于基站選擇分集之列的接收機接收到的所有信號都包含通信差錯時,通過里德-索洛蒙譯碼方法能增強糾錯能力,即通過對經由多個基站接收的信號進行互相比較以檢測其中信號彼此不同的一個位置,并用這個位置作為在數據通信所用的里德-索洛蒙(RS)譯碼中的差錯符號位置信息。
      本發(fā)明的第四個特征在于盡管幀重構功能和差錯檢測功能附加地被提供作為基站控制器的新功能,但常規(guī)通信協議仍能被用作多個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通信協議。
      本發(fā)明的第五個特征在于如與第四實施例有關連的敘述那樣,當屬于基站選擇分集之列的接收機接收到的所有信號都包含通信差錯時,通過將多個基站接收的每個信號劃分為多個單元,對每個信號單元確定可靠性信息,并以可靠性遞降的次序選用被劃分得的信號單元對幀進行重構,能快速地找出無差錯信號單元的組合。
      圖1是移動電話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2是表示常規(guī)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結構的方塊圖3是表示圖2所示的選擇組合控制器內部結構的方塊圖;圖4是表示移動電話系統(tǒng)所用的幀結構的一個例子的示意圖;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第一實施例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結構的的方塊圖;圖6是表示圖5所示的選擇組合控制器內部結構的方塊圖;圖7是說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圖;圖8是說明第一實施例中的幀劃分方法的圖;圖9是說明第一實施例中的幀重構的一示意圖;圖10(a)至10(d)是表示根據一個幀的分解和重構的單元組合例子的示意圖;圖11指示當進行選擇組合的基站(涉及分集接收的基站)數目和幀劃分數目變化時,幀差錯率和需要處理的組合數目之間的關系;圖12是說明本說明第二實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圖;圖13(a)至13(f)是說明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圖5所示幀重構單元以幀的比特為單位進行比較的含義的圖;圖14(a)至14(f)是說明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圖5所示的幀重構單元進行幀重構時的組合數目的圖;圖15(a)至15(g)是說明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圖5所示的幀重構單元進行幀重構時的組合數目的圖;圖16(a)至16(f)是說明在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在圖5所示的幀重構單元進行幀重構時組合中的一個候選單元的確定的示意圖;圖17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第三實施例中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結構的方塊圖;圖18是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圖。
      下面,將參考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敘述。
      如上所述,常規(guī)移動電話系統(tǒng)的基站控制器,通過多個基站接收從某個移動臺產生的信號,如果從基站接收到的所有信號都有一些差錯時,它就選擇并采用信號中具有最高接收電平那一個信號。因此,那些來自基站的沒有被選擇的信號是不被利用而徒然放棄的。值得注意的是,本發(fā)明企圖利用這些來自基站的未被選擇的信號,減小傳輸信號的差錯率。
      在下面被敘述的實施例中,移動電話系統(tǒng)類似于參考圖1的上述普通結構,因此,將參考圖1,對這個實施例進行敘述。而且,下面敘述的實施例應用于CDMA移動電話系統(tǒng)。假定,從移動臺向基站發(fā)送的信號是以具有圖4所示結構一幀為單位發(fā)送的。
      圖5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第一實施例的基站和基站控制器的結構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圖1所示的移動臺5同時與圖5所示的基站11和基站13兩個基站通信,圖5所示的基站控制器16被連接至去向基他網絡的連接器7,用作基站11和13的基站控制器。
      基站11包括接收機11b,通過接收天線11a接收從移動臺5來的無線電信號,模/數轉換器11c,用于將從接收機11b來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反擴展器11d,用于對來自模/數轉換器11c的信號進行反擴展器;譯碼器11e,用于對來自反擴展器11a的信號進行譯碼;差錯檢測器11f,用于檢測從譯碼器11e來的信號是否包含某些差錯;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用于測量從反擴展器11d來的信號的接收電平。從移動臺5來的信號在差錯檢測器11f檢測差錯之后,被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16。在這個時候,差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作為差錯檢測器11f的檢測結果,也被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16。而且,由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測量的接收電平也被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16。
      基站13類似地包括接收機13b,模/數轉換器13c,反擴展器13d,譯碼器13e,差錯檢測器13f,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3g?;?3在差錯檢器13f檢測差錯之后,將從移動臺5來的信號向基站控制器16發(fā)送,并且將差錯存在/不存在的信息作為差錯檢測器13f檢測的結果,向基站控制器16發(fā)送?;?3還將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3g測量的接收電平向基站控制器16發(fā)送。
      基站控制器16包括選擇組合控制器16a;數據緩沖器16b,用于存儲從基站11來的信號;數據緩沖器16c,用于存儲從基站13來的信號;幀重構單元16d;以及差錯檢測器16e。
      圖6表示圖5所示選擇組合控制器16a的內部結構方塊圖。
      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信號經過基站11被輸入并存儲到數據緩沖器16b,而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信號經過基站13被輸入并存儲到數據緩沖器16c。
      選擇組合控制器16a包括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幀重構控制器16g,以及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
      下面,參考圖5和圖6,對本實施例進行較詳細的敘述。
      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信號由多個基站接收。例如,信號由圖5所示的基站11和13接收。
      在基站11和13中,接收機11b和13b對接收天線11a和13a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調頻解調,反擴展器11d和13d對輸出的在移動臺5用偽噪聲碼擴展了的調頻解調信號進行反擴展,以致將反擴展信號相繼地送往譯碼器11e和13e,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
      譯碼器11e和13e將反擴展器11d和13d來的信號譯碼為用戶信息信號,差錯檢測器11f和13f分別以用戶信息信號的CRC(循環(huán)冗余校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測量接收信號的電平。
      基站11和13向基站控制器16發(fā)送圖4所示的用戶信息比特CRC檢驗比特,差錯檢測器11f和13f檢測結果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測量結果的接收電平信息。
      如圖6所看到的,從差錯檢測器11f和13f來的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分別被輸入至數據緩沖器16b和16c。從差錯檢測器11f和13f來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被輸入到選擇組合控制器16a的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從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來的接收電平信息,被輸入至選擇組合控制器16a的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
      選擇組合控制器16a控制存儲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比特的數據緩沖器16b和16c,控制分離并重構由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檢驗比特形成的幀的幀重構單元16d,并且控制以CRC校驗比特進行重構幀差錯校正的差錯檢測器16e。用戶信號從數據緩沖器16b和16c直接被輸送到與其他網絡相接的連接器7,或者經過幀重構單元16d和差錯檢測器16e輸送。
      下面,對本實施例的操作進行敘述。
      圖7是說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操作的流程圖。
      從移動臺5去基站的信號(上行鏈路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在本實施例中為基站11和13)。每個基站用包含在圖4所表示的每一已譯碼信號的無線電幀(例如,為10ms)中的差錯檢測信號(CRC檢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并對每個周期的傳輸功率進行接收電平測量,并且將差錯檢測的結果和測量到的接收電平輸送到基站控制器(在本實施例中為基站控制器16),該控制器作為主裝置被連接到基站。
      在實施例中,將從每個基站向基站控制器輸送的信息包括1.用戶信息(用戶信息比特);2.用戶信息的差錯檢測信息(CRC校驗比特);3.用戶信息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CRC檢驗OK/NG(不好));和4.一幀的接收電平信息(Eb/IO每個帶寬用戶信息比特能量與平均干擾能量之比)基站控制器16的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判定從基站接收到的所有幀是否包含一個無差錯幀(步驟F1)。如果無差錯幀被檢測到,由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指令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一個將無差錯幀存儲起來,輸出此幀,因此,無差錯幀發(fā)送到與其他網絡相連的連接器7(步驟F2)。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F1判定從基站來的所有幀都包含某些差錯,則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將判定通知幀重構控制器16g,幀重構單元16d在幀重構控制器16g控制下,對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b和16c的幀進行分解和重構(步驟F3)。下面,對重構進行敘述。
      圖8是表示第一實施例一幀的分解圖。
      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每幀(由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所組成)被分解為預定數目(圖8為2)的部分(用這種分解得到的一部分下面稱為“單元”),將從一個或多個不同基站來的一幀或多幀分解得到的一些單元,有選擇地合并起來構成無差錯幀。圖8具體地表示將一幀分解為兩個單元,前面的分解單元稱為第一單元17,后面的分解單元稱為第二單元18。
      圖9是表示第一實施例如何重構一幀的方法步驟的例示圖。
      在圖9所表示的重構方法中,從基站11來的幀包括第一單元17a和18a,從基站13來的幀包括第一單元17b和第二單元18b?;?1來的幀僅在它的第一單元17a中有差錯,而基站13來的幀僅在第二單元18b中有差錯。在這個例子中,無差錯幀能夠這樣產生,即選擇并合并基站11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a和基站13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b。
      在實際處理中,一幀的哪一個單元有差錯是未知的。因此,每當對單元進行合并時,要用CRC校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以確定組合是否無差錯,這種處理一直重復到找出無差錯的組合為止。下面,參考圖7,對此處理進行敘述。
      當某些組合并被產生時(步驟F3)。對組合進行差錯檢測(步驟F4)。差錯校正與圖5所示差錯檢測器11f和13f所進行的處理是相同的,并且使用校驗比特。
      步驟F4中差錯檢測的結果被發(fā)送至幀重構控制器16g。幀重構控制器16g判定組合所提供的幀是否沒有差錯(步驟F5)。如果幀是無差錯幀,則幀重構控制器16g指令差錯檢測器16e向連接器7發(fā)送被組合的幀,將其傳送至其它網絡(步驟F6)。
      如果步驟F4中差錯檢測的結果,檢測出被合并的單元具有某些差錯(步驟F5),則幀重構控制器16g判定,對于所有可能的組合,重構和差錯檢測是否已經完成(步驟F7)。
      如果步驟F7判定,還有的組合沒有進行重構和差錯檢測,則控制返回到步驟F3,以便可對剩余的新的組合進行重構和差錯檢測。
      如果步驟F7的判定揭示,對于所有可能的組合的重構和差錯檢測已經完成,則幀重構控制器16g將這個信息發(fā)送至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接收這個信息后,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參考從基站11和13的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來的接收電平信息,并指令數據緩沖器16b和16c將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被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的一個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它網絡傳送(步驟F8)。
      在本實施例中,基站控制器同時從基站接收信號的基站數目是2,一幀被分解的單元數目是2。
      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這個數目,而這兩個數目可以任意地確定,并且,隨著數目的增加,產生無差錯幀的可能性也增加。
      但是,單元數目的過分增加,而使得組合數目的過度增加,可能引起處理時間的過度增加。
      對付這個問題的可能措施是預先確定,在有限處理時間周期內,一幀重構操作被允許重復地進行的實際組合的最大次數(例如,10次),在達到最大次數時的瞬時停止重構操作,并且將從多個基站發(fā)送來的一些包含差錯的幀中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一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去向其他網絡。
      圖10(a)至10(d)是表示根據一個幀的分解和重構的單元組合的例示圖。
      圖10(a)至10(d)具體地表示當一幀被分解為兩個單元時,一些單元的合并的例子,并就兩個基站進行單元的選擇組合。類似于圖9所示的幀,基站11來的幀包括第一單元17a和第二單元18a,而基站13來的幀包括第一單元17b和第二單元18b。
      參考圖10(a)至10(d),任何單元所示的符號OK表示該單元差錯,而NG表示該單元有某些差錯。
      在所示的例子中,基站11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a是無差錯的,而基站11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a有某些差錯,基站13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b是無差錯的,而基站13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b有某些差錯。
      另外,在圖10(a)至10(d)中,任何有下劃線的符號OK和NG表示重構時被選擇單元,具體地說,圖10(a)舉例說明選擇從基站11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a和從基站11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a進行組合的情況;圖10(b)說明從基站11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a和從基站13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b的另一種選擇組合;圖10(c)說明從基站13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b和從基站11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a的又一種選擇組合;圖10(d)說明從基站13來的幀的第一單元17b和從基站13來的幀的第二單元18b的再一種選擇組合。
      從圖10(a)至10(d)看到,在這種情況下,單元可能合并的數目是四種。但是,圖10(a)至10(d)中每一種包括原來就包含差錯的同一幀的兩個單元,要讓它變成無差錯是沒有可能性的。因此,圖10(a)至10(d)中的組合可能從圖7步驟F3和F4操作的那些組合中被消除,而應當進行的操作是對于圖10(b)和10(c)的兩種組合。
      另外,如果假定差錯模式有這樣的簡化特性時,即當無線電傳輸引起幀中出現差錯時,一比特差錯在所有單元中可能以相等的概率出現,則盡管圖10(a)至10(d)所示四種模式可被用作可能的單元組合,這四種模式中的圖10(b)和10(c)兩種模式提供的幀可能不包含差錯。
      當以這種方式,即一幀被分解為兩個單元,并由兩個基站接收的幀單元進行合并,以便有選擇地組成一幀時,對于兩種單元合并,通過重新排列和差錯檢測,可使從基站控制器16向連接器7發(fā)送轉至其他網絡的幀差錯率減少1/2。
      圖11是一個以列表形式指示幀差錯率和所要處理的組合次數,與進行選擇組合有關的基站(分集接收的基站)的數目,以及幀被分解的數目有不同值的變化。
      如從圖11所看到的,幀差錯率隨著分集基站數目的增加以及幀的分解數目的增加而減小。雖然單元組合的次數隨著分集基站數目的增加以及幀分解數目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如果使用高速操作裝置,例如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所要求的處理是可能的。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進行敘述。
      本實施例具有一個類似于上述參考圖5和6所說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因此,下面將參考圖5和6,對本實施例進行敘述。
      圖12是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操作的流程圖。
      從移動臺5至基站的信號(上行鏈路信號)被多個基站(在本實施例中,為基站11和13)接收。每個基站利用包含在圖4所表示的譯碼信號的每個無線電幀(例如為10ms)中的差錯檢測信號(CRC校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并在每個傳輸功率周期進行接收電平測量,同時,將差錯檢測結果和測得的接收電平發(fā)送到基站控制器(在本實施例中,為基站控制器16),該控制器作為管理裝置被連接至基站。
      在本實施例中,從基站向基站控制器發(fā)送的信息包括1.用戶信息(用戶信息比特);2.用戶信息的差錯檢測信息(CRC校驗比特);3.用戶信息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CRC校驗OK/NG);和4.幀的接收電平信息(Eb/IO每帶寬用戶信息比特能量與平均干擾能量之比)。
      基站控制器16的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判斷從基站接收的幀是否包含無差錯幀(步驟G1)。如果檢測到無差錯幀,則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指令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存儲無差錯幀的一個輸出該幀,因此,將無差錯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步驟G2)。
      在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G1判定從基站來的所有的幀包含某些差錯,則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將判定的結果通知幀重構控制器16g,幀重構單元16d在幀重構控制器16g的控制下,將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b的幀和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c的幀按比特逐個比較,檢測那些顯示互不相符的比特(步驟G3)。下面將參考圖13(a)至13(f)對不相符的比特檢測的含義進行敘述。
      圖13(a)至13(f)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中圖5所示的幀重構單元16d所進行的幀之間按比特比較的含義。
      為簡化敘述,圖13(a)和13(b)具體地說明,當從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幀由全部是0的比特組成時進行比較的含義。當所示的幀被基站接收時,基站11將某個比特“0”錯收為“1”,基站13將另一個比特“0”錯收為“1”。
      當由基站11接收的幀和由基站13接收的幀,所包括的比特以這種方式彼此不同時,通過進行兩幀之間的比較以檢測不相符的比特,并相繼地將不相符的比特改為1或0,直至CRC校驗結果顯示無差錯,可以找出無差錯幀的組合。
      返回參考圖12,如果在步驟G3檢測到不相符的比特,則對不相符的比特位置上的0或1組合之一進行選擇(步驟G4),并且用差錯檢測器16e對組合進行差錯檢測(步驟G5)。差錯檢測與由圖5所示的差錯檢測器11f和13f所進行的處理是相同的,并且使用CRC校驗比特。
      在步驟G5差錯檢測的結果,被發(fā)送至幀重構控制器16g。幀重構控制器16g根據接收到的差錯檢測結果,判定基于組合的幀是否沒有差錯(步驟G6)。如果幀是無差錯的幀,則幀重構控制器16g指令差錯檢測器16e,將由組合形成的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步驟G7)。
      如果步驟G5的差錯檢測結果證明,由組合形成的幀包含某種差錯(步驟G6),則幀重構控制器16g判定,所有可能組合的重構和差錯檢測是否已經完成(步驟G8)。
      如果步驟G8的判定指示對剩余組合的重構和差錯檢測還沒有完成,則控制返回步驟G4,以便于剩余的新的組合進行重構和差錯檢測。
      如果步驟G8的判定指示,對所有可能組合的重構和差錯檢測已經進行完畢,則基站控制器16將判定發(fā)送至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接收判定的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參照從基站11和13的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來的接收電平信息,指令數據緩沖器16b和16c將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一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步驟G9)。
      在上述第二實施例中,同時從基站控制器接收信息的基站數目是2。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這個數目,基站的數目可以被設置任意值。數據增多越大,能夠重構的無差錯幀的可能性增加越多。
      在第二實施例中,由幀重構單元可能重構組合數目依賴于同時從基站控制器接收信號的基站數目,和幀中差錯比特的數目。但是,組合數量的過度增加有可能導致處理時間的過度增加。對付這個問題的可能措施是,預先確定最大的次數(例如為10次),即在所限制的處理時間周期內,允許幀重構操作重復進行的最大次數,當最大次數達到時,在這個時間點上停止重構操作,并在從多個基站發(fā)送來的包含差錯的幀中選出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一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向其他網絡傳送。
      圖14(a)至(f)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圖5所示幀重構單元16d進行幀重構時的組合數目。
      在圖10(a)至10(f)所說明的重構中,為了易于敘述,基站之間所有的比特錯誤都出現在不同的比特位置上,并且,從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幀是由全部等于0的比特形成的。而且,在圖示的重構中,這些幀顯示兩個不相符的比特,使用的是兩站選擇分集。
      當圖14所示的由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幀被基站接收時,基站11將某個比特“0”錯收為“1”,基站13將另一個比特“0”錯收為“1”。具體地說,當發(fā)送的正確比特是…0…0…,基站11接收到的數據是…1…0…,而基站13接收到的數據是…0…1…時,四種可能的比特組合是…0…0…,…0…1…,…1…0…和…1…1…。由于它們中的組合…0…1…和…1…0…已經知道是包含錯誤的組合,所以,可將它們從幀的重構目標中消除,僅對兩種組合…0…0…和…1…1…進行差錯檢測。
      因此,一幀包括兩個不相符的比特時,幀重構的最大次數是22-2=2次,一幀包含三個不相符的比特時,是23-2=6次,一幀包含四個不相符的比特時,是24-2=14次,以及一幀包含N個不相符的比特時,是2N-2次。
      下面,參考圖15(a)至15(g),對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3站選擇分集的例子進行敘述。
      圖15(a)至15(g)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圖5所示幀重構單元16d所進行幀重構的組合數目。
      在圖15(a)至15(g)所說明的重構中,為了易于敘述,基站之間所有的比特錯誤都出現在不同的比特位置上,并且,從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幀是由全部等于0的比特形成的。在所說明的重構中,這些幀顯示三個不相符的比特,使用的是三站選擇分集。
      在圖15(a)至15(b)圖示的例子中,發(fā)送的正確比特是…0…0…0…;第一基站接收到的數據是…1…0…0…;第二基站連接到的數據是…0…0…1…;而第三基站接收到的數據是…0…1…0…。在這種情況下,八種比特組合是…0…0…0…,…0…0…1…,…0…1…0…,…0…1…1…,…1…0…0…,…1…0…1…,…1…1…0…,和…1…1…1…。它們當中的組合…1…0…0…,…0…0…1…和…0…1…0…已經知道是包含錯誤的組合,因此,它們可以從幀重構的目標中被消除。因此,應當進行差錯檢測五種組合是…0…0…0…,…0…1…1…,…1…0…0…,…1…0…1…,…1…1…0…,和…1…1…1…。
      因此,在一幀包括三個不相符的比特時,幀重構的最大次數是23-3=5次,在一幀包括四個不相符的比特時,是24-3=13次,以及一幀包括N個不相等的比例時,是2N-3次。
      下面參考圖16(a)和16(f),對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中幀的重構選擇一個比特的方法例子進行敘述。如上所述,不相符比特數目的增加,使幀重構的比特組合的數目同樣多地增加,導致處理時間增加。因此,對盡可能快地形成無差錯幀的比特組合的技術進行敘述。
      圖16(a)至16(g)說明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圖5所示幀重構進行的幀重構的一種最有希望選用的組合。
      在圖16(a)至16(g)所說明的重構中,為了易于敘述,所有錯誤比特出現在基站信號中的不同比特位置上,從移動臺5發(fā)送來的幀由全部等于0的比特形成。而且,在所說明的重構中,幀顯示六個不相符的比特,并使用三站選擇分集。
      如圖16(a)至16(g)看到,在進行選擇分集的基站數目是三個或更多個時,基站的一個不相符的比特有可能具有的值與另一個基站不同,而與又一個基站相同。例如,在圖16(a)和16(f)中,第一基站接收到的幀中最左邊所示的一個不相符的比特值是1,而在第二基站接收到的幀中的是0,在第三基站接收到的幀中是0。因此,在這個比特位置上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接收“0”,并且從多數原理考慮,可能的比特的值是0而不是1。
      因此,當圖5所示的幀重構部件16d進行幀重構時,首先產生這樣的一幀,即對于每個不相符的比特,使用根據多數原理所確定的值,而進行組合的幀,然后,由差錯檢測器16e對該幀進行差錯檢測。這樣減少了找出無差錯幀所需要的處理時間。
      圖17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移動電話系統(tǒng)第三實施例中基站控制器的結構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應用于使用里德-索洛蒙碼的通信系統(tǒng),這種碼是常用而公知的糾錯碼之一。
      本實施例結構不同于上述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基站控制器包括數據緩沖器,用于存儲從基站來的數據;外部編碼幀選擇組合控制器,用于處理數據通信用的外部編碼;外部編碼幀重構單元;里德-索洛蒙譯碼器,用于外部編碼的譯碼;差錯檢測器,用于進行CRC校驗。
      在本實施例中,圖1中所示的移動臺同時與圖17所示的三個基站21、22和23通信?;?1、22和23被連接至圖17所示的作為它們的管理裝置的基站控制器24,基站控制器24連接至與其他網絡接口的連接器7。
      基站控制順24包括外部編碼幀選擇組合控制器24a;數據緩沖器24b,用于存儲來自基站21的信號;數據緩沖器24c,用于存儲來自基站22的信號;數據緩沖器24d,用于存儲來自基站23的信號;外部編碼幀重構單元24e;里德-索洛蒙譯碼器24f;和差錯檢測器24g。
      下面將敘述本實施例的操作。
      圖18是說明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操作的流程圖。
      里德-索洛蒙碼將檢驗符號加到信息符號上,以使糾錯和丟失校正能夠進行。這里,糾錯的含義是在未知接收到的信號中哪個符號是錯的情況下,恢復從發(fā)送一側來的正確信號的一種處理,而丟失校正的含義是在已知接收到的信號中哪個符是錯的情況下,恢復從發(fā)送一側來的正確信號的一種處理。
      在技術上已知,在涉及2N個檢驗符號時,糾錯能力能校正N個錯誤符號。當錯誤符號位置信息(關于接收到的信號中哪個比特有錯的信息)不能得到時,糾錯能被實現。在另一個方面,當2N個檢測符號可涉及時,丟失符號校正能力能校正2N個丟失符號。在錯誤符號位置信息可以得到時,丟失符號校正能被實現。簡單地說,如果錯誤符號位置已知,能被校正的符號數量兩于位置未知時的數量。
      在圖18所說明的操作中,首先進行錯誤比特的檢測(步驟H1)。在檢測錯誤比特時,從多個基站接收到的幀,被以比特為單位進行互相比較,其方法類似于上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的方法。
      例如,6比特組成一個符號。如果像上述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中那樣的不相符比特包含在6比特中,那么,由這6比特所形成的符號被確定為錯誤符號(步驟H2)。特別是,如果從基站接收到的錯誤比特的位置彼此不同,那么,通過剛才敘述的處理,可得到錯誤符號位置信息。因此,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它顯示出錯誤位置信息可被得到的高可靠性,所以,它能校正的符號數量,是僅僅使用里德-索洛蒙碼的通信系統(tǒng)所能校正的符號數量的兩倍。
      然后,丟失符號糾正是否可以得到(錯誤位置信息是否已經得到)(步驟H3)。如果丟失符號校正是可能的,那么,錯誤位置信息被用來進行丟失符號校正(步驟H4),為丟失符號校正的結果進行CRC校驗以執(zhí)行差錯檢測(步驟H5)。如果差錯檢測沒有檢測到差錯,那么,處理過程結束。但是,如果檢測到差錯,由于這時保留著差錯意味著在步驟H2中的錯誤位置信息是錯的,所以,用里德-索洛蒙碼進行原來的糾錯(步驟H7)。
      然而,在步驟H7,對糾錯的結果進行CRC校驗,以進行差錯檢測(步驟H8)。如果經過差錯檢測沒有檢測到差錯,那么,處理過程結束。但是,如果檢測到差錯,那么進行上面參考圖16所說的擇多判定(步驟H11)。由于由擇多判定需要進行分集的基站數目是3個或更多,所以在圖18的流程中插有步驟10,用于確認基站的數目,也就是位置數目。
      在由擇多判定之后,步驟H11被進行,對擇多判定的結果,使用里德-索洛蒙碼進行常規(guī)糾錯(步驟H12)。然后對差錯檢測的結果在步驟H12進行CRC校驗,再進行差錯檢測(步驟H13)。
      如果經過差錯檢測,沒有檢測到差錯,那么,處理過程結束。但是,如果經過差錯檢測,還是檢測到差錯,那么,從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基站發(fā)送來的包含差錯的幀中的一幀,可被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傳送至其他網絡,這類似于上述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
      下面,將敘述根據本發(fā)明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第四實施例。在這個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所適用的通信系統(tǒng),采用常規(guī)編碼/維特比譯碼方法,這是一種常用的公知的糾錯碼。
      本實施例的結構類似于圖5和6所示的結構,操作所遵循的流程圖類似于圖7所示。因此,將參考圖5、6和7對本實施例進行敘述。
      首先,將參考圖5和6敘述本實施例的結構。
      從移動臺5發(fā)送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例如,如圖5所示被基站11和13接收。
      在每個基站11和13,接收機11b和13b對接收天線11a或13a接受的信號進行高頻解調,而反擴展器11d或13d反擴展來自接收機11b或13b的產生的信號,該信號是用偽噪聲(PN)碼擴展的信號。從反擴展器11d和13b出來的反擴展信號,分別被送至譯碼器11e和13e,以及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
      譯碼器11e和13e將來自反擴展器11d和13d的常規(guī)編碼形式的信號維特比譯碼成為用戶信息信號,同時,在維特比譯碼的基礎上獲得由幀劃分而成的各個單元的可靠性信息。這個可靠性信息是基于接收能量的幅度,并隨著能量的增加指示更高的可靠性。
      差錯檢測器11f和13f以CRC校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測量接到的信號的電平。
      基站11和13分別向基站控制器16發(fā)送圖4所示的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由差錯檢測器11f和13f檢測結果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由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測量結果的接收電平信息,和由幀劃分出的單元的可靠性信息。
      如圖6中所示,從差錯檢測器11f和13f來的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比特分別被輸入至數據緩沖器16b和16c。從差錯檢測器11f和13f來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被輸入至選擇組合控制器16a的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從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來的接收電平信息,被輸入至選擇組合控制器16a的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由幀分出的單元的可靠性信息被輸入至選擇組合控制器16a的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
      選擇組合控制臺16a控制用于存儲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比特的數據緩沖器16b和16c,控制劃分并重構由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形成的幀的幀重構單元16d,控制以CRC校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和幀重構的差錯檢測器16e。用戶信息從數據緩沖器16b和16c被直接或經過幀重構單元16d和差錯檢測器16e,送至連接器7向其他網絡傳送。
      下面,將參考圖7敘述本實施例的操作。
      從移動臺5向基站發(fā)送的信號(上行鏈路信號)被多個基站(在實施例中,為基站11和13)接收。每個基站利用包含在圖4所示的譯碼信號的每個無線電幀(例如,10ms)中的差錯檢測信號(CRC校驗比特)進行差錯檢測,并在每個傳輸功率周期進行接收電平測量,同時將差錯檢測結果和接收的電平發(fā)送到基站控制器(在本實施例中,為基站控制器16),該控制器作為管理裝置被連接至基站。
      順帶提及,按照維特比譯碼方法或類似方法,可得維特比譯碼目標的每個比特的可靠性信息,隨后,通過每個比特的可靠性信息的綜合,可得到每個單元的可靠性信息。在本實施例中,如上面所述的本發(fā)明每一實施例那樣,在對單元進行各種組合以找出無差錯的幀時,利用這個可靠性信息。
      在本實施例中,從基站向基站控制器發(fā)送的信息包括1.用戶信息(用戶信息比特);2.用戶信息的差錯檢測信息(CRC校驗比特);3.用戶信息的差錯存在/不存在信息(CRC校驗OK/NG);4.幀的接收電平信息(Eb/IO每帶寬用戶信息比特能量與平均干擾能量之比);和5.由幀劃分出的單元的可靠性信息。
      基站控制器16的無差錯選擇器16f判定從基站接收的幀是否包含無差錯幀(步驟F1)。如果檢測到無差錯幀,由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指定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存儲無差錯幀的一個輸出該幀,因此,將無差錯幀發(fā)送到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步驟F2)。
      在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F1判定從基站來的所有的幀包含某些差錯,那么無差錯數據選擇器16f將判定的結果通知幀重構控制器16g,幀重構單元16d在幀重構控制器16g的控制下,對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的幀進行分解和重構(步驟F3)。下面將對重構進行敘述。
      本實施例中的重構類似于上述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從多個單元組合中的哪一個單元組合進行幀的重構。
      本實施中的重構,按下面兩個規(guī)則進行1.如果由幀劃分出的單元重構的結果包含的那些單元,全都與來自同一基站的那些單元相同,那么,組合明顯地包含某種差錯,所以,對這種組合不進行差錯檢測;和2.組合的選擇對象按遞降次序,從由幀劃分出來的較高可靠性的單元中選取。
      按照上述規(guī)則重構的幀,要由差錯檢測器16e進行差錯檢測。如果經過差錯檢測沒有檢測到差錯,則重構的幀被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步驟F6)。
      如果在步驟F4中差錯檢測的結果證明單元組合有某種差錯(步驟F5),那么,幀重構控制器16g判定所有那些可能無誤的組合是否已全部被進行重構和差錯檢測(步驟F7)。
      如果在步驟F7中,判定還留有未被進行重構和差錯檢測的組合,那么,控制返回到步驟F3,以便于為新的組合進行重構和差錯檢測。
      如果在步驟F7中,判定所有可能的組合都已被重構和差錯檢測,那么,幀重構控制器16g將這個信息發(fā)送至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接收信息的最高接收電平數據選擇器16h參照從基站11和13的接收電平測量單元11g和13g來的接收電平信息,并指令數據緩沖器16b和16c將存儲在數據緩沖器16b和16c中的具有較高接收電平的一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步驟F8)。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有可能進行計數測量以確定所能允許進行的重構操作的最大次數(例如10次),從而在有限的處理時間期限內反復進行操作,當達到最大次數時,便在這一次以后停止重構操作,并將從多個基站發(fā)送來的具有最高接收電平的一個包含差錯的幀發(fā)送至連接器7,以向其他網絡傳送。
      在本實施例中,基站11和13的每個譯碼器11e和13e獲得由幀劃分出來的每個單元的可靠性信息,并向基站控制器16發(fā)送可靠性信息。但是,基站控制器不知道接收到的可靠性信息屬于哪個單元,不能利用可靠性信息,除非能識別由譯碼器11e和13e對幀的劃分數目和劃分方法。因此,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必須知道幀的劃分數目和劃分方法。
      本發(fā)明的第一個優(yōu)點是,當信號被涉及選擇分集的基站中的所有基站接收時,誤碼率能被降低。
      其理由是,通過將基站接收到的信號劃分為多個單元,進行重構,并對接收信號劃分的單元的所有可能的組合進行差錯檢測,如上面聯系第一實施例所敘述的那樣,或者通過對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比較,進行重構,并對信號彼此在不同的信號位置上的比特信息的所有可能的組合進行差錯檢測,獲得無差錯的信號的機會增加。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優(yōu)點是上面所敘述功能能容易的實現。
      其理由是,盡管本發(fā)明為常規(guī)基站控制器附加地提供了幀重構功能和差錯檢測功能,作為新功能,但類似于通常所用的協議仍可用作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間的通信協議。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優(yōu)點是,信號被位置分集中的所有基站接收,能同時實現誤碼率的降低和選擇組合處理速度的提高。
      其理由是,通過將基站接收到的每個信號劃分為多個單元,對在維特比譯碼時劃分的單元確定可靠性信息,并按可靠性遞降的次序對信號劃分的單元有選擇地使用而重構一幀,如上面聯系第四實施例所敘述的那樣,能快速地找出無差錯的信號單元的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通信系統(tǒng),其中,從發(fā)送機發(fā)送的通信信號被多個接收機接收,所述通信系統(tǒng)包括用于檢測接收到的信號是否包含差錯部分的檢測裝置;和重構裝置,其用于對每個接收到的信號在重復循環(huán)地參照其他接收到的信號的基礎上校正差錯部分以便重構無差錯信號。
      2.一種移動臺電話系統(tǒng),其在相關基站中采用分集接收方法,其中,從移動臺發(fā)送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向基站控制器發(fā)送各自接收到的信號,所述基站控制器包括用于對所有接收到的信號的差錯部分進行檢測的檢測裝置;重構裝置,用于對每個接收到的信號在重復循環(huán)地參照其他接收到的信號的基礎上校正差錯部分以便重構無差錯信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被所述基站控制器經由所述基站接收到的每個信號包括由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組成的幀,所述用戶信息比特是所述移動臺發(fā)送來的實際信息,所述CRC校驗比特形成差錯檢測代碼;所述基站控制器將來自基站的幀劃分為預定大小的單元,并將這些單元重新安排為若干組合以獲得無差錯的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站控制器進一步包括比較裝置,用于對經由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號,以比特為單元進行互相比較;和用于對與其它接收到的信號的比特值不相符的比特值進行代換以產生無差錯信號的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站從所述移動臺接收到的信號是施以常規(guī)編碼的信號,所述移動電話系統(tǒng)包括計算裝置,用于當每個所述基站對信號執(zhí)行維持比譯碼時,計算可靠性信息,所述可靠性信息代表從幀劃分出的每個單元的接收能量幅度;和用于當所述基站控制器改變單元的組合時,為減少重構無差錯幀所需的處理時間的從單元中選擇可靠性信息最高的一單元作為重構選擇單元的裝置。
      6.一種移動臺電話系統(tǒng),其在相關基站中采用分集接收方法,其中,從移動臺發(fā)送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向基站控制器發(fā)送各自接收到的信號,并且,被所述基站從所述移動臺接收到的信號,是適用里德-索洛蒙編碼的信號,所述基站控制器包括用于對經由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號以比特為單元進行互相比較的裝置;用于將包含與其他接收到的信號不相符的比特的符號估算為錯誤符號的裝置,和用于將估算結果作為錯誤符號的位置信息加進里德-索洛蒙譯碼中,以提高里德-索洛蒙譯碼的糾錯能力。
      7.一種基于在基站中采用位置分集接收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的基站控制器,其中,從移動臺發(fā)送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將信號發(fā)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所述基站控制器包括用于檢測從基站接收到的每個信號中的差錯的檢測裝置;用于參照來自其他基站的信號對每一個從所述相應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校正以便組成無差錯信號的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個從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號由包括從移動臺發(fā)送來的用戶信息信號比特和作為差錯檢測信號的CRC校驗比特的幀組成,所述基站控制器還包括用于將從所述基站接收到的每一幀劃分為預定大小的單元的裝置;以及用于改變單元的組合以產生無差錯信號的裝置。
      9.根據權利要求7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基站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用于對從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號以比特為單位進行互相比較的裝置;和用于對與其他基站信號的比特不相符的比特的值進行變更以產生無差錯信號的裝置。
      10.根據權利要求8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被所述基站從所述移動臺接收到的信號是施以常規(guī)編碼的信號,所述基站控制器進一步包括用于從每個所述基站接收可靠性信息的裝置,所述可靠性信息代表從幀劃分出的每個單元的接收能量幅度;和為改變單元組合以改善組成無差錯的信號所需的處理時間,用于選擇具有最高可靠性信息的單元作為代換的候選單元的裝置。
      11.一種在基站中采用位置分集接收的移動電話系統(tǒng)的基站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從移動臺發(fā)送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所述每個基站將信號發(fā)送至所述基站控制器,其中,從基站接收到的信號是采用里德-索洛蒙編碼的信號,所述基站控制器包括用于對從基站接收到的信號以比特為單位進行互相比較的裝置;用于將包含有與從其他基站接收到的信號不相符的一比特的符號估算為錯誤信號的裝置;和用于通過應用估算結果作為錯誤符號的位置信息,對里德-索洛蒙編碼信號進行譯碼,以提高里德-索洛蒙譯碼的糾錯能力。
      12.一種在相關基站中的位置分集接收方法,其中從移動臺發(fā)送的信號被多個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向基站控制器發(fā)送各自接收到的信號,其中所述基站控制器中包括如下步驟檢測從基站接收到的每個信號中的差錯;參照來自其他基站的信號校正從所述相應基站接收到的每一個信號,以便組成無差錯的信號。
      13.根據權利要求12的在相關基站中的位置分集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被所述基站控制器經由所述基站接收到的每個信號包括由用戶信息比特和CRC校驗比特組成的幀,所述用戶信息比特是所述移動臺發(fā)送來的實際信息,所述CRC校驗比特形成差錯檢測代碼;所述基站控制器進一步包括步驟將來自所述基站的幀劃分為預定大小的單元;和將單元重構成多種組合以獲得無差錯的信號。
      14.根據權利要求12的在相關基站中的位置分集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步驟以比特為單位,對經由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互相比較;經過比較步驟后,改變與其他信號的比特不相符的比特值以產生無差錯的信號。
      15.根據權利要求13的在相關基站中的位置分集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被所述基站接收的來自所述移動臺的信號是采用常規(guī)編碼的信號,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步驟當每個所述基站對信號的執(zhí)行維特比譯碼時,獲取可靠性信息,所述可靠性信息代表由幀劃分出的每個單元的接收能量幅度;和當所述基站控制器改變單元的組合時,選擇具有最高可靠性信息的單元作為代換的候選單元,以改善產生無差錯的信號的處理時間。
      16.一種在相關基站中用的位置分集接收方法,從移動臺發(fā)送來的信號被多個相關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將各自接收的信號發(fā)送至基站控制器,其中被基站接收到的來自移動臺的信號是采用里德-索洛蒙編碼的信號,包括步驟以比特為單位對經由所述基站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互相比較;經過比較,將包含與相關基站接收到的其他信息的比特不相符的比特的符號估算為錯誤符號;和通過應用估算結果作為錯誤符號的位置信息,按里德-索洛蒙譯碼將信號進行譯碼,以提高里德-索洛蒙譯碼的能力。
      全文摘要
      在相關基站用的位置分集接收中減少傳輸誤碼率的一種方法和裝置?;究刂破鲗邮盏降膩碜远鄠€相關基站的數據進行比較,以消除以幀為單位,以由幀劃分出的預定大小的單元為單位,或以比特為單位中的差錯,根據擇多判定將這些單位組合起來,但當上述比較方法無效時,采用具有最高接收能量的數據,以便傳送無差錯數據。
      文檔編號H04B7/02GK1257357SQ99111588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8月20日
      發(fā)明者近藤毅幸, 永田善紀 申請人:日本電氣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