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片邊緣插接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安裝副基板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特別涉及具有兩列的副基板容裝凹槽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
在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在插入需最初插入的下段標準基板時,雖然使上段鎖定部件的位置錯開,但是必須要插入上段鎖定部件和下段鎖定部件之間的狹窄的范圍內(nèi)。為了加大標準基板的插入角度,在殼體的一部分上形成錐形,從而不會與副基板產(chǎn)生干涉,但是變得必須要注意避免下段的標準基板與上段的鎖定部件產(chǎn)生干涉,從而降低了插入和拔出下段的標準基板操作的操作性。
本發(fā)明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設(shè)有絕緣的殼體和兩對鎖定部件,其中殼體安裝有帶有沿縱向延伸的兩列平行的副基板容裝凹槽的主基板,兩對鎖定部件在該殼體縱向的兩端附近對應于副基板容裝凹槽設(shè)置,將第一副基板相對殼體傾斜地插入第一基板容裝凹槽并轉(zhuǎn)動使其與對應的鎖定部件配合,第二副基板被同樣地安裝于第二副基板容裝凹槽,從而構(gòu)成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可以退避至第一副基板的插入路徑以外地安裝在殼體上。
這里,“插入路徑以外”是指除了將副基板傾斜地插入殼體,轉(zhuǎn)動直至與鎖定部件配合的一連串動作的過程中副基板移動時所占有的空間以外的部分。
“第一副基板”和“第二副基板”是指按插入組件的殼體的順序?qū)⒏被宸Q為第一和第二。
殼體可以設(shè)置有將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在退避位置維持其退避狀態(tài)的支持部。
并且,本發(fā)明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設(shè)有絕緣的殼體和兩對鎖定部件,其中殼體安裝有帶有沿縱向延伸的兩列平行的副基板容裝凹槽的主基板,兩對鎖定部件在該殼體縱向的兩端附近對應于副基板容裝凹槽設(shè)置,將第一副基板相對殼體傾斜地插入第一基板容裝凹槽并轉(zhuǎn)動使其與對應的鎖定部件配合,第二副基板被同樣地安裝于第二副基板容裝凹槽,從而構(gòu)成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二副基板的一對鎖定部件借助于連接部件相互連接而形成副組件,該副組件借助于可以退避至第一副基板的插入路徑以外的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安裝在殼體上。
連接部件可以具有防止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應力集中的防止應力集中部件。進一步而言,該防止應力集中部件是用于容納在副組件鎖定部件上設(shè)置的突片的開口。
殼體具有在副組件的退避位置維持副組件的退避狀態(tài)的支持部。
由于在本發(fā)明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中,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可以退避至第一副基板的插入路徑以外地安裝在殼體上,所以在插入并轉(zhuǎn)動最初的副基板而將其安裝在組件上或從組件卸去時,阻擋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使副基板插入和拔出時的角度變大,從而可以象對于單個的卡片邊緣插接的場合一樣而進行極其容易地安裝和拔出操作。
并且,在殼體具有使用于第二副基板鎖定部件在退避位置維持其退避狀態(tài)的支持部時,不必用手壓靠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從而可以十分容易地進行第一副基板的安裝和拔出操作。
另外,由于在本發(fā)明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中,用于第二副基板的一對鎖定部件借助于連接部件相互連接而形成副組件,該副組件借助于可以退避至第一副基板的插入路徑以外的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安裝在殼體上,所以不必分別地轉(zhuǎn)動一對鎖定部件,使轉(zhuǎn)動操作更加容易。
在連接部件具有防止用于第二副基板的鎖定部件應力集中的防止應力集中部件時,可以防止因鎖定部件過度變形而導致的機能損害。進一步而言,作為防止應力集中部件的在副組件鎖定部件上設(shè)置有容納突片的開口時,可以容易地形成防止應力集中部件。
在殼體具有在副組件的退避位置維持副組件的退避狀態(tài)的支持部時,不必用手壓靠副組件而保持退避狀態(tài),可以十分容易地對第一副基板進行安裝和拔出操作。
附面簡要說明
圖1分別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組件,圖1(A)是組件的平面圖,圖1(B)是正視圖,圖1(C)是側(cè)視圖。
圖2分別示出了圖1所示組件的斷面圖,圖2(A)是沿圖1(A)的2A-2A線的斷面圖,圖2(B)是沿圖1(A)的2B-2B線的斷面圖。
圖3分別示出了下段板,圖3(A)是板的平面圖,圖3(B)是正視圖,圖3(C)是側(cè)視圖。
圖4分別示出了上段的鎖定部件,圖4(A)是鎖定部件的側(cè)視圖,圖4(B)是平面圖,圖4(C)是另一側(cè)的側(cè)視圖。
圖5分別示出了在板上安裝上段的鎖定部件的副組件,圖5(A)是副組件的平面圖,圖5(B)是正視圖,圖5(C)是側(cè)視圖。
圖6分別示出了下段副基板的安裝方法,圖6(A)是表示將副組件沿殼體樞軸的周向轉(zhuǎn)動而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組件的側(cè)視圖,圖6(B)沿圖6(A)的6-6線的斷面圖,圖6(C)是正視圖。
圖7表示將下段側(cè)的副基板卸下而與上側(cè)的板一起示出副組件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圖7(A)是平面圖,圖7(B)是正視圖,圖7(C)是側(cè)視圖。
兩列平行的容裝凹槽2、4(圖1(B))沿殼體6的縱向延伸,多個接觸件12(14、15(圖2))與容裝凹槽2、4相鄰地被安裝于殼體6的后部、即圖1(A)所示的上側(cè)部分。如圖1(A)所示,副基板(卡片)96、98從組件1的前部插入這些容裝凹槽2、4、(下段的副基板96稱作第一副基板,上段的副基板98稱作第二副基板)。圖1(B)整體上示出了主基板20。
在殼體6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容裝凹槽2、4對應的兩對鎖定部件8、8、10、10,插入的副基板98、96被該鎖定部件8、10分別固定。鎖定部件對8、10的各對左右對稱。另外,如圖1(C)所示,本發(fā)明中重要的是上段的鎖定部件8、8可以沿與殼體6一體并突出設(shè)置的樞軸22轉(zhuǎn)動地裝配。而且,該樞軸也可以是相對于殼體6獨立的部件。
在殼體6上安裝有延展至對應于鎖定部件8、8、10、10的殼體6的兩端的呈平面形狀的矩形板(連接部件)16、18。板16、18分別由一張金屬板沖切而成。如圖1(A)所示,上段的板16具有主平面24,其后部經(jīng)過殼體6縱向的延伸臺階部分21,在與主平面24相同方向上形成延伸的后平面26。后平面的兩端延伸而在在殼體6的后面彎折形成端面呈L形的定位部28。
在板16前端30的兩側(cè)邊上形成有沿板16的縱向延伸的槽32、33。經(jīng)過從該每個槽32向前端30的延伸部分34而形成用于固定上段鎖定部件8的外側(cè)的保持板36。該保持板36與上段鎖定部件8的外部形狀相配合,向前端30的內(nèi)側(cè)收斂。在使副基板(第二副基板)98插入并與鎖定部件8固定后,由于該保持板36的存在,就不能從外側(cè)打開鎖定部件8而脫開與副基板的固定。另外,主平面24處于臺階部分21、34的相對上方位置可以確保用于在副基板98上搭載IC(圖中未示出)的空間。板18要在后面介紹。
下面參照圖2說明組件1的斷面形狀。圖2(A)是沿圖1(A)的2A-2A線的斷面圖,圖2(B)是沿圖1(A)的2B-2B線的斷面圖。如圖2A所示,在殼體6中,如圖2(A)所示的用于從殼體6后部安裝接觸件12的上段和下段接觸件插入孔(下面簡稱插入孔)38、40與如圖2(B)所示的用于從前方安裝接觸件14、15的上段和下段插入孔42、44在殼體6的縱向上位置是錯開的。各插入孔38、40與容裝凹槽2、4連通,插入孔42、44與容裝凹槽2、4鄰接。而且,鄰接于插入孔38、40形成與容裝凹槽2、4連通的接觸片插入槽39、41。
接觸件12具有本體12a、安裝凸出部12b、接觸片12c和尖叉12d,其中本體12a被上下延伸地設(shè)置在形成于殼體6上的接觸件容裝槽23上,呈細長狀;安裝凸出部12b、12b從所述本體12a壓入插入孔38、40;接觸片12c、12c從所述的安裝凸出部12b、12b經(jīng)過接觸片插入槽39、41分別在容裝凹槽2、4內(nèi)延伸,成彎曲形狀;尖叉12d被焊接在圖中未示出的導電凸緣上。接觸片12c、12c的前端具有與插入容裝凹槽2、4內(nèi)的副基板的導電凸緣(圖中未示出)進行電氣連接的接點12f、12f。
構(gòu)成容裝凹槽2、4的上側(cè)壁表面2a、4a以急劇的角度向上方傾斜,應當注意的是副基板也以該角度插入容裝凹槽2、4。另外,該圖2(A)明了地示出了所述的上段板16的臺階部21和定位部28。下段鎖定部件10設(shè)有側(cè)緣上帶有鉤刺(刺)的壓入片(圖中未示出),通過把該壓入片插入圖中未示出的殼體6的槽中而將其安裝在殼體6上。從而使鎖定部件10相對于殼體6不能轉(zhuǎn)動地固定。
下面介紹接觸件14、15。接觸件14、15具有本體14a、15a,從該本體14a、15a向水平延伸、分別壓入插入孔42、44內(nèi)的安裝凸出部14b、15b,以及從本體14a、15a開始彎曲而延伸至容裝凹槽2、4內(nèi)的接觸片14c、15c。接觸片14c、15c的前端是與圖中未示出的副基板96、98的電極接觸的接點14f、15f。殼體6的后部形成與接觸件14、15的位置配合的縱長槽25,在該槽25內(nèi)設(shè)置將金屬板沖切而形成的〗字形連接片17。連接片17的兩端形成有接觸腳17a、17a。這兩個接觸腳17a、17a之間形成有安裝凸出部17b。安裝凸出部17b通過壓入對應的殼體6上的槽46而固定。此時接觸腳17a、17a與接觸件14、15的安裝凸出部14b、15b接觸、從而使接觸件14、15作電氣連接。
下面參照圖3說明下段的板18。圖3(A)是板18的平面圖、圖3(B)是正視圖、圖3(C)是側(cè)視圖。圖3(A)較好地示出了板18,其與板16一樣,基本呈矩形形狀。板18的后部兩端形成有相對于板18主平面48向上側(cè)彎折的矩形安裝片50、50。各安裝片50上貫通設(shè)置有與主平面48平行配置的兩個安裝孔52、52。該安裝孔52、52與上側(cè)即上段的鎖定部件8配合安裝,在后面將詳細描述安裝過程。
板18兩端緣54、54的前部向下側(cè)彎折形成矩形的保持板56、56。該保持板56與覆蓋鎖定部件8的板16的保持板36一樣也向內(nèi)側(cè)收斂。保持板56的下端略向外側(cè)擴展。在靠近每個保持板56后端的主平面48上形成基本上呈矩形的開口(防止應力集中的手段)60、60。每個開口60的外側(cè)緣60a在向后方延長的開口60的后部形成窄縫60b。后面將詳細描述所述開口60與上側(cè)的鎖定部件8的聯(lián)動。
下面參照圖4說明上段的鎖定部件8。圖4(A)是鎖定部件8的側(cè)視圖,圖4(B)是平面圖,圖4(C)是另一側(cè)的側(cè)視圖,圖4(D)是正視圖。鎖定部件8是由一張金屬板沖切彎折而形成的,其是形成有細長的平板部、也就是臂62,以及在該平板部62的前端、也就是圖4(A)的左側(cè)上的副基板保持部64。平板部62的的后端貫通設(shè)置有用于支承殼體6的樞軸22(圖1(C))的孔65。
副基板保持部64具有在平板部62前端上緣處彎折而形成的副基板保持片66以及將平板部62前端向內(nèi)側(cè)彎折而突出的鉤狀的鉤部68。
副基板保持片66具有向內(nèi)側(cè)、即保持副基板(第二副基板)98側(cè)傾斜的斜面66a和用于按壓副基板98的停止面66b。在插入副基板98時,該斜面66a用于導向副基板98并同時可以使平板部62向外撓曲地容裝副基板98。
被容裝的副基板98到達停止面66b時,被平板部62彈性復位的副基板98借助于停止面66b被不能返回上方地按壓。并且鉤部68與副基板98的圓弧形槽98a(圖7(A))配合,從而阻止副基板98從前方、即圖4(B)的左方拔出。
最好如圖4(B)、(C)所示,在靠近平板部62上緣62a的孔65處,向上延伸并與平板部62平行地彎折而形成固定片70。該固定片70彎折的前端進一步形成與平板部62成直角彎折的向副基板保持部64方向延伸的彈性接觸片72。該彈性接觸片72的前端向上彎折,被安裝的副基板98的接地電極(圖中未示出)與其前端接觸,使副基板98接地。固定片70與平板部之間形成用于容納上述板128的安裝片50的間隙G(圖4(B))。并且,在固定片70的與板18的安裝孔52的對應位置上向平板部62側(cè)形成突起74。
在平板部62的下緣62b的與彈性接觸片72的前端對應的位置形成防止應力集中片76,借此可以阻止彈性接觸片72的過度變形。并且,平板部62的下緣62b在與副基板保持部64的相對側(cè)形成與平板部62成直角的伸出的延長部77,以及帶有從該延長部77進一步向下方延伸的L形部80的止動片78。L形部80具有與平板部62平行的向后方延伸的突片80a。
下面參照圖5說明將該上段鎖定部件8安裝于下段板18的副組件。
圖5(A)是副組件的平面圖,圖5(B)是正視圖,圖5(C)是側(cè)視圖。每個鎖定部件8的彈性接觸片72內(nèi)側(cè)的固定片70被安裝于板18的安裝片50上。此時,鎖定部件8的固定片70的兩個突起74(圖4(C))與板18的兩個安裝孔52(圖3(C))配合而固定,同時鎖定部件8的L形部80插入板18的開口60。插入時,L形部80的突片80a通過開口60的窄縫60b,使突片80a設(shè)置于板18的主平面48的下側(cè)。
在沒有向副基板保持部64施加外力時,突片80a處于與窄縫60b錯開的開口60部分的位置。即圖5(A)所示的位置。而向鎖定部件8施加朝上的力A(圖5(B))時,由于該突片80a從下方與板18的主平面48連接使其向上的移動受到限制,所以能夠防止鎖定部件8脫離開板18。并且,在平板部62容裝副基板98時,鎖定部件8的L形部80可以在開口60內(nèi)沿箭頭B所示方向(圖5(A))的移動范圍內(nèi)移動。這樣就構(gòu)成了由鎖定部件8和板18組合成一體的板副組件19。因此,可以通過開口60和突片80a之間的聯(lián)動來防止鎖定部件8的應力集中。
下面參照圖6和圖7說明副基板96、98的安裝方法。圖6A是表示將副組件沿殼體樞軸的周向轉(zhuǎn)動而處于打開狀態(tài)的組件的側(cè)視圖,圖6(B)沿圖6(A)的6-6線的斷面圖,圖6(C)是正視圖。并且,圖6示出了將上段板16從組件1上取下的狀態(tài)。圖7表示將下段側(cè)的副基板卸下而與上側(cè)的板一起示出副組件處于關(guān)閉狀態(tài),圖7(A)是平面圖,圖7(B)是正視圖,圖7(C)是側(cè)視圖。
如圖6所示,其明了地示出副組件19借助于鎖定部件8被安裝于橫長殼體6兩端上伸出設(shè)置的樞軸22上。殼體6的后部兩端向外伸出設(shè)置有凸部(支持部)82。在為了安裝副基板96而打開副組件19時,該凸部82與鎖定部件8的平板部62后部附近的上緣連接,從而維持副組件19處于打開狀態(tài)、即退避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如圖6(A)所示,下段側(cè)的副基板96如箭頭C所示傾斜地插入下段的容裝凹槽4,向下方壓靠(轉(zhuǎn)動)從而被安裝于鎖定部件10。這樣,由于在插入副基板前,鎖定部件預先轉(zhuǎn)動而退避到副基板96的插入路徑以外,所以鎖定部件8不會妨礙副基板的插入。
圖6(B)的虛線示出了副基板96安裝于鎖定部件10上的狀態(tài)。但是圖6(C)沒有示出副基板96。安裝了副基板96后,副組件19就如圖6(A)的箭頭D所示向下段基板96轉(zhuǎn)動,圖7示出了該狀態(tài)。此時板18的保持板56處于鎖定部件10的副基板保持部84的外側(cè)位置,鎖定部件10的副基板保持部84向外側(cè)撓曲,從而防止副基板96的脫開。由于保持板56的下端略微外擴,其可作為與副基板保持部84配合時的相互位置吻合的導向。
并且,下段鎖定部件10與上段鎖定部件8形狀相同。鎖定部件10的平板部10a后部上緣與鎖定部件8同樣地彎折,形成與副基板96接地連接的彈性接觸片10b,并且從平板部10a的下緣向內(nèi)側(cè)伸出地設(shè)置與鎖定部件8同樣的用于防止應力集中的防止應力集中片10c。
如7(A)所示,下側(cè)的鎖定部件10被副組件19覆蓋,因而從上方看不見。圖7(B)示出了借助于保持板56限制了鎖定部件10的向外移動。如圖7(C)所示,上側(cè)的副基板98傾斜地插入上段的容裝凹槽2,其沿箭頭E的方向轉(zhuǎn)動而安裝于鎖定部件8。圖7(A)示出了副基板的這種安裝狀態(tài)。安裝副基板98以后,將上側(cè)的板16安裝于殼體6,圖1(B)較好地示出了板16的保持板36設(shè)置于副基板保持部64的外側(cè),可以限制副基板保持部64向外地撓曲。這樣就完成了組件1。
以上參照實施例詳細地說明了本發(fā)明,實施例僅僅作為例示而已,對本發(fā)明不起限定作用。例如,組件1可以是在主基板20上水平設(shè)置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垂直安裝的形式。在這種場合下,具有高度方向的尺寸變大而主基板的安裝面積變小的優(yōu)點。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卡片邊緣插接組件,設(shè)有絕緣的殼體和兩對鎖定部件,其中所述殼體安裝在帶有沿縱向延伸的兩列平行的副基板容裝凹槽的主基板上,所述兩對鎖定部件與前述副基板容裝凹槽相對應地設(shè)置在該殼體縱向的兩端附近,將第一副基板相對于前述殼體傾斜地插入第一前述副基板容裝凹槽中,同時使其轉(zhuǎn)動,使其與對應的前述鎖定部件配合,第二副基板被同樣地安裝于第二前述副基板容裝凹槽中,從而構(gòu)成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前述第二副基板的前述鎖定部件可以退避至前述第一副基板的插入路徑以外地可旋轉(zhuǎn)地安裝在前述殼體上。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前述殼體設(shè)有在用于前述第二副基板的前述鎖定部件退避的位置上,使該鎖定部件維持其退避狀態(tài)的支持部。
3.一種卡片邊緣插接組件,設(shè)有絕緣的殼體和兩對鎖定部件,其中所述殼體安裝在帶有沿縱向延伸的兩列平行的副基板容裝凹槽的主基板上,兩對鎖定部件對應于前述副基板容裝凹槽地設(shè)置在該殼體縱向的兩端附近,將第一副基板相對于前述殼體傾斜地插入第一前述副基板容裝凹槽中,同時使其轉(zhuǎn)動,使其與對應的前述鎖定部件配合,將第二副基板同樣地安裝于第二前述副基板容裝凹槽中,從而構(gòu)成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前述第二副基板的一對前述鎖定部件借助于連接部件相互連接而形成副組件,該副組件借助于可以退避至前述第一副基板的插入路徑以外的用于前述第二副基板的前述鎖定部件,從而安裝在前述殼體上。
4.如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具有防止用于前述第二副基板的前述鎖定部件應力過大的防止應力過大機構(gòu)。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應力過大機構(gòu)是用于容納設(shè)置在前述副組件的前述鎖定部件上的突片的開口。
6.如權(quán)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具有在前述副組件退避的位置上,維持該副組件的退避狀態(tài)的支持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為了對兩段重疊的卡片邊緣插接組件而言,可以容易地安裝下段副基板(卡片)。本發(fā)明的副組件19借助于鎖定部件8被安裝在橫長殼體6兩端上伸出設(shè)置的樞軸22。殼體6后部兩端向外伸出設(shè)置有凸部(支持部)82,用于維持副組件19的打開狀態(tài)。如圖6(A)所示,下段側(cè)的副基板(第一副基板)傾斜地插入下段的容裝凹槽4,沿箭頭C所示向下側(cè)壓靠使其安裝在鎖定部件10上。由于在插入副基板96之前鎖定部件8轉(zhuǎn)動到副基板96的插入路徑以外進行退避,所以鎖定部件8不會妨礙副基板96的插入。
文檔編號H05K1/14GK1344046SQ01137630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橋本信一 申請人:安普泰科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