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收集制程碎屑與釋放靜電的導電地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用于收集制程碎屑的地墊,特別是指一種既可用于收集制程碎屑又可用于釋放靜電的導電地墊。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隨著筆記本電腦、監(jiān)視器、手機、個人數字助理器(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資訊產品的蓬勃發(fā)展,使得全球液晶顯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據估計,光電產業(yè)將會是繼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半導體產業(yè)后的另一個有計劃建構的策略性重點發(fā)展產業(yè)。
液晶顯示器的生產制造技術主要分為(1)矩陣制程(Array process);(2)面板制程(Panel process);以及(3)模組制程(Module process)。其中,矩陣制程主要是將玻璃基板通過類似半導體的制造技術(如鍍膜、曝光、顯影、蝕刻等技術),在玻璃基板上形成復數個晶體管;面板制程是將已完成前述矩陣制程的玻璃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分別作配向處理(即配向膜涂布polyimide membrane coating程序),再依序經過對位壓合與框膠燒成,而將玻璃基板切割成預定尺寸的面板,隨后注入液晶與貼附偏光板,最后再進行檢測程序;模組制程主要是將切割完成的面板與驅動IC、電路板、背光板等外部零組件組合起來,成為液晶顯示器模組(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LCM)。
液晶顯示器的基板切割可根據玻璃基板尺寸而有不同的最適面板切割尺寸及數量,此外,在光電廠中,上述玻璃基板的切割是在切割站中進行。如圖1所示,一般而言,切割站30為一無塵室(dust-free room)。當玻璃基板傳送至切割站30后,位于作業(yè)區(qū)36內的操作員36會利用裂片機32與切割機34進行玻璃基板的切割,形成預定尺寸的面板(panel)。
在進行上述程序時,生產線上的操作員38會穿著防靜電鞋與防靜電工作服,并戴上防靜電手套及接地環(huán)進行作業(yè),以防止靜電累積至數千伏特后,經由玻璃基板周邊裸露的端子導入玻璃基板內,造成位于其中的晶體管損壞,進而對產品產生嚴重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裂片機32與切割機34切割玻璃基板的過程中,玻璃碎屑常會掉落至地面,使站立在線上的操作員38踩在玻璃碎屑上,影響防靜電鞋的導靜電效果。
在光電產業(yè)中,靜電產生的方式主要有摩擦帶電以及剝離帶電兩種。前者諸如生產線上操作員的行走、手指接觸產品、操作機臺以及無塵衣的摩擦等,后者如偏光片的貼附與保護膜的去除等。經由這些方式所產生累積靜電,若無適當的釋放方式,會危害人員安全以及產品的合格率。
有鑒于此,如何去除玻璃基板在切割制程中所產生玻璃碎屑,而不影響防靜電鞋的導靜電效果,已成為光電產業(yè)中不可忽視的課題之一。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收集制程碎屑與釋放靜電的導電地墊,以有效解決現有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本發(fā)明中可收集制程碎屑與釋放靜電的導電地墊包括有框架、第一肋狀柱、第二肋狀柱、接地線與固定扣。其中,框架由四面強化側壁與一底板構成,且至少一面強化側壁具有向框架內部傾斜的上表面,以防止生產線上的操作員因不慎摔跌;第一肋狀柱的兩端與上述強化側壁相連;第二肋狀柱的兩端也連接在強化側壁上,并與第一肋狀柱垂直固定,以增加第一肋狀柱的承載強度;接地線從框架中延伸出來,用于將站立在導電地墊上操作員身上的累積靜電釋放掉。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切割站的結構示意圖,在該圖中示出了機臺與操作人員的配置關系;圖2是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俯視圖,在該圖中示出了地墊各組成元件間的連接關系;圖3是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截面圖,在該圖中示出了側壁與底板可由同一金屬板構成的結構;圖5是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截面圖,在該圖中示出了側壁與底板結合時的結構;圖6是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截面圖,在該圖中示出了側壁、底板與第一肋狀柱間的結構;以及圖7是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截面圖,在該圖中示出了側壁、底板、第一肋狀柱與第二肋狀柱間的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種可使生產線上的操作員站在其上,以防止操作員因踩踏制程碎屑而影響防靜電鞋功能的地墊,特別是一種借助于延伸自地墊的接地線,將制程中產生的累積于操作人員身上的靜電釋放掉的導電地墊。在本發(fā)明中,此導電地墊用于液晶顯示器的制程中,即將導電地墊放置在切割站的高架地板上。
如圖2和圖3所示,本發(fā)明中的導電地墊50包括有框架52、第一肋狀柱54、第二肋狀柱56、接地線58與固定扣76(接地線58與固定扣76在圖3中沒有示出)。如圖所示,框架52由第一強化側壁60、第二強化側壁61、第三強化側壁62、第四強化側壁63與一底板64組成,其中至少一面強化側壁具有向框架52內部傾斜的上表面(在圖3中,第三強化側壁62與第四強化側壁63具有向框架內部傾斜的上表面),以避免生產線上的操作員因不慎而摔倒。在具體的一實施例中,框架52可由同一金屬板構成,即,先對金屬板邊緣進行切割程序,接著將其板壓成圖4中所示的形狀,最后再利用焊接的方式將第一接點66與第二接點68固定在金屬底板64上,形成圖5所示的框架52。其中,金屬板的材料為不銹鋼,厚度為1.0~1.5毫米。
如圖5所示,在該圖中所示的第三強化側壁62具有傾斜的上表面,即第三強化側壁62內部為三角形的密閉空間70,而第一強化側壁60內部具有一四方形密閉空間72,該兩種密閉空間用于增進強化側壁的承載強度。其中,第三強化側壁62具有向框架52內部傾斜30~45度的上表面74。在本發(fā)明中,所使用的框架52的長度約為1150毫米,寬度為530毫米,高度為30毫米,且第三強化側壁62向框架52內部傾斜的角度為45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這些描述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而僅為一實施例。
如圖6所示,第一肋狀柱54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強化側壁60與第三強化側壁62相連。在本發(fā)明的該實施例中,第一肋狀柱54為不銹鋼空心圓棒,直徑為5~10毫米,基本荷重為100~150公斤重/平方厘米,間距為25~30毫米,且利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相對的強化側壁中。同上所述,這些描述僅為一實施例中的部分結構,而并非用以限定發(fā)明。
如圖7所示,第二肋狀柱56的兩端與第二強化側壁61及第四強化側壁63相連,且和第一肋狀柱54垂直固定,進而增加第一肋狀柱54的承載強度,并避免第二肋狀柱56與第一肋狀柱54因碰撞產生噪音。
如圖2所示,接地線58從框架52中延伸出來,用于釋放制程中產生且累積在生產線中操作員身上的靜電,避免其對產品造成損害,進而導致制程合格率的大幅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導電地墊更包含有一裝設在框架52上的固定扣76,當制程需要時,可利用其固定、合并兩個導電地墊50。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可在固定扣76的中央制作一開孔(圖中未示出),使從框架52中延伸出來的接地線58經由此開孔而與接地端(圖中未示出)相連,進而將操作員身上累積的靜電導至接地端并釋放掉。
最后,將導電地墊50放置于靜電桌墊(圖中未示出)上,用于增加摩擦力,并防止導電地墊50在地板上滑動。使用本發(fā)明中導電地墊的方法,具有下列優(yōu)點1.防靜電鞋與制程碎屑的隔絕效果良好,且掉落至導電地墊中的碎屑只要用吸塵器即可直接清潔;2.導電地墊除了可收集制程中所產生的碎屑外,也可借助于接地線的作用,將站立在生產線上的操作員的靜電釋放至接地端,防止累積的靜電對產品造成損壞,進而增加制程中產品的合格率。
另外,上述雖然對本發(fā)明中的較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并不能作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即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設計精神下可以對其作出等效的變化與修飾,因此,凡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設計精神下所作出的等效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收集制程碎屑及釋放靜電的導電地墊,該導電地墊至少包括框架,該框架由四面強化側壁與一底板構成;第一肋狀柱,該第一肋狀柱的兩端與強化側壁相連;以及接地線,該接地線從所述框架延伸出來,用于釋放靜電。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地墊更包含有設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固定合并兩相框架的固定扣。
3.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的中間具有開孔。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至少有一面強化側壁具有向框架內部傾斜30至45度的上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地墊更包含有與所述第一肋狀柱垂直固定的第二肋狀柱,用于增加第一肋狀柱的承載強度,該第二肋狀柱的兩端與所述強化側壁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材料為不銹鋼。
7.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狀柱為空心圓柱,該圓柱的直徑為5~10毫米。
8.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狀柱的材料為不銹鋼。
9.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狀柱間的間距為25~30毫米。
10.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導電地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狀柱的基本荷重為100~150公斤重/平方厘米。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可收集制程碎屑與釋放靜電的導電地墊,該導電地墊包括有框架、第一肋狀柱、第二肋狀往與接地線。其中框架由四面強化側壁與一底板構成,并至少有一強化側壁具有向框架內部傾斜的上表面。第一肋狀柱的兩端與上述強化側壁相連。第二肋狀柱的兩端也連接于強化側壁上,并與第一肋狀柱垂直固定,以增加第一肋狀柱的承載強度。接地線從框架中延伸出來,用于釋放靜電。
文檔編號H05F3/02GK1521844SQ0310198
公開日2004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月30日
發(fā)明者陳慶隆 申請人:統(tǒng)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