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設備的屏蔽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的屏蔽箱,特別是關于用于容納配置電子設備及連接器的印刷電路板的電子設備的屏蔽箱。
現(xiàn)有的電子設備屏蔽箱的結構是,為了隔斷來自外部的噪音,采用了將上述印刷電路板容納在箱內部的密閉結構,并將AM輸入用連接器、FM輸入用連接器、輸出用連接器暴露在箱的側面。另外,AM輸入用連接器設置有用于插入AM天線的一對插入孔,將插入該插入孔的AM天線的端部在電導通狀態(tài)下鎖定的鎖定機構,軟釬焊到印刷電路板上的一對端子及與印刷電路板的安裝孔配合的一對配合爪。
安裝在印刷電路板的AM輸入用連接器的安裝,使其相對于屏蔽箱其背面部分與箱壁面接觸,上述屏蔽箱通過一對端子與一對配合爪結合到印刷電路板上。并且,一旦將AM·FM調諧器安裝到立體聲裝置的框體背面,則將AM輸入用連接器夾持在立體聲裝置的背面面板和箱壁面之間。
以往,由于將AM輸入用連接器夾持在立體聲裝置的背面面板和箱壁面之間安裝著,所以,需要將立體聲裝置的背面面板制作成與AM輸入用連接器的安裝位置及形狀對應的尺寸形狀,所以,在制作立體聲裝置的背面面板時受到了制約。
因此,現(xiàn)有的電子設備的屏蔽箱,用于保持AM輸入用連接器的結構是制作立體聲裝置的制造商方面的負擔。
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具有以下特征。
本發(fā)明在用于容納配置有電子部件及連接器的印刷電路板的電子設備的屏蔽箱中,在與從連接器突出的突出部對峙的箱壁面上設置有嵌合上述突出部的凹部,通過連接器的突出部與箱壁面的凹部嵌合,限制連接器的安裝位置。因此,因不需要用裝置側的面板保持連接器,使裝置側的面板結構不會受到制約,可減輕裝置制造方面的負擔。
圖2是表示屏蔽箱組裝狀態(tài)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后視圖,(D)是右側視圖,(E)是左側視圖。
圖3是表示殼體42的結構圖,(A)是透視圖,(B)是A部的放大圖。
圖4是表示殼體42的結構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后視圖,(D)是右側視圖,(E)是左側視圖。
圖5是局部表示殼體42的結構的一部分視圖,(A)是沿圖4中的A-A線的斷面圖,(B)是沿圖4中的B-B線的斷面圖,(C)是沿圖4中的C-C線的斷面圖,(D)是沿圖4中的D-D線的斷面圖。
圖6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
圖7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狀態(tài)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側視圖。
圖8是表示上蓋44結構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后視圖,(D)是右側視圖,(E)是左側視圖。
圖9是表示上蓋44配合部的形狀圖,(A)是沿圖8中的E-E線的斷面圖,(B)是圖8中的F-F線的斷面圖。
圖10是表示上蓋44的卡合部85的形狀圖,(A)是側視圖,(B)是縱斷面圖。
圖11是表示上蓋44的卡合部85卡合在殼體42的狀態(tài)圖,(A)是縱斷面圖,(B)是側視圖。
圖12是放大地表示上蓋44的保持部87的圖,(A)是俯視圖,(B)是縱斷面圖。
圖13是表示下蓋46的結構圖,(A)是正視圖,(B)是底視圖,(C)是后視圖,(D)是左側視圖,(E)是右側視圖。
圖14是表示下蓋46的配合部的形狀圖,(A)是沿圖11中的J-J線的縱斷面圖,(B)是沿圖11中的K-K線的縱斷面圖。
圖15是表示下蓋46的卡合部94形狀圖,(A)是縱斷面圖,(B)是側視圖。
圖16是表示下蓋46的卡合部94卡合在殼體42的狀態(tài)圖,(A)是側視圖,(B)是縱斷面圖。
圖17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變形例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
圖18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變形例的安裝狀態(tài)圖,(A)是俯視圖,(B)是側視圖。
如圖1及圖2(A)~(E)所示,AM·FM調諧器等電子設備20通過將印刷電路板24容納在屏蔽箱22的密閉空間內部所構成。在印刷電路板24上,通過軟釬焊設置有用于輸入來自FM天線(未圖示)的FM接收波的FM調諧器單元26、用于輸入來自AM天線(未圖示)的AM接收波的AM調諧器單元28、固定在選曲的頻率上并輸出的PLL(鎖相環(huán))單元30、由FM接收波或AM接收波生成聲音信號的FM·AM檢波·立體聲解調單元32等各種電子部件;以及將解調的聲音信號輸出給放大器裝置等用的輸出用連接器34等。
在印刷電路板24的上面,配置有各電路的線圈、可變電阻器及輸出用連接器34。在印刷電路板24的下面,配置有IC芯片及接頭部件等。此外,輸出用連接器34設置有成一列的多個插入口34a,用于將電纜(未圖示)插入與屏蔽箱22的右側面相對的側面。
AM輸入用連接器36與FM輸入用連接器38在露出狀態(tài)下安裝到屏蔽箱22的前面。AM輸入用連接器36,在正面設有一對用于插入AM天線的插入口36a、36b,在下側可轉動地安裝有用于鎖定插入到插入口36a、36b的AM天線的操作桿36c。另外,AM輸入用連接器36,在下面一側設有與印刷電路板24的卡合孔(未圖示)嵌合并卡合的一對卡合爪36d、36e(在圖1中,36d被遮住,看不見),在左右側面設有一對與屏蔽箱22的定位用凹部(后述)嵌合而定位的凸部36f、36g。此外,F(xiàn)M輸入用連接器38以圓筒部分直接固定在屏蔽箱22的前面。
構成FM調諧器單元26的各線圈配置成處于容納在由安裝于印刷電路板24上的屏蔽部件40包圍的空間內的狀態(tài)。
屏蔽箱22由以下部件構成,這些部件包括通過包圍配置在印刷電路板24上面的各電子部件而形成的殼體42;用于關閉殼體42的上面開口的裝在殼體42上部的上蓋44;及與印刷電路板24的下面相并裝在殼體42下部的下蓋46。因此,軟釬焊到印刷電路板24的上下面上的各個電子部件容納在由上述殼體42、上蓋44及下蓋46所形成的密閉空間內部,借此,隔斷來自外部的電磁波。
下面,說明上述屏蔽箱22的各部的構成。
圖3是表示殼體42的結構圖,(A)是透視圖,(B)是A部的放大示意圖。圖4是表示殼體42的結構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后視圖,(D)是右側視圖,(E)是左側視圖。
如圖3的(A)、(B)及圖4的(A)~(E)所示,殼體42,通過對用于切斷電磁波的屏蔽材料構成的板金進行壓力加工而作成框體形狀,并具有用于安裝AM輸入用連接器36及FM輸入用連接器38的前板50;位于印刷電路板24的左方的左側板52;位于印刷電路板24的右方的右側板54;位于印刷電路板24的后方的背板56;使輸出用連接器34露出的在右側面形成的凹部58;及用于形成凹部58的凹部側板60。
另外,在殼體24的內部空間中形成有;在印刷電路板24上面的用于容納FM調諧器單元26及AM調諧器單元28的電子部件的第一室64;及用于容納PLL單元30與FM·AM檢波·立體聲解調單元32等電子部件的第二室66。第一室64與第二室66之間通過隔壁68隔開,在第一室64中橫向架設有與前板50平行配置的隔板70。
前板50設有用于固定圓筒形的FM輸入用連接器38的安裝孔50a;與AM輸入用連接器36嵌合的凹部50b;及用于將屏蔽箱22固定到裝置側框體等上的螺紋孔50c、50d。另外,在隔板70與前板50之間,通過彎曲加工形成用于支持插入凹部50b的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兩側的支持板(箱壁面)72、74。支持板72、74的端部與隔板70配合,具有作為加強部件的功能。
此外,在支持板72、74的上端,設置有與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一對凸部36f、36g配合從而限制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位置的定位用凹部72a、74a。在隔板70上設置有為了限制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背面而突出的凸部70a。
隔壁68、包圍第二室66的左側板52、背板56及凹部側板60,其上端部分彎曲加工成L形,可以提高剛性。并且,在安裝輸出用連接器34的位置,形成側方、上方及下方有開口的凹部58,以便從側方及上方觀察確認配設在印刷電路板24上的輸出用連接器34。因此,當把扁形電纜(未圖示)的端子插入輸出用連接器34的插入口34a中時,可從輸出用連接器34的側方或上方進行插入作業(yè)。
本實施例的輸出用連接器34,雖然是在側面設有插入口的臥式連接器,但是,也可以將在上面設有插入口34a的立式連接器安裝到印刷電路板24上。因此,例如根據(jù)用戶的要求,可以選擇使用側面設有插入口的臥式連接器或上面設有插入口的立式連接器。
另外,凹部側板60,其上端橫向架設在隔壁68與背板56之間,其下端與印刷電路板24的上面接觸。進一步,凹部側板60以其左側部與凸部68a接觸,凸部68a通過從隔壁68沿水平方向切割豎起而形成。因此,凹部側板60與隔壁68之間雖然形成有間隙,但是,通過與上述凸部68a(參照圖3(A)、(B))的接觸,使其動作受到了限制,因而可防止組裝之前的搖晃。
另外,在與背板56的輸出用連接器34的側面相對的部分上,設有可從背面一側窺視輸出用連接器34的側面的開口56a。該開口56a沖壓加工成四邊形,形成連續(xù)的直到其右側面的コ字形。
再者,在上述前板50、左側板52、右側板54、背板56、凹部側板60上以一定間隔突出地形成有用于與上蓋44的周緣部(后述)卡合的上部膨出部76及用于與下蓋46的周緣部(后述)卡合的下部膨出部78。此外,上部膨出部76及下部膨出部78,其斷面形狀做成R形狀,并且以使其能跨越上蓋44及下部膨出部78的周緣部的方式形成。
在左側板52和右側板54的中間部分設置有用于防止上蓋44脫落的長方形的上部卡合孔80和用于防止下蓋46脫落的長方形的下部卡合孔82。
進一步,在左側板52、右側板54、背板56上設置有軟釬焊到印刷電路板24的周緣部上的固定部84,該固定部84是細長形狀,以彎曲的狀態(tài)下軟釬焊到內側,使之與印刷電路板24的周緣部接觸。
圖5是局部表示殼體42的結構的一部分的圖,(A)是沿圖4中的A-A線的斷面圖,(B)是沿圖4中的B-B線的斷面圖,(C)是沿圖4中的C-C線的斷面圖,(D)是沿圖4中的D-D線的斷面圖。
如圖5(A)所示,隔壁68橫向架設在左側板52與右側板54之間,除了設有上述凸部68a之外,還設有與印刷電路板24上所形成的槽(未圖示)嵌合的嵌合部68b~68d以及為了與印刷電路板24上的屏蔽部件40不接觸而形成的退讓部68e。
另外,嵌合部68b以細長形狀突出,穿過印刷電路板24,軟釬焊到印刷電路板24的下面一側。
如圖5(B)所示,隔板70除了設有上述凸部70a之外,還設有與印刷電路板24上面接觸的接觸部70b;從該接觸部70b的端部向下方突出、并與印刷電路板24上形成的槽(未圖示)嵌合的嵌合部70c、70d;為了與印刷電路板24上的屏蔽部件40不接觸而形成的退讓部70e;與支持板72、74的凸起72b、74b嵌合的卡合孔70f、70g;以及與從AM輸入用連接器背面突出的位置配合用的凸起(未圖示)相嵌合的卡合孔70h、70i。
如圖5(C)所示,從前板50向內側彎曲的支持板72具有用于限制上述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位置的定位用凹部72a以及與隔板70的卡合孔70f嵌合的凸起72b。
如圖5(D)所示,從前板50向內側彎曲的支持板74具有用于限制上述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位置的定位用凹部74a以及與隔板70的卡合孔70g嵌合的凸起74b。
另外,上述支持板72、74的定位用凹部72a、74a設置在與從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兩側突出的凸部36f、36g相對的位置。因此,AM輸入用連接器36,通過使一對卡合爪36d、36e與印刷電路板24的卡合孔(未圖示)嵌合、卡合,而限制其朝向上下方向的位置,同時通過使一對凸部36f、36g與定位用凹部72a、74a嵌合且使其背面與隔板70的凸部70a接觸,在前后方向的強度得到加強的狀態(tài)下,沒有晃動地保持在屏蔽箱22上。
圖6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圖7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安裝狀態(tài)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側視圖。
如圖6及圖7(A)~(C)所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通過使在左右側面突出的凸部36f、36g的前側端面36f1、36g1與定位用凹部72a、74a的垂直壁部72a1、74a1接觸,對其朝向前方(Ya方向)進行定位,并通過使其背面36h與隔板70的凸部70a接觸,對其朝向后方(Yb方向)進行定位。
另外,由于左右側面與支持板72、74接近地對峙,所以,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朝向左右方向(Xa、Xb方向)的運動受到了限制。
再者,由于從下面突出的卡合爪36d、36e與印刷電路板24的卡合孔(未圖示)嵌合、卡合,所以,使AM輸入用連接器36朝上下方向(Za、Zb方向)的位置受到了限制。
于是,由于在任何方向都不會晃動的狀態(tài)下保持著AM輸入用連接器36,因此,沒有必要做成例如象現(xiàn)有技術那樣的、為了防止朝前后方向(Ya、Yb方向)的晃動所采用的、與安裝電子設備20的立體聲裝置的框體(背面面板)接觸的結構。從而,在安裝電子設備20的立體聲裝置的背面面板(未圖示)上,可以只設置讓AM輸入用連接器36及FM輸入用連接器38通過的開口,不用動腦筋就能解決與電子設備20對應的部位的組裝精度,結果,不會使立體聲裝置側的面板結構受到制約,進而減輕了制作立體聲裝置的制造商方面的負擔。
圖8是表示上蓋44的結構圖,(A)是正視圖,(B)是俯視圖,(C)是后視圖,(D)是右側視圖,(E)是左側視圖。
如圖8(A)~(E)所示,上蓋44具有用于關閉殼體42的上部開口的上面44a;在該上面44a的前側彎曲的前部配合部44b;在該上面44a的左側彎曲的左側配合部44c;在該上面44a的右側彎曲的右側配合部44d;與退讓部68e對應并在右側彎曲的右側配合部44e;在該上面44a的后側彎曲的后側配合部44f;以及與退讓部68e對應并彎曲的配合部44g。在上述前部配合部44b、左側配合部44c、右側配合部44d、右側配合部44e及后側配合部44f上,平均以給定間隔設有切槽83使其易于與殼體42的前板50、左側板52、右側板54、背板56、凹部側板60上所設置的上部膨出部76配合。
在上面44a上,凹設有與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上面接觸、從上方保持該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連接器保持部87。進一步,在設置于從上面44a的兩側向下方彎曲的多個左側配合部44c及多個右側配合部44d的中央部分的卡合部85上,設有與殼體42的上部卡合孔80嵌合以防止脫落的卡合片86。
如圖9(A)、(B)所示,前部配合部44b、左側配合部44c、右側配合部44d、右側配合部44e及后側配合部44f,這些配合部的尖端部分88、90彎曲加工成ㄑ字形,在將該彎曲部分搭接到設置在殼體42的前板50、左側板52、右側板54、背板56、凹部側板60上的上部膨出部76上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形以使角度α、β的角度增大,從而使之很容易進行與上部膨出部76的配合。而且,當前部配合部44b、左側配合部44c、右側配合部44d、右側配合部44e及后側配合部44f,以其尖端部分88、90與上述上部膨出部76跨接時,通過與上部膨出部76配合,可防止朝四邊的上方的脫落。
如圖10(A)、(B)所示,在從上面44a的兩側向下彎曲的卡合部85的中央形成コ字形的槽85a,卡合片86由該槽85a包圍。卡合片86的下端與卡合部85為一體,卡合片86的上端部86a做成傾斜狀態(tài),使其嵌入內側。
如圖11(A)、(B)所示,當上蓋44安裝在殼體42的上部時,卡合片86以上端部86a嵌合到殼體42的上部卡合孔80中。借此,即使有來自外部的沖擊作用,由于卡合片86的上端部86a與上部卡合孔80的周緣部分接觸,所以,能可靠地防止上蓋44從殼體42上脫落。
如圖12(A)、(B)所示,設在上蓋44的上面44a上的連接器保持部87,設置在與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上面對峙的位置,在比上面44a低一臺階的位置形成,而且,向下方進一步突出地凹設有與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上面接觸的一對接觸部87a。因此,將AM輸入用連接器36夾持在殼體42的前板50上所設置的凹部50b與連接器保持部87的接觸部87a之間,可保持在無晃動的狀態(tài)下。
圖1 3是表示下蓋46的結構圖,(A)是正視圖,(B)是仰視圖,(C)是后視圖,(D)是左側視圖,(E)是右側視圖。
如圖13(A)~(E)所示,下蓋46具有用于關閉殼體42的下部開口的下面46a;在該下面46a的前側彎曲的前部配合部46b;在該下面46a的左側彎曲的左側配合部46c;在該下面46a的右側彎曲的右側配合部46d;在該下面46a的后側彎曲的后側配合部46e;及與退讓部68e對應并彎曲的配合部46f。
在上述前部配合部46b、左側配合部46c、右側配合部46d、后側配合部46e上,平均以給定間隔設有易于與殼體42的前板50、左側板52、右側板54、背板56、凹部側板60上所設置的下部膨出部78配合的切槽92。
進一步,在設置于從下面46a的兩側向上方彎曲的多個左側配合部46c及多個右側配合部46d的中央部分上的卡合部94上,設有與殼體42的下部卡合孔82嵌合以防止脫落的卡合片95。
如圖14(A)、(B)所示,前部配合部46b、左側配合部46c、右側配合部46d、及后側配合部46e,這些配合部的尖端部分96、97彎曲加工成ㄑ字形,并且在將該彎曲部分搭接到殼體42的前板50、左側板52、右側板54、背板56、凹部側板60上所設置的下部膨出部78上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形以使角度α、β的角度增大,從而使之很容易進行與下部膨出部78的配合。而且,當前部配合部46b、左側配合部46c、右側配合部46d及后側配合部46e,以尖端部分96、97與上述下部膨出部78跨接時,通過與下部膨出部78配合,可防止朝四邊的下方的脫落。
如圖15(A)、(B)所示,在從下面46a的兩側向下方彎曲的卡合部94的中央形成コ字形的槽94a,卡合片95被該槽94a包圍??ê掀?5的下端與卡合部94為一體,卡合片95的下端部95a做成傾斜狀態(tài),使其嵌入內側。
如圖16(A)、(B)所示,當下蓋46安裝在殼體42的下部時,卡合片95以下端部95a嵌合到殼體42的下部卡合孔82中。借此,即使有來自外部的沖擊作用,由于卡合片95的下端部95a與下部卡合孔82的周緣部分接觸,所以,能可靠地防止下蓋46從殼體42上脫落。
下面,說明變形例。
圖17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變形例的安裝結構的透視圖。圖18是表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變形例的安裝狀態(tài)圖,(A)是俯視圖,(B)是側視圖。另外,在圖17及圖18的(A)、(B)中,與上述圖6及圖7(A)~(C)相同的部分,標有相同的符號,其說明省略。
如圖17及圖18(A)、(B)所示,AM輸入用連接器36的變形例,設有從背面36h向后方(Yb方向)突出的卡合爪100。該卡合爪100與凹部70b卡合,凹部70b設置在與背面36h對峙的隔板(箱壁面)70上。
通過背面?zhèn)鹊目ê献?00與隔板70的凹部70b的卡合,對AM輸入用連接器36朝前方(Ya方向)進行定位,通過背面36h與隔板70的接觸,對AM輸入用連接器36朝后方(Yb方向)進行定位。在該變形例中,由于沒有左右側面的凸部36f、36g,所以,可以縮小橫幅尺寸,即使在狹小的場所也能進行安裝。
于是,通過卡合爪100與隔板70的凹部70b的卡合,可以防止AM輸入用連接器36朝前后方(Ya、Yb方向)的晃動。因此,不需要采用與安裝電子設備20的立體聲裝置的框體(背面面板)接觸的結構,結果,不會使立體聲裝置側的面板結構受到制約,進而減輕了制作立體聲裝置的制造商方面的負擔。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以AM·FM調諧器為一個例子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于此,當然也適用于除此以外的電子設備。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在用于容納配置有電子部件及連接器的印刷電路板的電子設備的屏蔽箱中,在與從連接器突出的突出部對峙的箱壁面上設置有嵌合上述突出部的凹部,因此,通過連接器的突出部與箱壁面的凹部嵌合,限制連接器的安裝位置。結果,不需要用裝置側的面板保持連接器,使裝置側的面板結構不會受到制約,可減輕裝置制造方面的負擔。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設備的屏蔽箱,用于容納配置有電子部件及連接器的印刷電路板,其特征是,在與從所述連接器突出的突出部對峙的箱壁面上設置有嵌合上述突出部的凹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的屏蔽箱,它不依賴于裝置框體,對安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的連接器進行固定。AM輸入用連接器,通過使在左右側面突出的凸部36f、36g的前側端面36f1、36g1與定位用凹部72a、74a的垂直壁部72a1、74a1接觸,對其朝向前方(Ya方向)進行定位,并通過使其背面36h與隔板70的凸部70a接觸,對其朝向后方(Yb方向)進行定位。另外,由于左右側面與支持板72、74接近地對峙,所以,AM輸入用連接器的朝向左右方向(Xa、Xb方向)的運動受到了限制。由于在任何方向都不會晃動的狀態(tài)下保持著AM輸入用連接器,所以,不用動腦筋就能解決與電子設備對應的部位的組裝精度,結果,不會使立體聲裝置側的面板結構受到制約,進而減輕了制作立體聲裝置的制造商方面的負擔。
文檔編號H05K9/00GK1433257SQ03100068
公開日2003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月8日
發(fā)明者大谷耕司, 田中裕 申請人:三美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