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動力傳遞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動力傳遞裝置,特別地,涉及一種貫穿對電磁波傳播進行阻止的屏蔽壁來傳遞旋轉驅動力的動力傳遞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以屏蔽欲從外部進入的不必要的電磁波及防止在內部產生的電磁波向外部泄漏作為目的,一般形成電磁波屏蔽室。電磁波屏蔽室是通過用導電體的板構件圍繞目標區(qū)域并將該板構件接地而形成的。在將動力從電磁波屏蔽室的內部及外部中的一方向另一方傳遞時,通過在阻止電磁波傳播的板構件上形成通孔,并設置貫穿該通孔的動力傳遞裝置,從而能貫穿形成電磁波屏蔽室的板構件來傳遞動力。當如上所述在電磁波屏蔽室設有動力傳遞裝置時,若發(fā)生經由通孔的電波的泄漏或通過軸傳遞的電波的泄漏等時,會使電磁波的屏蔽性能降低。特別是,電磁波的頻率越高,電磁波就越容易因趨膚效應而經由軸的表面?zhèn)鬟f,為了提高高頻電磁波的屏蔽性能,需要對在軸表面流動而泄漏的電磁波進行屏蔽。因此,提出了如下技術使金屬制的套筒貫穿形成于導電體的板構件的通孔,來抑制電磁波經由通孔的泄漏,并將由電絕緣性材料制成的直通軸(日語直結軸)穿過該套筒,也能抑制電磁波經由軸的泄漏(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平8-326340號公報(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特開平8-326340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專利文獻1所提出的技術中,需使電動機、發(fā)電機及將電動機與發(fā)電機直接連結的直通軸排列在同一直線上。因此,由于從發(fā)電機朝電動機的動力傳遞裝置的全長變長, 因此,存在配置上的自由度變小而不易布置這樣的問題。對此,通過采用利用一對帶輪和卷掛于該帶輪的皮帶來傳遞旋轉驅動力的結構,就能使動力傳遞裝置的布置變得自由,并使配置變得容易。然而,為了貫穿對電磁波的傳播進行阻止的屏蔽壁來傳遞旋轉驅動力,需將能供皮帶貫穿的孔形成于屏蔽壁上,從而存在電磁波經由該孔而泄漏這樣的問題。本發(fā)明基于上述問題而作,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貫穿對電磁波的傳播進行阻止的屏蔽壁來傳遞旋轉驅動力,并能有效地抑制電磁波的泄漏的動力傳遞裝置。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動力傳遞裝置包括電磁波屏蔽壁、第一帶輪、第二帶輪及皮帶。電磁波屏蔽壁將第一空間和與第一空間相鄰的第二空間分隔,來阻止電磁波在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之間的傳播。第一帶輪配置于第一空間內。第二帶輪配置于第二空間內。皮帶卷掛于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上,并貫穿電磁波屏蔽壁而在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之間傳遞旋轉驅動力。 在電磁波屏蔽壁上立設有中空的筒構件,該中空的筒構件使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連通。皮帶貫穿筒構件的內部。在上述動力傳遞裝置中,較為理想的是,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是V形帶輪,皮帶是 V形皮帶。在上述動力傳遞裝置中,較為理想的是,在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上沿周向形成有多條帶輪槽并卷掛有多根皮帶。在電磁波屏蔽壁上立設有第一筒構件及第二筒構件。皮帶包括貫穿第一筒構件的內部的第一皮帶組和貫穿第二筒構件的內部的第二皮帶組。在上述動力傳遞裝置中,較為理想的是,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是有齒帶輪,皮帶是有齒皮帶。在上述動力傳遞裝置中,較為理想的是,還包括接地構件。接地構件由導電性材料形成。接地構件將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中的至少任一個帶輪接地。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動力傳遞裝置,通過將立設于電磁波屏蔽壁的筒構件形成為相對于其內徑的尺寸具有足夠長的長條狀,從而能抑制電波經由筒構件的內部的泄漏。為了使用皮帶在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之間傳遞旋轉驅動力,需在作為皮帶的通路的位置上使通孔穿設于電磁波屏蔽壁,但通過在筒構件的內部配置皮帶來使皮帶貫穿電磁波屏蔽壁,從而能抑制電磁波從第一空間經由皮帶的通路向第二空間(或從第二空間朝第一空間)泄漏的情況。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動力傳遞裝置的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表示皮帶經由筒構件的內部而貫穿電磁波屏蔽壁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筒構件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的配置的第一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表示筒構件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的配置的第二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5是表示筒構件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的配置的第三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動力傳遞裝置的局部結構的立體圖。
圖7是沿圖6所示的VII-VII線的筒構件的剖視圖。
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3的動力傳遞裝置的局部結構的立體圖。
符號說明
1第一空間
2第二空間
10驅動部
12、22軸部
14、16第一帶輪
20被驅動部
24J6J8第二帶輪
29帶輪槽
30、36、38 皮帶
38a第一皮帶組
38b第二皮帶組
40電磁波屏蔽壁41裝拆部50、56、58a、58b 筒構件51、57 通孔56a、56b 壁構件60接地刷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以下的附圖中,對相同或相當?shù)牟糠謽俗⑾嗤姆柌⒉恢貜推湔f明。在以下說明的實施方式中,除了有特別記載的情況之外,各個構成要素對本發(fā)明而言均是非必須的。另外,在以下實施方式中,當提及個數(shù)、量等時,除了有特別記載的情況之外,上述個數(shù)等均為例示,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一定限定于該個數(shù)、量等。(實施方式1)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1的動力傳遞裝置的結構的俯視示意圖。如圖1所示, 該動力傳遞裝置是在第一空間1與被電磁波屏蔽壁40圍住的第二空間2之間傳遞旋轉驅動力的裝置。第二空間2是被電磁波屏蔽壁40圍繞的區(qū)域。電磁波屏蔽壁40是將導電體的板構件組合而形成的,其能阻止電磁波在第一空間1與第二空間2之間的傳播。電磁波屏蔽壁40構成作為電磁波屏蔽室的第二空間2的外壁。第二空間2是與電磁波屏蔽壁40 的外部空間即第一空間1相鄰的空間,并利用電磁波屏蔽壁40而與第一空間1隔開。在第一空間1內配置有例如電動機等驅動部10。在第二空間2內配置有例如風扇等被驅動部20。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將旋轉驅動力從驅動部10朝被驅動部20傳遞。也可在被電磁波屏蔽壁40圍起的第二空間2內配置驅動源即驅動部10,在第一空間1 內配置被驅動部20。在驅動部10中產生的旋轉驅動力經由軸部12傳遞至第一帶輪14。第一帶輪14 配置于第一空間1內,并形成為能與軸部12—體地旋轉。第一帶輪14被成型為圓筒狀,在其外周卷掛有皮帶30。實施方式1的動力傳遞裝置是經由皮帶30傳遞旋轉驅動力的皮帶傳遞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皮帶30還卷掛在圓筒狀的第二帶輪M的外周。皮帶30貫穿電磁波屏蔽壁40而在配置于第一空間1內的第一帶輪14與配置于第二空間2內的第二帶輪M之間傳遞旋轉驅動力。也就是說,當利用從驅動部10向第一帶輪14傳遞的旋轉驅動力來使第一帶輪14 旋轉時,第一帶輪14的旋轉經由皮帶30而向第二帶輪M傳遞,從而使第二帶輪M旋轉。 以一體旋轉的方式安裝于第二帶輪M的中心的軸部22隨著第二帶輪M的旋轉而一起旋轉,從而使被驅動部20旋轉。在電磁波屏蔽壁40以朝第一空間1側突出的方式立設有筒構件50。皮帶30被配置成貫穿筒構件50的內部而橫跨第一空間1和第二空間2這兩個空間。圖2是表示皮帶30經由筒構件50的內部而貫穿電磁波屏蔽壁40的結構的立體圖。實施方式1的皮帶30是具有V字形截面的V形皮帶,供皮帶30卷掛的第一帶輪14及第二帶輪M是在外周面的周向上形成有與該V形皮帶相對應的V字形的帶輪槽的V形帶
5輪。在使用V形皮帶的實施方式1的動力傳遞裝置中,若皮帶30上作用有張力,則皮帶30 會陷入第一帶輪14及第二帶輪M的帶輪槽中而產生較強的摩擦力,因此,利用較細的皮帶 30可傳遞較大的旋轉驅動力。另外,即便在高速旋轉下,也可實現(xiàn)安靜的運轉。如圖2所示,筒構件50形成為中空。在筒構件50的內部形成有在長度方向上貫穿筒構件50的通孔51。在筒構件50中形成有通孔51,且在相當于筒構件50的根部部分的位置上將未圖示的通孔穿設于電磁波屏蔽壁40。因此,第一空間1與第二空間2經由筒構件50的內部空間而連通。皮帶30被配置成穿過筒構件50的內部的通孔51及形成于電磁波屏蔽壁40的通孔。皮帶30的一部分在第一空間1的內部卷掛于第一帶輪14上,皮帶30的另外一部分在第二空間2的內部卷掛于第二帶輪M上。皮帶30在第一空間1與第二空間2之間傳遞驅動部10中產生的旋轉驅動力。皮帶30由以橡膠材料、聚氨酯為代表的樹脂材料等絕緣性材料形成。因此,能抑制從第一空間1和第二空間2中的一方經由皮帶30朝另一方傳播的電磁波發(fā)生泄漏。另外,通孔51以相對于其直徑足夠長地延伸的形態(tài)(例如,以使呈圓筒形狀的筒構件50的軸向長度超過通孔51直徑的五倍的形態(tài))形成于筒構件50中。因此,例如從第一空間1側傳播至通孔51內的電磁波會在通孔51的內部急劇衰減。穿過通孔51傳播至第二空間2側的電磁波的強度與傳播至通孔51內之前的電磁波的強度相比,極度減小。艮口, 能抑制電磁波從第一空間1經由通孔51而向第二空間2泄漏。在實施方式1的動力傳遞裝置中,在筒構件50的內部的通孔51內配置有皮帶30, 皮帶30經由通孔51而貫穿電磁波屏蔽壁40。這樣的話,則能抑制電磁波從第一空間1經由皮帶30的通路而向第二空間2 (或從第二空間2向第一空間1)泄漏的情況。其結果是, 能將第二空間2的內部能保持成被電隔離以不受來自外部的電磁波的影響的電波暗室,而成為理想的空間。圖3 圖5是表示筒構件50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40的配置的例子的局部剖視圖。 在圖2所示的立體圖中,筒構件50被設置成如圖3所示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40朝第一空間1側突出。筒構件50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40的配置并不局限于此,也可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40朝任一側設置筒構件50。例如圖4所示,也可以以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40朝第一空間1側及第二空間2側兩側突出的方式形成筒構件50。另外,如圖5所示,還可以以相對于電磁波屏蔽壁40朝第二空間2側突出的方式形成筒構件50。(實施方式2)圖6是表示實施方式2的動力傳遞裝置的局部結構的立體圖。在圖6中示出了實施方式2的卷掛于第一帶輪16及第二帶輪沈上的皮帶36經由筒構件56的內部而貫穿電磁波屏蔽壁40的結構。實施方式2的皮帶36是在帶形狀的全長上一表面?zhèn)仍O有齒形、另一表面?zhèn)瘸尚蜑槠教沟挠旋X皮帶(齒輪皮帶(日語二 ^ K《> 卜,cogged pulley))。供皮帶36卷掛的第一帶輪16及第二帶輪沈是在外周面的周向上形成有與該有齒皮帶(日文歯付K 乂 ^ 卜)的齒形相對應的形狀的齒形的有齒帶輪(齒輪帶輪)。典型的是,能將皮帶36作為同步皮帶,并能將第一帶輪16及第二帶輪沈作為同步帶輪。
使用有齒皮帶的實施方式2的動力傳遞裝置通過使皮帶36與設于第一帶輪16及第二帶輪沈的齒形嚙合,因此,與主要只利用摩擦來傳遞動力的V形皮帶不同,其能不打滑地傳遞旋轉。因此,能正確地保持兩軸間的旋轉相位。另外,與取決于摩擦的V形皮帶相比, 有齒皮帶的摩擦損失較少。皮帶36可由以氯丁橡膠為例的橡膠材料、以聚氨酯為例的樹脂材料等絕緣性材料形成。因此,能抑制從第一空間1和第二空間2中的一方經由皮帶30朝另一方傳播的電磁波發(fā)生泄漏。圖7是沿圖6中所示的VII-VII線的筒構件56的剖視圖。在圖7中,省略了皮帶 36的圖示。如圖7所示,筒構件56的外壁是通過將壁構件56a、56b兩個構件組合而形成的。因此,能容易形成任意形狀的筒構件56,且能容易組裝筒構件56。實施方式2的皮帶36是形成為帶狀的有齒皮帶,其具有矩形的截面形狀。因此,如圖7所示,形成于筒構件56內部的通孔57具有與皮帶36的截面形狀相對應的矩形的截面形狀。形成通孔57的截面形狀的矩形的對角尺寸(圖7所示的尺寸d)為矩形的對角線。能使供大致帶狀的有齒皮帶即皮帶36貫穿的通孔57的截面積比供V形皮帶貫穿的實施方式1的通孔51的截面積小。因此,能相對地增大筒構件56的長度與通孔57的直徑d的比。由于上述長度的比越大,就越能使在通孔57的內部傳播的電磁波進一步衰減, 因此,能更有效地抑制經由通孔57的電磁波的泄漏。如圖6所示,電磁波屏蔽壁40的一部分被作為能取下的裝拆部41。兩個筒構件 56固定于裝拆部41上。裝拆部41被形成為取下裝拆部41后形成的孔可供皮帶36及第二帶輪沈穿過。這樣的話,通過將裝拆部41從電磁波屏蔽壁40中取下,就能使皮帶36及配置于密封空間即第二空間2內的第二帶輪沈容易地朝第一空間1側移動。操作者能從第一空間1側取下裝拆部41,并與裝拆部41及筒構件56 —體地使第一帶輪16、第二帶輪沈及皮帶36朝第一空間1內移動,從而能容易維護皮帶36或第二帶輪26。(實施方式3)圖8是表示實施方式3的動力傳遞裝置的局部結構的立體圖。在圖8中,圖示了實施方式3的第二帶輪觀、卷掛于第二帶輪觀的皮帶38 (38a、38b)及內部被皮帶38貫穿的筒狀構件58a、58b,省略了第一帶輪及電磁波屏蔽壁的圖示。在第二帶輪觀上沿周向形成有多條(此時為六條)帶輪槽四。在圖8中未圖示的第一帶輪上也形成有與第二帶輪觀的個數(shù)相同的帶輪槽四。在上述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觀上卷掛有多條(此時為四條)皮帶38,從而將旋轉驅動力從第一帶輪朝第二帶輪觀傳遞。皮帶38是V形皮帶,上述第一帶輪及第二帶輪觀是卩形帶輪。在實施方式3的動力傳遞裝置中,由于有多根皮帶38,因此,實施方式3的動力傳遞裝置與實施方式1的動力傳遞裝置相比,能傳遞更大的旋轉驅動力。皮帶38包括貫穿筒構件58a內部的第一皮帶組38a和貫穿筒構件58b內部的第二皮帶組38b作為第一筒構件的筒構件58a和作為第二筒構件的筒構件58b與實施方式1 及實施方式2同樣地立設于未圖示的電磁波屏蔽壁上。當使多根皮帶38均貫穿一個筒構件的內部時,為了充分確保對在形成于該筒構件的通孔內傳播的電磁波的屏蔽能力,需增長該筒構件的長度,此時便存在會使裝置大型化這樣的問題。對此,在圖8所示的實施方式3的動力傳遞裝置中,在電磁波屏蔽壁上設置多個筒構件58a、58b,將多根皮帶38分為第一皮帶組38a和第二皮帶組38b,并使第一皮帶組38a及第二皮帶組38b貫穿不同的筒構件58a、58b的內部。這樣的話,就無需使所有的皮帶38貫穿筒構件58a、58b,從而能使各個筒構件 58a、58b的直徑相對地變小。在小徑的筒構件58a、58b中,能使為確保對在內部傳播的電磁波的屏蔽能力所需的長度進一步變小。即,通過形成多個筒構件58a、58b并將它們并排,且使各個筒構件58a、58b的孔徑變小,從而能減小所需的筒構件58a、58b的長度。因此,能使為傳遞更大的轉矩而使用多根皮帶38的動力傳遞裝置進一步小型化。第一皮帶組38a包括兩根皮帶38。另外,第二皮帶組38b也包括兩根皮帶38。在設有可供四根皮帶38全部貫穿內部的筒構件的情況下,筒構件的內徑會大徑化,而使屏蔽性能降低。另一方面,在設有四個僅可供一根皮帶38貫穿的筒構件的情況下,形成于電磁波屏蔽壁40的孔的數(shù)量會增加,而使屏蔽性能降低。也就是說,可以想到通過將四根皮帶 38分為包括兩根皮帶38的第一皮帶組38a及第二皮帶組38b,就能使電磁波的屏蔽性能最優(yōu)化。如圖8所示,以與第二帶輪觀的表面接觸的方式設有作為接地構件一例的多個接地刷60。接地刷60由導電性材料形成,使第二帶輪觀接地。也就是說,接地刷60將第二帶輪28與大地等基準電位點連接,來使第二帶輪28的電位與基準電位點的電位相等。在V形皮帶即皮帶38卡到第二帶輪觀的卡合部分上有時會產生靜電,若靜電被積蓄而產生火星(火花),則會在第二空間2的內部產生電磁波。即使抑制了來自外部的電磁波向被電磁波屏蔽壁40圍住的第二空間2的泄漏,若在第二空間2內產生電磁波,則可能會對配置于第二空間2內的電氣零件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通過設置接地刷60來將第二帶輪28接地,即便在第二帶輪28中產生靜電,也能將該靜電釋放到大地中去,因此,能抑制火星的產生,從而能抑制在第二空間2內產生電磁波的情況。能如圖8所示設置多個接地刷60。這樣的話,即使在接地刷60內的一個接地刷磨損而處于與第二帶輪觀非接觸的情況下,也能使其他接地刷60可靠地與第二帶輪觀接觸,從而能使第二帶輪觀可靠地接地以防止靜電的積蓄。另外,對于圖8中未圖示的第一帶輪,通過同樣地設置接地刷60來將第一帶輪接地,由此抑制在第一帶輪中的靜電積蓄,從而能抑制火星的產生。如上所述,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為本次公開的實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僅是例示并不局限于此。本發(fā)明的范圍是由權利要求書來表示的而不是由上述說明來表示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包括與權利要求書等同的意思和范圍內的所有變更。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本發(fā)明可特別有利地應用于使用貫穿電波暗室的壁部的皮帶來將旋轉驅動力從電波暗室的外部向內部(或從內部向外部)傳遞的動力傳遞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磁波屏蔽壁(40),該電磁波屏蔽壁00)將第一空間(1)與和所述第一空間(1)相鄰的第二空間(2)分隔,來阻止電磁波在所述第一空間(1)與所述第二空間(2)之間的傳播;第一帶輪(14),該第一帶輪(14)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間(1)內; 第二帶輪(M),該第二帶輪04)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間O)內;以及皮帶(30),該皮帶(30)卷掛于所述第一帶輪(14)及所述第二帶輪04)上,并貫穿所述電磁波屏蔽壁GO)而在所述第一空間(1)與所述第二空間(2)之間傳遞旋轉驅動力,在所述電磁波屏蔽壁GO)上立設有中空的筒構件(50),該中空的筒構件(50)使所述第一空間(1)與所述第二空間(2)連通,所述皮帶(30)貫穿所述筒構件(50)的內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帶輪(14)及所述第二帶輪04)是V形帶輪, 所述皮帶(30)是V形皮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帶輪及所述第二帶輪(28)上沿周向形成有多條帶輪槽09)并卷掛有多根所述皮帶(38),在所述電磁波屏蔽壁上立設有第一筒構件(58a)及第二筒構件(58b), 所述皮帶(38)包括第一皮帶組(38a)和第二皮帶組(38b),其中,所述第一皮帶組 (38a)貫穿所述第一筒構件(58a)的內部,所述第二皮帶組(38b)貫穿所述第二筒構件 (58b)的內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帶輪(16)及所述第二帶輪06)是有齒帶輪, 所述皮帶(36)是有齒皮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接地構件(60),該接地構件(60)由導電性材料形成,并將所述第一帶輪和所述第二帶輪08)中的至少任一個帶輪接地。
全文摘要
一種動力傳遞裝置,包括電磁波屏蔽壁(40),該電磁波屏蔽壁(40)將第一空間(1)與和第一空間(1)相鄰的第二空間(2)分隔,來阻止電磁波在第一空間(1)與第二空間(2)之間的傳播。另外,動力傳遞裝置包括配置于第一空間(1)內的第一帶輪(14)和配置于第二空間(2)內的第二帶輪(24)。此外,動力傳遞裝置還包括皮帶(30),該皮帶(30)卷掛于第一帶輪(14)及第二帶輪(24)上,并貫穿電磁波屏蔽壁(40)而在第一空間(1)與第二空間(2)之間傳遞旋轉驅動力。在電磁波屏蔽壁(40)上立設有中空的筒構件(50),該中空的筒構件(50)使第一空間(1)與第二空間(2)連通。皮帶(30)貫穿筒構件(50)的內部。
文檔編號H05K9/00GK102239349SQ20088013226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三浦秀樹, 西宮和彥 申請人:東芝三菱電機產業(yè)系統(tǒng)株式會社