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接收裝置、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紙張接收裝置、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設備。該紙張接收裝置包括:接收紙張片材的紙張接收構件;第一檢測器,該第一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是否大于第一尺寸;第二檢測器,該第二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是否小于第二尺寸,該第二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灰约伴_放狀態(tài)檢測器,在所述第一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時,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
【專利說明】
紙張接收裝置、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紙張接收裝置、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設備?!颈尘凹夹g】
[0002]例如日本未審專利申請?zhí)亻_平05-316279以及特開2004-238158號公報中提出了涉及圖像讀取裝置的技術。根據(jù)日本未審專利申請?zhí)亻_平05-316279號公報,要讀取的原稿由盒子保持,并且盒子被設置至掃描儀。一次將一個盒子傳送至稿臺。每個盒子會經(jīng)過這樣的預定定位過程,該預定定位過程用于使盒子沿垂直于第二掃描方向以及水平旋轉方向定位在稿臺上。自動執(zhí)行用于制版的掃描。為了防止定位過程中每個盒子與傳送輥接觸并干涉?zhèn)魉洼?,傳送輥形成成半圓形,使得傳送輥的外周表面被部分切除,并且控制轉數(shù)以及傳送輥的相位。
[0003]日本未審專利申請?zhí)亻_2004-238158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包括在將原稿片材傳送至原稿讀取單元的自動原稿饋送器或將紙張片材饋送至圖像形成單元的紙張饋送裝置中的紙張托盤。紙張托盤包括:紙張接收面,原稿片材或紙張片材放置在該紙張接收面上;以及檢測單元,該檢測單元設置在紙張接收面上以檢測原稿片材或紙張片材。檢測單元是包括可移動檢測器的接觸檢測傳感器,該可移動檢測器具有沿大體垂直于紙張接收面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可移動檢測器的突出部在紙張接收面上設置成其布置方向既不基本平行也不基本垂直于原稿片材或紙張片材的傳送方向。
【發(fā)明內容】
[0004]不同于紙張存在/不存在檢測傳感器僅檢測紙張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本發(fā)明的技術目的是實現(xiàn)在不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0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紙張接收裝置,該紙張接收裝置包括:接收紙張片材的紙張接收構件;第一檢測器,該第一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是否大于第一尺寸;第二檢測器,該第二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是否小于第二尺寸,該第二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小;以及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在所述第一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時,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
[000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紙張接收裝置,該紙張接收裝置包括:接收紙張片材的紙張接收構件;第一檢測器,該第一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第二檢測器,該第二檢測器比所述第一檢測器接近所述紙張接收構件的紙張饋送側,并且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以及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在所述第一檢測器檢測到存在所述紙張片材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檢測到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時,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據(jù)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中,通過響應于所述紙張接收裝置的開閉運動改變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檢測結果,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據(jù)第三方面的紙張接收裝置中,所述開閉運動是所述紙張接收裝置通過繞支軸旋轉而打開或閉合的運動,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包括致動器與傳感器,并且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或閉合時,所述致動器因自身重量而移位,從而改變所述傳感器的檢測結果。
[000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據(jù)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者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中,所述第一檢測器與所述第二檢測器均包括:移位構件,當該移位構件與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接觸時,所述移位構件移位;以及檢測構件,該檢測構件光學檢測所述移位構件的位置。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據(jù)第五方面的所述紙張接收裝置中,當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時以及當所述第一檢測器和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所述檢測構件都未檢測所對應的所述移位構件時,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移動至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所述檢測構件檢測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的位置。
[001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據(jù)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中,所述第一檢測器包括:第一致動器,該第一致動器根據(jù)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而移位;以及第一傳感器,該第一傳感器根據(jù)所述第一致動器的移位而檢測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包括:第二致動器,該第二致動器根據(jù)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而移位;以及第二傳感器,該第二傳感器根據(jù)所述第二致動器的移位而檢測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
[001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據(jù)第七方面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中,所述第二檢測器還包括:第三致動器,當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旋轉時,該第三致動器移位。所述第一致動器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旋轉時,所述第一致動器從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下的位置移位至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下的位置。所述第二致動器與所述第三致動器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旋轉時,保持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在所述第一傳感器檢測到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并且所述第二傳感器檢測到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的情況下,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一種圖像讀取裝置包括:根據(jù)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者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原稿傳送單元,該原稿傳送單元將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接收的原稿傳送至讀取位置;以及圖像讀取單元,該圖像讀取單元讀取由所述原稿傳送單元傳送的原稿上的圖像。
[001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一種圖像形成設備包括:根據(jù)第九方面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形成單元,該圖像形成單元形成被所述圖像讀取裝置讀取的原稿的所述圖像。
[001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不同于紙張存在/不存在檢測傳感器僅檢測紙張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能夠在不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不同于紙張存在/不存在檢測傳感器僅檢測紙張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能夠在不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不同于紙張存在/不存在檢測傳感器僅檢測紙張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能夠在不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下利用簡單的結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1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與第二檢測器不包括致動器與傳感器的情況相比,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1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與第一檢測器和第二檢測器均不包括移位構件和檢測構件的情況相比,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2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與如下情況相比能夠減小紙張接收裝置的開閉狀態(tài)誤檢的危險,所述情況即在除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時以及所述第一檢測器和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所述檢測構件都未檢測所對應的所述移位構件時以外的時刻,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移動至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所述檢測構件檢測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的位置。
[002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不同于紙張存在/不存在檢測傳感器僅檢測紙張片材存在或不存在的情況,能夠在不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22]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不同于在所述第一傳感器檢測到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并且所述第二傳感器檢測到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的情況下,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不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的情況,能夠在不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下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
[002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相比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能夠用少量的部件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并且能夠簡化圖像讀取裝置的結構。
[002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十方面,相比使用用于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能夠用少量的部件檢測紙張接收裝置是打開還是閉合,并且能夠簡化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靖綀D說明】
[0025]將基于下面的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在附圖中:
[0026]圖1示出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以及圖像讀取裝置的圖像形成設備的總體結構;
[0027]圖2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裝置的結構的剖面圖;
[0028]圖3是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的立體圖;
[0029]圖4是示出處于打開狀態(tài)下的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的立體圖;
[0030]圖5A與圖5B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部分結構;
[0031]圖6A是第一致動器的平面圖,并且圖6B是第一致動器的前視圖;
[0032]圖7A至圖7C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部分結構;
[0033]圖8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部分結構;
[0034]圖9是圖像讀取裝置的控制電路的框圖;
[0035]圖10是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操作的流程圖;
[0036]圖11是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操作的真值表;以及
[0037]圖12是示出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圖像形成設備的操作的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38]現(xiàn)在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
[0039]示例件實施方式
[0040]圖1示出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以及圖像讀取裝置3 的圖像形成設備1的總體結構.
[0041](圖像形成設備的總體結構)
[0042]根據(jù)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設備1例如是彩色復印機。圖像形成設備1包括: 讀取原稿片材6上的圖像的圖像讀取裝置3 ;以及用作圖像形成單元的圖像形成部分2,該圖像形成單元根據(jù)圖像數(shù)據(jù)在記錄介質上形成圖像。圖像讀取裝置3由位于設備本體la 上方位置處的支撐件4支撐,所述設備本體容納圖像形成部分2。圖像讀取裝置3與設備本體la之間設置這樣的空間,該空間用于在圖像形成到記錄介質上后接收記錄介質。
[0043]如圖1與圖4所示,圖像讀取裝置3包括位于前壁311上部的控制面板101,前壁 311位于圖像讀取裝置3的殼體31的前側??刂泼姘?01用作用于操作圖像形成設備1與圖像讀取裝置3的操作單元??刂泼姘?01還用作為使用者顯示操作菜單、警告、消息等的顯示單元,并且包括用于接收例如關于所顯示的操作菜單的各種設定的觸摸屏102以及多個操作按鈕103。
[0044]如圖1所示,圖像形成部分2包括多個圖像形成裝置10、中間轉印裝置20、紙張饋送裝置50以及定影裝置40。每個圖像形成裝置10形成借助顯影劑中包含的色調劑顯影的色調劑圖像。中間轉印裝置20承載由圖像形成裝置10形成的色調劑圖像,并且將色調劑圖像傳送至二次轉印位置,在二次轉印處理中,色調劑圖像在該二次轉印位置被轉印到作為記錄介質的實施例的記錄片材5上。紙張饋送裝置50容納并傳送待供應至中間轉印裝置20的二次轉印位置的記錄片材5。定影裝置40使在二次轉印處理中由中間轉印裝置 20轉印到記錄片材5上的色調劑圖像定影。設備本體la包括例如支撐結構構件以及外覆蓋部。
[0045]紙張饋送裝置50布置在曝光裝置13下方。紙張饋送裝置50主要包括:多個紙張容器51:至513 (或單個紙張容器),所述紙張容器均以堆疊方式容納期望尺寸、類型等的記錄片材5 ;以及傳送裝置52和53,這些傳送裝置從紙張容器51:至513—次饋送一張記錄片材5。各個紙張容器51例如附接至設備本體la,使得可以朝設備本體la的前側(操作過程中面對使用者的那側)拉出紙張容器51。
[0046]將每張記錄片材5從紙張饋送裝置50傳送至二次轉印位置的多個紙張傳送輥54 與55以及具有傳送引導構件(未示出)的紙張傳送路徑56設置在紙張饋送裝置50與中間轉印裝置20之間。在二次轉印位置的緊前方沿紙張傳送路徑56布置的紙張傳送輥55 用作例如用于調節(jié)每張記錄片材5的傳送正時的配準輥。將記錄片材5輸出至輸出紙張接收器57的輸出輥58在記錄片材5的傳送方向上布置在定影裝置40的下游。
[0047]圖像形成裝置10包括四個圖像形成裝置10Y、10M、10C以及10K,這四個圖像形成裝置10Y、10M、10C以及10K相應形成黃色(Y)、品紅色(M)、青色(C)以及黑色(K)這四種顏色的色調劑圖像。每個圖像形成裝置10 (Y、M、C或者K)均包括:感光鼓11,該感光鼓旋轉,并且用作圖像載體的實施例;充電裝置12,該充電裝置將感光鼓11的可形成有圖像的外周表面(圖像承載表面)充電至特定電勢;曝光裝置13,該曝光裝置用基于圖像信息(信號)的光LB照射感光鼓11的帶電外周表面,從而形成具有電勢差的靜電潛像(針對相應的顏色);顯影裝置14,該顯影裝置通過利用相應顏色(Y、M、C或者K)的色調劑使靜電潛像顯影而形成色調劑圖像;用作一次轉印單元的實施例的一次轉印裝置15,該一次轉印裝置在一次轉印處理中將色調劑圖像轉印到中間轉印裝置20 ;以及鼓清潔裝置(未示出),該鼓清潔裝置通過移除一次轉印處理后余留在圖像承載面上的諸如色調劑之類的物質而清潔感光鼓11的圖像承載面。
[0048]中間轉印裝置20包括中間轉印帶21以及多個傳送輥22至24以及26,這些傳送輥沿箭頭所示的方向傳送中間轉印帶21。二次轉印裝置25執(zhí)行二次轉印處理,在該二次轉印處理過程中,中間轉印帶21上的色調劑圖像同時被轉印到記錄片材5上,二次轉印裝置 25布置成與中間轉印帶21接觸,并且面對傳送輥23,中間轉印帶21介于其間。
[0049]定影裝置40包括加熱旋轉體41與按壓旋轉體42。加熱旋轉體41與按壓旋轉體 42的接觸部形成定影處理單元,該定影處理單元使色調劑圖像定影至記錄片材5。
[0050](圖像形成設備的基本操作)
[0051]現(xiàn)在將描述由圖像形成設備1執(zhí)行的基本的圖像形成操作。
[0052]將描述用于通過利用四個圖像形成裝置10(Y、M、C以及K)結合四種顏色(Y、M、C 以及K)的色調劑圖像而形成全色圖像的圖像形成操作。
[0053]當圖像形成設備1收到要求圖像形成操作(打印)的指令信息時,四個圖像形成裝置10 (Y、M、C以及K)、中間轉印裝置20、二次轉印裝置25以及定影裝置40被啟動。
[0054]圖像形成裝置10 (Y、M、C以及K)形成利用相應顏色的色調劑顯影的四種顏色(Y、 M、C以及K)的色調劑圖像。當由圖像形成裝置10 (Y、M、C以及K)形成的相應顏色的色調劑圖像到達相應的一次轉印位置時,一次轉印裝置15執(zhí)行一次轉印處理,使得相應顏色的色調劑圖像被以重疊的方式相繼轉印到中間轉印裝置20的沿箭頭所示方向旋轉的中間轉印帶21上。在中間轉印裝置20中,中間轉印帶21旋轉而將在一次轉印處理中轉印到中間轉印帶21上的色調劑圖像傳送至二次轉印位置。紙張饋送裝置50根據(jù)圖像形成處理將記錄片材5饋送至紙張傳送路徑56。用作配準輥的紙張傳送輥55沿紙張傳送路徑56根據(jù)傳送正時將記錄片材5傳送至二次轉印位置。
[0055]在二次轉印位置,二次轉印裝置25執(zhí)行二次轉印處理,在該二次轉印處理中,中間轉印帶21上的色調劑圖像同時被轉印到記錄片材5上。在二次轉印處理后的中間轉印裝置20中,帶清潔裝置(未示出)通過移除二次轉印處理后余留在中間轉印帶21的表面上的諸如色調劑之類的物質而清潔中間轉印帶21的表面。
[0056]從中間轉印帶21以及二次轉印裝置25釋放二次轉印處理中已經(jīng)轉印有色調劑圖像的記錄片材5,并將其傳送至定影裝置40。在定影裝置40中,執(zhí)行定影處理(加熱并按壓),從而使未定影的色調劑圖像定影至記錄片材5。經(jīng)過定影處理的記錄片材5由輸出輥 58排出至布置在例如設備本體la中的輸出紙張接收器57。
[0057]作為上述操作的結果,通過將四種顏色的色調劑圖像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有全色圖像的記錄片材5被輸出。
[0058](圖像讀取裝置的結構)
[0059]圖2是示出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紙張接收裝置的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以及圖像讀取裝置的結構的示意圖。
[0060]圖像讀取裝置3主要包括:殼體31,該殼體具有位于頂部的原稿讀取面;原稿按壓蓋32,該原稿按壓蓋以可以打開或閉合的方式附接至殼體31 ;以及設置在原稿按壓蓋32 — 端的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
[0061]圖像讀取裝置3可以響應于使用者執(zhí)行的操作在第一讀取模式與第二讀取模式之間切換。在第一讀取模式下,原稿片材6在被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次自動傳送一張的情況下被讀取。在第二讀取模式下,原稿片材6在放置于以下將描述的稿臺76上的情況下被讀取。圖2示出第一模式下讀取原稿片材6的狀態(tài)下的部件。
[0062]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包括原稿接收器60以及原稿傳送機構,原稿接收器60是接收堆疊狀態(tài)下的原稿片材6的紙張接收裝置的實施例。原稿傳送機構包括:饋送棍61,該饋送輯從原稿接收器60饋送原稿片材6 ;分離輯62,該分離輯使被饋送棍61饋送的原稿片材6相互分離;傳送輥63至67,這些傳送輥將原稿片材6傳送至原稿讀取位置; 以及輸出輥69,該輸出輥將原稿片材6輸出至輸出原稿接收器68。讀取原稿片材6時,驅動單元(未示出)驅動饋送棍61、分離輥62、傳送輥63至67以及輸出輥69。傳送輥64起配準輥的作用,并且布置在傳送輥64上游的傳送輥63起預配準輥的作用。傳送輥67按壓原稿片材6的上表面(背面)。
[0063]沿傳送原稿片材6的傳送方向布置的傳送輥63和64起用于機械校正每張原稿片材6相對于傳送方向的偏斜的校正單元的作用。傳送輥63位于原稿片材6的傳送方向的上游區(qū)域,該傳送輥包括起驅動輥作用的傳送輥63b以及起從動輥作用的傳送輥63a。如圖 2所示,傳送輥63b借助諸如驅動馬達(未示出)之類的驅動單元可沿正向Ra以及反向Rb 旋轉。傳送輥63a在擠壓傳送輥63b的同時借助傳送輥63b的旋轉而旋轉。在此,傳送輥 63b的旋轉方向與傳送輥63a的旋轉方向相反。
[0064]類似地,傳送輥64位于原稿片材6的傳送方向的下游區(qū)域,該傳送輥包括起驅動車昆作用的傳送輯64b以及起從動輯作用的傳送輯64a。傳送輯64b借助諸如驅動馬達(未示出)之類的驅動單元可沿正向Ra以及反向Rb旋轉。傳送輥64a在擠壓傳送輥64b的同時借助傳送輥64b的旋轉而旋轉。在此,傳送輥64b的旋轉方向與傳送輥64a的旋轉方向相反。
[0065]傳送輥63形成機械歪斜校正單元,該機械歪斜校正單元通過如下方式校正被傳送的原稿片材6相對于傳送方向的歪斜:使原稿片材6的前端與下游的呈靜止狀態(tài)的傳送輥64接觸從而使原稿片材6彎曲(下文稱作“歪斜校正”)。類似地,傳送輥64形成機械歪斜校正單元,該機械歪斜校正單元通過如下方式校正被傳送的原稿片材6相對于傳送方向的歪斜:使原稿片材6的前端與下游的呈靜止狀態(tài)的傳送輥65接觸從而使原稿片材6彎曲。傳送輥63和64被控制器控制成僅在需要時執(zhí)行機械歪斜校正。因此,傳送輥63和64 通常沿正向Ra旋轉。不需要借助傳送輥63和64對每張原稿片材6執(zhí)行兩步歪斜校正,相反,可以僅借助傳送輥63或傳送輥64對每張原稿片材6執(zhí)行歪斜校正。
[0066]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還包括:彎曲的讀取引導器70,該讀取引導器將每張原稿片材6引導至讀取位置,并且還從讀取位置沿輸出方向引導原稿片材6 ;板形正反射器72,該正反射器在讀取窗71上方的位置處設置在讀取引導器70上,并且用作用于原稿片材6的支承板;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該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用作用于檢測原稿片材6 在第二掃描方向上的尺寸的第一檢測器的實施例;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該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用作用于檢測原稿片材6在第二掃描方向上的尺寸的第二檢測器的實施例;以及背面讀取單元75,該背面讀取單元根據(jù)需要讀取原稿片材6的背面上的圖像。
[0067]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與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設置在作為紙張接收裝置的實施例的原稿接收器60上。
[0068]圖像讀取裝置3的殼體31是具有位于其頂端表面中的開口的長方體形箱。殼體31 包括與原稿按壓蓋32相對的頂壁312、與頂壁312相對的底壁313、在第二掃描方向(圖2 中的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對并且底壁313布置在其間的側壁314和315、上述的前壁311 (參見圖1)以及在第一掃描方向(垂直于圖2的紙面的方向)上與前壁311相對的后壁316。
[0069]殼體31的頂壁312具有開口 317,該開口所處的位置對應以第二讀取模式讀取原稿片材6的原稿讀取位置。稿臺76 (臺板玻璃)是透明的,并且支撐原稿片材6,該稿臺布置在開口 317中。讀取窗71是透明的,并且穿過該讀取窗以第一讀取模式讀取每張原稿片材6,該讀取窗設置在稿臺76的接近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的一端附近。在第一讀取模式下引導原稿片材6的引導構件77布置在讀取窗71與稿臺76之間。
[0070]圖像讀取裝置3包括布置在殼體31中的光源78、反射器79、第一鏡80、第二鏡81、 第三鏡82以及圖像讀取單元。光源78包括發(fā)射用于照射原稿片材6的光的照明燈、發(fā)光二極管(LED)等。反射器79用作朝原稿片材6反射從光源78發(fā)射的部分光的反射構件。第一鏡80接收被原稿片材6反射的光。第二鏡81接收被第一鏡80反射的光。第三鏡82接收被第二鏡81反射的光。圖像讀取單元包括成像透鏡84,該成像透鏡將被第三鏡82反射的光聚焦在諸如帶電耦合器件(CXD)之類的圖像讀取元件83上。光源78、反射器79、第一鏡80、第二鏡81以及第三鏡82布置成沿第一掃描方向延伸(垂直于圖2的紙面的方向)。 光源78朝正反射器72和反射器79發(fā)射光。
[0071]光源78、反射器79以及第一鏡80沿第一掃描方向延伸,并且固定至由可沿第二掃描方向移動的滑架形成的第一移動體85。第一移動體85被設置在殼體31的后壁316上的沿第二掃描方向延伸的第一軌道86引導,并且在沿第二掃描方向移動的同時照射原稿片材6的目標區(qū)域。被原稿片材6反射的光借助第一鏡80朝設置在第二移動體87上的第二鏡81反射。
[0072]第二鏡81與第三鏡82布置成沿第一掃描方向延伸,并且固定至由可沿第二掃描方向移動的滑架形成的第二移動體87。第二移動體87被設置在殼體31的底壁313上的沿第二掃描方向延伸的第二軌道88引導,并且在沿第二掃描方向移動的同時朝圖像讀取單元的成像透鏡84反射被原稿片材6反射的光。第一軌道86和第二軌道88布置成在第一掃描方向上的兩端彼此相對。
[0073]在圖像讀取單元中,透鏡84以及供安裝圖像讀取元件83的基板90固定至由底壁 313支撐的底板89。圖像讀取單元構造成使得被第三鏡82反射的光穿過成像透鏡84,并且在諸如CCD之類的圖像讀取元件83上聚焦,圖像讀取元件83讀取原稿片材6上的圖像,并輸出圖像數(shù)據(jù)。
[0074]在第二讀取模式下,第一移動體85與第二移動體87被驅動機構(未示出)驅動。 在第一移動體85沿第二掃描方向移動的情況下,第二移動體87移動成其移動量為第一移動體85的移動量的一半,從而從原稿片材6的圖像讀取位置到以下將描述的圖像讀取元件 83的光路的長度不變。圖2中,雙點劃線示出第一移動體85移動到原稿片材6的在第二掃描方向上的端部附近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第一移動體85與第二移動體87的位置。
[0075](紙張接收裝置的結構)
[0076]如圖3所示,作為紙張接收裝置的實施例的原稿接收器60包括原稿接收構件601, 該原稿接收構件接收成堆疊狀態(tài)的原稿片材6。原稿接收構件601是其外周朝背面彎曲的大體板形構件。原稿接收構件601以小角度傾斜布置成:其位于片材饋送側的近端部601a 附接至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殼體301,并且其遠端部60lb位于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殼體301上方。作為引導構件的實施例的側面引導器602和603設置在原稿接收構件601的近端部601a。側面引導器602和603與原稿片材6的在第一掃描方向 (與傳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端部接觸,檢測原稿片材6在第一掃描方向上的尺寸,并且沿傳送方向引導原稿片材6。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采用所謂的中心配準方法,其中通過用原稿片材6在第一掃描方向上的中心作為基準傳送原稿片材6。側面引導器602和603 根據(jù)原稿片材6在第一掃描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朝彼此移動,也可以相互遠離地移動。
[0077]如圖4所示,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的供附接原稿接收構件601的殼體 301附接至圖像讀取裝置3的殼體31,使得殼體301可以通過繞設置在圖像讀取裝置3的殼體31的背面的支軸604旋轉而打開或閉合。
[0078]此外,如圖3所示,用于檢測原稿片材6在第二掃描方向(原稿片材6的傳送方向)上的尺寸的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與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設置在原稿接收構件 601上,處于原稿片材6在第一掃描方向上的中央?yún)^(qū)域中。在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A4并且原稿片材6被放置在原稿接收構件601上使得原稿片材6的短邊位于傳送方向上的前端時,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鄰近原稿片材6的外側布置。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檢測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否較大。在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A4并且原稿片材6被放置在原稿接收構件601上使得原稿片材6的長邊位于傳送方向上的前端時,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鄰近原稿片材6的內側布置。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檢測原稿片材6的尺寸是否較小。
[0079]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與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布置在原稿接收構件601的背面,并且基本具有相似的結構。如圖5A與圖5B所示,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包括:第一致動器731,該第一致動器用作當與被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接觸時移動的移位構件;以及第一光學傳感器732,該第一光學傳感器是光學檢測第一致動器731的位置的檢測構件的實施例。
[0080]第一致動器731附接至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的背面的支撐構件733,使得第一致動器731可繞支軸734旋轉。在原稿接收構件601沒有接收原稿片材6的狀態(tài)下,第一致動器731的遠端部731a略微從形成在原稿接收構件601中的開口 735伸出。在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原稿片材6的狀態(tài)下,遠端部731a與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那疊原稿片材 6的背面接觸,從而被向下推,由此第一致動器731在圖5A與圖5B中逆時針旋轉。在圖5A 與圖5B中,為了方便,將原稿接收構件601圖示成大體水平延伸。然而,實際上,如圖3所示,原稿接收構件601以小角度傾斜布置成遠端部601b向上移位。
[0081]圖6A與圖6B示出第一致動器731的結構。以支軸734為中心的遠端部731a與近端部731b各自的重量與長度(形狀)適當設定成使得當無原稿片材6被原稿接收構件 601接收時第一致動器731大體水平延伸。當原稿接收構件601被打開時,第一致動器731 也大體水平延伸。
[0082]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在與設置在第一致動器731的近端部731b上的遮光板731c 的位置相應的位置處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的背面。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包括:布置在第一部分732a上的諸如LED之類的發(fā)光元件;以及布置在第二部分732b上的諸如光電晶體管之類的光接收元件,從而發(fā)光元件與光接收元件之間提供使得第一致動器731的遮光板731c能夠移動穿過的間隙G。光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射,并且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基于光是否被第一致動器731的遮光板731c遮擋而檢測是否存在原稿片材6。
[0083]如圖5A所示,當不存在原稿片材6時,第一致動器731以支軸734為中心的旋轉位置為使得第一致動器731大體水平延伸,并且第一致動器731的遮光板731c遮擋從第一光學傳感器732的發(fā)光元件發(fā)射的光。因此,檢測到不存在原稿片材6 (輸出“0”作為輸出信號)。如圖5B所示,當存在原稿片材6時,第一致動器731的遠端部731a被由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向下按壓,使得第一致動器731在圖5B中逆時針旋轉,并且遮光板731c移離對于第一光學傳感器732而言的遮光位置。因此,布置在第二部分732b上的光接收元件接收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射的光,從而檢測到存在原稿片材6 (輸出“ 1”作為輸出信號)。
[0084]如圖7A至圖7C所示,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包括:第二致動器741,該第二致動器用作當與被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接觸時移動的移位構件;以及第二光學傳感器742,該第二光學傳感器是光學檢測第二致動器741的位置的檢測構件的實施例。
[0085]第二致動器741附接至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背面的支撐構件743,使得第二致動器741可繞支軸744旋轉。在原稿接收構件601沒有接收原稿片材6的狀態(tài)下,第二致動器741的遠端部741a略微從形成在原稿接收構件601中的開口 745伸出。在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原稿片材6的狀態(tài)下,遠端部741a與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那疊原稿片材 6的背面接觸,從而被向下推,由此第二致動器741在圖7A至圖7C中逆時針旋轉。在圖7A 至圖7C中,為了方便,將原稿接收構件601圖示成大體水平延伸。然而,實際上,如圖3所示,原稿接收構件601以小角度傾斜布置成遠端部601b向上移位。
[0086]參照圖6A與圖6B,第二致動器741的結構類似第一致動器731的結構。更具體地說,以支軸744為中心的遠端部741a與近端部741b各自重量與長度(形狀)適當設定,使得當無原稿片材6被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時第二致動器741大體水平延伸。當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被打開時,第二致動器741也大體水平延伸。
[0087]如圖8所示,第二光學傳感器742在與設置在第二致動器741的近端部741b上的遮光板741c的位置相應的位置處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的背面。第二光學傳感器742 包括:布置在第一部分742a上的諸如LED之類的發(fā)光元件(未示出);以及布置在第二部分742b上的諸如光電晶體管之類的光接收元件(未示出),從而發(fā)光元件與光接收元件之間提供使得第二致動器741的遮光板741c能夠移動穿過的間隙G。光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射,并且被光接收元件接收。第二光學傳感器742基于光是否被第二致動器741的遮光板741c 遮擋檢測是否存在原稿片材6。
[0088]如圖7A所示,當不存在原稿片材6時,第二致動器741以支軸744為中心的旋轉位置為使得第二致動器741大體水平延伸,并且第二致動器741的遮光板741c遮擋從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發(fā)光元件發(fā)射的光。因此,檢測到不存在原稿片材6 (輸出“0”作為輸出信號)。如圖7B所示,當存在原稿片材6時,第二致動器741的遠端部741a被由原稿接收構件601接收的原稿片材6向下按壓,使得第二致動器741在圖7B中逆時針旋轉,并且遮光板741c移離對于第二光學傳感器742而言的遮光位置。因此,布置在第二部分742b上的光接收元件接收從發(fā)光元件發(fā)射的光,從而檢測到存在原稿片材6 (輸出“ 1”作為輸出信號)。
[0089]此外,在本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如圖7A至圖7C所示,提供作為用于原稿接收構件 601的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的實施例的第三致動器750。當原稿接收構件601響應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相對于圖像讀取裝置3的殼體31打開/閉合而打開或閉合時,第三致動器 750移動。當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打開時,通過改變位于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的檢測結果,第三致動器750檢測出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 被打開。
[0090]如圖7A至7C所示,第三致動器750附接至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背面的支撐構件751,使得第三致動器750可繞支軸752旋轉。第三致動器750被構造成使得在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閉合時,第三致動器750的近端部750b的重量大于其遠端部750a 的重量,并且不管原稿片材6是否位于原稿接收構件601上,設置在近端部750b上的遮光板750c都與第二光學傳感器742分離。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背面的支撐構件751設置有第一限制部751a,該第一限制部限制第三致動器750的位置。
[0091]如圖7C所示,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被打開時,第三致動器750響應由原稿接收構件601的打開運動引起的第三致動器750的重心移動而逆時針旋轉,并且設置在近端部750b上的遮光板750c遮擋第二光學傳感器742中的光。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601 背面的支撐構件751還設置有第二限制部751b,該第二限制部限制第三致動器750的逆時針運動。
[0092]如圖7C所示,當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被打開時,固定至原稿接收構件 601背面的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移動至與響應于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打開運動而傾斜的原稿接收構件601的位置對應的位置。在此狀態(tài)下,如上所述,設置在第三致動器 750的近端部750b上的遮光板750c遮擋朝第二光學傳感器742傳播的光。
[0093]如圖9所示,來自分別包括在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 中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信號通過線束761和762輸入至控制裝置180的電路板181上的閾值電路182,并且從閾值電路182輸入至起控制單元作用的中央處理單元(CPU) 183。閾值電路182將從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 輸出的信號與預定閾值對比,并當從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輸出的信號小于預定閾值時輸出“〇”,當從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輸出的信號大于或等于預定閾值時輸出“1”。CPU 183基于從閾值電路182輸入的信號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是否被打開以及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
[0094](圖像讀取裝置的操作)
[0095]根據(jù)本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圖像讀取裝置3按如下所述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 (DADF) 33是否被打開以及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
[0096]S卩,如圖10所示,當圖像形成設備1被啟動或從睡眠模式恢復時,CPU 183通過閾值電路182接收包括在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中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狀態(tài)(步驟101),并且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 (DADF) 33是否被打開(步驟102)。
[0097]此時,參照圖11,CPU 183基于包括在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中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狀態(tài)(“0”或“1”)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是否被打開。當來自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的輸出狀態(tài)是“1”并且來自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的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狀態(tài)是“0”時,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被打開。在此情況下,控制面板101的觸摸屏102上顯示說明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被打開的信息(步驟103),以提示使用者閉合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33。然后,CPU 183返回步驟101。
[0098]當確定圖像讀取裝置3的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閉合時,CPU 183接收作為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原稿設定傳感器的輸出狀態(tài)(步驟104),從而確定原稿片材6是否位于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構件601上(步驟105)。
[0099]參照圖11以及圖12的縱列(a),當?shù)谝怀叽鐧z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對應于存在第一致動器731和第二致動器741的狀態(tài)(輸出為“0”)時,CPU 183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構件601上沒有原稿片材6, S卩,不存在原稿片材6。
[0100]參照圖11以及圖12的縱列(b)和(c),當僅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的輸出對應于存在第一致動器731的狀態(tài)(輸出為“0”)時,或者當?shù)谝怀叽鐧z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對應于不存在第一致動器731和第二致動器741的狀態(tài)(輸出為“1”)時,CPU 183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構件601上有原稿片材6。
[0101]當確定存在原稿片材6時,CPU 183獲取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狀態(tài)(步驟106),并且確定原稿片材6的尺寸(步驟107)。然后,CPU 183等待下一個指令(步驟108)。當確定不存在原稿片材6時,CPU 183返回至步驟101。
[0102]參照圖11以及圖12的縱列(b),當僅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的第一光學傳感器 732的輸出對應于存在第一致動器731的狀態(tài)(輸出為“0”)時,CPU 183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的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較小。
[0103]參照圖11以及圖12的縱列(c),當?shù)谝怀叽鐧z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的第一光學傳感器732和第二光學傳感器742的輸出對應于不存在第一致動器731 和第二致動器741的狀態(tài)(輸出為“1”)時,CPU 183確定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 的原稿接收構件601上的原稿片材6的尺寸較大。
[0104]在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通過僅利用用于檢測原稿片材6的尺寸的第一尺寸檢測傳感器73和第二尺寸檢測傳感器74檢測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是打開還是閉合。因此,與設置用于檢測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是打開還是閉合的專用開閉狀態(tài)檢測器的情況相比,可以借助少量的部件檢測自動雙面原稿饋送器(DADF) 33 (原稿接收部件601)是打開還是閉合。
[0105]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將圖像讀取裝置的原稿接收構件描述成紙張接收裝置的實施例。然而,當然,本發(fā)明不限于此,而可以適用于諸如人工饋送托盤之類的紙張接收裝置,所述人工饋送托盤設置在圖像形成設備上使得人工饋送托盤可以打開或閉合。
[0106]為說明和描述之目的提供了對于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并不旨在窮舉本發(fā)明或者將本發(fā)明限制于所公開的確切形式。顯然,多個變型和變更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所選擇和描述的實施方式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其實際應用,因此使得本領域的其他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fā)明的各種實施方式及適合于所構想的具體應用的各種變型。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理應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來限定。
【主權項】
1.一種紙張接收裝置,該紙張接收裝置包括:接收紙張片材的紙張接收構件;第一檢測器,該第一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是否大 于第一尺寸;第二檢測器,該第二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是否小 于第二尺寸,該第二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小;以及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在所述第一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并 且所述第二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片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時,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 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2.—種紙張接收裝置,該紙張接收裝置包括:接收紙張片材的紙張接收構件;第一檢測器,該第一檢測器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 第二檢測器,該第二檢測器比所述第一檢測器接近所述紙張接收構件的紙張饋送側, 并且檢測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以及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在所述第一檢測器檢測到存在所述紙張片材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檢 測到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時,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其中,通過響應于所述紙張接收裝置的開 閉運動改變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檢測結果,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 開。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其中,所述開閉運動是所述紙張接收裝置通 過繞支軸旋轉而打開或閉合的運動,并且所述第二檢測器包括致動器與傳感器,并且其中,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或閉合時,所述致動 器因自身重量而移位,從而改變所述傳感器的檢測結果。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檢測器與所述第 二檢測器均包括:移位構件,當該移位構件與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接觸 時,所述移位構件移位;以及檢測構件,該檢測構件光學檢測所述移位構件的位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其中,當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打開時以及當所 述第一檢測器和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所述檢測構件都未檢測所對應的所述移位構件時,所述 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移動至所述第二檢測器的所述檢測構件檢測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的位置。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檢測器包括:第一致動器,該第一致動器根據(jù)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而移 位;以及第一傳感器,該第一傳感器根據(jù)所述第一致動器的移位而檢測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 的狀態(tài)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檢測器包括:第二致動器,該第二致動器根據(jù)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接收的所述紙張片材存在與否而移 位;以及第二傳感器,該第二傳感器根據(jù)所述第二致動器的移位而檢測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或者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檢測器還包括:第三致動器,當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旋轉時,該第三致動器移位,其中,所述第一致動器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旋轉時,所述第一致動器從表 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下的位置移位至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下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致動器與所述第三致動器構造成使得:當所述紙張接收構件旋轉時,保 持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傳感器檢測到表示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并且所述第二傳感器檢 測到表示不存在所述紙張片材的狀態(tài)的情況下,所述開放狀態(tài)檢測器檢測到所述紙張接收 裝置打開。9.一種圖像讀取裝置,該圖像讀取裝置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紙張接收裝置;原稿傳送單元,該原稿傳送單元將所述紙張接收裝置接收的原稿傳送至讀取位置;以 及圖像讀取單元,該圖像讀取單元讀取由所述原稿傳送單元傳送的原稿上的圖像。10.—種圖像形成設備,該圖像形成設備包括: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圖像讀取裝置;以及圖像形成單元,該圖像形成單元形成被所述圖像讀取裝置讀取的原稿的圖像。
【文檔編號】H04N1/00GK105991872SQ201510568516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9月9日
【發(fā)明人】李真求, 玄基命, 林承根, 李俊基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