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鰭片及鰭片組件的制作方法
散熱鰭片及鰭片組件
技朮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散熱鰭片及鰭片組件,特別是一種吸熱效率高的散熱鰭片及 鰭片組件。背景技朮
散熱鰭片及鰭片組件在散熱器領域有著廣泛的運用,請參閱圖l所示,現(xiàn)有
散熱鰭片包括相對且間隔而設的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T ,且于該第一基 板10,與該第二基板20'之間設有一散熱鰭片30 '。將若干個散熱鰭片組合 后形成一鰭片組件,鰭片組件的熱散熱原理為由第一基板10'與第二基板20' 和熱源接觸,以吸收熱源產生的熱量,再將所吸收的熱量傳遞給散熱鰭片30 ', 以通過這些散熱鰭片30 '將吸收的熱量傳導到空氣等流體中,從而達到散熱的 目的。
然而目前散熱鰭片組件為單層基板結構,吸熱效率低。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吸熱效率高的散熱鰭片及鰭片組件。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散熱鰭片,其包括一本體;本體的一側設 有一扣持部,且該扣持部包括一第一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本體的一側,且 其上設有至少一定位孔 ,而第一彎折部的另一側垂直設置一第二彎折部的一側 ;而第二彎折部的另一側垂直設有一第三彎折部,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向里凸出 的卡鉤。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鰭片組件,其包括若千個散熱鰭片,且這些散熱鰭片堆 迭組合而成,其中,后一個散熱鰭片的第一彎折部插設于前一個散熱鰭片的第, 三彎折部內,且后一個散熱鰭片的定位孔分別收容前一個散熱鰭片的卡鉤。
相較于現(xiàn)有技朮,將本發(fā)明的散熱鰭片安裝組合后的鰭片組件具有雙層板 結構(包括后一散熱鰭片的第一彎折部與前一散熱鰭片的第三彎折部),散熱鰭 片的吸熱效率高。另,本發(fā)明的散熱鰭片結構簡單,便于將這些散熱鰭片安裝 組合成一鰭片組件,且可以不需要任何機械設備。
圖l為現(xiàn)有散熱鰭片組件的立體組裝圖。
圖2為本發(fā)明散熱鰭片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由若干個圖2所示的散熱鰭片組合而成的鰭片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散熱鰭片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由若干個圖4所示的散熱鰭片組合而成的鰭片組件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對稱結構的散熱鰭片100(也可將 該散熱鰭片100設置成不對稱的結構),該散熱鰭片100包括一本體10 ;本體 10的二側對稱設有一扣持部20,且該扣持部20包括一第一彎折部21,第一彎 折部21的一側垂直設于本體10的一側,且第一彎折部21上設有至少一定位孔 24 ;而第一彎折部21的另一側垂直設置一第二彎折部22的一側,于本實施例 中,第二彎折部22的寬度等于第一彎折部21的壁厚。且第二彎折部22的另一 側垂直設有一第三彎折部23,且第三彎折部23上設有至少一向里凸出的卡鉤 25。
請結合參閱圖2及圖3所示,鰭片組件包括若干個散熱鰭片100,且這些散 熱鰭片100堆迭組合而成,其中,后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一彎折部21插設于 前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三彎折部23內,如此可使堆迭而成的鰭片組件具有雙 層結構,即包括后一散熱鰭片100的第一彎折部21與前一散熱鰭片100的第三 彎折部23 ;且后一個散熱鰭片100的定位孔24分別收容前一個散熱鰭片100的 卡鉤25。
組裝時,將第二個散熱鰭片i00向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二彎折部22移 動,在移動過程中,由于第一個散熱鰭片1.00做一定的彈性變形而使得第二個 散熱鰭片100可以繼續(xù)向前面移動直到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二彎折部22擋 住第二個散熱鰭片100的運動,此時第--個散熱鰭片100的卡鉤25部分剛好對 準第二個散熱鰭片l()O的定位孔24 ,由于沒有外力阻擋,第一個散熱鰭片100 的卡鉤25便從第二個散熱鰭片100的定位孔24中向里彈出,擋住了第二個散 熱鰭片100;由于第二個散熱鰭片100在第--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二彎折部22和 四個卡鉤25的作用下而卡持固定。如此安裝,可以根據需要而增加不同片數(shù)的 散熱鰭片100。
請參閱圖4所示,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對稱結構的散熱鰭片IOO(也可將 該散熱鰭片100設置成不對稱的結構),該散熱鰭片100包括一本體10 ;本體 10的二側對稱設有一扣持部20,且該扣持部20包括一第一彎折部21,第一彎 折部21的一側垂直設于本體10的一側,且第一彎折部21上設有至少一向外凸 出的卡鉤25 ;而第一彎折部21的另一側垂直設置一第二彎折部22的一側,于 本實施例中,第二彎折部22的寬度等于第一彎折部21的壁厚。且第二彎折部 22的另一側垂直設有一第三彎折部23,且第三彎折部23上設有至少一定位孔 24。
請結合參閱圖4及圖5所示,鰭片組件包括若干個散熱鰭片100,且這些散 熱鰭片100堆迭組合而成,其中,后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一彎折部21插設于 前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三彎折部23內,如此可使堆迭而成的鰭片組件具有雙 層結構,即包括后一散熱鰭片100的第一彎折部21與前一散熱鰭片100的第三
彎折部23 ,且后一個散熱鰭片100的卡鉤25分別收容于前--個散熱鰭片100的 定位孔24內。
組裝時,將第二個散熱鰭片100向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二彎折部22移 動,在移動過程中,由于第一個散熱鰭片100做--定的彈性變形而使得第二個 散熱鰭片100可以繼續(xù)向前面移動直到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二彎折部22擋 住第二個散熱鰭片100的運動,此時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定位孔24部分剛好 對準第二個散熱鰭片100的卡鉤25 ,由于沒有外力阻擋,第二個散熱鰭片100 的卡鉤25便從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定位孔24中向外彈出,擋住了第一個散 熱鰭片100;由于第二個散熱鰭片100在第一個散熱鰭片100的第二彎折部22和 四個卡鉤25的作用下而卡持固定。如此安裝,可以根據需要而增加不同片數(shù)的 散熱鰭片100。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體;一扣持部,設于本體的一側,且該扣持部包括一第一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本體的一側,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定位孔;一第二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第一彎折部的另一側,一第三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第二彎折部的另一側,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向里凸出的卡鉤。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為對稱結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第二彎折部的寬度等于 第一彎折部的壁厚。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卡鉤與第三彎折部的結 合線與本體平行。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個散熱鰭片,且這些散熱鰭片堆迭組合而成,其中,后一個散熱鰭片的第 一彎折部插設于前一個散熱鰭片的第三彎折部內,且后一個散熱鰭片的定位孔 分別收容前一個散熱鰭片的卡鉤。
6. —種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體;一扣持部,設于本體的一側,且該扣持部包括一第一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本體的一側,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向外凸出的卡 鉤;一第二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第一彎折部的另一側,一第三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第二彎折部的另一側,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定位 孔。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該散熱鰭片為對稱結構。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第二彎折部的寬度等于第一彎折部的壁厚。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鰭片,其特征在于卡鉤與第三彎折部的結合線與本體平行。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鰭片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散熱鰭片,且這些散熱鰭片堆迭組合而成,其中,后一個散熱鰭片 的第一彎折部插設于前一個散熱鰭片的第三彎折部內,且后一個散熱鰭片的卡 鉤分別收容于前一個散熱鰭片的定位孔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散熱鰭片及鰭片組件,其中,該散熱鰭片包括一本體;本體的一側設有一扣持部,且該扣持部包括一第一彎折部,其一側垂直設于本體的一側,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定位孔;而第一彎折部的另一側垂直設置一第二彎折部的一側;而第二彎折部的另一側垂直設有一第三彎折部,且其上設有至少一向里凸出的卡鉤。而該鰭片組件包括若干個散熱鰭片,且這些散熱鰭片堆迭組合而成,其中,后一個散熱鰭片的第一彎折部插設于前一個散熱鰭片的第三彎折部內,且后一個散熱鰭片的定位孔分別收容前一個散熱鰭片的卡鉤。本發(fā)明的散熱鰭片結構簡單,將這些散熱鰭片安裝組合成一鰭片組件,非常方便,且可以不需要任何機械設備。
文檔編號G12B15/06GK101350230SQ20071002497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余春楊 申請人: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