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承載機構和采用承載機構輸送載荷的電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承載機構和一種采用所述承載機構輸送至少一個載荷的電梯。
背景技術:
在電梯中用于輸送載荷的承載機構通常具有一個主體,所述主體具有至少一個繩股,所述繩股由多個相互扭絞或編織成的抗拉體構成,承載機構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承載機構通常與載荷連接和其設置應使其可以在其縱向上移動。為了對承載機構的移動進行控制,承載機構通常垂直于其縱向被導向。為此承載機構的主體通常與相應設置的導向面接觸。在電梯中承載機構大多在導向面上被導向,所述導向面設置在輪(例如主動輪)或滾輪(例如換向輪)上。為了實現導向的最佳化可以對相應的承載機構和用于對承載機構導向的導向面,例如就其形狀和相應的制作材料相互協調調整。
例如在EP0672781A1中披露了一種用于輸送至少一個載荷的電梯,所述電梯與一個與載荷連接的在其縱向上可移動的纜索形式的承載機構。所述纜索由塑料纖維繩構成,所述塑料纖維繩被多層扭絞成唯一一個在纜索縱向上延伸的繩股,和一個對繩股進行環(huán)圍的護套。所述纜索在未加載的狀況下具有一個圓形輪廓的截面。在纜索在縱向上移動時,纜索分別垂直于其縱向被導向。為此纜索在主動輪外圓上或滾輪外圓上形成的導向凹槽內被導向。導向凹槽(在截面上)例如具有半圓的形狀。另外考慮到纜索在導向槽內在加載的情況下分別在壓緊力的作用下會發(fā)生變形和其截面由于變形會呈橢圓形狀。因此纜索具有一個截面,所述截面具有寬度A和高度B,所述寬度與高度的比A/B在未加載的情況下等于1,在加載的情況下近似等于1。所以導向凹槽的截面也可以具有橢圓形狀。相應的導向凹槽的截面的形狀與纜索的截面的形狀適配,使纜索既貼靠在導向凹槽的底部,又與導向凹槽的邊緣接觸。當纜索在其縱向上移動時,纜索將在這種導向凹槽內以很大的穩(wěn)定性垂直于其縱向被導向,特別是當纜索分別貼靠在導向凹槽的底部上時,更是如此。當然也存在纜索在導向凹槽內圍繞其縱軸旋轉的可能性,例如在加在纜索上的扭矩的作用下(在纜索環(huán)繞主動輪或環(huán)繞滾輪運行時),或在纜索本身產生的扭矩的作用下(例如當構成繩股的合成纖維繩被相互扭絞而成,從而使繩股在牽引載荷的的作用下出現扭轉)。由于纜索在扭矩的作用下至少在個別的縱向段將出現扭轉和在過度扭轉時纜索將受到損傷,所以此點是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在WO99/43589中披露了一種電梯,其中采用一種扁平皮帶作為承載機構輸送載荷。所述皮帶包括多根由相互扭絞的抗拉體構成的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的相互平行設置的繩股和一個環(huán)圍繩股的護套。所述皮帶具有矩形的截面,其外輪廓具有一個寬度A和一個高度B,所述寬度與高度的比A/B大于1。所述皮帶垂直于其縱向分別在導向凹槽內被導向,所述導向凹槽在主動輪或滾輪的外圓上形成和具有一個矩形的截面。其中皮帶的設置應使其的寬度側分別貼靠在相應的導向槽的底部。這種皮帶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具有一個截面,所述截面的比例A/B大大大于1,例如A/B>4。在此情況下皮帶大大寬于其高度。其寬度大大大于高度的皮帶在以其寬度側貼靠在導向面和處在牽引應力的作用下時,通常垂直于其縱向被導向,使其不致圍繞縱軸旋轉。當然由于在皮帶環(huán)繞主動輪或滾輪運行時將會出現較大的干擾力,所述干擾力將波動地出現和垂直于皮帶的縱向對皮帶和平行于皮帶的寬側施加作用,因而將造成對這種皮帶導向的困難。這種干擾力就皮帶的導向將產生不穩(wěn)定的作用和造成在導向槽內的皮帶向導向槽的邊緣波動的側移。因此皮帶在導向槽內將反復地頂壓在導向凹槽的邊緣和出現變形。因而將嚴重地增大皮帶的磨損。在干擾力的作用下皮帶有時會越過導向凹槽的邊緣和偏離導向凹槽。所以有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皮帶可靠地保持在相應的導向凹槽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和提出一種承載機構和一種采用所述的承載機構輸送至少一個載荷的電梯,所述承載機構垂直于縱向被可靠地導向和避免承載機構出現圍繞其縱向過度的扭轉。
根據本發(fā)明實現所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承載機構具有主體,所述主體包括至少一個由多個相互扭絞或編織而成的抗拉體構成的繩股,所述主體在承載體的縱向上延伸和具有帶有一寬度和高度的橫截面,所述寬度和高度比優(yōu)選為0.5至2,其中導向體被固定在主體上,所述導向體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和從主體的側面凸伸出。
一種電梯,用于輸送至少一個載荷,與至少一個與載荷連接的在其縱向上可移動的所述的承載機構連接,其中承載機構的主體與對主體的至少一個導向面接觸,以便對承載機構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和設置有至少一個對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用于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的旋轉。
相應的導向體的尺寸設計應使在主體的表面上除了導向體外還有一個在主體的縱向上延伸的范圍供使用,所述范圍與相應的導向機構接觸,以便在承載機構在縱向上移動時對其垂直于縱向的導向。由于導向體固定在主體上,在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旋轉時導向體同樣圍繞承載機構的縱向進行轉動。由于導向體從側面突出于主體和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相應設置的導向裝置將導向體的轉動保持或限制在預定限制范圍內。導向體固定在承載機構的主體上,采用此方式可以將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的旋轉保持在預定的極限范圍內或防止所述的旋轉。
因此承載機構例如在一部輸送載荷的電梯上的應用如下。承載機構可以與相應的載荷連接和其設置應使承載機構在其縱向上移動和承載機構的主體與至少一個對主體的導向面接觸,以便對承載機構進行垂直于其縱向的導向。電梯另外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對相應的導向體進行導向的導向裝置,所述導向體用于限制或避免對承載機構圍繞其縱軸的扭轉。
在這樣的一部電梯中有時作用于承載機構的扭矩會使承載機構僅在極限范圍內出現旋轉或扭轉,所述極限范圍是由導向裝置相對于相應的導向機構的設置決定的。作用于承載機構的扭矩有時會通過導向體導入導向裝置內和通過在導向體和導向裝置之間的交替作用對扭矩進行補償,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的旋轉或扭轉被保持在預定的極限范圍內。
特別是就本發(fā)明的承載機構在電梯上的應用,其不同的優(yōu)點在于本發(fā)明可以分別相互獨立地實現一方面承載機構的主體或對主體的導向面和導向體或對導向體的導向裝置的最佳化。導向面適用于對主體的導向,當扭矩作用于主體上時,所述導向面基于其結構并不能避免主體圍繞其縱向的旋轉。主體和對主體的導向面例如可以有針對性地相互協調,從而例如考慮到導向穩(wěn)定或特定的磨損現象實現主體垂直于其縱向導向的最佳化。就該最佳化而言,對主體的導向面是否允許主體圍繞其縱向的扭轉是處于次要地位的。根據本發(fā)明利用導向體和對導向體的導向裝置可以限制或防止主體圍繞其縱向的旋轉或扭轉。
采用在制造通常的承載機構經過驗證的技術實現承載機構的導向體。另外根據本發(fā)明的承載機構與在通常的電梯設備中采用的用于對通常的承載機構進行導向或驅動的部件兼容。例如可以利用主動輪和/或滾輪對承載機構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在主動輪和/或滾輪的外圓上可以分別形成對承載機構的主體的導向面,例如形成導向溝槽。因而已有的電梯設備也可以配備本發(fā)明的承載機構。因此付出很小的代價即可以實現補充安裝。
在對承載機構的主體進行設計時,最好利用例如在纜索中已經經過驗證的方案。主體可以具有通常的纜索那樣的結構和例如具有圓形輪廓的截面(即寬A與高B的比例為1)。主體另外具有一個唯一的包括多個相互扭絞的抗拉體的繩股,所述繩股具有一個同樣圓形的外形。這樣形狀的一種主體例如在縱向上移動時在具有半圓形狀的導向溝槽內垂直于主體的縱向進行非常穩(wěn)定、磨損低和噪聲小的導向。與這種主體由于其形狀在半圓形的導向溝槽內進行導向的優(yōu)點相反,如果不采取附加的措施,將會出現圍繞其縱向的旋轉。根據本發(fā)明,主體具有一個導向體和導向裝置與導向體配合,因而可以將主體的旋轉保持在預定的極限范圍內。
本發(fā)明并不限定在具有圓形截面的承載機構。根據本發(fā)明優(yōu)選有效地避免承載機構的扭轉,所述承載機構的主體具有一個其寬度A和高度B的比例A/B,該比例為0.5至2。就“寬度A”和“高度B”在此系指分別在兩個預定的正交方向上主體的截面的最大延伸。當然具有一個主體的承載機構配備有一個根據本發(fā)明的導向體,該主體的尺寸A或B中的一個尺寸大于另一個尺寸兩倍多(A/B<0.5或A/B>2)。在上述的情況下主體在一個與主體的截面吻合的導向溝槽大多以如下方式(型面配合地)被導向,主體在導向溝槽內圍繞其縱向的旋轉由于主體的形狀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會損傷承載機構)。在這種情況時具有根據本發(fā)明的導向體主體并不會帶來優(yōu)點。
根據承載機構的一種實施方式,承載機構的主體也可以具有一個以上的繩股,每根繩股具有多根相互扭絞或交織的抗拉體。導向體直接固定在一根繩股或有時固定在多根繩股上。
另外由護套形成相應的主體的表面,所述護套對相應的繩股環(huán)圍。在此情況下相應的導向體固定在護套上。根據該方案的變型,護套和導向體一體構成。該變型對制造是非常有利的。護套和相應的導向體例如采用相同的材料和特別是共同在唯一一個生產工步中制造。例如在制作通常的纜索的護套經過驗證的材料和方法適用于為制作護套和相應的導向體。作為制作相應的導向體或護套的材料例如塑料、聚合物、彈性體或熱塑塑料。導向體和/或護套也可以分別具有至少一個用于對導向體機械增強的增強件。采用上述措施可以改善相應的導向體或相應的護套的機械穩(wěn)定性和/或改善導向體和/或護套的耐磨強度。
承載機構的另一實施方式具有兩個導向體,所述導向體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從側面突出于主體,和其設置應使其在主體的表面上被一中間空間分隔開和/或設置在承載機構的相對的兩側。其中在兩個導向體之間的主體的表面上構成一個帶狀的范圍,所述范圍在導向體的縱向上延伸。主體的該范圍與對主體的導向面接觸,以便對承載機構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根據本發(fā)明對兩個導向體分別設置有一個用于防止或限制承載機構圍繞其縱軸旋轉的導向裝置。該配置的優(yōu)點是采用簡單的手段即可以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在一個方向以及在相反的方向上的旋轉。
根據本發(fā)明可以采用多種變型實現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
根據一種變型,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具有一個機械止擋件。所述機械止擋件設置在承載機構,通過止擋件和導向體之間的機械止擋可以至少在承載機構的縱向段的范圍內承載機構在預定的旋轉方向上的旋轉。
根據另一變型,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包括兩個機械止擋件。兩個機械止擋件對應于導向體的設置應使導向體在兩個機械止擋件之間被導向和通過導向體與其中的一個止擋件的機械接觸至少在承載機構的縱向段的范圍內限制和防止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在第一方向上的扭轉和通過導向體與另一個止擋件的機械接觸至少在承載機構的縱向段的范圍內限制和防止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扭轉。
根據另一變型,承載機構的主體的導向面以及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設置在滾輪的外圓上。所述的概念“滾輪”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也涵蓋概念“主動輪”或“輪”。
例如在滾輪的外圓上的溝槽內形成對主體的導向面。相應的導向體設置在承載機構的主體上,從而使導向體從外面是可以接觸到的,特別是當承載機構在縱向上移動時。采用此方式用簡單的手段即可以實現對導向體的導向。例如在在滾輪的外圓上對主體的導向面附近還設置有導向體的導向裝置。
導向溝槽的形狀應使主體的一部分從導向溝槽內突伸出。其中特別是從滾輪的外圓上可以接觸到相應的導向體。相應的導向體例如設置在承載機構的主體上,使其同樣從導向溝槽內突伸出。導向體例如設置在承載機構的主體上,使其從側面突伸出導向溝槽的其中的一個邊緣。其中滾輪的結構應使除了導向溝槽外滾輪表面的范圍還作為導向體導向裝置該范圍構成導向體的機械止擋件和通過與導向體的機械接觸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的扭轉。該變型具有不同的優(yōu)點。一方面根據本發(fā)明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實現導向裝置。所述導向裝置例如可以采用通常的滾輪加以實現,其前提是,除了承載機構的主體的導向面(導向溝槽)外在表面上還設置有一個面,導向體與所述面接觸或者在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旋轉時導向體開始與所述面接觸。承載機構的截面的形狀必須相應地與導向面(導向溝槽)的的形狀吻合。另外,根據主體在滾輪上面的導向方式,主體在導向面上被導向,當承載機構在縱向上被移動時,在導向面上一個扭矩加在主體上。例如當承載機構的一個在導向面上分段在一個不是平行,而是傾斜作用于該分段的牽引力的方向上移動時(當例如作用于該分段的牽引力不垂直于滾輪的旋轉軸),就是此情況。其中直接在滾輪上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作用于承載機構上。因此有時在滾輪上(通過主體)直接導入承載機構的扭矩直接在滾輪上被自動補償。采用此方式可以特別有效地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的旋轉,特別是對那些承載機構不被導向的分段(例如在兩個滾輪之間的分段或在一個滾輪與承載機構的其中的一端的端固定之間的分段)。
根據另一變型,承載機構的主體的導向面和導向體的導向裝置的結構應使主體和導向體被型面配合地分別在兩個相對側導向。采用此方式可以限制或防止主體垂直于其縱向在任意方向上的移動和主體在任意旋轉方向上的轉動。為此承載機構的主體和導向體例如型面配合地在兩個滾輪之間被導向。另外導向槽對承載機構的主體和導向體型面配合地(有時略具有間隙)進行導向。
下面將對照示意圖對本發(fā)明的細節(jié)和特別有益的實施例加以說明。圖中示出圖1示出利用可移動的承載機構輸送電梯轎廂和對重的的電梯;圖2為本發(fā)明的圖1所示的具有導向體的承載機構的視角為不同方向的剖視圖;圖3為視角為不同方向的具有用于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的圖2的承載機構;圖4為視角為不同方向的具有用于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變型的圖3的承載機構;圖5為視角為不同方向的具有用于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另一變型的圖3的承載機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本發(fā)明的一種用至少一個可移動的與載荷連接的承載機構7對至少一個載荷進行輸送的電梯1。圖2和3對電梯1的細節(jié)做了進一步說明。
電梯1包括兩個用承載機構7輸送的載荷電梯轎廂3和對重5。每個承載機構7具有兩端,所述端利用端固定件7’或7”固定在支撐結構2上。
承載機構7通過一可旋轉設置的主動輪10被導向,所述主動輪10與一(圖中未示出的)主動輪10的驅動裝置一起設置在支撐結構2上。承載機構7在縱向段范圍內附加環(huán)繞兩個固定在轎廂3上的換向輪9被導向,所述縱向段范圍在主動輪10與端固定件7’之間延伸。以此實現轎廂3的2∶1懸掛。承載機構7在縱向段的范圍內附加環(huán)繞固定在對重5上的換向輪9被導向,所述縱向段的范圍在主動輪20與端固定件7”之間延伸。以此實現對重5的2∶1懸掛。當主動輪10圍繞其旋轉軸旋轉時,曳引力被傳遞給承載機構7和承載機構7在其縱向上移動。此點促使承載機構7環(huán)繞換向輪9運行和同時電梯轎廂3和對重7分別反向根據主動輪10的旋轉方向如圖1中在轎廂3和對重5上的雙箭頭所示上行或下行移動。
在轎廂3運行時,主動輪10和換向輪9將對承載機構7在其縱向上移動時的軌跡施加影響。其中在轎廂3運行時與相應的承載機構7接觸的在滾輪9和10的外圓上的范圍形成對承載機構7的導向。
圖2示出在兩個不同的視圖中的承載機構的縱向段在圖2中的右面的部分示出承載機構7的截面,在左面的部分示出視角為上斜方的縱向段的立體圖。
承載機構7包括(i)主體,所述主體由一個由多根抗拉體構成的繩股20和一個環(huán)圍繩股20的護套30構成,和(ii)兩個導向體35和36,所述導向體分別與護套30固定連接,在承載機構7的縱向上延伸和從側面突出于主體。
繩股20包括一根中央抗拉體25;多根抗拉體26,所述抗拉體26在第一層20.1上裹在抗拉體25上;多根抗拉體27,所述抗拉體27在第二層20.2上裹在層20.1上;和多根抗拉體28,所述抗拉體28在第三層20.3裹在層20.2上。在本例中層20.1、20.2和20.3分別圍繞抗拉體25同心設置。
抗拉體25、26、27和28可以分別是鋼絲或由鋼絲、天然纖維和/或合成材料,例如聚酰胺纖維構成的繩。因此繩股20的結構與通常的纜索相同??估w25、26、27和28相互扭絞在一起,使繩股20在拉應力的作用下并不能避免旋轉。
護套30為軟管結構和其內側與層20.3的抗拉體接觸。護套30的壁厚沿繩股的外輪廓保持不變(在通常的制造公差的范圍內)。因此承載機構7的主體的截面具有一個基本圓形的輪廓和一個寬度A和一個高度B,兩者的比A/B=1(見圖2)。當承載機構未被加載時,即構成上述情況。在作用在承載機構的拉力的作用下承載機構7被壓緊在滾輪9或主動輪10上,至少在承載機構7的個別的縱向段內的主體的截面被變形和呈不同于圓形的形狀。
兩個導向體35和36分別具有矩形形狀和平行于抗拉體25和在承載機構7相對的兩側成鏡像對稱結構。另外導向體35和36在一共同的主軸37上(圖2和3),其中護套30和導向體37的截面以主軸37為基準對稱。后者的優(yōu)點是,承載機構7在主軸37的兩側結構相同。
導向體35和36和護套30例如由塑料,由聚合物、彈性體或熱塑材料,例如聚酰胺或天然或合成橡膠或硅橡膠制成??梢圆捎孟嗤牟牧蠈蝮w35和36和護套30一體成型。護套30和導向體35和36例如利用對一相應材料(例如聚酰胺)的擠壓或在采用相應的可以實現護套30和導向體35和36的相應的預定形狀的成型機構(例如模具)的情況下對相應的材料(例如橡膠)的硫化共同附著在繩股20上。另外可以分別實現護套30和導向體35和36和接著在圖2中用虛線示出的接口上相互連接在一起(例如可以分別根據材料通過粘接、熔融等實現)。
圖3詳細地示出承載機構7在主動輪10如何被導向。其中采用兩幅不同的視圖示出主動輪10和承載機構7,以便說明其空間關系。在圖3中的點劃線分別標示出主動輪10的旋轉軸10’。圖3右邊的部分示出主動輪10在圖1III-III向的剖視圖,其中旋轉軸10’在圖面上。與此相反在圖3的左側部分示出主動輪的立體圖,其中旋轉軸10’傾斜于圖面。就承載機構7分別僅示出其縱剖面,承載機構的一端與主動輪10的外圓接觸和其另一段設置在主動輪10與設置在對重5上的換向輪9之間的中間空間內。為了可以詳細地看到主動輪10的外圓,圖中未示出承載機構7的其余部分。
在圖3中示出主動輪10處于圍繞旋轉軸10’旋轉的狀況。在圖3中的左側部分中用箭頭示出旋轉方向,所述箭頭以弧形的形式對旋轉軸10’進行環(huán)圍。承載機構7在此情況下根據主動輪10的旋轉方向在其縱向上移動(在圖3的左側的部分中承載機構7的護套30上備有箭頭,所述箭頭示出相應的承載機構的移動方向)。圖3因此分別示出在卷繞在主動輪10上時的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縱向段。
主動輪10的表面(在主動輪10的外圓上)被分成五個不同的在旋轉軸10’方向上順序設置的范圍段11、13和15,所述段具有其直徑相同的圓柱體的殼面形狀和以旋轉軸10’為基準旋轉對稱設置;導向溝槽12,所述導線溝槽設置在段11和13之間和在其邊緣無梯階地對段11或13鄰接,和導向溝槽14,所述導向溝槽設置在段13和15之間和在其邊緣無梯階地對段13或15鄰接。
導向溝槽12和14對應于旋轉軸10’相互平行旋轉對稱地設置。導向溝槽12和14的形狀相同和特別是具有相同的寬度D。
如圖3所示,每個承載機構的設置應使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主體進入到一個導向溝槽12或14內,分別與相應的溝槽12或14的底部正切和基本垂直于旋轉軸10。
導向溝槽12和14分別構成承載機構7的主體的導向面和其設計應使相應的承載機構7垂直于其縱向被導向。為此導向溝槽12或14的截面的形狀如下所述與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截面形狀吻合承載機構7的導向體35和36的尺寸設計應使其在承載機構7的主體的外表面上被中間空間分隔,和在這樣的一個中間空間內對一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的帶狀的主體表面的范圍31進行限定。所述范圍31在截面上凸起彎曲和具有大于或等于導向溝槽11的寬度D。另外導向溝槽12或14的截面形狀應使相應的范圍31的截面輪廓與導向溝槽12或14接觸。由于電梯轎廂3和對重5在承載機構7上產生的拉力,承載機構7被牽引入導向溝槽內12或14內和抵壓在導向溝槽12或14的底部和溝槽邊緣上。因此所述范圍31可以在導向溝槽12或14的邊緣之間被導向。采用此方式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主體在圍繞主動輪10運行時和因此在其縱向運行時被分別垂直于其縱向被導向。
如圖3所示,對承載機構7主體的寬度A和高度B進行選擇,使承載機構7在導向溝槽12或14內被導向的縱向段以旋轉軸10’為基準在徑向上凸出于導向溝槽12或14。特別是導向體35和36在這樣的一個縱向段的范圍內在旋轉軸10’的方向上凸出于導向溝槽12或14的相應的邊緣,從而在導向體35或36在圍繞主動輪10的相應的承載機構7運行時在主動輪10外圓的段11、13、15的范圍內被導向。如圖3所示,導向體35或36以段11、13或15為基準優(yōu)選具有一間隙(>0mm,優(yōu)選>0.1mm或更大)。因此不必使用導向體35和36對承載機構7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
其中每個導向溝槽12或14(與在范圍31內的承載機構7的主體相同)具有一個扇形截面。在承載機構7不具有導向體35和36的情況下當一個扭矩作用在承載機構7上,由于導向機構7的主體的圓形的形狀將會在導向槽12或14內出現旋轉。
在圖3中分別示出承載機構7的位置,其中承載機構的主軸37平行于主動輪的旋轉軸10’。在該位置導向體35和36對應于主動輪10的表面具有一個預定的間隔d。間隔d的大小決定承載結構7可以以多大的程度圍繞其縱向旋轉。在承載機構7的主體在導向槽2內被導向的情況下,段11構成導向體36的機械止擋件和段13構成導向體36的機械止擋件在承載機構7在導向槽12內圍繞縱向旋轉(例如在扭矩的作用下)時,根據旋轉方向導向體35抵壓在段11上和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的旋轉(第一旋轉方向)或導向體36抵壓在段13上和因此限制和防止承載機構7的旋轉(與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旋轉方向)。通過導向體35的段11的交替作用(在第一旋轉方向旋轉時)或通過導向體36的段13的交替作用(在與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轉時)可以實現對作用在承載機構7上的扭矩的補償。因此所述段11是導向體35的導向裝置和起著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在導向槽12在第一旋轉方向上旋轉的作用。同樣段13是導向體36的的導向裝置和起著起著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在導向槽12在與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轉的作用。
上述的說明同樣也適用于在導向溝槽14內被導向的承載機構。在承載機構7的情況下段13構成導向體35的機械止擋件和導向裝置起著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在導向槽14內在第一旋轉方向上選的作用。另外段15構成導向體36的機械止擋件和導向裝置起著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在導向槽14內在與第一扭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轉的作用。
換向輪9在其外圓上具有結構,所述結構與導向溝槽12和14和段13和15的結構和功能相符,從而對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主體和導向體35在圍繞換向輪9運行時,采用與在主動輪10外圓上的相同的方式進行導向。因此在換向輪9上對承載機構7進行導向,使承載機構7在換向輪9上的旋轉與在主動輪10上相同同樣受到限制和防止。采用此方式可以避免承載機構7在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整個長度上的扭轉或將在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整個長度上出現的扭轉程度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內。
在圖1-3中示出對每個承載機構7或承載機構7的主體和導向體單側導向的實施例。在圖4和5中示出可以實現雙側導向的進一步設計。
圖4的進一步設計是建立在圖3所示的設置的變型的基礎之上的。兩個并列設置的和在其縱向上移動的承載機構7在縱向上移動時在兩個輪之間被導向承載機構7的一側(如圖3的設置所示)分別在主動輪10的外圓上和其另一側在滾輪40的外圓上被導向。其中滾輪40的設置應使其旋轉軸40’平行于主動輪10的旋轉軸10’和在主動輪10和滾輪40之間具有一個中間空間46,所述中間空間的最窄點具有一個(最小)寬度W(>0)。
圖4從兩個不同的視角示出主動輪10、滾輪40和承載機構7的設置在圖4的右半部分示出的裝置,其中旋轉軸10’和40’平行于圖平面,和在圖4左半部分示出的裝置,其中旋轉軸10’和40’傾斜于圖面。
主動輪10和滾輪40分別處于旋轉狀態(tài)下,其中在圖左半部分中相應的旋轉的旋轉方向用環(huán)繞旋轉軸10’或旋轉軸40’的弧形箭頭示出。因此也示出了處于與主動輪10的旋轉和滾輪40的旋轉同步的在縱向上移動狀態(tài)的承載機構7。圖中分別示出每個承載機構7的(直線延伸的)縱向段,所述縱向段與主動輪10的外圓和與滾輪40的外圓正切和垂直于旋轉軸10’和40’,其中在圖的左半部分中用一平行于承載機構7縱向的箭頭標示出相應的縱向段的移動。
如圖4所示,滾輪40在外圓的一徑向剖面內具有一個與主動輪10的相應的形狀相同的形狀。因此滾輪的外圓表面被分成五個不同的在旋轉軸40’方向上前后設置的范圍段41、43和45,所述段具有圓柱形的分別具有相同的直徑的和以旋轉軸40’為基準旋轉對稱的殼體形狀;導向溝槽41、43和45,所述導向溝槽設置在段41和43之間和在其邊緣無梯階地對段41或43鄰接。
導向溝槽44,所述導向溝槽設置在段43和45之間和在其邊緣無梯階地對段43或45鄰接。
另外(分別在旋轉軸40’的方向上)段41具有與段11相同的寬度,段43具有與段13的相同的寬度和段45具有與段15的相同的寬度。另外導溝槽12、14、42和44分別在截面上具有與承載機構7的主體的的截面形狀相符的形狀。
根據圖4承載機構7的設置和其寬度的選擇應使承載機構7的主體的一側與其縱向垂直型面配合地(必要時無間隙地)在導向溝槽12內被導向,同時主體的另一側垂直于承載機構7的縱向型面配合地(必要時無間隙地)在導向溝槽42內被導向;該承載機構7的導向段35在與主動輪10相向的一側(略具有間隙地)對應于段11型面配合地被導向,和該承載機構7的導向段36在與主動輪10相向的一側(略具有間隙地)對應于段13型面配合地被導向。
因此導向溝槽12和42構成承載機構7的主體的導向面,以便對承載機構7垂直于縱向進行導向。導向溝槽12和42對主體型面配合地在相對的兩側和幾乎沿其整個圓周(忽略具有在導向件35和36附近的相應寬度大約為W的帶狀范圍)。該承載體7的主體因此不能直接地(即沒有損傷地)離開導向溝槽。采用此方式實現了主體垂直于其縱向的特別可靠的導向。
考慮到承載機構7圍繞縱軸的旋轉,段11和41分別構成導向體35的機械止擋件和段13和43構成導向體36的機械止擋件。
以如下方式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的扭轉在出現第一旋轉方向的旋轉時,導向體35抵壓在段11上和導向體36抵壓在段43上,從而實現對旋轉的限制和在出現與第一旋轉方向反向的方向上的旋轉時導向體35抵壓在段11上和導向體36抵壓在段13上,從而實現對旋轉的限制。
在該承載機構7的情況下,因此段11和41構成用于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的任意方向的旋轉和同樣段13和43構成用于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的任意方向的旋轉。
因此根據圖4的設置的主要的優(yōu)點在于,一個導向體35或36足以將任意旋轉方向的旋轉限定預定的角范圍內。通過對寬度W的相應的預定可以減少角范圍。在本例中另外最好導向體35和36在相對的兩側鏡像對稱或對應于主軸37對稱(圖2和3)。在承載機構7圍繞其縱向在任意方向上出現旋轉時導向體35以及導向體36被抵壓在機械止擋件上。有時通過導向體35和36被導入段11和43或13和41內的扭矩通常對應于主體的中心對稱起作用。因此有時兩個導向體35和36被均勻加載。此點將有助于提高承載機構7的耐磨強度。
上述的考慮同樣也適用于根據圖4的另一個承載機構7,所述承載機構的主體的一側在主動輪10的導向溝槽14內被型面配合導向和其另一側在滾輪40的導向溝槽44內被型面配合導向。在這種承載機構7的情況下所述段13和43用于對圍繞縱向在任意旋轉方向上的旋轉進行限制和防止,導向體35的導向裝置和同樣段5和45構成用于對圍繞縱向在任意扭轉方向上的旋轉進行限制和防止的導向體36的導向裝置。
圖5所示的進一步設計是建立在圖3所示的設置的變型的基礎上。兩個平行的和在其縱向上移動的承載機構7-如在圖3中的設置所示-在縱向上進行移動時分別在主動輪10的一個導向溝槽12和14內被導向。在圖5中從兩個不同的視角示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設計在圖5的右半部分示出主動輪10的旋轉軸10’平行于圖面,和在圖5的左半部分示出旋轉軸10’傾斜于圖面。
圖3示出主動輪10處于圍繞旋轉軸10’旋轉的狀態(tài)。在圖5中的左半部分用箭頭對旋轉方向進行了標示,所述箭頭以弧形對旋轉軸10’進行環(huán)繞。承載機構7與主動輪10的旋轉同步在縱向上移動(在圖5的左半部分中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主體上具有一個箭頭,所述箭頭標示出移動方向)。因此圖5分別示出進入相應的導向溝槽12或14時的縱向段。在圖中未示出承載機構7的其余部分。
在主動輪10上對承載機構7的主體僅在一側進行垂直于其縱向的導向。同樣僅在一側對承載機構7的導向體35和36在主動輪的段1、13和15上進行導向。為改善導向的穩(wěn)定程度,根據圖5在主動輪附近設置有承載機構7的導向裝置50。所述導向裝置50由一個塊件構成,在每個塊件上為每個承載機構7形成導向槽51、52和53。所述導向槽51、52、53具有下述特性所述導向槽51、52和53并列設置和在其一側相互連接。
導向槽51、52和53的內側平行于相應的承載機構7的縱向和構成主體和承載機構7的導向體35和36的導向面。
承載機構7的主體被導槽51導向,導向體35被導槽52導向和導向體36被導槽53導向。
導槽51的形狀應使承載機構7的主體垂直于其縱向在其相對的兩側型面配合地被導向。
導槽52的形狀應使導向體35在兩個相對的兩側被型面配合地導向。
導槽53的形狀應使導向體36在兩個相對的兩側被型面配合地導向。
承載機構7的主體并不能垂直于主體的縱向直接離開導槽(即不受損傷地)。由于導向裝置50直接設置在主動輪10的旁邊,采用此方式可以實現對承載機構7在主動輪11非常穩(wěn)定的導向。
考慮到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的扭轉,導槽52的內側分別構成導向體35的機械止擋件和導槽53的內側分別構成導向體36的機械止擋件。
采用如下方式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的旋轉在出現第一旋轉方向旋轉時導向體35抵壓在導槽52的其中的一個內側上和導向體36抵壓在導槽53的其中一個內側上和從而實現對旋轉的限制和在出現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旋轉時導向體35抵壓在導槽52的另一側上和導向體36抵壓在導槽53的另一個內側上和從而實現對旋轉的限制。
因此導槽52構成用于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在任意的扭轉方向扭轉的導向裝置和同樣導槽53構成用于限制或避免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在任意的扭轉方向旋轉的導向裝置。
圖5所示的設置的優(yōu)點在于,唯一一個導向體35或36足以將在任意方向的旋轉限定在預定的角范圍內。通過對導槽52或53的尺寸設計實現對角范圍的確定。其中另外最好導向體35和36在承載機構7的相對的兩側鏡像對稱(圖2和3)。在出現承載機構7圍繞縱向在一任意的旋轉方向的扭轉時,導向體35和導向體36被分別抵壓在機械止擋件上。從而必要時實現兩個導向體35和36的均勻的加載。此點將改善承載機構7的耐磨強度。
為進一步改善承載機構7的耐磨強度,導向體35和36和/或護套30還可以附加具有用于機械增強的增強件。增強件例如由適用于對結構增強的纖維構成(例如聚酰胺纖維、聚酯纖維、玻璃纖維或碳纖維),或由所述纖維的編織或針織結構構成。增強件例如可以嵌在導向體35或36內和/或護套內或設置在導向體35和36的表面上和/或設置在護套30的表面上。
權利要求
1.承載機構(7),具有主體,所述主體包括至少一個由多個相互扭絞或編織而成的抗拉體(25、26、27、28)構成的繩股(20),所述主體在承載體(7)的縱向上延伸和具有帶有一寬度(A)和高度(B)的橫截面,所述寬度(A)和高度(B)比(A/B)優(yōu)選為0.5至2,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導向體(35、36)被固定在主體上,所述導向體(35,36)在承載機構(7)的縱向上延伸和從主體的側面凸伸出。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兩個導向體(35、36),其設置應使其在主體表面上相互分隔一個中間空間(31)和/或設置在承載機構(7)的兩相對側上。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具有一個護套(30),所述護套對相應的繩股(20)進行環(huán)圍。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相應的導向體(35、36)固定在護套(30)上和/或導向體(35、36)和護套(30)一體成型。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導向體(35、36)和/或護套(30)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對導向體(35,36)和/或護套(30)進行機械增強的增強件。
6.按照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主體的表面在導向體(35,36)旁邊具有一個帶狀的范圍(31),所述帶狀的范圍(31)在承載機構(7)的縱向上延伸,和與對主體的導向面(12、14、42、44、51)接觸,以便對承載機構(7)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在主體表面在帶狀范圍(31)的截面內為凸弧形。
8.按照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承載機構,其特征在于,相應的抗拉體(25,26,27,28)是繩股或鋼絲。
9.一種電梯(1),用于輸送至少一個載荷(3、5),與至少一個與載荷連接的在其縱向上可移動的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承載機構(7)連接,其中承載機構(7)的主體與對主體的至少一個導向面(12、14、42、44、51)接觸,以便對承載機構(7)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和設置有至少一個對相應的導向體(35、36)的導向裝置(11、13、15、41、43、45、52、53),用于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圍繞其縱向的旋轉。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梯,其中導向裝置包括機械止擋件(11、13、41、43、45、52、53)和通過止擋件(11、13、15、41、43、45、52、53)與導向體(35、36)之間的機械接觸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7)的旋轉。
11.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梯,其中導向裝置具有兩個機械止擋件(11、41;13、43)和導向體(35)在兩個機械止擋件之間被導向和通過在導向體(35)與止擋件(11、13)中的一個止擋件之間的機械接觸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在第一旋轉方向上的旋轉和導向體(35)與另一止擋件(41、43)之間的機械接觸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在與第一旋轉方向相反的旋轉方向上的旋轉。
12.按照權利要求9-10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梯,其中承載機構圍繞一個滾輪(10、40)被導向和在滾輪(10、40)的表面和/或在滾輪的表面的溝槽(12、14、42、44)內形成導向面(12、14、42、44)。
1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電梯,其中導向裝置(11、13、15、41、43、45)設置在滾輪(10、40)的導向面(12、14、42、44)旁邊。
14.按照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梯,其中滾輪表面的導向面(12、14、42、44)旁邊的范圍構成機械止擋件(11、13、15、41、43、45)。
1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其中承載機構(7)的主體在兩個滾輪(10、40)之間被導向和在相應的滾輪(10、40)上形成相應的止擋件(11、13、15、41、43、45)。
16.按照權利要求9-15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梯,其中承載機構(7)的主體和導向體(35、36)在兩個滾輪(10、40)之間型面配合地被導向或承載機構(7)的主體和導向體(35、36)型面配合地被導槽(51、52、53)導向。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承載機構(7)和具有所述承載機構的電梯,其中承載機構具有主體,主體包括至少一個由多個相互扭絞或編織成的抗拉體(25,26,27,28)構成的繩股(20),主體在承載體的縱向上延伸和具有帶有一寬度(A)和高度(B)的橫截面,所述寬度和高度的比(A/B)優(yōu)選為0.5至2。至少一導向體(35,36)被固定在主體上,導向體在承載機構的縱向上延伸和從主體上向側面凸伸出。在用于輸送至少一個載荷(3,5)的電梯中承載機構與至少一個載荷連接,和在其縱向上可移動的設置,承載機構的主體與主體的至少一個導向面(12,14)接觸,以便對承載機構垂直于其縱向進行導向。電梯包括至少一個相應的導向體的導向裝置(11,13,15),用于限制或防止承載機構圍繞其縱向的旋轉。
文檔編號B66B11/00GK1766226SQ20051011805
公開日2006年5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26日
發(fā)明者羅蘭德·埃?;舳?申請人:因溫特奧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