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在印刷電路板上的散熱裝置。
參見
圖1,圖1為現(xiàn)有的散熱裝置組裝圖。在圖1中,可見到該散熱裝置具有一散熱片12,以一接腳13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的上方,以及一遮板11罩在散熱片的外面,同樣也具有接腳16的設置方式連接于印刷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的上方,而此遮板具有等電位屏蔽作用的功能,以防止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運作后所產生的電磁效應散射外泄至電子裝置外,直接避免電磁效應外泄產生危害影響人體健康與環(huán)境安全。
另外,為適應電子裝置日漸復雜的功能,印刷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的數(shù)目與設計也日漸復雜。因此如何最佳設置與利用印刷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已變成電子元件布局上的一個重要課題。但由圖1可看出,在此一傳統(tǒng)的散熱裝置上的散熱板或遮板皆用其上所具有的接腳連接設置于印刷電路板上,因此印刷電路板上也必須多設置孔洞15,以承接接腳13或是以孔洞14來承接接腳16。這種設計多重接腳的固定方式,浪費了印刷電路板10上設置電子元件布局空間。同時,傳統(tǒng)中的散熱板或是遮板,皆是以一體成型方式形成一整片,無法有效適應印刷電路板散置于各部份的電子元件的位置與大小,因而在局部元件的設置處,較難以有效達成最佳的散熱效果。
因此,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與增加印刷電路板上電子元件的布局空間,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根據(jù)上述構想,此種散熱裝置適用于一印刷電路板上,包含有一第一散熱片,該第一散熱片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孔洞上;一遮板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以及一連接元件,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相對位置。
優(yōu)選地,該連接元件為金屬材質。
優(yōu)選地,該連接元件用以完成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電連接,因而使該第一散熱片具有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的功能。
優(yōu)選地,該第一散熱片為金屬材質。
優(yōu)選地,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金屬材質為鋁。
優(yōu)選地,該遮板為金屬材質。
優(yōu)選地,該遮板的該金屬材質為銅。
優(yōu)選地,該第一散熱片的設置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的設置方向垂直。
優(yōu)選地,該第一散熱片上還具有一連接孔,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使該遮板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
優(yōu)選地,該遮板的兩側各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個側遮板。
優(yōu)選地,該側遮板上具有一第一孔洞,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連接。
優(yōu)選地,該孔洞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
優(yōu)選地,該散熱裝置還含有一第二散熱片,平行設置于該遮板的下方。
優(yōu)選地,該第二散熱片上還具有一翼片,該翼片為該第二散熱片的延伸,相對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平行方向。
優(yōu)選地,該翼片上還具有一第二孔洞,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使該第二散熱片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
優(yōu)選地,該第二散熱片透過該連接元件,共同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重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裝置,以增加印刷電路板上可供電子元件布局于其上的空間。
根據(jù)上述構想,該散熱裝置適用于一印刷電路板上,包含有一遮板,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該遮板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孔洞上;一第一散熱片連接于該遮板;以及一連接元件,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相對位置。
優(yōu)選地,該遮板的兩側各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個側遮板,并于其中一個側遮板上設置有一連接孔,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連接。
優(yōu)選地,該第一散熱片上具有一孔洞,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完成與該遮板的電連接。
優(yōu)選地,該孔洞設置于該遮板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裝置,可多加入其他散熱片共同連接于具有接腳的第一散熱片上,以減少設置接腳的成本耗費。
根據(jù)上述構想,此種散熱裝置適用于一印刷電路板上,包含有一第一散熱片,該第一散熱片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孔洞上;一第二散熱片,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并平行設置于該印刷電路板的方向上;一遮板,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以及一連接元件,用以連接該第一散熱片、該第二散熱片與該遮板。
優(yōu)選地,該第一散熱片的設置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的設置方向垂直,且該第一散熱片還具有一連接孔,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使該遮板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
優(yōu)選地,該遮板的兩側各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個側遮板,其中該側遮板上具有一第一孔洞,其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連接。
優(yōu)選地,該第二散熱片還設置有一翼片,其相對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平行方向,該翼片上具有第二孔洞,以經(jīng)由該連接元件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以進一步完成該第一散熱片、該第二散熱片與該遮板的電連接。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與遮板組裝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與遮板組裝連接側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
印刷電路板10連接孔25遮板11 第二散熱片26散熱片12側遮板27接腳13 第一孔洞28固定孔洞14 第三散熱片29固定孔洞15 固定孔洞231接腳16 翼片261接腳16 第二孔洞262印刷電路板20接腳41遮板21 第一孔洞45第一散熱片22連接孔48
接腳23連接元件2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結構組裝圖。在圖2中,可見到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包含有一第一散熱片22,該第一散熱片的其中一面設置有一接腳23,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20的一固定孔洞231上;一遮板21,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22,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20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以及一連接元件24,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22與該遮板21間的相對位置。
另外,參見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與遮板組裝連接側面圖。在遮板21的兩側,各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側遮板27。由側面觀看,可見到遮板21與測遮板27形成ㄇ字形狀,以連接元件24連接在第一散熱片22的外側上。而接腳23為一薄板構造所形成,因而其形成在印刷電路板上的孔洞面積極小,不會占據(jù)印刷電路板上的布局空間。
更仔細地比較圖2與圖3的散熱裝置,可看出第一散熱片22垂直設置于該印刷電路板上,且第一散熱片22上還具有一連接孔25,同時側遮板27上也具有第一孔洞28,第一孔洞28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25的相對位置上,在組裝時連接元件24透過連接孔25與第一孔洞28,而使該遮板21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22。
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加入其他散熱片至不同區(qū)域的電子元件上方或旁邊以機動性的發(fā)揮散熱效果。例如本實用新型另有一第二散熱片26,設置于該遮板21的下方,設置有一翼片261于第二散熱片26的一邊上,而翼片261上亦含有一第二孔洞262,以使連接元件24能透過此第二孔洞262使第二散熱片26連接至第一散熱片22上,以輔助該第一散熱片以增強散熱效率。除此之外,因多了此翼片261的設計,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可以根據(jù)使用者將散熱片設置在平行于該印刷電路板的方向上。另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多設置一第三散熱片29于該區(qū)域的電子元件旁以加強散熱效果。更佳的是第二散熱片26,無須多設置接腳即可透過該連接元件24共同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22與該遮板21,而不會占據(jù)印刷電路板20上可供電子元件布局的空間。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第一散熱片22為金屬材質,而以鋁制材質為最佳。遮板21也為金屬材質所構成,而以銅制材質為最佳。
本實用新型的一重要特征在于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元件24是由金屬材質所作成,所以當連接元件24連接第一散熱片22與遮板21后,可得以完成第一散熱片22與遮板21間的電連接,使第一散熱片22還具有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可在散熱片上設置有接腳23,而遮板21則是以連接元件24活動連接于散熱片上,無須如傳統(tǒng)的遮板上需多設置接腳。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一重要特征在于可多加入其他散熱片,如第二散熱片26,連接于具有接腳的第一散熱片22上,減少每一散熱片需多設置接腳的成本耗費。因此,就算加入其他散熱片至印刷電路板20上時,也僅需以連接元件24互相連接在一起而無需多加接腳于散熱板,當然使用者也可根據(jù)所使用的位置改變接腳的落點或數(shù)目,達到連接多個散熱片與多個遮板的目的,進而大大增加了印刷電路板上可供電子元件布局于其上的空間。
最后的特征在于可以將接腳的設置設計在遮板21上來達到本實用新型減少接腳的目的。參見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另一較佳實施例。在圖4中可見到遮板21,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20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該遮板21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41,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固定孔洞231上;一第一散熱片22連接于該遮板;以及一連接元件24,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22與該遮板間21的相對位置。
在遮板21的兩側,同樣各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側遮板27,并于其中的一個側遮板上設置有一連接孔48,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24,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22連接。另外,在第一散熱片上具有一第一孔洞45,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24,以進一步完成與該遮板21的電連接。而第一孔洞45設置于該遮板21的該連接孔48的相對位置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裝置同時具有散熱與防止電磁散射外泄、減少接腳的設置,進而增加電子元件布局的空間,更可根據(jù)電子元件的位置機動性調整散熱板與遮板的方向。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充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創(chuàng)作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上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散熱裝置包含第一散熱片,該第一散熱片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固定孔洞上;遮板,其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以及連接元件,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相對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連接元件為金屬材質,而該連接元件用以完成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電連接,且該第一散熱片具有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的功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散熱片為一金屬材質,而該金屬材質可為鋁。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板為一金屬材質,而該金屬材質可為銅。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設置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的設置方向垂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散熱片上還具有一連接孔,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使該遮板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板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側遮板,而該側遮板上具有一第一孔洞,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連接,且該第一孔洞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含有一第二散熱片,平行設置于該遮板的下方,而該第二散熱片上還具有一翼片,該翼片為該第二散熱片的延伸,相對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平行方向,且該翼片上還具有一第二孔洞,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使該第二散熱片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該第二散熱片透過該連接元件共同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接腳為一薄板構造所形成。
10.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上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遮板,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該遮板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固定孔洞上;第一散熱片,其連接于該遮板;以及連接元件,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相對位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板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側遮板,并在其中的一個側遮板上設置有一連接孔,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連接。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散熱片上具有一孔洞,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完成與該遮板的電連接,而該孔洞設置于該遮板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
13.一種用于印刷電路板上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散熱裝置包含第一散熱片,該第一散熱片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孔洞上;第二散熱片,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并平行設置于該印刷電路板的方向上;遮板,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以及連接元件,用以連接該第一散熱片、該第二散熱片與該遮板。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設置方向與該印刷電路板的設置方向垂直,且該第一散熱片還具有一連接孔,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使該遮板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遮板的兩側分別具有一垂直延伸至該印刷電路板上的側遮板,其中該側遮板上具有一第一孔洞,其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該連接孔的相對位置上,用以連接該連接元件,以進一步與該第一散熱片連接。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散熱片還設置有一翼片,其相對設置于該第一散熱片的平行方向,該翼片上具有第二孔洞,以經(jīng)由該連接元件連接至該第一散熱片,以進一步完成該第一散熱片、該第二散熱片與該遮板的電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裝置,適用于印刷電路板上。此種散熱裝置包含有一第一散熱片,該第一散熱片的其中一邊設置有一接腳,用以連接至該印刷電路板的一孔洞上,一遮板連接于該第一散熱片,用以防止該印刷電路板上所設置的電子元件產生電磁散射外泄,以及一連接元件,用以連接并固定該第一散熱片與該遮板間的相對位置。
文檔編號H05K7/20GK2496215SQ0123134
公開日2002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7月12日
發(fā)明者林圣杰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