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梯驅動系統(tǒng)所用的電梯曳引機,特別是一種適用于無 機房和小機房電梯曳引驅動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屬于升降設施技 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電梯在許多情形下采用無機房安裝以有效減少占地面積,而將曳 引機安裝于井道內的頂部為目前最佳解決方法。但由于原有老梯井道頂部空 間有限,在改造時對曳引機的尺寸要求較為嚴苛,它不僅要求曳引機的體積 要盡可能小,而且為了不影響對重與轎廂的原有空間,在厚度尺寸上也要求 盡可能薄。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在外形尺寸上難以滿足 上述要求。
中國實用新型授權公告號CN200943027Y,公開了一種"小型永磁同步 無齒輪曳引機",它是將曳引輪和軸成一體鑄造為傘形構件,再與轉子連接固 定后整體加工,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載重相對大的優(yōu)點,但存在的問題 是首先,該曳引機對曳引輪的支撐為懸臂式單頭支撐結構,因而在曳引輪 帶動電梯工作時,由于受力不均衡,容易產生振動,使工作不平穩(wěn),且噪音大; 其次,采用傘狀構件,加工工藝復雜;再,為了防止曳引繩跳出曳引輪,采 用了傳統(tǒng)曳引機上所使用的擋繩桿,不僅零部件多,結構復雜,而且增加了 裝配的難度。
又,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號CN1990376A,公開了一種"內置式雙支撐永 磁無齒輪電梯曳引機",它是將原有曳引輪的支撐由懸臂式單頭支撐改為雙頭 支撐,使得曳引機的轉動件(傳動件)全部內置,且全部轉動件的支撐均為 雙向支撐(雙頭支撐),解決了曳引輪和轉子制動臂在工作時受力不均衡的問 題,從而減輕振動,提高工作穩(wěn)定性以及延長工作壽命,但存在的不足之一、
將由定子和轉子組件構成的永磁同步電機以及曳引輪全部設置于機殼內,結 構復雜,增加了安裝和維修的操作難度;之二、由于雙支撐中間包括了全部 的轉動件,致雙支撐之間的跨距偏大,而主軸上主要的承重區(qū)間在曳引輪處, 其它區(qū)間相對較弱,因此存在著主軸受力不均衡、撓度大、承載差的問題。 另外,該曳引機采用的永磁同步電機為外轉子結構,即轉子套設在定子外部, 曳引輪直接安裝在轉子上。
再,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公告號CN1304267C,公開了一種"三點式永磁 無齒輪曳引機組",它是在永磁同步電機底部設有二個用于支撐和安裝調整曳 引機的凹凸弧面接觸連接底座,曳引輪轉軸遠離電機的一端設有一個支撐柱, 曳引輪通過超長轉軸安裝跨架在曳引機的電機轉軸和支撐柱之間。該結構存 在的缺陷是由于底座與支撐臂是分體制作,因此為了保證超長轉軸在支點 處的同心度,在安裝時需要分別對底座以及支撐臂的安裝高度進行調整,不 僅增加了安裝的難度,而且無法確保安裝精度。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體積小、厚度薄、承重量大、工作穩(wěn)定性好、 噪聲小、使用壽命長、便于安裝和維修、且電機為內轉子永磁同步電機的小 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來達到的, 一種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它包 括機座、制動器、編碼器、曳引輪、主軸、以及永磁同步電機,其特點是 所述機座的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對中心分別具第一、第二安裝孔的第一、第二 軸承座;所述曳引輪置于機座內且套固在主軸上,主軸通過第一、第二軸承 支承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上;所述的永磁同步電機與曳引輪同軸安裝, 它是由固定在主軸上的轉子、套設在轉子外的定子、置于定子外且與定子固 定的套筒和蓋封在套筒后端部的筒蓋所構成的內轉子永磁同步電機,套筒固 定在機座一端的外側;所述制動器為盤式制動器,固定在機座另一端的外側, 與曳引輪同軸安裝;所述編碼器固定在制動器上,編碼器通過編碼器旋轉軸與主軸連接。
本發(fā)明在所述機座底部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對撐腳。 本發(fā)明所述的撐腳與機座一體制作而成。
本發(fā)明所述的第一、第二安裝孔的中心在垂向位于同一軸心線上。 本發(fā)明所述的曳引輪位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的中間位置處。 本發(fā)明所述的定子與套筒緊配后用緊定螺釘固定,套筒和機座之間通過 螺栓連接。
本發(fā)明所述的主軸在靠近永磁同步電機一側的軸端安裝有第三軸承,第 三軸承支承于筒蓋上。
本發(fā)明所述的編碼器外設置有藉起防護作用的編碼器套,編碼器通過編碼 器套固定在制動器的本體上。
本發(fā)明采用上述結構后,具有的優(yōu)點之一、由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一 體地加工于機座上,在安裝時不需要調整第一、第二安裝孔的安裝高度,就能保 證主軸在兩支撐點的同心度,從而可提高主軸運行的平穩(wěn)性、降低噪聲以及 延長工作壽命;之二、曳引輪位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的中間,使整機受 力均勻,既能提高整機使用的安全性能,又能有效減小軸承的型號;之三、 由于將永磁同步電機和制動器、編碼器分別并列地設置在機座的外側,而在 機座內僅設置曳引輪,不僅體積小、厚度薄、載重量大,能適應對老液壓梯 的改造,而且便于安裝和維修;之四、曳引輪的體積很小,且機座采用雙支撐 的一體結構后,自身具備鋼絲繩或者鋼帶的防跳功能,可省去傳統(tǒng)曳引機上所
使用的擋繩桿。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立體結構簡圖。 圖中l(wèi).制動器、2.編碼器、3.第一軸承、4.機座、5.曳引輪、6.第二軸 承、7.定子、8.轉子、9.第三軸承、IO.筒蓋、ll.套筒、12.主軸、13. 第二軸承座、14.第一軸承座、15.撐腳、16.編碼器旋轉軸、17.編碼器套、
18.第一安裝孔、19.第二安裝孔。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査員及公眾能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及有益效
果,申請人以具體的但非唯一性的實施例描述如下
請參見圖1并結合圖2,本發(fā)明給出的永磁同步電機為內轉子永磁同步電 機結構,它主要包括轉子8、定子7、套筒ll、筒蓋10,轉子8固定在主軸12 上,定子7套設在轉子8夕卜,且保證轉子8的外表面與定子7的內表面之間形 成有氣隙,套筒11套設在定子7外,兩者在緊配后用緊定螺釘固定,套筒11通 過螺栓固定在機座4右端的外側,在套筒11遠離機座4的一端端部蓋封有一筒 蓋IO,筒蓋10內支承有一第三軸承9,第三軸承9安裝在主軸12的右側軸端。 本發(fā)明所述的機座4為雙支撐結構(如圖所示),具體是在所述機座4本體的 底部兩側分別一體地延設有一對撐腳15,藉由一對撐腳15對機座4以及機座4 內的曳引輪5起支撐作用。在所述機座4本體左右兩側的近中部位置處一體 地形成有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14、 13,在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14、 13的 中心分別開設有第一、第二安裝孔18、 19,第一、第二安裝孔18、 19的中心 在垂向位于同一軸心線上,以確保主軸12在兩支撐點的同心度。本發(fā)明所述的 曳引輪5置于機座4的中間并套固在主軸12上, 一對第一、第二軸承3、 6 分別設置在第一、第二安裝孔18、 19中并安裝在主軸12上,曳引輪5位于一 對第一、第二軸承座14、 13的中間位置處。本發(fā)明所述的制動器1為業(yè)界所 熟知的盤式制動器,其結構屬于現(xiàn)有技術,因此在這里不再贅及。在安裝時, 制動器1通過螺栓固定在機座4左端的外側,與機座4、永磁同步電機之間呈 并列設置,主軸12的左側軸端伸展至制動器1中并貫穿制動器1的中心軸孔, 即與曳引輪5為同軸安裝。本發(fā)明所述的編碼器2外設置有起保護作用的編 碼器套17,編碼器2通過編碼器套17固定在制動器1上,編碼器中間的編碼 器旋轉軸16與主軸12連接。
申請人結合圖1和圖2簡述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永磁同步電機主要是產 生動力轉矩,于套筒ll內的定子7的內表面與轉子8的外圓表面形成均勻氣 隙,當定子7線圈內通交流電時,在氣隙部分形成交變磁場,該交變磁場與 永磁體磁極產生的磁場相互作用,根據(jù)不同磁極相吸的原理而產生磁極追趕, 永磁體的磁極追趕定子7的交變磁場磁極,轉子8產生旋轉力矩。轉子8產 生的旋轉力矩通過主軸12傳遞到曳引輪5上,使曳引輪5旋轉,而鋼帶或鋼絲 繩依靠曳引輪2上的繩槽面與鋼絲繩之間的摩擦力拖動轎廂上行或下行。
編碼器2主要用于找準定子7、轉子8磁極位置并反饋轉速。
制動系統(tǒng):當轎廂運行到與平層位置一定的距離時,速度開始減少,基本 平層時,速度約為零速,制動系統(tǒng)斷電,電磁鐵的電磁力消失,盤式制動器l 的兩摩擦盤受彈簧力作用,產生制動力矩,該制動力矩傳遞到主軸12,然后 通過主軸12傳遞給曳引輪5,使曳引輪5停止轉動,曳引輪5與鋼帶或鋼絲 繩之間的摩擦力使得牽引轎廂的鋼帶或鋼絲繩停止運行,轎廂停止在設定的 平層位置。當需要運行時,制動器1內的電磁鐵通電,動鐵芯在靜鐵芯吸力 作用下,相對運動,克服彈簧力使摩擦盤失去摩擦力,隨主軸12—起轉動, 曳引機開始帶動轎廂運行。
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后,使整機的結構緊湊,尺寸小。其厚度為 280 mm,寬度為649咖,高度為290 nim,額定載重量達630 kg。特別適合歐洲國 家對老液壓梯改造,用于安裝在井道內的頂部。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它包括機座(4)、制動器(1)、編碼器(2)、曳引輪(5)、主軸(12)、以及永磁同步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座(4)的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對中心分別具第一、第二安裝孔(18、19)的第一、第二軸承座(14、13);所述曳引輪(5)置于機座(4)內且套固在主軸(12)上,主軸(12)通過第一、第二軸承(3、6)支承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14、13)上;所述的永磁同步電機與曳引輪(5)同軸安裝,它是由固定在主軸(12)上的轉子(8)、套設在轉子(8)外的定子(7)、置于定子(7)外且與定子(7)固定的套筒(11)和蓋封在套筒(11)后端部的筒蓋(10)所構成的內轉子永磁同步電機,套筒(11)固定在機座(4)一端的外側;所述制動器(1)為盤式制動器,固定在機座(4)另一端的外側,與曳引輪(5)同軸安裝;所述編碼器(2)固定在制動器(1)上,編碼器(2)通過編碼器旋轉軸(16)與主軸(12)連接。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機座(4)底部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對撐腳(15)。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撐腳(15)與機座(4) 一體制作而成。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第一、第二安裝孔(18、 19)的中心在垂向位于同一軸心線上。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曳引輪(5)位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14、 13)的中間位置處。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定子(7)與套筒(11)緊配后用緊定螺釘固定,套筒(11)和機座(4) 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主軸(12)在靠近永磁同步電機一側的軸端安裝有第三軸承(9),第三軸 承(9)支承于筒蓋(10)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編碼器(2)外設置有藉起防護作用的編碼器套(17),編碼器(2)通過 編碼器套(17)固定在制動器(1)的本體上。
全文摘要
一種小型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屬于升降設施技術領域。包括機座、制動器、編碼器、曳引輪、主軸以及永磁同步電機,機座的左右兩側設置有一對中心分別具第一、第二安裝孔的第一、第二軸承座;曳引輪置于機座內且套固在主軸上,主軸通過第一、第二軸承支承于一對第一、第二軸承座上;永磁同步電機為內轉子永磁同步電機,固定在機座一端的外側;制動器為盤式制動器,固定在機座另一端的外側;編碼器固定在制動器上,并通過編碼器旋轉軸與主軸連接。優(yōu)點可提高主軸運行的平穩(wěn)性、降低噪聲及延長工作壽命;能提高整機使用的安全性能,有效減小軸承的型號;體積小、厚度薄、載重量大,便于安裝和維修;可省去傳統(tǒng)曳引機上所使用的擋繩桿。
文檔編號B66B11/04GK101168423SQ200710190638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1月20日
發(fā)明者建 周, 鶴 張, 房文娜, 曹建文 申請人:蘇州通潤驅動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